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观测案例.doc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精确的变形监测

如何进行精确的变形监测

如何进行精确的变形监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变形监测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建筑物、桥梁还是水利工程,变形监测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专业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要进行精确的变形监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如何进行精确的变形监测。

一、测量技术1.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现代化测量仪器,它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地面点的三维坐标。

通过在时间上多次测量同一点,结合高精度的角度观测和距离观测,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变形信息。

全站仪测量变形时,需要注意观测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 光学测量:光学测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

它基于光学原理,通过测量目标物体表面的形变或位移信息来判断其变形状态。

常见的光学测量方法包括激光测距仪、高速相机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非接触和实时监测的能力,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环境。

3. 振动测量:振动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结构的动态变形进行监测。

振动传感器可以测量目标物体的振动频率、振幅和模态参数等信息,从而了解结构的变形和振动特性。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结构的安全状况和性能至关重要。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精确的变形监测不仅依赖于准确的测量数据,还需要合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1. 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在变形监测中,可以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建立监测数据与结构变形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变形趋势。

2. 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一种结构动力学方法,用于确定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形态。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了解结构的变形特性、刚度和阻尼等参数,进而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一种通过图表、图形和动画等方式将数据表达出来的方法。

超站仪应用案例6:在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超站仪应用案例6:在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超站仪应用案例6:在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超站仪非固定测站法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测观测的工作。

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基坑变形监测是为监测基坑支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基坑主体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实际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及时为施工方提供现场第一手的测量数据,指导施工或施工方案修改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基坑周边相邻建(构)筑物正常运行。

传统的地面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两方向(或三方向)前方交会法、双边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及几何水准测量法,以及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等。

这些传统方法中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固定点损毁丢失和通视被遮挡的情况,再者这些方法都是假设固定点所在区域相对稳固,而现实施工中常常会遇到施工区域内找不到稳固的区域无法设立固定点,因此,引进超站仪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种困难。

1)全站仪非固定测站变形监测原理在不同的位置上架设全站仪,整平后在随意方向后视的情况下观测一系列点,此时在不同测站得到的各点的平面坐标值一般是不一样的,但各点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只需要将本次测站测得的固定点与初始坐标系里的固定点建立联系,其他监测点坐标也按照这样的联系进行平移、旋转、缩放就可以把它们放到初始坐标系中,再进行平面变形程度判断。

对于监测点高程的变形监测,只需要将本测站实测监测点高程与实测固定点高程做差分求出高程差,将此高程差加到相应初始高程上,就是本次所监测到的实际高程,再判断监测点高程变化。

2)超站仪变形监测原理与传统非固定测站变形监测不一样的是,采用超站仪进行变形监测可以将任意点位置当做固定点,因为用超站仪可以将任意点位置坐标通过自带的导航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利用这一功能,可以确定另一点坐标作为后视点进行后视。

利用超站仪所具有的精确测角测距功能直接观测各监测点3维坐标,进行多次观测,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离散性分析去除精度较差的值,取其余观测值的平均值与初始坐标中相应的点坐标进行比较,判断该点的变形情况。

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案例分析

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案例分析

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案例分析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一项重要施工软工序,是判别围岩支护稳定与否的重要依据。

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施工中现场技术及测量人员应严格按规定进行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量测,量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应及时反馈施工,动态调整开挖预留沉降量以达到超欠挖控制的目的。

并可以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评价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并对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以确保施工安全。

一、工程概况苦竹坳隧道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时代大道距离洞口约1900米,有乡村道路连接,交通便利。

隧道进口里程DK38+086,出口里程DK38+444,隧道洞身全长358m;隧道最大埋深约70m。

隧道纵坡单面上坡坡度为9‰,隧道内DK38+086~DK38+092.5段内设置竖曲线,变坡点为DK37+950,竖曲线半径为15000m,竖曲线E-0.677m。

