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练习试题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3d8b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d.png)
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1.(2022河北,4改编,2分)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气体B.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长时间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答案B2.(2022全国甲,4,6分)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C.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D.线粒体中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3.(2022海南,10,3分)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在酶的催化下生成简单有机物,为新器官的生长和呼吸作用提供原料。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B.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储藏的有机物的量减少C.干燥条件下种子不萌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的酶因缺水而变性失活D.种子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说明该种子含有脂肪答案C4.(2022北京,3,2分)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
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图。
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A.消耗的ATP不变B.无氧呼吸增强C.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增多D.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增多答案B5.(2022江苏,8,2分)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答案B6.(2022山东,4,2分)植物细胞内10%~25%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CO2和多种中间产物,该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
1.5.3高考生物动物细胞呼吸复习(含答案)
![1.5.3高考生物动物细胞呼吸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74b46de80d4d8d15a4f59.png)
细胞呼吸专项练习题1、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A、活细胞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D、气孔周围的细胞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之处是()①都需要酶②都产生ATP ③都需要氧气④都有丙酮酸这个中间产物⑤都需要能量A、①②⑤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3、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A、呼吸作用、渗透作用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C、主动运输、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是()A、是有氧呼吸B、是无氧呼吸C、不是酒精发酵D、不是乳酸发酵5、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发生ATP水解过程的是()A、细胞分裂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矿质离子6、能使大棚作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一组措施是()①长光照、短黑暗②长黑暗、短光照③恒温25O C④白天25O C、夜间15O C ⑤白天15O C、夜间25O C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⑤7、氧气浓度对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呼吸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代表()A、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B、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8、栽种在地里的番茄,如果土壤干燥;施加浓肥或长期浸泡在水中,都会使植物萎蔫,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①酒精毒害根细胞,影响吸水功能②吸水量小于蒸腾量③根细胞腐烂死亡④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细胞失水A、②④①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②9、用含有18O的CO2作原料,让一株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在这株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和H2O中。
含18O的是()A、CO2B、H2OC、H2O和CO2D、H2O和CO2都不含有10、在啤酒厂的发酵罐内通入大量O2后,发酵罐内的酵母菌与酒精产量分别会()A、增多、减少B、减少、增多C、都增多D、都减少11、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如果酵母菌吸收的O2量和放出CO2量的体积比为3:5,那么此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C6H12O6的量的比值为()A、1:2B、2:1C、3:1D、3:512、将一植株置于黑暗的密闭容器中,测约容器中每小时增加CO 211mg ,而将它移到光下(其他条件不变),则容器中CO 2每小时减少33mg ,如果这种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C 6H 12O 6,则在这种光照下该植物每小时干重增加( )A 、7.5mgB 、22.5mgC 、30.0mgD 、44.0mg13、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 、肌糖元B 、葡萄糖C 、磷酸肌酸D 、三磷酸腺苷14、人体细胞中的ATP 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当ATP 含量较多时,可将能量转移给( )A 、脂肪酸B 、氨基酸C 、丙酮酸D 、肌酸15、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量,结果如小。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5aba13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1.png)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专题5 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的原理考向1 需氧呼吸(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13)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产物只有丙酮酸和ATPB.阶段B产生的物质①中的氧原子均来自丙酮酸分子C.阶段C产生的物质②中的氧原子均来自氧气,产生的ATP最多D.阶段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仅[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答案C考向2 厌氧呼吸1.(2020届浙江温州9月联考,23)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呼吸。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中有NADH生成B.1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与2分子丙酮酸中的能量相等C.丙酮酸转变成乙醛需NADH提供氢D.乙醛转变成乙醇需ATP提供磷酸基团答案A2.(2020届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13)如图①②③表示厌氧呼吸的不同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于细胞溶胶,过程②③发生于线粒体B.过程①无ATP产生,过程②有ATP产生C.氧气的存在可抑制过程②③D.人体细胞中可发生过程①②③答案C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考向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1.(2018浙江稽阳联考,12)在面包制作时,先将一定量的酵母加入和好的面团中,后经蒸烤得到松软可口的面包。
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酵母菌进行了乙醇发酵B.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有CO2产生C.丙酮酸产生乙醇时伴随ATP的生成D.酵母菌线粒体中,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答案C2.(2018浙江绍兴联考,3)下列现象与厌氧呼吸无关的是( )A.久置的大苹果切开后有酒味B.在面团发酵初期,表面会有水珠渗出C.用手长时间举重物时,会感觉手臂酸软乏力D.装满新制米酒的塑料瓶出现爆瓶或打开时酒液喷出的现象答案B方法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1.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条件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精品】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5: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试题(含答案)
![【精品】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5: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6dbfa60508763230121247.png)
