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光纤传输理论及基本特性
2.3.2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分析
C.截止、远离截止和传输模
[例3] LP11模的光强分布图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2.3.2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分析
C. 截止、远离截止和传输模
[例4] LP21模的光强分布图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2.3.2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分析
1. 标量近似分析的一般过程如何? 2. u, w是如何定义的,公式? 3. 导出特征方程的目的是什么? 4. 截止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 截止的数学条件是什么? 6. 远离截止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7. 远离截止的数学条件是什么? 8. 线极化波LPmn的概念?(m, n)的物理意义,光强分布图?
●分析方法:从麦克斯韦电磁方程和物质关联方程入手,考 虑光纤的边界条件,并假定电磁场作简谐振荡,导出亥姆 霍兹方程,进而进行标量近似分析和矢量精确分析。
矢量亥姆霍兹方程 k0 n 0
2 2 2
(1)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2.3.2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分析
1. 标量近似分析
标量近似: 严格讲,在圆柱坐标系中,只有 EZ 和 HZ 分量
n 表征在纤芯半径方向上,电磁场出现最大值的次数。
从 n 的物理意义可知 u 的物理意义:u 反映了纤芯区驻 波场的横向振荡频率。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2.3.2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分析
C.截止、远离截止和传输模
C.4 线极化波LPmn例题
[例1] 对于LP01 模,求其远离截止条件下的场型,即场变化规律。 解: m=0,n=1,u=2.40483。 (1)由于m=0,光场沿圆周变化:Φ(φ)=cos(0φ)=1,说明当φ由0变 化到 2π时,光场沿圆周无变化。 2.40483 Rr =J 0 r (2)光场沿r的变化规律:按0阶贝塞尔函数变化,即 a r = 0, R(r)=1; r = a, R(r)=0. 在r从0到a的变化过程中,R(r)单调递减。 其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第2章_光纤传输理论_2013F-C2
几何结构特性——以光纤的纤芯和包层的几何尺寸表述; 光学特性 ——以光纤的径向折射率分布和数值孔径表述; 传输特性—— 光纤的损耗、色散、以及单模光纤的偏振特性。
本章介绍光纤几何结构,讲解光纤传输光波的原理。
§1.1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一、光纤的结构
sin c n2 sin c sin t n1
2.2.1 光纤的导光原理
基本传输条件
全反射条件
光波从光密(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入射光疏(折射率较小)的介质 入射角超过临界角
相干加强条件
对于特定的光纤结构,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电磁波可以在光 纤中进行有效的传输。这些特定的电磁波称为光纤模式。 光纤中可传导的模式数量取决于光纤的具体结构和折射率的 径向分布。如果光纤中只支持一个传导模式,则称该光纤为 单模光纤;反之,支持多个传导模式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2)多模光纤 (MMF— Multi-Mode Fiber)
定义:在一定工作波长下,多模光纤能够 传输多种模式的介质波导。
特点:
(1)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约为50mm ; (2)多模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可以是阶跃型分布 光纤;可以是渐变型光纤;
(3)存在模式色散,即多模光纤的带宽变窄。
(2) 多模光纤
光波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以三种不同的入射角进入 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n1 n2 n2 n1 ki