隧址区为丘陵区,海拔标高80~150m,自然高差约70m,丘陵自然坡度约20°~30°,地形起伏较大。

丘坡区表层被低矮灌木及松树林覆盖,植被发育。

表层为第四系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碎石土,黄褐色,潮湿,中密,碎石成分板岩碎块,直径2~5cm以及块石土,红褐色、乳白色,潮湿,含方解石,岩芯呈短柱状及柱状,节长10~20cm。

DK38+086~DK38+300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石英砂岩,DK38+300~DK38+444下伏基岩主要为元古界冷家溪群板岩,其中在DK38+275.505~+300附近存在不整合断层,岩芯较为破碎。

主要施工风险为坍塌及冒顶。

全隧全部由Ⅳ、V级软弱围岩组成,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法施工。

二、隧道施工变形监测2.1 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量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经济、快速的目的,围岩量测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监测

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监测

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监测发布时间:2022-05-09T01:27:18.66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1月2期作者:戴天帅印陈明[导读] 大跨径连续梁桥的设计和施工都比较复杂,尤其是大节段支架现浇处较易发生变形,对变形戴天帅印陈明南通九宇测绘有限公公司摘要:大跨径连续梁桥的设计和施工都比较复杂,尤其是大节段支架现浇处较易发生变形,对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论述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原因,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对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大节段支架现浇处的沉降量在-1.21—1.23mm之间,最大沉降变形发生在大节段支架的跨中点位置,桥墩变形沉降量较小。

关键词: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工程案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压力的增大,大跨径连续梁桥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大,有力的缓解了一些城市的交通。

桥梁在施工及后续管理中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尤其是大节段支架现浇处,当变形达到极限值后就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必须进行彻底的维护。

结合大跨径连续桥梁的重要性,对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变形进行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分析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原因,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变形监测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大跨径连续桥梁的运行质量。

1大跨径连续梁桥大节段支架现浇变形原因分析大节段支架现浇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支架的承载要求。

大节段的支架现浇与挂篮悬臂浇筑在受力上有明显的区别,节段的荷载主要由支架承载,其不平衡力矩很小,支架拆除后节段更容易受到不平衡力的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变形。

除此之外,作用在大节段上部结构的恒载与作用在墩台上的恒载、墩台与梁的结构、车辆通过时的荷载等都会影响该处的变形,受到各种不均匀荷载的影响,桥梁在长久使用中就会出现变形。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实验报告标题:变形监测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变形监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变形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3. 了解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光纤变形监测仪器来检测材料在加载条件下的变形情况。

光纤变形监测仪器利用光纤传感器测量变形波长移动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到材料的变形量。

三、实验器材和试验材料:1. 光纤变形监测仪器;2. 不同材料的试样;3. 荷载机。

四、实验步骤:1. 将试样固定到荷载机上;2. 连接光纤变形监测仪器,并进行校准;3. 施加不同的荷载,并记录试样的变形量;4. 分析并比较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

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材料的变形量随荷载的变化情况。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变形监测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光纤变形监测仪器的使用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具有不同的变形特性。

在实际工程中,变形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材料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七、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进一步分析试样的变形规律,以及不同材料的变形差异。

八、参考文献:1. XXX. 光纤传感与测量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 XXX. 材料力学实验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以上是变形监测实验报告的范文精选,供参考。

根据实际实验内容和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变形测量报告模板

变形测量报告模板

变形测量报告模板1. 引言变形测量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评估结构物的形变情况。

本报告旨在记录对XXX结构进行的变形测量,并分析数据结果。

本次变形测量的目的是评估结构在重大荷载下的变形情况,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测量设备和方法2.1 测量设备本次变形测量使用以下设备和仪器:•XXX变形测量仪器•XXX传感器•XXX数据采集仪2.2 测量方法采用以下测量方法对结构进行变形测量:1.安装测量仪器和传感器:根据结构特点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测量仪器和传感器。

2.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仪记录变形数据,并确保采样频率符合要求。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噪声,并进行校正。

4.数据分析:将校正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变形值和形变量。

3. 测量结果经过对结构进行变形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测量结果:位置变形值(mm)形变量(%)Point A 10 1.5Point B 15 2.7Point C 8 1.24. 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重大荷载下,结构的变形值在合理范围内,未出现异常变形情况。

