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总结报告 成果完成人 邹 伟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总结报告成果完成人邹伟刘瑞军管俊杰翟斌齐欣成果完成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11月26日一、项目研究和应用的背景本项目主要来源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项目编号为07-08。
本项目研究与实践起止时间2005年9月-2008年12月。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类型,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要树立高职教育类型观,把握高职教育这种特殊类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即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创新、教学运行模式创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创新以及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职业素质教育都必须符合这种类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通过近几年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如果沈阳市的经济运行是由若干生产过程构成的,我们学院的工作就应该是这些工作过程的一个人才生产环节。
因此只有把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才能找到人才培养工作同沈阳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最佳结合点,才能有效破解“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难题,才能确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采取相应的模式培养这样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因此,创新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行业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保证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
二、项目研究、应用情况(一)项目研究情况本项目自2005年立为院级重点建设项目,尤其是2007年列为国家示范建设项目后,项目组结合行业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进一步明晰了项目建设思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研究思路: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从行业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出发,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运行模式、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创新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行业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辐射同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思维的应用。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结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优势、挑战、研究方向、实践案例、创新思维、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特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必须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保持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分析,探讨其现状、优势、挑战、研究方向,以及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产业教授制”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研究——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
摘要: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确立了产教融合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设立了土建大类的专业,坚持与企业产教融合办学,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围绕江苏地方建筑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能人才。
关键词:产业教授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江苏省内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和企业联合办学的优势作用,采取将企业引进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产业教授、积极拓宽产教融合办学途径等措施大力促进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产教融合办学。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积极开展产业教授制办学模式,先后于2018年和2019年成功申报2名产业教授,分别来自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江苏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专家。
学校确立了产教融合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办学定位明确为行业办学,设立了土建大类的专业,坚持与企业产教融合办学,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围绕江苏地方建筑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职业技能人才。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江苏需要、精专发展、质量办学、产教融合为办学方略,面向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深化产业教授制办学模式。
1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坚持行业、企业和专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运用企业管理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一线实践经验,把企业优质生产的流程用来指导专业的实践教学,让产业教授担任技术指导老师,把企业先进的生产经验引入到教学中,形成校企双方共同合作、携手并进的局面,开展全方位的系统性合作,达到产业教授反哺学校发展、学校反哺产业教授成长的目的。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自创立之日起,始终把“产教融合”放在第一位,坚持运用企业合作经营理念推进学校发展,主要采取了两大手段,一是以企育校,深化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依托专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实施以企育校的目标,学生通过“厂中校”进行实践和定岗实习,获取企业岗位的专业技能知识,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并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高职院校扮演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角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助力。
如何确保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在加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的内涵与特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是指在培养过程中规定的旨在评价培养目标达成程度的一系列要求。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应具备以下内涵和特点:1. 适应性和灵活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应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需求,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并确保培养出的毕业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2. 实践性和应用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因此,人才培养标准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将实际工作需求与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质量导向和结果导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应该将培养质量作为核心,注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评价体系应以培养结果为导向,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客观准确地评价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的指标,以全面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与成果。
1.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评价体系的基础是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是培养计划的根本,而毕业要求则是对学生毕业时的综合能力要求的描述。
评价体系应该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一致,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测评,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培养效果。
2. 测评方法和工具:评价体系应该使用科学准确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评。
