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Fe_2O_3对SCRDeNO_X的促进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叶面喷施丹参碳点缓解甘薯低磷胁迫的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

叶面喷施丹参碳点缓解甘薯低磷胁迫的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4, 50(2): 383-393 /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E-mail:***************DOI: 10.3724/SP.J.1006.2024.34063叶面喷施丹参碳点缓解甘薯低磷胁迫的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朱晓亚张强强赵鹏刘明王静靳容于永超唐忠厚*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中国徐州国家土壤质量观测试验站, 江苏徐州 221131摘要: 为探究叶面喷施碳点(CDs)对低磷胁迫下甘薯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掘CDs调控甘薯根系响应低磷胁迫的关键基因, 解析根系代谢产物与关键基因的协同变化, 探讨CDs缓解甘薯低磷胁迫的机制, 本研究以商薯19和徐薯32为研究对象, 设置低磷水平下(0.01 mmol L–1 KH2PO4)叶面喷施超纯水(CK1)、喷施丹参碳点(CDs)和正常磷水平下(1 mmol L–1 KH2PO4)喷施超纯水(CK2) 3个处理, 对不同处理甘薯根系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 同时考查不同处理中甘薯叶、茎和根系生物量和磷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丹参CDs显著增加了低磷胁迫下甘薯幼苗叶、茎和根系的生物量, 提高了根系磷含量, 增强了甘薯幼苗的耐低磷性。

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 磷酸盐吸收和转运基因(PHO1、PHT1-4)、根系构型调控基因(ZAT6、ZFP5、PLT5)和肌醇磷酸盐生物合成基因(VIP2)在缓解甘薯低磷胁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代谢组分析结果显示, CDs处理较CK1处理甘薯根系磷酸肌醇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这表明, 低磷胁迫下, 叶面喷施CDs通过诱导甘薯根系高亲和磷吸收转运系统、优化根系构型等以提高甘薯对磷素的吸收能力,同时通过调整植株体内的磷代谢过程来维持磷稳态。

但CDs介导下不同甘薯品种的低磷胁迫反应也存在差异。

fe-n-c催化剂机理及研究

fe-n-c催化剂机理及研究

Fe-N-C催化剂机理及研究
Fe-N-C催化剂是一类非贵金属催化剂,由铁、氮和碳组成,具有重要的电催化性能,可用于燃料电池、水电解和电化学CO₂还原等领域。

其机理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海绵铁的制备:通常通过加热有机铁盐(如铁酸铵)与碳源(如多孔炭材料或有机聚合物)反应,生成海绵状的Fe-N-C前驱体。

其中,碳源起到模板的作用,可决定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

2. 铁原子和氮原子的锚定和配位:在高温和气氛下,铁原子被嵌入到碳基质中,并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氨基衍生物发生配位,形成Fe-N-C结构。

氮原子的锚定不仅有助于稳定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还可以调节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增强其催化活性。

3. 催化活性位点:Fe-N-C催化剂的活性位点通常为铁原子与氮原子之间的键合结构,其中Fe-Nx键(x表示配位数)具有较高的电子密度和可调节的电子结构。

这些活性位点对氧还原反应、氢析出反应和CO₂还原反应等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4. 机理研究:为了深入理解Fe-N-C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研究者通常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等计算方法,模拟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机理。

此外,通过实验手段,如电化学原位技术、X射线吸收和散射等,还可以研究催化剂的结构演化、活性位点的形成和失活机制等。

目前,对Fe-N-C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改进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和稳定性,提高其催化活性和耐久性,以实现其在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的应用。

纳米零价铁协同Fe(Ⅱ)活化过碳酸钠降解含吐温-80水体中的三氯乙烯

纳米零价铁协同Fe(Ⅱ)活化过碳酸钠降解含吐温-80水体中的三氯乙烯

'f e知库环境工程学报第15卷第2期2021年2月Vol. 15, No.2 Feb. 2021Eco-Environmental Knowledge Web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010) 62941074文章栏目:土壤污染防治001l〇12030/j.cjee.202003018 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吕言臣,李明,章长松,等.纳米零价铁协同Fe( II)活化过碳酸钠降解含吐温-80水体中的三氯乙烯[J].环境工程学报,2021, 15(2): 688-698.LYU Yanchen, LI Ming, ZHANG Changsong, et al. Degradation o f trichloroethylene i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surfactant Tween-80 by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and Fe( I I) synergistically activating sodium percarbonate[J]. Chinese Journal o 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1, 15(2): 688-698.纳米零价铁协同Fe(n)活化过碳酸钠降解含吐 温-80水体中的三氯乙烯吕言臣\李明\章长松2,吕树光〃1. 华东理T.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化X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2.上海亚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436第一作者:吕言臣(1995—),男,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土壤与地下水修复。

E-mail: ******************通信作#:吕树光(1965—),男,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土壤与地下水修复。

E-mail: ********************.cn摘要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Tween-80)存在下,采用纳米零价铁(n Z V l)协同Fe( II)共同活化过碳酸钠(SPC)体系去除污染场地水相中的三氯乙烯(TCE),验证了SPC/Fe(丨丨>/nZVI体系降解TCE的有效性,探究了Tween-80浓度、无机阴离子以及溶液初始p H对TCE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该体系中活性氧自由基的类型。

稀土改性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CeO2-SiO2催化剂的

稀土改性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CeO2-SiO2催化剂的

稀土改性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CeO2-SiO2催化剂的
稀土改性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CeO2-SiO2催化剂的研究
用稀土改性及低温陈化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 Fe2O3-CeO2-SiO2.用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TEM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酯化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均有大幅度提高;最佳陈化温度为-15℃,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3 h.
作者:战瑞瑞张荣昌 ZHAN Rui-rui ZHANG Rong-chang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化学系,吉林,吉林,132013 刊名: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40(3) 分类号:O613.51 关键词:纳米固体超强酸酯化催化稀土。

铁死亡调节剂与顺铂毒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铁死亡调节剂与顺铂毒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铁死亡调节剂与顺铂毒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摘要:顺铂(CDDP)是第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的重金属化合物,但它所导致的顺铂毒性(cisplatin-induced toxicity)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这一点严重局限了CDDP的临床应用。

故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后顺铂毒性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铁死亡(ferroptosis)是科学家们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非凋亡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点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

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铁死亡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顺铂化疗过程,应用铁死亡调节剂(ferroptosis regulato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顺铂毒性。

因此,本文将对铁死亡调节剂的相关分子机制及其在顺铂诱导的耳毒性、肾毒性和细胞毒性研究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中预防和治疗顺铂毒性寻找理论依据和靶标。

关键词:顺铂毒性;铁死亡调节剂;分子机制众所周知,顺铂(CDD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在卵巢癌,乳腺癌,骨肉瘤,肺癌,头颈癌等恶性肿瘤都表现出显著疗效[1]。

伴随着化疗剂量的升高,顺铂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但其毒副作用也越来越强,这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愈后,大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顺铂毒性(cisplatin-induced toxicity)主要表现为肾毒性(nephrotoxicity)、耳毒性(ototoxicity)和细胞毒性(cytotoxicity)[2,3,4]。

导致顺铂毒性很难治愈或预防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进一步探究顺铂毒性发生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和药物已经迫在眉睫。

2012年Dixon等人提出了一种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上与细胞凋亡和坏死不同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ferroptosis),它是铁依赖性的,由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积累介导[5]。

铁死亡可以由许多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和抑制,涉及参与许多疾病,在恶性肿瘤顺铂化疗过程中也发挥重大作用。