2.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存在一定的形变量,但仍满足设计要求。

5. 结论本次变形测量结果表明,XXX结构在重大荷载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形值和形变量均在合理范围内,未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情况。

建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变形测量,并对变形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6. 参考文献1.XXX标准,XXX版本,发布年份。

2.XXX论文,作者,发表年份。

注意:本报告仅针对根据实际情况编写,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是变形测量报告模板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具体需求。

变形监测+数据整理+数据编制+科傻平差

变形监测+数据整理+数据编制+科傻平差

概述: (一)全站仪可以测斜距、平距、角度,普通工作在要求不高时,我们可以直接用平距,但是一旦涉及导线等精密测量时,“平距”必须通过别的渠道进行改正得到 (斜距改平或者边长改正)(二)当测量任务涉及到变形监测、导线网、多测回测角等精密测量时,不少测工受制于仪器、或者相关后处理软件的制约(如建策Dam6.0 徕卡三维变形软件)、其“数据整理归纳”和“斜距改平”的工作难以推进,困惑不前。

(三)本文主要交流探讨:①徕卡tca2003 、tcr1201 、tm30 、tm50 、ts15/16 、ts60 等徕卡测量机器人的非官方软件多测回测角测量的外业采集及数据后处理平差替代方法。

②普通1″仪器(特指:无马达、无自动照准、无多测回测角)的外业测量-原始数据—整理—编制—科傻平差的流程作业。

(四)本文是关于:徕卡测量机器人和普通仪器对精密测量外业数据作用于后期数据平差的探讨和交流,交流指正(如测距仪的气象改正系数K1 、K2)(五)仪器架设为控制点上 (不用设站)采用全圆观测方法非极坐标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仪器架设点以为方向,观测其余待监测点再以测站点以为方向,观测其余待监测点 ) 外业上不带入任何坐标,只采集边角数据。

内业用的已知坐标,加入气象等条件后,通过软件解算得出坐标,可先做为高等级控制网、再测量时候把也测进去,用于复核 (网形图片参考附件五)关键:全圆观测、变形监测、导线、网平差、边坡监测、三角高程平差难点:多测回测角、斜距化平、边长改正要点:(一)精密测量都是级别范畴、需要严谨的态度对待 (注意:仪器对中精度、量取精度、温度、干湿、气压、成像条件等)(二) 对变形监测、导线网、三角高程的外业数据采集步骤要有大致了解(三) 明白“多测回测角”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四)关于“斜距化平” 的突破(五) 常用到的参数 (大气折光系数K 、地球曲率R、仪器加 (乘) 常数、温度℃、气压Pa 等)①仪器加 (乘) 常数通过该台仪器的检定证书查看如(常数主要是对测距改正)(加常数:K=-1.38mm 乘常数:R=1.78mm/km )②更严谨的会涉及到激光的波长、及频率、周期等③测距仪气象改正系数,公式 (请百度:查阅全站仪距离气象改正与推导)(六)针对从非自动仪器,下载出原始数据进行编制及—Cosa 进行平差,我们得掌握Cosa 的高程in1、平面in2 及其斜距化平.SV 文件的编写、明白其具体含义. (七)适合无马达、无ATR 的普通全站仪外业采集数据—整理外业—编制cosa.SV 文件进行后处理。

