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l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
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二、计算、论述题(共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l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二、计算、论述题(共40分) 11、解: E=0.1V
q=1C 12、解: E=BL gh 2 U=gh BL 24
3
4
42
22L
B gR m h。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 二 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部分2分,共56分)1.关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C .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D .温度越高,则扩散现象越明显2.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B .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所说的布朗运动C .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D .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由许许多多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
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 A .从外界吸热 B .内能增大 C .向外界放热 D .内能减小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0和v 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 .0v V N A =B .0m V N A ρ= C.0m M N A = D.0v MN A ρ= 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显示各向异性的物体必是晶体B .不显示各向异性的物体必是非晶体C .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是晶体D .不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是非晶体 6.关于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 .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引起的 C .粉笔能把纸上的墨水吸干是毛细现象D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隙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隙7.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 )A .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 .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 .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D .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8.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r 大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 .当r 小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 .当r 等于r 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 .在r 由r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9.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 A .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 .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 .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 .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0.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四个状态,图中ad 平行于横坐标轴,ab 的延长线过原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状态d 到c ,气体不对外做功,外界也不对气体做功B .从状态c 到b ,气体对外做负功C .从状态a 到d ,气体对外做功D .从状态b 到a ,气体不对外做功,内能增加11. 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L 的平行直导轨ab 、cd,b 、d 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 ,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
15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初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二学期高二开学初测试题物理试题考试用时:100分钟 满分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4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2r Qk E 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B .由B=ILF可知,磁感应强度B 与F 成正比,与I 、L 的乘积成反比 C .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电场强度一定为0 D .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0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线圈平面位于纸面内,现令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先按图所示的Oa 图线变化,后来又按bc 和cd 变化,令E 1、E 2、E 3分别表示这三段变化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I 1、I 2、I 3分别表示对应的感应电流,则下列正确的是A .E 1<E 2,I 1沿逆时针方向,I 2沿顺时针方向B .E 1<E 2,I 1沿顺时针方向,I 2沿逆时针方向C .E 2<E 3,I 2沿逆时针方向,I 3沿顺时针方向D .E 2= E 3,I 2沿逆时针方向,I 3沿顺时针方向3.如图所示线框ABCD 从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穿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BCD中有感应电流B.在匀强磁场中加速运动时,ABCD中有感应电流C.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时,ABCD中有感应电流D.离开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BCD中没有感应电流4.如图甲(a)所示的电路中,光敏电阻R2加上图(b)所示的光照时,R2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是图乙中的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三只灯泡L1、L2和L3,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原线圈接有一个理想电流表。
开始时开关S接通,当S断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线圈两端P、Q间的输入电压减小B.等效电阻R上的功率变大C.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变小D.灯泡L1和L2变暗6.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
2014-2015下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物理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绕有线圈的铁芯直立在水平桌面上,铁芯上套着一个铝环,线圈与直流稳恒电源、电键相连,如图所示,线圈上端与电源正极相连,闭合电键的瞬间,铝环向上跳起.若保持电键闭合,则( )A .铝环不断升高B .铝环停留在某一高度C .铝环跳起到某一高度后将回落D .如果电源的正、负极对调,观察到的现象不变2. 一交变电流的电压表达式为u =100 sin120πt (V ),由此表达式可知( )A .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100 VB .该交变电压的频率为60HzC .将该电压加在100Ω的电阻两端,则该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00 WD .t =1/480 s 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50 V3.满载砂子的总质量为M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0v 。
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A .0vB .m M Mv -0 C .m M mv -0 D .Mv m M 0)(-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 和B ,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m A >m B .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 )A .静止不动B .左右往返运动C .向右运动D .向左运动5.右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 ) A .25 A B .5AC .25.3 AD .3.5A6.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
变压器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_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包括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A.B.C.D.2.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3.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热量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H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5.含有11.2g KOH的稀溶液与1L 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KOH(aq)+H2SO4(aq)═K2SO4(aq)+H2O(l)△H=﹣11.46 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D.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 kJ/mol6.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两种D.101 kPa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在25℃.101kPa下,1 mol 硫和2 mol硫燃烧热相等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9.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1B.已知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H=+566.0 kJ•mol ﹣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10.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N2(g)+O2(g)═2NO(g)△H=+180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H是()A.﹣386 kJ•mol﹣1B.+386 kJ•mol﹣1C.﹣746 kJ•mol﹣1D.+746 kJ•mol﹣11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O2(g)═H2O(g)△H1=a kJ•mol﹣1②2H2(g)+O2(g)═2H2O(g)△H2=b kJ•mol ﹣1③H2(g)+O2(g)═H2O(l)△H3=c kJ•mol﹣1④2H2(g)+O2(g)═2H2O(l)△H4=d kJ•mol ﹣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C.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mol•(L•S)﹣1就是指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D.化学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1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14.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A.v(H2)=0.1 mol•L﹣1•min﹣1B.v(N2)=0.1 mol•L﹣1•min﹣1C.v(N2)=0.2 mol•L﹣1•min﹣1D.v(H2)=0.3 mol•L﹣1•min﹣115.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 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A.快B.慢C.相等 D.无法判断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17.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①扩大容器的容积②使用催化剂③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④升高温度⑤缩小容积⑥增大容器内的压强.A.②③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18.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19.一定温度下,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恒容,充入N2C.恒容,充入He D.恒压,充入He20.在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2mol H﹣O键断裂21.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22.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随着反应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23.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X(g)+nY(s)⇌pZ(g)△H<0,达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B.通入氦气,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C.增加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24.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销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25.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能是减小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X2转化率一定减小B.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反应物X2百分含量(X2%)将增大C.可能是缩小了容器的体积,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D.可能是升高了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减小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26.断开1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1)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此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中△H=(用含有a、b的关系式表示).(2)若图示中表示反应H2(g)+O2(g)═H2O(g)△H=﹣241.8kJ•mol﹣1,则b= kJ•mol﹣1,O═O 键的键能x= .27.(12分)(2011春•南安市校级期末)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热反应,且m+n p(填“>”“=”“<”).(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28.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与氢气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a kJ•mol﹣1,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2)400℃时,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测得氨气、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时,该反应的v正(N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N2),反应需向方向进行才能达到新的平衡.【选做题】(共1小题,满分25分)29.(25分)(2015•黑龙江模拟)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包括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A.B.C.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图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浓硫酸是稀释放热,但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D.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2.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则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则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反应2H2(g)+O2(g)=2H2O(l)是放热反应,则说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的总能量,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但无法判断H2和O2具有的能量高低.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根据能量守恒和放热反应本质判断即可.3.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热量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H为“+”【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反应热可能是放热,也可能是吸热,焓变△H=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据此解答.【解答】解:A、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B、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故B错误;C、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H<0,故C正确;D、反应物键能和大于生成物键能和时,反应吸热,△H>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求算焓变的方法,焓变△H=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中和热是指酸和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可以是强酸强碱,也可以是弱酸弱碱,只有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才是57.5KJ/mol,据此分析.【解答】解:A、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的电离吸热,所测中和热小于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酸碱的强弱不同,中和热的数值不等,故A错误;B、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1mol硫酸与1mol氢氧化钡反应放出的热量就不是中和热,故B错误;C、中和热的概念就是这样说的,故C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钡除生成水外还生成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放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相关问题,注意从中和热的概念出发分析即可,题目难度不大.5.含有11.2g KOH的稀溶液与1L 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KOH(aq)+H2SO4(aq)═K2SO4(aq)+H2O(l)△H=﹣11.46 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D.