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教学大纲(修改稿)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Resisting Earthquake Of课程代码: 07116010The Building)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学分:3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开课院部:建筑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频发的国家,故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原理,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对实际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地震与抗震概论 2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地震及地震动的基本知识,熟悉抗震设防目标;2、掌握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及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内容】1、地震与地震动;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3、地震灾害概说;4、工程抗震设防;5、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构造地震的成因及地震的基本术语;2、建筑抗震设防依据及我国抗震设防中的“三水准、两阶段”。
难点:*1、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2、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第二章场地与地基 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场地;2、掌握场地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基本概念;3、熟练应用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
【教学内容】>1、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2、地基抗震验算;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场地地段的划分、场地类别的划分;2、地基基础抗震验算,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3、地基土液化的判别,软土地基抗震措施。
工程结构抗震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掌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方法,包括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法。
3. 了解不同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方法。
2. 不同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1. 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的计算过程。
2. 复杂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地震吗?地震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了解如何使建筑物在地震中保持稳定。
二、地震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成因、分类。
2.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烈度、地震震级。
3. 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三、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 强度原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应保持足够的强度,防止结构破坏。
2. 稳定原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应保持足够的稳定性,防止倒塌。
3. 灵活原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降低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四、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方法1. 反应谱分析法:介绍反应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
2. 时程分析法:介绍时程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
五、不同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1. 框架结构:介绍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柱、梁、板的截面设计、配筋设计等。
2. 剪力墙结构:介绍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剪力墙的布置、截面设计、配筋设计等。
3. 钢结构:介绍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梁、柱、支撑的截面设计、配筋设计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提问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案例分析与讲解1. 案例一:某住宅楼抗震设计案例分析,讲解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2. 案例二:某办公楼抗震设计案例分析,讲解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工程结构抗震》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教学大纲撰写人:学院审批:审批时间: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课程编号:英文名称:Seismic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学时:总计4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8学时。
学分:2.5学分面向对象:2010级及以后年级的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1)(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二.教学目的和任务《建筑结构抗震》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方向学生的限选课,属于专业课。
本课程包括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建筑场地、地基及基础的抗震问题、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的计算方法和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以及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等常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抗震计算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抗震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从事一般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计算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特点。
2.要求1) 通过集中理论学习,要求学生(1) 掌握地震与地震动的基本知识,深刻理解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的划分方法;(2) 深刻理解工程结构抗震中“概念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容和要求;(3) 着重理解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4) 重点掌握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5) 着重理解隔震与耗能减震的概念与原理,熟悉隔震装置与耗能器的类型与特点,掌握隔震与耗能减震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
2)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1) 掌握传统抗震结构、隔震结构和耗能减震结构的“抗震”原理;(2) 通过动态实验掌握利用仪器采集数据并利用电脑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说明:表中学时为理论课时,共32学时。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引言:近年来,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我们有责任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因此,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和影响;2. 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3. 熟悉常见的抗震结构形式和材料;4. 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抗震分析和设计;5.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的定义和分类- 地震波的特性和传播-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2. 抗震设计原则- 抗震设计的目标和准则- 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要求- 结构的位移控制和耗能设计3. 抗震结构形式- 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形式分类- 常见的抗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抗震结构形式的选择和优化4. 抗震设计材料- 钢材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5. 抗震分析和设计方法- 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抗震分析方法和软件应用- 结构的抗震设计步骤和流程6. 抗震实验和案例分析- 抗震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抗震案例分析和教训总结- 抗震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相关知识和理论;2. 实践操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抗震分析和设计实验;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4. 抗震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抗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学习效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进行抗震设计,评估其设计能力;3.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2012.3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李双营2012.3青海民族大学《建筑结构抗震与防护》教学大纲学时:42 学分:3理论学时:42 设计学时: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大纲执笔人:李双营大纲审定人:一、课程性质及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工程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主干专业选修课之一,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类课程。