入射光 (a)
多模光纤传输光的原理
t i r i c
kt
透射光 (折射光)
t c c
消逝波
kt kr ki
二、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霍兹方程进行空间坐标纵、横分离,令 x, y, z x, y eiz
•上式代入亥姆霍兹方程(2-4)式,得
2 2 2 2 2 2 x , y x , y x , y x, y 0 t 2 z
模式场分量与纵横关系式
模式的场矢量 Ex, y, z 和 H x, y, z 具有六个场分量:
Ex , Ey , Ez 和 H x , H y , H z (或 Er , E , Ez 和 Hr , H , H z )。只
有当这六个场分量全部求出方可认为模式的场分布唯
一确定。 但实际上这并不必要。因为场的横向分量可
• 几何光学中,光线定义为等相面的法线。一般情况下, 麦克斯韦的试探解可以写成振幅与相位的形式
2 5
式中, t2是横向拉普拉斯算符, 与 分别是横向与纵向传 播常数。 (2-5)式中的 x, y 可以分别代表 E 和 H 的横向场分布,即 有 2 E x, y 2 E x, y
t 0 H x, y H x, y
• U和W是场的横向传播常数;
• U反映了导模在芯区中的驻波场的横向振荡频率; • W值则反映了导模在包层中的消逝场的衰减速度,其 值越大衰减越快。 • 还可以看到U,W和V满足如下关系
V 2 U 2 W 2
• 归一化频率
模式分析时的一个重要参量:光纤的归一化频率
V 2
2 a n12 n2 k0 an1 2
2 6
上式就是光纤波导中光传播时遵从的波导场方程。这是波动 理论方法的最基本方程。显然,它也是一个典型的本征方程。 当给定波导的边界条件时,求解波导场方程可得本征解及相应
最新第2章光纤传输原理及特性PPT课件
(4)Ey的标量解
整理变为:
R (r)Jm [n21k20 2]1/2r
R (r)K m [2 n 22k20]1 /2r
ra
ra
E y 1 e jzcm oA s 1 Jm (U /a )r
E y2ejzcm oA s2K m (W /a)r
r≤ a
r≥ a
(2.16)
利用光纤的边界条件可确定式中的常数。首先根据边界条件找
出 A1, A2 之 间 的 关 系 。 在 r=a 处 , 因 , 可 得
A1Jm(U)=A2Km(W)=A,将此式代人(2.16)式中,得:得
E y 1 A jze cm oJ m s(U /a )/r J m (U ) r≤ a E y 2 A jze cm oK s m (U /a )/r K m (U ) r≥ a
以m=0的LP0n模为例,其场沿r 方向变化为: R (r)J0(U r/ a )
•LP01模,U=μ01=2.405, R (r)J0(2.40 r/a 5 ) ,在r=0处,R(r)=1而在r=a 处, R (r)J0(2.4)00 5
沿变化如图4-12
•LP02模,U=μ02=5.5201, R (r)J0(5.5r2/a)1 在r=0处,R(r)=1,而在r=a 处, R (r)J0(5.5)20 1 在r=0.4357a处, R (r)J0(2.4)00 5沿r的变化
φα为什么是最大接收角? (2)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 NA的定义? NA=sinφα 物理意义: NA大小反映了光纤捕捉 线的能力.
NA=sinφα=?
NA的表达示
图2.12 光线在阶跃光纤中传播
因为n0n s:1 inc φαo =c n1n s1 s in1 ( 90s 0-2 θicc )=n nn 11 co1 s θn n c,2 2 1 2n s2 1 in cn 2 2 nn12
光纤传输原理概述
光纤传输原理概述
光纤传输是利用光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
光纤传输原理是基于光的全内反射原理和光电转换原理,将信息通过光信号的传输来实现远距离高速的通信。
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的全内反射,将光信号在光纤中进行传输。
光纤是一个由高纯度的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的非导电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折射率和反射率。
在光纤的中心是一个称为"光芯"的细小空心管道,光信号通过光芯进行传输,而光芯被称作"传输通道"。
光纤的光芯被包裹在一个折射率较低的绝缘材料中,称为"包层"。
包层抑制了光信号的泄漏和散射。
包层的外部是绝缘层,用于保护光纤免受环境中的干扰和损坏。
在光纤传输中,光源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一般使用激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光信号被发送到光纤的一端,经过光纤中的全内反射进行传输,最终到达接收端。
在光纤的末端,光信号会被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解码和处理。
