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命科学(生物)实验部分知识点整理
生物高考实验知识点文档
生物高考实验知识点文档高中生物是一门涵盖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科,而实验是加深对生物概念理解的重要途径。
在高考中,生物实验也是考试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生物高考实验相关的知识点。
一、细胞实验1. 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部分。
2. 红、白血球显微镜观察:通过获取血液样本,制作干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红、白血球的形态,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二、遗传实验1. 基因转导实验:通过转导试剂,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中,观察基因转导现象,了解基因传递的方式。
2. 果蝇杂交实验:通过交配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观察子代表现,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
三、生物化学实验1. 叶绿素提取实验:通过将植物组织置于酒精中,提取叶绿素,通过吸收光谱观察叶绿素的吸收峰,了解叶绿素的化学性质。
2. 蛋白质酶降解实验:通过将淀粉溶液加入唾液中,加热反应,观察淀粉的降解程度,了解唾液中的淀粉酶对淀粉的降解作用。
四、生态实验1. 光合作用实验:通过遮挡植物的一部分叶片,观察叶绿素的变化,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生位置和影响因素。
2. 生物群落调查实验:通过实地采样,观察不同生物在同一生境中的分布情况,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五、生物技术实验1. PCR实验: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DNA的扩增,了解基因工程中的PCR原理和应用。
2. 水稻基因转化实验:通过将目的基因转入水稻胚培养体中,培养成转基因植株,观察转化水稻的性状变化,了解基因工程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以上只是一部分与生物高考实验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实验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因此,在备考高考生物考试时,一定要重视实验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发现有趣的现象,培养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高考生物实验必学知识点
高考生物实验必学知识点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实验题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为了能够在实验题上得到高分,了解和掌握一些实验必学的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从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方法以及常见的实验题类型等方面,为大家总结出一些必学的知识点。
一、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生物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通过操作手段来验证或推测生物事物的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应该遵循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生物实验原理包括:1.1 实验设计时应该明确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合理选择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2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该遵循严谨的实验步骤,准确记录观察和测量数据,以便于后续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1.3 在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中,要结合实验原理和背景知识,合理解释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实验操作方法生物实验的操作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实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2.1 培养细菌:培养细菌是生物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细菌的生长、代谢等方面的问题。
常见的培养方法包括湿法培养和干法培养。
2.2 植物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在人工培养液中生长,可以研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3 动物的解剖和观察:通过对动物的解剖和观察,可以了解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推断其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2.4 生物的活体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或实时影像记录等方法,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的细胞结构、生理活动等问题。
2.5 分子生物学实验:包括D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等一系列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生物的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等问题。
三、常见的实验题类型高考生物实验题的类型有很多,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结果等。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实验题类型和相应的注意事项:3.1 设计实验:对于设计实验的题目,要注意设计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合理选择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并列出详细的实验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知识点实验1:观察和描述细胞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描述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1. 准备细胞样本:可以使用洋葱鳞片、白菜叶片或自己身体的口腔细胞等。
2. 将样本放在显微镜下:将准备好的细胞样本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加一滴透明的植物组织液,盖上显微镜盖片。
3. 调节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通过调节镜片,找到合适的倍率。
4. 观察和描述细胞: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细胞核的位置和特点。
使用素描或文字描述细胞的观察结果。
实验2:观察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特点。
实验步骤:1. 准备试验装置: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蔗糖溶液。
2. 封闭试管:一个试管封闭,即在试管口上套上橡皮塞。
3. 通气试管:另一个试管通气,即将试管口用棉花塞住。
4.观察结果:观察封闭试管和通气试管的气泡产生情况,记录并描述实验结果。
实验3:测定植物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实验目的:通过比较植物叶片在不同条件下吸收光的能力,测定叶绿素的相对含量。
实验步骤:1. 准备植物叶片:取同一植物的新鲜叶片。
2. 提取叶绿素:将叶片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酒精,搅拌均匀后过滤,收集取得叶绿素提取液。
