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四】高中数学“学考复习”模块过关专题讲座练习:第七讲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四归纳整合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解期一读:点 高十一分考。
7.(2011·重庆高考)设 a∈R,f(x)=cos x(asin x-cos x)+ cos2π2-x满足 f-π3=f(0),求函数 f(x)在4π,1214π上的最大值和 最小值. 解 f(x)=asin xcos x-cos2x+sin2x=a2sin 2x-cos 2x. 由 f-π3=f(0)得- 23·a2+12=-1, 解得 a=2 3. 因此 f(x)= 3sin 2x-cos 2x=2sin2x-π6.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解一:读点 十高一分。考
命题趋势 本章内容虽然公式多,公式的变式、方法技巧多,但是公式间 的逻辑性较强,规律及变换原则较明确,通过近三年的高考看,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中小题往往单纯 考查三角函数式的变换、求值或化简,充分利用了两角和与差 的正、余弦公式和正切公式,以及倍角公式.大题则多与向量 相结合命题或利用化简后的结果再考查有关三角函数的性质, 题目难度以中、低档为主.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解:点读十一高分。 考
专题一 给值求值 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关 键在于“变角”.使其角相同或具有某种关系,解题的基本方法 是: (1)将待求式用已知三角函数表示. (2)将已知条件转化从而推出可用的结论.其中“凑角法”是解决 此类问题的常用技巧.解题时首先是分析已知式与待求式之间 角、函数、结构间的差异,有目的地将已知式、待求式的一方或 两方加以变换,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求出待求式的值.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解:点读十一高分。 考
∴1+sinco4sα2α=21s+in12+α·cc2ooss 22αα=2×1-+213+2213×13 =-4152.
人教版高一数学A必修4全册例题讲解及练习题(71页)
(2)设人在距离标语 xm 处,则 x = l » 5 » 3439 (m) ,故视力正常的人,能在约 3439m 远处
a 0.001454 看清长宽均为 5m 的大字标语.
【例 4】已知扇形的面积为 S ,当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弧度时,扇形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解法 1:设扇形的半径为 R ,弧长为 l ,由 S = 1 lR ,得 l = 2S ,
8 §1.5 函数 y = Asin (w x + j ) 的图像……………(15)
9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运用………………(17) 10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复习………………………(19)
11 §2.1 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几何表示……(21) 12 §2.1.3 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23) 13 §2.2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25) 14 §2.2.3 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27) 15 §2.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9) 16 §2.3.3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31)
{ } 引申: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a a = k × 90o , k Î Z ;终边在 y = x 上的角的集合
{ } { } a a = 45o + k ×180o ,k Î Z
;终边在 y = ± x 上的角的集合
a
a
= 45o
o
+ k × 90 , k Î Z
.
【例 3】如果角a 与角q + 45o 具有同一条终边,角 b 与角q - 45o 具有同一条终边,那么a 与 b 的关
23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45) 24 §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47) 25 §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49) 26 §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51) 27 §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53) 28 §3.1.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55) 29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复习…………………(57)
高一数学(必修4)学业水平复习
4、y=Asin(ωx+φ)(A>0,ω>0)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 和对称轴方程
对 称 轴 : ω =xk++2
2k+-2 x= 2ω
k-
对 称 中 心 ω:,0
k为整数
2、函数 yAsi nx ()的图象(A>0, >0 )
第一种变换: 图象向左( 0 ) 或
ysinx 向右( 0 ) 平移| | 个单位 ysinx()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角的概念的推广
的终边
y 的终边
正角
o
x 零角
负角
( , )
2、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角的顶点与 原点重合,角的始边 与x轴的非负半轴 重合。逆时针旋转为正,顺时针旋转为负。
3、象限角: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 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注: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则该角不是象限角。
法一:五点法
列表取值方法:是先对ωx+φ取 0,π/2,π,3π/2,2π
法二:图象变换法 2、y=Asin(ωx+φ)关于 A、ω、φ的三种变换
(1)振幅变换(对A) (2)周期变换(对ω) (3)相位变换(对φ)
3、求y=Asin(ωx+φ)+K 的解析式的方法
1、先由图象确定A与T 2
2、由ω=T 求ω 3、特殊点代入法求
4、所有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 在内,构成集合:
S {| k 3 6 0 ,k Z } (角度制)
{| 2 k,k Z }(弧度制)
例1、求在 0 到 3 6 0 ( 0到2 )范围内,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
( 1) 、 9 5 0 1 2 ( Nhomakorabea2)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四归纳整合课件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 解 读 高 考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一分。
(3)由 y=sin2x-34π,可得如下表中数据.
