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含量测定在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一)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探讨慢性胃病患者的血清PG 水平变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与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对81例住院患者血清中PG 水平进行了检测,观察不同疾病组患者PG 水平变化;同时观察HP 感染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中PG 水平变化,应用ROC曲线确定PGⅠ/PGⅡ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结果:各组PGⅠ、PGⅡ、PGⅠ/PGⅡ的比较中,萎缩性胃炎组与对照组、非萎缩性胃炎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萎缩性胃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萎缩性胃炎组HP阳性与HP阴性比较中,PGⅠ/PGⅡ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GⅠ/PGⅡ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ROC曲线,经计算曲线下面积为0.86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GI 和PGI/PGⅡ水平明显减低,这一结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I 和PGⅡ型,检测血清PG 水平的变化,尤其是PGI、PGI/PGⅡ比值水平,对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重要意义。
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其治疗及疗效的关键。
本研究通过检测PGⅠ、PGⅡ,旨在探讨PGⅠ/PGⅡ对萎缩性胃炎诊断价值,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在消化内科住院的胃疾病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和HP快速尿素酶试验。
根据胃镜和病理结果做出诊断,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35例,年龄23~72 岁,平均年龄51.1±9.8 岁;萎缩性胃炎组23例,年龄45~73 岁,平均年龄57.4±8.2 岁;健康對照组23例为同期胃镜检查和HP正常者,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5.5±8.3岁。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P GⅡ( / ) gL
l 9±5. 0. 6 1 1 6 ±9. 9
3 . 2 5± 3 6 3.
.
PR G
1 8±6. 3. 4 1 2±8. 0. 2
1 8±5 9 3. .
浅表 性 胃炎 7 4
消化 道 溃 疡 9 3 胃癌 术 前 合 计
C i q  ̄e h — u r S
P( 组 比较 ) 多
女与正 常对照组相 比, P<00 .5#与正常对 照组相 比 P<0 0 .1
△ 与 浅 表性 胃炎 相 比 P<00 ◆与 消化 道 溃 疡 组 相 比 P<OO .1 .1
会 《 编常见 恶性肿 瘤诊 治规范 胃癌分 册》 新 胃黏膜 病
变 的诊断 标准 。 1 3 仪器与 试剂 . P —R I 剂盒 由江 苏省 无锡 G T FA试
4 o 94 0
7 6±7 . △◆ 4 0±7 1 3. 32 1 4. 1 8. 4 5± l 2. 1 1 1 4. 5 7 88 <0. 1 0 l 0±2 5 6. 5. l 4. 3 3 13 <0. 01
3 3±2. △◆ . 9 1 7±6 9 2. . 1 8. 3 4 63 <0. 1 0
最大。
2 结 果
浓度 反 映 胃液 的分 泌 水平 。利 用血 清 P G检 测进 行
早期 胃癌普查 , 已在 日本 、 芬兰 等 国家 实施 l 。 目前 l J
国内外 对 于血清 P G应 用 于 胃部疾 病 , 尤其 是 胃癌 、
2 1 不 同 胃黏膜 病 变 患 者 血 清 P 水 平 不 同 胃 . G
见表 1
表 1 不 同 胃黏 膜病 变 患 者血 清 P 水 平 ( 4 G - )
化学发光法 胃蛋白酶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检测时间短,作为传 统的胃癌普查手段
对诊断进展期胃癌或 弥散型胃癌更有价值
血清检测,无创伤、 广泛认知
CEA 在胃癌胃液中 对胃癌检测的特异性低,对早 阳性率50%,血清阳 期胃部疾病的诊断无参考价值。 性率仅为4.5%
快捷方便,操作简单
仅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血清法、定量准确、 高灵敏度、准确率、 快捷方便、适用广泛
(7)只需要2毫升血液就可以进行检测;
(8)临床试验数据充足,与其他检测方法相关性良好。
4.结果分析
PGⅠ>65μg/L PGⅡ<15μg/L PGR>7.5 提示诊断 相关建议
序号
1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半年或一年体检,动态监测胃健康状况。
2
正常
15~30μg/L
1、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异常者遵医嘱。2 正常或>3 幽门螺杆菌前期感染胃、十二指肠 轻度溃疡浅表性胃炎 建议3~6月复检。仍异常者医院就诊。
三、胃部疾病检测对比 1、胃部疾病临床检测对比
检测手段 优点
金标准
缺点
痛苦, 受医生水平影响大,费 用高不适合普查 射线,费用高,不能明确疾病 性质依赖经验,受检人群混杂 及阳性患者难以随访等问题。 对早期胃癌判定无力
总体评价
具有侵入性,价格高 不易普及
胃镜 钡餐 造影
肿瘤相关 标记物 C13尿素 酶 呼吸试验 胃蛋白 酶原检测
简单
一步法
窄
定量
时间分辨
抗原抗体反 应 抗原抗体反 应
简单
一步法
宽
定量
化学发光
简单
一步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测定在胃疾病中的作用
s / 3 7 ±1 2 ) 显 低 于 正 常 组 和 萎 缩 性 胃炎 组 ( P < 0 5 。 2 g L,. 6 . 1 明 均 .0 ) 结论 下 可作 为萎 缩性 胃炎 和 胃癌 筛查 的 有 效 手 段 , 助 于 提 高 胃癌 早 诊 率 。 有
【 键 词 】 胃疾 病 胃癌 胃蛋 白酶 原 关
g n I n e sn g nI r e tdb I A.Reut Th eu p p io e n e dp p io e fweetse yEL S a s ls es r m e sn g n I dPGR( G P 1 a P I/ G I)
Th i niian eo e um psn g n lv l n g src d sa e e sg fc c fs r pe i o e e esi a t i ie s s T O e , ta1 A M  ̄ e .
P P G I、GR 水 平 显 著 低
( Dep r m e fGa to— a t nto s r
盘查喧签 堂隧堂拯 0 _ _ 笙亟 鲞笙 塑
・
论 著
・
血 清 胃蛋 白酶 原 水 平 测 定 在 胃疾 病 中 的作 用
陶 梅 张玲 霞 张 沥 庄 坤 张 宁霞 方亚利
【 要】 目的 摘 通 过 测 定 血 清 胃蛋 白酶 原 ( G) P P I、 GⅡ水 平 及 其 比值 变化 , 索 血 清 胃蛋 白酶 原 探