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酸碱的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的情况,根据中和热的概念: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1.2g即0.2mol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实质是生成0.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A、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会高于11.46kJ,故A错误;B、0.2mol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2molKOH完全反应生成2mol水放热114.6kJ,不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B错误;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不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KOH的稀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生成0.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生成1mol水会放出57.3kJ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中和热的概念分析应用,掌握概念是关键,题目较简单.6.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A.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液体,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B.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C.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D.中和热测定的实验需要烧杯、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解答】解:A.环形玻璃棒搅拌起搅拌作用,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B.温度计水银球测烧杯内的热水的温度,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C错误;D.中和热测定不用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原理,掌握测量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两种D.101 kPa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即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以及中和热的含义即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故A错误;B、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故B错误;C、燃烧热或中和热都属于放热反应,是反应热的两种,故C正确;D、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学生可以根据概念解答,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关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在25℃.101kPa下,1 mol 硫和2 mol硫燃烧热相等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考点】中和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分析,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SO42﹣和Ba2+反应生成BaSO4,需要放出热量;B.根据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C.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D.根据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1 mol 硫酸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生成硫酸钡沉淀和2molH2O,同时SO42﹣和Ba2+反应生成BaSO4,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故A错误;B.燃烧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所以在25℃.101kPa下,1 mol 硫和2 mol硫燃烧热相等,故B正确;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CO 的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101kPa时,1mol碳燃烧若没有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碳的燃烧热,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注意对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1B.已知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H=+566.0 kJ•mol ﹣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考点】燃烧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解答】解: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故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57.3k J•mol﹣1,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于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0 kJ•mol﹣1,故有2CO2(g)=2CO(g)+O2(g)△H=+566.0 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应注意的是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0.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N2(g)+O2(g)═2NO(g)△H=+180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H是()A.﹣386 kJ•mol﹣1B.+386 kJ•mol﹣1C.﹣746 kJ•mol﹣1D.+746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盖斯定律内容和含义,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得到.【解答】解:①2CO(g)+O2(g)═2CO2(g)△H=﹣566kJ•mol﹣1②N2(g)+O2(g)═2NO(g)△H=+180kJ•mol﹣1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2CO(g)+2NO(g)═N2(g)+2CO2(g))△H=﹣746KJ/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O2(g)═H2O(g)△H1=a kJ•mol﹣1②2H2(g)+O2(g)═2H2O(g)△H2=b kJ•mol ﹣1③H2(g)+O2(g)═H2O(l)△H3=c kJ•mol﹣1④2H2(g)+O2(g)═2H2O(l)△H4=d kJ•mol ﹣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比较△H的大小必须带着正负号比较;根据在放热反应中,△H<0,当反应物相同时,产物的能量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小,则△H越大,反之成立;反应热的大小与计量数成比例;【解答】解:A、反应①和③相比较,反应物相同,①的产物的能量高比③高,则放出的热量比③少,a比c大,故A错误;B、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即b和d均为负值,故B错误;C、反应②是①的二倍,故b=2a,而且燃烧放热,即b=2a<0,故C正确;D、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即c和d均为负值,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应注意的是比较△H的大小必须带着正负号比较.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C.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mol•(L•S)﹣1就是指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D.化学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反应速率与反应现象没有直接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C、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对应物质浓度的变化量;D、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解答】解:A、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慢的现象可能明显,如铁生锈,故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故B错误;C、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mol•(L•S)﹣1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对应反应物和或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故C错误;D、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与反应现象的关系,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较简单,但选项A是学生解答中的易错点.1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的,利用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解答】解:A、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W):v(Z)=1:1,故A错误;B、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X):v(Z)=2:3,故B错误;C、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X):v(Y)=2:4=1:2,即2v(X)=v(Y),故C正确;D、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W):v(X)=3:2,故A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可由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直接观察得出是解答的关键.14.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A.v(H2)=0.1 mol•L﹣1•min﹣1B.v(N2)=0.1 mol•L﹣1•min﹣1C.v(N2)=0.2 mol•L﹣1•min﹣1D.v(H2)=0.3 mol•L﹣1•min﹣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对于N2+3H2⇌2NH3,A.=0.033 mol/(L•min);B.=0.1 mol/(L•min);C.=0.2 mol/(L•min);D.=0.1 mol/(L•min),故反应速率C>D=B>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为高频考点,可以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比较,利用比值法可以快速判断,题目难度不大.15.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 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A.快B.慢C.相等 D.无法判断【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解答】解:v=中,△n、△t已知,但V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容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及计算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表示.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物理】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
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第一部分(共42分共同必做)一、本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2、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B、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C、摩擦力大小跟弹力大小一定成正比D、摩擦力方向跟弹力方向一定不垂直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指物体增加的速度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5、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第谷B、哥白尼C、开普勒D、牛顿6、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是50N,要使这两个力的夹角为90°,且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3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A、 20NB、 30NC、 40 ND、 80N7、重为的木块放在倾角为的木板上匀速下滑,则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 sin θB 、 tg θC 、 cos θD 、 ctg θ8、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 ,则在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时,所受引力为A 、 G/2B 、 G/3C 、 G/4D 、 G/99、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 、它们的速度可能不同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D 、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10、用绳吊一重物在竖直方向运动,在下列各种情况下,拉力对重物做正功的是:A 、物体向上加速运动B 、物体向下匀速运动C 、物体向下加速运动D 、物体向下减速运动11、如图1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作用力有: ( )A 、重力、绳的拉力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 、重力、斜面的弹力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12、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质量比为1:2,周期比为2:3,半径比为2:1,则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比为( )A 、 2:3B 、 3:2C 、 4:9D 、 9:413、质量m=2kg 的物体从距地面5m 高处以v 0=2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则物体落地时的水平距离和重力的即时功率分别为( )A 、 20m 20WB 、 2 m 100 WC 、 20 m 100 WD 、 2 m 200 W14、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学的基本单位除了“米”以外,另外两个基本单位是A 、质量 时间B 、速度 时间C 、秒 千克D 、牛顿 焦耳第二部分 (共33分 共同必做)二、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英语阅读训练1 Word版含答案
阅读训练36AI was in a strange city I didn’t know at all, and what’s more, I could not speak a word of the language. On my second day I got on the first bus that passed, rode on it for several stops, then got off and walked on. The first two hours passed pleasantly enough, then I decided to turn back to my hotel for lunch. After walking about for some time, I decided I had better ask the way. The trouble was that the only word I knew of the language was the name of the street in which I lived, and even that I pronounced badly. I stopped to ask a newspaper-seller. He handed me a paper. I shook my head and repeated the name of the street and he put the paper into my hands. I had to give him some money and went on my way. The next person I asked was a policeman. He listened to me carefully, nodded and gently took me by the arm. There was a strange look in his eyes as he pointed left and right and left again. I nodded politely and began walking in the direction he pointed.About an hour passed and I noticed that the houses were getting fewer and fewer and green fields were appearing on either side of me. I had come all the way into the countryside. The only thing left for me to do was find the nearest railway station.1. The writer preferred to walk back to his hotel because.A. he had no money to buy a ticketB. he wanted to lose himself in the cityC. he tried to know the city in this wayD. it was late and there were no buses passing by2. The newspaper-seller______.A. didn’t know where the hotel wasB. didn’t understand what the writer saidC. could understand what the writer saidD. didn’t want to take the money from the writer3. From the story we know that the policeman______.A. was kind but didn’t understand the writerB. told the writer where to take a trainC. knew what the writer really meantD. was cold-hearted and didn’t help the writer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A. The writer got close to the hotel where he stayed.B. The writer got to the hotel with the policeman’s help.C. The writer found he was much farther away from the hotel.D. The writer found the hotel in the direction the policeman pointed.5.In your opinion, what was the writer’s real trouble?A. He didn’t know the city at all.B. He couldn’t speak the language.C. He went too far in the wrong bus.D. He followed the policeman’s direction.BThe Taj Mahal (泰姬陵)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buildings in the world and the finest example of the late style of Indian architecture. It is at Agra in northern India. It lies beside the River Jumna in the middle of gardens with quiet pools.The Taj Mahal was built by the Mogul emperor Shah Jehan, who ruled India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t is in memory of his favorite wife, Arjumand Banu Bagam, known as Mumtaz Mahal, who died in 1631. The building, which was completed between 1632 and 1638, was designed by a local Muslim architect Ustad Ahmad Lahori. The whole building, with gardens and gateway structures, was completed in 1643. The Taj Mahal stands at one end of the garden tomb with marble (大理石) path. The room is softly lighted by the light that passes through double screens of carved marble set high in the walls. The building now is kept in good condition.The Taj Mahal took 22 years to build. Shah Jehan planned a similar building, but in black instead of white, to li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But before it could be built, Shah Jehan was imprisoned (监禁) by his son and buried next to his wife in the Taj Mahal.1. The Taj Mahal was built for____ .A. MumtazB. ShahC. Either Mumtaz or ShahD. Both Mumtaz and Shah2. Why do you think Shah Jehan was buried next to his wife?A. His own tomb hadn't been built.B. He hoped to be buried there.C. King and Queen should be buried together.D. He liked Mumtaz all his life.3.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____ .A. why the Taj Mahal was builtB. the love story between Shah and MumtazC.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aj MahalD. the Taj Mahal—the pride of Indians4. For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____ .A. the Taj Mahal looks more beautiful than before.B. the Taj Mahal doesn't exist now.C. the Taj Mahal has completely changed.D. the Taj Mahal has become a place of interest. 36 CBACB B篇AACD。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 二 化 学 试 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纤维素B .蛋白质C .油脂D .塑料2. 很多化学物质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溶液;③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A .水晶B .水银C .溴水D .重水3. 公安部发布法令:从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机动车将一律入刑。
