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法,受力巧分析

合集下载

物理知识点:受力分析技巧

物理知识点:受力分析技巧

物理知识点:受力分析技巧物理知识点:受力分析技巧力学是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受力分析是解答力学题目中关键的一步。

但是很多同学在做受力分析时由于缺乏耐心以及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会做受力分析。

店铺整理了一份受力分析的技巧,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

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

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

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

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不满足,则一定有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6.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我们可以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联系通过以上表格中我们知道了受力情况就可能推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反过来,知道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以推断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甚至如果受平衡力的话,F1=F2我们还可以由已知道的力推断也另一个力,因为它们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如:(1)一辆马车在平直的路上匀速前进已知马的拉为800N,那么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大?如右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F拉=F摩→F拉=800N,那么么F摩=800N(2)某同学称量体重时,如果静止不动站在台称上,读数正常,如果该同学加速蹲下时台称的读数是偏大还是偏小,加速站起时读数偏大还是偏小?台称的读数就是台称所受到的人对它的压力F压,从上图看,人对台称有一个向下的F压,那么台称对人就有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F支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F压=F支。

如果静止时,F支=G所以读数F压=G,读数正常下速下蹲时,F支<G,所以F压<G,读数偏小加速站起时,F支>G,所以F压>G,读数偏大但是在上述的由受到情况和运动状态的推断过种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物体到底受什么力?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接触到力学问题时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搞清楚物体到底受什么力?受力分析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把一些最容易的出来的力标出来,如:重力,一个放大水平地面的物体对地压有压力,地面对它有支持力等等那么有些力不明显,甚至是这个存不存在都是问题,所以找出这些不明显的力就需要进行一些推断。

(1)利用一些现象进行推断,例1:一的块重4N,它被吸在一磁性的铁板上,如静止不动时,它所受的摩擦力多大?首先最明显的力就是它受到重力,会往下掉,但它没有往下掉,保持静止所以应该有一个力和重力G平衡,那只能是摩擦力,F摩=G=4N如果用向上大小为9N 的拉力拉着它向上匀速运动,它所受的摩擦力多大?最明显的两个,向下的重力G ,和向上的拉力F 拉,大家都注意到它是向上运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这时摩擦力的方向应该是向下,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 拉=G+F 摩,所以F 摩=9N -4N=5N例2:一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右匀速前进,它在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重要基础,用于研究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的运动和变形。

它通过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平衡状态,并计算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下:一、基本方法1.确定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受力分析首先需要确定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些力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外力,也可以是物体自身施加的内力。

2.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力:物体所受的多个力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来合成一个等效力。

该等效力在大小和方向上等于原力的合成,方便后续分析。

3.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即合力为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可以利用此条件解决力学问题。

4.进行数值计算:根据已知条件和平衡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二、基本原则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它指出,一个物体若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利用这个原则,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它指出,当一个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 = 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力。

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

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点上。

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解决力学问题。

4.简化假设和近似处理:在实际的受力分析中,为了简化问题和计算,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假设和近似处理。

比如可以忽略物体自身的重力,忽略摩擦力等,从而简化分析和计算的复杂度。

总结起来,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包括确定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合成力和平衡条件、进行数值计算等。

基本原则包括牛顿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以及简化假设和分清内外力。

正确受力分析的方法很有用哦

正确受力分析的方法很有用哦

正确受力分析的受力分析正确的受力分析有以下几步:第一步:隔离物体。

隔离物体就就是把题目中您分析其受力的那个物体单独画出来,不要管它周围与它相关联的其它物体,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步:在已隔离的物体上画上重力与其它已知力。

因高一物理初学时分析的都就是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就是已知力,要把它的作用点画到已隔离物体的中心上。

另外,物体往往就是在重力及其它主动力的作用下才产生了与其它物体间的挤压、拉伸以及相对运动等,进而才方法很有用哦才产生了弹力与摩擦力,所以必须先分析它们。

第三步:查找接触点与接触面。

就就是查找被分析物体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点与接触面。

弹力与摩擦力就是接触力 . 其她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弹力与摩擦力只能通过接触点与接触面来作用,这就就是说寻找物体所受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与摩擦力只能在被分析物体跟其她物体相接触的点与面上找,所以要查找接触点与接触面,而且要找全。

每个接触点或面上最多有两个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0第四步:分析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在被分析物体与其她物体的接触点与接触面上,如果有弹性形变(挤压或拉伸),则该点或面上有弹力,反之则没有。