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测量原理
探头内的感应电路在探头接近感应环时,将引起蜂鸣器报警 ,并使指示器上指针偏转。当指针达到蜂值,即探头中心正好对 准感应环时,利用电缆和标尺上的刻度,便可测得探头中心所在 的深度。根据一定时间间隔内前后两次的测量结果,可计算出不 同深度(感应环所在位置)岩层的垂直位移以及每一段内岩层的 竖向伸长或压缩量。为获得绝对的位移值,至少应有一个感应环 (如孔底附近)埋在稳定岩石中,或者有一个感应环(如孔口附 近)用其它方法测得绝对位移值。
3.1 岩体内部下沉测量(钻孔伸长仪)
安装好的下沉测量系统如图所示。
1-基准架;2-读数装置、卷缆轮;3-水泥浆;
4-充填砂浆;5-用粘结剂和胶带密封的感应环; 6-感应环;7-倾斜仪套管接头;8-倾斜仪套管; 9-注浆阀门;10-重锤;11-探头; 12-用粘结 剂和胶带密封的软管接头;13-用尼龙丝或胶带夹 固定的软管接头; 14-固定在刚性管上的软管末端。
点云数据
特征线提取 两次特征线比较
最终变形数据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实例:焦炉和烟囱变形监测的扫描数据
1号焦炉点云数据 2号焦炉点云数据
点云数据截面截取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截取后的点云数据和特征 线数据
3 岩体内部观测系统
岩层内部观测站测点一般布设在岩层内部的钻孔中,用于研究 岩层内部的移动和变形规律。
指标
扫描距离 距离测量精度 单点定位精度
数值
最远350m 7mm@100m 6mm@50m,12mm@100m
激光波长
扫描范围
脉冲532 nm
360° x 60° 连续扫描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2.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

变形监测+数据整理+数据编制+科傻平差

变形监测+数据整理+数据编制+科傻平差

变形监测+数据整理+数据编制+科傻平差概述:(一)全站仪可以测斜距、平距、角度,普通工作在要求不高时,我们可以直接用平距,但是一旦涉及导线等精密测量时,“平距”必须通过别的渠道进行改正得到(斜距改平或边长改正)(二)当测量任务涉及到变形监测、导线网、多测回测角等精密测量时,不少测工受制于仪器、或者相关后处理软件的制约(如建策Dam6.0 徕卡三维变形软件)、其“数据整理归纳”和“斜距改平”的工作难以推进,困惑不前。

(三)本文主要交流探讨:①徕卡tca2003、tcr1201、tm30、tm50、ts15/16、ts60等徕卡测量机器人的非官方软件多测回测角测量的外业采集及数据后处理平差替代方法。

②普通1″仪器(特指:无马达、无自动照准、无多测回测角)的外业测量-原始数据—整理—编制—科傻平差的流程作业。

(四)本文是关于:徕卡测量机器人和普通仪器对精密测量外业数据作用于后期数据平差的探讨和交流,交流指正(如测距仪的气象改正系数K1、K2)(五)仪器架设为控制点上(不用设站)采用全圆观测方法, (非极坐标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仪器架设A点以B为0方向,观测其余待监测点C1/C2/C3.再以B测站点以A为0方向,观测其余待监测点C1/C2/C3)外业上不带入任何坐标,只采集边角数据。

内业用A/B的已知坐标,加入气象等条件后,通过软件解算得出C1/C2/C3坐标,可先做A/B/D为高等级控制网、再测量时候把D也测进去,用于复核(网形图片参考附件五)关键:全圆观测、变形监测、导线、网平差、边坡监测、三角高程平差难点:多测回测角、斜距化平、边长改正要点:(一)精密测量都是mm级别范畴、需要严谨的态度对待(注意:仪器对中精度、量取精度、温度、干湿、气压、成像条件等)(二)对变形监测、导线网、三角高程的外业数据采集步骤要有大致了解(三)明白“多测回测角”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四)关于“斜距化平”的突破(五)常用到的参数(大气折光系数K、地球曲率R、仪器加(乘)常数、温度℃、气压Pa 等)①仪器加(乘)常数通过该台仪器的检定证书查看如(常数主要是对测距改正)(加常数:K=-1.38mm 乘常数:R=1.78mm/km )②更严谨的会涉及到激光的波长、及频率、周期等③测距仪气象改正系数K1,K2公式(请百度:查阅全站仪距离气象改正与推导)(六)针对从非自动仪器,下载出原始数据进行编制及—Cosa进行平差,我们得掌握Cosa 的高程in1、平面in2及其斜距化平.SV 文件的编写、明白其具体含义. (七)适合无马达、无ATR的普通全站仪外业采集数据—整理外业—编制cosa.SV文件进行后处理。

