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事故/事件调查和报告程序(正式)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制度范例(3篇)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制度范例一、写在前面(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事故和事件的及时报告、调查与分析,以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保障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本文档为制度范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
二、定义1. 事故: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2. 事件: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未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非预期事件。
三、事故、事件的报告程序1. 发现事故或事件后,立即通知所在部门或上级主管。
2. 上级主管收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公司安全部门。
3. 公司安全部门收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事故或事件的调查与分析程序。
四、事故、事件的调查与分析程序1. 尽快启动事故或事件的调查工作,并制定调查计划。
2. 调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开展调查工作。
3. 调查人员应当收集相关的证据和资料,包括现场勘查、人员采访、文件和记录的审查等。
4. 调查人员应当依法保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确保调查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5. 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完毕后,撰写调查报告,包括事故或事件的经过、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等。
6. 调查报告应当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批,并报告给上级主管和公司安全部门。
7. 公司安全部门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改进计划,以防止类似事故或事件再次发生。
五、事故、事件的分析与总结程序1. 公司安全部门应当对事故或事件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分析和总结应当包括事故或事件的原因、责任追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3. 分析和总结的结果应当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4. 分析和总结的结果应当作为公司安全管理的参考资料,不断完善和改进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
六、相关责任和处罚制度1. 对于未及时报告事故或事件的相关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行政处罚。
2. 对于故意隐瞒、篡改或销毁证据的人员,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四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一、背景和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确保事故处理的及时、准确和公正,提高企业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发生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
三、报告要求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事故情况,并进行初步处置,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和初步处理情况等。
3.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得隐瞒、掩饰或误导事实。
四、报告程序1.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
2.上级主管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事故的处理和调查。
3.办理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必须包括:上报公司领导层、主管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等。
4.事故调查组应立即前往现场,展开调查工作。
5.调查结果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进行记录和存档。
五、事故统计1.企业应按月、季度、年度等时间段对事故进行统计,并形成统计报告。
2.统计内容包括事故类型、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
3.统计报告应及时、准确,并纳入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六、事故调查处理1.事故调查组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法务部门人员组成。
2.调查组应依法、科学、公正地开展调查工作,不得有偏袒或保护任何一方的情况。
3.调查组应严格按照调查程序和要求,搜集证据、听取证人陈述,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勘察。
4.调查组应及时形成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和处理意见。
5.调查报告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查,并报上级主管审核。
七、处理结果和措施1.事故调查报告经上级主管审核后,应按照相应的处理结果采取措施。
2.处理结果包括:责任追究、处罚措施、安全生产整改等。
3.责任追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进行,严肃查处责任人的违法违规行为。
4.处罚措施应根据事故情况和责任人的失职程度进行,确保处罚公正、合理。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有时不可避免地发生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以及快速、准确地处理事故后果,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事故报告和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规范性,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和安全管理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故障、工人伤亡、火灾爆炸等。
无论事故性质大小,都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报告和调查处理。
三、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 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3. 调查小组应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并制定调查方案;4. 调查小组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原因和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调查,包括采集现场证据、听取当事人陈述、查阅相关文件等;5. 调查小组应将调查结果及时汇总并书面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四、调查要点1. 事故的背景和现场情况:包括事故地点、时间、事故前的运行状态等;2. 事故原因的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3. 事故后果的评估:包括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4. 事故责任的认定:根据调查结果,明确事故责任的主体和具体责任人;5. 事故的教训和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五、处理程序1. 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调查结果,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并通知相关部门执行;2. 处理决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相关规定的要求,对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扣工资、降职、开除等;3. 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还应将事故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予以公示,以警示全体员工,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六、制度的落实与完善1.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2.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3. 针对事故调查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企业应进行总结和改进,完善制度的相关内容,提高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3篇)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以下是一个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的示例:一、目的与依据为了及时、准确地调查和处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规定等法规法规定制定。