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学名称为乙醇B .易挥发C .常用作有机溶剂D .不能燃烧4.科研人员最近发现放射性同位素钬Ho 16667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 )A .32B . 99C .166D . 2335.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 )A .Cl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8818+B .CH 4分子的比例模型:C .CCl 4的电子式:Cl Cl:C Cl:Cl ⋅⋅⋅⋅ D .氮气的结构式:N=N 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71 g Cl 2含有2 N A 个Cl 原子B .把40 g NaOH 固体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C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的K 2SO 4溶液中,含2 N A 个K +D .常温常压下,11.2 L N 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7.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 L 1 mol ·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0.5mol·L-1 CaCl2溶液C.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8.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Mg2+、SO42-、Cl-B.Ba2+、K+、OH-、NO3-C.Al3+、Cu2+、SO42-、Cl-D.Na+、Ca2+、Cl-、CO32-9.在冷的浓HNO3中,下列金属易发生钝化作用的是()A.铜 B.镁 C.锌 D.铝10.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右图所示转化的是()11.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属于合金B.金属的冶炼过程通常是把金属阳离子还原成单质的过程C.回收废旧金属既可以治理污染,又可以缓解资源短缺D.工业上电解氧化镁获得金属镁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加入稀硝酸中:3Cu + 8H++ 2NO3-= 3Cu2+ +2NO↑+ 4H2OB.铁粉溶于稀盐酸中:2Fe + 6H+= 2Fe3+ + 3H2↑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32-+ 2H+= CO2↑+ H2OD.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制Cl2:MnO2 + 2H+ +2Cl-Cl2↑ + Mn2+ +H2O13.下列反应中是吸热反应的是()A.氧化钙溶于水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碳酸钙受热分解14.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5.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H +定向移动到正极B .铜片逐渐溶解,质量减轻C .锌片为负极D .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 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6.对于铝热反应:Fe 2O 3 + 2Al 高温 2Fe + Al 2O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e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 .若27 g Al 参加反应则有3 mol 电子转移C .Fe 2O 3发生氧化反应D .Al 被还原1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二(下)期末物理复习试卷(一)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二(下)期末物理复习试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动,是因为()A.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太阳是宇宙的控制中心,所以星体都绕太阳旋转C.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行星对太阳有排斥力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答案】C【解析】解:A、行星绕太阳运动,引力提供向心力,不是因为行星惯性作用的原因,故A错误;B、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中的星体围绕太阳运动,而宇宙中的其它星体不围绕太阳运动,故B错误;C、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束缚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远离,故C正确;D、行星将太阳强大的引力变为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故而不会落向太阳,不是由于太阳对行星的斥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C.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作用,由于太阳的质量远大于行星的质量,故所有行星在引力作用下围绕太阳运动,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所以行星在各自轨道上运动没有落向太阳.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是将强大的万有引力变为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从而绕太阳运动而不至于落向太阳.掌握相关知识是关键.2.已知地球半径为R,将一物体从地面发射至离地面高h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h为()A.RB.2RC.RD.(-1)R【答案】D【解析】解:地面上:高度为h处:因为所以所以h=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此题考查万有引力随两质点距离延长而产生的变化,直接利用万有引力公式分别求出距离延长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题目不难,关键在于灵活处理不同状态下的物理量的变化,今后对于这类单一变量变化的问题,直接从初始条件和结束条件分别分析,即可容易得出结果.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3.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月17日13时(北京时间18日1时)借助“宇宙神-5”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长达9年的飞向冥王星的太空之旅.拥有3级发动机的“宇宙神-5”重型火箭将以每小时5.76万公里的惊人速度把“新地平线”号送离地球,这个冥王星探测器因此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射的速度最高的飞行器.这一速度()A.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大于第二宇宙速度C.大于第三宇宙速度D.小于并接近于第三宇宙速度【答案】ABD【解析】解: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v2=11.2km/s=4.032×104km/h,第三宇宙速度为v3=16.7km/s=6.012×104km/h要把“新地平线”号送离地球,根据题意可知,速度5.76×104km/h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接近第三宇宙速度.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要把“新地平线”号送离地球,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接近第三宇宙速度.本题要探测器为载体考查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的关系,知道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意义是关键.4.a是放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是近地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a、b、c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某时刻,它们运行通过地心的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它们的位置可能是图乙中的()A. B. C. D.【答案】AC【解析】解:同步卫星又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所以物体a、卫星c的角速度相同.所以C始终在a的正上方.角速度ω=,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角速度.一段时间后.它们的位置可能是图乙中的AC.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则角速度越小,所以经过相同的时间,可以比较出三卫星转过的角度,而同步卫星又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以及知道同步卫星的特点.5.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能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若引力常量已知,要想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除了上述信息,还必须知道()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该行星的密度C.该行星的线速度D.被该行星环绕的恒星的质量【答案】CD【解析】解:A、根据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mg=g=,万有引力提供该行星运动的向心力:r=,不知道行星的半径,无法求出行星的轨道半径.故A错误B、万有引力提供该行星运动的向心力::r=,,轨道的半径与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无关,故B错误;C、根据v=,所以r=,故C正确D、万有引力提供该行星运动的向心力:r=,故D正确故选:CD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进行判断是否能求出该行星所绕恒星的质量.根据密度-质量关系公式推导求解.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表示出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求解该题考查天体的运动规律,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求解相关问题,难度适中.三、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6.“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把广阔视野内的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获得的速度的倍C.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答案】C【解析】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v=.第一宇宙速度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所以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故A错误,C正确.B、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v=rω,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是赤道物体线速度的n倍.故B错误.D、根据,a=,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贴近地球表面运行卫星向心加速度的,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贴近地球表面运行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C.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去求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和第一宇宙速度之比.B、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v=rω去求解.D、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等于贴近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再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去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以及理解第一宇宙速度.7.宇航员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经过t秒后物体落回原抛物点,如果宇航员想把这个物体沿星球表面水平抛出,而使它不再落回星球,则抛出速度至少应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设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t=得:g=要使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抛出的速度为v,则有mg=m联立解得,v=故选:D.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由运动学公式t=求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要使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恰好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即可求解.本题是常见的竖直上抛运动和万有引力的综合应用问题,它们之间联系的桥梁是重力加速度是g.要明白物体只有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不落回地面.四、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8.甲、乙两恒星相距为L,质量之比甲乙=,它们离其他天体都很遥远,我们观察到它们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可知()A.两恒星一定绕它们连线的某一位置做匀速圆周运动B.甲、乙两恒星的角速度之比为2:3C.甲、乙两恒星的线速度之比为:D.甲、乙两恒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2【答案】AD【解析】解:A、B、据题可知甲、乙两恒星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围绕两星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一定相同,故A正确,B错误.C、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则有:m甲r甲ω2=m乙r乙ω2,得:甲乙=乙甲=根据v=rω,知v甲:v乙=r甲:r乙=3:2.故C错误.D、根据a=rω2知,向心加速度之比a甲:a乙=r甲:r乙=3:2,故D正确.故选:AD甲、乙两恒星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求解线速度之比和向心加速度之比.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双星系统的特点,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规律结合解答.9.关于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A.都是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B.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C.赤道上的物体和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但线速度、周期不同D.同步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答案】CD【解析】解;A、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而赤道上的物体,由万有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故A错误.B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v=即r越大,v越小,由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半径,即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v=ωr知的同步卫星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故B错误、C正确.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ω=,即r越大,ω越小,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半径,故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等均小于沿赤道上空运动的近地卫星的角速度,同步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故D正确.故选:CD.同步卫星定轨道(在赤道上方),定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定速率、定高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知向心力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出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比沿赤道上空运动的近地卫星轨道半径大,进而判定v、ω、a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同步卫星的特点:同步卫星定轨道(在赤道上方),定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定速率、定高度.以及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公式.五、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0.银河系中的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二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到其运动的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之间的距离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A. B. C. D.