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学案2文化知识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专题讲解PPT之(文言文阅读)

2018高考语文专题讲解PPT之(文言文阅读)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命题规律
2016全国Ⅱ 《明史·陈登云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翻译 ①断句;②古代文化常识;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命题趋势
2016 全国Ⅲ 《明史·傅珪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2015 全国Ⅰ 《宋史·孙傅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考纲解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规律
(2)
命题趋势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
命题规律
2015 全国Ⅱ 《北史·来护儿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命题趋势
2014 全国Ⅰ
《旧唐书·于休烈 传》
3道单选题,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①实词;②断句;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翻译 ①实词;②断句;
2014 全国Ⅱ 《明史·韩文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3.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推断方法。因为多义词在不
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是不一样的,语境对理解实词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推断。
继续学习
高考帮•语文 高考帮·语文
知识全通关 3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专题 专题 4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文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解析:首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 文段主要讲了《孔子世家》产生的背景。其次,借助相似 结构,利用动词“追”“匡”“垂”“作”等断开一些比 较明确的地方。再次,利用词性断句,如诸侯、仲尼。
答案: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 /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 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 径仅容双趾。 以 匹 布 缚 胸 使 人 从 后 挽 之 扶 滕 侧 足 盘 跚 而 步 危 甚 刘 子 先 之 徐 子 与 余 相 去 数 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
解析:画线语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缚、使、从、 挽、扶、盘跚、步、去等。这些词语中可能做谓语的有: 缚、使、从、挽、扶、步、去等。然后根据这些谓语往前 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答案: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 /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解析:文段中表明对话、引文的“云”“曰”可以看 作断句的标志。注意要分清第二个“曰”不是对话标志, 是转述的内容,那么此处不能按对话来处理。 “则” “故” 是句首虚词。由此,可以进行断句。
答案: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 /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 鄙俚。
2.句式 (1)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 帮助我们断句。如“……者……也”这一典型的判断句 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 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 断 句 提 供 帮 助 ) ; “ 不 亦 …… 乎 ”“ 孰 与 …… 乎”“其……乎”“安……哉”“何……为”
(2)根据谓语成分(动词、形容词)断句。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 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的词),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 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 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 语句的停顿点。

【精选】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文化知识课件

【精选】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文化知识课件

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 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方法二 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知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 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 许多知识。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 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 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 “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 和德才来评定。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 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 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 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 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一、研透高考真题,知道文化知识考哪些 古文化知识题是 2014 年大纲卷新出现的题型,2015 年全国卷开始采用,并沿用至今。随着 2017 年《考试大 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 文化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涉猎面和 综合素养的题型将会越来越受到推崇。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4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4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 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 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 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的迁移能力。
兼顾古代重要文化传
2.命题形式:文言实词的考 统。
查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以 2.命题形式:主要采用
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以单 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来考
音节词居多。近两年没有考 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
查。二是以翻译题的形式结合 的识记和判断,有时也
其他考点共同考查。
在翻译题中考查。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考查,都注重了文言文 命题共 学习的基础,注重夯实文言实词,传承历 性解读 史文化传统。考生在复习时应立足课本,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 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规范答题] 第一步:依据积累推断。 “陛下”运用借代,指代君王。“吏部”依据“三省六部” 联想判断。 第二步:根据语境解析。 “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中宫”与“太后”应属 同类,都是皇帝内宫眷属。 第三步:剖析词语内涵。 “移疾”即“称病”,这是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选项 说“不得不请求退职”与文意不符。 [组织答案] D
答案:A 解析:A 项,说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 应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练备考主打题
谢谢观看!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四 注重积累巧推断——文化词语题
题型 分类
命题 特点 分析
常见文言实词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含答案)(全国)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含答案)(全国)

2018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全国)一、突破翻译重难点的前提:全面把握语境1.必须强化语境意识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

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

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见字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

