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体系
• 一、一大发现
• 一大发现,是指晏阳初在一战时为在法国战场上当“苦力”的中 国东北、华北招募去的华工服务当翻评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有 一个巨大的“脑矿”。“脑矿”一词是晏阳初的一个大发现,也 是一大创造。它比什么“金矿”、“银矿”都重要。中国人并不 笨,他们所缺乏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他们不是不可 教,而是无教。“人矿”、“脑矿”需要开发。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
教育小组
小组成员
目
录
content
内容梗概 01 人物介绍 02 定州兴办平民教育的优势 03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 04 平民教育的收获与不足
提到这样的一个话题 我们不得不去了解其中的灵魂人物
晏阳初 (1890-1990)
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 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 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 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 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 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 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 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 “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 的目的。
随着全社会对农村的重视及乡村教育的兴起,对广 大乡村有较为深入了解后,平民教育的重心便开始 转移到定县。
晏阳初的个人感悟
• 1918年,晏阳初耶鲁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参加华工服务。 晏阳初感到,华工诚朴勤奋却无缘读书,知识分子空 口言说却不识同胞的“苦”与“力”,进而在华工中 开展识字教育。1920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硕士 学位的晏阳初回国后,游历各省,拟定了推广平民教 育的基础化、简单化、经济化原则,并在长沙等地推 广平民教育。晏阳初将中国的问题归纳为“人”的问 题,要改变国家落后、民众愚昧的状况,就要遵照儒 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训,“努力于平民教育, 为培养过敏的元气、改进国民的生活、巩固国家的基 础”。他认为“平民教育是开脑矿最简单最适用的工 具,使大多数人民均有受教育的机会;然后从中即可 产生人材……所以欲谋国家的发扬光大,唯有推行平 民教育之一法。
固本宁邦:平民教育家晏阳初
固本宁邦:晏阳初“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四大自由”理念,奠定了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
晏阳初,从中国一个乡村建设者的角度,提出了第五个人人应享有的自由——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
他于国界外备受推崇,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然而这么一位教育实践者与开拓者,在中国,他却被遗忘多年。
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四代书香家庭。
五岁启蒙,就读私塾。
十三岁进了基督教传教士办的西学堂求学。
在西学堂,一位从英国来的姚牧师对晏阳初影响很大,从他身上晏阳初认识到了爱与善的力量。
四年后,他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
晏阳初以后常说3C影响了我的一生,也就是青少年时期他所接受的三种教育:孔子、基督和苦力。
1916年晏阳初远渡重洋到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眼见民主社会种种,他立刻想到幼年读书心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这些思想,“为什么中国早有这些道理却不能实行呢?”两年以后,他在法国战地服务中心做志愿者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欧洲弥漫在战火硝烟之中,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出了十五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做苦力。
1918年6月,晏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二天就应征入伍为欧洲战场的华工做翻译工作和代写书信。
面对这么多劳苦大众,他不禁感慨:这样众多的中国人不识字,都是光眼瞎子,看不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进化,“本”不“固”,“邦”又哪能安“宁”和强盛呢?于是,他自编《千字课本》教华工识字,并创办《驻法华工周报》。
后来,其中一位华工给他写信,信中说怕他办的报纸卖的太便宜,会办不下去,决定捐出三年在战场积蓄的三百六十五法郎支持他。
晏阳初说,这封信,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然教育了我。
通过这些活动,他获得两项珍贵的发现:一是中国诚实质朴的农民智慧能力强,只可惜缺乏读书求知的机会;二是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竟是这样愚昧无知,完全不认识自己多数同胞的“苦”与“力”。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述评教育管理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述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指组织、指导和监督教育活动的过程,它在教育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则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述评,探讨其对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教育应该普及到整个社会中的每一个阶层,并注重培养平民的才能和德行,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在中国古代,教育往往只对士人阶层开放,而平民大众并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
然而,晏阳初提出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此提出了质疑,并主张普遍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无论贫富、贵贱、出身。
只有通过教育的普及,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德育。
他提倡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以及尊师重道、崇尚正义等精神。
晏阳初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生才能在社会中做到有所作为,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在个人成长中追求全面发展。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教育管理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管理中,注重平等和公正是晏阳初思想的重要体现。
他反对以贵族身份来评判和限制平民的教育权益,主张根据个体的才能和资质来确定其受教育的程度。