它的先行课程是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它的内容与多门结构课程联系紧密,也是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的专业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抗震设计理论基础,掌握抗震设计原理及现行规范规定的抗震设计方法。
具体为:了解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能够进行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抗震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掌握不同类型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构造措施,从而正确地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二)基本要求1、掌握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方法;2、能计算通常建筑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3、能对建筑结构所受的震害进行初步的分析;4、能进行通常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5、掌握常见建筑结构形式,应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扼要介绍地震荷载,讲述清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二阶段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力求联系设计实际,使学生在修完本课程之后,不仅对规范中推荐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能初步掌握实际的抗震设计过程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今后和适应能力。
三、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与体系(一)教学内容与大纲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1.1 地震与地震动§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1.3 地震灾害概说§1.4 工程抗震设防§1.5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本章重点: 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方法,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建筑抗震设计一般规定:考虑抗震的建筑场地的划分,建筑体型选择,增强结构延性的设计手段,设置多道防线,非结构构件处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引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不可小觑。
因此,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掌握抗震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和结构。
一、基础知识1.1 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地震的定义、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烈度等基本概念和特征。
1.2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地震力的作用和建筑物的响应。
1.3 抗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抗震设计的目标,如减小地震破坏、保护人员安全等,以及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结构力学基础2.1 结构力学基本原理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平衡、静定和静力学等。
2.2 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常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如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刚度等。
2.3 结构荷载计算建筑物受到的各种荷载的计算方法,如自重、活载、风荷载等。
三、抗震设计方法3.1 静力设计方法静力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包括等效静力法和静力弹性法。
3.2 动力设计方法动力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包括地震波的输入、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等。
3.3 抗震设计的结构形式不同结构形式对地震的响应特点和抗震性能。
四、结构抗震设计实践4.1 抗震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介绍和应用。
4.2 抗震设计软件的使用常用的抗震设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3 抗震设计案例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案例分析,包括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和结果分析。
五、教学评估和实践5.1 教学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抗震设计知识和技能的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和实验等。
5.2 抗震设计实践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抗震设计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结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具备抗震设计能力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抗震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工程结构抗震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学时:32 学分:2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工程结构抗震》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主要专业技术课之一。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抗震设防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2.7%。
历史震害表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是因为房屋破坏和结构倒塌引起的,因此,对各类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震基本知识、工程抗震原理以及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学生今后解决工程抗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了解地震基础知识;2. 掌握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和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设计;3. 掌握弹性体系地震反应与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理论,了解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4. 掌握多层及高层钢筋砼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和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5. 了解结构隔震、减震与制振技术。
三、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计算方法》和《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并应掌握《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工程》和《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土木工程专业选修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1. 概述2. 地震基础知识3. 地震活动与地震分布4.地震特征描述5.工程结构抗震设防6.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第二章场地、地基与基础抗震1.概述2. 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3. 场地4.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5. 地基液化5. 桩基抗震设计第三章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1.概述2. 单质点体系水平地震作用3. 多质点体系水平地震作用4. 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5. 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6. 竖向地震作用7. 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8.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第四章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1. 震害及其分析2.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 框架结构抗震计算4.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5.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例题6.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第五章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抗震设计1.概述2.