PGI 水 平 在 糜 烂 性 胃 炎组 ( 4 . 1 3 . l ̄ / 1 . 6 5 0 ) 十 二 指 肠 溃 疡 组 ( 4 . 3 3 . 5 / I) 1 0 7 士 1 5 l L, 4 0 ± . 1 、 g 1 5 4 ± 4 1 g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10月第26卷第30期•检验医学•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罗月明 莫子竞 叶丽燕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检验科,广东江门529000[摘要旧的探讨胃肠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 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疾病患者,均经胃镜、病理检査确诊,3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30例良性胃部病变患者为良 性组,另选择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检测三组的血清PG,主要包括胃蛋内酶原丨(P G丨)血清浓度、胃蛋白酶原n (p e n)血清浓度、pg I/p e n比值,并比较。
结果胃癌组的pg I血清浓度低于良性组,良性组的pgI血清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PG D血清浓度低于良性组,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PG I/P G II比值低于良性组,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比较三组的血清P G阳性检测结果,胃癌组的PG I阳性率、PG I/PG II比值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胃癌组联合检测P G丨血清浓度、P G丨/P G U比值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上,采用血清PG进行检测可获得较好的临床价值,能提高 胃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胃肠疾病;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价值 4■[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 (2019)10(c)-0141-03Value of serum pepsinogen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LUO Yue-ming MO Zi-jing YE Li-ya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Wuyi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angmen 529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erum pepsinogen (PG)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Methods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su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gastroscop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3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gastric cancer group, and 30 benig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lesions were in the benign group, and 30 healthy volunteers who were in the hospital for health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PG was detected in three groups of subjects, including PGI serum concentration, PG D serum concentration, and PGI/PG II ratio.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PGI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enign group.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PGI in benig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尸<0.05).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PG II in gastric cancer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enign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GI/PG D ratio of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enign group, and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positive test of serum PG in the three groups, the positive rate of PG I and PG I/PG II ratio in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enig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PG I serum concentration and PG I/PG II ratio positiv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benig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the detection of serum PG can obtain better clinical value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Serum pepsinogen; Diagnostic value胃肠道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是时刻存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是造成胃肠道疾病患者 在的,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得不到及时有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W|。
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3-06-07T10:46:53.0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朱庆[导读]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朱庆(南通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00)摘要: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胃蛋白酶原、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行胃癌根治术和化疗后随访2年,观察血清胃蛋白酶原、CA199、CEA对胃癌患者2年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CA199显著升高、CEA显著升高、胃蛋白酶原Ⅰ显著降低、胃蛋白酶原Ⅱ显著增高。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CA199、CEA对预测胃癌患者2年内死亡具有一定价值,其中胃蛋白酶原Ⅰ价值最高。