铁死亡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对肠上皮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铁死亡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对肠上皮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Advancesinthestudyofnaturalsmallmoleculestoprotecttheintestinalepithelialtightjunctionbarrieri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ZHONGYu ting1,WANGZhi bin2,ZHANGLi chao1(1.DeptofParmacyShanghaiMunicipal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ffiliatedto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 200071,China;2.DeptofCriticalCareMedicine,SchoolofAnesthesiology,Naval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Abstract: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asanidiopathicinflammatorydiseaseoftheintestinaltract,consistingmainlyofCrohn'sdiseaseandulcerativecolitis,whichcaninvolvetherec tum,colonandileum,andwhosepathogenesisisstillnotfullyunderstood.TheinitiationofintestinalinflammationassociatedwithIBDanditschronicitybeginswithincreasedintestinalper meabilitycausedbyintestinalepithelialbarrierdisruption.Theanti permeabilityoftheintestinalepithelialbarrierismaintainedbytightjunctionintheapicalregionoftheintestinalepithelialcells,anddisruptionofthetightjunctionstructureiscloselyas sociatedwithintestinalepithelialbarrierdamageandthedevel opmentofIBD.Therefore,itissignificanttofinddrug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IBDusingtightjunctionsasregulato rytargets.Inrecentyears,manysmallmoleculesofnaturalproductoriginhavebeenreportedtoimprovetheeffectsofIBD.Inparticular,wereviewthecompoundsthathavethefunctionofrepairingintestinalepithelialbarrierandprotectingtightjunctionstructure,inordertoprovideresearchideasforthedesignanddevelopmentofnewdrug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IBD.Keywords: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ntestinalepithelialbarrier;tightjunctions;naturalsmallmoleculecompounds;in testinalepithelialcells;intestinalpermeability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10:48:40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31130.1318.008铁死亡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对肠上皮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陈双兰1,刘青松1,胡双元1,张 怡1,刘 蓉2(成都中医药大学1.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药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doi:10.12360/CPB2022051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12-2210-06中国图书分类号:R 05;R322 45;R349 1;R574;R591 1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胃肠道炎症,损害胃肠道黏膜。

铁死亡诱导剂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铁死亡诱导剂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180 -end-expiratory pressure alone minimizes atelectasis formation in nonabdominal surge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esthesiology,2018,128(6):1117-1124.[39] KIM N,LEE S H,CHOI K W,et al.Effects of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on pulmonary oxygenation and biventricular function during one-lung ventilation: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J].J Clin Med,2019,8(5):740.[40] KATZ J A,LAVERNE R G,FAIRLEY H B,et al.Pulmonaryoxygen exchange during endobronchial anesthesia:effect of tidal volume and PEEP[J].Anesthesiology,1982,56(3):164-171.[41] SENT ÜRK N M,DILEK A,CAMCI E,et al.Effects of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on ventilatory and oxygenation parameters during pressure-controlled one-lung ventilation[J].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5,19(1):71-75.[42] KANG W S,KIM S H,CHUNG J parison of pulmonarygas exchange according to intraoperative ventilation modes for mitral valve repair surgery via thoracotomy with one-lung ventila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4,28(4):908-913.(收稿日期:2023-03-03) (本文编辑:田婧)*基金项目:安溪县科技计划项目(2022S002)①福建省安溪县医院 福建 安溪 362400通信作者:许永鹏铁死亡诱导剂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陈伟鸿① 苏小苹① 苏宇超① 黄栋钦① 许永鹏①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传统治疗方案对CRC 晚期患者的疗效不佳,因此,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可能有助于改善CRC 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NO_X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NO_X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XU n , Qig ZH ENG
Z a !J n , NG h n mig LfJu .( . C le eo giern Gu n d n e n Un v riy,Z a Ja g h n ig LI g C a g n , n 1 o lg f En n e i g, a g o g Oca ie st h nin
摘 要 选择性催化还原 (C ) S R 法是 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成熟 的烟气脱硝技术 之一 , 由于传统 的适 用催化剂 的起活温度偏 高,
因此 开 发 低 温 高 效 、 能 稳 定 的 催 化 剂 已 成 为 该 技 术 成 功 运 用 的 关 键 。分 析 了 S R法 的 脱硝 原 理 , 目前 广 泛 研 究 的 低 温 S R催 性 C 对 C
徐 青 等 低 温 选 择 性 催 化 还 原 脱 除 N 的催 化 剂 的 研 究 进 展 O
低温选 择性催化还原脱除 N x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O
徐 青 郑章靖 凌长 明 李 军
湛江 542 ; 2 0 5 (. 东海 洋大学工程学院 , 东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0 ) . 广 10 6
G u gz u Gu an ho angdo ng 006 51 0 )
Ab ta t sr c : S l c ie c t l tc r d c i n a n fa ma u e t c n l g o e i a i n o l e g s h s wi e y a — e e tv a a y i e u to so e o t r e h o o y f r d n t t ffu a a d l p r o p id i h r . l n t e wo l Ho v r e d we e ,mo to r d t n lc t l s x i i t er c t l t c i iy o l t h g e e a u e O s ft a ii a a a y t e h bt h i a a y i a tv t n y a i h t mp r t r ,S o c e p o a i n o o e a a y t i h h v i h c t l tca t i n fiin y a o t mp r t r e o h e a — x l r to fn v l t l s s wh c a eh g a a y i c i t a d e f e c tl w e e a u e b c me t ek y f e c v y c t r n s lc i e c t l t e u t n n t i p p r h e h n s o e ir to n s lc i e c t l t e u to sa a o s i ee tv a ay i r d c i .I h s a e ,t em c a im fd n ta i n i e e tv a ay i r d c i n i n — c o c l z d h ls i c to n p l a i n o d l e e r h d 1W e e a u e S a ay twa u y e ;t e ca sf a i n a d a p i to fwi ey r s a c e O t mp r t r CR c t l s s s mma ie i c rz d;f a l , i l n y t e p o lms i e d o u t e ic s i n a d s u y a e a v n e . h r b e n n e ff r h rd s u so n t d r d a c d Ke wo d : s lc i e c t l t e u t n;1 W e e a u e y r s ee t a ay i r d c i v c o O t mp r t r ;NOx;c t l s s a ay t

国六SCR催化剂的性能试验研究

国六SCR催化剂的性能试验研究

国六SCR催化剂的性能试验研究作者:马义陈奥林况文字雷本刚杨细元来源:《汽车科技》2019年第06期摘要: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国六柴油机控制NOx排放的主要技术,为了对比国外后处理厂家和国内后处理厂家的铜基分子筛SCR催化剂性能,搭建了SCR催化剂的小样测试台架,对两种SCR催化剂进行了小样性能测试分析,包括稳态测试,瞬态测试,并介绍了相应的测试流程方法。

测试内容覆盖了温度扫描,空速扫描,氨氮比扫描,NO/N0x比例扫描,NO氧化效率,标准SCR转化效率,氨氧化效率和氨存储。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所呈现的性能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国外催化剂的NOx转化效率比国内催化剂高3%左右,200C条件下国外催化剂的氨存储量比国内催化剂高0.5g/L,两种催化剂的性能差异主要集中在低温区域。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后处理;铜基分子筛;小样评价中图分类号:TK4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50(2019)06-0002-06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SCR Catalyst for CN 6MA Yi, CHEN Ao-lin, KUANG Wen-yu, LEI Ben-gang, YANG Xi-yuan( Dong Feng Special Equipment Division, Wuhan 430056 China )Abstract: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technology (SCR) is the main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NOx emission in diesel engines of CN 6.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Cu-zeolite SCR catalysts between foreign and domestic after treatment manufacturers, asample test bench for SCR catalysts was set up,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wo kinds of SCRcatalysts was test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steady-state test and transient test. The test covers temperaturescanning, space velocity scanning, ammonia nitrogen ratio scanning, NO/NOxratio scanning, NO oxidation efficiency, standard SCR conversion efficiency, ammonia oxidationefficiency and ammonia storage capacity.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the two catalyst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under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s. The NOx conversion efficiencyof foreign catalysts is about 3% higher than that of domestic catalysts. The ammonia storagecapacity of foreign catalysts is 0.5g/L higher than that of domestic catalysts at 200 C.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atalyst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low temperatureregion.Key Words: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after treatment; Cu- zeolite; samples assessment 馬义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装备事业部,任主管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力总成性能设计,已发表论文3篇。