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

保密
3.变形监测基本方法
常规测量方法
保密
摄影测量方法
保密
空间测量方法
保密
特殊测量方法
保密
小角法 小角法是水平位移监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测定基准线 方向与观测点的视线方向之间的微小角度从而计算观 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偏离值,根据偏离值在各观测周期 中的变化确定位移量。
保密
小角法偏移距离计算公式:d=
保密
第五题( 18 分) 某城市建设一座 50 层的综合大楼,距离 1 号运营地铁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为 40 m,需对开挖 基坑、综合大楼及相邻的地铁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 50308-2008)中变形监测Ⅱ等精度要 求实施。开挖基坑监测:基坑上边缘尺寸为 l00 m× 80 m,开挖深度为 25 m,在基坑周边布 设了四个工作基点 A、 B、 C、 D,变形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壁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监测内容 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基坑回填等;基坑开挖初期监测频率为 1 次/周,随着基坑开挖 深度的增加,相应增加监测频率;监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至基坑回填结束。监测到第 12 期时, 发现由工作基点 A 测量的所有监测点整体向上位移,而由工作基点 B、C、 D 测量的监测点 整体下沉或不变。综合大楼监测:大楼的监测点布设顶部、中部和基础上,沿主墙角和立柱 布设;监测内容包括基础沉降、基础倾斜和大楼倾斜等;监测频率为 1 次/周;监测从基础 施工·184·201 3 年度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试题解析开始至大楼竣工后 1 年。 地铁隧道监测:监测范围为综合大楼相邻的 200 m 区段;监测内容包括隧道拱顶下沉、衬砌 结构收敛变形及侧墙位移等;变形监测点按断面布设,断面间距为 5 m,每个断面上布设 5 个监测点,每个点上安装圆棱镜,采用 2 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自动测量;监测频率为 2 次/ 天;隧道监测从基坑开挖前一个月至大楼竣工后 1 年。监测数据采用 SQL数据库进行管理, 数据库表单包括周期表单、工程表单、原始数据表单、测量仪器表单、坐标与高程表单等。 监测成果包含监测点坐标数据、变形过程线及成果分析等。 问题: 1 .该段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总共需布设多少个断面监测点?对两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的 安置位置有什么要求? 2.利用数据库生成监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时,需要调用到哪些表单?并说明理由。 3.从测量角度判断有工作基点 A 测量的基坑监测点向上位移的原因,并提出验证

建构筑物变形观测与动态位移监测

建构筑物变形观测与动态位移监测

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选择
根据建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变形特征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作为监测点 ,确保能够全面反映建构筑物的变形 情况。
监测点布设原则
遵循均匀分布、重点突出、便于观测 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合理布置监测点 ,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方法
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和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如水准测量、全站仪 测量、GPS测量等,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频率
根据建构筑物的变形速度和观测要求,合理确定数据采集的频率,确保能够及 时获取变形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整理和分类,剔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小波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变形 特征和规律,为结果评估和预测提供依据。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01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多角度相机拍摄建构筑物的
照片,通过分析照片中的特征点变化来监测变形。
02
该方法能够获取丰富的三维信息和纹理信息,适用于
城市建筑群和大型建构筑物的监测。
03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需要使用专业相机和软件,成本较
高,且数据处理和分析较为复杂。
03
CATALOGUE
变形观测与位移监测的实施流程
结果评估与预测
结果评估
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对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和相关规范标准。
预测与预警
利用已知的变形数据和规律,对建构筑物的未来变形进行预测和预警,为采取相应的措 施提供依据。同时,将观测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为建构筑物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高精度测绘技术在监测变形中的应用案例解析

高精度测绘技术在监测变形中的应用案例解析

高精度测绘技术在监测变形中的应用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测绘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监测工程结构物的变形方面,高精度测绘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一些应用案例,探讨高精度测绘技术在监测变形中的应用。