二、报告程序1.任何员工发现或者参与生产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所属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尽快将事故情况书面报告给安全管理部门。
2.安全管理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调查和处理程序。
三、调查程序1.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尽快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
2.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等形式的记录,保留相关的证据材料。
3.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相关信息。
4.对事故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材料等进行检查和鉴定。
5.对事故责任进行初步判断和归类,确定责任方。
6.对整个调查过程进行记录和汇总,形成调查报告。
四、处理程序1.根据调查报告进行责任认定和归类。
2.对责任方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追责。
3.根据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防范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4.进行事故经济损失的核算和赔偿,保障受害方的利益。
5.针对事故中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五、报告和通知1.调查报告应及时上报企业领导层,供其参考决策。
2.根据需要,可以向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报告事故情况。
六、保密与教训总结1.调查和处理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保护涉及到的信息和证据的秘密性。
2.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总结事故教训,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本制度经企业领导层批准后生效,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工作,加强事故防范和控制,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工作。
企业内事故、事件调查及报告程序

企业内事故、事件调查及报告程序1. 适应范围2. 目的3. 调查过程3.1 总则3.2 意外事故/事件调查组3.3 调查准备3.4 寻找事实4. 事故/事件原因分析4.1 目的4.2事故/事件原因4.3 调查分析会议5. 建议6. 建议的执行7. 报告7.1 事故/事件通告7.2 事故/事件调查报告7.3 建议的执行进程报告7.4 未遂事故报告7.5 月事故/事件情况报告7.6 月HSE情况报告1. 适应范围适用于圭亚那糖厂现代化工程项目事故/事件的调查和报告。
2. 目的(1) 确定事故/事件的直接和根本的原因;(2) 建立有效的措施阻止类似的事故/事件再次发生;(3) 确定意外事故/事件因素以为保险要求或诉讼提供证据;(4) 反映项目HSE状况,以及时采取相应对策;3. 调查过程3.1总则事故/事件调查过程应该组成下列连续的行动:(a) 建立一个事故/事件调查组(b) 调查准备(c) 寻找事实(d) 事实和调查结果分析(e) 建议(f) 调查报告(g) 管理人员认可(h) 建议的实现(i) 调查结果的发布(j) 后续活动3.2 意外事故/事件调查组由于事实和证据可能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或恶化,因此项目经理应立即建立事故/事件调查组,并尽可能快地开展调查工作。
项目经理对事故/事件调查负主要责任,并根据事故/事件的严重程度指定事故/事件调查组成员。
原则上, 事故/事件调查组由项目经理、相关的分包方经理、工程管理部经理、安全环保部经理、班组长和安全助理组成。
当地政府部门有义务调查事故/事件时, 项目经理应该指定一名联络员以帮助收集他们要求的信息。
3.3 调查准备应该在调查开始时获得下列背景资料:(1) 相关位置的规划和图纸;(2) 涉及作业的工作程序;(3) 工作检查记录;(4) HSE培训、工前会等给出的指示/简报记录;(5) 相关的工作许可证记录;(6) 作业组织 ( 命令结构和参与人员);(7) 涉及事故/事件的人员信息;3.4 寻找事实(1) 总则收集尽可能多的可以帮助弄清事故/事件真象、起作用的事件和事实。
某公司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范本

某公司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范本为了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我公司制定了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以应对发生的意外事故。
以下是此程序的范本:一、事故报告程序1. 任何员工在发现事故发生后,须第一时间向所在部门或上级报告。
2. 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并按照事故级别进行报告。
3. 安全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初步调查,确保事故现场安全,并采集相关资料。
4. 初步调查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填写事故报告表,并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安全员等人员列入报告对象,确保及时和准确传达事故信息。
二、事故调查程序1. 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一个调查小组来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
2. 调查小组应向相关人员发送调查通知,并确保通知到位。
3. 调查小组在调查前应提前收集事故相关的资料和证据。
4. 调查小组应准备一个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标、范围和方法。
5. 调查小组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进行事实核实和分析。
6. 调查小组进行整理分析后,应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汇报。
三、事故处理程序1.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公司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并将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确定事故责任和追究责任的范围和程度,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对事故负有责任或涉及事故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4.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公司现有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总结和改进。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此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范本是我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实际操作中,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此范本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本公司制定了本《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报告、科学调查和妥善处理,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工作。