细胞色素c在Fe2O3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特性

细胞色素c在Fe2O3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特性

细 胞 色 素 C F 2 3 饰 电极 上 的 直 接 在 e0 修 电化 学 和 电催 化
( .江苏省 低维 材料 化学 重点建 设实 验室 , 阴 师范学 院化 学化 工学 院 , 苏 1 淮 江 2 .延 边大学 理学 院化 学 系 , 林 吉 延边 130 ) 3 0 2 淮安 230 ; 2 3 0
pt t ( ”)o .2 ( S E)i 0 1m lLp . B .T ee c oerat nso e l c-ot l dpoes t o ni E e a l f 02V C 0 n .0 o H7 0P S h l t d c o hw daS ' ecnr l rcs w h / er e i U ̄ a oe i
Fe a tce . Th r c l cr n ta se ft mmo lz d Cy x b td a p ro ua ir v ri l e o e k t omal 2 O3p rils e die tee to r n fro he i bi e tC e hiie ai fq s —e e sb e r d x p a s wih fr i
m o i e lc r d d f d ee t o e i
x i igh ,H N u- a S N i , I ia ,HO G H i u j m n Z A G R iu n ,O G J Y N Q . n Z N u . j e f
( .K yl oa r f h ms f o —ie s n l t i s uii T ahr C lg , uin2 30 ,hn ; 1 e b r oy o ce ir o L wdm ni a ma r ,H a n eces oee H aa 2 3 0 C ia a t r t y o ea l y l 2 eat et f h ms y o eeo cec , aba nvr t, a b n13 0 ) .D pr n o C e ir,C l g f ine Y n i U i sy Y n i 3 0 2 m t l S n ei a

FeLa2O3纳米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

FeLa2O3纳米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

后 加 人 过 量 柠 檬 酸 , 拌 使 之 溶 解 在 3 3 搅 5 K蒸 发 去 水成粘稠 物.3 3 干燥形 成 愿粉 ,将原 粉 在 5 3 9K 7K 预烧 05 . h后 研 磨 , 在 9 3 灼 烧 l , 到 L F O 再 7K h得 a e, 纳米晶粉末 。
首先 在 高分 辨 电子 显微 镜 下 发 现 了碳 纳米 管 …. 从 此碳 的同素异形 体 家族又 多 了一 位新 成员 。碳 纳米 管 以它独 特 的一维 管状分 子结构 、 良好 的 电子学 、 力
1l 9
图 l 催 化 剂 还 原 前 后 的 X D结 果 化 剂 属 是 R 催
于斜 方晶系铁 酸镧 晶体, 晶度高 、 结 晶体纯 , 所合成
的 纳 米 晶 为 钙 钛 矿 结 构 由 图 1可 看 出催 化 剂 在 l7 K还 原 1 03 h后 , 没 有 铁 酸 镧 的 特 征 峰 , 样 品 由
( )bfr r u t n ( )a e rd c o a e e e c o b f reut n o d i t i
● : L F O! a e :+ : L O O I 出 r e
22 碳纳米管 的表 征
图 3是 铁 酸 镧 在 17 K原 位 还 原 后 制 备 的碳 03
纳 米 管 T N 照 片 由 图 可 见 . 碳 纳 米 营 为 多 壁 管 . E 平 均 壁 厚 1 n , 均 纳 米 管 内径 为 2 n 由于 纳 米 5m 平 5 m。
均 粒 径 为 4n 0 m. 碳 纳 米 管 的 收 率 为 15 m 2 0 g・
ga :再 增 加 还 原 温 度 催 化 剂 的 粒 径 增 大 明 显 ,碳 e r . 纳 米 管 收 率 逐 渐 降 低 。 T M 观 察 发 现 ,还 原 温 度 在 E

γ-Fe2O3对SCR DeNOx的促进试验研究

γ-Fe2O3对SCR DeNOx的促进试验研究
F2 3对 S R D N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eO C eO 但对不 同的原始催化剂其促进效果不一. 用 一I0 A 2 3做原始催化剂外加 yF2 3的促 —e0 进作用最为明显, 大脱除效率从 3. %提升到 5 . % , 最 96 5 2 且最佳反应温度 降低 了 3  ̄ 用 - lO 0C. A2 3作原始催化剂外加 —e0 yF2 3 脱硝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1 0卷第 1 期
21 0 0年 3月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工程技术版)
J U N LO A J G N R A N V R IY E GN E IG A D T C N L G DTO ) O R A FN N I O M LU I E S ( N IE RN N E H O O YE IIN N T
f a i e t r ci e e sbl o p a tc .
Ke y wor ds:S CR NO frt e fu a , F 2 De o h e g s 7一 e O3, a ay t l c t s l
脱 除 N 的方 法可分 为两大类 : O 非催化 法 和催 化法 J非 催化 法 主要 包括 湿 式 吸收 法 、 . 固体 吸 附法 、 电子束照射 法 、 生物 法等 . 化法是 目前研究 较多 的脱 除 N 的方 法. 催 O 催化 法包 括直 接催 化分 解法 和催化
V 1 1 . o. 0 No 1
Ma . 0 0 r2 1
,F 2 3对 S R De O y eO - C N 的促 进 试验 研 究
卓 文钦 , 吴 新 , 丛 俊
( 东南 大 学 能 源 与 环 境 学 院 , 苏 南京 2 09 江 10 6)
[ 摘要 ] 在 SRD N C e O 试验中 , 了在各种催 化剂作用 下 , 入 'F 3细颗粒对 N 脱除 的促进作用. 研究 加 , eO 一 O 结果表 明,一 7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催化构建碳-碳键反应的研究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催化构建碳-碳键反应的研究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催化构建碳-碳键反应的研究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它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促进碳碳键形成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构建碳碳键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能够有效地构建有机分子的骨架结构,并实现分子的功能化修饰。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通常可以通过金属的卤化物和三氟甲磺酸的反应制备而成。

常见的三氟甲磺酸金属盐有铜三氟甲磺酸盐、铁三氟甲磺酸盐、锡三氟甲磺酸盐等。

这些金属盐在碳碳键形成反应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明确。

但是,一般认为它们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
1. 活化反应底物。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可以与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发生反应,形成活性中间体。

这些中间体可以在金属催化下发生进一步反应,从而形成新的碳碳键。

2. 催化加成反应。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也可以与另一个有机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一种稳定的中间体。

这些中间体可以在金属催化下继续进行反应,进一步形成新的化合物和碳碳键。

3. 易位反应催化。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在具有亲电性的反应底物分子上发生易位反应催化作用,从而加速碳碳键形成反应的速率。

总体来说,三氟甲磺酸金属盐作为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可以帮助有机化
学家在分子合成和功能化修饰方面实现更多的突破。

未来,随着对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催化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预计将有更多的新型金属盐催化剂被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SCR性能研究》

《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SCR性能研究》

《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SCR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一氧化碳(CO)的排放量居高不下。

一氧化碳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手段,通过该技术可将CO转化为无害物质。

而催化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决定了CO-SCR反应的效率。

本文以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其制备工艺及CO-SCR性能进行研究。

二、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1. 材料与试剂本实验采用硝酸铈和硝酸铜为主要原料,同时选用合适的溶剂和稳定剂等辅助材料。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无需进一步提纯。

2. 制备方法(1)将硝酸铈和硝酸铜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搅拌溶解。

(2)将得到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

(3)将前驱体粉末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

三、催化剂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制备得到的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晶体结构。

四、CO-SCR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CO-SCR反应实验,以氮气为载气,控制反应温度、空速、氧气浓度等参数,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评价。

2. 结果与讨论(1)催化剂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在CO-SCR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达到最佳活性点后,活性略有下降。

此外,催化剂的活性还受到空速和氧气浓度的影响。

(2)催化剂稳定性测试对催化剂进行长时间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活性。

(3)催化剂的抗硫性能研究在含有少量硫的环境下对催化剂进行测试,发现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硫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硫中毒。

五、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铈载铜基氧化物催化剂,并通过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Fe基分子筛催化剂NH3-SCR性能研究中期报告

Fe基分子筛催化剂NH3-SCR性能研究中期报告

Fe基分子筛催化剂NH3-SCR性能研究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氮氧化物(NOx)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
带来严重威胁。

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一种有效的NOx减排技术,其中Fe基分子筛催化剂因其较高的选择性和反应活性而备受关注。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包括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以及性能评价等方面,为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催化剂的制备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Fe基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XRD、SEM、TEM、BET等表征。

2. NH3-SCR反应性能测试
使用定量进样系统将NH3、NOx和氧气混合物送入反应器内,在不
同反应条件下测试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测试结果包括转化率、选择
性和抗空间速率等。

3. 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
通过催化剂表征和反应性能测试,探究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3-SCR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四、预期结果
1. 成功制备Fe基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表征。

2. 评价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

3. 探究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3-SCR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五、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反应机理,为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促进空气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铁前驱体对feβ催化nh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