培优点五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一、结合反应式进行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应用1:CO2释放总量=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典例1.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条件下,呼吸产物CO2来自线粒体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1/5C.c条件下,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总量的2/5D.d条件下,产生的ATP全部来自线粒体【解析】表中CO2释放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之和,O2吸收量与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等,故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CO2释放量-O2吸收量。
a条件下,O2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仅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条件下,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8-3=5,结合反应式中物质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计算得: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m=0.5,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n=2. 5,B正确;同理c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分别为4和2,两者消耗的葡萄糖量分别为2/3和1,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总量的3/5,C错误;d条件下,仅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
【答案】B应用2:O2吸收量=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典例2.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mol数与消耗的O2 mol数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
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A.0.5 B.1.0 C.1.5 D.2.0【解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有氧呼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据反应式可知,产生的CO2 mol数与消耗的O2 mol数比值1.0,B正确。
【答案】B应用3:酒精产生量=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典例3.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2020届高考生物同步复习专题系统练: 专题3.4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生物同步复习专题系统练: 专题3.4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1e7bf1f242336c1eb95ebd.png)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系统练专题3.4细胞呼吸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B.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梢C.细胞呼吸可为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提供能量D.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体积不同B.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消耗的葡萄糖量不同C.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所消耗的能量比不飞翔鸟类多D.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生成ATP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B.无氧呼吸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H]C.用18O标记O2,18O最先出现在产物水中D.骨骼肌细胞中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和细胞基质4、豌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该过程伴随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如图所示),产生的能量促使ATP合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B.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C.H+的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D.类囊体膜上可能发生类似H+跨膜运输过程5、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大部分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C.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D.好氧细菌中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6、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B.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D.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7、在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测得西瓜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分别是10︰0;8 ︰3;6︰4;7︰7。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25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25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b76d30975f46527d3e14b.png)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氧的转移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④都有ATP生成B.过程②⑤所需[H]全部来源于①C.过程①③⑤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D.过程②③可相互提供物质2.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B.画滤液细线时,在点样线上需连续重复多次画线C.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D.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通常都是平齐的,且彼此之间的距离明显3.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甲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B.条件乙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只流向酒精和ATPC.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a的部位是不同的D.试剂X是重铬酸钾4.下表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记录,据表判断甲、乙分别是( )A.18O2、18O2B.O2、O2C.18O2、O2D.O2、18O25.下列有关ATP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和ATPB.酶和ATP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PC.酶的催化必然伴随ATP的供能D.ATP的合成和水解都离不开同一种酶的催化6.如图表示将一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条件下,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变化。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ab段,叶肉细胞CO2固定速率增加B.bc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等于0C.ab段,CO2固定速率比C3的还原速率快D.bc段,可能是有关酶量限制了光合速率7.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代谢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
DNP作用于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果如下表,从结果得出的推论错误的是( )8.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呼吸)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呼吸)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0e74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b.png)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呼吸)汇编 〖2024年高考真题〗(甘肃省2024)3. 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或庭院种植。