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

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2.把握语境的要点:外看段境,内看句境(1)外看段境文言文翻译所需的语境不像现代文那么大,大多数情况下只看译句所在的段落,尤其是译句的上下文。

这时,把握译句所在的段落语境的要点在于:如是记叙性段落,重点看:①事件经过,②人物身份、性格和人物间相互关系。

如是议论性段落,先要区分观点与材料,理清段内层次关系;再要注意前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并列、因果、转折、总分等。

必要时要与前或后的叙事结合起来。

(2)内看句境关注句子内部语境,要充分注意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内容是指句子的内涵意义,要抓住句子主干成分(主谓宾)来确定;形式指句子的形式特征,如前后词语的搭配、结构是否对称等等。

另外,特别关注从人物对话中抽取出的译句的语境。

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类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二_文言文阅读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二_文言文阅读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绝招三理解大意抓标志——断句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卷对断句的考查始自2014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对此又做了微调,把断句题放在了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小题的位置,顺序的调整是一种新的导向。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对此未做变动,足见命题人对文言文断句题的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断句题是一个送分题,因此,文言文阅读类题目要想取得高分,断句题不容有失。

授解题绝技[增分妙招]断句选择题3步走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断句的前提是对文章或语段意思的准确理解。

考生拿到一个文言文片段,先不要急着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片段,大体了解这个文言文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

如果是史传类文本,那么考生要明确“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如果是议论性散文,那么考生要明确论点、论据等内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关键通过第一步,将能断的先断开,化大为小,缩小思考范围,再集中精力通过抓标志分析难断的句子。

具体来说,标志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词语,二是句式。

1.根据标志词断句一般须在其前面停顿的4类词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如吾、余、尔、汝、彼、斯,等等)发语词(夫、惟、且、盖,等等) 关联词(至若、苟、虽、纵、向使、若夫、至于,等等)疑问词(何、谁、孰、安、胡、岂,等等)续表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如“……者……也”这一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断完句后,考生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

2018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优质课件

2018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优质课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今 其不宜瞡瞡,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 世。今吾执笔于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 今当唪唪,攲枝水上,当复驾舴艋,扌玄其落 桃,投于苙。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于树下, 延于砖祴,搤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热 之时,而可摘菱最菂,爇之为饘,以奉亲房。
翻译下面的短篇文言文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阵主复至, 当与孔张俱歾。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 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 己而诼共工。未之可也。阛阓所趋,不可 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 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之徒,弃不 婟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 町疃,柳榆其秝。苾葌柅柅游屮葳蕤, 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 双轪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 鼻不再鼽,鸟不惊人,鲋游沴然。
(一)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 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 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 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 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二)孙叔敖杀蛇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 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 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 恐去母而死去也。‛其母曰:‚蛇今安 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 死也。‛及长,为楚今尹,未治而国人之 信其仁也。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 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 毁其节。士为知已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 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 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 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何面目见 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2018版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阅读 (共220张PPT)

2018版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阅读 (共220张PPT)