三、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者被调查人应立刻报告给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并填写《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表》。
报告表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2. 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调查工作,并按照调查程序进行调查。
3. 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应采集证据、现场勘察、询问当事人等方式进行综合调查,并按照事故等级进行事故的分类、登记。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应注重事故原因的查明,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之后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四、调查处理程序1. 调查组应在报告中详细记录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应包括责任分析、处罚措施和预防对策等。
2. 调查组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调查结果,并提出处理建议。
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决定惩处措施。
3. 调查处理完成后,应向当事人和相关部门通报处理结果,并告知事故处理的具体措施和改进计划。
同时,相关部门应按照处理结果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汇报给生产安全管理部门。
五、预防措施和监督1. 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事故预防工作。
2. 上级主管部门应进行事故情况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各部门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和落实处理结果。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工作应纳入公司内部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本制度的实施,旨在通过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一、前言任何企业或组织都不希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事件,但不可避免的事故发生可能导致损失和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这一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调查程序、责任人及程序等。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报告处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1. 调查程序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企业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首先,组织一个专门的事故调查组,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
调查组应当立即抵达现场,确保现场的保护和安全,并尽快展开调查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首先要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导致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
其次,要对涉事人员进行询问和调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同时,还要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资料,例如生产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
调查组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事实和证据,不偏不倚地查明事故的真相。
在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当尽快提交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2. 责任人在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报告处理中,有一系列的责任人需要履行相应的职责。
首先是企业的领导层,他们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工作,确保调查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其次是调查组的负责人,他应当具有丰富的调查经验和技能,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组织调查工作。
其还应当负责编写详尽的调查报告,呈交企业领导层。
另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也有责任参与和配合调查工作,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关部门应当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协助,确保调查组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
3. 程序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报告处理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程序。
首先是明确调查的程序和流程,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其次是做好调查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避免出现误解和偏差。
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档案和记录系统,妥善保存调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和证据。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工作,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下属各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工作。
第三章目的和原则1. 目的:依法及时、准确地调查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总结教训,防范未来发生类似事故。
2. 原则:依法公正、科学客观、严格保密、及时、全面。
第四章责任主体及职责1. 公司总经理:(1)对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处置负总责;(2)审批并签发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2. 安全部门:(1)组织、协调、监督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2)负责指导、监督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报告处理工作;(3)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报告处理工作方案。
3. 直接责任人员:(1)负责生产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和初步调查;(2)积极配合安全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程序1.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直接责任人员及时向安全部门报告,安全部门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
2. 安全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现场勘查,并将事故调查情况记录。
3. 安全部门应当根据事故调查情况,核实事故原因,制定调查报告。
4. 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事故原因、责任人员等内容,并提出预防措施及改进措施。
5. 调查报告应当经相关责任人员签署确认后,报总经理审批签发。
第六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程序1. 安全部门应当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完成后,及时将报告交给公司总经理审批签发。