光纤传输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纤传输具有非常高的传输速度,可以支持高达数十亿位/秒的数据传输速率。
其次,光纤传输具有很高的传输距离,可以传输几百到几千公里的距离而不发生信号衰减。
此外,光纤传输还具有抗电磁干扰和窃听的能力,因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不会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总结来说,光纤传输原理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
光纤传输依赖于光的全内反射原理和光电转换原理,能够实现高速、远距离
和抗干扰的通信。
光纤传输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提高通信速度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2章 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第2章 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w成为虚数,包层中的场将成振荡型,而振幅不减 小,意味着光能向外辐射,这时的光场为辐射模式。 显然,w=0刚好是传导模和辐射模的分界处,将wc=0 定义为传导模的截止条件。
下面考察截止这种极端情况下特征方程的解。首 先我们引入一个有用的参量——归一化频率,定义为
而Im在r趋近无穷时也趋于无穷,所以C应为0。于是R(r) 可写为
R(r)
AJ
m
(
u a
)
r
DK
m
(
a
)
r
ra ra
(2.17)
第2章 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J与K两种函数的曲线示于图2.2中。利用上式,光
纤中Ey的表示式可写成
Jm
(
u a
r)
Ey
(r,
,
z)
e
jzz
Asin
n
Jm(u)
第2章 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其中,Jm为贝塞尔函数,Ym为聂曼函数。R(r)在纤 芯处应为驻波解,由于Ym(0)为无穷大,与场的实际情 况不符,因此B为0。在包层内,R(r)的解应是修正贝
塞尔函数的组合
R(r)CIm(ar)DKm(ar) (2.16)
第2章 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其中,Im和Km分别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修正的贝塞 尔函数。R(r)在包层中随r的增加应减小,是衰减解,
第2章 光纤传输基本理论
我们知道,对通信用光纤,纤芯、包层折射率相 差很小,Δ<<1。在这种情况下,纤芯、包层界面上全 反射角的临界角接近90°,光纤中导行波的射线几乎 是与光纤轴平行传播的。这种波接近TEM波。电磁场 的轴向分量很小,横向分量占优势,该横向场的极化 方向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横向电场和磁场之 间的关系可用波阻抗Z=(μ0/ε)1/2来表示。
[普及知识]光纤的传输原理
[普及知识]光纤的传输原理(一)光波速度光波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为c=3×105km/s。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成反比,即式中 n——介质光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
真空的光折射率为1,其他介质的折射率大于1,因此传输速度比在真空中小。
其中空气的折射率近似为1,而石英光纤的折射率为1.458,则光波速度为v=2×105km/s。
光波的波长(λ)、频率(f)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为c=fλ或(二)光波的折射与反射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在两种不同的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1.9所示。
设MM′为空气与玻璃的界面,NN′为界面的法线,空气折射率n1<玻璃折射率n2。
当入射光到MM′与NN′的交接处O点时,发生一部分光反射回空气,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玻璃中的现象。