3. 准备色谱纸:用玫瑰素水溶液把白色色谱纸浸泡一下。
4. 在色谱纸上滴取叶绿素提取液:在色谱纸的一个边缘滴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
5. 移液:将色谱纸的底端放在含有溶剂的试管中,直至溶剂上升到色谱纸的上端,记录前端和后端颜色的高度。
6. 结果分析:根据颜色高度的比较,判断不同叶绿素的相对含量。
实验4:探究光合作用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水生植物:选择适合水中生长的植物(如水葱、水蘑菇等)。
2. 准备培养液:为植物提供养分的培养液。
3. 植物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将水生植物分别置于强光、弱光和遮光条件下进行培养。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生物实验是利用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术手段,进行生物学方面的试验研究的一种科学实验。
其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验目的和要求明确生物实验必须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要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得到什么结果,实验是要做什么,测量什么,计量什么,达到什么水平。
2.实验条件要精确实验要求条件要经过严格选择,条件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所以实验条件要选择适当。
3.实验过程要严密实验过程要严密,要遵守实验要求,操作规程和实验操作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实验数据要详尽实验应重视对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实验数据的完整性。
5.实验结果要准确实验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准备实验工具和设备,仔细操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生物实验的知识点1.细胞实验包括酵母菌发酵实验、细胞分裂实验、光合作用实验等。
酵母菌发酵实验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观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酒精糖是否可以使酵母繁殖。
细胞分裂实验是通过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来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光合作用实验是通过将植物叶片浸入一种含有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试剂中,然后用灯光照射叶片,观察光合作用的反应。
2.遗传实验包括果蝇遗传实验、玉米遗传实验等。
果蝇遗传实验是通过观察果蝇在不同条件下的杂交和后代的表型和基因型,来研究遗传规律。
玉米遗传实验是通过观察玉米杂交后代的表型和基因型来了解玉米的遗传规律。
3.生态实验包括植物生长实验、动物行为实验、生态环境实验等。
植物生长实验是通过调查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动物行为实验是通过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变化来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
生态环境实验是通过改变生态环境因素,观察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生理实验包括植物生理实验、动物生理实验。
植物生理实验是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规律,探索植物生理作用的机理。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实验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实验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实验是生物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生物学中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生物的理解。
在生物高考中,实验部分占有一定的比重,掌握实验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生物高考必背的实验知识点。
1. 淀粉的检测实验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有机化合物,为了检测淀粉的存在,我们可以进行碘液检测实验。
首先,取少量未知物质加入磨碎过的伊藤马铃薯或玉米淀粉,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
然后,在试管中取等量的试样液和碘液混合,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试管中的溶液由初始的黄棕色变为蓝紫色,那么表示淀粉存在。
2. 葡萄糖的检测实验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物质,我们可以通过Fehling试剂检测葡萄糖的存在。
先取少量未知物质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经过过滤得到滤液。
然后,取等量的滤液与Fehling试剂A、B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由初始的蓝色变为红色沉淀,那么表示存在葡萄糖。
3.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提取实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我们可以通过提取DNA的实验来观察DNA的特性。
首先,取一些新鲜的水果,如草莓或香蕉。
将水果切碎,加入盐水并搅拌均匀。
然后,过滤掉果渣,将滤液与冷醋混合,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到白色絮状物质浮于醋酸溶液中,这就是提取到的DNA。
4. 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能量合成反应,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方法来观察光合作用的发生。
可以进行的实验包括:观察水生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氧气产生情况;观察采用蓝色光、红色光和绿色光的植物的氧气产生情况;观察植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氧气产生情况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合作用的发生及其受光照条件的影响。
5. 细胞分裂实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内细胞增殖的重要过程,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来研究细胞分裂。
高三生物生物知识点梳理与实验重点归纳
高三生物生物知识点梳理与实验重点归纳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生物知识点,同时也要进行实验探究,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归纳出实验重点。
1. 细胞与遗传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我们要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与增殖过程等内容。
此外,遗传是生物进化和发育的基础,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也是高三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2. 物质与能量的生物转化生物体内发生着各种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等。
我们需要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过程,并掌握相关实验技巧。