在确定弹力存在后,弹力的方向就比较容易确定了,它总就是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弹力的方向,有三种情况:一就是两平面重合接触,弹力的方向跟平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而就是硬点面接触,就就是两个坚硬的物体相接触时,其中一个物体的一个突出端(点)顶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如梯子一端支地,一端靠墙),这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跟接方法很有用哦触面垂直(如梯子靠墙端受的弹力跟墙垂直,靠地端的受的弹力跟地面垂直)0 如果接触面就是曲面,弹力的方向与曲面垂直,沿过接触点的曲面法线的方向。

三就是软点接触,就就是一个柔软的物体通过一个点连接到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如用绳或弹簧拉一物体),这时弹性形变主要发生在柔软物体上,所以这时弹力的方向总就是沿着绳与弹簧的轴线,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物体的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物体的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物体的受力分析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重力,再弹力,再摩擦力,然后已知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二、受力分析的方法(1)整体法隔离法例1、ABC均静止,F=10N,求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例2、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A.两砖间摩擦力为零B.F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C.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D.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拓展:若有三块砖,每块质量均为m,则各砖间的摩擦力为多大?(2)产生原因分析法例3、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例4、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时,试求:(1)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A物体所受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例5、如图所示的皮带传送装置,如果右边的皮带轮是主动轮,左边的是从动轮,则传送带上的P 点受摩擦力方向如何,从动轮上的Q 点受摩擦力方向如何?变式突破:①若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匀速、加速、减速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分别向什么方向?②若将物体轻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化?(3)运动状态分析法例5、把一个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当传送带匀速向上运动时(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无相对运动)如图则物体受到的力有( )A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B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C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下滑力D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下滑力例6、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们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则(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F 下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F 下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 (4)假设法: 例7、例8、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高中物理力学题受力分析解题方式第一、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明确研究对象,并把它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物体的受力,首先要选准研究对象,并把它隔离出来。

根据解题的需要,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的力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较好。

“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摩擦分动静,方向要判准。

”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环绕研究对象一周,看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每个接触面对研究对象可能有两个接触力,应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逐一分析。

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研究对象上。

每分析一个力,都应能找出施力物体这种方法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们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只强调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但并不意味着施力物体不存在,找不出施力物体的力不存在的。

分析物体受力时,还要考虑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时,要注意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其受力情况一般也不同。

如: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传动时,若传送带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若传送带减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若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第二、力学部分常用的分析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力学中的应用。

它的优点是: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

通常在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时,用整体法。

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受力分析及方法

受力分析及方法

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题型1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①选取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某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原则上使问题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②隔离物体——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开来,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力的作用。

按照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再其他力的顺序进行分析;或先主动力,后被动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

按顺序(重、弹、摩)分析可以防止漏力;分析出的每个力都要能找出施、受力物体(即性质力),这样可防止添力现象。

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把物体所受的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并标明各力的方向,注意不要将施出的力画在图上。