图1.9 光的反射和折射根据反射定律,=∠φ1,则根据折射定律,假设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根据波动理论可知因此,可推导出(三)光波的全反射根据折射定律,光从折射率大的介质到折射率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并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当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φ0时,折射角∠φ2=90°,如图1.10所示,这时光以φ1角全反射回去,从能量角度看,折射光能量越来越小,反射光能量逐渐增大,直到折射光能量消失。
即图1.10 光波的全反射在这种情况下,(四)光纤导光原理光纤的传输原理,可以用几何光学的反射、折射特性来分析。
当光从光密媒介(折射率相对较大)到光疏媒介的交界面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即入射角达到一定值时,折线光线将与法线成90°角,再增大会使折射光线进入原媒介(即光纤)传输。
以阶跃型多模光纤的交轴(子午)光线为例,进一步讨论光纤的传输条件。
设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分别为 n1和 n2,空气的折射率 n0=1,纤芯中心轴线与 z轴一致,如图1.11所示。
光线在光纤端面以小角度θ从空气入射到纤芯(n0<n1),折射角为θ1,折射后的光线在纤芯直线传播,并在纤芯与包层交界面以角度ψ1入射到包层(n1>n2)。
光纤光学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MAXWELL’S EQUATIONS ∇ · B = 0 ∇ · D = ρ ∇×E = −∂B/∂t ∇×H = J +∂D/∂t From the first line, the normal ponents of D and B are continuous across a dielectric interface From the second line, the tangential ponents of E and H are continuous across a dielectric interface
由于渐变型多模光纤折射率分布是径向坐标r的函数,纤芯各点数值孔径不同.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局部数值孔径NA(r)和最大数值孔径NAmax
组层与层之间有细微的折射率变化的薄层, 其中在中心轴线处的层具有的折射率为n1,在包层边界的折射率为n2。这也是制造商如何来制造光纤的方法。
= r1 (1.13)
01
An(0) sin(Az) cos(Az)
cos(Az)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r
03
这个公式是自聚焦透镜的理论依据。
θ*
由此可见,渐变型多模光纤的光线轨迹是传输距离z的正弦函数,对于确定的光纤,其幅度的大小取决于入射角θ0, 其周期Λ=2π/A=2πa/ , 取决于光纤的结构参数(a, Δ), 而与入射角θ0无关。
波动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
时、空坐标分离:亥姆霍兹方程,是关于E(x,y,z)和H(x,y,z)的方程式
单色波:
矢量的Helmholtz方程
空间坐标纵、横分离:得到关于E(x,y)和H(x,y)的方程式;
第2章:光纤传输原理
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的理论基础:费马原理(最小光程原
理)
应用条件:所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寸远远大于光 波波长
优点:简单、实用
波动光学
理论基础:麦克斯韦方程组
应用目的:在研究对象空间尺寸与光波波长可
比拟时,波动光学分析方法更严密
优点:严密
光的折射与反射
折射定律
n1 sin i n2 sin t
利用折射率梯度分布可减小多径色散
n1 c n
平方律分布时子午光线最大时延差: max 1 2 2c 双曲正割分布时子午光线可实现自聚焦,没有时延差
尚未解决的问题
斜光线的行为要复杂得多,不能做到自聚焦
2.3 光纤的波动光学分析方法
目标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光波导的边界条件获得
d dr nr nr ds ds
d r dnr cos Z r 2 dr dz
2
Z 0
计算时延
r
Q z P
光程 时间
L0 nr ds
P Q
o
t L0 / c
沿z轴传播的距离 z P
L0 t 沿z轴传播单位长度的时延 z P cz P
H z 2 B2 K m ac r e
jz
W cos m B2 K m a
设纤芯(0≤r≤a)折射率n(r)=n1,包层(r≥a)折射率
n(r)=n2,引入无量纲参数U、W和V。
U2=a2(n21k02 -β2) W2=a2(β2-n22k02) V2=U2+W2=a2k02(n21-n22) (0≤r≤a) (r≥a)
光纤传输理论及特性 ppt课件
适用小尺寸光学现象-----单模光纤。
ppt课件
5
2.1 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