这种平等和公正的理念在今天的教育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学生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管理者应该努力营造公正的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待遇。
此外,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还强调了教育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他认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扎实的学识和广泛的知识面,才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教育活动。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这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教育管理者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和整个教育事业。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pdf
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简论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沈洁摘要:作为平民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的晏阳初,提出了针对中国农村的四大教育思想,其中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的风潮,这场运动的主旨就是将目光聚焦在乡村。
作为其中代表人物的晏阳初,他的乡村建设思想尤其是他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当时众多乡村建设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
当然,无论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还是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是十分庞杂的,这里只想就其中的重要内容,即四大教育思想作一简单分析。
一晏阳初看来,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民众的愚昧落后,也就是他所说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
要解决这四大病象,就要进行四大教育,“所谓四大教育就是针对着多数民众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而设立。
”1具体而言,就是:“(一)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功愚,这就需要——文艺教育。
(二)因为中国人贫穷,所以要培养生产力来功穷,这就需要——生计教育。
(三)因为中国人多病,所以要培养健康力来功弱,这就需要——卫生教育。
(四)因为中国人散漫自私,所以要培养团结力来功私,这就需要——公民教育。
”2明确了四大教育的针对问题,我们再来看这四大教育的具体方面:(一)文艺教育这又包括文字教育和艺术教育两方面。
(1)文字教育晏阳初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一切建设都需要力,也就是需要知识,人民如果没有知识,那么任何方案、计划和政策都只能见之于纸墨,而不能实现于民间。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尽管是多样的,但是最简单、最便利的方法就是读书,而读书就必须先认识文字。
他说:“文字教育是培养知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就在文字的有无。
”3他并且提出三个最低目标:①能使农民认识千余个基本汉字;②给他们输入这千余个汉字所代表的常识;③引起农民读书的兴趣。
这其中又以第三个目标最为重要。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晏阳初是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的教育程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的,他认识到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才是振兴国家的根本,这不同于以往传统社会中精英层对于知识的垄断,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专业的观点。
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最后,教育改革的成功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经过长 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价值。他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 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同时,他的实践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引导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晏阳初在中国的实践情况也为他的“平民教育”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他 创立了“定县实验”模式,以定县为试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实践。通 过平民教育工作者深入农村,了解农民需求,开展扫盲运动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的各种活动,定县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晏阳初还倡导“四大教育”理 念,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 重要的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领 域,探索如何将其应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教育改革中。还可以研究如何将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理论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 育模式。此外,我们还可以深入研究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 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对于全球教育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包括:进一步深入研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体 系和实际应用,总结经验教训,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参考; 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和创新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以 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历程和推进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深入探讨晏阳初平民教育 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实践应用和现实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其教育 思想的精髓和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构建更加公平、普及和质量兼备的教育体系贡 献力量。