2. 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安全部门应当将调查报告抄送相关部门,并组织召开事故调查汇报会。
3. 涉及相关责任人员应当参加事故调查汇报会,接受批评教育,承担相应责任。
4. 安全部门应当在事故调查汇报会后总结教训,修改和完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章责任追究对于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员,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并记入个人档案。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引言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司和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三、事故报告1. 事故报告的原则(1)及时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不得迟报、漏报、谎报。
(2)准确性:事故报告应客观、真实、完整,不得夸大或缩小事故情况。
(3)完整性: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损失、原因及初步处理情况等内容。
2. 事故报告的责任人(1)事故现场负责人: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在第一时间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
(2)上级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 事故报告的程序(1)事故现场负责人: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组织抢救。
(2)上级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公司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事故调查1. 事故调查的目的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事故调查的组织事故调查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
3. 事故调查的程序(1)现场勘查: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事故相关证据。
(2)询问证人:对事故当事人、目击者进行询问,了解事故经过。
(3)分析原因: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流程

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流程一、前言安全事故是指在工作、生产等活动中突发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事故调查的工作流程,以便企业能够及时、有序、全面地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二、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流程1. 事故通报阶段当发生安全事故时,首先需要及时通报事故发生的部门或责任人员,确保事故消息的迅速传达。
通报的方式可以是电话、邮件或口头通知等,确保信息准确、清晰、迅速传达。
2. 事故现场保护阶段在通报完事故后,需要确保现场的安全,保护现场不被破坏,防止事故事实的改变。
必要时,可以对现场进行封锁、警戒等措施,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3. 事故事实调查阶段事故现场保护完成后,需要尽快开始对事故事实进行调查。
事实调查的目的是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人员,并为下一步的处理提供依据。
调查人员应该及时到场,对现场进行勘察、采集证据,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询问、讯问等工作。
4. 事故原因分析阶段在调查完事故的事实后,需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原因分析的目的是找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指导。
原因分析可以从技术、管理、人为等方面进行考虑,尽可能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5. 事故责任认定阶段在调查完原因后,需要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责任认定的目的是明确事故中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从而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处罚。
责任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事故的原因、相关规定等情况,确保认定的公正、合理。
6. 事故报告编写阶段在完成调查、分析和责任认定后,需要及时编写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需要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责任认定等内容,确保报告内容准确、清晰、全面。
报告可以分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确保报告的及时传达和记录。
7. 事故处理与整改阶段在完成事故报告后,需要对事故进行处理和整改。
处理和整改的目的是尽快消除事故隐患,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企业生产事故调查流程

企业生产事故调查流程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流程: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
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确保事故及时、准确上报,快速、妥善处理,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 现场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现场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领导。
4. 公司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类别;(2)事故造成的伤亡情况;(3)事故发生的经过及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5)报告人姓名、工地电话。
二、事故调查1.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2. 事故调查组应全面了解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3. 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公司领导提交调查报告。
4. 公司领导应在收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处理。
三、事故处理1. 公司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并根据事故原因采取整改措施。
2. 公司应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事故受害人进行赔偿。
3. 公司应将事故处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事故统计与分析1. 公司应定期对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2. 公司应将事故统计和分析结果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五、责任追究1. 对事故责任人,公司将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依法进行处理。
2. 对事故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人员,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六、制度实施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事故及时、准确上报,快速、妥善处理。
3. 公司将定期对各部门和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事故报告和处理能力。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3篇)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一、引言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