花卉需要科学养护,养护不当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如兰花会因浇水过多而死亡,关于此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养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B. 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水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C. 浇水过多抑制了根系细胞有氧呼吸但促进了无氧呼吸D. 根系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甘肃省2024)17. 类胡萝卜素不仅参与光合作用,还是一些植物激素的合成前体。
研究者发现了某作物的一种胎萌突变体,其种子大部分为黄色,少部分呈白色,白色种子未完全成熟即可在母体上萌发。
经鉴定,白色种子为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
在正常光照下(400μmolꞏm‐2•s‐1),纯合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消失。
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后转移到正常光和弱光(1μmolꞏm‐2•s‐1)下培养一周,提取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使用的溶剂是______,加入少许碳酸钙可以______。
(2)野生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正常光下比弱光下高,其原因是______。
(3)正常光照条件下种植纯合突变体将无法获得种子,因为______。
(4)现已知此突变体与类胡萝卜素合成有关,本研究中支持此结论的证据有:①纯合体种子为白色;②______。
(5)纯合突变体中可能存在某种植物激素X 的合成缺陷,X 最可能是______。
若以上推断合理,则干旱处理能够提高野生型中激素X 的含量,但不影响纯合突变体中X 的含量。
为检验上述假设,请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①植物培养和处理:取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种子,萌发后在______条件下培养一周,然后将野生型植株均分为A 、B 两组,将突变体植株均分为C 、D 两组,A 、C 组为对照,B 、D 组干旱处理4小时。
(完整版)细胞呼吸练习含答案
![(完整版)细胞呼吸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a23c0ad02de80d5d84034.png)
细胞呼吸习题1、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是哪一个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一段和第二阶段2、酵母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类型属于( )A.厌氧B.自养C.好氧D.兼性厌氧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B.需氧呼吸在第三个阶段形成水C.蓝藻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D.骨骼肌细胞和甜菜块根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气④都产生ATP⑤都有丙酮酸生成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5、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葡萄糖酵解反应在③处完成B.①②③处均产生ATPC.②处发生 H与O2的结合反应 D.②处产生二氧化碳6、要在温室内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密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应是()A.白天适当降温B.夜间适当降温C.昼夜温度保持平衡 D.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7、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8、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mol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A.1A mol B. 2A mol C.3A mol D. 6A mol9、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沼气发酵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D.①③④10、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1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导致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13、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14、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A.细胞呼吸减弱B.细胞呼吸加强C.光合作用减弱D.促进了物质分解15、奥运会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长跑;有些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如四百米赛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 B.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C.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 D.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16、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C.③的利用和⑥的产生在线粒体的同一位置进行D.原核生物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17、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过程③消耗18、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1)图中A是,B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需通过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4)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线粒体膜的功能特性是.(5)结合图示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19、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2)①过程中产生的,最终进入到(填物质名称).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途径为(用图中数字表示).(3)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4)有氧呼吸产生的进入中,伴随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进入到ATP中(填是或否).(5)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20、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其产生的部位是.(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过程,写出该过程反应式.(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1、某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用酵母菌做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精选习题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精选习题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7ab7266b33687e21ae45a920.png)
细胞呼吸好题精练一、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1.北方种植的大白菜于秋末冬初收获,人们发现,收获的大白菜外部叶片的钙元素含量大大高于菜心,菜心的氮元素含量却远远高于外部叶片,而肥沃的菜园土壤富含各种矿质元素。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①菜园土壤氮元素含量比钙元素多②钙在植物体内可被不同器官重复利用③大白菜生长后期气温偏低,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④氮元素在供不应求时,可由老叶向新叶转移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A.②④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3.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图所示。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①.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2倍②.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③.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④.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13.9mg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
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
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8细胞呼吸(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8细胞呼吸(练)](https://img.taocdn.com/s3/m/e7f7305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b.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专题08 细胞呼吸1.(2020·浙江省高三其他)如图为人体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P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B.P→二碳化合物过程中能产生[H]、CO2 和A TPC.M循环有关的少量酶在线粒体内膜嵴上D.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答案】B【解析】A、葡萄糖→P(三碳化合物)是糖酵解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中,A正确;B、P(三碳化合物)→二碳化合物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3在一种复杂酶的催化下产生二碳化合物、NADH、[H]和CO2,不形成A TP,B错误;C、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线粒体内膜的嵴上,C正确;D、正常情况下细胞利用糖类作为呼吸过程能量的来源,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脂肪、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D正确。