晏阳初的教育言论
晏阳初的教育言论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平民教育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曾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只要愿意学习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的人,都能接受教育。
但因为社会制度不良,一部分的人得有受教育的机会,一部分的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晏阳初提出平民教育。
在社会组织未经改良之前,只有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所蕴蓄的无限能力都有发展的机会。
因而,人格不平等的原因就可以消除了。
所谓“平民教育”的平民,晏阳初认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导这一般失学的青年和成人;从广义上讲,就是一般初通文字没有常识的男女,也应包括在内。
民国期间,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人民得受教育,其余大多数人都没有受的教育,从而导致国民素质较低,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
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运动,为全国人民教育机会平等。
只有每个人教受过教育,才可以平天下的不平,才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目标。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通过培养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实现。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做“整个的人。
”即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公共心的人。
我们要造就“整个的人”,就必须加强文字教育、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实现真正的人。
自古以来,就我国人对于读书的观念来说,常有一种根本的谬误观念,以为读书是读书人的专业,其他人可不必读书。
士农工权利商之中,惟士可以读书;若农,若工商,就不必读书。
所以,我们应该将此种观念根本推翻,使人人觉悟读书写字是人们共有的权利,无论什么人都应该享受,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当今社会,知识是生存竞争者必不可少的东西,无论个人,无论国家,其优胜者必定是知识的超越,其劣败者必定是知识低下者。
晏阳初认为国家受异族的压迫,人民受军阀的摧残,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我国人民的知识水平低下。
则我们应该努力于提高民智,使我国牛马奴隶生活的民众一变而有知识有头脑的国民。
文字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想要宣传平民教育第一步就应该有文字教育。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
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
晏阳初这个中国四川巴中县人的名字,也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被称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被联合国聘为终生特别顾问。
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实验研究。
他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状况,主张以一个县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
在进行广泛、深入、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河北省定县作为实验区。
在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以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
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问题。
其中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
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晏阳初还主张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晏阳初认为,知识分子到乡村去,为农民办教育,要“化农民”,自己首先必须“农民化”。
要虚心向农民学习,“给农民作学徒”;要与农民共同生活和劳动,只有在同他们广泛深入的接触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联环扣合与整体推进,以达到改造乡村实际,创造新的生活,使广大人民成为有创造力、有知识力和公德心的“新民”的目的。
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结合: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改良、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改造民族(或民族再造)为目标。
所以,在农村办平民教育,仅仅教农民识字取得工具而不使他们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乡村建设是没有用的。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晏阳初(1890—1990)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
他筚路蓝缕,孜孜不倦,先后在中国与世界发展中国家从事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运动,为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力。
在长期的教育与社会改革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理论。
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与晏阳初对平民教育认识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通过调查,晏阳初认为,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最基本的问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这就是愚、穷、弱、私。
所谓愚,系指中国大多数人民缺乏知识,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所谓穷,是说最大多数的人民生活,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
所谓弱,指大多数人民是病夫,根本谈不到科学治疗与公共卫生。
所谓私,指大多数人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与公民训练。
有这些基本的缺点,任何建设事业都是谈不到的。
要从根本上四个基本问题,晏阳初提出了四种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运动要从教育上解决上述基本缺点,就要实话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求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