2.1.1 光纤的结构 1. 光纤结构
光纤通信
ppt课件
6
2.1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光纤通信
(1)纤芯: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
直径d1=4μm~50μm,单模光纤的芯部为4μm~10μm,多
➢ 1310nm色散(1~3ps.nm-1.km-1),衰减0.34dB/km; ➢ 1550nm色散(17ps.nm-1.km-1),衰减0.20dB/km; ➢ 成本低,大多数已安装的光纤均为G.652,低损耗 ; ➢ 大有效面积,有利于克服非线性效应; ➢ 色散斜率大,大色散系数,色散受限距离短; ➢ 可用G.652+DCF方案升级扩容,但成本高;
模光纤的纤芯为50μm。 纤芯的成分是高纯度SiO2,掺有极少量的掺杂剂(如GeO2,
P2O5),作用是提高纤芯对光的折射率(n1),以传输光信号。
(2)包层:包层位于纤芯的周围。
直径d2=125μm,其成分也是含有极少量掺杂剂的高纯度SiO2。 而掺杂剂(如B2O3)的作用则是适当降低包层对光的折射率(n2), 使之略低于纤芯的折射率,即n1>n2,它使得光信号封闭在纤芯中
图2-4 光在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传播
ppt课件
12
2.1.2 光纤的分类
光纤通信
(1)多模光纤
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芯径d1)远大于光波波长时(约
1μm),光纤传输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输模 式,这样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2)单模光纤
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芯径d1 )较小,与光波长在同一 数量级,如芯径d1 在4μm~10μm范围,这时,光纤只允许一
光纤传输原理概述
16:59
5
➢ 斜光线: 不在同一平面里,不经过光纤的中心轴线,但仍在光 纤芯与包层的界面上作全反射,这种光线的范围是在边界面 和焦散面之间,是空间折线。
➢ 斜光线的极限是焦散面与芯包层界面重合,这时斜光线变成螺 旋线。
16:59
6
分析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可应用两种理论: 波动理论和射线理论。 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光波在阶跃折射率光纤中传播的模式特
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复杂。 射线理论是一种近似的分析方法,但简单直观,对定性理
解光的传播现象很有效,而且对光纤半径远大于光波长的多 模光纤能提供很理论分析法—将光线看成一条几何射线,用几何光学方 法(折射和反射)分析其传播特性,其传光原理比较直观,易理 解。适用于均匀多模光纤。对非均匀光纤,误差大;对单模 光纤完全不适用。
16:59
4
只有位于入射光线与光纤轴线夹角为θa的圆锥体之内的那些 光线,才能在光纤内满足全反射条件被光纤捕捉而形成传导模。 位于这个圆锥体之外的光线,尽管也能入射到光纤中,但不能在 光纤中形成全反射而传播,只能折射到光纤的包层形成辐射模, 射入到空气中。
入射端面
n0
c
a
包层
n2
纤芯
n1 Z
光纤的数值孔径
子午光线和斜光线 可以把光纤中的光线分成两类。
子午光线:始终处在一个平面里,经过波导的中心轴线,
在光纤纤芯与包层界面上作全反射,呈锯齿形,是平面折线。
16:59
3
光纤的数值孔径NA
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是衡量一根光纤当光线 从其端面射入时,它接收光能大小的一个重要参量。 从几何光 学角度看,并不是所有从空气射向光纤端面的光都能在光纤中 满足全反射条件而传播。
《光纤传输理论》PPT课件
问题:在实际系统中,光信号到底如何传输? 其传输特性、传输能力究竟如何?——本章讨论 的要点。
2020年11月25日星期 三
一、光纤的结构
§2-1 概述
其保护作用的 塑料涂敷层, 250um
玻璃包 层,125 um
n1>n2
几何光学方法 l << a 光线 射线方程 折射/反射定理 约束光线
波动光学方法 l~a 模式 波导场方程 边值问题 模式
2020年11月25日星期 三
§2-2 光纤传输的射线分析(几何光学方法)
射线分析法只能适用于多模光纤:纤芯直径 为50/62.5µm(欧洲/美国标准),而纤芯中传播的光 信号波长~1µm,相比较而言,纤芯直径>>光信 号波长,可以采用几何光学方法近似分析,而单 模光纤纤芯直径为4~12µm,同光信号波长为同一 个数量级,不能采用射线分析法。 一、几何光学分析法的基本点 1. 光为射线,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2. 不同介质的分界面,遵循折反射定律。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2-1 概述; ➢§2-2 光纤传输的射线分析(几何光学方法) ; ➢§2-3 光纤传输的波动光学分析; ➢§2-4 单模光纤; ➢§2-5 光纤的性能参数(传输特性) ; ➢ 本章思考题。