还要注意不同对象的受力图用隔离法分别画出,对于质点不考虑形变及转动效果,可将各力平移置物体的重心上,即各力均从重心画起。

○4检验:防止错画、漏画、多画力。

注意事项: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的力②.对于分析出的每个力,都应该能找出其施力物体.(可以防止添力)③.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接触面均不光滑)(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平面上的物体球(4)在力F作用下行驶在路面上小车(3)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V(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接触面光滑)(4)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5)各接触面均光滑A3.分析A、B的受力, 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接触面均不光滑)4、力是否存在,一定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题型2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例1(2013·武汉模拟)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图1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 N,整个系统平衡,g=10 m/s2,则以下正确的是()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C.3与桌面间摩擦力为20 ND.物块3受6个力作用(2013·太原市5月二模)如图2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图2B.b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平行斜面向下vAA、B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行驶,接触面均粗糙A、B静止F A BC(A、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B(A静止)A、B同时同速向右加速行驶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题型3共点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问题例2(2013·山东·15)如图3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3∶4 B.4∶3图3 C.1∶2 D.2∶1(2013·德州市考前训练)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分别静止在斜面AB、AC上,滑轮两侧细绳与斜面平行.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AB 图4斜面粗糙,倾角为α,AC斜面光滑,倾角为β,不计滑轮处摩擦,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m1sin α>m2sin β,则甲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B.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小C.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拉力可能不变D.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拉力一定变大答案 A题型4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例3(2013·天津·5)如图5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图5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 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2013·长沙模拟三)如图6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环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图6 A.F减小,N不变B.F不变,N减小C.F不变,N增大D.F增大,N减小题型5带电体在电场内的平衡问题例4如图7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绝缘光滑挡板PO、QO竖直放置在重力场中,a、b为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点电荷),当用水平向左的作用力F作用于b时,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若稍改变F的大小,使b稍向左移动一段小距离,则当a、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后() 图7 A.a、b间电场力增大B.作用力F将减小C.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大D.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小一带电金属小球A用绝缘细线拴着悬挂于O点,另一带电金属小球B用绝缘支架固定于O点的正下方,金属小球A、B静止时位置如图9所示.由于空气潮湿,金属小球A、B缓慢放电.此过程中,小球A所受的细线的拉力F1和小球B对A的库仑力F2的变化情况是() 图9 A.F1减小,F2减小B.F1减小,F2不变C.F1增大,F2增大D.F1不变,F2减小(限时:45分钟)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B 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图1 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2.如图2所示为通过轻杆相连的A、B两小球,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O点.已知两球重力均为G,轻杆与细线OA长均为L.现用力F作用于小球B上(图上F未标出),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A、B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力F最小值为() 图2A.22G B.2G C.G D.2G3.(2013·新课标Ⅱ·15)如图3,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图3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4.如图4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图4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5.如图5所示,一串红灯笼在水平风力的吹动下发生倾斜,悬挂绳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m ,绳子质量不计. 则自上往下数第一个红灯笼对第二个红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 ) A.233mgB .2mg图5C .4mgD.433mg6.如图6所示,三个物块A 、B 、C 叠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用方向与斜 面平行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 设物块C 对A 的摩擦力为f A ,对B 的摩擦力为f B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f A 与f B 方向相同图6B .f A =f BC .f A <f BD .f A >f B7.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a 弹 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7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 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 弹簧的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 弹 簧的伸长量为L ,则( )图7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k 1Lk 2C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k 2k 1)L8.如图8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B 被悬挂着.已知质量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 将斜面倾角由30°缓慢增大到50°,物体始终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图8A .物体B 通过细绳对A 的拉力将增大 B .物体A 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将增大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先减小后增大D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9.如图9所示,凹形槽半径R =30 cm ,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 质点),在沿半径方向的轻弹簧挤压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50 N/m,弹簧原长L0=40 cm,一端固定在圆心O处,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取g=10 m/s2,sin 37°=0.6,图9cos 37°=0.8.则()A.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5 NB.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3 NC.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3 ND.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8 N10.轻杆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小轻滑轮P,用手握住杆的另一端支撑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10所示.现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到虚线位置,则下列关于杆对滑轮P的作用力的判断正确的是()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图10 11.如图11,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倾角为α的绝缘粗糙斜面向上,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荷的滑块静止于斜面上,关于该滑块的受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A.滑块可能只受重力、电场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图11B.滑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一定为mg sin αC.滑块所受电场力大小可能为mg cos αD.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一定为mg cos α12.如图12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利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挡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图12 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C.F1减小、F2减小D.F1减小、F2增大13.如图13所示,光滑金属球的重量G=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求:(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图13。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受到的各个力及其作用的方法。

以下是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 了解问题:明确问题中涉及到的物体、力和求解的目标。

2. 描绘示意图:绘制物体受力的示意图,标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受力情况。

示意图可以帮助清晰地理解问题。

3. 选择参考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考系作为观察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基准。

通常选择惯性参考系便于受力分析。

4. 列出受力:将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都列出来。

这些力可以是重力、摩擦力、弹力、拉力、推力等。

5. 判断力的方向:根据问题描述和画出的示意图,判断每个力的作用方向。

可以利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6. 引入平衡条件: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引入平衡条件,即所有力合力为零的条件;如果物体处于加速运动状态,需要引入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7. 解方程组:根据受力情况列出方程组,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式。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例如代入法,消元法或相关公式等。

8. 求解问题:根据列出的方程组求解未知量。

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或图形解法等方法来求解问题。

9. 检验结果:将求得的结果代入方程组中,验证是否满足所有给定条件和方程,以保证解的正确性。

10. 结果分析: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并与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受力分析步骤

受力分析步骤

受力分析步骤【受力分析】受力情况决定运动情况,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搞清物体的受力情况。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1.分析方法: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隔离体法,即将所选定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体)从它所处的环境中隔离出来,然后依次分析环境中的物体对所选定的研究对象施加的力。

分析的依据,一是力的性质和各种力的产生条件;二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从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入手分析。

下边是受力分析常用的一些辅助方法。

(1)整体法:即选择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既可用于研究整体的受力,也可作为分析某个物体受力情况的辅助方法。

如(例一)。

(2)假设法:即在某个力的有无或方向不容易判断时,可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看物体的运动会受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如分析弹力可用假设拿开法,分析静摩擦力可用假设光滑法等。