结论: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肿瘤标志物;胃癌;价值胃癌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抗肿瘤治疗发展日新月异,但进展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仍仅有16.4%~53.6%,总体预后不容乐观,与之对比的是早期胃痛手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83.6%~91.5%,部分甚至可以被治愈[1]。
由此可见,胃癌诊治时机对预后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胃癌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高。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在盐酸或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转换为胃蛋白酶,从而将蛋白质分解。
该酶最适宜pH值为2的环境,在小肠等组织中由于酸性不足,酶活性即丧失。
一般情况下,大约1%的胃蛋白酶原可以通过胃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且性质较稳定,可以较好地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
当胃癌发生时,血清胃蛋白酶原也相应改变。
目前胃蛋白酶原已经成为监测胃相关疾病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评价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胃蛋白酶原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胃蛋白酶原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鲁伟;俞瑾;谈潘莉;张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经胃镜活检和病理形态学确诊的浅表性胃炎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66例、胃癌组65例和体检健康组60例。
采集所有对象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
结果胃癌组PGⅡ、PGR水平和其它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GⅠ、PGⅡ、PGR诊断胃癌临界值分别为72.95μg/L、8.95μg/L、4.0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3、0.817、0.827,敏感度分别为53.4%、87.9%、65.5%,特异度分别为88.2%、56.7%、84.4%,准确度分别为61.3%、81.7%、82.7%,联合PGⅡ和PGR诊断胃癌的ROC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39,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5%、72%和83.9%。
结论联合检测PGⅡ和PGR可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性,临界值为PGⅡ≥9.0μg/L且PGR≤4.58,可为本地区体检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175-176,190)【关键词】胃癌;胃蛋白酶原;诊断【作者】鲁伟;俞瑾;谈潘莉;张烁【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正文语种】中文目前,诊断胃癌最主要的手段是胃镜和病理检查,但作为临床一线筛查并不现实,开展对人体无创伤、简便可靠和费用低廉的筛查再进行胃镜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通过先行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再进一步行胃镜检查的方法更有针对性[1-2]。
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进步。
一、胃蛋白酶原(PG)的生物学特性胃蛋白酶原是一种由胃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前体蛋白,主要在胃内分泌的胃液中发挥作用。
在胃内,胃蛋白酶原经胃蛋白酶的作用而转化为活性胃蛋白酶,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胃蛋白酶原的分泌量和胃液的pH值呈正相关关系,即当胃液的pH值降低时,胃蛋白酶原的分泌量也相应增加。
胃蛋白酶原在胃内环境的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胃蛋白酶原在胃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破坏所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研究发现,胃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常常较低,这与胃酸分泌的减少和消化功能异常有关。
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以为胃溃疡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胃癌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常难以发现,进展迅速,治疗效果不佳。
研究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可以作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3.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易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研究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以作为慢性胃炎的诊断指标,尤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慢性胃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免疫荧光法。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尽管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但也需注意其中的一些问题。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及价值评析
PGⅡ (ng/ml) 22.4±10.2 31.6±13.0 25.9±10.4
注:* 表示该项指标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P<0.05。
PGI/PGⅡ 2.8±0.5 1.7±0.5* 1.6±1.0*
表2 各组 PGI<65ng/ml及 PGI/PGⅡ<3的占比
的重要依据。
组别
非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胃癌
[8]熊 杰,白生华,徐 万 清,等.血 清 肿 瘤 标 志 物 联 合 检 测 对 肺 癌 的 诊 断 价 值 [J].现 代 肿 瘤 医 学 ,2012,20(3):536.