2.(2020·江苏省高三其他)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都能合成ATP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都能产生[H]C.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部分储存在ATP中【答案】D【解析】A、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合成A TP,A错误;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不产生[H],消耗[H],B错误;C、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二氧化碳,C错误;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部分储存在A TP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正确。
3.(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蓝莓果实含水量高,且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采摘后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故耐储存和耐运输性较差。
研究发现,低温储存、适当剂量的短时辐射处理、调整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对果实表面进行涂膜处理等方式均可有效延长蓝莓的储藏时间。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低温能够降低蓝莓及其附着微生物的酶的活性B.调整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主要是降低氧气的浓度C.辐射处理是为了使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以杀死微生物D.蓝莓果实表面涂膜处理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和氧气的进入【答案】C【解析】A、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延长储存时间,A正确;B、在低氧条件下,蓝莓的呼吸作用最低,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B正确;C、辐射处理是杀死微生物,减少微生物的消耗,不是使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蓝莓果实表面涂膜处理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和氧气的进入,降低蓝莓的呼吸作用,D正确。
2020年—2023年高考生物细胞呼吸部分真题汇编+答案解析
![2020年—2023年高考生物细胞呼吸部分真题汇编+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ed1e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c.png)
2020年—2023年高考生物细胞呼吸部分真题汇编+答案解析(真题部分)1.(2023山东,4,2分)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
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
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2.(2023湖南,5,2分)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高温处理等多种方法。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B.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D.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3.(2023全国乙,3,6分)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
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C.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D.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4.(2023广东,7,2分)在游泳过程中,参与呼吸作用并在线粒体内膜上作为反应物的是()A.还原型辅酶ⅠB.丙酮酸C.氧化型辅酶ⅠD.二氧化碳5.(2023北京,2,2分)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
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含答案)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42d106fab069dc5122012d.png)
专题整合练习〔四〕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全员必做题]1.〔海口中学高三试卷〕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氧气、葡萄糖中的碳、葡萄糖中的氢、葡萄糖中的氧依次来自于〔〕①二氧化碳②气孔直接吸收③水的光解④叶绿素的分解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①③① D .①③①③【答案】C【解析】氧气在光合作用光反响阶段生成, 来源于水的光解,即来源于③;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和水中, 因此葡萄糖中的碳来源于二氧化碳, 即来源于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中,只有水中含有氢元素,因此葡萄糖中的氢来源于水,即来源于③;由于原料水在光反响阶段光解产生[H]和氧气,即水中的氧气均以氧气的方式扩散出叶绿体外,因此葡萄糖中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即来源于①,综上所述,选Co2.〔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试卷〕如下图为生物界局部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①过程可发生在蓝藻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8.发生①②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称为生产者C.③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D.⑥过程可用于⑤过程【答案】A【解析】蓝藻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①过程发生蓝藻的光合片层上, A错误;②过程为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储存在葡萄糖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该过程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 B正确;③过程是葡萄糖氧化分解,将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储存在ATP中的活泼的化学能,是细胞呼吸过程,因此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C正确;葡萄糖合成多糖是耗能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D正确.9.〔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试卷〕以下与绿色植物某些生理过程有关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绿色植物的光反响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响也可以在光下进行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也无法检测到有Q生成【答案】D【解析】植物光反响必须在光照下进行,日e反响有光无光均能进行, A错误;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B错误;向水果贮存仓中充入N2和CO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的仓储时间, C错误;叶绿素只能吸收光能,无法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要想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需要色素和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共同完成光反响,所以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D正确.10〔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试卷〕以下关于物质转化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有氧呼吸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无氧呼吸也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B.光合彳^用中ATP与ADR NADP与NADP也间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光反响阶段C.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瞬时增强光照会使三碳化合物减少D.