【答案】D【解析】解:S1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C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S2的质量为M,S1的质量为m,得:整理得: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双星系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写出公式变形后即可解得结果.S1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C做圆周运动,属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应用,简单题.六、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1.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答案】BD【解析】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引=F向G=ma向=m=m(R+h)解得a向=(R+h)v=F引=Gh=-R故AC错误;由于第一宇宙速度为v1=因而B正确;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因而D正确;故选BD.同步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因而与地球自转同步,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出相关的量.本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卫星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七、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2.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 ancri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C ancrie”与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C ancrie”与地球的()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C.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答案】B【解析】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解得所以轨道半径之比为,故A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故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a向心加速度a=所以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故D错误.故选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根据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出未知量代入等式.把所要比较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通过轨道半径估算周期、线速度、星球质量和密度、加速度等.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八、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13.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求该星球的质量将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答案】解: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得g=,其中M是地球的质量,r应该是物体在某位置到球心的距离.根据根据密度与质量关系得:M=ρ•πR3,星球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所以===4则=64答:该星球的质量将是地球质量的64倍.【解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表示出重力加速度.根据密度与质量关系代入表达式找出半径的关系,再求出质量关系.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比较.14.2012年6月16日,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发射时,“神舟九号”飞船首先要被发射到离地面很近的圆轨道,然后经过多次变轨后,最终与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之后,整体保持在距地面高度仍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继续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2)“神舟九号”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之比.【答案】解:(1).设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故有:①又因为在地面附近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卫星的重力即:②由①和②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2)根据题意可知,设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为v1=v=③神舟八号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为v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整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④由②、③和④可得,对接后整体运动的速度v2=所以:v1:v2=答:(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神舟八号宇宙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之比为.【解析】万有引力应用中在不考虑星球自转的情况下,星球表面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近地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此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此时重力提供向心力可得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同理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求得神舟八号在近地轨道和对接后轨道上运行的速度比.着重注意万有引力应用中的两点关系:1、星球表面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2、绕星球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熟练掌握这两点关系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_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C.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不变D.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能不变2.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A.B.C.D.3.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 )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B.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C.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合成D.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4.两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相比较( )A.水平抛出速度大的,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一定长B.水平抛出速度大的,水平位移一定大C.抛出点离地面高的,在空中飞行时间一定长D.抛出点离地面高的,水平位移一定大5.关于物体的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因此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B.由于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物体运动时间只由抛出时的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D.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由初速度决定,与抛出时的高度无关6.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A.9.0×104kg B.8.7×104kg C.6.0×104kg D.6.0×103kg7.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大小恒定且不为零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8.甲、乙两位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来研究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运动着的一升降机内做实验,站在磅秤上的甲同学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增加了20%,于是乙同学对该过程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作出了如下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9.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1=18N、F2=10N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若F2保持不变,当F1减小至14N时,物体所受摩擦力( )A.增大至24N,方向向左B.增大至22N,方向向右C.减小至4N,方向向左D.减小至4N,方向向右10.如图中有两个物体A、B,G A=3N,G B=4N,A用悬线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弹簧的弹力为2N,则悬线的拉力F T,B对地面的压力F N的可能值分别是( )A.F T=7N,F N=0 B.F T=5N,F N=2N C.F T=1N,F N=6N D.F T=2N,F N=5N11.汽车甲沿着平直公路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时,该处有一辆汽车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起动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12.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321:2:3 B.1:23:331:22:32C.1:2:3 1:1:1 D.1:3:51:2:3二、填空和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计22分)13.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水平向右,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 m/s2,方向为__________.(填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1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最大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m.15.物体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向下轻推恰能匀速下滑.若给此物体一大小为v0,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它沿斜面上滑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16.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他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学科,加深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请你根据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下列基本要素进行合理排序(填序号)__________.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②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③运用逻辑得出推论④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17.(1)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kg,金属板B的质量m′=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____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g取10m/s2)(2)该同学还设计性地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取时间间隔为0.1s的几个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金属板被拉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由此可知水平力F=__________ N.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船于28日17时37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自主出舱.飞船返回时,在接近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飞船最终分离.返回舱着陆,是由三把伞“接力”完成的.先由返回舱放出一个引导伞,引导伞工作16s后,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m/s减至80m/s.假设这段运动是匀变速竖直下降的,且已接近地面,试求这段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该段时间内返回舱下降的高度.19.摩托车障碍赛中,运动员在水平路面上遇到一个壕沟,壕沟的尺寸如图所示,要安全的越过这壕沟,求摩托车的速度v0至少为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10m/s2)20.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N/k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结果用含m1和g的式子表示)(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结果用含m1和g的式子表示)(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21.如图所示,在水平雪地上,质量为M=35kg的小红,坐在质量为m=5kg的雪橇上,小江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拉力大小为F=100N,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sin37°=0.6,cos37°=0.8,g=10m/s2)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从静止开始前进15m所需要的时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C.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不变D.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能不变考点:曲线运动.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着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时刻改变,故其一定是变速运动,一定具有加速度,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且合外力指向曲线的内侧.解答:解: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正确;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着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时刻改变,故B错误;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着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时刻改变,故其一定具有加速度,一定是变速运动,故C错误;D、曲线运动一定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可能不变,如平抛运动,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曲线运动的运动学特点(速度一定变化,一定具有加速度)和动力学特点(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指向曲线的内侧).2.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A.B.C.D.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合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解答:解: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轨迹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故C正确,而B不应该出现向下凹的现象,故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合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3.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 )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B.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C.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合成D.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解答: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有水平初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A、B、C 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能够从理论上分析分运动的运动规律.4.两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相比较( )A.水平抛出速度大的,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一定长B.水平抛出速度大的,水平位移一定大C.抛出点离地面高的,在空中飞行时间一定长D.抛出点离地面高的,水平位移一定大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解答:解:A、根据t=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A错误,C正确.B、根据x=知,初速度大,水平位移不一定大,还与高度有关,故B错误.D、根据x=知,高度越高,水平位移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影响平抛运动时间的因素,基础题.5.关于物体的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因此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B.由于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物体运动时间只由抛出时的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D.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由初速度决定,与抛出时的高度无关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解答:解:A、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A错误.B、平抛运动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则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正确.C、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C正确.D、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由初速度和高度共同决定,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6.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A.9.0×104kg B.8.7×104kg C.6.0×104kg D.6.0×103kg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加速度.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加速度公式可求得整体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整体的质量,则可求得空间站的质量.解答:解:整体的加速度a===0.0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空间站的质量M=﹣m=kg﹣3.0×103kg=8.7×104kg故选B.点评: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要注意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并注意在公式应用时的同体性,即公式中的各量均为同一物体所具有的.7.