使中国人特别是最大多数的农民成为富有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的新民。
文艺教育,是从艺术教育上着手。
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促进文化生活,并能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有相当的欣赏与了解。
为此,他们先后研究制定了通用字表(3420字)、基本字表(1320字)、词表(包括平民用词、新民用词);推行简笔字;采集选编出版了秧歌、鼓词、歌谣、歇后语、谚语、谜语等民间文艺读物;编辑出版了三种千字课本(市民、农民、士兵)、三种自修用本、两种文艺课本以及各类平民教育读物五种,并编辑了农民周报。
艺术方面,收集了民间绘画,编辑了画范、图案,绘制了插图、挂图、幻灯片等,收集研究了民间歌曲、乐谱,自制各类乐器。
推广无线电广播,修筑了农村露天剧场,培养了农民剧团,并公演话剧。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之管窥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之管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
他根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国古训,将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联环扣合、整体推进,创造出平民教育思想,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思之颇有韵味。
晏阳初在一战时为在法国战场上当“苦力”的中国东北、华北招募去的华工服务当翻评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有一个巨大的“脑矿”。
“脑矿”一词是晏阳初的一个大发现,也是一大创造。
它比什么“金矿”、“银矿”都重要。
过去一般士大夫阶层都认为,普通老百姓属于所谓“下等”阶层,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住在农村,他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只能做工当“苦力”,他们“不可教”。
但晏阳初在办华工识字班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所谓的“苦力”,他们不在于苦力的“苦”,而在于“苦力”的潜在力,只要发掘出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
1985年9月,晏阳初在阔别40多年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在成都地区原乡村建设学院校友会欢迎会上深有感触地说:我有一个发现,“即三四千年来所未发现的,我发现了‘苦力’的力。
”他还说:在六十年前,“我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
“是‘苦力’教训了我。
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苦力’的潜伏力。
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发扬他们的潜伏力。
1920年,晏阳初从法国战场上回到祖国,看到各方面仍很落后,非常难受。
他原在美国是学政治经济学的,对这些问题特别关注。
过去一般留学欧美日本的青年回国后不根据中国的情况,只知道照搬照抄别人那一套,结果“救国”无门。
晏阳初认为,中国有句古训,叫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本不固,则邦不宁。
他认为,中国人必知中国,然后才能救中国。
因此,他回国后就积极进行社会调查,游历19个省,调查中国平民教育现状。
1926年4月,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一文指出,对于教育,要适合各自国家的情况,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
晏阳初教育理念对今天的启示
晏阳初平民教育对今天农村建设的启示晏阳初先生是20世纪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杰出教育家,留学归来后他创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平民教育运动,本人亦前往河北定县等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丰富而精辟的平民教育思想,被誉为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
到了日趋现代化今天,乡村的“沦陷”却愈发严重,平民教育亦不见起色,很难不让人想起上个世纪晏阳初先生为乡村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故我希望从我所阅读过和了解到的晏阳初先生的一些资料谈谈晏阳初教育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我对晏阳初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体系。
下面我将分别就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内容、启示和总结进行阐述。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内容晏阳初先生在其艰辛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又以“三个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等思想为主,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就这几个方面阐述这些思想。
1.四大教育四大教育是晏阳初教育体系最为关键的一环。
经过在河北定县长期的调查研究,他认为,中国农村问题虽然千头万绪,却大致可以用“愚、贫、弱、私”这四大疾病来描述中国农民的普遍问题。
针对这四大疾病,晏先生又提出了四大教育来对中国农民进行治疗。
⑴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目不识丁,不仅缺乏知识,也缺乏学习的欲望和能力.知识是农民适应愈发复杂的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为了解决中国农民的“愚",晏阳初提出了以文艺教育攻“愚”,其主要措施有:用《平民千字课》教育农民,扫除他们中的文盲,使他们掌握识字的工具,通过文学艺术教育,使平民能应用识字工具,丰富其文化生活。
⑵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在缺乏知识的同时,中国农民们也多处于极度贫困的境地,生活艰难。
解决该问题,只有向农民们普及科学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科学头脑,才能解决生计困难,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⑶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因为长期缺乏充分的食物和营养,同时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习惯,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由此也落得个“东亚病夫"的辱名。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
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
晏阳初这个中国四川巴中县人的名字,也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被称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被联合国聘为终生特别顾问。
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实验研究。
他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状况,主张以一个县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