铁前驱体对feβ催化nh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

2012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Vol. 33 No. 3文章编号: 0253-9837(2012)03-0576-05 DOI: 10.3724/SP.J.1088.2012.11012 研究论文: 576~580铁前驱体对Fe/β催化NH3-SCR 反应性能的影响张泽凯1, 俞河2, 廖冰冰1, 黄海凤2, 陈银飞1,*1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催化反应工程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142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4摘要: 以硝酸铁、氯化铁和二茂铁等为前驱体, 采用液相浸渍法制备了 Fe/β催化剂, 并将其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 并采用 X 射线衍射、透射电镜、N2 吸附-脱附、H2 程序升温还原以及 NH3 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以二茂铁为前驱体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前驱体. 在 60000 h–1 空速条件下, 150 o C 时 NO x 转化率即可达到 50%, 260 o C 可实现完全转化. 这是由于二茂铁的应用改善了铁活性物种在β分子筛上的分散度、颗粒尺寸和颗粒分布以及氧化还原性能.关键词: β分子筛; 二茂铁; 前驱体; 氨;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中图分类号: O643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 2011-10-09. 接受日期: 2011-12-15.*通讯联系人. 电话/传真: (0571)88320622; 电子信箱:***************.cn基金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903080).Influence of Iron Precursors on NH3-SCR Behavior of Fe/β CatalystZHANG Zekai1, YU He2, LIAO Bingbing1, HUANG Haifeng2, CHEN Yinfei1,*1Institute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 Zhejiang, China2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Zhejiang, ChinaAbstract: The precursor effects of Fe precursors o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x by NH3 (NH3-SCR) over Fe/β catalyst were evaluated. Three different precursors, ferrocene, ferric nitrate, and ferric chloride, were chosen to prepare Fe/β catalyst by liquid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catalyst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and NH3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Fe/β from ferro-cene was superior to the others.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 of GHSV 60000 h–1, 50% conversion of NO x was reached at 150 o C and full conversion was obtained at 260 o C.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d that ferrocene is profitable to improve the particle size, particle distribution, and redox properties of FeO x species, leading to the NH3-SCR activity promotion.Key words: β zeolite; ferrocene; precursor; ammonia;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itric oxideReceived 9 October 2011. Accepted 15 December 2011.*Correspondingauthor.Tel/Fax:+86-571-88320622;E-mail:***************.cn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903080).来自柴油车尾气排放等源头的氮氧化物 (NO x) 消除是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NH3-SCR) 是一种比较有效的 NO x脱除技术. V2O5-WO3/TiO2 和金属/分子筛 (如 Cu/ZSM-5) 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 NH3-SCR 活性[1~4]. 对于后一类体系, 使用的分子筛主要有 ZSM-5, Y 和β, 其中以 ZSM-5 的应用最为广泛; 活性组分则由 Cu, Fe, Mn 和 Ce 等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组成, 而又以 Cu 和 Fe 使用最多.研究表明, 在 Fe/分子筛上, 孤立和低聚的 Fe3+ 张泽凯等: 铁前驱体对 Fe/β催化 NH3-SCR 反应性能的影响 577物种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位, 而聚合的铁氧化物和铁原子簇则基本上没有 NH3-SCR 活性[5,6]. 另外, 采用离子交换、液相浸渍法或者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 Fe-分子筛时, 该过程中的各种条件、步骤以及Fe 前驱体等都可能影响到活性物种的含量和分布[7,8].目前, 常用于制备 Fe/分子筛的 Fe 前驱体化合物是 FeCl3 和 Fe(NO3)3 等无机盐类. 此外, 也有人采用有机铁化合物 (如 Fe(acac)3[9]), 发现所得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Fe 物种的分布. 本文则尝试用另外一种有机铁化合物, 二茂铁 (环戊二烯基铁, Fe(C5H5)2), 为前驱体, 其空间结构为一个 Fe 原子处在两个平行的环戊二烯环之间[10], 如图 1 所示. 这种分子结构使得各 Fe 原子之间具有相当大的间距, 可望有助于提高 Fe 在载体上的分散度. 鉴于二茂铁分子动力学直径 (0.46 nm × 0.32 nm) 较大, 本文选择孔径较大的β分子筛为载体, 制备了Fe/β催化剂, 并用于 NH3-SCR 反应.图1二茂铁结构示意图Scheme 1.Sketch map of ferrocene molecular.1实验部分1.1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β分子筛. 将一定量四乙基氢氧化铵 (25%)、正硅酸乙酯 (AR, 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五联化工厂) 以及铝酸钠 (AR,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和去离子水充分混合, 搅拌约 5 h, 待乙醇完全挥发后逐滴加入 HF, 所得凝胶于 140 o C 烘箱中恒温静置晶化 7 d, 取出后经洗涤、干燥, 于520 o C 焙烧后即得β分子筛.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 Fe/β催化剂. 称取所需Fe(NO3)3, FeCl3 或 Fe(C5H5)2 (AR, 上海晶纯实业有限公司) 分别溶于水或者甲苯中. 将铁溶液通过一个长颈漏斗加入到预先经过抽真空处理的β分子筛内, 所得样品在 110 o C 干燥 12 h, 500 o C 焙烧 4 h, 即得 Fe/β催化剂. 其中 Fe 的理论负载量为1.0%.Fe/β催化剂根据载体和前驱体的不同分别记为Fe/Siβ-Ferro, Fe/Alβ-Ferro, Fe/Alβ-Cl, Fe/Siβ-Cl, Fe/ Alβ-NO3 和 Fe/Siβ-NO3. 其中, Siβ指纯硅β分子筛(比表面积 522.1 m2/g); Alβ指含铝β分子筛 (硅/铝比 25, 比表面积 547.7 m2/g); Ferro, Cl 和NO3 表示催化剂中的 Fe 分别来自二茂铁、氯化铁和硝酸铁.1.2催化剂的表征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在 ARL SCINTAG X’TRA 型 X 射线衍射 (XRD) 仪上测定. Cu Kα辐射源, Ni 滤波, 管电压 45 kV, 管电流 40 mA, 步长 0.04o/s, 扫描范围 2θ = 5o~60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 Micromeritics ASAP 2010C 型吸附仪上测定. 测量前样品经 250 o C 真空脱气处理 3 h, 然后在液氮温度 (–196o C) 下进行 N2 吸附-脱附.催化剂的形貌表征在 Tecnai G2 F30 S-Twin 型高分辨电子透射显微镜 (TEM) 上观测. 样品经超声分散后置于铜网上进行分析, 加速电压 300 kV.H2 程序升温还原 (H2-TPR) 在 Micromeritics Autochem 2910 型化学吸附仪上进行. 样品先在 He 气中 200 o C 预处理 2 h, 然后切换为 5 %H2-95 %N2混合气 (20 ml/min), 以 10 o C/min 由 50 o C 升温至600 o C, TCD 检测器.NH3 程序升温脱附 (NH3-TPD) 装置同 H2-TPR. 样品先在 He 中于 600 o C 预处理 30 min, 然后切换为 NH3 吸附 30 min, 用 He (20 ml/min) 吹去多余的NH3, 以 15 o C/min 由 150 o C 升温至 600 o C.1.3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催化剂的评价在自制管式反应器中进行. 催化剂粒度 20~40 目, 装填量 0.5 g. 以纯气体混合形式模拟烟气, 其中 NO 和 NH3 的体积分数均为0.105%, O2 的体积分数为 5%, 其余为 N2, 气体流速1 L/min, 空速 60000 h−1. 反应尾气采用德图 TESTO 350 XL 型烟气分析仪分析.2结果与讨论2.1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图 1 是各 Fe/β催化剂样品的 XRD 谱. 可以看出, 所有样品均出现了β分子筛的主要衍射峰, 其中, Alβ的峰更强, 意味着其结晶度更高. 另外, 各样品均未出现明显的铁物种的特征峰, 这可能是因为578 催 化 学 报 Chin . J . Catal ., 2012, 33: 576–580铁物种高度分散在 β 分子筛上, 或其含量较低, 未形成晶相结构.图 2 是各 Fe/Al β 样品的 NH 3-TPD 谱. 可以看出, 各样品均于 250 和 380 o C 左右出现两个脱附峰, 对应于催化剂的弱酸位和强酸位. 经比较可知, 1.0% Fe 的负载使得 β 分子筛载体酸量明显下降. 