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评,包括考试、项目实践、实习评价、综合测评等多种评价方法。
同时,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新兴技术进行测评,提高测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摘要:以互联网高科技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智能制造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
其要求高职教育为其提供创新人才,以更好适应未来网络化社会发展需求。
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战略支点,而创新人才则是提高国家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沿用“先民间、后官方”的举措,构成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家发展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引言《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人才为本等方针为基准,由最初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而“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行智能制造工程,创建新型制造体系,壮大高科技产业。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工科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主力军,要明确“智能制造”和“创新人才”的含义,加强人才培育力度,革新人才培育模式,优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助推高职院校实现长远发展。
一、创新人才概述(一)内涵理解现阶段,教育部门与学术界对培育创新人才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已无异议。
然则,究竟哪些人才可被称之为“创新人才”,这些人才具备哪些特征,教育部门和学术界未形成共识。
以“创新人才”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展开检索可知,学术界对其研究成果颇多,与此同时,查阅政府和各学校网站,亦能获得多元化政治文件与实践案例。
(二)基本特征创新人才既属于“稀缺性”资源,又属于“战略性”资源,主要呈现在人才所形成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对国家社会发展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上。
此种特性决定了创新人才始终处在供不应求稀缺状态,亦决定了这些人才具备独特素养特征。
首先,创新人才应德才兼备、才高意广,对探究未知世界拥有浓厚兴趣及丰富想象力,拥有创新创造的勇气与思维方式,具有完备的素养结构与知识结构,及宽阔的国际视野。
其次,创新人才须具有合理完善的知识架构、高超的创新实践能力、较好的非智力因素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汇报人:日期:•引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概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创新目•结论与建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概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010*******0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与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构建原则与目标适应市场需求根据行业和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
突出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应以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注重综合素质除了专业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等,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教师团队校企合作构建要素与环节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资源,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具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科研活动,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构建策略与方法0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践案例一:产学研结合模式010*******实践案例二:订单式培养模式010*******实践案例三:工学结合模式010*******05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创新优化策略与措施结合市场需求和学校资源,制定符合学校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研究【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展开研究,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现状。
接着深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强调了高职院校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重要性。
在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各类高职院校争相引进和培养的重要对象。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各种不同原因,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以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研究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引进与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现状的全面梳理和分析,以及对存在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本文将为高职院校未来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建议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其发展的关键。
本研究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对于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水平的人才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可以提升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水平,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水平的人才不仅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基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本文围绕基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概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探讨了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并提出了基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策略,展示了该模式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在总结了基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考虑,本研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并有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分段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实施策略,优势,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实施策略,探讨如何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深入分析该模式对学生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为高职院校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策略的探讨,旨在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推动高职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如课程设置滞后、实践教学不足、评估体系不完善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致力于通过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职业院校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可以为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成为当前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帮助职业院校更好地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
研究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将对当前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我们将重点研究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
接着,我们将探讨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分析实践教学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高职院校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其培养目标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因此,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重视实践教学与实用技能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1. 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结果与目标相匹配。