为了确保事故的及时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报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二、事故调查制度1.目的和原则事故调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经过,为后续的事故防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原则包括公正、客观、科学、迅速和权威。
2.调查程序事故调查程序应当包括报告、组织、调查、分析和总结五个环节。
报告环节是指事故发生后,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组织环节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组织调查工作。
调查环节是指调查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收集证据和采访目击者等工作。
分析环节是指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总结环节是指通过总结调查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三、事故处理制度1.责任追究事故处理制度应当明确责任的追究和惩处措施。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一般事故,可以采取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2.调整和协调事故处理制度应当考虑到各个部门之间的调整和协调工作。
不同部门在事故处理中的责任划分应当明确,相互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事故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事故统计报告制度1.统计指标和内容事故统计报告应当考虑到事故的种类、地点、时间、原因和后果等方面的指标和内容。
统计指标的确定应当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客观反映事故的发生状况。
2.报告频率和方式事故统计报告的频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可以采取季度或年度统计报告的方式。
报告的方式可以采取书面报告、电子邮件等形式,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五、结论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报告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可以提高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效率,为事故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事故防控工作全面、有效的进行。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公司的首要任务。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安全事故,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流程,推动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报告程序发生安全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即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报告:1.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在事故发生现场,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即调集救援人员,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确保事故的扩散和事故人员的伤亡最小化。
2.事故报告人员确定: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事故现场的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给公司指定的事故报告人员。
3.事故报告:事故报告人员应立即向公司安全办公室提交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伤亡情况和采取的紧急措施等。
4.安全办公室调查处理:公司安全办公室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搜集事故现场的证据、听取当事人和目击证人的陈述,并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5.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公司安全办公室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交调查分析结果和处理建议。
三、调查处理程序公司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分为初步调查和深入调查两个阶段。
1.初步调查初步调查阶段的目的是搜集初步证据,确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责任主体。
调查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收集证据:调查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收集与事故相关的物证、书证和证人证言等关键证据。
(2)听取当事人陈述:调查人员应采取合适的方法,与当事人进行谈话,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记录陈述内容。
(3)调查取证:调查人员应采取合法合规的方法,搜集相关的文件、记录和视频等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深入调查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主体,则应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现场复核:调查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深入复核,核实初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模板范本(4篇)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模板范本一、制度背景和目的公司是一个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为了更好地做好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在此制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处理和追责工作,保护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发生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
三、报告原则1.发生安全事故后,员工应立即向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由责任部门负责进行安全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在排除事故隐患的同时,收集证据和情况描述,以便后续处理和追责,必要时可以请专家协助。
四、报告内容1.事故基本情况: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等级等基本情况的描述。
2.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的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3.事故损失统计: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统计和评估,提供详细数据和描述。
4.紧急救援和处理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和处理措施,以及对受伤员工的处理情况,如送医救治等。
5.事故追责和整改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保密原则1.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涉及员工个人隐私和企业敏感信息的,应严格保密,禁止随意外传。
2.对于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文件、数据和资料,应妥善保管,避免泄露或丢失。
六、违规责任及处罚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开除等。
该制度经过公司领导层讨论并通过,自公布之日起即执行。
对该制度的任何修改或补充,需经过公司领导层审核通过方可实施。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公司领导签字:______________公布日期:______________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份模板,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修改。