(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

(4)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样会使问题形象直观。

在不涉及转动问题时,一般要将力的作用点平移到物体的重心上来,示意图不但要表示力的方向,还要定性表示力的大小。

图画的越准确,越便于分析解决问题。

2.一般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2)依次分析重力、已知力(外界施加的拉力、推力等)、场力;(3)利用隔离体法依次分析和研究与对象相接触的物体对它是否施加弹力或摩擦力。

之所以这样安排分析顺序,主要考虑到“2”中的力是主动力,而弹力和摩擦力是被动力。

注意事项:(1)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一般只分析实际力,在分析具体问题列方程时,合力和分力作为一种等效替代的手段不能重复考虑。

(2)要把握好研究对象,不要将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的力纳入,即只研究它的受力情况。

(4)然后要做一番检查,看每个力是否存在施力物体,受力情况是否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矛盾。

【例题精析】思考拓宽:解法二,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因为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其它力,所以它也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如何进行受力分析

如何进行受力分析

如何进行受力分析湖北广水市一中白庆然432700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受力分析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将导致解题错误。

因此,养成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变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受力分析的方法、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来作说明。

一、受力分析的方法1.隔离法(隔离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最基本方法):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

在画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支持力、压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整体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整体选为研究对象。

整体法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当隔离法解决某些问题较困难时,整体法便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能将隔离法和整体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会有很好的效果。

二、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首先分析重力(或其他场力,如电场力、磁场力)。

3.接着分析弹力:围绕研究对象一周,找出与它接触的物体,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直接接触且有弹性形变),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弹力。

4.然后根据摩擦力产生条件(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摩擦力。

5.再根据题意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其他力。

6.最后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高中阶段,一般情况下研究对象可看作质点,画示意图时,可把所有力的作用点画在一点上。

例 1 如图1所示,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A、B 两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解析按受力分析的步骤与力的产生条件易知,A物体受到重力G A与支持力F NI两个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

B物体受到重力G B、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2、A物体对它的压力F NI '三个力的作用(如图 3所示)。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步骤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步骤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步骤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步骤力学是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受力分析是解答力学题目中关键的一步。

但是很多在做受力分析时由于缺乏耐心以及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会做受力分析。

店铺整理了一份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步骤,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步骤(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

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

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

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

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不满足,则一定有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拓展阅读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6.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下面是一些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1. 制定坐标系:在受力分析中,首先需要确定一个适当的坐标系。

这有助于我们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和计算。

通常,我们选择一个参考点或参考轴,基于该参考点或轴,给出物体在该坐标系下的位置和位移等信息。

2. 识别力的类型:在受力分析中,我们需要识别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的类型。

常见的力有重力、摩擦力、弹力、拉力等。

识别力的类型有助于我们确定受力方向和大小。

3. 确定主要力量:在分析物体受力时,找出主要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主要力量是指对物体运动最为关键或起主导作用的力量。

对于一个物体而言,有时候只有几个主要力量需要考虑,而其他力量可以忽略不计。

4. 绘制力的受力图:通过绘制物体所受力的受力图,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受力分布。

受力图能够清楚地显示力的方向和大小,有助于我们分析受力的平衡和不平衡情况。

5.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中,我们通常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

利用该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或已知加速度下的受力情况。

6. 注意力的平衡:受力分析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当物体受到的各个力平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的情况下合力为零,这意味着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通过对受力情况进行平衡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7. 运用自由体图:自由体图是一种受力分析中常用的工具。

它帮助我们将物体从系统中分离出来,对物体所受到的外力和内力进行分析。

通过绘制自由体图,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力的作用方向和相互关系。

总之,在高中物理的受力分析中,合理运用上述方法与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受力的本质和特点。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受力分析在进行受力分析前,需要先了解一些概念:1.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平衡状态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两个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个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合力为零。

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

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平衡状态: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为零。

处于平衡状态受力一定是成对的。

一个力的效果必定有另一个力与之相抵消。

2.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包括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用、物体接触面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静摩擦力等于其方向上的拉力或重力。

动摩擦力等于拉力、重力或其和差(一定要在平衡状态下分析)。

接下来是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前,需要先确定受力的对象。

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有时候,选取所求力的受力物体为研究对象,却很难求出这个力,这时可以转移对象,选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所求力。

2.有序地分析受力养成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受力分析的惯,这样可以避免漏力或添力。

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重力;然后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分析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最后分析电场力、磁场力等。

3.确定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有三个常用的方法:假设法、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用牛顿第三定律。

4.具体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整体法指的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

考前20天抢分特训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新题型练(原卷版)