3. 生物的调节与适应生物体内具有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涉及到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系统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生物体内调节与适应的机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进化的机制、证据及其意义。
同时,物种形成是进化的结果,理解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模式也是高三生物学习的必备知识点。
5. 生物技术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们需要了解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细胞工程等内容,并对生物技术的道德与社会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实验重点归纳:1. 细胞实验:观察细胞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过程,掌握培养细胞的技巧。
2. 遗传实验:通过果蝇实验、豆芽实验等,验证遗传规律,在实验中培养观察与记录的能力。
3. 物质与能量转化实验: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呼吸作用实验等,掌握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的技巧。
4. 调节与适应实验:观察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进行呼吸调节、体温调节等实验,探究生物体的调节机制。
5. 进化与物种形成实验:通过化石实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等,探索进化的证据和模式。
6. 生物技术实验:进行基因转染实验、PCR实验等,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全部知识点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全部知识点高中生物实验是生物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以下是对高中生物实验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一、细胞学实验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分裂: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理解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 细胞的生长与分化: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分裂后的分化过程,理解细胞分化为组织的过程。
二、遗传学实验1. 孟德尔遗传定律:通过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基因突变:通过观察果蝇眼色的变异,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影响。
3. 染色体的观察:使用染色剂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观察其结构和数目,了解染色体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三、生理学实验1. 神经传导:通过电刺激实验,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和速度。
2. 肌肉收缩:观察肌肉在不同条件下的收缩反应,了解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
3. 酶的作用:通过酶活性实验,了解酶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如温度、pH值等。
四、生态学实验1. 光合作用: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产生量,了解光合作用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2. 呼吸作用:通过测量植物或动物的呼吸速率,了解能量代谢的过程。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模拟生态系统的实验,了解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分子生物学实验1. DNA的提取与纯化:学习从细胞中提取DNA的方法,并进行纯化处理。
2. PCR技术:了解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3. 基因克隆:通过实验学习将目标基因克隆到载体上,并将其转入宿主细胞中表达。
六、生物技术应用实验1. 转基因技术: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通过实验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细胞。
2. 组织培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实验培养植物幼苗。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实验1. 酵母实验:用酵母菌观察相关基因的遗传规律。
2. 玉米实验:观察玉米叶色、谷粒颜色的遗传规律。
3. 果蝇实验:观察果蝇眼色、翅膀形态等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生理实验1. 生长发育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光合作用实验:通过实验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叶绿素含量等,了解光合作用过程。
3. 呼吸作用实验:通过观察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速率,了解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三、生态实验1. 水生生态实验:观察水生动植物在水体中的分布、消长变化等。
2. 林地生态实验:观察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林地生物多样性等。
3. 土壤生态实验:观察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小生物群落等。
四、细胞实验1. 酵母菌实验: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观察细胞分裂情况。
2. 植物细胞质分裂实验:通过根尖细胞观察植物细胞质分裂的过程。
3.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通过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了解细胞分裂的原理。
五、生物化学实验1. 蛋白质检测实验:通过检测蛋白质在反应中的滴加量,确定其浓度。
2. 酶的活性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酶的反应速率来了解酶的活性。
3. 糖的检测实验:通过观察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的反应来检测糖的存在。
六、进化实验1. 变异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异情况,了解进化的规律。
2. 选择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种在特定条件下的选择过程,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
3. 适应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情况,了解物种的适应能力。
七、遗传工程实验1. 基因转殖实验: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生物,观察转基因生物的表型变化。
2. PCR实验: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标基因片段。
3. DNA测序实验:通过测序技术对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了解目标基因的具体序列。
八、免疫实验1.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通过观察酶标抗体和抗原的反应,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的存在。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生物实验是高考生物科目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检验考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还能够考察考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对高考生物实验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细胞实验知识点1. 细胞膜渗透性实验- 目的:观察不同溶液对细胞的渗透性影响,了解渗透压的作用。