将S型菌DNAJf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R型肺炎双球菌能转化成S型菌【答案】B【解析】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转化为CO和HO,而无氧呼吸那么产生乳酸或酒精和CO,A正确;光反响阶段,产生ATP和NADPH而在暗反响时,ATP转化为ADP和Pi供能,NADPH 转化为NADP供能且为复原剂,B错误;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瞬时增强光照会使三碳化合物减少, C正确;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可以让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D 正确.11〔江西上高县高三考卷〕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据此提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局部表示5〜35c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C.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限制在25〜35c【解析】由图可知,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7c左右,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C, A错误;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阴影局部表示5〜35c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积累了有机物, B正确;由图可知,在温度为5〜35C,净光合速率大于0,积累有机物,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高,但超过35C,净光合速率小于0,表现为有机物的量减少,即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变低, C错误;温度为25〜30C,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最大,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 D错误.12〔福安一中高三试卷〕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以下错误的结论是〔〕B.光合作用的产物 .士.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QD.有氧呼吸的产物C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QH2O6【答案】D反响生成有机物,B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氧气反响生成水,C正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葡萄糖分解生成的丙酮酸和水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二氧化碳的氧原子来自葡萄糖和水,D错.13〔广东湛江二模〕生物兴趣小组对某植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理学研究:〔1〕将植物种子放置在光照条件下,给予5C、10C、15C、20C、25C、30c的温度处理,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0、32.5%、91.5%、94% 97.5%、39%而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0、0.5%、1.0%、0.5%、1.0%、0.5%,据此实验可知,户外播种时应选择〔填“厚〞或“薄〞〕沙土覆盖在该植物种子上.假设想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应选择的温度范围为.〔2〕假设用培养液培养植物,要定时更换培养液,目的是预防根进行产生酒精毒害根细胞,影响根通过方式吸收无机盐.〔3〕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释放气体的影响, 结果如以下图.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植物产生的Q量为mol m 一2・1:此时假设适当提升环境中的CO浓度,保持光合速率不变,那么应该〔填“增加〞或“降低〞〕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响阶段,从而为暗反响提供.假设将实验中的自然光改为绿光,短时间内C3和G的变化将是.绊放的气体总fit /mol 1A. 光合作用的产物Q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响将水光解生成氧气, A正确.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的暗【答案】⑴薄20 c〜30 c(2)无氧呼吸主动运输(3)4 降低[H]和ATP 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少【解析】(1)比拟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的种子的萌发率可知,光照条件种子萌发率明显高,因此户外播种时应选择薄沙土覆盖在该植物种子上. 在光照条件下,25c时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因此假设想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应选择的温度范围为20c〜30C.(2)假设用培养液培养植物,要定时更换培养液,目的是预防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根细胞,影响根吸收无机盐,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3)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没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释放,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因此植物产生的Q量为4mol •m —2• h t.此时假设适当提升环境中的CO浓度,会提升光合速率,要保持光合速率不变,那么应该降低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响阶段,从而为暗反响提供ATP和[H].假设将实验中的自然光改为绿光,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大量减少,导致光反响产生的ATP和[H]减少,抑制暗反响中三碳化合物的复原,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内G和G的变化将是增加、减少.14(山东济南二模卷)以下图表示低温处理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时,水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请答复:(1)两个品种的水稻中,耐寒性较弱的是品种 ,叶肉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较高的品种最可能是.(2)光照适宜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O固定的场所是.将水稻品种1置于密闭玻璃温室内,测定室内CO初始浓度为M 一昼夜后(昼夜均分)浓度为No当隹N时,光合作用的强度是呼吸作用强度的倍;当M N时,植物能够正常生长.(3) 低温处理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两个原因是0 3 6 9处理时间低温时对水稻秧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一品狎1, --------- 骷种之〕【答案】〔1〕1 2〔2〕叶绿体基质2大于〔3〕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下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解析】〔1〕由图可知品种2叶绿素含量下降较缓慢应更耐寒,故叶肉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较高.〔2〕叶肉细胞中CO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M 一昼夜后二氧化碳浓度为N,且仁N,即一昼夜呼吸作用释放的CO正好被光合作用利用,该过程中植物呼吸作用时间|光合作用时间=2 1,故当昨N时,光合作用的强度是呼吸作用强度的2倍;只有当M大于N时,一昼夜后才有有机物的积累,植物才能够正常生长.〔3〕低温处理导致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下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 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重点选做题]1.〔云南昆明一中高三试卷〕以下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外膜破坏的叶2^体仍能产生02B.净光合作用速率长期为零会导致植物幼苗停止生长C.缺乏叶黄素的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植物光合速率不-一定最局【答案】C【解析】外膜被破坏的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响的类囊体薄膜和进行暗反响的叶绿体基质结构仍然完整,仍可能产生02, A正确;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也为零,从而导致植物幼苗停止生长, B正确;缺乏叶黄素的叶肉细胞中其他色素仍可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叶片气孔可能关闭,进入叶肉细胞的CO的量减少,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一定最高, D正确.2.〔宁夏固原高三卷〕呼吸嫡〔RQ= CQ释放量/0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 供给状态的一种指标.以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Q浓度下的02吸收量和CO释放量. 根据所给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b t O :浓度A. c 点时,呼吸嫡为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B.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C. a 点时,固定CO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D. b 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贮藏该植物器官【答案】 B【解析】 氧气的吸收量表示有氧呼吸的量, 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量.c 点时,呼吸嫡为1,只能说明产生的 CO 与吸收的Q 量相等,但只有以.士. 