其二,了解概括分析题常见的错误类型。 (1)内容错位。故意在人物、时间、地点、细节等 方面张冠李戴。 (2)以偏概全。表述上夸大或缩小,违背原文文意。 (3)强加因果。文本中本无事件间的关系,选项中硬 加因果、条件等关系。 (4)无中生有。平添原文中没有依据的内容。 (5)望文生义。以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来理解原文 意思。
(2)纵横结合记忆法 例如,中国古代历法横向来看,分为纪年法、 纪月法、 纪日法、 纪时法; 而古代纪年法纵向来看有帝王纪年(以 帝王继位之年为元年,依此为二年、三年,直到他退位为 止。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具体纪元时间是西周时 的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 841 年)、 年号纪年(汉武帝时 开始使用年号,公元前 140 年是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 134 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干支纪年[干支纪年始于汉 代 , 是指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交错组合 , 构成六十 (10 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个复合符号,称为“六十花甲”或 “六十花甲子”。古代史书的纪年,年号和干支并用]、 岁星纪年 ( 古人把岁星运行的轨道划分为十二等分 , 称 为黄道十二星次,自左至右将这十二等分命名为星纪、
玄枵……析木)、太岁纪年 (为了修正岁星纪年的误差 , 古人又发明了太岁纪年法 , 此法与干支纪年可直接对 应 )、 公元纪年(从中华民国开始,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元纪 年法,同时使用国号纪年,如中华民国××年。现在通用 公元纪年)。 (3)分门别类记忆法 在记忆一些文化常识时,我们可以把相关联的知识 点进行分类,然后再将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 起强化记忆。例如:姓名和称谓、宗法和礼俗、天文和 历法等。 (4)代入语境理解法
(2)落实语言实际 断句的解题过程中须狠抓“四个依据”: 依据句子 结构,特别是主谓结构、动词结构;依据专有名词,如人 名、地名、国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 ,特别是专有 名词充当主语、宾语的时候;依据话语标志,如 “曰”“云”“言”“谓”“道”等 , 一般在其后断 开;依据文言虚词,如“其” “盖” “唯” “盍” “夫” “且 夫” “若夫” “然则” “是故” “然而” “犹且” “凡”等, 常用于句首,“也” “矣” “耶” “哉” “乎” “焉” “与(欤)” “兮” “耳” “者” “之” “而已”等,常用于句末。当然, 有时候,这些词还有出现在句子中间的,如“生乎吾前”,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谨慎行事 ,不能僵死地遵守这些规 律。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课件(33张)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课件(33张)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句排 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 意的基础上, 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 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冠” 结合上下文分析应为“成年”。
参考译文: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郡武康人。他的兄长沈敞之,是 赵伦之的征虏参军。庆之自幼就有志气和勇力。孙恩叛乱, 派遣人侵犯武康,庆之当时还未成年,随着家乡氏族的人一 起击杀孙恩,从此庆之凭着勇气远近闻名。灾荒兵乱过后, 乡村里的人都流转失散,庆之亲自耕种田地,辛勤劳苦独立 生活。三十岁时,庆之到襄阳去看望兄长敞之,赵伦之见到 他对他十分欣赏。当时赵伦之的儿子伯符做竟陵太守,竟陵 之地的蛮人多次进犯,庆之为伯符安排规划谋略,每次都打 败蛮人的进攻,伯符据此获得将帅的职衔。
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刘道产去世,众蛮族大为骚乱, 征西司马朱修之讨伐蛮人失败, 皇上任命庆之担任建威将军, 率众帮助修之。修之因为战事失利被关进监狱,庆之独自掌 管军队进兵讨伐,大败缘沔各地众多蛮兵,捉住俘虏七千人。 庆之患有头风病,平日好戴着狐皮帽,众蛮人恼恨他,称他 为“苍头公” 。 蛮族人每次见到庆之的军队,总是畏惧道: “苍 头公不多时又来了! ”二十七年,太祖想要向北征讨,庆之进 谏道: “我们的步兵难以与北方的骑兵相抗,这种状况时日已 经很久了。
伯符离开竟陵,又到别处讨伐西陵的蛮人,没有让庆之跟随, 结果无功而返。永初二年,庆之被授予殿中员外将军,又跟 随伯符隶属于到彦之而出师北伐。伯符之忠诚谨慎通 晓兵法,皇上便让他统领军队防守东掖门,渐渐地得到延见 接待,出入皇宫。不久转调为正员将军。等到刘湛被收押的 那天晚上,皇上开宫门召见庆之,庆之来不及换下戎装就穿 着袜子缚着裤子跑进去。皇上见到他如此装束吃惊道: “你为 什么如此急速整装?”庆之说: “君王半夜召唤我这个禁卫军 队长,没来得及穿宽大舒适的官服。 ”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三)语言特点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 “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 读文本,不放过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号、谥 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 ,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 ,尤其 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 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 “祎”籍检寻。休烈奏曰 : 一任:秘书省正字。
“《国史》《实录》 ,圣朝大典 ,修撰多 二任:比部员外郎、郎中。
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 三任:中部郡太守 ;时间:杨国忠辅政期间。
(二)形式特点 高考试题所选人物传记阅读文本一般呈“纺锤形”结构 ,头尾细,中间 粗。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记主人公(简称“传主”)基本信息 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 单情况。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 ,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作者 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二是 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部分常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 通常说来,人物传记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一般先介绍 主要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 ,后文写到的 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人物传记主要通过人物 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3.跨“难” 通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了的词句 ,正确的做法是先“跨” 过去。因为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暗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 一难点。因此,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 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最后也可以根据尽可能多的信息来答题。 4.借助 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 ,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 ,是 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有时也可以借助阅读材料的出处或注释理解。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课件(45张)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课件(45张)
[ 思路剖析 ]凶逆 泉 王室 泉壤 凶恶悖逆的人 朝廷 黄
【参考译文】 来护儿叹息说:“我身为大臣,担负国家重任,不能清除凶 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 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了。
[典例 3] (2015· 湖北省卷 )把下面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 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 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 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 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 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 谓之曰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剖析]帝 苟 死 帝 称帝 死 为……而死
【参考译文】 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里。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 营中,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没 有回来,孙傅多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 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 帝而已, 如果另立异姓, 我将为此而死。 ”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 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
授解题绝技
[增分妙招 ] 类型一突破关键实词 译准四类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语境确定 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 要特别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 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 难区分;“坐”字,义项“犯罪”“判罪”易混。在翻译时,切 记要结合语境翻译。
2.词类活用 ——语法判断 如名词用作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 (1)两名词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名词用作动词。 (2)“而”前或“而”后的名词用作动词。 (3)“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用作动词。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选择题)ppt课件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选择题)ppt课件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第1 讲
文言文选择题
-3-
高考文言文选择题有3道题,每道题3分,题型稳定,考点稳中有变。 这3道选择题,包括了实词、筛选信息、断句、文化常识、分析概 括5种题型。根据考试趋势,二轮备考时,应将实词、断句、文化常 识、分析概括这四种题型作为复习重点。
-4-