- 实验原理与步骤:通过在甜水、盐水和蒸馏水中放置鲜胡萝卜片,观察胡萝卜片的变化,根据变化判断溶液渗透性。
- 相关知识点:渗透压、半透膜、渗透性、渗透调节机制等。
2. 细胞分裂实验- 目的: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了解细胞分裂的特点和机制。
- 实验原理与步骤: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根尖细胞在不同分裂期的形态变化,记录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变化。
- 相关知识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染色体、细胞周期等。
二、生物繁殖实验知识点1. 植物生殖实验- 目的:观察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方式,了解植物生殖的特点和机制。
- 实验原理与步骤:通过观察植物的播种、扦插、分株等繁殖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 相关知识点: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配子、花粉管等。
2. 动物生殖实验- 目的:观察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特点,了解动物生殖的机制。
- 实验原理与步骤:通过观察昆虫的产卵和卵的发育过程,记录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 相关知识点:卵子、精子、受精、胚胎发育等。
三、遗传实验知识点1. 高尔基体实验- 目的:观察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蛋白质合成过程。
- 实验原理与步骤:通过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形态,了解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 相关知识点:高尔基体、蛋白质合成、翻译等。
2. 单倍型实验- 目的:观察基因座的遗传规律,了解基因的组合和分离。
- 实验原理与步骤:通过交配实验,观察不同基因座的组合和分离情况,得出基因座的连锁程度和遗传规律。
- 相关知识点:单倍型、连锁、重组等。
四、生态实验知识点1. 光合作用实验- 目的: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了解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高三生物实验必考知识点
高三生物实验必考知识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高考中,生物实验题占有相当比重,因此掌握好生物实验必考知识点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三生物实验必考知识点进行逐一论述。
1. 计算酶活性实验考察了解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的特点和测定酶活性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定酶活性来间接反映酶的活性状况。
酶活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危险物质转化的速度。
常见的测定酶活性的方法有比色法、发光法、荧光法等。
2. 制备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这个实验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质粒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验制备出质粒。
同时,利用一种细菌转化的方法,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实现外源基因在细菌中的表达。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基因重组的原理和方法。
3. 分离和提取DNA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通过对DNA的分离和提取,我们可以对遗传物质进行深入研究。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借助细胞裂解的方法提取DNA,并利用凝胶电泳分离DNA。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掌握DNA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4. 利用子午电泳分析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实验中,可以通过电泳的方法将蛋白质分离,并通过染色、显色等步骤对分离后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5. 进化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进化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进化的原理。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设计一系列进化实验,观察和探究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过程。
6. 植物生理实验植物生理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手段,如浸泡法、渗透实验等,了解植物的吸收和传输机制、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过程。
同时,还可以进行植物生长素的检测实验,探究植物内源激素的作用机制。
7. 动物生理实验动物生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word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word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理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分类:根据细胞核的存在与否,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器:真核细胞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特定功能。
4. 细胞膜:细胞的外部是由磷脂双层构成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5.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6.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二、遗传与进化1.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描述了遗传因子在生物体中的传递规律。
2. DNA结构与复制: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半保留复制方式。
3.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是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实现过程。
4.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的变化,可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5. 自然选择:物种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适者生存的原则。
6.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
2. 食物链与食物网:描述生物间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3. 物种多样性:一个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4. 群落生态:研究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5. 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和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