在进行广泛、深入、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河北省定县作为实验区。
在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以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
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问题。
其中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
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晏阳初还主张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晏阳初认为,知识分子到乡村去,为农民办教育,要“化农民”,自己首先必须“农民化”。
要虚心向农民学习,“给农民作学徒”;要与农民共同生活和劳动,只有在同他们广泛深入的接触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联环扣合与整体推进,以达到改造乡村实际,创造新的生活,使广大人民成为有创造力、有知识力和公德心的“新民”的目的。
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结合: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改良、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改造民族(或民族再造)为目标。
所以,在农村办平民教育,仅仅教农民识字取得工具而不使他们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乡村建设是没有用的。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一
、
平 民 教 育 的 目 的
什 么 是平 民?平 民并 不 是 我们 所理 解 的贫 民 , 平 民是 指 当时 失学 的青少 年或成 人 ,也 就是 指一般 的不识字 的青 少年与 成人 。 当时据 中华 教育 改进社 的 统计 ,不 识 字 的人 占全 国人 口的 8 % 。所 以 平 O 民教育 的对象 主要就 是这样 的人 群 。 平 民教育 的 目的是 教人做 人 ,做整个 的人 。所
12 9 6年前 后全 国教育界 兴 起 了乡 村教育 运 动 。
书 是所有 人 的权 利 ,读书可 以开 阔我们 的视 野 ,就
“ 下乡 去 ”成为 教育 工 作者 的行 动 口号 ,然 而在 乡
村教 育运 动后不久 。教 育家们 就发现 中 国的农村 教 育 已经 陷人全 面破产 的边缘 ,仅依 靠 以识字扫 盲为
公 民教育 。它主 要 强调 的 是公 民的公 德教 育 , 如果我 们培 养的公 民缺乏 公德 心 .只知道保 护 自己
的私利 ,倘若 教育 的 目的是把公 民培养 为 主要一类
的人 ,那 是 国家教 育的悲 哀 ,所 以平 民教育 必须 要
有公德 教育 ,把社会 成员 培养 为热诚奉 公 的公 民。
民实际而 提 出的一种教 育 ,平 民教 育 比当时 的高等 教育 、中等 教育 还要重要 。因为它关 系到 当时 占中
国人 口 8 %的人 的教育生 计 问题 。 O 2平民教 育有正规 的 办学体 系 . 晏 阳初先 生 的平 民教 育是有 组织 、有 系统 的办
收 稿 日期 :0 9 1 — 0 2 o —0 3
主的乡村 教育并 不能解 救 中国 。于是晏 阳初提倡 的 平 民教育 开始逐 步提上 意识 日程 。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如下是有关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晏阳初,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
毕生从事教育运动,提出“化农民“与“农民化”的平民教育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平民教育理论,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通过定县实验探寻中国平民教育的主要问题在早期从事城市平民教育的时候,晏阳初已经认识到中国大多数文盲都在农村,于是转而致力于乡村平民教育的推行。
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为了研究乡村平民教育,深入开展了定县实验工作。
通过定县实验,晏阳初指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愚、贫、弱、私”,四大疾病是中国平民普遍具有的基本问题。
“愚”指的是中国农民识字率极低,简直目不识丁“穷”指的是中国农民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谈不上什么叫生活程度和生活水水平线;“弱”指的是中国农民身体状况和卫生条件非常差,大部分人的生命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没有科学治疗和公共卫生。
“私”指的是中国农民不能团结合作,毫无团体生活和团结力量,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
(2)平民教育的内容:四大教育针对以上四大病症,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之法,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攻穷,以卫生教育攻弱,以公民教育攻私。
①文艺教育:包括平民文学和艺术教育两个方面,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和得到求知识的工具。
②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指普及科学知识,改善其生计组织以提高其生活水平。
③卫生教育:培养强健力,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健康水平;创建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改进医疗设备的分配状况。
促成公共卫生的环境。
④公民教育: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激起人民的道德观念,培养团结力,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
主要内容包括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知识教育。
(3)平民教育的途径:三大方式①学校式:以文字教育内容为主,注重于工具知识的传授与基本训练。
包括平民学校和统一的村学两种形式。
其中平民学校主要针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分为初级、高级和巡回生计训练学校三种。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
晏阳初和他的平民教育之路
1913-1945于国外学习,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1920年,晏阳初回到中国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 “除文盲、做新民”,获得成功。 1923年 ,晏阳初在北京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 会 ,在全国多处开展义务扫盲活动。 1926年晏阳在定县试点初成立平民教育总会,提出 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 “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 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 改造方案 。
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特几个相结合