考前20天抢分特训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新题型练(原卷版)

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新题型练(原卷版)考情分析:选材特点近两年四套新高考全国卷的语段组合型语用题,选材平实,贴近考生实际。

命题大多选取考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选择日常生活的语文材料作为命题素材。

所选语段篇幅在300-400左右。

题型特点语境中的多考点考查,主要涉及词语、语病、连贯、标点、修辞、压缩、句式、人称视角等题目,而题型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

具体如下:1.词语题:(1)填写成语。

给出语言场景,让填写出合适的成语;并依据自己对语言词汇的理解,区别词汇的异同。

(2)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分为三类,涉及实词、成语、虚词。

一是判断正误,要求对某一语段中加点的四个词语进行正误辨别,选出使用不当的一项;二是选恰当项,把四字词语按照“四选一”的形式组合,考查词语的辨析与使用;三是从连贯的角度考查,要求选出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

3.句子复位题。

句子复位,即将自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组与之相近的语句一起作为选项,要求从中选出原句。

4.修辞题。

修辞题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客观题,判断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二是主观题,对文中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5.标点题。

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6.补写语句、句式变化、压缩语段、人称视角作用等题。

考向预测1.语言文中运用仍然坚持考点自由组合、命题形式灵活多变的考查思路,词语、语病、标点、修辞、连贯、压缩、句式,多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一般以主观题和客观题选择题相容的形式呈现。

2.要充分树立情境意识,不断培养动态思维,注重学科的应用性,侧重生活化场景的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题“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仍在坚持,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终将不变,新题型、新创意还会层出不断。

立体训练,熟能生巧,能做到有备无患。

热点新题型:一、【赏词题】语言文字运用题之词语效果分析题,即在综合语段中,考查词语使用的作用及效果。

这是新高考语用题中的“反套路题”。

一道神秘口诀,解决所有受力分析题目

一道神秘口诀,解决所有受力分析题目

一道神秘口诀,解决所有受力分析题目!(一)李过解决力学问题,首要的步骤就是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敲门砖,这第一步如果走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解题过程以及最终结果。

然而,许多同学由于受力分析没有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没有受力分析的固定解题步骤,在实际分析中,就会产生错误。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受力分析“找对象”,先整体,后隔离解决物理学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确定研究对象,简称“找对象”,在具体的力学题目中,研究对象大多在题目中已经固定,而在多个物体的受力分析题目中,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在解题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推荐使用整体隔离法。

整体隔离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受力分析问题中的一个物体(隔离法)或多个物体(整体法)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整体隔离法一方面可以确定研究对象,另一方面,整体法在受力分析中忽略内力的特点可以使我们的解题事半功倍!例1:ABC均静止,F=10N,求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解析:在此题目中有3个接触面,从上到下摩擦力分别为f1、f2、f3.秉着"越简单越隔离"的原则①分析f1时,我们隔离出A物体,由于ABC均静止,所以物体A受力平衡,当然水平方向上亦受力平衡,A水平方向不受除摩擦以外的力,摩擦力f1自然为0.②分析f2时,再对物体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F方向向右,摩擦力方向自然向左,大小与F相同。

③分析f3时,取物体ABC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静止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左一右两个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3为0.二、a不为0用牛二,a若为0力平衡找好对象的第二步就是确立物体的运动状态,这是许多同学经常会忽略的一个步骤,这一步虽然很简单,但却无比的重要。