6. 人类活动与生态平衡: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四、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2. 免疫系统:人体的防御机制,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内部异常细胞。
3. 代谢: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4. 遗传病: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遗传性代谢病、血友病等。
5. 营养与健康:均衡饮食对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6. 疾病预防与控制: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
高一生物实验必背知识点全集
高一生物实验必背知识点全集一、细胞与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它们参与了物质的合成和代谢;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
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实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中的一种,它经过呼吸作用可以产生能量。
实验中,我们将酵母菌与糖水混合,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可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呼吸作用。
三、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水葱叶片进行观察。
将叶片浸泡在碳酸钠溶液中,通过石蕊试剂的变化,可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四、动物细胞离心分离实验离心分离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分离方法,在实验中可以用来分离和提取动物细胞。
首先,我们需要将动物组织切碎,然后用生理盐水溶解,通过不同离心速度的离心机操作,可以逐步分离出细胞核、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器。
五、遗传实验—实验果蝇的杂交果蝇是一种短命且繁殖能力强的昆虫,常被用于遗传实验中。
通过交配不同的果蝇个体,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它们的遗传规律。
实验中,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果蝇进行杂交,通过观察后代的颜色分布,可以得出遗传规律。
六、细菌的培养实验细菌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发现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
通过细菌的培养实验,我们可以研究它们的生长情况和代谢特性。
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样品接种在培养基上,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观察。
七、酶的体外实验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酶的体外实验,研究其催化作用的条件和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物酶进行反应,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度,推断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结起来,高一生物实验必背知识点包括细胞与细胞的结构、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动物细胞离心分离、遗传实验、细菌的培养和酶的体外实验。
这些实验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对于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实验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生物高中实验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如下:
1. 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解剖、取样、扦插、移栽等。
2. 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的离心和研磨、细胞冻存与复苏等。
3. 基因工程:包括基因转移、基因拼接、基因扩增、基因片段的克隆等。
4. 发酵工程: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培养基的优化等。
5. 植物组织培养:包括植物的切割、涂布、培养基的配制、光照和温度的控制等。
6. 动物组织培养:包括动物的切片、培养、疫苗的制作等。
7.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显微镜的构造、用法、维护等。
8. 遗传图谱的绘制:包括遗传图谱的绘制方法、遗传图谱的分析等。
9. DNA 测序:包括 DNA 测序的方法、DNA 测序仪的构造和原理等。
10. 生物实验的安全知识:包括实验室规定、实验材料的安全措施、实验后的废弃物处理等。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实验的基础和核心,掌握好它们对于生物实验的学习和掌握非常重要。
高三生物必背实验知识点
高三生物必背实验知识点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科,实验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有一些实验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背诵和掌握的。
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三生物必背实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实验一:植物光合作用测定实验目的: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取一片鲜绿色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将试管封闭好。
将试管放入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中气泡的产生情况。
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氧气是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解水分子产生的,因此观察到试管中气泡的产生可以间接反映光合作用的速率。
实验二:动物细胞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特征。
实验步骤:取一片新鲜的洋葱组织,用镊子夹住洋葱片的一角,在滴管中滴上甲醇,加热片状洋葱组织,然后将洋葱片放入显微镜载玻片上,加一滴碘酒,用盖玻片盖好。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镜下观察。
实验原理:洋葱细胞是动植物中常见的细胞类型,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观察洋葱细胞可以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
实验三:酵母发酵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作用,了解酵母菌的生理特性。
实验步骤:在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和水,再添加一小块酵母,用气球封住试管口,并打一个小孔。
将三个试管放置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
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能够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它通过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观察到气球的膨胀可以证明酵母发酵作用的产生。