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三是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第四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第五是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农民依旧占人口的大多数,且农民文化 素质水平依旧较低,因而农村教育和建设工作依旧是我国工 作的重心,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尤为重要,我们要借 鉴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大力发展农村的成人教育, 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 一、农村成人教育要立足于农村,依托于农村,服务于农村, 根据实际情况和农民现实生活要求,开展一系列教育和培训 活动,以快捷高效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切实为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服务。 二、农村成人教育既要向农民开展学历教育,使高等教育自 学考试、函授教育、电大等各种学历教育形式进一步推向农 村,面向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的学历层次,又要注重各种非 学历教育,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切实 提高农民的生活技能。陶冶农民的文化情操。
1930年代初,晏阳初在定县的乡村教育实践得到肯定,并 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 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 1936年,日本对华侵略,晏阳初和平教总会在战争威胁下 离开定县,向南撤退 。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曾试图游说蒋介石为乡村 教育投入更多资源,遭到拒绝,又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最 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法案规 定须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不少于百分之五、 不多于百分之十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晏阳初辗转到了台湾,从此 晏阳初和他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晏阳初离开中国大陆后,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平民教育思想, 协助第三世界国家培训平民教育教师 。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晏阳初是我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他为平民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其教育思想在国内国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
在从事平民教育的七十余年里,他拥有海外博士学历却身体力行回国下乡开展教育实验研究,革命性的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平民教育思想,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
传承和弘扬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教育救国强国,教育“平民化”、“以用为本”、“三大方式”、倡导无私奉献这五点基本涵盖了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一是强调教育在救国强国上的基础作用。
晏阳初认为,只有振兴教育,才能改变当时国人大多数是文盲的现状,从根本上垫高民族的程度,才能安邦拯国。
晏阳初坚信中国人的智慧并不低下,绝不是外强所说的“东亚病夫”,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
一战期间,他为在法国战场上当“苦力”的华工当翻译。
他发现,这些劳工聪明勇敢、吃苦耐劳,他们身上有的更多的是“苦力”的潜在力,这个潜在力就是“脑矿”,只要发掘出来,就会震撼整个世界,而发掘的工具就是教育。
他还进一步指出,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
二是指出教育对象应平民化。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运动的对象是全体民众,“不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有领受平民教育的必要,都应机会均等地享受全民教育。
”[1]他说“人的人格本来平等,原无上下高低之分……惟有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所蕴蓄的无限能力,都有发展的机会;那么,人格不平等的原因,就可以消除了。
”[2]他将平民教育与社会教育、慈善教育区分开来,强调要推行平民教育这项事业,就要尽可能人人参与。
三是提出教育要符合具体国情和需要。
晏阳初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一文指出,对于教育,要适合各自国家的情况,要有中国的特色。
他认为平民教育不应该抄袭欧美教育,而是要根据城乡居民实际需求来确定教育内容、方式等。
晏阳初
晏阳初的教育经历
• 晏阳初在塾师兼乡医的父亲的教育下,他受到儒家文化的 熏陶。谙习时势的父亲也深知“乢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学 乃潮流所趋”。因此毅然将少年晏阳初送到几百里之外的 基督教内地会创办的西学埻接受新学。 • 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乢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转 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 • 191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 院,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 • 1944~1945年,美国锡拉丘兹等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 位。晏阳初大学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晏阳初先生的至理名言 。
谢谢!
晏阳初四大教育
• (一)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功 愚,这就需要——文艺教育。 • (二)因为中国人贫穷,所以要培养生产力来功 穷,这就需要——生计教育。 • (三)因为中国人多病,所以要培养健康力来功 弱,这就需要——卫生教育。 • (四)因为中国人散漫自私,所以要培养团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
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及启示
学 院: 汇报人: 学 号:
晏阳初简介
• 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 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认为中国 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 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 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 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 教育”。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 、《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启示