[9]Sheng X,Du X,Zhang X,et al.Clinical value of serum HMGBI levels in early detection of recurrent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u-
血清 PG 水 平 的 变 化 因 素 常 见 的 有 几 种,首 先
性胃 炎 组,且 胃 癌 组 占 比 高 于 萎 缩 性 胃 炎 组 (P< 0.05),表明从 轻 度 胃 炎 向 萎 缩 性 胃 炎、胃 癌 进 展 过
是受 到 胃 癌 组 织 学 因 素 影 响,年 轻 人 群 更 易 发 生 弥 漫性胃癌,而中老年群体、男性患者及 部 分 胃 癌 集 中
中 国 实 验 诊 断 学 2016 年 2 月 第 20 卷 第 2 期
— 243 —
[6]黄长荣,金成禹,狄宝山,等.血 清 CEA、CA125、CYFRA21-1、CT 联 检 对 肺 癌 诊 断 的 意 义 [J].现 代 肿 瘤 医 学 ,2012,20(2):316.
[7]孙红梅,陈文彰,燕丽香,等.4 种 肿 瘤 标 志 物 在 肺 癌 病 理 分 型、分 期 中 的 临 床 价 值 [J].现 代 肿 瘤 医 学 ,2014,22(9):2105.
胃蛋白酶原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Ⅰ/Ⅱ(PG I/II)的临床意义一、用于浅表性胃炎检测浅表性胃炎早期的浅表性胃粘膜炎症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酸和胃泌素,而胃酸和胃泌素又刺激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持续的炎症和粘膜反应可造成主细胞损伤、分泌减少。
糜烂的胃粘膜增生和炎性浸润使得胃粘膜通透性增加,PGⅡ渗入血循环的量增加。
因此,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增加,但PGI升高幅度不如PGⅡ,故PGI/PGⅡ比值下降。
二、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幽门螺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胃癌的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在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肠化生一异型增生一肠型胃癌这一病变过程中,HP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国外报道,80%的中到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HP检测呈阳性,以胃窦为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发展为胃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8倍,而胃窦和胃体都有粘膜萎缩的患者,其危险性将高达正常人的9O倍。
感染HP时刺激胃窦分泌胃泌素增多,进而导致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增加,PGⅡ升高幅度较PGI明显,PGI/PGⅡ比值降低。
感染UP的程度、受损伤的部位及病变的程度不同PGI、PGⅡ和PGI/PGⅡ检测结果有差异。
感染早期PGI、PGⅡ均升高,PG I/PGⅡ下降;如进一步发展,胃粘膜发生严重病变时,PGI降低、PG Ⅱ正常或升高、PG I/PGⅡ比值降低。
由此可见,检测PG对HP感染早期的意义优于晚期。
在药物治疗有效时。
PGⅡ含量会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减少而降低,据此可进行疗效观察。
三、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的惟一途径。
目前诊断胃癌的主要方法是纤维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胃镜被称为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
这两种途径检查方法必须要求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费用较贵,而且胃镜又令患者很痛苦,因此,不能作为普查手段。
早期胃癌缺乏一定的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一般的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能暂时好转,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来就诊时,往往病情已属中、晚期,使胃癌难以早期发现,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预后。
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体会1. 引言1.1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指对胃黏膜及其腺体组织发生癌症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胃癌是全球五大常见癌症之一,也是恶性肿瘤致死率的第三大原因。
据统计,每年胃癌患者的死亡人数超过百万。
胃癌的发病率在亚洲国家尤为显著,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地区被认为是高发区。
胃癌的发病率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1.2 早期胃癌筛查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早期胃癌筛查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早期胃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往往在晚期才被确诊,这时候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就大大增加。
而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在癌症还处于早期阶段时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胃癌筛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患有胃癌的可能,从而提前进行治疗,减少了治疗的难度和并发症的风险。