2020年11月25日星期 三
§2-1 概述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能将任何信息无 失真地从发送端传送到用户端,这首先要求作为 传输媒质的光纤应具有均匀、透明的理想传输特 性,任何信号均能以相同速度无损耗、无畸变地 传输。
包层掺入B202的0年目11月的25日:星期折射率
三
§2-1 概述
第2章光纤传输09-2
图2-3 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13
光在阶跃折射率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光纤的传播轨迹 分别如图2-5和图2-6所示。
图2-5 光在阶跃折射率多模光纤中的传播
图2-6 光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的传播
14
光纤的类型
紧套光纤与松套光纤
紧套光纤就是在一次涂覆的光纤上再紧紧地套上一层尼 龙或聚乙烯等塑料套管,光纤在套管内不能自由活动。 松套光纤,就是在光纤涂覆层外面再套上一层塑料套管, 光纤可以在套管中自由活动。
Ln n − n = 1 1 2 c n2
记
n − n2 ∆= 1 n1
单位长度光纤的 最大时延差:
∆Td ≈
n1 ∆ C
11
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中光的传输
渐变折射率光纤的折射率在纤 芯中连续变化。适当选择折射率的 分布形式,可以使不同入射角的光 线有大致相等的光程,从而大大减 少群时延差 群时延差 α=∞,下式简化为阶跃折射率 α=2,下式近似为抛物线分布
4
(二)光纤传输
光纤就是利用全内反射现象来传输光波的
若从光源发射的光经空气以后耦合 到光纤中,那么满足光纤中全内反 射条件的光的最大入射角θmax满足:
Sinθmax =n1Sin(90°-φc)= 定义光纤的数值孔径为:
n1 − n2
2
2
NA= n1 2 − n2 2
物理意义: 5 数值孔径表示光纤的集光能力。 数值孔径越大,就表示光纤捕捉光射线能力越强。
(三)光纤结构和模式
6
1、光纤的结构
目前光纤是用石英玻璃(SiO2)制成的横截面很小的双层 同心圆柱体。未经涂覆和套塑时称为裸光纤。
n2
n1>n2
7
光纤的结构
第二章光纤传输与导光原理
第二章光纤传输与导光原理2.1 光波的本质狭义地说,光是波长在380-780nm范围的可见光,但是,它又包含有红外线、紫外线,因此没有严格的界限。
广义地讲,光是波长较电波短,频率较电波高的一种电磁波的总称。
目前通信用光波是在近红外波和可见的红光波段,工作波长在λ=0.80~1.65μm之间,或者说通信用光波的频率更高f=1014~1015Hz。
所谓可见光是指人的眼睛可见的电磁波。
人的眼睛可以感受到较长波长的光,如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在可见光中,人眼最易感受的是555nm的黄绿光。
绿色光的波长约为500nm,红色光的波长在700nm,紫色光的波长约为400nm,可见光波的范围在400nm—700nm 之间,波长小于380nm或大于780nm的光,无论光强度有多强,人的肉眼几乎不可能看得到。
红外线是比可见红光的波长更长,比电波波长更短的光之总称。
按照到可见光的排列顺序,可分为近红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三种。
近红外线是人眼不可见光中最常用的光,它的性质同可见光几乎无大的区别。
借助半导体材料(InGaAsP)、某些气体材料(CO2)或红宝石(α-Al2O3)可有效地发光、感光,广泛用于光通信领域;波长稍长的红外线,热作用最高,若利用黑体辐射,从远红外区到红外区范围的红外光将呈峰值效应,这种光对物质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因此,多用于微波炉、取暖器等;远红外线到电波范围,电磁波中包含有许多分子的旋转运动、振动所对应的频率,这对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非常有用。
紫外线是比可见光中的紫光波长更短的波,是不可见光,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2.1.1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
如上所述,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但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则证明光具有粒子性,所以既可以将光看成是一种电磁波,又可以将光看成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流。