一、桥梁结构监测案例桥梁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会引起桥梁结构的变形,从而对其安全性产生影响。

利用高精度测绘技术可以对桥梁的变形进行精确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以某高速公路桥梁为例,该桥梁连接两个城市,日均通行量较大。

通过建立定点观测系统,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

在测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长期的监测和分析,发现该桥梁的变形存在与时间、温度等因素相关的规律性变化。

在得到相关数据后,可以进行变形预测和安全评估,判断桥梁的使用寿命,并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保障桥梁的安全使用。

二、建筑物监测案例除了桥梁,高精度测绘技术在建筑物监测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建筑物的变形往往与施工过程、材料性能等有关,及时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建筑物的安全非常重要。

以某高层办公楼为例,该建筑物被设计为钢结构,建成后不久发现局部区域出现了变形现象。

通过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高精度测绘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监测。

对于变形部位,采取钢筋加固、部分拆除重建等措施,消除了变形现象。

除了针对恶性变形进行修复,高精度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日常监测。

通过建立定点监测系统,对建筑物的倾斜、沉降等变形进行观测。

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土体变形监测案例在地质灾害的防范中,土体的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高精度测绘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掌握土体的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某山区滑坡治理工程为例,该滑坡位于陡峭的山坡上,对周边居民和道路安全构成威胁。

采用高精度测绘技术进行滑坡的监测,通过激光雷达等设备实时获取滑坡的形变数据。

安全事故案例

安全事故案例

安全案例警示教育现将总公司和各兄弟单位在各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安全事故,汇总了以下安全案例,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请各单位在如有类同的施工项目要加以预防,并以次为契机,增强员工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案例1:深基开挖未设观测点,突然塌方8人亡案例经过:2001年12月2日,中铁某局某公司某项目部在320国道穿越株六复线的石塘框架涵施工中,项目队长布臵二班班长带领22名协作队伍人员进行第2孔开挖和顶进施工。

17.:00左右开挖基本到位,17:05,当顶进涵施工到内侧工字钢梁0.5m左右时,110次旅客列车通过顶进涵地段,未发现异常情况,作业人员继续进行底部土方清理,约10分钟后,靠近已就位的框架涵一侧约30立方的大体积土石发生塌方,8名作业人员被埋窒息死亡,构成重大安全事故。

原因分析:1.土质不均匀,扰动之后无明显变化,无坍塌先兆,未设臵变形观测点;2.未采取支撑防护措施。

预防措施:1.落实安全技术措施;2.按照要求设臵整体变化观测点;3.放坡开挖或设臵挡板对口支护措施。

案例2:既有线上蛮干,导致列车脱轨倾覆案例经过:2002年9月25日,中铁某局某公司项目部在京广线衡阳段既有线线路换边施工中,项目施工队长组织11名协作队伍人员和3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担当防护员),让退休返聘的线路工白某具体组织作业。

施工前,白某自以为经验丰富,既未进行登记也未与工务部门联系,又没有申请慢行,只安排2名防护员到两端防护(防护距离仅300余米),1人观察,便利用以前掌握的列车运行间隔为22分钟的空隙时间,于20:10第一趟列车过后,便开始作业,指令作业人员将施工道口下行线铺面板抬开,用2台起道机都放在下行线左股轨道的轨枕槽间,一台放在距离道口北头第二孔处,一台放在距离第一台往南5孔处,共起道2次。

到20:30左右,轨道、鱼尾板尚未安装好,起道机等设备也未取出,此时便由衡阳开往郴州的2767次货物列车正以90km/h的速度运行至距离作业点时,防护人员虽然给了信号,但是列车刹车不及仍然脱轨颠覆,机后5~29节车体倾覆,30节车体脱轨,车体侵入上行线,中断京广上下行线56小时46分。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报告样本

区段沉降变形观测报告样本

文件编号:广珠城际轨道交通DKXXX~DKXXX区段沉降变形观测报告(样本)编制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监理中铁XX局广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经理部年月日提交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声明我单位对提交的DKXX~DKXX区段的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绝无虚构、作假、不真实情况,如因提交不真实、不可靠数据而引起的责任和后果由本单位全部承担。