早期胃癌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重视早期胃癌的筛查工作。
通过各种新型的筛查方法,如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筛查出患者是否有胃癌的可能,为早期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生存带来希望和机会。
早期胃癌筛查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是胃癌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2. 正文2.1 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早期胃癌筛查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早期胃癌筛查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蛋白酶原I和II水平来评估胃癌的风险。
这两种蛋白酶原在胃癌细胞中通常会异常表达或释放,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生物标志物。
与传统的内镜检查相比,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无需侵入性操作,操作简便、快捷,而且能够提供可靠的结果。
研究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有效地筛查出患有早期胃癌的患者。
通过定期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胃癌,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在慢性胃病和胃癌中的价值
《 求医问药 } 半月刊 S e M e i l n - F ek dc A dAs h M e in 2 1 年第 1 卷 第 6 a kT e dc e 0 2 i 0 期
血清 胃蛋 白酶原 的检测在慢性 胃病和 胃癌 中的价值
申会军 李 秀文 立力
(. 1 中铁 电气化局集 团有 限公司 北京 l 0 3 ;2 大连市 中心医院 006 . 辽宁 大连 l6 3 ) 1 0 3
重要意义 。
【 关键词 】 胃蛋 白酶原 ; 胃癌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7 52 R 3 .1 【文献标识 码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2) 6 0 0 — 2 7— 532 1 0— 16 0 1 的量可以反映出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 , 同时也间接反映出胃黏膜不同 部位 的分泌 功能【 。 清P 3血 1 G的变 化是 胃癌 前 兆的亚 临 床指标 , 联合 检测 血 清P 和P G I GⅡ的水平及其 E值可起到胃黏膜“ 匕 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 。 据报道, 的胃癌伴有萎缩性胃炎, 0 8 而1%的萎缩性胃炎可发展成胃
早期胃癌分化程度及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测指标 , 血清P 降低对中、 GI 重 度萎 缩性 胃炎最 为敏感 和特 异 ,G I G I P P 和P / GⅡ比值与 胃底 黏膜 表面
积密 切相 关 , 二者在 萎缩 性 胃炎 、 肠化生 和 胃癌 患者 中随 胃黏膜 萎 缩病变 加重呈 进行 陡降低 ,GI P £值在几乎 全部 的癌 前病 变中均处 于异常 P / GI 匕 I 低下的状 态 , 此它是早 期 发现和检 测 胃癌 的一 个可靠 标 志 。 因 已有研 究 显 示, 血清P 水平在消 化性溃疡 患者 中显著升 高 , G 尤其是P 含量 的变 化最 GI 为明显 , 特别 是在 十二指 肠溃疡 的活动 期’ GI的变 化没有P 显著 。 , 而P I GI 因此 , 清P 含量 的升高 可作为 十二指肠 溃疡 和 胃溃疡 的危险 因素[ 9 血 G 7 L _ 本实验结 果显 示 , 十二指 肠溃疡 组P 和 P / GI比直水平 与正 常对 GI G I P I 照组相 比明显增 高 ; 睢 萎缩 f 慢 生胃炎 组P 和P / G1 GI GI P I比值水 平较 正 常 对照 组明显 降低 ; 组P  ̄P P 胃癌 G I f GI/ GⅡE值水 平 不仅 明显低 于正 l 匕 常 对照组 , 明显 低于慢性 萎缩性 胃炎组 。 表 明血 清PGI 也 这 含量 及P / GI P 比值变 化与 十二 指肠 溃疡 、 G1 I 慢性萎 缩性 胃炎 、 胃癌等 疾病 的发生 发展 密切相 关 。 综上所述 , 测血清P 含量 及P / GⅡ比值 的变 化对 胃部疾 病 检 GI GI P 的早期诊断、 胃癌的普查和筛选具有重要价值。
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段友红【摘要】目的:分析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胃肠疾病病人作为观察组,80例非胃肠疾病病人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胃蛋白酶原1(PGⅠ)、胃蛋白酶原2(PGⅡ)、胃泌素-17等的检测,比较2组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胃蛋白酶原以及胃泌素-17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胃炎病人PGⅠ、胃泌素-17水平高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病人,PGⅡ水平、PGⅠ/PGⅡ水平低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病人(P<0.05);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与胃溃疡病人PGⅠ水平接近(P>0.05);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泌素-17水平明显低于胃炎和胃溃疡病人(P<0.05),胃溃疡病人PGⅠ/PGⅡ水平高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P<0.05),胃炎组与十二指肠溃疡组PGⅠ/PGⅡ水平接近(P>0.05).结论: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肠疾病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3)008【总页数】3页(P1064-1066)【关键词】胃肠疾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作者】段友红【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胃蛋白酶原主要存在于胃黏膜分泌的胃液中,胃蛋白酶的前体主要表现为酶原形式,酶原不具有活性,按照免疫原性划分成胃蛋白酶原1(PGⅠ)和胃蛋白酶原2(PGⅡ)2种亚型[1],二者生成量在不同组织中有明显区别,PGⅠ主要在胃底腺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中分泌形成,而PGⅡ主要在胃主细胞、黏液细胞、胃窦黏液细胞、近端十二指肠等分泌形成[2]。