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大小恒定且不为零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各图象可知它们所表示的运动,则由运动性质可知其受力及加速度的性质.解答:解:A、s﹣t图象中,斜线表示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合外力为零;故A错误;B、乙物体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不为零且恒定;故B错误;C、丙物体加速度恒定,但不一定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匀减速运动,故C错误D、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均匀变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均匀变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研究图象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图象的横纵坐标及单位,然后才能根据相应公式确定图象的性质.8.甲、乙两位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来研究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运动着的一升降机内做实验,站在磅秤上的甲同学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增加了20%,于是乙同学对该过程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作出了如下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升降机的加速度.解答:解:甲同学站在磅秤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增加了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a==0.2g该同学的加速度方向向上,那么此时的运动可能是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也可能是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掌握住超重失重的特点,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求出人的加速度,本题就可以解决了.9.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1=18N、F2=10N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若F2保持不变,当F1减小至14N时,物体所受摩擦力( )A.增大至24N,方向向左B.增大至22N,方向向右C.减小至4N,方向向左D.减小至4N,方向向右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不同,我们需要先计算最大静摩擦力,通过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来求解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物体静止,f=F1﹣F2=8N<f MAX,若F2保持不变,当F1减小至14N时,物体所受合力为14﹣10=4N<8N,所以仍然静止,受静摩擦力为4N,方向向左.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抓住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判断方法,静摩擦力用平衡求解,滑动摩擦力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解.10.如图中有两个物体A、B,G A=3N,G B=4N,A用悬线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弹簧的弹力为2N,则悬线的拉力F T,B对地面的压力F N的可能值分别是( )A.F T=7N,F N=0 B.F T=5N,F N=2N C.F T=1N,F N=6N D.F T=2N,F N=5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本题中没有说明弹簧的形变是伸长还是压缩,故应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计论;由共点力的平衡可得出B对地面的压力.再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出绳子的拉力.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及地面的支持力而处于平衡;若弹簧的弹力向下,则有:F N=mg+F=4N+2N=6N;对整体受力分析有:T=G A+G B﹣F N=7N﹣6N=1N;若弹簧处伸长状态,B受支持力F N=G B﹣F=4N﹣2N=2N;对整体有:T=G A+G B﹣F N=7N﹣2N=5N;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弹簧的形变方向未知,则会产生两种可能情况,应全面考虑.11.汽车甲沿着平直公路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时,该处有一辆汽车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起动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作出汽车甲、乙的速度时间图线,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分析能求出的量.解答:解:作出汽车甲、乙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当汽车乙车追上汽车甲车时,两车位移相等,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甲乙位移相等时,两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则得乙车的速度为2v0.但从图象上无法知道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故不能求出乙车走的路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用图象法进行解题,知道在速度﹣时间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12.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321:2:3 B.1:23:331:22:32C.1:2:3 1:1:1 D.1:3:51:2: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要求连续的时间不等的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就要分别求出这三段时间内得位移,要求这三段位移,可以先求第一段的位移,再求前两段的位移,再求前三段的位移,前两段的位移减去第一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前三段的位移减去前两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就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根据x=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x1=a×12又前3s的位移减去前1s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x2=a×(1+2)2﹣×a×12=a×8又前6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x3=a×(1+2+3)2﹣×a×(1+2)2=a×27故x1:x2:x3=1:8:27=1:23:33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故1::=::=1:22:32=1:4:9故选:B.点评: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二、填空和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计22分)13.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水平向右,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100 m/s2,方向为与初速度相反.(填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0=8m/s; v=﹣12m/s;则加速度a==m/s2=﹣100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答案为:100;与初速度相反.点评: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惯.1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大小为4 m/s,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2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图象直接读出最大速度.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可知物体在6﹣8s内加速度最大.由“面积”求出位移.解答:解:由图读出,最大速度大小为4m/s.物体在6﹣8s内加速度最大,为a==2m/s2.物体8s内发生的位移是x==20m.故答案为:4;2;20.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抓住数学知识研究图象的物理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15.物体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向下轻推恰能匀速下滑.若给此物体一大小为v0,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它沿斜面上滑加速度大小a=2gsinθ.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体能匀速下滑,根据平衡得出滑动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方向分力的关系,当物体上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有:mgsinθ=f,当物体上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a=.故答案为:2gsinθ.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的基本运用,知道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基础题.16.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他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学科,加深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请你根据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下列基本要素进行合理排序(填序号)①③④②.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②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③运用逻辑得出推论④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其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解答:解: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合理顺序是①③④②.故答案为:①③④②.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对于著名物理学家、经典实验和重要学说要记牢,还要学习他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17.(1)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kg,金属板B的质量m′=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2.5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m/s2)(2)该同学还设计性地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取时间间隔为0.1s的几个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金属板被拉动的加速度a=1.67m/s2,由此可知水平力F=3.335 N.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专题:实验题.分析:(1)拉动B过程中,A处于平衡状态,其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示数,据此可正确解答.(2)根据△x=aT2求出金属板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水平拉力大小.解答:解:(1)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1N,示数为2.5N,A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摩擦力等于弹簧秤示数,F f=F=2.50N.滑动摩擦力:F f=m A gμ,解得:μ=0.25.。
2014聊城外国语学校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附答案人教版)
2014聊城外国语学校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附答案人教版)2014聊城外国语学校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附答案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4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压强单位的是()A.伽利略B.牛顿C.帕斯卡D.阿基米德2.图1所示的各种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3.下列生活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B.铁钉的尖端做得尖细C.剪刀钝了磨一磨,使刀刃变薄D.书包的背带做得扁而宽4.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5.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6.某同学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饮料瓶的底部,饮料瓶桌会沿桌面滑动;当他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饮料瓶的瓶盖部位时,饮料瓶并没有滑动而是发生了翻到。
这个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与力的方向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B.一切运动的物体均不受重力C.直升机能停在空中不动,是因为它不受重力D.不接触地面的物体都不受重力8.图4所示的各过程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9.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铅球,落地前受到重力和推力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时车对马并没有施力C.力在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也一定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D.静止在地面或桌面上的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垂直10.小明用手举着哑铃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对于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力,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手对哑铃的支持力和哑铃对手的压力B.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和小明对地面的压力C.哑铃所受的重力和手对哑铃的支持力D.小明所受的重力和他对地面的压力11.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由于()A.运动员受到了惯性B.运动员具有惯性C.运动员不受力的作用D.运动员的惯性大于其所受阻力12.如图5所示,直杆OA可绕转动轴O点自由转动,直杆下端挂一重物G。
【解析版】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4-2015 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 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1.( 2 分)(2011 秋 ?江西期中)二氟甲烷是性能优秀的环保产品,它可代替某些会损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致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多少个峰()A .4B. 3C.2D.1考点:常有有机化合物的构造.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剖析:核磁共振氢谱中峰值数等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数.解答:解:甲烷是正四周体构造,二氟甲烷中2 个氢原子的地点同样,有 1 中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1 个峰.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核磁共振氢谱,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核磁共振氢谱中峰值数等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数.2.( 2 分)( 2013?广东模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凡是分子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相互必定互为同系物B .两种化合物构成元素同样,各元素质量分数也同样,则两者必定互为同分异构体C.相对分子质量同样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同样,且相对分子质量也同样的不一样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考点:芬芳烃、烃基和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剖析: A 、分子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构造不必定相像.B 、两种化合物构成元素同样,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同样,则它们的最简式必然同样,最简式同样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非同分异构体.C、有同样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必定同样.D、化合物构成元素同样,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同样,则它们的最简式必然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分子式同样,不一样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解答:解:A 、分子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构造不必定相像,如CH 2=CH 2与,故 A 错误;B 、两种化合物构成元素同样,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同样,则它们的最简式必然同样,最简式同样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非同分异构体,如 CH3( CH2)2CH3和 CH 3CH( CH3)2是同分异构体,而 CH2=CH 2和 CH 2=CH ﹣CH 3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同样的物质是好多的,如无机物中的H2SO4和 H3PO4,又若有机物中的 C2H 6O(乙醇)与CH 2O2(甲酸),这些物质分别拥有同样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一样,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C 错误;D、当不一样化合物中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同样,相对分子质量也同样时,其分子式一定同样,所以这样的不一样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D 正确.应选: D.评论:考察学生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观点的内涵与外延.3.(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以下命名正确的选项是()A . 3, 3﹣二甲基﹣ 4﹣乙基戊烷B. 3,4, 4﹣三甲基己烷C. 3, 3, 4﹣三甲基戊烷D. 2,3, 3﹣三甲基己烷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剖析: A 、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B、烷烃在命名时,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当两头离支链同样近时,要从支链多的一端开始编;C、烷烃在命名时,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D、烷烃在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解答:解:A 、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此烷烃主链上有 6 个碳原子,从离支链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故名称为:3, 3, 4﹣三甲基己烷,故 A 错误;B、烷烃在命名时,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当两头离支链同样近时,要从支链多的一端开始编,故此物质的名称应为:3, 3, 4﹣三甲基己烷,故 B错误;C、烷烃在命名时,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故名称为:2,3, 3﹣三甲基戊烷,故 C 错误;D、烷烃在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故此物质的名称为2, 3, 3﹣三甲基己烷,故 D 正确.