x0
π 3π 5π 7π 8 888
π
y
-
2 2
-1
0
1
0
-
2 2
故函数 y=f(x)在区间[0,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 解 读 高 考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一分。
(2)把 y=sin x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得到 y=sinx+6π,然后纵坐标 保持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 得到 y=sin2x+6π,再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12得 到 y=12sin2x+6π,最后把函数 y=12sin2x+π6的图象向下平移 1 个单位,得到 y=12sin2x+6π-1 的图象.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 解 读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高一分。考
(3)由已知函数图象求函数 y=Asin (ωx+φ)(A>0,ω>0)的解析式 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由图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确定 A,由周期确定 ω,由适合解析式的点的坐标来确定 φ, 但由图象求得的 y=Asin (ωx+φ)(A>0,ω>0)的解析式一般不是 唯一的,只有限定 φ 的取值范围,才能得出唯一的解,否则 φ 的值不确定,解析式也就不唯一.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 纳 解 读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高一分。考
【例 3】 如图是函数 y=Asin(ωx+φ)+k(A>0,ω>0,|φ|<π2) 的一段图象. (1)求此函数解析式; (2)分析一下该函数是如何通过 y=sin x 变换得来的?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教材解读4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教材解读4尤溪第一中学罗世卿四、教学内容分析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课程标准内容:1.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
2.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3.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引导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知识结构: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课时安排:建议本节4课时第1课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第2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3课时: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4课时:公式的综合运用.教学要求: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习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公式的必要性;②理解用三角函数线、向量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思路;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倍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公式;④能利用这些公式进行和、差、倍角的求值和简单的化简。
发展要求。
①理解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所体现的向量方法。
②理解和、差、倍角的相对性,能对角进行合理正确的拆分。
③能对公式进行简单的逆用。
说明。
①控制好拆分角度的难度。
②题型的变化不宜过多。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索和讨论交流,导出两角差与和的三角函数的十一个公式,并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和证明。
教学建议: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入手,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等建立包含,,的正弦、余弦值的等量关系。
教学时应当注意下面四个要点:①在需要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其它知识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联想向量知识;②充分利用单位圆,分析其中有关几何元素(角的终边及其夹角)的关系,为向量方法的运用做好准备;③探索过程的安排,应当先把握整体,然后逐步追求细节,在补充完善细节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突破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这一难点后,其他所有公式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而得出。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全册复习课件(共50张PPT)