1.光的波动性光波在均匀透明介质中传播的电磁场分布形式可用麦克斯韦波动方程的弱导近似式波动方程描述:▽2H=[1/υ2][∂2H/2∂2t] (2-1-1)▽2E=[1/υ2][∂2E/2∂2t]式中:E—电场强度;H—磁场强度;υ—均匀介质的波数,υ=1/(nε0μ)1/2=1/(nк0)1/2▽2—二阶拉普拉斯算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形 式
E 电场强度矢量 H 磁场强度矢量 D 电位移矢量
磁感应强度矢量
D dS dV B
B dS 0
S
S
J 传导电流密度矢量
式中,D E;B H ;,分别为介质的介电常数 和磁导率。
是自由电荷体密度。
1
a
2 3
o1z源自图 2.2.3 光纤中的子午光线
图中n1、n2分别为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要使光完全限制在光纤 内传输,光线在纤芯包层分界面上的入射角 须满足: 。 即:
n2 n2 sin 0 , 0 arcsin( ) n1 n1 n2 2 ) n1
0
或 sin 0 1 (
x 包层n 2 r 纤芯n 1
z
y
图 光纤中的圆柱坐标
E ( H )各分量的含义
Ez ( H z ): 光纤轴(纵)向分量
r x
Er ( H r ):光纤端面径向分量
E ( H ):光纤端面沿圆周方向分量
y
z
1 E 2 E ( E ) 0 2 (3) t (3)、(4)的解为 2 1 H 2 H ( ) H 0 2 (4) t E (r , , z, t ) E (r , ) exp[ j (t z )] (5) H (r , , z, t ) H (r , ) exp[ j (t z )] (6)
2
1 E 2 E ( E ) 0 2 (3) t 2 1 H 2 H ( ) H 0 2 (4) t
2
(3)、(4)是光在光纤中传播的基本方程。
光纤具有圆柱形结构,选用圆柱坐标(r,φ,z),使 z轴与光纤中心轴线一致, 如下图所示。
(a) 导波模
(b) 衬底辐射模
(c) 辐射模
二、薄膜波导的特征方程
形成导波模的条件: 1、θ>θ12>θ13 2、满足横向谐振条件 即满足为薄膜波导的特征方程
2n1kd cos 213 212 2m
式中:k
c
2
m 0,2, (2.1.1) 1,
ω为光波的角频率,c为光速,λ为光的波长,d为波 导薄膜的厚度,2ψ13、 2ψ12为在波导薄膜上下界面 处发生全反射引起的相位变化;m为模指数。
二、子午光线和斜光线
光纤中传输的光线可以分为两大类:子午光线和斜光线。 子午光线:经过光纤轴线的平面称为子午面。光纤中子午面 有许多个。在图 2.2.2(a)中画出了一个子午面MN。位于 子午面内的光线称为子午光线。子午光线是与光纤轴线相 交的平面折线,子午光线在光纤端面上的投影是一条过光 纤中心的直线。 斜光线:光纤中不在子午面内传播的光线都是斜光线。斜光 线与光纤的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其光线传输轨迹是空 间螺旋折线。斜光线在光纤端面上的投影是不过光纤中心 的折线。如图 2.2.2(b)所示。此折线可为左旋,也可为 右旋,但它和光纤的中心轴是等距的。
: XP与XC的夹角,表示折射光线在界面上的入射角
C'
由于α,β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根据立体几何公式有:
cos cos cos
式中, 表示XY与XP的夹角,即XY与光纤界面过X点的法线的夹角。 将 α= 90-θ´代入(2.2.7)式,可得:
cos sin cos
在端面上,SX的入射角为θ0,折射角为θ ´ ,由折射定律可得:
n0 sin 0 n1 sin cos
在光纤内部,光线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上反射,入射角为,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n2 sin n1
由此可以导出斜光线在光纤端面入射时的最大孔径角
:
斜
sin 斜
n1 n2
图 2.2.1 光纤的结构和折射率分布图
一、相对折射率差
一、相对折射率差 相对折射率差定义为:
2 n12 n2 2n12
在均匀光纤中导波模是靠光线在纤芯和包层交界 面上发生全反射而传播的。这种传播行为与平面介质 波导相同,由于光纤的交界面是圆柱形的,使得光纤 中光线传播比平面波导中光线传播更复杂。
式中, 和 H 分别为电场和磁场矢量,可在直角 E
坐标中用分量形式表示,(1)、(2)式也可用分 量式(在x,y,z方向的关系式)表示。
E 1 1 2 E 2 ( ) E ( ) 0 (1) t 2 H 1 1 2 H 2 ( ) H ( ) 0 (2) t 由于光纤是非磁性介质,在光纤介质中μ处处相等, 有μ=μ0,因而有 ,由 (1)、(2)式得 0
常见光纤名词
数值孔径(Numeric Aperture)
NA sin 0 n0 sin 0 n1 sin 0 空气中,n0 1 sin 0 n1 sin 0 n1 n2