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了烷烃的命名,依据烷烃命名方法达成即可,此题难度较低.4.( 2 分)( 2015 春 ?聊城校级月考)①丁烷;② 2﹣甲基丙烷;③戊烷;④ 2﹣甲基丁烷;⑤ 2,2﹣二甲基丙烷.其沸点由高到低摆列次序正确的选项是()A .① 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 ④⑤①②D.② ①⑤④③考点:烷烃及其命名;晶体的种类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剖析:依据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高升;碳数同样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来解答.解答:解:碳原子数同样时支链越多,沸点越小,所以沸点:戊烷>2﹣甲基丁烷>2, 2﹣二甲基丙烷,丁烷> 2﹣甲基丙烷;而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高升,所以沸点:戊烷> 2﹣甲基丁烷> 2, 2﹣二甲基丙烷>丁烷> 2﹣甲基丙烷.应选 C.评论:此题主要考察烷烃沸点高低比较,重点要掌握烷烃的沸点规律,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高升,碳数同样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5.( 2 分)( 2015 春 ?聊城校级月考)既能够鉴识乙烷和乙烯,又能够用来除掉乙烷中的乙烯的方法是()A .通过足量 NaOH 溶液B .经过足量的溴水C.在 Ni 粉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D .通入足量的KMnO 4酸性溶液考点:有机物的鉴识.专题:有机反响.剖析:乙烯含有 C=C 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注意除杂时不可以引入新的杂质,且不可以影响被提纯的物质.解答:解:A .两者都不与氢氧化钠反响,不可以鉴识,故 A 错误;B.通入溴水中,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响生成二溴乙烷,溴水退色,既能够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能够用来除掉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故 B 正确;C.因不可以确立乙烯的含量,不可以确立通入氢气的量,易引入杂质,且不可以鉴识两者,故 C错误;D.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故 D 错误.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的鉴识和除杂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乙烷和乙烯的性质的异同,注意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6.( 2 分)( 2015 春 ?聊城校级月考)苯环构造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构造,能够作为凭证的是()①苯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②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响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构造;⑤苯在三溴化铁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响,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退色.A .② 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 ②④⑤D.① ②③④考点: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剖析:① 假如苯是单双键交替的构造,则含有的额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②单、双键不一样,键长不相等;③苯能和氢气加成恰巧能说明苯是不饱和的构造;④假如苯是单双键交替的构造,则邻二甲苯应有两种构造;⑤依据碳碳双键的性质判断;解答:解:①苯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能够证明苯环构造中不存在C﹣ C 单键与 C=C 双键的交替构造,故①正确;②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构造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 单键与 C=C 双键的交替构造,故②正确;③与氢气加成是苯和双键都有的性质,所以苯能在必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不可以证明苯环中存在单双键交替构造,故③错误;④假如是单双键交替构造,邻二甲苯的构造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 C﹣ C,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 C=C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构造,说明苯环构造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 C﹣C 单键与 C=C 双键的交替构造,故④正确;⑤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退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能够证明苯环构造中不存在 C﹣C 单键与 C=C 双键的交替构造,故⑤正确.所以①②④⑤能够作为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摆列构造的凭证.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苯的构造与性质,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大,要修业生知识掌握全面,能运用知识剖析和解决问题,重在能力的考察.7.( 2 分)( 2015 A .春?聊城校级月考)以下物质属于苯的同系物是()B.C.D.考点:芬芳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剖析:构造相像、分子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相互当为同系物,苯的同系物含有 1 个苯环,节余侧链为饱和链烃,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只含有 1 个苯环,侧链为丁基,与苯相差 4 个“CH”原子团,2互为同系物,故 A 正确;B 、,侧链为不饱和烯烃基,不是苯的同系物,故 B 错误;C、含有2个苯环,且节余基团成环状,不是苯的同系物,故 C 错误;D、含有 2 个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故 D 错误,应选 A.评论:此题考察同系物的观点,难度不大.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观点判断是考试的热门问题.8.( 2 分)( 2015 春 ?聊城校级月考)以下对于甲苯的实验中,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有影响的是()A.甲苯硝化生成三硝基甲苯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C.甲苯焚烧带有浓重的黑烟D .甲苯与氢气能够生加成反响考点: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剖析:侧链对苯环有影响,使苯环变得开朗,更简单发生取代反响,所以甲苯硝化时能生成三硝基甲苯.解答:解:A .苯只好发生一硝基取代,但甲苯能发生三硝基取代,说明甲基的存在使苯环活化,侧链对苯环有影响,故 A 错误;B.烷烃中的甲基不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但甲苯中的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进而致使高锰酸钾退色,说明苯环对侧链有影响,故 B 正确;C.甲烷和甲苯都能焚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这是因为碳的百分含量高致使的碳不完全焚烧所致,所以不可以说明侧链对苯环有影响,故 C 错误;D.1mol 甲苯或 1mol 苯都能与 3molH 2发生加成反响,所以不可以说明侧链对苯环有影响,故 D 错误.应选 B.评论:此题以侧链对苯环的影响为载体考察了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注意苯环对甲基的影响致使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甲酸.9.( 2 分)(2013 秋 ?中山期末)考证某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应达成的实验内容是()A .只要考证它完整焚烧后产物只有H2O 和 CO2B .只需测定其焚烧产物中 H2O 和 CO2物质的量的比值C.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其试样完整焚烧后生成H2O 和 CO2的质量D .测定完整焚烧时耗费有机物与生成H2O 和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论;有机物的鉴识.专题:实验评论题;有机化学基础.剖析: A .不论有机物能否含有O 元素,烃的含氧衍生物或烃焚烧都生成H2O和CO2;CO2物质的量的比值只好确立C、H元素的比值,不可以B .测定其焚烧产物中H 2O 和确立能否含有O;C.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剖析;D.测定完整焚烧时耗费有机物与生成的CO2、 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只好确立C、H 元素的比值,不可以确立能否含有O.O,故A错解答:解:A.烃的含氧衍生物或烃焚烧都生成H2O 和CO2,不可以确立能否含有误;B .测定其焚烧产物中H 2O 和 CO2物质的量的比值只好确立C、H 元素的比值,不可以确立能否含有O,故 B 错误;C.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其试样完整焚烧后生成CO2和 H2O 的质量,能够确立必定质量的有机物中含有C、H元素的质量,依据质量守恒可确立能否含有O 元素,故C 正确;D.测定完整焚烧时耗费有机物与生成的CO2、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只好确立C、H 元素的比值,不可以确立能否含有O,故 D 错误.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分子的元素构成,重视于学生的剖析能力的评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剖析,掌握测定原理.10.(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以下物质密度比水小的是()A .溴乙烷B.溴苯C.四氯化碳D.甲苯考点:卤代烃简介.剖析:依据烃、乙醇以及酯类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氯代烃、硝基化合物等物质密度大于水,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甲苯比水小,而溴乙烷、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应选D.评论:此题考察常有有机物的密度,重视于基础知识的考察与运用,难度不大,注意有关基础知识的累积,11.( 2 分)( 2013?广东模拟)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以下溶液中,搁置片晌,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 .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测.剖析:2Cu+O 22CuO ,铜片质量增添,而CuO 与 HNO 3、 HCl 反响,CuO+2H +2+2+,Cu 片质量减小,═ Cu +H 2O,且 HNO 3还与 Cu反响,使部分 Cu 形成 CuCuO 不与石灰水反响, CH 3CH 2OH+CuO CH3CHO+Cu+H 2O,Cu 的质量不变.解答:解:铜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生2Cu+O 22CuO ,铜质量增大,A .加入硝酸中,发生CuO+2H +2+还与 Cu 反响,使部分 Cu 形成═ Cu +H 2O,且 HNO 3Cu2+,Cu 片质量减小,故 A 错误;B .加入乙醇, CH 3CH 2OH+CuO CH 3CHO+Cu+H 2O,Cu 的质量不变,故 B 正确;C.CuO 与石灰水不反响,铜片质量增大,故 C 错误;D.加入盐酸,发生 CuO+2H +2+D 错误.═ Cu +H 2O, Cu 片质量减小,故应选 B.评论:此题综合考察乙醇、硝酸、铜的性质,为高频考点,重视于有机反响和元素化合价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察,注意有关基础知识的累积,难度不大.12.(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以下反响既是加成反响又可看作复原反响的是()A .乙烯与水反响生成乙醇B.苯转变为环己烷C.乙醇转变为乙醛D.乙醛转变为乙酸考点:有机化学反响的综合应用;取代反响与加成反响.专题:有机反响.剖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余原子或原子团相联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响是加成反响;在高中有机化学中对复原反响的定义是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响;对氧化反响的定义是加氧或去氢的反响.解答:解:A 、乙烯含有双键,乙烯能够和水发生加成反响生成乙醇,方程式为:CH 2=CH 2 +H 2CH3CH2OH,但有机物除了加氢,也加氧了,所以不是复原反响,故A 错误;B、苯中含有特别化学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转变为环己烷,不是氧化反响,故B错误;C、乙醛中含有醛基,醛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进而生成乙醇,所以乙醛转变为乙CD、乙醛转变为乙酸,是醛基中加入氧原子,是氧化反响,但不是加成反响,故 D 错误;应选:C.评论:此题考察加成反响和复原反响,掌握反响的本质为解答的重点,注意反响原理的掌握,题目难度不大.13.( 2 分)( 2015 春 ?聊城校级月考)A 、B 、C 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反响,在同样条件下产生同样体积的氢气,耗费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 6,则 A 、B、 C 三种醇分子中羟基数之比是()A .3: 2: 1B. 2:6: 3C. 3: 6:2D. 2: 1: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剖析:依据关系式2﹣OH ~ 2Na~ H2↑可知,在同样条件下产生体积同样的氢气,必定物质的量的三种醇含有的﹣OH 同样,联合物质的量关系判断.解答:解:设生成氢气 a mol,依据 2﹣OH~ 2Na~ H2↑可知参加反响的羟基均为2amol,故A、B、C三种分子里羟基数量之比为::=3: 2: 1,应选: A.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的构造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依据关系式2﹣OH ~ 2Na~ H2↑即可解答.14.( 2 分)( 2015 春?大连校级期中)下边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种类不同的是()A.CH 3CH 2OH+CH 3COOH CH3COOCH 2CH3 +H2OB .32OH 22↑+H2CH CH CH =CH OC.2CH 3CH2OH CH3CH2OCH2 CH3+H2OD .CH3CH 2OH+HBr→ CH 3CH2Br+H 2O考点:有机物的构造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响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反响.剖析: A .发生酯化反响,为取代反响;B.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和水;解答:解:A .发生酯化反响,为取代反响;B.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和水,为消去反响;C.发生疏子间脱水反响生成乙醚,为取代反响;D.﹣ OH 被﹣ Br 取代,生成溴乙烷,为取代反响,明显只有 B 的反响种类不一样,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的构造与性质及有机反响,为高频考点,掌握反响中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的重点,重视剖析与应用能力的考察,题目难度不大.15.( 2 分)( 2015 春 ?聊城校级月考)能够把乙醇、乙酸、乙醛溶液差别开的一种试剂是()A.银氨溶液B.新制Cu(OH )2悬浊液C.酸性KMn04溶液D.稀溴水考点:有机物的鉴识.专题:有机反响.剖析:三种有机物都易溶于水,此中乙醛含有﹣CHO ,拥有复原性,可用新制Cu( OH )2悬浊液查验,乙酸拥有酸性,以此选择鉴识试A 错误;剂.解答:解:A .加入银氨溶液,不可以鉴识乙醇和乙酸,故B .加入新制Cu( OH)2悬浊液,乙醇不反响,乙醛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积淀,乙酸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响,氢氧化铜溶解,现象不一样,可鉴识,故 B 正确;C.乙醇、乙醛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可以鉴识,故 C 错误;D 错误.D.溴水不可以鉴识乙醇、乙酸,故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的鉴识,重视于有机物知识的综合运用,为高频考点,注意掌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的异同,学习中注意有关基础知识的累积,难度不大.16.(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以下物质间的反响属于消去反响的是()A .浓硫酸和乙醇的混淆液(3: 1)加热至140℃B .浓硫酸和苯的混和液加热至80℃C.煮沸氯乙烷和苛性钾溶液D .煮沸氯乙烷和苛性钾的醇溶液考点:消去反响与水解反响.剖析:有机物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平分子),而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状)化合物的反响,叫做消去反响,联合有机物构造判断.解答:解:A .浓硫酸和乙醇的混淆液(3: 1)加热至140℃发生疏子间脱水反响生成乙醚,属于取代反响,故 A 不切合;B .浓硫酸和苯的混和液加热至80℃生成苯磺酸,属于取代反响,故 B 不切合;C.煮沸氯乙烷和苛性钾溶液生成乙醇,羟基取代氯原子,属于取代反响,故 C 不符合;D.煮沸氯乙烷和苛性钾的醇溶液,氯乙烷脱去一个HCl ,生成不饱和的CH 2=CH 2,D 切合;属于消去反响,故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有机反响种类,难度不大,注意对有机反响观点的理解,注意从反响中反响物和生成物的构造理解有机反响种类,注意氯代烃消去和水解的条件.17.(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以下对于苯酚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其水溶液显强酸性,俗称石炭酸B.其浓溶液对皮肤有激烈的腐化性,假如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刻用酒精擦洗C.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超出 65℃能够与水以随意比互溶D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后不会放出二氧化碳考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剖析: A 、苯酚水溶液显弱酸性,俗称石炭酸;B、苯酚若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刻用酒精擦洗;C、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D、苯酚酸性小于碳酸酸性,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解:A 、苯酚的水溶液显弱酸性,比碳酸还弱,俗称石炭酸,故 A 错误;B、苯酚有腐化性,苯酚若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刻用酒精擦洗,因为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醇五毒且乙醇拥有挥发性,故 B 正确;C、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超出65℃能够与水以随意比互溶,故 C 正确;D、因为苯酚酸性小于碳酸酸性,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 D 正确.应选 A.评论:此题主要考察学生苯酚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注意碳酸酸性与苯酚酸性强弱的比较,属于基本知识的考察,较简单.18.(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某学生做乙醛的复原性实验时,取1mol/LCuSO 4溶液和 0.5mol/LNaOH 溶液各 1mL ,在一支干净的试管内混淆后,向此中又加入0.5mL40% 的乙醛,结果无红色积淀出现.致使该实验失败的原由可能是()A .充分加热至沸腾B.加入乙醛太少C.加入 NaOH 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 CuSO4溶液的量不够考点:乙醛与 Cu(OH)2 的反响.剖析:乙醛和新制的Cu( OH)2反响,该反响的本质是:乙醛中的醛基拥有复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拥有氧化性,醛基与氢氧化铜中的 +2 价的铜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操作的重点是碱要过度,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 .乙醛和新制的Cu(OH )2反响:CH 3CHO+2Cu( OH )2CH 3COOH+Cu 2O+2H 2O,充分加热至沸腾完整知足反响的需要,故 A 错误;B.