()()()()的取值范围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若的值求若求,已知k b a k k k a a 4223,422221,2,3b )2,1(-+-+--==5322)4,14(42)1(=-∴-=-a b a Q 13232,)6(4)421442)2()42,6(2)2(-=∴-=--=+∴-++-=+k k k k b a b a k k k b a k PQ135010)42(4)6(14,1042)2(42)2()42,6(2)3(-≠<∴-≠<+---≠<-⋅+∴-++-=+k k k k k k b a b a k b a b a k k k b a k 且且即且)(的夹角为钝角)与(且 ()()()()()()θθππθθθθθθθcos sin ,2,,51,02;cos sin 2sin ,0,21.,cos ,1,sin ,12+∈⎪⎭⎫⎝⎛=-+=+∈==R ()()θθθθcos sin 0cos sin 0,21-=∴=+∴=+b a 21cos sin 2sin 1cos sin cos cos sin 2sin 22222-=+∴=+-=+∴θθθθθθθθθ 又251cos sin 2151cos sin =-∴=-θθθθ)23,(02524cos sin 2ππθθθ∈∴>=∴572549cos sin 21cos sin -=-=+-=+∴θθθθ()()()()()P )(tan ,2;26cos ,32)6(1,2,sin ,1,cos 2x f x f ba x f xb x a ⎪⎭⎫ ⎝⎛-=+⋅===αππα()322)32sin()26cos(22632322)32sin(322)32sin()6(22sin 2cos sin 2)(1-=+=-∴=-++-=+∴=++=+∴+=+=⋅=πααππαππαπαπαπα)(又 f x x x x f 9213)(22tan sin cos 22)2(==∴=∴x f x x x ∥练习:2.分别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角的集合 (1)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2)终边在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 3、角的终边落在“射线上”、“直线上”及“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上”的一般表示式4.写出终边在各图中阴影部分的角的集合已知一个扇形的周长是4cm ,面积为1cm 2, 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_____________练习.已知tan α=,求sin α.cos α1,求值:2,765 k k Z πα-∈1.把表示成+的形式,2απ≤<其中0547766 ππ--答案:=+{|,}2k k Z πααπ=+∈{|,}24k k Z ππαα=+∈1{|22,}665S k k k Z ππβπβπ=+≤≤+∈2{|22,}66S k k k Z ππβπβπ=-+≤<+∈355{|22,}66S k k k Z ππβπβπ=-+<<+∈2sin 3cos tan 3sin 4cos ααααα+=-(1)已知求221tan 3sin cos ααα=-(2)已知求22tan 3sin 3cos ααα=-(3)已知求2sin(1740)cos(1470)cos(660)sin 750tan 405-⋅+-⋅⋅ cos()sin 2119cos()sin()22πθπθθππθθ+-+(--)2.已知角终边上一点P (-4,3),求的值利用 ,求得ωπ2=Tω。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四 归纳整合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第纳五页,编辑于星期一解:点读九分。高 考
专题一 向量的共线问题 证明运用向量平行(共线)问题常用的结论有:(1)向量 a、b(a≠0) 共线⇔存在唯一实数 λ,使 b=λa;(2)向量 a=(x1,y1),b=(x2, y2)共线⇔x1y2-x2y1=0;(3)向量 a 与 b 共线⇔|a·b|=|a||b|;(4) 向量 a 与 b 共线⇔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 λ1,λ2,使 λ1a+λ2b=0. 判断两向量所在的基线共线时,除满足定理的要求外,还应说 明此两基线有公共点.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第纳二十七页,编辑于星解期一读:点 九高分。考
7.(2011·安徽高考)已知向量 a,b 满足(a+2b)·(a-b)=-6,且
=
1+4×-12+4= 3.
答案 B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第纳二十六页,编辑于星解期一读:点 九高分。考
6.(2010·湖南高考)若非零向量 a,b 满足|a|=|b|,(2a+b)·b=0, 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解析 0=(2a+b)·b=2a·b+b2=2|a||b|cos 〈a,b〉+|b|2, ∵|a|=|b|≠0, ∴2cos 〈a,b〉+1=0,cos 〈a,b〉=-12,〈a,b〉=120°. 答案 C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第纳十八页,编辑于星期解一:读点 九分高。 考
∴13-3t a+tb=14-4sb+sa.
∴13t=-143t-=4ss
,解得st==112311
.
故A→P=131a+121b.