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3.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4.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6.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实例7.多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第六章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1. 概述2.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3.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4. 钢结构抗震计算要点5. 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第七章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1.概述2.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3.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4. 单层厂房横向抗震计算5. 单层厂房纵向抗震计算6.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构造措施7.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计算实例第八章桥梁抗震设计1.概述2. 震害及其分析3. 公路桥梁抗震设防要求4. 桥墩地震作用计算5. 桥台水平地震作用6. 支座水平地震作用7. 桥梁结构抗震验算8. 桥梁结构抗震构造措施9.桥梁结构抗震计算例题第九章结构隔震、减震与制振技术1. 概述2. 结构隔震设计3. 结构消能及阻尼减震4. 结构被动控制调谐减震体系5.结构主动控制体系建议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建议选用教材:《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柳炳康,沈小璞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陈国兴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建筑抗震设计》郭继武编著中国建工出版社《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李爱群,高振世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最低学时要求32。
本课程有一定理论要求但同时又是工程性很强的课程。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灾害(地震、风灾、火灾)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结构抗灾防灾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的毕业设计环节和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了解地震成因及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震级、烈度及地震动三个基本特性;掌握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掌握建筑场地划分方法;掌握场地液化概念与判别方法。
了解地震作用的概念和各种地震作用确定方法的适用范围。
理解单质点弹性体系地震影响系数及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熟练运用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计算单质点系的水平地震作用;正确掌握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方法;掌握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正确运用结构构件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组合、抗震验算的计算公式。
了解结构抗震设计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掌握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
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特点;掌握结构的抗震等级的确定;掌握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原则、屈服机制、基础结构要求和各自适用范围;掌握框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及验算;掌握框架柱、梁及节点的抗震设计要点及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了解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及抗震构造措施。
掌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要点及抗震构造措施。
了解高层钢结构体系及其各自特点;了解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了解钢梁、钢柱、钢支撑等构件及其连接的工作性能和抗震设计要点。
掌握基础隔震体系的减震机理、工作特性和适用范围;理解基础隔震计算的简化方法—水平向减震系数法;了解的基础隔震设计的要点和构造措施。
掌握结构消能减震的概念,了解结构消能减震的方法、手段、优越性和应用范围;了解结构消能减震的设计参数确定和计算要点;了解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性阻尼器的减震机理;了解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步骤。
工程结构抗震教案-职称评审
工程结构抗震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4学时)授课内容:1.1地震基本知识;1.2地震震害地震的破坏作用基本要求:掌握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的分类。
掌握震级和烈度的概念。
基本概念:①震源:在地层构造运动中,由于发生比较剧烈的破坏性变动,并从这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从而引起地震的这个区域叫做~。
②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就是~。
③震中距:震中与震源之间的距离叫做~。
④等震线:在地面上,把地震烈度相同的地区以线连起来,这条线就叫~。
⑤地震波:当岩层断裂错动或者其他原因引发地震时,地下积蓄的变形能量以波的形式释放,从震源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⑥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个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等工程结构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由于各地区所遭受到的地震影响程度不同,故一次地震对于不同的地区有多个地震烈度。
⑦基本烈度基本烈度是指某地区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指10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⑧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重点:地震波、震级和烈度的概念要点:1.地震的分类地震按产生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按震源深浅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2.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尺度,用符号M表示。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的区别。
授课内容:1.3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抗震设计中的抗震设防思想及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本概念:①地震动的振幅(amplitude):可以是指地震动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之一的峰值、最大值或某种意义的有效值。
②频谱(spectrum):凡是表示一次地震动中振幅和频率关系的曲线,统称为~。
地震工程中常用的频谱有三种:傅立叶谱、反应谱和功率谱。
③持时(duration):地震动的持续时间。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第一章地震工程基本知识1.教学要求(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2)了解世界及我国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成灾机制;(3)掌握地震波的运动规律和震级、地震烈度等地震强度度量指标;(4)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方法;(5)理解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要求;(6)了解地震预警与救援的原则与意义。
2.教学重点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活动与地震分布,地震特征描述,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3.教学难点里氏震级和矩震级的定义和区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运用,工程结构概念设计的把握与理解。
第二章场地、地基与基础抗震1.教学要求(1)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结构震害的影响,(2)掌握场地与场地土的概念,场地与场地土的分类以及场地条件对工程结构抗震的影响;(3)掌握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4)掌握场地土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5)了解场地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可液化地基与软弱地基的抗震处理措施。
2.教学重点场地与场地土的概念及分类,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砂土液化的概念与判别方法等。
3.教学难点场地土与场地的分类及区别,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中地基抗震承载力提高的原因。
第三章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1.教学要求(1)掌握结构的动力地震反应的特性。
(2)掌握反应谱的概念,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地震影响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概念。
(3)掌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方法。
(4)掌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5)理解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6)了解结构的扭转效应的概念。
(7)了解结构时程分析法的概念。