该反响的本质是:乙醛中的醛基拥有复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拥有氧化性,醛基与氢氧化铜中的+2 价的铜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只需有醛基即可反响,故 B 错误;C.n( CuSO4) =1mol/L × 0.001L ═ 0.001mol,依据反响:CuSO4+2NaOH═ Cu ( OH )2↓ +2NaSO4可知:n( NaOH ) =2n( CuSO4)=0.002mol n(NaOH )=0.5mol/L×VV=4mL ,应当加0.5mol/L NaOH溶液4mL,本质只加了1mL ,NaOH 溶液的量不够,故 C正确;D. n( NaOH ) =0.5mol/L× 0.001L═ 0.0005mol,依据反响:CuSO4+2NaOH═ Cu(OH)2↓+2NaSO4可知: n( NaOH ) =2n( CuSO4), n(CuSO4 )=0.00025mol ,应当加CuSO4 0.25mL ,本质加了1mL ,故 CuSO4的量是充分的,故 D 错误;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乙醛和新制的Cu( OH )2反响,碱要过度的条件是解答的重点,难度中等.19.( 2 分)( 2013 秋?芜湖期末)用18O标志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响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响达到均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18O 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B.18O 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C.18O 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D .若与丙酸反响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化学反响的可逆性.专题:有机反响.剖析: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响是可逆的,羧酸跟醇的反响过程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联合成水,其余部分相互联合成酯,即酸去羟基醇去羟基氢.解答:解:乙酸与乙醇反响乙酸供给羟基,醇供给羟基氢原子,联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相互联合成酯,所以CH3CH218OH 与乙酸反响方程式为CH 3COOH+CH 3CH 218OH CH 3CO18OCH 2CH 3+H 2O,因为酯化反响是可逆反应,故乙醇仍存在,故18O 只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若CH 3CH 218OH 与丙酸反响生成 CH 3CH 2CO18OCH 2CH3,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故 ABD 错误, C 正确;应选 C.评论:考察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响,难度不大,理解酯化反响原理酸去羟基醇去羟基氢.20.( 2 分)( 2015 春?遵义校级期中)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响后生成的酯,其构造简式为()A .CH3COOCH 2CH3B. HCOOCH 2CH3C. CH3COOCH 3D. H COOCH 3考点:酯的性质;常有有机化合物的构造.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剖析:羧酸中的羧基和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响的本质是:酸掉羟基醇掉氢,据此确立酯的构造简式.解答:解:酯化反响的本质是:酸掉羟基醇掉氢,所以HCOOH+HOCH 2CH3? HCOOCH 2CH 3+H2 O,酯的构造简式为HCOOCH 2CH 3,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酯化反响,难度不大,注意酯化反响的本质是:酸掉羟基醇掉氢.二 .选择题(共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21.(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某有机物构造如下图,对于该有机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物质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铜反响生成一种拥有醛基的化合物B . 1 mol 该物质能与溴水反响耗费 3 mol Br 2发生取代反响C. 1 mol 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响生成0.5 mol H 2D .1 mol 该有机物能与 2 mol NaOH 反响考点:有机物的构造和性质.剖析:该分子中含有苯环、醇羟基和酚羟基,所以拥有苯、醇、酚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响、加成反响、复原反响、消去反响、酯化反响等,据此剖析解答.解答:解:A .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且醇羟基位于边上,所以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被氧化为醛基,故 A 正确;B .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氢原子能被溴原子取代,所以mol 该物质能与溴水反响耗费2mol Br 2发生取代反响,故 B 错误;C.醇羟基、酚羟基都能和Na反响生成氢气,所以 1 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 H2,故 C 错误;D.该物质中只有酚羟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响,所以1 mol该有机物能与 1 mol NaOH反应,故 D错误;应选 A.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构造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即可解答,重视考察醇、酚的考察,注意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响时的地点,题目难度不大.22.( 2 分)( 2015 春?聊城校级月考)某学生做实验后,采纳以下方法冲洗所有仪器:①用稀 HNO 3冲洗做过银镜反响的试管②用酒精冲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盐酸冲洗长久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④用酒精冲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以为他的操作()A .②不对B.③不对C.①不对D.所有正确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论.剖析:①稀 HNO 3和 Ag 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可溶性硝酸银;②碘能溶于酒精,但不易溶于水;③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响;④苯酚易溶于酒精.解答:解:①稀 HNO 3和 Ag 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可溶性硝酸银、NO和水,所以能够用稀 HNO 3冲洗做过银镜反响的试管,故正确;②碘能溶于酒精,但不易溶于水,所以能够用酒精冲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故正确;。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自我测试高二数学试题(文、理)说明:本试卷共21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4)(+=ax x f ,若2)1('=f ,则a 的值( ) A 2 B . -2C 3D -32、曲线xy e =在点A )1,0(处的切线斜率为( )A.1B.2C.eD.1e3、(理)定积分⎰+10)2的值为(dx e x x( )A 、2+eB 、1+eC 、eD 、1-e(文)若3)(0/-=x f ,则hh x f h x f h )3()(lim000--+→=( )A. -3B. -6C. -9D. -12 4、函数33x x y -=的单调增区间是( )A.(0,+∞)B.(-∞,-1) C (-1,1) D.(1,+∞)5、设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x f y =的图象可能是( )6、(理)⎰=-224dx x( )A .π4B .π3C .π2D .π(文)已知一回归方程为x y 5.22-=∧,则变量x 每增加一个单位 A .Y 增加2.5个单位 B. Y 减少2.5个单位C. Y 减少2个单位D. Y 大约减少2.5个单位7、若曲线2y x ax b =++在点(0,)b 处的切线方程是10x y -+=,则( )(A )1,1a b == (B) 1,1a b =-= (C) 1,1a b ==- (D) 1,1a b =-=-8、对可导函数),(x f 0)(0/=x f 是0x 为极值点的( )条件A 、充分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C 、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9、函数]4,0[,)(∈=-x xex f x的最大值是( )A 0 Be 1C 44eD 22e10、(理)直线x y 4=与曲线3x y =在第一象限内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22 B 、24 C 、2 D 、411、函数()13++=x ax x f 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 )A.0≥aB.a >0C.0≤aD.a <012、若函数x kx x f ln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则k 的取值范围( ) A 、]2,(--∞ B 、]1,(--∞ C 、),2[+∞ D 、),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2)(xx f -= 则=)1('f ________ 14、x x y ln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 15、(理)⎰-=+335)21(sin dx x __________ (文)任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是23t t s -=,则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16、若函数a x x x f +-=3)(3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17、(理)计算由直线,2-=x y 曲线x y =以及y 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S(1)画出散点图(2)求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新人教版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42分,每小题3分)1.重力约3 N的物体可能是()A. 一本书B. 一枚图钉C. 一个鸡蛋D. 一个小孩2.下列给出的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钟摆来回摆动 B.列车水平匀速行驶C.月球绕地球运动 D.汽车匀速向右转弯3.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A.骆驼的脚掌长得很宽大 B.减少汽车的载重量C.坦克装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菜刀刃磨得很锋利4.在图1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5.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C.行李箱下装有滚轮 D.给门轴加润滑油6.在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7.图3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的机械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B.功率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高C.功率越小的机械所做的总功就越少 D.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越慢9.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热气球上升的过程10.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开始服役。
航母舰载机在甲板上起飞和降落难度很大,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当舰载机降落时,飞机尾钩必须挂住甲板上的阻拦索,如图4所示,数秒内就使飞机在甲板上停下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舰载机的机身上方凸起,当飞机向前滑行时,机身上方受到的气体压强比下方大B .被阻拦索挂住后减速的飞机能向前滑行,是由于飞机受到向前的作用力C .飞机被阻拦索挂住后能迅速停下来,是由于飞机受到的阻力大于惯性D .飞机被阻拦索挂住后能迅速停下来,是由于飞机受到向后的阻力11.如图5所示,木块甲重3N 、乙重5N ,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甲、乙底面积之比为( )A .3:8B .3:5C .5:3D .8:312.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6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甲p 、乙p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甲p p <B .乙甲p p >C .乙甲p p =D .无法确定13. 小立沿水平方向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没有推动,原因是( ) A. 木箱受到的惯性太大 B. 木箱受到的重力大于推力 C.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 D.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14. 图10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做功时间的关系图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开学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先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B.电场强度处处相等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等C.电流在磁场中某点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D.由B=可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考点: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分析: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而通电导线放入磁场中不一定有磁场力的作用;电场与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电势是描述电场性质的一种物理量,与电场强度没有直接关系.解答:解:A、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关系,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不一定为零,故A错误;B、电场强度处处相等的区域内,电势不处处相等,比如匀强电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故B错误;C、处在电场中的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但在磁场中运动的电荷不一定有磁场力存在,当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没有磁场力作用,因此某点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故C正确;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是比值定义法,因此B与F,与IL均没有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电场与磁场的基本知识,通过相互比较来加强理解.注意电荷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是“有条件”的即运动电荷和磁场方向有夹角,若是平行或电荷与磁场相对静止则不受洛伦兹力作用,而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是“无条件”的即电场力与电荷的运动状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同时也是易错题.2.(4分)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2q的试探电荷,其它条件不变,此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A.大小为2E,方向和E相反B.大小为E,方向和E相同C.大小为2E,方向和E相同D.大小为E,方向和E相反考点:电场强度.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故放入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时的电场强度与放入电荷量为+2q的试探电荷时的电场强度相同.解答:解: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q的比值,是由电场本身决定,故与试探电荷的有无,电性,电量的大小无关.故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时电场强度为E,改放电荷量为+2q的试探电荷时电场强度仍为E.故B正确.故选:B.点评: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3.(4分)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沿着电场线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的电势能越来越小B.带电粒子的电势能越来越大C.带电粒子受到的静电力一定越来越小D.带电粒子受到的静电力一定越来越大考点:电势能;电场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负电粒子沿着电场线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电场力做负功,导致电势能增大;而仅仅一根电场线无法确定电场强度的强弱,因而电场力也无法确定大小.解答:解:A、负电粒子沿着电场线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于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因此负电粒子所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导致电势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C、由于仅仅一根电场线,所以无法确定电场强度的大小,因此也无法确定电场力的大小.故C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负电粒子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势能增大;若逆着电场线运动,则电势能减小.若正电粒子沿着电场线运动,则电势能减小,若逆着电场线运动,则电势能增大.同时根据电场线的疏密来确定电场强度的强弱,从而来确定电场力的大小.4.(4分)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球的半径比r小得多,A带电荷量为+4Q,B带电荷量为﹣2Q,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现将小球A和B互相接触后,再移回至原来各自的位置,这时A和B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则F与F′之比为()A.8:3 B.8:1 C.1:8 D.4:1考点:库仑定律.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由库仑定律可得出两球在接触前后的库仑力表达式,则根据电量的变化可得出接触后的作用力与原来作用力的关系.解答:解:由库仑定律可得:没接触前AB之间的静电力为F,则F=k=k,而两球接触后再分开,它们的电荷量是先中和,在平分,故分开后,若两球带的是同种电荷,则两球的带电量均为为Q则库仑力F′=k=F,所以F与F′之比为8:1故选B.点评:在解答本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带的异种电荷,在接触之后,它们的电荷量要先中和,之后再平分.5.(4分)一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为零,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B.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C.该点电荷一定始终沿等势面运动D.作用于该点电荷的静电力方向与其移动方向一定是始终垂直的考点:电势;电场强度;等势面.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 AB=qU AB,静电力做功为零,U AB=0,A、B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不一定相等.电场力做功只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可判断电荷不一定沿等势面移动,静电力就不一定与移动方向垂直.解答:解:A、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 AB=qU AB,静电力做功为零,U AB=0,A、B两点电势相等,故A正确.B、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电势相等,场强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D电场力做功只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电场力做功为零,电荷不一定沿等势面移动,静电力不一定与移动方向垂直.故C、D错误.故选A.点评:电场力与重力相似,做功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6.(4分)如图为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图(等势面竖直分布),已知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cm,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E=100V/m,竖直向下B.E=100V/m,竖直向上C.E=100V/m,水平向左D.E=100V/m,水平向右考点:等势面;电场强度.