实验四:DNA提取实验实验目的:提取植物组织中的DNA,了解DNA的结构和提取方法。
实验步骤:取一片新鲜的水果组织,如苹果或番茄,将其切碎,加入盐水搅拌,然后过滤出果汁。
将果汁与洗洁精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用乙醇沉淀DNA。
实验原理:DNA提取是通过破坏细胞膜,释放细胞质中的DNA,利用乙醇沉淀提取出DNA。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实验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实验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生物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现象,探究科学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生物实验。
一、显微镜实验显微镜是生物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显微镜实验中,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样本,检测细胞和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1. 借助显微镜观察红血球将一滴新鲜鲜血用毛细管吸起,点在载玻片上。
然后用另一根细毛刷把血液推平,取适量生理盐水滴于血液表面上,盖上盖片,压紧,准备观察。
目镜放置瓶座后,用一副已校正的物镜使载玻片升高,寻找血液中红细胞的区域。
当红血细胞显现时,用焦调补微调,利用目镜刻度标定和升降动摇手轮控制镜头,调整清晰度,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及数量。
2. 借助显微镜观察口腔细菌口腔细菌是人体中的一种微生物。
把口腔拭子涂抹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甘露醇。
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数量和活动情况。
二、酶活性实验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催化剂,在一些生理和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酶活性实验,可以探究酶的特性和反应机理。
1. 呼吸速率实验呼吸速率实验是一种基于酶催化反应的实验。
将豌豆、黄瓜或小白菜的切片浸入10% NaHCO3 溶液中,然后将溶液倒入烧杯中,再用草皮漆封住口,注意用橡皮塞将漆管插好。
在数分钟后,测量漆管中烧杯内水面的位置,可得到呼吸速率数据。
2. 酶催化实验将苹果汁由PH5分别调整到PH3和PH8,分别加入面粉和淀粉。
观察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活性变化,以探究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三、遗传实验遗传是生命科学中核心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遗传实验中,可以探究基因的遗传规律、蛋白质的表达及其功能特性等问题。
1. 实验材料:一株根瘤菌、田七、蚕豆和稗草种子。
2. 实验过程:将根瘤菌接种在田七、蚕豆和稗草的种子上,等待约一周之后观察根瘤菌是否成功侵染种子,以探究根瘤菌是否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2. 父母血型实验将RH阴性的女性与RH阳性的男性结婚,生下一个孩子。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高中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理论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中生物实验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生物实验项目。
一、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是进行生物实验的前提,必须要牢记实验室安全规定和常识,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1. 实验室准备与整理: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将实验室整理清洁,并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检查实验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2. 实验室装备: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3. 实验室操作:学生在实验室中要注意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不私自操作危险物品、不随意更改实验操作步骤,正确使用化学试剂,并遵循正确的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二、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实验仪器,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1. 显微镜的使用:在生物实验中,显微镜是非常重要的仪器。
使用显微镜时,需先将试片放置在平台上,并调节镜头,确保样品在镜头焦点中。
同时,还需要注意调节光源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
2. 称量仪器的使用:在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重量的测量,因此熟练掌握称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天平时,需要先将天平置于平稳的桌面上,然后归零,将待称的物品放在称盘上,并读取显示的重量。
3. 过滤仪器的使用: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进行液体的过滤,此时需要使用过滤纸和漏斗。
将过滤纸折叠成所需形状,放入漏斗,再将待过滤的液体缓慢倒入漏斗,确保液体能够顺利通过过滤纸,完成过滤操作。
三、常见生物实验项目1.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基本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浸泡一片叶片在含有碘酒溶液中,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叶绿素在光照下的合成产物。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如下:一、实验方法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等。
2.观色法: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观察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DNA和RNA的分布”等。
3.同位素标记法元素示踪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恩格尔曼实验”等。
4.补充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二、实验技术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包括显微镜的取送、放置、旋转、对光反光镜及光圈的使用、低倍观察、高倍观察、镜头的擦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的长和宽,不是面积,也不是体积、焦距问题、物镜离装片的远近、准焦螺旋的使用、显微镜使用时物象移动方向、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通常通过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或旋转目镜来判断。
2.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的制作:适用于显微镜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中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要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在“观察动物如人体血液中的细胞”中要制作血液的涂片等等。
3.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研磨、过滤的方法,如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摩擦剂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和其它必要物质,充分研磨之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渣滓,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