(8)理解和掌握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多遇地震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及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的概念与方法。
2.教学重点地震影响系数和反应谱的概念与表达式,振型分解的概念,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底部剪力法,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及变形验算等。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34)
《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Earthquake Resistant for Structure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英文名称:Earthquake Resistant for Structure课程编号:1110029 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数:34 学分数:2.0开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工程结构抗震等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专业技术课之一。
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震基本知识、建筑结构抗震原理以及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学生今后解决工程抗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建立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概念;2、掌握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计算方法及反应谱理论;3、了解并初步掌握砌体、混凝土房屋、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进行简单结构的抗震设计验算;4、初步了解隔震、减震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内容:第1章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地震的基本术语;地震动特性;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
第2章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地段和地基;设计有利的房屋抗震体形,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选择合理的结构材料;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控制结构变形;减轻房屋自重和妥善处理非结构部件。
第3章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建筑场地的选择;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场地土的液化与抗液化措施;桩基。
第4章结构抗震计算:计算原则;地震作用;设计反应谱;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结构竖向地震作用。
第5章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震害及其分析;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框架内力和位移计算;框架柱抗震设计;框架梁的抗震设计;框架节点抗震设计;框架一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计算与构造;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第6章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结构抗震》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18601 学分:2 总学时:18大纲执笔人:任晓崧大纲审核人:吕西林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建筑结构抗震》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限选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和从事一般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与地震相关的基本知识,建立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概念;2、掌握单、多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地震反应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3、掌握地震作用的基本计算方法——反应谱理论和工程抗震的设计要点;4、初步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方法,并进行简单的抗震设计验算。
三、课程基本内容(一)绪论:地震成因、地震类型;地震波的传播;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地震灾害与中国地震特点;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结构减震、隔震。
(二)场地、地基和基础:建筑场地、地基与基础抗震验算;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措施。
(三)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方程、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地震反应的计算;地震反应谱。
(四)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方程、自由振动、强迫振动;振型分解法;水平地震作用与效应;时程分析。
(五)地震作用和抗震设计要点:建筑分类与抗震设防;抗震概念设计;地震作用与效应的计算;结构的抗震验算(六)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震害分析与结构布置;结构体系与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与例题;框架——抗震墙和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构造措施。
(七)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震害分析与结构选型;楼(屋)盖的不同类型;抗震设计与例题;抗震构造措施。
(八)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震害分析与结构特点;支撑布置;抗震设计与例题;单层钢结构厂房;抗震构造措施。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无五、前修课程要求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六、学时分配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吕西林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教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李国强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高小旺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八、课外要求参观振动台试验或者在课程网站发布近期的试验音像资料供学生浏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结构抗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工程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扼要介绍地震荷载,讲述清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二阶段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力求联系设计实际,使学生在修完本课程之后,不仅对规范中推荐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能初步掌握实际的抗震设计过程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今后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地震及抗震设计基本要求部分
(1)绪论部分
熟练掌握地震的成因及地震带分布,掌握震级、烈度概念;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目标。
(2)场地、地基和基础部分
熟练掌握场地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液化地基的判别和处理。
(3)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部分
熟练掌握地震作用的计算,能根据已知场地条件、地震烈度及结构动力特性,计算地震作用。
2.结构的地震反应部分
熟练掌握底部剪力法,掌握加速度反应谱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了解时程分析法。
3.抗震设计部分
(1)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
熟练掌握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震害及其分析、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框架和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计算,掌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设计。
(2)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熟练掌握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掌握单层和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
(3)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抗震设计
熟练掌握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
(4)梁桥结构的抗震设计
了解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规定,地震荷载计算及抗震设计验算与抗震措施。
三、教学参考书
《结构抗震设计》尚守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刘伯权等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工程结构抗震》丰定国等编,地震出版社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朱伯龙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2. 教学方法和使用教具提示
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幻灯、录像、电影等电化教学手段,其中幻灯教研室自备,录象、电影由院电教中心提供。
3. 成绩考核方式
考试。
平时作业、考试相结合.平时作业按20%计入总成绩,考试成绩按80%计入总成绩,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