其中, Fe/Al β-Ferro 样品酸量最高, 即保留了最多的酸位, Fe/Al β-NO 3 次之, Fe/Al β-Cl 最少.I n t e n s i t yTemperature (o C)图 2 不同 Fe/Al β催化剂样品的 NH 3-TPD 谱Fig. 2. NH 3-TPD profiles of different Fe/β catalyst samples.图 3 是各 Fe/β 催化剂的 H 2-TPR 谱. 对于 Fe/β 催化剂, 低于 1000 o C 的峰主要可归属于 Fe 3+→Fe 2+ 的还原[11]. 尽管各催化剂的耗 H 2 峰强度不高, 但仍可从 Fe/Si β-Ferro, Fe/Al β-Ferro 和 Fe/Al β-NO 3 样品看出, 在 280~380 o C 间出现还原峰. 其中, Fe/Al β-NO 3 上的峰温略高, 而 Fe/Si β-Cl 则在 480 o C 左右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耗 H 2 峰. 这表明, 前驱体对 Fe/β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有所影响, 其中, Fe/β-Ferro 上 Fe 物种的氧化-还原性能要优于 Fe/β-NO 3 和 Fe/β-Cl.图 4 是各 Fe/β 催化剂的 TEM 照片. 可以看出, 在分辨率较低 (20 nm) 时, 由不同前驱体制得的催化剂上 Fe 物种的分布差别不大. 但当分辨率进一步提高 (5 nm) 时, 以二茂铁为前驱体所得的样品上, Fe 物种形成了大小较为一致的粒子, 分布也较均匀; 而在硝酸铁为前驱体所得样品上, Fe 物种粒子大小则不够一致, 分布也不够均匀. 2.2 催化剂上 NH 3-SCR 反应结果图 5 是各 Fe/β 催化剂上 NH 3-SCR 反应活性. 可以看出, Fe/Al β-Ferro 的活性最高, 160 o C 时 NO x 转化率即达 50%; 至 260 o C 时转化率达 100%; Fe/Al β-NO 3 样品上 NO x 转化率非常接近于 Fe/Al β- Ferro, 只是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NO x 转化率均低于100%. 活性最低的是 Fe/Si β-NO 3 和 Fe/Si β-Cl, 甚至在 400 o C 时, Fe/Si β-Cl 上 NO x 转化率也未超过 30%. 总的来说, 由低硅/铝比 β 分子筛负载的 Fe 催化剂活性高于纯硅 β 分子筛负载的 Fe 催化剂; 而以同一硅/铝比 β 分子筛为载体时, 二茂铁为前驱体所得催化剂的活性高于以硝酸铁和氯化铁为前驱体的催化剂.NH 3-SCR 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铁前驱体对所得I n t e n s i t y2θ/( o )图 1 不同 Fe/β催化剂样品的 XRD 谱Fig. 1. XRD patterns of Fe/β catalyst samples. Si β—β zeolite with pure silica; Al β—β zeolite with Si/Al = 25; NO 3, Ferro, Cl—the catalyst samples were prepared with Fe(NO 3)3, Fe(C 5H 5)2,and FeCl 3 as the Fe precursor, respectively.I n t e n s i t yTemperature (o C)图 3 不同 Fe/β催化剂样品的 H 2-TPR 谱Fig. 3. H 2-TPR profiles of different Fe/β catalyst samples. 张泽凯 等: 铁前驱体对 Fe/β催化 NH 3-SCR 反应性能的影响 579Fe/β催化剂 NH 3-SCR 活性的影响很大. 其中以二茂铁为前驱体时最高. Pérez 等[12]研究表明, 在采取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锰催化剂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不同锰前驱体可以改变所得锰氧化物的晶相结构、在载体孔道结构内外的分布, 以及锰氧化物的分散度和粒子大小等, 最终导致目标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氧化活性. 本文中铁前驱体的影响可能与其类似. 尽管各样品中 Fe 物种的晶相结构差别不大, 但是它们的氧化-还原性质存在一定差别. 其中, Fe/β-Ferro 上的 Fe 物种具有较高的氧化 H 2 的能力, 而且其粒子大小更为一致, 分布更为均匀. 这可能是 Fe/β-Ferro 催化剂活性得到提高的原因.还可以看出, 分子筛的硅/铝比对所得 Fe/β 催化剂 NH 3-SCR 活性的影响也很大. 如前所述, 分子筛负载的铁催化剂上, 孤立和低聚的 Fe 3+物种是主要的活性物种[13,14]; 但有关分子筛的酸性 (特别是B图 4 各 Fe/β催化剂的 TEM 照片Fig. 4. TEM images of different Fe/β catalyst samples. (a) Fe/Al β-Ferro; (b) Fe/Al β-NO 3; (c) Fe/Si β-Cl; (d) Fe/Al β-Ferro; (e) Fe/Al β-NO 3; (f)Fe/Si β-Ferro.020*********N O x c o n v e r s i o n (%)Temperature (o C)Temperature (oC)图 5 不同 Fe/β 催化剂样品的 NH 3-SCR 活性Fig. 5. Catalytic activity of different Fe/β catalyst samples for NH 3-SCR. GHSV = 60000 h −1.580 催化学报Chin. J. Catal., 2012, 33: 576–580酸) 在 NH3-SCR 过程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不过, 人们至少可以接受的观点是, 分子筛上骨架铝的存在有利于制备过程中孤立铁离子活性物种的形成和稳定, 因而具有较低硅/铝比的分子筛负载的铁催化剂上 NH3-SCR 活性更高[15,16]. 这与本文的结果较为一致, 即含铝β分子筛负载的 Fe 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活性. 除此之外, 还可以发现, Fe/β催化剂的活性与其酸量具有相关性. Fe/Alβ-Ferro 保留了最多的酸位, 其活性最高; Fe/Alβ-NO3 次之, Fe/Alβ-Cl 最低. 这也意味着, 酸性在 NH3-SCR 反应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17].3结论以甲苯为溶剂, 以二茂铁为前驱体, 采用液相浸渍法制备了 Fe/β催化剂. 前驱体对分子筛负载的铁催化剂上 NH3-SCR 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二茂铁为前驱体可有效提高 Fe/β的 NH3-SCR 活性. 这可能是由铁物种在β分子筛上存在状态, 包括粒子大小、粒子分布以及氧化-还原性能等改善所致. 对分子筛负载型铁催化剂的制备, 二茂铁可望成为一种较好的前驱体.参考文献1Lisi L, Lasorella G, Malloggi S, Russo G. Appl Catal B, 2004, 50: 2512刘福东, 单文坡, 石晓燕, 张长斌, 贺泓. 催化学报 (Liu F D, Shan W P, Shi X Y, Zhang Ch B, He H. Chin J Catal),2011, 32: 11133张秋林, 邱春天, 徐海迪, 林涛, 龚茂初, 陈耀强. 催化学报(Zhang Q L, Qiu Ch T, Xu H D, Lin T, Gong M Ch, Chen Y Q. Chin J Catal), 2010, 31: 14114陈亮, 李俊华, 葛茂发, 马磊, 常化振. 催化学报 (Chen L, Li J H, Ge M F, Ma L, Chang H Zh. Chin J Catal), 2011, 32: 8365Iwasaki M, Yamazaki K, Banno K, Shinjoh H. J Catal, 2008, 260: 2056Krishna K, Makkee M. Catal Today, 2006, 114: 237Schwidder M, Heikens S, De Toni A, Geisler S, Berndt M, Brückner A, Grünert W. J Catal, 2008, 259: 968Rivallan M, Berlier G, Ricchiardi G, Zecchina A, Nechita M-T, Olsbye U. Appl Catal B, 2008, 84: 2049Lima E, Guzmán-Vargas A, Méndez-Vivar J, Pfeiffer H, Fraissard J. Catal Lett, 2008, 120: 24410Prütt R L, Morehouse E L. Metal-Organic Compounds. Vol23. Washington: ACS, 1959. 36811Joyner R W, Stockenhuber M. Catal Lett, 1997, 45: 1512Pérez H, Navarro P, Delgado J J, Montes M. Appl Catal A, 2011, 400: 23813Schwidder M, Kumar M S, Bentrup U, Pérez-Ramírez J, Brückner A, Grünert W. 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 2008, 111: 12414Brandenberger S, Kröcher O, Wokaun A, Tissler A, Althoff R. J Catal, 2009, 268: 29715Akah A C, Nkeng G, Garforth A A. Appl Catal B, 2007, 74:3416Doronkin D E, Stakheev A Yu, Kucherov A V, Tolkachev N N, Kustova M, Höj M, Baeva G N, Bragina G O, Gabrielsson P, Gekas I, Dahl S. Top Catal, 2009, 52: 1728 17Klukowski D, Balle P, Geiger B, Wagloehner S, Kureti S, Kimmerle B, Baiker A, Grunwaldt J-D. Appl Catal B, 2009, 93: 18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柴油车用SCR催化器中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柴油车用SCR催化器中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柴油车用SCR催化器中钒姚慧;刘涛;杨惠玲;王鑫【摘要】首先采用6种不同酸配比的酸溶法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钒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在添加盐酸的基础上添加氢氟酸或过氧化氢,对钒的溶出都有增益.考虑氢氟酸的毒性及腐蚀性,选取盐酸和过氧化氢酸配比进行研究.通过对酸添加量、微波消解温度和微波消解时间的考察,进一步优化酸溶法,并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钒元素含量.结果显示:采用6 mL盐酸、2 mL过氧化氢,在180℃下微波消解30 min,为最佳消解SCR催化剂的前处理方案,钒的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为1.5%,结果满意.【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作者】姚慧;刘涛;杨惠玲;王鑫【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10 引言机动车的废气污染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加载车用三元催化转化器成为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的一种有效措施。