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模版一、简介本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公司内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公正地处理生产事故,减少损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二、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层和安全生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地点、时间、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等相关信息。
3. 报告人员要及时整理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等,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
4. 领导层在接到报告后,应尽快成立事故调查组,并指定负责人。
三、调查程序1. 事故调查组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勘查和拍照,保留现场证据和相关物品。
2. 调查组成员应开展调查工作,包括事故原因的追溯和责任的判断。
3. 调查组应与事故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可能存在的隐患。
4. 调查组应撰写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划分和防范措施建议。
四、处理程序1. 调查报告应提交给领导层审阅,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相应处理决定。
2. 对有责任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扣减工资、记过、停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3. 根据调查报告提出的防范措施建议,安全生产部门应及时制定并实施相关改进措施。
4. 受伤人员应得到及时的医疗和赔偿,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五、责任追究1. 对于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的事故,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2. 若调查组发现事故有重大隐患存在,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整改程序。
3. 对于隐瞒事故或提供虚假情况的人员,将依据公司纪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六、督导与检查1. 安全生产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
2. 针对生产事故频发或严重程度较高的部门,安全生产部门应加强日常的监督和指导。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2. 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并依法履行相关报告和调查义务。
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

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202x 修订版)为了确保职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及时报告、调查、处理职工伤亡事故,吸取教训,避免事故重复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务院第 172 次常务会议通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 493 号)及安徽省有关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规定为依据,并结合本项目施工的特点而制定。
第一条事故报告一、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应立即向分管领导报告,同时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并保护好现场,任何人不得破坏现场,否则将严肃追查责任。
二、项目经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员赶赴现场参加事故原因调查,同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涉及到伤亡、重大伤亡事故应在1 小时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事故所在地的应急管理局、公安部门及上级各有关部门等报告。
三、项目经理部在事故发生后,应按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有条件的应将现场拍成照片,无条件可绘制简明的现场示意图,供调查分析事故时查考。
四、对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进行私自了结的,一旦查实按照国家规定将作严肃处理。
第二条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
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一、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负责人或其他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及工会成员参加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死亡事故,由项目主管部门配合事故发生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市总工会及应急管理局等组成的调查组,进行调查。
三、重大伤亡事故,按公司隶属关系由市企业主管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应急管理局、工会等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四、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及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在接受调查时,必须如实反映,不得作伪,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制度根据公司,以下是关于一起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报告。
1. 事故概要在2021年5月20日上午,公司XX厂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在车间内的生产线上,一名操作工人在操作机器过程中不慎触碰到旋转部件,造成手部严重受伤。
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了紧急救援,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初步调查得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操作不当导致的,但具体责任人还需进一步调查。
2. 调查过程第一时间,公司安全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工作。
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察,收集证据,拍摄照片并保留现场物证。
然后对事故发生前的操作记录、操作规程、安全设备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和核实。
同时对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进行询问了解情况,并对监控录像进行查看,了解事故发生的详细过程。
经过调查,初步确定了事故的直接原因。
3. 分析结论经过调查和分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人操作不当导致的。
工人在操作机器时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设备,也未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导致手部受伤。
同时,对于机器的维护保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另外,在事故发生后,救援及时性还有待提高,虽然伤者已得到及时救治,但在紧急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对能力。
4. 处理意见针对本次事故,我们提出以下处理意见:(1)对涉事工人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同时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2)对于机器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加强,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3)对于紧急救援工作进行再次强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救援。