单位:(公章)提交人:年月日目录1 工程概况 (4)1.1区段范围 (4)1.2地质条件 (4)1.3工程类型 (4)1.4施工过程 (4)2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5)2.1测量等级、精度及技术要求 (5)2.2人员、设备 (5)2.2监测网布置 (5)2.2观测频次 (5)3 沉降变形观测成果 (5)3.1观测成果概况 (5)3.2沉降变形分析 (5)3.3异常情况 (6)3.4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 (6)3.5沉降观测记录表 (6)1 工程概况1.1 区段范围评估区段的里程范围、计划铺板日期。

以表格形式说明区段内结构物分布范围表(按里程顺序填写)。

表X 区段内结构物分布概况1.2 地质情况说明评估区段所处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等。

可附照片辅助说明情况。

1.3 工程类型评估区段内的工程类型简介,可根据区段内的工程类型进行分段说明,应包括:路基:说明填挖高度范围、地基处理方式(换填、CFG桩等)等;过渡段:说明过渡段形式、填料类别、地基处理方式等;桥梁:说明桥跨布置、基础形式、桩身嵌岩深度等;隧道:说明围岩类别、断层等情况;涵洞:说明涵洞的结构形式、地基处理方式。

1.4 施工过程2 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情况2.1 测量等级、精度及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执行的等级、精度、技术要求,并说明依据。

2.2 人员、设备说明沉降观测人员的组织结构,观测仪器的配置、型号、标称精度、仪器年检情况等。

2.3 监测网布置说明基准点的布置、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布置原则及依据,附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属性信息表、代表性沉降观测设计图等。

白浪河水库大坝变形观测分析研究

白浪河水库大坝变形观测分析研究

白浪河水库大坝变形观测分析研究【摘要】本文围绕白浪河水库大坝的变形观测分析展开研究。

引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性。

在通过文献综述、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变形分析和巡查监测,系统地分析了大坝的变形情况。

结论部分则总结了变形趋势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安全评估,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白浪河水库大坝的变形情况,为大坝的安全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白浪河水库、大坝、变形观测、分析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文献综述、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变形分析、巡查监测、变形趋势分析、安全评估、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白浪河水库大坝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承担着灌溉、发电和防洪等多种功能,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坝运行时间的延长,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大坝变形是影响水库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观测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

目前,国内外对大坝变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白浪河水库大坝的变形观测分析研究还比较薄弱。

深入研究该水库大坝的变形情况,分析其变形趋势,进行安全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观测,全面了解白浪河水库大坝的变形情况,为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白浪河水库大坝的变形观测分析研究,探讨其变形特征及趋势,提出相应的安全评估和建议措施。

具体包括对文献综述、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变形分析和巡查监测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以期为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详细分析水库大坝的变形情况,揭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加强水库大坝的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

结合变形趋势分析和安全评估,提出具体的建议措施,为未来水库大坝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加深对水库大坝变形特征的认识,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变形监测观测报告

变形监测观测报告

变形监测观测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个工程项目进行变形监测观测的报告和分析。

通过变形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评估工程项目在施工或运营阶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背景变形监测是指通过观测和测量工程项目中各种要素的形变情况,以及与时间的关系,来评估工程的变形情况。

变形监测可以用于监测地下隧道、桥梁、建筑物、土体等工程项目的变形情况。

通过及时收集、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可以提前发现和识别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变形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监测方法本次变形监测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全站仪监测:使用全站仪对关键点进行定期观测和测量,以获取其坐标和位移信息。

2.测量标志物:在关键位置设置测量标志物,定期测量标志物的位置变化,从而识别变形情况。

3.应变计监测:在工程体内或结构上安装应变计,监测它们的应变变化,从而评估工程的变形情况。

4.挠度监测:通过安装挠度计或弯曲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的挠度和弯曲变化。

监测结果和分析根据以上监测方法,得到了如下监测结果和分析:1.全站仪监测:根据全站仪观测的数据,分析了工程项目各个关键点的位移变化情况。

发现部分关键点存在较大的位移变化,显示出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变形情况。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变形情况与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有一定关系,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变形情况。