一、(2017· 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谢弘微 ,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 , 无后 ,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 ...
混有知人之名”。据此可排除B项和C项。“此儿深中夙敏”是一个完整
的主谓句,“敏”后也应断开,据此再排除A项,可以得出答案。 D
解析
关闭
答案
-7-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 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 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 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 关闭 君家钱财营葬。
-10-


参考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谢思,任武昌太守。从叔谢 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嗣子。 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嗣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 孩童时期,风采充溢,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嗣父 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 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 满足了。”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嗣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 只承继接受了嗣父的几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 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本家子侄谢灵运、谢瞻、谢 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所居在乌 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 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让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 称他为“微子”。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ppt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ppt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念奴娇(大江东去)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 初中教材古代散文中的背诵篇目 序号 1 2 3 篇 《论语》十二章 目
4 5 6 7 8 9
《孟子》三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天时不如地利)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四) 陋室铭
通过以上复习,效果怎样?请做下列试题,对其进行检验。 本训练设计试题 4 个,赋 20 分,用时 20 分钟。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导学号 0077415 •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却坐促弦”之后所弹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场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座中泣下谁最多 __________________ ?江州司马青衫湿”。 • (2)孔子在《论语· 学而》中阐明对待学习应持态度的名句是 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不亦说乎 • [解析] 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导学号 00774156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 (1)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与山间之明月 阐明了获取“江上之清风,__________________ ”的途径。
(2) 刘 禹 锡 在 《 陋 室 铭 》 中 表 现 在 “ 陋 室 ” 中 交 往 对 象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版)ppt课件高考第2大题 考点2 文化常识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版)ppt课件高考第2大题 考点2 文化常识
考 点 二
文 化 常 识
栏目 导航
析考题·以题觅法
找失分短板 悟解题之道 专项对点练 新题尝鲜练
提考能·以题试法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 页) (2017·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 1《汪容甫先生 行状》),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 ,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 .. 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卧治,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 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 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 ,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 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 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பைடு நூலகம்
D [D 项, “调”只表示官职的变动。]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 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B. “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C. “山东”一词,古今意义不同,古义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D. “道”在文中指仁义。在古代文化中, “道”还指道教,道教是以“道” 为最高信仰,以老子、墨子思想为理论根据的宗教。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 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 “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 ” 及善即移病馀月,后不复问。叹曰: “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遂乞骸骨 , ... 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 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2)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2)