这有助于确保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行业和社会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高职院校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通过评价体系的反馈,学校能够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1. 以实际能力为核心评价体系应侧重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评价外,还应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实用技能。
2. 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注重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例如,通过考试、实习、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
3. 突出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职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评价体系应突出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
职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多个方面,评价体系应全面评估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应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确定。
基于行业管理模式变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基于行业管理模式变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业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赵明安(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430050)摘要行业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本文以船舶类院校为例,分析了原行业性高职院校为适应行业管理体制转型,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探索。
关键词行业性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8100(2010)05—0057--03为推进国家工业化与国防现代化进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基于产业类型的行业管理体制与行业企业举办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兴办了一大批行业性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大批各级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了行业主导、企业密切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除少数国防科技类重点院校外,绝大多数行业性院校由行业垂直管理向属地管理转变,行业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转型。
1999年,作为新中国创建的首批国防科技工业院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
为发挥行业资源优势,适应学校管理体制转型,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探索与实践,确立了“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办学指导思想,围绕国家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与造船强国的战略构想,大力加强基于行业产业链的船舶类专业建设,形成了服务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与国家新型工业化(三海一工)的船舶类专业体系。
为提高船舶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行业培训与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学院以专业建设为校企合作平台,持续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并组织实施了“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若干 意 见 》 教 高 【0 6 l 号 ) ( 2 0 16 文件 精 神 , 浙 研 室 主 任 到每 一 位 教 师 , 全 院铺 开 “ 学 作 , 为企 业 在 校 内 的技 术 服 务 人 员 。 其 在 工 成 尤 报立 项4 个 , 院长 主 持 的 “ 有 我 院 特 色 大 额 订单 萎缩 严 重 , 工现 象 时 有发 生 , 6 如 具 停 而 小 额 订单 , 业 又 必 须 考虑 成 本 因 素 , 旦 企 一
1 人才 培养模式指导思想上的创新
育教 学 方 法 改 革等 方 面 围绕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于 节 省 了 岗前 培 训 的 时 间和 费用 , 企业 也
而 大 一 大 二 的 学 生 则 通 过 研 究 所 在 学
根 据 教 育 部 《 于 加 强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开 展 了 多 层 次 的 探 索 和 实 践 , 中 重大 课 非 常 愿 意 与 其 签约 。 关 其 人 才 培养 工作 的意 见 教 高 [ 0 02 与 题 2 、 点 课 题 3 全 部 与人 才培 养模 式 ( 2 0 ] 号) 项 重 项 《 关于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岗 位 ( ) 力需 求 紧 密 衔接 、 色 鲜 明 、 群 能 特 科 立 物 业 管 理专 业 工 学 结 合 校 企 合 作稳 定关 操 作 技 能 , 又能 帮 助企 业顺利 度过 难 关 , 赢
系的 探 索 与 实 践 ”、 高 职 院 校 ‘ “ 工学 结 合 ’
新时代高职院校“1355”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探索与构建①——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新时代高职院校“1355”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探索与构建①———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刘欣,单园,程羲,王莹,张弛(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指导思想及政策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增强教学与实训的融合,提升实习实训的比重。
同时,学院坚持与行业、产业和企业深度融合,确保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与产业技术进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实现了课程与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同步发展,并对新兴产业人才进行适度的超前储备,有效推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1355”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现实意义(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此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了深入探索,始终把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作为重点,希望通过优化学生的职业技能、缩减教育输出与行业需求间的鸿沟、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办法,确立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方面,众多院校已经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框架,然而,在具体的合作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对现有教育模式的考验,也为未来教学工作的改良指明了方向[1]。
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亟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二)学校教育创新的必经阶段近年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适应岗位需求+灵活转换职业”的培养理念为核心的“13X ”实践教学体系和“311”人文素质教育计划[2]。
这些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尤其在针对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各分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未来工作场景的实际需求,将沟通、表达、应急处理及抗压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及专业知识深度融合,通过加强校内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的基础,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教材选择及实习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分析不同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分享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探讨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重点讨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和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案例、优势、成功经验、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今社会,创新创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有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点。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性时期。
为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分享实践案例,探讨培养模式的优势,总结成功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索和总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调整和完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职院校发展。