2 2
n n2
2 1
2
θ
接收锥
四、斜光线在均匀光纤中传输
θ0 :入射角 ∠XYP=θ´ :折射角(轴线角) β:XP与XC的夹角 α= 90-θ´ :XY与XP的夹角
c
平面介质波导的色散方程可写为:
n1
2
d cos 13 12 m
对一定的模式,m是定值。当工作波长λ变化时,为 满足色散方程,平面波的入射角θ必须做相应的变化, 才能形成导波模。λ增加,θ减小。当θ减小到
c 时,导波模转化为辐射模。导波模被截止。对应 于 c 的波长称为该模式的截止波长。
(a)子午光线
(b)斜光线
图 2.2.2 光纤中的光线
三、子午光纤在均匀光纤中传输
当子午光线入射到纤芯界面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和分界面的法线三者均在子午面内,如图 2.2.3所示。 因而研究子午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可简化为研究光线 在子午面内的传播。
3 2 y
c
c
1
l L x 纤芯 n 1 包层 n 2
临界角
入射角=反射角
n1 n2 n1 > n2
θ1
900 n1 n2
n1 n2
θ2
临界角
全反射
第一节 平面介质波导的光线理论
平面介质波导是光波导最基本、最简单的结构形式。
最简单的平面介质波导是 三层平板结构,如图 2.1.1 所示。中间一层称为薄膜 层,折射率为 n1,厚度为 d。上面一层称为覆盖层, 折射率为 n3。下面一层称 为衬底层,折射 率为 n2。为使光波集中在 薄膜中,n2和 n3必须小于 n1。如果 n2=n3,这种波 导称为对称平面介质波导 (或对称薄膜波导)。一 般情况有:n1>n2>n3。
式中, 0
90 0 ,又n0 sin n1 sin ,
2 1 2
设n0为空气的折射率。则
n0 sin 0 n1 sin 0 n n2
只有入射角 γ≤γ0的子午光线才可以在光纤中传输,为 光纤所收集。γ0的大小反映了光纤收集光的能力,通常 称 γ0为最大孔径角。
三、波导模式的轴向相位传播系数
用β替换θ,可将(2.1.1)式表示为导波模传播系数β随 角频率ψ变化的方程,即薄膜波导的色散方程。
平面波导的图解如下 1 2
(a)对称波导(n1=n3)基模解
(b)非对称波导基模解
(c)平面波导基模解
曲线1,2的交点即方程的解
平面波导色散曲线
利用色散方程得出某一m值下的传播系数β随角频率 ψ变化的曲线,就是平面介质波导的色散曲线。
图2.1.1 三层平板介质波导示意图
一、平面介质中波导中光的传输模式 二、薄膜波导的特征方程 三、波导模式的轴向相位传播系数
四、导波模的截止波长
一、平面介质中波导中光的传输模式
根据入射角的不同,平面波在两均匀介质交界面上, 发生反射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从而可以得到两种 不同的传输模。假设薄膜覆盖层、薄膜衬底界面的全 反射临界角分别为θ13、θ12。 1.导波模 波导内传输光的入射角θ满足θ>θ12>θ13时,光在波 导薄膜的上下两个界面上都要发生全反射。这样,光 就被限制在波导薄膜中沿z方向传播,传播路径如图 2.1.1(a)所示。这种模式称为导波模或导模。
导波模
连续谱
2.1.4 平面波导色散曲线
四、导波模的截止波长
在金属波导中,轴向相位传播常数 β=0意味着导波截止。 而在介质波导中,当平面波的入射角θ小于波导边界的临界 角时,光线不能发生全反射,部分光会离开波导,形成辐 射模,即认为波导中导波模是截止的。所以定义 ( 为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导波模的截止条件。 c
根据斯托克斯公式(1)和高斯公式(2), 将积分形式化成微分形式。
a dl ( a ) dS
a dS ( a )dV
S
L
S
2、 微分形式
B E t D H J t D B 0
第二章 光纤 传输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平面介质波导的光线理论 第二节 均匀光纤的光线理论 第三节 均匀光纤的波动理论 第四节 渐变型光纤的光线理论 第五节 渐变型光纤的波动理论 光线理论和光波动理论。光线理论是用几何 光学的方法来研究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光波动理论是以电磁波理论为基础。
光的基本知识
3、光纤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0, J 0
B E t D H t D 0 B 0
二、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基本方程
经推导,得到电磁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基本 方程或矢量亥姆霍兹方程。 2 E 1 1 2 E 2 ( ) E ( ) 0 (1) t 2 H 1 1 2 H 2 ( ) H ( ) 0 (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