三元催化转化器中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的有效活性成分多为铂、钯、铑等贵金属元素,其中铂、钯主要对CO、HC起催化氧化作用,铑主要对NOx起催化还原作用。

为此,轻型车国五排放标准[1]要求进行耐久试验车辆均要求按HJ509-2009《车用陶瓷催化转化器中铂、钯、铑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标准[2]进行催化转化器的贵金属含量测试以实施监管职能。

但传统三元催化转化器只有在理论空燃比14.7附近范围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而柴油机是富氧燃烧,空燃比在25~32附近,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柴油机排放物NOx进行还原比较困难。

不同Fe_2_Fe_3_比的铁盐溶液对氧化铁晶型和性质的影响

不同Fe_2_Fe_3_比的铁盐溶液对氧化铁晶型和性质的影响

不同F e2+ ƒF e3+ 比的铁盐溶液对氧化铁晶型和性质的影响α欧晓佳程极源(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成都, 610041)摘要改变铁盐溶液中F e2+ ƒF e3+比, 将其与氨水反应, 制得铁铬催化剂的主体相氧化铁, 用T P R、XRD 和活性评价对制得的氧化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不同F e2+ ƒF e3+ 比的铁盐溶液, 将得到不同性质和晶型的氧化铁。

关键词Χ2F e2O 3 晶型铁铬催化剂一氧化碳变换制氢过程中普遍使用的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 其主体相氧化铁存在多种形态:Χ2F e2O 3 , Α2F e2O 3 , Χ2F e O O H , Α2F eOO H 1 。

催化剂在使用前用半水煤气在400℃左右还原时, 氧化铁还原为变换反应的真正活性组份F e3O 4。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 活性相F e3O 4 前驱物氧化铁的晶型直接影响它的催化性能和机械强度, Χ2F e2O 3 和Α2F e2O 3 相比, 前者还原后具有更好的低温活性和机械强度。

因此认为制备出单一Χ2F e2O 3 晶型的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是保证其活性高, 强度好的关键之一。

我们在制备Χ2F e2O 3 的过程中发现, 不同F e2+ ƒF e3+ 比的铁盐溶液制备出的F e2O 3 , 其物化性质和还原过程有很大差异。

本文比较了不同F e2+ ƒF e3+ 比的铁盐溶液制得的F e2O 3 的初活性, 用X 射线衍射(XR D ) 分析其物相和晶粒大小, 用程序升温还原(T PR ) 测定其还原过程, 讨论了不同铁离子比对氧化铁晶型和性质的影响。

实验部分1. 催化剂的制备F e(N O 3 ) 3 〃7H 2O 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 加入F e(N O 3 ) 2 溶液配制成F e2+ ƒF e3+ 比不同的铁盐溶液(总F e含量以F e2O 3 计为130gƒL ) , 加热至72℃, 用3m o lƒL 氨水中和至pH 值8~9, 析出的沉淀经静置老化、洗涤后120℃干燥, 压片成型, 310℃焙烧后粉碎, 筛分20~46 目, 即得不同的F e2O 3。

氧化铁改性沸石对Se(Ⅳ)的吸附性能及试验废物再利用研究

氧化铁改性沸石对Se(Ⅳ)的吸附性能及试验废物再利用研究

但天然沸石孔径较小、吸附能力差 [16 ̄19] ꎬ不能实现高
速均为 240 r∕minꎬ反应溶液的体积为 100 mLꎬ反应温
地下水中的 As( Ⅲ) 、As( Ⅴ) 、Se( Ⅳ) 和 Se( Ⅵ) ꎬ证
Se( Ⅳ) 储备液ꎬ方便配置不同浓度的 Se( Ⅳ) 溶液.
效去除废水中的硒. Yusof [20] 使用了改性沸石 Y 去除
[7 ̄8]
[9]
ꎬ其中吸附是一
. 常用金属纳米颗
粒、金属氧化物、沸石等作为吸附硒的材料
[10 ̄11]
ꎬ其
中沸石作为低成本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

[12 ̄15]
ꎬ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铵、磷、放射性
元素等.
天然沸石在我国储量丰富ꎬ价格低廉且热稳定性
好、再生性强. 从经济角度看是吸附剂的较好选择ꎬ
modified zeolite. The zeolite and iron oxide modified zeol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X ̄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 XRF ) ꎬ X ̄ray
diffraction pattern ( XRD) ꎬ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SEM )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pore size distribution test ( BET) . Nextꎬ
adsorption was up to 97 7%. The theoretical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46 901 mg∕g. ( 3) The adsorption kinetic results of

铁死亡酶促反应

铁死亡酶促反应

铁死亡酶促反应概述铁死亡酶促反应(Fenton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自由基反应,涉及到铁离子和过氧化氢之间的反应。