2.测量标志物:通过测量标志物的 position 变化情况,可以精确地评估工程项目的变形情况。

经过分析,发现工程项目的部分标志物出现了较大的位置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变形情况。

需要及时调整和修复这些位置变化较大的标志物,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应变计监测:应变计可以用于监测结构的应变变化情况,进而评估工程项目的变形情况。

根据应变计的监测数据,发现了一些结构的应变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趋势。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应变的变化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施工负荷等因素有关。

某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某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某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成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7-20T11:04:26.9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龙耿文[导读] 摘要:水电站大坝表面变形监测是水电站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变形监测能够综合而直观地反映大坝的安全状态,在监视大坝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摘要:水电站大坝表面变形监测是水电站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变形监测能够综合而直观地反映大坝的安全状态,在监视大坝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某水电站为例,简单介绍了监测方案主要要求,分析了该水电站大坝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的数据和成果,以期为今后水电站大坝的监测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1引言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中,变形、位移是十分重要的监测项目。

大坝变形是坝体和基础状态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大坝运行时结构是否正常、安全、可靠的重要标志,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当发现产生变形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水电站大坝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大坝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的重要性(1)鉴定施工质量:大坝在施工期间的变化反映了施工质量,并为改进施工提供信息,加快施工进度。

(2)确保大坝安全运行: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可以有效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程度,并做出有关预报,为业主、施工方及监理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进程,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提供报警值,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3)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根据检测结果可以推断大坝在各种水位及外界温度等作用的安全度,指导大坝的正常运行,使其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大坝监测案例该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防洪、城市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大坝主体结构表面布置了12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全部为强制观测墩)和12个垂直位移监测点,远离大坝影响范围外布置了2个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和2个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2009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共对该水电站进行了27期水平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本次观测时间为2017年4月份。

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变形

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变形

掌握测量物体变形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
了解物体变形与应力的关 系
学习如何使用实验仪器进 行测量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 分析能力
准备实验器材: 测量物体、测 量工具、记录
表等
测量物体:使 用测量工具对 物体进行测量,
记录数据
计算变形量: 根据测量数据 计算物体变形

分析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阶段的数据,包括物体的初始长度、变形后的长度等。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物体变形的规律和结论。
分析数据时,可以采用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变形的本质和规律,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结论:总结实验结 果与理论值的比较 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物体的变形量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成正比。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胡克定律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即F=kx,其中F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k 为物体的弹性系数,x为物体的变形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物体变形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这说明物体具有弹性。
PART FOUR
数据处理方法: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方法 误差来源:测量工具、操作过程、环境因素等 误差传递:误差在计算过程中的累积和传递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测量工具的精度、改进实验操作等
实验结果:测量 得到物体的变形 量
理论值:根据物 理公式计算得到 的变形量
比较:将实验结果 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分析误差来源
实验结果还表明,物体变形的恢复程度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恢复程度越低。
PART FIV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完成变形监测任务,除了布设变形监测点外,还布设了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布设测量基准点,是为了保证测量的基准统一,布设工作基点是为了便于测量工作,并减少测量误差。

必须保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定期进行测量、分析,工作基点与测量基准点间也必须进行测量,以得到工作基点的坐标值,同时可根据坐标值的差异,判断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常用方法有那几种?
1、作图分析,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常用的是将观测资料按时间顺序绘制成过程线。

2、统计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特性,分析观测物理量的周期性、相关性和发展趋势。

3、对比分析
4、建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用以分离影响因素,研究观测物理量变规律,进行预报和实现安全控制;常用的数学模型有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

该醒目完成后,提供给甲方的成果应包含那些内容?
1、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方案
2、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图
3、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4、仪器的检校资料
5、原始观测记录
6、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
7、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报成果资料
8、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9、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