4.解离技术:适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5.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根据题目要求选用。
6.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
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划滤液细线、层析分离等。
7.植物叶片中淀粉的鉴定:适用于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主要步骤包括饥饿处理、光照、酒精脱色、加碘等。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区分目镜与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观察物像的移动: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高倍镜的使用: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择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如黑藻幼嫩叶片。
加快细胞质流动的措施:适当升高温度(20~25℃),事先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切伤部分叶片。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削减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除去容器中CO2:使用NaOH溶液;增加容器中的CO2:使用NaHCO3溶液。
除去叶中原有淀粉:将叶片置于黑暗环境中。
除去叶中叶绿素:使用酒精水浴加热。
析出或溶解物质: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水溶性物质可根据溶解度进行析出或溶解,脂溶性物质可用丙酮或酒精进行提取。
维持pH稳定:使用缓冲溶液(如HCO3-/H2CO3-, HPO43-/H2PO42-);降低pH可加酸或生理酸性盐,升高pH可加碱或生理碱性盐。
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以去除血液中的Ca2+。
线粒体提取:通过细胞匀浆离心的方法进行提取。
动物细胞的处理:使细胞裂开可用清水,细胞的失水可用NaCl进行处理。
这些只是高中生物实验的一部分知识点,实际上,生物实验涵盖了更多领域和具体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实验思维,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作为一门理科学科,生物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中阶段,生物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生物现象,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对一些高中生物实验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实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在学习细胞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观察实验生物显微镜是进行细胞观察实验的重要工具。
实验时,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用卷尺和封皮纸涂片制作的细胞标本。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特点。
2. 细胞的通透性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将红色的罗丹明B染料溶液滴在百叶窗和封皮纸上。
观察到罗丹明B染色的细胞后,可以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这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半透性,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
二、遗传实验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遗传的现象,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和变异。
1. 染色体变异的观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豌豆的染色体变异。
选取表现性状不同的豌豆亲本进行交配,观察和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了解基因的传递方式。
2. 基因突变的诱导实验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诱导基因突变,观察和记录变异的现象。
在果蝇实验中,我们可以给果蝇喂食化学物质或者暴露在辐射中,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变化。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因突变的发生和影响。
三、生态实验生态学研究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
1. 水生生态系统的模拟实验通过模拟生态系统,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水生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态现象。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水族箱,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水生生物,观察其相互作用、生长和繁殖情况。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实验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进行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实验设计和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以下是高中生物实验常见的知识点总结:1. 实验基本原则(1) 实验安全:学生需要了解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佩戴实验室服装和护目镜,禁止呼吸有毒有害气体等。
(2)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制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等。
(3) 实验记录:学生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实验步骤、观察数据、实验现象的变化等。
(4) 实验分析: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得出结论并进行思考、讨论和推理。
2. 生物实验常用器材和试剂(1) 常用器材:显微镜、离心机、电子天平、移液器、温度计、试管、烧杯、量筒等。
(2) 常用试剂:盐溶液、碘液、酶溶液、水蒸气、柠檬酸、酒精、酚酞指示剂等。
3. 基本生物实验技巧(1) 植物生长实验:种子发芽、光合作用、植物生长调节等。
(2) 动物生物学实验:观察动物行为、解剖和分类等。
(3) 细胞实验:细胞观察、细胞分裂、细胞培养等。
(4) 遗传实验:杂交、基因变异、遗传规律等。
4. 基础实验项目具体技术(1)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确定实验目的、问题和假设,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2) 实验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保证实验环境和条件的稳定。
(3) 实验步骤: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数据记录:学生需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观察结果、测量数据、实验变化等。
(5) 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绘制图表、计算统计值等。