通过探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可以为高职院校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参考,推动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一
2、师资力量: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精神等方面,以及 教师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的指导和支持。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强调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 的就业前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人才培 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高职教 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以 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本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 切。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 探索。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不 清、评价主体单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3、评价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在“1证书”制 度下,我们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加强 评价内容的细致化管理。具体来说,评价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成绩; (2)证书获取情况; (3)参加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情况; (4)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
1、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过于依赖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2、评价主体单一,缺乏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参与;
行业转制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刘国生(53),男,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
阮彩霞(),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教育社会学。
行业转制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刘国生阮彩霞(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摘要:面对合并、升格和转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紧扣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确立“84321”发展目标,按照“三上”要求,推进“四项工程”,全力破解“五大难题”。
在办学理念、专业体系、师资建设、管理体制、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改革,实现与社会的快速融合提升,打造出行业转制高职院校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全国同期转制高职院校艰难起步、创新发展的佼佼者。
关键词:行业转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 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 (2008)02-0051-06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2,2008世纪之交,按照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2]267号),一批国有企业相继将所办的院校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行业转制高职院校。
这类行业院校作为高职教育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有其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一定局限性:专业设置单一、招生人数偏少、资源闲置过多;与政府主管部门及所属高校往来不多,办学相对封闭,等、靠、要的依赖性较强;人员结构不合理,冗员较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行业院校社会适应性不强,对外开放度不够,办学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
如何缩短从“娘家”到“婆家”,由“封闭”到“开放”的适应期?如何转变办学理念、创新专业体系、优化师资结构、充实办学条件、改革管理体制?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快速融入社会,服务地方,迎头赶上,走出一条内涵发展的强校之路,成为行业转制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基于此,设计并实施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来展示其有效性。
最终总结出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并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启示。
未来,该研究可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将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现状分析、问题、设计、实施、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成功经验总结、启示、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物流管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日益壮大。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日益受到关注。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人才质量、满足社会对各类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适应社会实践要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分析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总结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验证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创新。
通过总结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高技能人才是技能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
高技能人才应该由何种机构来培养?从职业教育领域来看,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院校都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
以下是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围绕“赋能”和“提升”,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
产教融合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产教融合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让劳动力市场满意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产教融合这一重要视域来建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逻辑起点(一)实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价值目标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取决于企业能否在产教融合中实现其价值目标。
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需要实现的基础功能,也是首要功能。
从人才培养的功能来看,高职院校在参与产教融合过程中,可以满足其对于学生实习和就业的目标价值。
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就业,所以高职院校希望同企业合作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而从企业的价值视角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招聘员工,并非只能通过产教融合这种形式来获得高技能人才。
由于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价值期待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即高技能人才能够在企业中胜任高新技术工作,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提升。
所以,产教融合只有满足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价值目标,才能提升企业参与同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需要为人才培养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价值需求,让企业在产教融合中能够实现其价值目标。
(二)发挥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功能价值高技能人才是技能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育人模式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育人模式研究摘要:高职院校是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紧随市场发展导向,做出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调整。