网络构建
专 题 归第纳十九页,编辑于星期解一:读点 九分高。 考
命题趋势 向量作为一种工具,在解决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以及许多物理 问题中,都显示了其操作简单、运算方便、形象直观的优越性, 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的热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向 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的考查,二是突出考查向量的工具作 用,即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代数中 的综合问题.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期末必修四专题总复习教案
专题1:三角函数定义及同角公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同角公式。
2.能力目标:会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同角公式的综合应用。
3.领导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从“人自身”(学生自身)出发,能够用运用本节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并能结合其他知识熟练应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能力。
4. 具体环节体现的领培目标:1) 提问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荣誉、责任、贡献“的精神。
2) 自主学习环节——培养学生“遵规、自强、梦想”的态度。
3) 学生展示环节——培养学生“自强、创新、友善、包容、遵规、贡献、荣誉”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重点:三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同角公式 三、教学难点: 同角公式灵活变通应用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
五、过程设计:任务一:复习回顾三角函数定义及同角公式。
模块组合:1、教师提问,学生回顾展示。
2、教师点拨,学生总结记忆。
任务二:例题精讲模块组合:1、学生先做,教师抽典例精讲。
2、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与方法梳理。
3、教师引领总结升华。
例题1:若角480α=︒的终边上有一点(),2a ,则a 的值是( )A .BC .3±D .3-【答案】D例题2:若角α的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sin α等于( )A .15±B .±C .D .12±【答案】C例题3:求解下列各题. (1)已知1sin 2α=,且α为第一象限角,求cos α,tan α; (2)已知4cos 5α=-,且α为第三象限角,求sin α,tan α; (3)已知3tan 4α=-,且α为第四象限角,求sin α,cos α; (4)已知1sin 3α=,且α为第二象限角,求cos α,tan α.【答案】(1)cos α=,tan α=.(2)3sin 5α=-,3tan 4α=.(3)4cos 5α=,3sin 5α=-.(4)cos 3α=-,tan 4α=-. 例题4:已知tan 4α=-,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 α; (2)22cos sin αα-; (3)3sin cos αα;(4)4sin 2cos 5cos 3sin αααα-+.【答案】(1)1617;(2)1517-;(3)1217-;(4)187.例题5:已知sin cos 5αα-=-,求tan α的值. 【答案】tan 2α=或12任务三:当堂检测模块组合:1、独立完成2、交叉批改3、教师评价1.已知角θ的终边过点(12,5)P -,求角θ的三角函数值.【答案】5sin 13θ=;12cos 13θ=-;5tan θ122.已知2π<θ<π且sin θ=35m m -+,cos θ=425m m -+,求tan θ的值.【答案】512-3. 若sin θ=-45,tan θ>0,则cos θ=________. 【答案】354.如果tan 2θ=,那么1sin cos θθ+的值是( ) A .73B .75C .54D .53【答案】B任务四:课堂小结模块组合:1、学生展示: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点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人教新课标a版高一数学必修4
人教新课标a版高一数学必修4人教新课标A版高一数学必修4是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以下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1.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导航等。
2. 三角恒等变换: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以及它们在简化表达式和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3. 解三角形: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决三角形的问题,包括已知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或者已知三边求角度等。
4. 数列: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将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它们的应用。
5. 不等式:包括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法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更复杂的不等式系统。
6. 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将介绍空间中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包括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7. 空间向量: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向量来描述空间中的点、线和面,以及如何利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
8. 解析几何:包括直线和圆的方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方程来解决几何问题。
9. 概率与统计初步: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概率概念,如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的计算,以及统计的初步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10. 算法初步:这部分内容将介绍算法的概念,包括算法的描述、设计和实现。