为底物时才只进行了有氧呼吸,可是并不能确定只是以葡萄糖为底物,A 错误;c 点之后Q 吸收量超过CO 释放量,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B 正确;a 点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O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 错误;b 点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 度都很弱,最适合贮藏该植物器官, D 错误.3 .〔山东滕州一中高三卷〕以下有关细胞呼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及时排涝,能预防根细胞受酒精毒害B.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 Q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 ]的积累D.人体细胞内 Q/CQ 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答案】 A【解析】 及时排涝,能预防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的毒害, A 正确;有氧 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B 错误;无氧呼吸不需要 Q 的参与,该过 程也没有[H ]的积累,C 错误;人体细胞内 O/CO 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 D 错误.4 .〔甘肃会宁县高三月考卷〕以下有关细胞呼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无氧、枯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贮藏B.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C.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代替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D.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获得能量【答案】 C【解析】 低温、低氧、枯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A 错误;水稻根 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但在缺氧时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B 错误;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CO :释放盘 8吸收胃置的过C 正确;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 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少量能量,D 错误.5 .〔贵阳六中高三卷〕如以下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 杯等体积的NaOH§液或蒸储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 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 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 压力计的水银柱 a 、b 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 发现a 、b 高度是〔 〕歌a麦种u 子NuQH 珞液L ■水银 A. a>b B . a = bC. a>b D . a<b【答案】 D【解析】 由有氧呼吸的反响式可知,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与a 相连的瓶内装有蒸储水,对二氧化碳没有吸收作用,所以瓶内气压不变,所以a 不动; 与b 相连瓶中装有 NaOH 能吸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瓶内气压下降, b 升高.6 .〔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卷〕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据图判断,以下说 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400 nm 〜500 nm 波长的光B.进入到秋季,植物对 420 nm 〜470 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C.用450 nm 波长的光比600 nm 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升光合作用强度D.由550 nm 波长的光转为670 nm 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 的量减少 【答案】 D【解析】 题图显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400 nm 〜500 nm 波长的光,A 项正确;进入到秋季,由于低温,叶绿素逐渐降解,而类胡萝卜素较稳定,因此植物对420 nm-470 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 B 项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 450 nm 波长的光能的百分比远大 于吸收600 nm 波长的光能的百分比,因此用 450 nm 波长的光比600 nm 波长的光更有利于 提升光合作用强度,C 项正确;由550 nm 波长的光转为670 nm 波长的光时,吸收光能的百 分比增多,光反响速率加快,产生的[H ]和ATP 增多,G 的复原加快,产生的RuBP 的量增加,而CO 的固定不受影响,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RuBP 的量增力口, D 错误.吸收光能的百分比10G7.(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试卷)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局部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 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存在于图一中的处,可用提取,其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颜色为.假设在某一时刻缺少③,用反响式表示这一时刻该生理过程:.(2)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能量有密切关系, 请写出一个吸能反响的反响式:.(3)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的情况, 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 mg/dm2-h,那么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拟结果是 ;2多云转晴时,短时间内细胞内.的含量会 ;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Mg ,那么图二中G点向移动._,,,、_..... .............. ... 酶__ 【答案】(1)a 无水乙醇胡萝卜素橙黄色GH2Q——> 2C2H50H + 2CQ+能量一酶一(2)葡萄糖+果糖—一蔗糖⑶F>C>A 上升左【解析】(1)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对应图中a结构,色素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如无水乙醇或丙酮,色素的溶解度大小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③代表氧气,没有氧气只能进行无氧发酵, 反响式为QHizQ」- 2GHOH+ 2CO+能量;(2)吸能反响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如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二糖的合成等;(3)ACF温度逐渐增高,呼吸作用逐渐增强,故F>C>A多云转晴时相当于光照增强, [H]和ATP相对增多,Q的复原加快,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变,故Q增加,G减少,土壤缺镁离子,叶绿素合成缺乏,光反响减弱,需要较强的光才能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故G 点向左移动.8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试卷 )下面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甲、乙两个重要生 理过程中C H O 的变化(其中数字代表过程, A 、B 代表物质);图2表示当光照和 CO 浓度 足够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 的吸收量,虚线表示黑暗时 CO 的产生量.请据图答复: 图图a (1)图1中,乙过程发生的场所为 ,其中物质B 产生于该过程的第 阶 段,物质B 中氧元素来源于反响物中的 .(2)图1中,假设甲过程其他条件不变,光照由弱变强,那么短时间内G 的含量将(填 “增加〞 “减少〞或“不变〞).(3)依据图2,假设植物所处温度使其在光照情况下生长状况最正确,那么在此温度条件下, 每天交替进行12 h 光照、12 h 黑暗处理,那么该植物在 24 h 内积累的葡萄糖为 mg (保 留小数点后一位).【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二葡萄糖和水(2)增加(3)40.9【解析】 (1)乙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两个阶段,因此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表示二氧化碳,在有氧呼吸过程 中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中的 O 来源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葡萄糖和水.(2)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响增强,光反响产生的[H]和ATP 增多,G 复原速度加快,那么 C 5生成速度加快,C 5含量增加.(3)在30c 时,CO 的吸收量最多,意味着有机物的积累到达最大,植物生长状况最正确.据图可知该植物12 h 光照,12 h 黑暗交替处理,24 h 内CO 净吸收量为(8—3) X 12 = 60 mg,3045 60eq 15 9 R 7 6 5 4 3 2CIC-吸收或产生名叫己根据光合产物是 GH2.的反响式可计算出积累 QH2O 的量为40.9 mg o9 .〔辽宁锦州中学高三试卷〕图甲表示菠菜的叶肉细胞在光强度分别为 a 、b 、c 、d 时单位时间内CO 释放量和Q 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为图甲光照强度 c 〜d 条件下不同浓度的 CO 对菠菜幼苗各项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结果.