具体来说,第一步确立研究对象之后,第二步就该确定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a不为0,需要外力来提供加速度,另一种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加速度a为0,则使用受力平衡来解决。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一、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先来回顾一下各种常见力的特点.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只要研究的对象是实际物体,重力就肯定存在.弹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但接触不一定有弹力,只有当接触处存在弹性形变时,弹力才会出现.摩擦力:弹力存在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因此摩擦力的分析应该放在弹力之后.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若有相对滑动,则它们之间会出现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若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则它们间会出现静摩擦力.如果研究的物体处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如周围有某种液气体、电场或者磁场,那么还要分析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阻力、电场力或磁场力等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将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归纳为:重力肯定有;弹力看四周,形变就存在,不形变则没有;分析摩擦力,看看运动否趋势也可以;复杂环境中,不忘电磁浮.但要注意,这几句话中的“形变”指“弹性形变”,“运动”指“相对运动”.为了方便记忆,甚至可以将上述几句话进一步精简为二十字的口诀:重力肯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电磁浮.二、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初步分析之后,如果能对照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换个角度检查一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两个基本原则依次为:1每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2受力情况必须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例:有人认为“物体以某一初速冲上光滑的斜面后,物体在上滑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作用,在下滑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作用.”解:物体在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在上滑过程中物体并没有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作用,之所以能冲上斜面,是因为具有初速度,不要把物体的这种惯性表现当作一个力;在下滑过程中物体也没有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的作用,之所以下滑,是因为重力产生了一个使物体向下滑动的效果.这里多分析出来的“冲力”和“下滑力”都可以用第一原则来进行检验,显然,它们都没有施力物体,因此不存在.例:物体A放在水平传送带上,且A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试分析A的受力.解:A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传送带对A产生的弹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送带对A物体并没有静摩擦力,这一点可以借助受力分析的第二原则来进行检查.假如认为传送带对A物体有静摩擦力,那么,A物体共受三个外力作用,其中重力、弹力在竖直方向,而静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三者不可能相互平衡.可是实际上A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受力必须平衡.初步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动状态发生了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是静摩擦力其实并不存在.三、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根据涉及的物体个数和解题需要,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可分为两种:一隔离法顾名思义,将单个物体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例:如图所示,A、B、C三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三木块共同向右匀速运动,三木块的重力都是G,分别画出三木块受力示意图.分析:既然要求对三木块进行受力分析,隔离法是唯一的选择.但隔离顺序的选择要讲究一点技巧,通常按照受力个数从小到大的次序进行,整个处理过程会简单一些.解:隔离A木块分析,按照受力分析的口诀:1重力肯定有;2弹力看四周──周围只有木块B和A接触,接触处也有弹性形变,因此B对A有向上的弹力;3分析摩擦力──结合受力分析的第二原则可知,A、B间不可能有静摩擦力存在,否则A 不可能向右匀速运动;4不忘电磁浮──此处空气产生的浮力忽略不计,电磁力也不存在.隔离B木块分析,按照受力分析的口诀:1重力肯定有;2弹力看四周──周围除了拉力F的施力物体与B接触外,还有木块A、C分别与B接触,且接触处均有弹性形变,因此A对B有向下的弹力,C对B有向上的弹力;3分析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没有静摩擦力,但B相对于C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所以C对B产生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4不忘电磁浮──理由与结果同A.隔离C木块分析,按照受力分析的口诀:1重力肯定有;2弹力看四周──木块B,地面分别与C接触,接触处均存在弹性形变,因此B对C有向下的弹力,地面对B有向上的弹力;3分析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C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而C相对于地面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C产生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4不忘电磁浮──理由与结果同A.二整体法指将几个物体通常为运动状态相同的物体同时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例:如图所示,A、B两个长方形物体静止地叠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体上,斜面也处于静止状态,设A、B的重力大小分别为、,试斜面对B产生的摩擦力.分析:按照常规思维,要想求斜面对B的摩擦力,必须先搞清A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这又需要先去分析A的受力,因此求解过程分两步才能完成.但是换个角度看,既然A、B两个物体运动状态完全相同,何不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任一部分和其它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都可以看成整体和其它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反之亦然.这就是整体法处理问题的基本原理.解:将A、B组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力如图.斜面对整体产生的摩擦力属静摩擦力,不能使用计算,此题只能利用平衡条件求解.将整体的重力按效果进行分解.沿斜面方向与相互平衡,所以方向沿斜面向上.说明:为了排除A、B两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即内力的干扰,可以借鉴生活中包装礼品的方法,设想用一张不透明的轻质纸将A、B严密包裹好,从外部看,这就是一个图章形状的单一物体.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简单有效.思考:上题中,设斜面体的重力大小为,那么地面对斜面体产生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提示:对A、B斜面体三者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例: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4块砖被夹在两木板之间静止.求中间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分析:本题单一地使用隔离法,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单一地使用整体法,中间两块砖间的摩擦力不会出现.此时,应考虑将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解:对四块砖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则在对左侧两块砖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竖直方向由于与等值反向,两力已经平衡,因此中间两块砖之间没有摩擦力,或者说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0.说明: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中,直接将所有物体组成整体后,待求力变成了内力,在受力分析图中无法体现,这时就要注意将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在这种处理思想下,研究对象的选择又变得很重要,选不好研究对象,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解不出结果.相反,选好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新课标教材中,没有把“物体的受力分析”作为独立的一节,这并不意味受力分析的过程不重要,相反是因为受力分析的过程已经渗透到物理学的各个知识领域,属研究物理学的基本功,没有必要单独列出.因此,实际分析力学问题时不仅不能遗漏这一步,而且要完美地走好这一步四、变式练习1.分别画出图中A、B两物体的受力示意图A和B均静止2.如图所示,用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倾斜板上静止不动,则木块A.有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有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所示,A、B两物体排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以下情况中对B进行受力分析.1B与水平面间无摩擦.2B与水平面间及B.A之间都存在摩擦.4.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系数均为0.2,现在,人用一水平恒力拉绳子,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人拉绳子的力及人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