• 回顾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一 些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仍然是有着借鉴 作用的。晏阳初是主张普及教育的,他的四大教育思想就 是在贴合农民实际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幵且确实在当时是 对农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启示四川时代学院院长向元钧摘要: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我们今天对其思想研究其实就是继承和创新,我们甚至还要借鉴其办学的方法,我们的办学方法在形式上与他的方法或有差别,但更应该以继承教育思想和精神为宗旨,为职业教育不断地注入新的血脉。
关键词:晏阳初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现实启示字数5688对晏阳初思想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晏阳初是一位“理论的巨人”,同时亦是“行动的巨人”。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我们从他的思想和行动中,看到了崇高的、无私的教育精神。
现在对其思想研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源流孔子教育思想与晏阳初教育思想有共通性,朱永等人指出二者有以下的相通之处:“教育救国与兼济天下”、“重视德育与以德为本”、“平民教育与有教无类”、“生计教育与学以致用”。
我们不能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晏阳初教育思想可以被看成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教育思想,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延伸。
晏阳初自己也曾在《九十年自述》中说:“孔子、基督、苦力”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的仁爱思想、民本思想都深深地影响了他后来的言行,形成了他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我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结合的一个产儿。
我确是有使命感和救世观;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
”姜荣耀将晏阳初的教育思想简单的归纳为:“一大发现——脑矿;两大发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五个结合——与实际生活、理论与实际、科学与农村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研究者多结合着“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来对“平民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进行研究。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平民教育”较为集中地体现出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精髓。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源于一战时的华工的受教育状况,几经演变,成熟于“定县实验”时期。
“定县实验”的目的是为改变整个中国农民“愚、贫、弱、私”四种状态而建立的初级模型,晏阳初希望通过这样的试验建立模型,从而推广至中华大地,以达到治愈平民的四种弊病。
它同时也是平民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行为,是不得不做的教育施救行为。
这个观念过分夸大教育的功能,但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收到成效。
虽然对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研究者层出不穷,但对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更多的只关注其“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学者多强调的是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除文盲,作新民”的观点。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晏先生的教育思想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其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是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继承发展晏先生的教育思想,并将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继续推广。
“晏阳初所推行的平民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的社会改造事业。
”当下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创新传承问题;第二是要建立基于理论的实践检验体系问题。
二、重新解读平民教育思想(一)平民教育的基础性平民教育针对中国自身的特点,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基本观点,通过“除文盲”而达到“做新民”的目的,从而实现“教育救国”、“教育兴国”。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救亡”多倾向于“政治性”的“国家救亡”运动。
这样的方式却又称不上改革或变革,仅仅只是教育形式的一种改良运动。
如果不继续深化研究,去实践、去检验,最终将会面临思想枯竭。
在公立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基础性成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除文盲”应当成为一项连续性工作。
陶行知曾提出培养乡村教师的模式,通过个体对群体的教育而达到“脱盲”的目的。
晏阳初比较重视现实的情况,他是从切身的调查研究中发明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但实践的结果表明,对于集体同一性教育、疗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持续时间较长,“从定县的变化,我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
中国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实在是好,变化出人意料,比较起来,我当年搞的只不过是一种方法的研究,要真正改变广大农村的面貌,还得有现在这个制度。
”可以准确地说,农村变化来自平民教育的影响,但如何能保持这种成果?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二)平民教育的连续性教育成果保持突显了平民教育的连续性特征。
城乡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渐渐弱化了农民与非农民的区别,如果要保持成果的稳定性,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具有普遍性。
职业教育在后续的教育发展中,单只成为了公办教育的补充,它甚至是精英文化的遗留。
我们应当重视职业教育的地位,如果我们还不重视公办以外的其他教育形式,势必会造成公办教育的成果或是二者教育成果的双向流失。
我们还要改变对“农民”的认识,民办、职业教育的目的性要较公办教育强,但我们同时也不能以“为农村培养人才”为教育宗旨。
“为农村培养人才”仅只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任务,这也是平民教育思想需要深化的地方。
(三)深化平民教育思想“平民教育”的初级阶段已经过去了,全民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升。
“平民教育”对象也由当初单一对象——农民群体向全民扩大,但主要的组成部分仍是“农民”。