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死亡酶促反应的机理、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有序列表1.铁死亡酶促反应的定义2.反应机理3.细胞中的重要性4.生物环境中的影响因素二级标题1.2三级标题1.2.1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的应用领域2.化学合成中的应用3.生物学中的应用4.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Fenton反应在水处理中的应用3.Fenton反应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4.Fenton反应在生物标记和染料成像中的应用一级标题2二级标题2.1三级标题2.1.1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的研究进展2.抑制Fenton反应的方法和策略3.优化Fenton反应的条件和催化剂设计4.Fenton反应的副反应和产物分析方法二级标题2.2三级标题2.2.1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的副反应和产物分析方法2.Fenton反应产物的毒性和失控问题3.环境中Fenton反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中的副反应和产物2.Fenton反应产物的毒性评估方法3.Fenton反应在环境中的监测和控制策略4.Fenton反应产生的氢氧自由基的检测方法一级标题3二级标题3.1三级标题3.1.1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与细胞死亡的关系2.Fenton反应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3.Fenton反应与疾病的关联性4.调控Fenton反应对细胞的影响二级标题3.2三级标题3.2.1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与癌症的关联2.Fenton反应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3.Fenton反应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4.调控Fenton反应对疾病治疗的潜力有序列表1.Fenton反应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Fenton反应在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3.Fenton反应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潜力4.Fenton反应在抗氧化剂研究中的应用结论铁死亡酶促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由基反应,在化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2Fe 2O 3对S CR DeNO X 的促进试验研究卓文钦,吴 新,丛 俊(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 在SCR De NO X 试验中,研究了在各种催化剂作用下,加入γ2Fe 2O 3细颗粒对NO X 脱除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γ2Fe 2O 3对SCR De NO X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的原始催化剂其促进效果不一.用γ2A l 2O 3做原始催化剂外加γ2Fe 2O 3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最大脱除效率从3916%提升到5512%,且最佳反应温度降低了30℃.用γ2A l 2O 3作原始催化剂外加γ2Fe 2O 3脱硝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SCR 法烟气脱硝,γ2Fe 2O 3,催化剂[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292(2010)0120054205Exper im en t a l I nvesti ga ti on on the Pro m oti n g Effect ofγ2Fe 2O 3on Rem ov i n g N O X From Flue Ga sZhuo W enq i n,W u Xi n,Co ng J un(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 onment,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The p r omoting effect of γ2Fe 2O 3on re moving NO X fr om flue gas was studied while using different original cat 2alysts in the experi m ent of SCR DeNO X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 r omoting effects of γ2Fe 2O 3vary with the SCR catalysts .W hile γ2A l 2O 3as the original catalyst and γ2Fe 2O 3as the additi onal catalyst,the p r omoting effect of γ2Fe 2O 3is the most visible and the maxi m al De NO X efficiency rises fr om 3916%t o 5512%,and als o the op ti m u m reacti on te mperature reduces by 30℃.U sing γ2A l 2O 3as the original catalyst and γ2Fe 2O 3as the additi onal catalyst f or De NO X is feasible t o p ractice .Key words:SCR DeNO X f or the flue gas,γ2Fe 2O 3,catalyst 收稿日期:2009209210.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02CB211600).通讯联系人:吴 新,副教授,研究方向:燃烧过程大气污染控制.E 2mail:wuxin@seu .edu .cn 脱除NO X 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非催化法和催化法[1].非催化法主要包括湿式吸收法、固体吸附法、电子束照射法、生物法等.催化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脱除NO X 的方法.催化法包括直接催化分解法和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SCR 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是一种利用催化剂使烟气中的NO X 与还原剂(一般为NH 3)反应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氮气和水,以降低NO X 排放的方法.SCR 技术由于其具有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好、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烟气脱硝技术,SCR 脱硝装置已成为许多国家电厂的必需装备[2,3].但SCR 法烟气脱硝技术成本较高,是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障碍.SCR 催化剂是SCR 工艺的核心,直接决定着SCR 的效率和运行成本.目前电厂烟气脱硝中常用的V 2O 5/Ti O 2催化剂有着较好的脱除效率,活性区间温度也较为适合,但V 2O 5/Ti O 2催化剂的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其大规模的使用.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成本较低,制作也相对简单,但存在活性较低、最佳温度较高等缺点.本文试图通过试验寻找一种新的脱硝技术,即通过外加γ2Fe 2O 3来提高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的最佳温度,使其在设定反应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γ2Fe 2O 3是顺铁磁性的,是一种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磁性材料和催化剂[4].利用γ2Fe 2O 3顺磁性,还可将其作为脱除磁性可吸入颗粒物的磁种子,从而提高磁性可吸入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张宇等[5]通过在高梯度磁场试验装置中添加γ2Fe 2O 3颗粒进行可吸入颗粒物脱除实第10卷第1期2010年3月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JOURNAL OF NANJ I N G NOR MAL UN I V ERSI TY (ENGI N EER I N G AND TECHNOLOGY ED I TI O N ) Vol .10No .1Mar,2010验研究发现,高梯度磁场中γ2Fe 2O 3对提高可吸入颗粒物的脱除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陈亚非等[6]得出氧化铁对烟气脱硫反应的作用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张云峰等[7]提出利用磁稳流化床技术进行γ2Fe 2O 3颗粒催化氧化脱硫的新思路,并对该脱硫反应的机理、实验方法以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本实验中,γ2Fe 2O 3是作为助催化剂来提高V 2O 5/Ti O 2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在SCR 以及γ2Fe 2O 3反应中,外加一定量的γ2Fe 2O 3可以提高反应效率.此外,γ2Fe 2O 3作为磁性颗粒物,可以吸附部分未能参加反应的气体(SCR 反应的机理是催化剂吸附NH 3,再与NO X 反应[8]),增强SCR 反应的几率,所以外加γ2Fe 2O 3从反应效率和反应机率两方面提高了脱除效率.1 实验部分111 催化剂的制备 原始催化剂主要采用脱除效率不高的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效率较高的V 2O 5/Ti O 2类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Ti O 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V 2O 5负载量为1%的V 2O 5/Ti O 2催化剂颗粒,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主要步骤详见文献[9].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北京蒙泰技术开发中心,分析纯),规格为:1~3mm (试验中研磨至011~013mm 备用);外加催化剂为高纯度γ2Fe 2O 3粉粒(北京蒙泰技术开发中心,分析纯),规格为:10~30μm.112 催化剂的活性实验催化剂的活性测试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反应器采用的是双套筒结构,催化剂置于固定在此管底部的不锈钢金属丝网的气体分布板之上.外套管外面采用电阻丝加热,电热元件外包有保温材料和金属外壳.电炉丝连接到自耦变压器上,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温升速度.在反应器内部装有一根热电偶,以便测得SCR 反应温度.热电偶连接温控仪(采用X MT -3000B 型温控仪),控制反应温度.温控仪的精度控制在±1℃.烟气分析系统采用德国Rose mount 公司的NG A2000烟气分析仪进行在线测量.为提高测量的精度,分别测试每个工况进出口烟气组成,并选择高精度的烟气分析仪.烟气分析系统主要用来测量烟气中NO 、NO 2、O 2和N 2O 等组份,出口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H 3,可能对NG A 2000烟气分析仪的NO X 测量造成影响,所以在进入烟气分析仪之前使用浓磷酸洗涤烟气中的氨[10,11].在NG A 2000烟气分析仪的进口设置陶瓷过滤器,防止可能的固体颗粒随烟气进入测试管中造成堵塞.此外,为防止配气过程中气流对烟气分析仪的冲击,设置旁路排空.不同单金属氧化物对SCR De NO X 的活性不同.试验中通常选用的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主要有γ2A l 2O 3、Fe 2O 3、Cu O 、Cr 2O 3等,但催化活性不是很高,区间温度也较高.本试验选取γ2A l 2O 3、Cu O 、Cr 2O 33种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其活性进行测试.采用的进气为模拟烟气:NO X 1000mL /m 3(实际95%为NO,5%卓文钦,等:γ2Fe 2O 3对S CR De NO X 的促进试验研究NO 2),NH 31000mL /m 3,O 25%,N 2为平衡气,空速比SV =16000h -1.试验中选用相同量的催化剂,即每组实验采用3g 粒径为011~013mm 的催化剂,烟气量72L /h .γ2Fe 2O 3通过气溶胶发生器加入,气体流量为215L /h .试验的温度范围为250℃~500℃.每隔10℃左右设置一个温度点,在每个温度点需要稳定30m in 以上.以所测试的NO 脱除率作为催化剂NO X 的脱除率.2 实验结果与分析试验选用的原始催化剂样品为:V 2O 5/Ti O 2、γ2A l 2O 3、Cu O 、Cr 2O 3,通过对加入γ2Fe 2O 3前后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NO X 脱除效率的变化规律.NO X 脱除效率的试验研究即为催化剂的活性测量试验研究,活性试验测量的表征参数为NO X 的脱除率,这个参数通过烟气分析仪直接测量.式(1)给出了NO X 脱除率的计算式:ηNO X =C NO X ,in -C NO X ,out C NO X ,in ×100%,(1)式中,C 为烟气浓度/(mL /m 3),其中下标in 表示进口浓度,而out 表示出口浓度.211 V 2O 5/Ti O 2作为原始催化剂外加γ2Fe 2O 3选用V 2O 5/Ti O 2作为SCR De NO X 促进试验中的原始催化剂时,外加γ2Fe 2O 3后对脱除效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V 2O 5/Ti O 2作为原始催化剂时,γ2Fe 2O 3对De NO X 有所促进,但促进作用不太明显,最大脱除效率仅提高了019%,最佳活性温度降低了10℃.