四步法,受力巧分析

四步法,受力巧分析

四步法,受⼒巧分析2019-04-01对物体进⾏受⼒分析是解决⼒学问题的基础,它贯穿于⼒学、电磁学等各部分.正确地对物体进⾏受⼒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我们以⼀道经典题为例谈谈对物体进⾏受⼒分析的流程:【例】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物体B,物体A放在倾⾓为θ的斜⾯上,如图1所⽰.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µ(µ< tanθ),滑轮的摩擦不计.(1)要使物体A静⽌在斜⾯上,求物体B的质量的取值范围(按最⼤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处理);(2)在A静⽌的前提下,斜⾯体与地⾯间的摩擦情况⼜如何?【导思】第⼀步:明确研究对象(即要分析受⼒的物体,不是施⼒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部分,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如例题中A和B是单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A、B、C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可作为研究对象.第⼆步:找出所受的⼒(即找出受⼒物体受到的所有⼒)⼀、找⼒的依据1. 可从⼒的概念出发,找出对应的施⼒物体.如例题中选A为研究对象,则A受重⼒(施⼒物体是地球)、⽀持⼒(施⼒物体是斜⾯)、拉⼒(施⼒物体是绳⼦)、摩擦⼒(施⼒物体是斜⾯).2. 也可从⼒的性质出发,找出产⽣各性质⼒的原因.如例题中物体A受重⼒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受⽀持⼒是由于A和接触⾯接触,同时⼜相互挤压.3. 或者从⼒的效果出发,找出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的⼒.例如射箭运动员在拉⼸时,拉⼒改变⼸的形状;放箭时,⼸的弹⼒改变箭的运动状态.⼆、找⼒的⽅法:⼀般有假设法、整体法、隔离法、等效法、对称法等,最常⽤的是假设法、整体法和隔离法1. 假设法.在受⼒分析时,如果不能确定某个⼒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假设,然后再就该⼒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跟题⽬已知条件是否相符来判断该⼒是否存在.2. 整体法与隔离法(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1)当研究的问题是整体(系统)与外界发⽣作⽤时,优先采⽤整体法分析,这样就不必考虑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的作⽤.(2)当研究的问题涉及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时,优先采⽤隔离法分析,这时系统中物体间相互作⽤的内⼒就会变为各个独⽴物体的外⼒,进⽽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的作⽤.例题中,我们可假设A受斜⾯对它的摩擦⼒⽅向是向上或者向下,即A受的摩擦⼒⽅向有两种可能.我们先把A隔离出来分析,得出A和绳⼦之间有弹⼒,A和斜⾯之间有弹⼒和摩擦⼒.⽽第⼆个问中,我们把A、B、C当成整体,A、B、C之间的相互作⽤⼒就不⽤考虑,从⽽得出斜⾯体与地⾯间的摩擦情况.第三步:按顺序进⾏受⼒分析通常先分析场⼒(重⼒、电场⼒、磁场⼒),然后分析接触⼒.在分析接触⼒时,⾸先找弹⼒,绕研究对象⼀周,依次找出与其接触的物体,分析是否有弹⼒作⽤;然后分析摩擦⼒,看有弹⼒作⽤的地⽅是否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进⽽判断有⽆摩擦⼒的作⽤;最后看其他⼒的有⽆.要养成以“⼀重⼆弹三摩四其他”的顺序分析受⼒的习惯.本题中先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B受重⼒mBg和拉⼒F作⽤,根据平衡条件有:F=mBg ①;再取物体A为研究对象,A受重⼒mg、斜⾯⽀持⼒FN、绳⼦的拉⼒F和斜⾯的静摩擦⼒Ffm作⽤.假设物体A处于将要上滑的临界状态,则物体A受的静摩擦⼒最⼤,且⽅向沿斜⾯向下.第四步:画出受⼒⽰意图将分析出来的⼒画在⽰意图上,并准确标出各⼒的⽅向.画图时同样要遵循“⼀重⼆弹三摩四其他”的顺序.同时注意如果物体有转动情况,则各个⼒的作⽤点不能画在同⼀个点上;如果有平衡情况则表⽰各⼒⼤⼩的线段长度要相符.例题解答:(1)先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B受重⼒mBg和拉⼒F作⽤,根据平衡条件有:F=mBg①.再取物体A为研究对象,A受重⼒mg、斜⾯⽀持⼒FN,绳⼦的拉⼒F和斜⾯的静摩擦⼒Ffm作⽤.假设物体A处于将要上滑的临界状态,则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最⼤,⽽且⽅向沿斜⾯向下,此时A的受⼒情况如图2所⽰.根据平衡条件有:FN-mgcosθ=0 ②,F-Ffm-mgsinθ= 0③.⼜因为Ffm= µFN ④,联⽴①②③④解得mB = m(sinθ+ µcosθ).再假设物体A处于将要下滑的临界状态,则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最⼤,⽽且⽅向沿斜⾯向上,根据平衡条件有:FN-mgcosθ=0⑤,F+Ffm-mgsinθ= 0⑥.⼜因为Ffm= µFN⑦,联⽴①⑤⑥⑦解得mB = m(sinθ- µcosθ).综上所述,物体B的质量的取值范围是m(sinθ- µcosθ)≤mB≤m(sinθ+ µcosθ).(2)在A静⽌的前提下,把A、B、C看成整体,则整体只在竖直⽅向受到整体的重⼒和地⾯对整体的⽀持⼒作⽤,在⽔平⽅向上没有受到⼒的作⽤,所以斜⾯体和地⾯之间没有摩擦.名师点拨:受⼒分析时要注意⼏个问题1. 画研究对象的受⼒图时,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或⼏个⼒的合⼒分析进去.受⼒图完成后再进⾏⼒的合成和分解,以免造成混乱.2. 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到的⼒与它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相混淆.3. 区分内⼒和外⼒.对系统进⾏受⼒分析时,⼏个物体间的相互作⽤⼒为内⼒,不能在受⼒图中出现;当把其中的⼀个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变成外⼒,就要分析出来并画在受⼒图上.4. 画完受⼒图后⼀定要进⾏定性检查,看物体能否处于题⽬中所给的运动状态,防⽌出现“多⼒”与“漏⼒”.在受⼒分析时⼀定要找出各⼒的施⼒物体,若没有施⼒物体,则该⼒⼀定不存在.弹⼒和摩擦⼒是同学们常出现“多⼒”或者“漏⼒”的两个⼒,例如斜⾯上受到的下滑⼒其实是重⼒的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向⼼⼒其实是物体受到的某个⼒或者合⼒起到永远指向圆⼼的作⽤.5. 区分好滑动摩擦⼒和静摩擦⼒. 滑动摩擦⼒可以⽤公式去计算,⽽静摩擦⼒没有现成的公式,它是根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来判断的.6. 并不是⼀看到有关⼒学的题,就要进⾏受⼒分析.如当研究物体平衡或者各个⼒作⽤下产⽣加速度时,可以进⾏受⼒分析;当研究物体发⽣弹性碰撞或当题⽬明确说明物体只在重⼒作⽤下运动(其机械能守恒)时就可以不⽤进⾏受⼒分析.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力学问题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而要准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除了掌握几种性质的力之外,必须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