5. 安全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将采取以下安全预防措施:(1)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监督。
(3)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加强紧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024年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三篇)

2024年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报告处理监督管理,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海南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事故的概念及分类第一条、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适用本制度。
第二条、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被定义为公司重大事故:(1)对设备、产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____万元以上(含____万元)的;(2)造成设备停机、生产停滞____小时以上(含____小时)的;(3)造成人身伤害后,人员因休假而影响____个工作日以上(含____个工作日)的;(4)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死亡的。
第三条、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被定义为公司较大事故:(1)对设备、产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2)造成设备停机、生产停滞____小时以内的;(3)造成人身伤害后,人员因休假而影响____个工作日以上,____个工作日以下的。
第四条、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被定义为公司一般事故:(1)对设备、产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下的;(2)造成设备停机、生产停滞____小时以内的;(3)造成人身伤害后,人员因休假而影响____个工作日以下的。
事故已经发生,正在进行,并且损失在不断扩大的称为持续性事故,如失火、化学品泄漏等;事故瞬间发生,已造成损失,但是损失不再继续扩大的称为非持续性事故,如人员触电,设备突发故障等。
第三章事故报告规定第五条、对于公司重大事故和持续性事故:(一)、事故发生后,事发部门当班的领导是事故的第一指挥人,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抢救负有指挥责任。
主管领导赶到现场后,第一指挥人应及时向主管领导介绍现场情况并移交指挥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内事故/事件调查和报告程序(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537-56 企业内事故/事件调查和报告程序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适应范围
适用于圭亚那糖厂现代化工程项目事故/事件的调查和报告。
2. 目的
(1)确定事故/事件的直接和根本的原因;
(2)建立有效的措施阻止类似的事故/事件再次发生;
(3)确定意外事故/事件因素以为保险要求或诉讼提供证据;
(4)反映项目HSE状况,以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3. 调查过程
3.1总则
事故/事件调查过程应该组成下列连续的行动:
(a) 建立一个事故/事件调查组
(b) 调查准备
(c) 寻找事实
(d) 事实和调查结果分析
(e) 建议
(f) 调查报告
(g) 管理人员认可
(h) 建议的实现
(i) 调查结果的发布
(j) 后续活动
3.2 意外事故/事件调查组
由于事实和证据可能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或恶化,因此项目经理应立即建立事故/事件调查组,并尽可能快地开展调查工作。
项目经理对事故/事件调查负主要责任,并根据事故/事件的严重程度指定事故/事件调查组成员。
原则上, 事故/事件调查组由项目经理、相关的分包方经理、工程管理部经理、安全环保部经理、班组长和安全助理组成。
当地政府部门有义务调查事故/事件时, 项目经理应该指定一名联络员以帮助收集他们要求的信息。
3.3 调查准备
应该在调查开始时获得下列背景资料:
(1)相关位置的规划和图纸;
(2)涉及作业的工作程序;
(3)工作检查记录;
(4)HSE培训、工前会等给出的指示/简报记录;
(5)相关的工作许可证记录;
(6)作业组织 ( 命令结构和参与人员);
(7)涉及事故/事件的人员信息;
3.4 寻找事实
(1) 总则
收集尽可能多的可以帮助弄清事故/事件真象、起
作用的事件和事实。
调查的范围可分成五个方面:环境、设备、过程、人员和组织。
在每个方面,确定对意外事故/事件或并发的伤害、损坏或丢失起作用的条件、行动或疏忽的事实。
调查初始阶段通常关注于与事故/事件直接相关的条件和活动。
发现事故/事件根源的主要活动有:勘察事故/事件现场、会见相关人员、书面指令和程序、记录、专家调查报告和评审。
调查组仔细检查信息并且系统地分析,特别应注意不同证人陈述间的冲突,和必需的支持证据。
为确保所有的事实被揭开, 利用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什么时候”、“怎样”、“哪里”和“谁”。
发现的事实后应:
- 给出事故/事件的准确描述,其背景和引发事件;
- 描述工作环境;
- 确定使用的设备,它的能力和任何失效;
- 描述关键人员在事故/事件前的位置和立即采取的行动;
- 描述所有相关的指令;
- 对事故/事件反应的评价 ( 营救、关机、消防等);
- 所有事故/事件后果清单( 损害、损坏和丢失 );(2) 事故/事件现场检查
观察能从事故/事件现场获得的重要证据, 特别在无可利用的目击者时,事故/事件现场的客观证据对调查是十分有用的。
而且客观证据能帮助受害人和目击者回忆起发生了什么。
事故/事件发生后甚至调查工作完全结束前应封锁现场,当封锁现场是不可行时,尽可能延至初步调查完毕后。
运用对事故/事件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有利于调查工作。
事故/事件检查的项目包括:
--与另外的设备和设施相关的所有设备和设施的位置;
--承载面状况;
--拥挤的可能性/证据;
--地点/现场的照明
--所有设备/设施状况;
--存在的 ( 缺少的 ) 警告标识/注意;
4 事故/事件原因分析
4.1目的
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评论事件的顺序, 事故/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寻求防止类似事故/事件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
4.2 事故/事件原因
事故/事件的原因包括事故/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内在原因如缺乏管理、人为因素和工作因素或其共同原因组成。
事故/事件的原因通常是复杂的。
甚至当原因似乎
显然时,调查者应该保持怀疑直到所有的可能性都已调查清楚。
首先, 调查组应寻找到事故/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通常由非标准行为和不合格状况。
除上面的直接原因外,应调查隐藏在直接原因后的根本原因。
根本内在原因是指人为因素如能力不够、知识缺乏等;工作原因如管理缺乏、领导能力或监督不够或缺乏等。
4.3 调查分析会议
事故/事件调查组应举行分析和确定事故/事件原因的会议。
通过调查记录、所有见证人的会见记录和相关文件,确定用于预防发生类似的建议。
应在报告中清楚确定在分析期间的所有假设。
会议的进程和结果将被记录。
5 建议
应提出防止类似事故/事件重发的建议。
所有的建
议应以实际行动计划形式给出,计划中清楚地指出有效完成后续行动的团体。
建议的行动截止时间应认可。
当准备建议时,应注意下列方面:
--有效性
--实现的可能性
--紧急性/完成时间
--持久性及受益的程度或广度
消除事故/事件原因以提高安全和健康管理的建议应向公司报告和解释,并在有要求时, 送本地当局批准。
6 建议的执行
在得到公司、业主、政府当局或保险公司的允许后,应按建议要求开始执行补救行动。
执行建议的详细实施程序应向相关雇员解释并完全被他们理解。
7 报告
7.1 事故/事件通告
在发生事故/事件以后,应立即通过应急通讯网络报告承包方现场办公室、业主、分承包方和相关人员和团体。
同时应向公司报告,必要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如消防中队、劳动局、派出所、卫生环保主管部门及保险公司等报告并要求提供援助。
7.2 事故/事件调查报告
事故/事件调查报告应传达到调查组以作出决定和提出建议。
项目经理对事故/事件调查组准备事故/事件调查报告负责。
调查报告确认前,应由项目经理评审调查已完成和建议的行动已得到认可。
7.3 建议的执行进程报告
项目经理向公司、业主和其它相关团体报告建议执行的进程。
7.4未遂事件报告
在事件调查后,任何未遂事件应向CMIIC安全环保部报告。
7.5月事故/事件情况报告
规章制度样本| RULES REGULATIONS
每月的事故/事件情况应通过统计数值报表方式来反映。
该报表由安全环保部经理准备,通项目经理审核后发送到公司和业主。
7.6月HSE情况报告
每月的HSE管理情况应编制成HSE 情况报表。
该报表由安全环保部经理准备,通项目经理审核后发送到公司和业主。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