这是由于V 2O 5/Ti O 2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活性物质负载在载体上的催化剂,外加物质对其催化特性改变不大.212 单金属氧化物作为原始催化剂外加γ2Fe 2O 3如图3~图5所示,单独使用单金属氧化物作为原始催化剂时,在试验温度的范围内,3种催化剂的活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低温段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幅度较大,在高温段,这种趋势有所减缓.在达到最佳温度后,活性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有O 2条件下,温度较低时NH 3-NO De NO X 反应(反应2)主要受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受到化学反应和传质扩散共同控制,温度的影响减弱,当反应速率足够大时,反应完全受扩散控制,与反应温度无关,即进入De NO X 反应的温度窗口;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由于发生副反应(3)~(5),使得参与反应的NH 3量减少,实际氨氮比下降,并有少量NO 生成,使得NO X 脱除率开始降低:4NH 3+4NO +O 2→4N 2+6H 2O ,(2)4NH 3+3O 2→2N 2+6H 2O ,(3)2NH 3+2O 2→N 2O +3H 2O ,(4)4NH 3+5O 2→4NO +6H 2O .(5)综上所述,单独使用单金属氧化物作为SCR De NO X 催化剂时,普遍存在活性过低和活性温度窗口过高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外加γ2Fe 2O 3进行改良.单金属氧化物作为原始催化剂时外加γ2Fe 2O 3对SCR De 2NO X 的促进作用是De NO X 试验研究的重点.从图3~图5可以看出,γ2Fe 2O 3对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促进作用均比对V 2O 5/Ti O 2的促进作用明显.在试验的3种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被促进效果是γ2A l 2O 3最为明显,最大脱除效率从3916%提升到5512%,提高了1516%,且最佳反应温度降低了30℃;其次是Cu O,其最大脱除效率从2417%提高到3613%,提高了1116%,且最佳反应温度降低了10℃;在3种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促进效果最差的是Cr 2O 3,最大脱除效率从2112%提高到2819%,提高了717%,最佳反应温度只降低了10℃,促进效果不太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第10卷第1期(2010年)明显,但仍高于V 2O 5/Ti O 2.γ2A l 2O 3在催化剂的制备中既是一种活性物质,但也常被用作为载体,负载其它活性物质.负载型催化剂不但可以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活性物质的分散度,增加活性物质与反应气体的接触机会,提高催化活性,而且还可以提高SCR 反应的选择性,抑制催化剂的烧结等.通入γ2Fe 2O 3后,不仅从反应效率和反应几率两方面提高了脱除效率,此外,还改变了催化体系,形成一种负载型的微构架模式,提高了催化性能,因此,γ2Fe 2O 3对γ2A l 2O 3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而CuO 、Cr 2O 3负载其他物质的能力不如γ2A l 2O 3强,所以其被促进效果没有γ2A l 2O 3明显.3 结语选用4种金属氧化物作为原始催化剂进行SCR De NO X 试验,研究了加入γ2Fe 2O 3细颗粒对NO X 脱除的促进作用.试验结果表明,γ2Fe 2O 3对SCR DeNO X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的原始催化剂其促进效果不一,对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促进作用比对V 2O 5/Ti O 2的促进作用明显:对γ2A l 2O 3的促进作用最高,最大脱除效率从3916%提升到5512%,提高了1516%,且最佳温度降低了30℃,对Cr 2O 3的促进作用最低,最大脱除效率提高了717%,最佳温度降低了10℃,促进效果不太明显,但仍高于V 2O 5/Ti O 2,而γ2Fe 2O 3对于V 2O 5/Ti O 2基本无促进效果.从经济性角度考量,γ2A l 2O 3的成本远低于V 2O 5/Ti O 2,在NO X 原始排放浓度超标不多时,用γ2A l 2O 3作原始催化剂外加γ2Fe 2O 3脱硝,有一定的现实意义.γ2Fe 2O 3是一种顺铁磁性物质,在可吸入颗粒物和NO X 、S O 2联合脱除技术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腾家伟,宋庆英,于岚,等.催化法脱除NO X 的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1(1):38245.Teng J ia wei,Song Q ingying,Yu Lan,et al .Advances in the catalytic re moval of NO [J ].Techniques and Equi pment f or Envir o Poll Cont,2000,1(1):38245.(in Chinese )[2]Busca G,L ietti L,Ra m is G,et al .Che m ical and Mechanistic as pects of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 on of NO X by a mmonia overoxide catalysts:A revie w [J ].App lied Catalysis B:Envir on mental,1998,18(122):1236.[3]Radojevic M.Reducti on of nitr ogen oxides in flue gases[J ].Envir on mental Polluti on,1998,102(1):6852689.[4]J riuan L,Kurikka S,Katja L,et al .Dop ing γ2Fe 2O 3Nanoparticles with M n (Ⅲ)supp resses the transiti on t o the α2Fe 2O 3struc 2ture[J ].J Am Che m Soc,2003,125(38):11470211471.卓文钦,等:γ2Fe 2O 3对S CR De NO X 的促进试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第10卷第1期(2010年)[5]张宇,吴新,丛俊,等.基于γ2Fe2O3的高梯度磁场中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脱除实验[J].煤炭学报,2008,33(6):6852689.Zhang Yu,W u Xin,Cong Jun,et al.Re moval experi m ent of inhalable particles e m itted fr om coal combusti on with high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based onγ2Fe2O3[J].Journal of China Coal S ociety,2008,33(6):6852689.(in Chinese)[6]陈亚非,高翔,骆仲泱,等.金属氧化物对Ca(OH)2脱硫影响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7,18(4):5172520.Chen Yafei,Gao Xiang,Luo Zhongyang,et al.Study on the effect of metal oxides on the reactivity of Ca(OH)2in sulfur re moval [J].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 mophysics,1997,18(4):5172520.(in Chinese)[7]张云峰,周钰明,归柯庭,等.磁稳流化床在烟气脱硫技术中的研究[J].锅炉技术,2003,34(5):76280.Zhang Yunfeng,Zhou Yu m ing,Gui Keting,et al.Studies of the flue gas desulfurati on in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fluidized beds by catalyzed oxidati on[J].Boiler Technol ogy,2003,34(5):76280.(in Chinese)[8]Nova I,L iettiL,Tr onconi E,et al.Dynam ics of SCR reacti on over a Ti O22supported vanadia2tungsta commercial catalyst[J].Ca2talysis Today,2000,60(122):73282.[9]丛俊.基于γ2Fe2O3的燃煤P M10和NO X协同脱除促进作用试验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2007.Cong Jun.Experi m ental I nvestigati on int o the p r omoting effect ofγ2Fe2O3on re moving P M10and NO X fr om flue gas si m ultane2 ously[D].Nanjing: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 on ment,Southeast University,2007.(in Chinese)[10]L ietti L,A lemany J L,Forzatti P,et al.Reactivity of V2O52WO3/Ti O2catalysts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 on of nitric ox2ide by a mmonia[J].Catalysis Today,1996,29(1/4):1432148.[11]L ietti L,Nova I,Ra m is G,et al.Characterizati on and reactivity of V2O52MoO3/Ti O2De2NO X SCR catalysts[J].Journal of ca2talysis,1999,187(2):4192435.[责任编辑:严海琳] (上接第16页)[5]B ranickyM S,Philli p s SM,ZhangW.Stability of net w orked contr ol syste m s:Exp licit analysis of delay[C]//Pr oceedings ofAmerican Contr ol Conference,Chicago Illinois,2000:235222357.[6]Yan H,Huang X,W angM,Zhang H.Delay2dependent stability criteria for a class of net w orked contr ol syste m swith multi2in2put and multi2out put[J].Chaos,Solit ons and Fractals,2007,34(3):99721005.[7]M arieke B G,Nathan Wou w.Stability of net w orked contr ol syste m s with uncertain ti m e2varying delays[J],I EEE Transacti onson Aut omatic Contr ol,2009,54(7):157521580.[8]Takagi T,Sugeno M.Fuzzy identificati on of system s and its app licati on t o modeling and contr ol[J].I EEE Transacti ons onSystem s,M an and Cybernetics,1985,15(1):1162132.[9]Hongbin Z,Yanyan S,Gang F.Delay2dependent stability and H∞contr ol f or a class of fuzzy descri p t or syste m s with ti m e2delay[J].Fuzzy Sets and Syste m s,2009,160(12):168921707.[10]W eihua T,Huaguang Z.Op ti m al guaranteed cost contr ol f or fuzzy descri p t or syste m s with ti m e2varying delay[J].Journal ofSyste m s Engineering and Electr onics,2008,19(3):5842591.[11]Frid man E.Stability of linear descri p t or syste m s with delay:A Lyapunov2based app r oach[J].Journal of Math Anal App l,2002,273:24244.[12]Frid man E,Shaked U.H∞contr ol of linear state2delay descri p t or syste m s:An L M I app r oach[J].L inear A lg App l,2002,351:2712302.[13]Shuqian Z,Chenghui Z,Zhaolin C,et al.Delay2dependent r obust stability criteria for t w o classes of uncertain singular ti m e2delay syste m s[J].I EEE Trans on Aut omatic Contr ol,2007,52(5):8802885.[14]Du Z P,Zhang Q L,L i Y.Delay2dependent r obust H∞contr ol for uncertain singular syste m s with multi p le state delay[J].I ET Contr ol Theory App l,2009,3(6):7312740.[责任编辑:刘 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