胃蛋白酶原生成进入胃部后99.0%可转变成为胃蛋白酶,仅剩1.0%可参与血液循环,含量处于恒定水平。
胃蛋白酶原及亚型含量测定在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十二指肠疾病患者 。入选者诊断须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证实 , 在
纳入本研究前一周内无特殊用药史。共分为 6 : 组 ①正常对照组 : 粘 膜 正常或示轻度 胃炎 , 10 , 共 0 例 ③萎 缩性 胃炎组 , 12 ; 胃 共 0例 ④
溃疡组 :溃疡外其他部 位 胃粘膜 的病理 改变 以慢 性活动性炎症 为
平及其比值变化对诊断 胃部病变及其部位具有一定 意义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资料 . 1
本地区 20 09年 2月一 0 9年 1 因各种原 因行 胃镜检查 的胃 20 O月
胃蛋白酶原 的定量研 究也发 现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P G含量显著 高
于正常, 胃溃疡患者的 P G水平也比正常人高。 因此 , 血清 P G含量 的 升高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 和胃溃疡的危险因素1 2 1 。本研究结果显示 , 糜烂性 胃炎组 、十二指肠 溃疡组 和 胃溃疡组血清 P I GI G 、 I含量及 P P I GI G/ I 比值均较对照组显 著增高 , 明血清 P I G I P 表 G 、 I 含量及 P I P G/ P I 比值变化与上述疾病的发生 、 密切相关。 GI 发展 慢性萎缩性 胃炎被认为是 胃癌前状态 , 以胃窦为主萎缩性 胃炎 患者患 胃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 l 倍 , 胃窦和 胃体均存在粘膜萎 8 若 缩, 则其危险性高达正常人的 9 倍1 o 3 1 。慢性萎缩性 胃炎一 肠化生一 不 典 型增生一 新生 物是常见 的肠型 胃癌发 生的 4个阶段 ,测定血 清 P I GI G/ I 比值是区分不同阶段 的可靠指标之一 。 P
果证明: 测定血清P I G I谷量及 P I GI G、 I P 、 G / I比值是区分胃 P 部疾病不同阶段的可靠指标之一。
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2-10-19T10:06:17.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张淼[导读] 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下降与胃癌有密切关系,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普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淼(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 224500)【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含量及其比值与胃癌的关系,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作为标志物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78例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
结果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与Ⅱ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与Ⅱ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胃蛋白酶原Ⅰ<70ng/mL和比值<3的患者出现比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下降与胃癌有密切关系,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普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癌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011-02 胃癌一直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患者往往因就诊晚、临床总体诊断水平欠佳等造成众多病人确诊时已属进展期,且常伴有胃周、腹腔甚至远处转移。
30多年间我国从事胃肠病、外科学和肿瘤学的专业人员努力进取,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因种种原因目前缺乏兼有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早期胃癌标志物,检查手段主要采用内镜直视及活检、胃钡餐X线摄影等的方法,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依然很低,早期胃癌手术率<10%,这与日本的早期胃癌占50%以上相比差之甚远[1]。
胃疾病中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测定的应用价值
胃疾病中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测定的应用价值车虎森;何雪琴;马荣光;高树亭;冯彬;齐银桃;温微;袁雄洲【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 PG)含量测定在胃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接诊的行胃镜检查的胃疾病患者150例,其中黏膜正常或者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共48例,其余102例为研究组,包括糜烂性胃炎15例、萎缩性胃炎23例、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癌13例。