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而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根据匀强电场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E=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解答:解:根据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而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可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左.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d=2cm,电势差U=2V,则电场强度E==.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E=中,d是沿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7.(4分)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之间的P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P点上方,其它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滴将向下运动B.液滴不动C.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加D.极板带电荷量将减少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专题:电容器专题.分析: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中P点,处于静止状态,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时,根据E=分析板间场强如何变化,判断液滴如何运动.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结合分析极板所带电量如何变化.解答:解:A、B电容器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时,根据E=分析得知,板间场强增大,液滴所受电场力增大,液滴将向上运动.故A错误,B也错误.C、D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时,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得知电容C增大,而电容器的电压U不变,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由电容的决定式C=和电量Q=CU结合分析电量变化.8.(4分)通过两定值电阻R1、R2的电流I和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等于()A.1:3 B.3:1 C.1:D.:1考点: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图线的斜率与电阻的关系,求解电阻之比.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得I=,由数学知识得知,图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则R1:R2=cot30°:cot60°=3:1.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从数学的角度求解电阻之比.9.(4分)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把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B.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C.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D.由I=可知,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考点:电流、电压概念.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为恒定电流;电流是标量.解答:解:A、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故A正确;B、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故B正确;C、电流有大小和方向,但电流的计算不适用于平行四边形定则;故C错误;D、由I=可知,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所以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电流的方向表示电流的流向,与力、位移等方向不同,矢量的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而标量运算遵守代数法则.10.(4分)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A.铅蓄电池在1s内将2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铅蓄电池将1C的正电荷从正极移至负极的过程中,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铅蓄电池将1C的正电荷从负极移至正极的过程中,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铅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的小考点: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动势的定义式为E=,表示电源中每通过1C的电荷量,电源把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这种转化的本领越大.解答:解:A、B、C、铅蓄电池内部非静电力将正电荷从负极移至正极.由电动势的定义式E=,可知铅蓄电池将1C的正电荷从负极移至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为2J,电源把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不是1s内将2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故AB错误,C正确.D、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大,这种转化本领大.则知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 V)的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电动势的理解.抓住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定义式E=E=是关键,要知道W是非静电力做功,等于产生的电能.二、多先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4分)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B.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跟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C.沿电场线方向场强越来越小D.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同一检验电荷受电场力越大考点:电场线.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电场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解答:解:A、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如果两条电场线相交,则会有两个方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故A正确;B、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故B错误;C、场强的大小与是否沿电场线的方向无关,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若是匀强电场,则电荷受电场力大小可以不变.故C错误;D、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就越强,则同一检验电荷受的电场力就大,故D正确.故选:AD.点评:电场线虽然不实际存在,但可形象描述电场的大小与方向分布.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出发,终至于负电荷.同时电场线不相交,静电场的电场线也不闭合.12.(4分)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可知,在电场中的同一点()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B.无论检验电荷所带的电量如何变化,始终不变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零,则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一定为零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则P点的场强一定为零考点:电场强度.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电荷量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同一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不一定大.电场对不带电的小球没有电场力作用,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P点的场强不一定为零.解答:解:A、电场强度等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但电场强度E并不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而F、q无关,E由电场本身决定.故A错误.B、在电场中的同一点,电场强度E是一定的,则无论试探电荷所带的电量如何变化,始终不变.故B正确.C、根据E=,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零,则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一定为零.故C正确.D、电场对不带电的小球没有电场力作用,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P点的场强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对于电场强度,要抓住它的比值定义法的共性,E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电荷量无关,反映电场本身的强弱和方向.13.(4分)如图所示,已知直流电动机M的电阻是R,电源的电阻是r,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是U,电流表的示数是I.()A.t秒钟内,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是B.t秒钟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IUtC.电源电动势是IR+IrD.电源电动势是U+Ir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机总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与热功率之和;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源电动势.解答:解:A、B、t秒钟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UIt,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是I2Rt,输出的电功为UIt﹣I2Rt,故A错误,B正确;C、D、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Ir,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故U>IR,故E>IR+Ir,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机总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与热功率之和.14.(4分)如图,一束带电粒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磁针的S极向纸内偏转,这一束带电粒子可能是()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C.向右飞行的负离子D.向左飞行的负离子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分析:带电粒子运动时将形成电流,在电流周围形成磁场,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判断出电流形成磁场方向,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方向,从而判断出粒子的正负.解答:解:小磁针的S极向纸内偏转,N极向外偏转,因此在粒子下方磁场方向向外,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方向向左,若这束粒子带正电,则向左飞行,若带负电,则向右飞行,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点评:对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的规定要熟练掌握,尤其是要正确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15.(4分)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共存的场区,一电子沿垂直电场线和磁感线方向以速度v0射入场区,则()A.若v0>,电子沿轨迹Ⅰ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v>v0B.若v0>,电子沿轨迹Ⅱ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v<v0C.若v0<,电子沿轨迹Ⅰ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v>v0D.若v0<,电子沿轨迹Ⅱ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v<v0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电子进入电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与电场力两个力作用,由已知条件,分析两个力的大小,由左手定则判断出洛伦兹力方向,确定出电场力方向,即可确定电子的偏转方向,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分析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B电子进入电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与电场力两个力作用,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洛伦兹力方向向下,而电场力方向向上.若v0>,则qv0B>qE,即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电子向下偏转,沿轨迹Ⅱ运动,洛伦兹力不做功,而电场力对电子负功,动能减小,速度减小,故速度v<v0.故A错误,B正确.C、D若v0<,则qv0B<qE,即洛伦兹力小于电场力,电子向上偏转,沿轨迹Ⅰ运动,洛伦兹力不做功,而电场力对电子正功,动能增加,速度增大,故速度v>v0.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分析洛伦兹力的方向,运用动能定理时,要抓住洛伦兹力不做功的特点,分析速度的大小.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及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8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电动势为0.50V,短路电流为0.04A,求该电池的内阻为多少?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短路时,外电阻R=0,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求出电池的内阻.解答:解:该电池的内阻答:该电池的内阻为12.5Ω.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理解短路的意义,熟练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电池的内阻.17.(8分)如果把带电量为q=1.0×10﹣8C的点电荷从无穷远移至电场中的 A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1.2×10﹣4J.试求:(1)q在A点的电势能和在A点的电势(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2)q未移入电场前A点的电势是多少?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由题,电荷从无限远处移至电场中的A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1.2×10﹣4J,其电势能增加.根据电场力做功求出无限远与A点间的电势差,无限远电势为零,再求出A点的电势.电势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无关.解答:解:(1)依题,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至电场中的A点,克服电场力做功W=1.2×10﹣4J,其电势能增加1.2×10﹣4J,而电荷在无限远电势能为零,则q在A点的电势能:E p=W=1.2×10﹣4J故A点的电势为:φA===1.2×104V(2)电势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无关,所以q未移入电场前A点的电势仍为1.2×104V.答:(1)A点的电势为1.2×104V;在A点的电势能为1.2×10﹣4J;(2)q未移入电场前A点的电势为1.2×104V.点评:本题中对于电场力做功与电荷变化的关系要掌握.电势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无关.18.(10分)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并指向纸面外,磁感强度为B.一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xy平面内,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θ,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l,求该粒子的电量和质量之比.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专题:计算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带正电粒子射入磁场后,由于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粒子将沿图示的轨迹运动,从A点射出磁场,O、A间的距离为L.射出时速度的大小仍不变,射出方向与轴的夹角仍为θ.解答:解: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定律可得,式中R为圆轨道的半径解得①圆轨道的圆心位于OA的中垂线上,由几何关系可得②联立①、②两式,解得点评:利用圆的特性构建几何关系,并运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的物理规律列出方程,从而联立求解.19.(14分)如图所示,宽度为L=0.2m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的一端连接阻值R=1Ω的电阻.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5T.一根质量m=100g的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拉力拉动导体棒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运动速度v=10m/s,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导体棒与导轨垂直.求:(1)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2)作用在导体棒上的拉力的大小.(3)当导体棒匀速运动30cm时撤去拉力,求:运动30cm和撤去拉力至棒停下来的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焦耳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1)由E=BLv求出感应电动势,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流.(2)由安培力公式求出安培力,由平衡条件求出拉力.(3)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焦耳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撤去拉力后产生的焦耳热,然后求出总的热量.解答:解:(1)感应电动势:E=BLv=5×0.2×10V=10V,电流:I===10A;(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F安=BIL=5×10×0.2=10N,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可得,拉力:F=F安=10N;(3)克服安培力做功产生焦耳热,运动30cm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Q1=Fs=10×0.3J=3J,撤去拉力至棒停下来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整个过程R上产生的热量:Q=Q1+Q2=3+5=8J;答:(1)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为10A.(2)作用在导体棒上的拉力的大小为10N.(3)运动30cm和撤去拉力至棒停下来的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为8J.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电流、拉力、电阻产生的热量,本题难度不大,应用E=BLv、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功的公式即可正确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