请答复:60 和50 a 30 20 10 0〔注: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影响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蒸腾作用 〕〔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b 时,实际光合速率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 c 时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 CO 来自〔填“线粒体〞或“外界 环境〞〕;如果一天中12小时的光照强度为 d,其余时间光照强度为 a,那么菠菜能否生长?〔2〕由图乙可知,与A 组相比,C 组条件下叶绿体中 NADP 含量.干旱初期,菠 菜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所需的 减少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而较高 CQ浓度有利于菠菜幼苗度过干旱时期,据图乙分析原因: .【答案】 〔1〕小于线粒体不能〔2〕低CQ 较高CQ 浓度使气孔导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解析】〔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b 时,真正光合速率=Q 产生总量=3, CQ 释放量=3, 此时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中Q 和CQ 的关系求得光合作用利用呼吸作用提供的 CQ 量=3,呼吸速率=CQ 释放量+供给光合作用消耗 CQ 量=3+3=6,真正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c 时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 CQ 来源是线粒体或呼吸作用产生的;如果一天中12小时的光照强度为d,其余时间光照强度为 a,光合作用总量=12X8 —24X6=— 48,那么菠菜 不能生长.〔2〕图乙表示研究不同浓度的 CQ 对菠菜幼苗各项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结果可知,与Afl b c 〔1光照强度 甲Affl:3ODurrnjl* mol'' 团B 组mcl'1 S C^fl :1(XJ0uinnl'mnl气孔导度乙组相比,C 组条件下叶绿体中[H ]大量用于复原 C3,其含量低.干旱初期,菠菜光合作用速 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菠菜为预防水分的过度蒸发,气孔开放度降低,所需的 CO 减少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而较高CO 浓度有利于水稻幼苗度过干旱时期, 据图乙分析原因是较高 CO浓度使气孔导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10 .〔河北衡水二模卷〕对温室大棚内栽种的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 甲图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 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 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展开.乙图曲线1、2分别表示植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丙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 前吸收CO 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 的速率变化,〔吸收或释放CO 的速率是指单 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 的量〕.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群口 放CO,速一 率〔1〕由甲图分析:新形成的嫩叶相对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反响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或 导致吸收光能少.〔2〕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 ;假设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那么在温度到达 时,植物就不能生长.〔3〕根据丙图分析:①在光照条件下, A+ B+C 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②图形B 的面积表示 .③从图形C 可推测光照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 【答案】 〔1〕光合色素含量少 受光面积小〔2〕25 C 35 C〔3〕①固定的CO 总量②呼吸作用释放出的 CO 量③释放CO【解析】 〔1〕分析甲图可知,新形成的嫩叶相对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反响角度分析可吸 收 8, 速 率/遮光 口〔空气〕ILr丙时间加I 面1和3H 〕甲 相对美施率季)Q Id 20 3044温度m乙4030叩10有机超用能的原因是光合色素含量少或受光面积小导致吸收光能少.(2)分析乙图可知,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25C,此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假设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那么在温度到达35c时,植物1d的积累量为12X40-24X20=0,超过该温度时,植物将不能生长.(3)分析丙图可知,在光照条件下, A+ 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固定的CO总量;图形B的面积表示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量;从图形C可推测光照下该植物存在另外一个释放CO的途径.。
高考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专题复习检测卷(含答案)
![高考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专题复习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b5012172ded630a1cb6b3.png)
高考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专题复习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套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干燥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B.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但产生CO2的场所不同D.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2.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B.O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C.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D.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相等3.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大于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B.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产物中也不会有CO2C.如果测得O2吸收量小于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D.检测CO2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CO2释放,溶液颜色由黄变绿再变蓝4.下面不属于细胞呼吸实例及其原理应用的是()A.给板结的花盆土壤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B.运动锻炼身体,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产生肌肉酸胀感C.储存粮食的仓库,其内部温度会升高D.炎热的夏天,大树下面凉爽宜人5.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C.释放出CO2时D.[H]和O2化合成水时6.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产生的CO2多于乙醇的分子数,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7.科学研究中常用RQ(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消耗的O2量)来推测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质。
高三生物总复习 第11讲细胞呼吸试题
![高三生物总复习 第11讲细胞呼吸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720acb227916888586d77b.png)