所有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记录2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情况,并分析。
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血清中PGⅠ、PGⅠ/PGⅡ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P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加强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胃部病变及病变部位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值得重视。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09【总页数】3页(P1388-1390)【关键词】胃疾病;血清胃蛋白酶原;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治疗结果【作者】车虎森;何雪琴;马荣光;高树亭;冯彬;齐银桃;温微;袁雄洲【作者单位】072555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石油物探中心医院;072555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石油物探中心医院;河北省定兴县医院;072555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石油物探中心医院;072555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石油物探中心医院;072555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石油物探中心医院;072555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石油物探中心医院;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现代生活中,胃部疾病已成为困扰人们的慢性疾病之一,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刘汉影;王启明【摘要】目的探究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部疾病患者,经病理检查及胃镜检查确诊胃癌患者43例(胃癌组),胃良性病变53例(胃良性病变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抽血检验胃蛋白酶原(PGI血清浓度、PGII血清浓度,PGI/PGII比值),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胃癌组患者PGI血清浓度显著低于为胃良性病变组(P<0.05);胃良性病变组PGII血清浓度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胃癌组检测血清PGI阳性率、PGI/PGII比值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胃癌组联合检测PGI血清浓度、PGI/PGII比值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疾病诊断中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15【总页数】3页(P213-215)【关键词】胃部疾病;胃蛋白酶;诊断价值;血清肿瘤标志物【作者】刘汉影;王启明【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湛江 524000;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湛江 5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胃部疾病在临床比较常见,比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加之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的提高、环境污染等,均可导致胃部疾病发病风险逐年提升,若无法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则可导致胃部疾病病情恶化,最终发展至胃癌;而胃癌患者数量在不同消化道恶性肿瘤类型中占据首位,故需尽早明确诊断[1-2]。
常用胃部疾病检测方式主要包括钡餐、超声、血清标志物等,其中血清标志物由于血液样本量比较容易获得,可同时检测其他指标,在民众中接受度较好。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崔明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8(016)016
【摘要】目的探讨胃部疾病诊断中应用血清胃蛋白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大连市体检中心2015年12月8日至2017年2月16日52例胃部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另取同期50例健康人群.均予以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PG Ⅰ以及PGR数据均具高度对比性,P值<0.05,观察组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溃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各项数据均有明显差异性,其中胃溃疡PG Ⅰ数据最高,为(63.42±3.57) ng/mL为(63.42±3.57) ng/mL,慢性非萎缩性胃炎PGR数据最高,为(6.81±1.99),P值<0.05,各组PG Ⅱ数据相比无明显对比性,P 值>0.05.结论在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意义重大,可明确不同疾病类型,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保障.