为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直接与社会接轨,校企合作育人的形式是开展现代化教学的最佳路径。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开展有助于产教结合,从传统的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创新实践教学,打造双资团队,要求我国职业类院校教学体系应随市场需求做出完善,为社会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引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展加快,职业院校承担的培养多样化人才任务加重,在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行业兴起,并开始进行跨境试水,对于其工作人员的专业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彰显。
为深入落实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了《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选拔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立完善的高水平人才教学体系,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相契合,打造校企合作的双师团队。
要求职业类院校依托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调整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策略,从市场的发展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课程的调整,为社会打造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使其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价值1.1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于实践性技术人才的渴求程度增强,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立足于当前市场发展导向,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与时俱进的调整学校授课内容。
不少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落后,导致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对此,高职院校从企业所需人才的方向出发,打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实现双方的共赢。
对于企业而言,在本公司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技术性人才的竞争力,有助于帮助企业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地位。
企业发展不能单纯依赖低廉的人力成本,而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强技术的投入。
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
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作者:李文芳李宏策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11期摘要:本文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困境,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分别从创新教育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性师资队伍、依托导师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57-02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现状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
当前高职教育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块短板,首先从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部分专家就认为高职学生只要掌握高技能就可以了,现教育部文件将高职人才定位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创新教育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
其次,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
大部分高职课程,主要是围绕技术技能的培养目标构建的,对创新教育所需要的师资、教材、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建设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2.1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嵌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创新创业的细胞,比如大学一年级阶段加快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设《专业导论》课程,通过请大师做讲座、到名企看工作方式、老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详细解读来使新生对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及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导师或加入各种丰富多彩的协会活动。
大学二年级阶段,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激发学生结合专业或平时观察进行各类创新产品设计,通过《专利写作》课的学习,根据自己创新成果,能独立写作并申报专利,加强知识保护意识。
大学三年级阶段,根据两年的学习及个人特长,经过学校选拔,参加市级以上的专业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技能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 面 与我 国 高 校 中存 在 的 追 求 综 合 、 追 求 高 大
上 的倾 向 有 关 , 另一 方 面 , 与行 业 性 高 职 院校 或 整 个高 职教 育 界 淡 化行 业 特性 、 人 才 培 养 体 系 存 在 缺 陷有关 , 再 者 也 与 政 府 鼓 励 行 业 企 业 投 资 职 业 教 育 的措 施 或 优 惠 政 策 落 实 不 到 位 有 关 。 行 业 性 高 职 院校 存 在 的 问题 理 应 引 起 我 们 高 度 的 重 视 。
合 本是 定 位 于 某 一 行 业 的高 职 院 校 最 有 优 势 之
处, 但 有些 院校 与行业 的发 展水 平 还 是 有距 离 , 教 师不 了解本 行 业 的最 新 发 展 动 向 , 不 了 解 新 旧 岗
位 的更 替 与 对 人 才 规 格 的 变 化 , 专 业 建 设 与课 程 教学脱 离 实际 , 一 些行 业 已成 “ 夕 阳 ”或 正 在 发 生 根本 变革 , 而某些 院校 专业 还在 “ 抱 残 守 缺 ”, 跟 进
性 院校达 7 0 % 以上 。诚 然 , 行 业 性 是 相 对 于 普 通 性、 综 合性 而 言 的 , 但 即使 是 普 通 性 、 综 合 性 高 职 院校 , 也 是 面 向行 业 企 业 办 学 , 以 行 业 发 展 为 导 向 的 。行业 性 以及 由此 带 来 的其 他 属 性 , 是 整 个 高
继 续教 育研 究
2 0 1 5 年第 8 期
行业性高职院组织人事处 , 广 东 深圳 5 1 8 O 5 5 )
摘要 : 行业性 高职 院校近年 办学中出现 了“ 淡化” 特征 , 追 求“ 高大上 ” , 与行 业对接 不 紧密, 可持 续发展 机制 不健 全等 问题 。行 业性 高职 院校 是现代职业教 育体 系重要 组成部 分 , 应 重新 思考 自身定位 , 充分利 用 自身优 势 , 强化 行业
职教 育必 须 直面并 应 把 握 的基 本 办 学特 质 。深 化
非 本行 业类 的专业 , 结 果 是行 业 特 色 越来 越 淡 化 ,
而 非 行 业 类 的 专 业 办 学 效 果 也 并 不 好 。 二 是 一 些
行 业性 高职 院校 与本 行 业 的对 接 不 紧 密 。产 学 结
高 职改革 , 建 立现 代 职业 教 育 体 系 , 建 立 特 色 鲜 明
的人 才 培养 体 系 , 行 业 性 是 一 个 不 可 绕 开 的核 心
问题。
一
、
行业 性高 职 院 校 人 才 培 养体 系的 现 状 与
缓慢 , 与 行 业 变 化 节 奏 难 以 合 拍 。 三 是 校 企 合 作
特 色与 自身特 色 , 深化校企合作 , 推进产学研联动 , 不 断创新 完善人 才培养 的模式 与路径 , 实现高职教育的新效 能。 关键 词 : 行业性 高职 院校 ; 人才培养体 系; 创新
中图分类号 . G 4 0— 0 1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4 1 5 6 ( 2 0 1 5 ) O 8- 0 9 O— o 3
力 淡 化 其 行 业 特 性 而 向 综 合 性 院 校 转 化 。不 管 是 电子类 、 信 息类 还是 建设 类 、 汽 车 类 等 行 业 高 职 院 校, 在办 学 中往 往 并 不 是 优 化 、 扬升其行业 性 , 而
是 想方设 法 追求综 合性 , 追 求“ 高 大 上 ”, 大 量 开设
“ 行业 性 ” 是 高 职 院 校 最 突 出 的 特 点 之 一 。 据 教育 部统计 , 2 0 1 2年 , 在 1 2 9 7所 高 职 院 校 中 , 直 接
由行 业部 门与 企 业 举 办 的就 有 5 8 8所 J , 加 上 地 方政 府 主办 与 民 办 院校 3 0 0多 所 , 整 个 高 职 行 业
业 都 由政府 管理 或 直 接 领 导 , 早 年 的 大 型 行 业 如 石油 、 轻2 1 2 、 纺织、 机械、 铁 道 等 都 有 政 府 领 导 机
构, 现 在逐 步 社 会 化 、 市场化管理 , 但 也 还 有农 林
医等 主管 行 业 部 门 。所 以 , 最 早 的行 业 高 职 院校 基 本 也是 由政 府 行 业 主 管 部 门举 办 的 , 而 且 很 多 高 职 是 由早 年 成 立 的行 业 技 校 、 中 专 与 高 专 等 转 型而 来 , 政 府 主 导 型 的 行 业 办 学 非 常 明 显 。 经 过
养不关 心 , 没有 投入 , 即使 有 , 也是 一 时 兴 起 , 不 持
久 。某些行 业 性 高 职 院校 则 过 于 依 赖 行 业 , 过 于
养 规 律 。在 社 会 分 工 中 , 市 场 并 不 能 也 不 会 直 接
兴 办 高等教 育 , 于是 , 由相 同相 类 似 企业 形 成 的行 业 , 主动开 始介 人人 才 培 养 。最 初 在我 国 , 所 有行
仰仗 行业 企 业 的支 持 。在 合 作 中 , 往 往 ~ 冷 一 热 或一 松一 紧 , 出现所谓 “ 两 张皮 ” 现象 , 使 得 高 职 院
校很难 培 养 出行业 的优才 、 专 才 与 杰 出人 物 。 出现 这 些 问 题 , 原 因有 多 方 面 。 概 括来看 , 这
一
近二 十年 的发 展 , 高职 教 育取 得 了长 足进 步 , 规 模 迅 速 发 展 并 超 过 了 我 国 高 校 的 半 壁 江 山 。 目前 ,
还有 距离 , 可持 续 发展 的 机 制 不 健 全 。一 些 行 业 企业 不热 心本 行 业 的职 业 教 育 , x - , J " 行 业 人 才 的 培
问 题
高职 教育 是 市 场 经 济 的产 物 , 而 市 场 角 色就
是 由各 行 各 业 为 主 体 组 成 的 , 人 才 自有 自 身 的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