通过学习人教新课标A版高一数学必修4,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都是非常宝贵的。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必修模块测试样题参考答案.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整理制作朝阳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数学学科试卷参考答案【模块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B B D B C B 题号8910 11 12 13 14 答案D D DBACC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5.35 16. 34π 17. 203π㎝ , 1003π㎝2 18. 20; 310sin()2084y x ππ=++,[6,14]x ∈.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28分)19.(本小题满分8分) 解:(1)因为02απ<<,4sin 5α=, 故3cos 5α=,所以34tan =α. …………3分(2)23238cos 2sin()12sin cos 1225525ααααπ++=-+=-+=. ……………8分 20. (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因为1()()2-=a b a +b ⋅ ,即2212-=a b , 所以221111222=-=-=b a ,故22=b . ……………………5分(2)因为cos θ=a ba b ⋅=22, 又0180θ≤<︒,故45θ=. ……………………10分21.(本小题满分10分)解:(1)由已知,所求函数解析式为()sin()6g x x π=-. ……………………4分(2)由()y f x =的图象过点2(,0)3π,得2sin 03ωπ=,所以23k ωπ=π,k ∈Z . 即32k ω=,k ∈Z .又0ω>,所以k ∈*N . 当1k =时,32ω=,3()sin 2f x x =,其周期为43π,此时()f x 在0,3π⎛⎫⎪⎝⎭上是增函数; 当k ≥2时,ω≥3,()sin f x x ω=的周期为2ωπ≤2433ππ<, 此时()f x 在0,3π⎛⎫⎪⎝⎭上不是增函数. 所以,32ω=. …………………………10分【非模块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题号1 2 3 4 答案C B A 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5. 2 6.等腰三角形 7.,20114π三、解答题:8. (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由a ∥b 得:3cos sin 02x x +=, …………………1分 若cos 0x =,则sin 1x =±,不合题意.则3tan .2x =- …………………2分因此22222cos 2sin cos 12tan 16cos sin 2.sin cos tan 113x x x x x x x x x ---===++ ………………4分(2)2()()4f x =-++⋅a b b 12(sin cos ,)(cos ,1)24x x x =+⋅-- 12112(sin cos )cos sin 2cos 224224x x x x x =+--=+-22sin(2)244x π=+-. …………………6分 依题得1sin(2)42x π+=,解得124x k π=π-或2724x k π=π+,12,k k ∈Z . …………………8分又12x x -=217243k k ππππ-π+≥+24, 所以12x x -的最小值为3π. …………………10分9.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2227113()sin cos cos cos (cos ).8828f x x x x x x =+-=-++=--+………2分 则当1cos 2x =时,函数()f x 的最大值是3.8…………………4分(2)22151()cos 2482a f x x a a ⎛⎫=--++- ⎪⎝⎭. …………………5分当02x π≤≤时,1cos 0≤≤x ,令x t cos =,则10≤≤t . …………………6分 ,218542122-++⎪⎭⎫⎝⎛--=a a a t y 10≤≤t .当012a ≤≤,即02a ≤≤时,则当2a t =,即cos 2ax =时, 2max51()1482a f x a =+-≤,解得342a -≤≤,则302a ≤≤; …………………8分 当02a<,即0a <时,则当0t =即cos 0x =时, max 51()182f x a =-≤,解得125a ≤,则0a <. …………………10分当12a>,即2a >时,则当1t =即cos 1x =时,max 53()182f x a a =+-≤,解得2013a ≤,无解.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3(,]2-∞. ……………………12分。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4精品课件 第二章 2.5.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5-2a·b=4,
||2=|a+b|2=a2+2a·b+b2
=|a|2+2a·b+|b|2=1+4+2a·b.
∵由①得 2a·b=1,
∴||2=6,∴||= 6,即 AC= 6.
当堂检测
①
反思感悟在解决求长度的问题时,可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及模的知
识,解题过程中用到的整体代入使问题得到简捷、明了的解决.
-(1-λ)λ ·-λ(1-λ) ·+λ2 ·=-λ(1-λ)a2+λ(1-λ)a2=0,
因此 ⊥ ,故 PA⊥EF.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当堂检测
(证法二)以D为原点,DC,DA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
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形边长为 a,由于 P 是对角线 BD 上的一点,设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1
当堂检测
1
证明:因为 DE=3AB,DF=4DB,
1
探究四
1
1
所以 = 3 , = 4 = 3 .
1
1
于是 = − = −
1
3
1
3
= + =
3
1
1
=- ,
3
3
3
因此 ∥ ,
又因为, 有公共点 F,所以 A,E,F 三点共线.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3已知△ABC,∠BAC=60°,AB=2,AC=3,则BC的长为
(
)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4精品课件 第二章 2.4.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解:(1)(方法一)∵a=(-1,2),b=(3,2),
∴a-b=(-4,0).