【总页数】1页(P63)
【作者】崔明
【作者单位】大连市体检中心,辽宁大连1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
【相关文献】
1.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 [J], 余蓉晖
2.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梁艳丽;李凤;王欣;蒲泽宴
3.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胸苷激酶1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J], 房国忠;吴红;杨琛
4.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刘汉影;王启明
5.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 [J], 余蓉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蛋白酶原含量测定在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一)
作者:张玲霞庄坤张沥宋锳张宁霞方亚利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可分为两种免疫活性不同的亚群:PGI和PGII1],由胃体粘膜的主细胞和粘液颈细胞分泌,PGII也可由胃窦的幽门腺和十二指肠腺(Brunner腺)分泌。
当胃粘膜发生病变时,PG分泌细胞受累,血清PG水平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血清PG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粘膜变化,检测血清PG水平及其比值变化对诊断胃部病变及其部位具有一定意义2]。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我院2007年3月-2008年10月因各种原因行胃镜检查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
入选者诊断须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在纳入本研究前一周内无特殊用药史(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共分为6组:①正常对照组:粘膜正常或示轻度非萎缩性胃炎,共104例,年龄12岁-78岁,平均年龄46岁;②糜烂性胃炎组,共106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年龄42岁;③萎缩性胃炎组,共108例,年龄12岁-96岁,平均年龄52岁;④胃溃疡组:溃疡外其他部位胃粘膜的病理改变以慢性活动性炎症为主,共102例,年龄33岁-73岁,平均年龄52岁;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共108例,年龄14岁-81岁,平均年龄46岁;⑥胃癌组,共106例,年龄31岁-78岁,平均年龄56岁。
1.2方法受检者禁食8小时后采集静脉血液5ml,2000xg离心10min,分离血清3ml,标本贮存于-70℃低温冰箱中待测。
于胃窦部距幽门2~3cm处、胃体部距贲门8cm处的大小弯侧各取胃粘膜标本一块,10%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检。
胃粘膜标本行常规HE染色,根据悉尼系统标准3]和2006年上海全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标准4],对慢性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进行观察和分级。
血清PGI、PGII含量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PGI、PGII试剂盒由上海艾柯特医疗产品公司提供(BIOHiT,Cat.No.601010.01)。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
2结果
正常对照组、胃不同疾病组血清中PGI和PGII含量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糜烂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和胃溃疡组血清PGI、PGII含量及PGI/PGII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I、PGII含量及PGI/PGII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3讨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Samloff5]即将PG检测称之为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
PG为胃蛋白酶的前体,能反映主细胞的数量,可在胃液、血液和24小时尿液中检测其含量。
PG可分为PGI和PGII两种,其中PGI大量存在于胃体,而PGII除胃体外,也见于胃窦、十二指肠近端和十二指肠腺(Brunner腺)。
分泌进入胃腔的PG经酸解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发挥其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但也有少量透过胃粘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中,故可以从血液中检测。
当胃粘膜发生病变时,PG分泌细胞受累,血清中PG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6],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
当胃酸分泌增多时PG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时PGI降低,因此PGI被称为检测胃泌酸细胞功能的指针。
相对于胃窦粘膜,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腺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7]。
PGI/PG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
因此,检测血清PG水平及其比值变化对诊断胃部病变及其部位具有一定意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