“除文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不基于自身的实际去实行搬来的教育理论。
平民教育的本质就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而建,其目的是为了把“蕴藏在中国广大乡村中伟大磅礴的力——民力——开发出来。
”当下“平民教育”的教育对象应当从农民到全民进行革命性的转变。
如果我们始终按照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继续对教育对象只针对农村个体,而不进行变革,那么必将会导致教育失衡。
经济的加速发展,吸引了广大的农民群众从农村进入城市。
有的农民甚至改变了以往劳作的生活方式而习惯了城市的生活。
从国家中兴的“政治救亡”为开端到希望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生命力的“平民教育”,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时代条件和新农民的教育背景。
否则还将会像陈哲夫所说的“他想不谈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根本问题,但他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些根本问题;他不敢正视促使中国社会腐败和农村破产的真正原因,但他所要救济的却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造成的社会腐败和农村破产。
”“平民教育”强调的是集体效应,“这种教育,以培养民族的新生命,振拔民族的新人格,促进民族的新团结新组织为目标。
”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的能力。
其教育目的也是针对个人的教育。
最后,乡村建设理论并没有按原初的设想进行下去,几经波折却以失败告终,理论并没有与时俱进,这样的理论并没有植根于当时的民生之本质,固然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梁启超认为“新民”是立国之本、救亡之本。
晏阳初的“作新民”是基于梁启超这一观念提出来的,并对“新民”的标准进行界定:即兼具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团结力。
晏阳初在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的演讲》一文中指出:我们要抓的,不是老头子,也不是儿童,而是青年,这些人才是救国的生力军。
建国工作要靠儿童,救国工作要靠青年。
我们看到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晏阳初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而且过多强调结果,犯了化果为因的错误。
“作新民”的目的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而非一朝一夕之功。
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这个教育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
如果不找到固定的教育模式,向全国推广是不可能实现“做新民”的目的。
从而晏阳初有了两大发明: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建设理论。
三、平民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一)个人对教育的三大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对教育的最低需求是对于“生存”的一种保障,而这种保障也仅仅只是源于心理上的。
反映在教育形式是“鱼”与“渔”的差别,但从结果上来说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公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除文盲”的重任,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及政府的鼓励私人、企业等兴办教育,也为“除文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还不能达到个人的对教育生存的需要,即并没有完成“做新民”的教育目的。
“农村青年,未入学校以前,尚能帮助他的父母,可是一旦入了学校,受了一些都市文明的教育,他简直变成一个在乡村不安,到城市无能,不文不武的无业游民。
”“做新民”需要完成质的飞越。
从生活质量到精神都将是新的层次,那么对于精神的需要成为一种过渡到自我实现的必经阶段。
“除文盲”是整个个人教育历程中较为重要,但同时也较为粗糙的一部分。
晏阳初曾经强调他极为重视青年的教育,因为这部分人是建设农村乃至国家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特征是成人,思想层次差参不齐,教育管理难度大。
教育层次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识字教育等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切实的实践行动,这样便成功迈入个人对教育的生存需求阶段。
“衣食足而知荣辱”,教育的保障性所带来的个人诉求必然反映到精神需要上。
晏阳初曾说:“吾辈羞视三万万以上的同胞,在二十世纪的文明世界统而为文盲,吾辈恐惧四万万的大民族,不能生存于智识竞争的世界”,“更羞见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尊为神明贵胄黄帝的子孙,对于二十世纪的文化无所贡献”。
他这种与民共荣辱的精神,引导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平民的“精神解放”。
正如孙孔懿所说的“其宗旨是彻底解放平民,使平民能够享受天赋人权,享受人类进步的文明成果。
”“精神解放”不仅是作为教育任务而对教育家提出的要求,同时也作为个人对教育的精神需求而存在。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属于培养统治人才的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只满足少数人的精神需求,抱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晏阳初必然会以个体的精神需求来完成对集体的精神解放,即完成个人对教育的精神需求。
孔子曾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之学强调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为人”之学,更多的是作为“人前”之学,平民教育思想是讲求实用的教育思想,其在完成“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早期是属于“为人”之学,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人”。
即是个人与集体的自我实现,从而完成个人对教育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转变教育观念与革新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教育发展的历史积淀,而教育观念的转变应当针对两个对象,即:受教育对象和教育主体。
广大的农民群众中的许多人从内心深处瞧不起农民本身这一身份。
这个观念在上代与下代之间传承。
这就导致广大的职业教育对象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虚心接受教育,从而导致不文不武的局面。
首先,职业教育的对象一般来说入校素质较低,他们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多数都是以“失败者”的心态步入学校。
其次,追溯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对职业教育的不重视,对职业院校投入不足。
这些因素自然会导致教育对象自轻自贱的心态。
如果引导不正确,教育不好,不对其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激发其潜能,那么学生拥有再好的职业技能都不能认为是一项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