(6) 结果总结: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思考、讨论和推理。
5. 常见实验内容(1) 酶活性实验:通过测量酶活性对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的影响来探究酶的特性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部分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考)
1、显微镜的构造: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考)
实验方法:
1、用刀片在洋葱鳞叶外表皮上划出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下该部分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里,展平,盖上盖玻片;
2、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细胞核常位于细胞边缘,细胞液呈浅紫色;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30%蔗糖溶液1~2滴,在盖玻片的对侧用吸水纸引流。
重复几次,可以看到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1、材料:新鲜猪肝匀浆、3.5%FeCl3溶液、经高温处理的猪肝匀浆、经高温处理的3.5%FeCl3溶液
2、高温可以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高温不影响无机催化剂活性。
【实验4.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
3、石英砂使绿叶充分研磨。
4、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5、分次加入无水乙醇,减少无水乙醇挥发充分提取色素。
6、色素条带:
【实验4.4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是最常见的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参考方案一:真空渗水法
材料选择叶龄相当的蚕豆叶片数片。
参考方案二:溶解氧传感器测定法
材料选择:黑藻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控制条件为2%NaHCO3、25°C水温,变量为20W、40W、60W、100W白炽灯(光照距离相等)。
(2)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控制条件为40W白炽灯、25°C水温,变量为0% NaHCO3、1% NaHCO3、2% NaHCO3、4% NaHCO3。
(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控制条件为40W白炽灯、2% NaHCO3,变量为10°C、15°C、25°C、35°C。
【演示实验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酵母菌为兼气性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别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2、石蜡油:隔绝氧气。
3、BTB溶液:检验是否有CO2生成。
【实验5.1 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1、材料:0.65%生理盐水、0.5%HCl溶液、蒸馏水、小纸片
2、切除脑的作用: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
3、右后肢脚趾尖浸入0.5%HCl溶液里,右后肢发生曲腿反射。
4、将沾有0.5%HCl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腹部的皮肤上,发生搔扒反射。
5、环割脚趾皮肤的作用:感受器被破坏,反射弧不完整,不能进行正常的反射活动。
6、破坏脊髓的作用:神经中枢被破坏,反射弧不完整,不能进行正常的反射活动。
7、搔扒反射的中枢及可能的调节机理:搔扒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感受器位于腹部皮肤,传入神经将刺激的信息传入脊髓,由脊髓将信息整合后,经传出神经传递到后肢肌肉做出骚扒动作。
【实验6.1 DNA分子模型的搭建】
1、用相同数量和种类的脱氧核苷酸制作的DNA分子模型中,多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不相同,因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DNA只含4种脱氧核苷酸,它的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因而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实验7.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考)
1、实验目的:通过根尖压片实验,学会辨认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特征,并且按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总结有丝分裂的过程。
2、材料:吊兰(或大蒜、洋葱鳞茎)的根尖、20%盐酸、染液(醋酸洋红或0.2%龙胆紫)、卡诺固定液(冰醋酸:乙醇=1:3)、75%乙醇、清水。
3、步骤:
取材→固定(于上午8:00左右【分裂高峰】,用镊子将上述根尖从根基部夹断取下,放入卡诺固定液中固定【杀死细胞,将其固定在分裂旺盛的时期】1-2小时,取出浸于75%乙醇中保存备用→解离(放入20%盐酸中解离8-10分钟【使根尖组织细胞易于分散】→漂洗(转入培养皿的清水中,用镊子夹住根漂洗约30秒)【洗去解离液,停止解离】→染色(保留根尖白色部分约2-3毫米,用镊子轻轻将其压扁【便于染色】,向根尖滴加1滴染液,染色1-2分钟)→压片(取两层吸水纸,盖在盖玻片上,用拇指垂直向下用力压几下,不能研转,使根尖分散呈均匀的薄层)→镜检【找出生长点区域】(有较多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区域)
【实验7.3 植物细胞分化的观察】
1、材料:已有根毛的小麦苗幼根、0.2%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
2、步骤:
取材→纵剖→染色→压片→镜检(可看到染色较浅的根冠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根尖分生组织细胞、连于其后的细胞较长的伸长区、在成熟区可以看到具有环纹或螺纹的导管和根毛细胞)
3、根尖伸长区细胞的分化特点:细胞有长度上的伸长,没有宽度上的生长。
4、成熟区分化出的细胞:输送水分的导管、输送有机物的筛管和具有根毛的表皮细胞。
5、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是根尖前端的原因:此处是分生区,有较多细胞在分裂增殖。
6、观察细胞分化实验选择整个根尖的原因:分生区上部的伸长区和成熟区有不断分化成熟的细胞。
【实验8.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过于简单,略
【实验8.2 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
1、由于唾液腺细胞的DNA经多次复制而细胞不分裂,这些染色体比一般染色体大得多,因此称其为巨大染色体。
2、在巨大染色体上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横纹,这些横纹数目和位置是相对恒定的,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提供了便于观察的指标。
3、材料:果蝇唾液腺细胞巨大染色体的永久装片
4、染色体上宽窄不易的横纹有种的特异性,有相对固定性,由于脱氧核苷酸组成、排列顺序差异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差异,形成宽窄不一的横纹。
5、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的,这与横纹的线性排列
一致。
【实验10.2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1、物种多样性是代表群落组织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在生态学考察中较多使用的表示物种多样性指标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种间相遇概率指数(PIE)。
2、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测定群落组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大,表示物种多样性程度高。
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