一、研透高考真题,知道文化知识考哪些 古文化知识题是 2014 年大纲卷新出现的题型,2015 年全国卷开始采用,并沿用至今。随着 2017 年《考试大 纲》 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 文化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涉猎面和 综合素养的题型将会越来越受到推崇。
二、依托教材广泛积累文化知识 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 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 以下两种:
[示例] 串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征辟制。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和 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地方长官(多为郡守)在他们各 自管辖的地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征辟, 主要包括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征辟一 般对被辟除者的资历不限制,只看才学,是当时一种比 较自由的仕宦途径。
(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 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 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 “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 和德才来评定。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 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 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 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 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学案 2 文化知识
从 2015 年开始,全国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出现了 新的变化,即由对文言实词的专门考查,转为对古代文化 知识的考查,这就为学生指出了备考方向。古代文化知识 主要涉及到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 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
在本节中“导学”部分专门提供了七类文化知识, 理 解熟记这部分内容,必定有所突破。

高考人教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文言文阅读

高考人教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文言文阅读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语文随堂讲义•专题二文言文阅读p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推断卖词的鮮题方出与技巧1 •语境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2.巧借字形。

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厂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3.迁移联想。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

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 得出正确的解释。

4.语法求解。

所谓语法求解,即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 通过判断其词性的方法对所给选项进行推断排除。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厂5.妙用修辞。

在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互文见义”“同义词复用”等文言现象,故而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特征,借助已知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6.引申推断。

文言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多音节词,由一词一义演变为一词多义的过程,因而一个词的原始含义与其不断扩展、丰富后的引申义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因此,在答题过程中知道其中的一个义项,便可以据此推想到其他相关义项。

推断虚词的解题方出与技巧1 •语境推断法。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只要能推断岀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3.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可以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代入课外句子中去检验, 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

4.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起不同的作用。

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rT龜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功能认定法。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3)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3)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学案 2
文化知识
从 2015 年开始,全国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出现了 新的变化, 即由对文言实词的专门考查, 转为对古代文化 知识的考查, 这就为学生指出了备考方向。 古代文化知识 主要涉及到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 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
在本节中“导学”部分专门提供了七类文化知识, 理 解熟记这部分内容,必定有所突破。
方法一 分类串记法
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 (诸子百 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 古典文学(文学流派、 作家、 作品)、 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 (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
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 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通过查找资料 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知识。
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 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 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 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 ,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 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就像一个 鼎的三只足,所以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 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 。
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的第Hale Waihona Puke 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方法二
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知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 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 许多知识。
一、研透高考真题,知道文化知识考哪些 古文化知识题是 2014 年大纲卷新出现的题型,2015 年全国卷开始采用,并沿用至今。随着 2017 年《考试大 纲》 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 文化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涉猎面和 综合素养的题型将会越来越受到推崇。
二、依托教材广泛积累文化知识 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 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 以下两种:
[示例] 串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征辟制。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和 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地方长官(多为郡守)在他们各 自管辖的地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征辟, 主要包括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征辟一 般对被辟除者的资历不限制,只看才学,是当时一种比 较自由的仕宦途径。
(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 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 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 “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 和德才来评定。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 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 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 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 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 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 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 称解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