高三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呼吸试题一、选择题1、新鲜的蔬菜放在冰冷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其生理原因是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促进了物质的合成 D.促进了物质分解2、解除休眠期的干种子吸收水后,呼吸作用的强度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之处在于①都需要酶②都产生ATP ③都需要氧气④都有丙酮酸这个中间产物⑤都需要能量A、①②⑤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4、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C、释放出二氧化碳D、氢和氧结合成水5、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A.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产生少量能量 B.与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C.在线粒体中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D.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产生大量能量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中,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彻底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7、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还原氢和ATPB、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少量的还原氢和ATPC、第三阶段是还原氢和氧结合成水,产生大量ATPD、全过程始终在线立体中进行8、某生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一种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它的过程A、一定是有氧呼吸B、一定是无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9、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氧A、全部来自氧气B、全部来自水C、全部来自葡萄糖D、来自葡萄糖和水10、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A、外膜和内膜B、内膜和基质C、外膜和嵴D、所有膜结构11、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缺氧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此时,葡萄糖被分解成A、酒精B、酒精和二氧化碳C、乳酸D、乳酸和二氧化碳12、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A、淀粉B、糖原C、葡萄糖D、ATP14、(多选题)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他们分别形成于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C、核糖体D、线粒体15、(多选题)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A、与氢结合成水B、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B、C、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D、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二、填空题:1、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共11分)(1)次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 ③: ___。
高考试题细胞呼吸
![高考试题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ff22a5d24028915f804dc22d.png)
细胞呼吸高考题汇编1.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2.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又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呼吸的环境中D有氧与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3.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4.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5.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或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6.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7.(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把几百粒浸泡的豌豆播于松散、潮湿的锯木屑里,每隔5天取20粒切细并加热到恒重,把20粒幼苗的干重同生长时间作图.如图所示的哪一条曲线是所获得的结果()
2.将等量且新鲜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 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3.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Oa段鲜重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 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 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 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4.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
B. 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氢
5.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脂肪和高糖膳食可能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而成脂肪肝
B.人体内摄入过多的糖、脂肪、蛋白质都可能导致肥胖
C.人在饥饿时血糖含量会持续下降
D.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同时,掺食豆类食品,可以提高对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
6.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②稻田定期排水
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④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许多植物在遭受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这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对上述现象的合理推断是()
A.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
B.能提高细胞吸胀吸水的能力
C.是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酶活性增强的结果
D.是淀粉和蛋白质的水解酶活性减弱的结果
8.如图是植物中氧释放和吸收速度有关的资料,植物受12小时黑暗,随后进行12小时光照,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是在24小时的实验时间内通过植物呼吸消耗的氧的
总体积,哪个是最正确的估计()
A. 600cm3
B. 1000cm3
C. 1200cm3
D. 1800cm3
9.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
B.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C.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生物
D.自养生物不一定具有叶绿体
二、非选择题
10.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_______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
11.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要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Ⅰ.下面是以丙酮酸为中心的生物代谢途径,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如图中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则图中③可能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丙酮酸通过图中C、D过程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的条件下,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结合上述代谢途径,简要分析为什么人体每天都必须摄入足够量并多样化的蛋白质?
___________________ .
Ⅱ.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0C,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
(4)以夜间温度为50C时,曲线A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度比曲线B反映出的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0C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0C时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否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___________.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 D
5. C
6. B
7. A
8. C
9. D
二、非选择题
10. (1)遮光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2)10℃,1.0% ;
(3)保持相对稳定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4)温度,氧含量分别为3℃,3.0%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11.Ⅰ.(1)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2)一部分贮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各种结构的重要物质;组成蛋白质的20氨基酸不能都通过图中B过程所示氨基转换作用得到,有8种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Ⅱ.(4)夜温相同,夜间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在该夜温时,A曲线比B曲线的日温高,利于有机物积累,利于茎的生长(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5)日温相同,有机物积累量相同;植物代谢强度在夜温200C时比夜温100C时旺盛,生成的植株生长所需的代谢产物和能量等都比较多,从而利于茎的生长(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6)否;曲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