∴a·(a-b)=(-1,2)·(-4,0)=(-1)×(-4)+2×0=4.
(方法二)a·(a-b)=a2-a·b
=(-1)2+22-[(-1)×3+2×2]=4.
a(b·c)=(-1,2)[(3,2)·(2,1)]
=(-1,2)(3×2+2×1)=8(-1,2)=(-8,16).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角度2 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例2在矩形ABCD中,AB=3,BC=2,点M,N分别在DC,BC上,且
1
2
1
2
DM= MC,BN= BC,则 ·=
||2 -4· + 4||2
= 5-4 × 1 + 4 × 10 = 41.
当堂检测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2)因为 a=(1,2),所以|a|= 5.
1
||
因此与 a 垂直的单位向量的坐标是± (2,-1),即
2 5 5
- 5 ,5
2 5
5
,5
5
或
.
(3)因为 b=(3,-1),所以|b|= 10,因此与 b 平行的单位向量的坐标是
因为a⊥c,所以3×4+4y=0,所以y=-3.
故b=(9,12),c=(4,-3).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4精品课件 第二章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2-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1.理解基底的定义,并能判断两个向量是否是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基底.培养数学抽象及逻辑推理素养.
定理
2.理解并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基底表
基底
示平面向量.培养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素养.
向量夹角
.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解析:①错误.当e1,e2不共线时,平面向量可用e1,e2唯一地线性表示,
但空间中的向量则不一定.
②错误.零向量也可以用一组基底来线性表示.
③错误.当e1,e2共线时,平面内的有些向量可以表示为
λ1e1+λ2e2(λ1,λ2∈R)的形式,有些向量则不可以.
求出两个向量的夹角.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2已知两非零向量a与b的夹角为80°,则a与-b的夹角
是
,2a与3b的夹角是
.
解析:如图①,向量a与-b的夹角为100°.
如图②,向量2a与3b的夹角为80°.
答案:100° 80°
课堂篇合作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3.掌握两个向量夹角以及两个向量垂直的定
向量垂直
义.培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素养.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对于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是否可以用平面内的一个非零向量e1
线性表示?是否可以用平面内的两个非零向量e1,e2线性表示?当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一、知识回顾
知识点1:向量: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知识点2:向量的表示方法: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知识点3:向量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知识点4: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 的方向是任意的.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知识点5:平行向量定义: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 与任一向量平行.
知识点6:相等向量定义: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 (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 知识点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
(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二、典型例题
例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 也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
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
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例 2、判断:(1)平行向量是否一定方向相同?
(2)不相等的向量是否一定不平行?
(3)与零向量相等的向量必定是什么向量?
(4)与任意向量都平行的向量是什么向量?
(5)若两个向量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向量一定是什么向量?
(6)两个非零向量相等的当且仅当什么?
(7)共线向量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吗?
例4、 如图,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
、、相等的向量.
A(起点)
B (终点)
a
变式一:与向量长度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 变式二:是否存在与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 变式三:与向量共线的向量有哪些?
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②单位向量都相等;
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④四边形A 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AB =
⑤一个向量方向不确定当且仅当模为0;
⑥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
四、总结提升
1、 描述向量的两个指标:模和方向.
2、 平行向量不是平面几何中的平行线段的简单类比.
3、 向量的图示,要标上箭头和始点、终点. 五、课后作业
1、下列各量中不是向量的是( )
A.浮力
B.风速
C.位移
D.密度
2.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 B.零向量的长度为0
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D.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3.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的始点放在同一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 )
A.一条线段
B.一段圆弧
C.圆上一群孤立点
D.一个单位圆
4.已知非零向量b a //,若非零向量a c //,则c 与b 必定 .
5.已知、是两非零向量,且与不共线,若非零向量与共线,则与必定 .
6.设在平面上给定了一个四边形ABCD ,点K 、L 、M 、N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则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