怎样才能正确分析受力呢?受力分析的步骤高中物理网络家教一对一辅导今日在线1、明确研究对象。

你要分析的是甲的受到乙、丙、丁。

的作用力,那么甲就是受力物体,有些同学在对甲做受力的分析时往往也把甲对其他物体的力分析进来了,那是错误的。

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单个的物体(隔离法),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整体法)。

在受力分析不熟练时,如果问题的分析中涉及两个以上的物体就要有意识的试着用整体法分析。

整体法分析受力的时候,整体内部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内力,而你要分析的是外力,这样就可以少分析很多力。

使问题的求解变的简单。

2、先分析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作用力。

任何物体都受重力,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等于mg。

问题的分析中先解决简单问题再解决复杂问题,先把容易的弄清楚,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3、接着分析弹力因为弹力的产生原因是形变,也就是说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弹力,所以这一步先找研究对象与那些物体相接处,再分析他们之间是否有弹力。

注意产生弹力必须接触,但接触未必有弹力。

弹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与形变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kx 。

弹力的方向一般是垂直于接触面或沿着绳子或弹簧。

4、最后分析摩擦力弹力存在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因此摩擦力的分析应该放在弹力之后。

这一步先要明确被研究的对象与那些物体相挤压,它们之间有否相对运动或有否相对运动趋势,从而分析有否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大于零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是由其它力决定的。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取决于接触面的性质和接触面间的弹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接触面间的弹力乘以摩擦因数。

即F=μF N如果研究的物体处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如周围有某种液(气)体、电场或者磁场,那么还要遵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先分析最容易分析出来的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