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stroop实验报告
stroop实验报告导言:Stroop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其旨在研究人们在完成冲突任务时的干扰效应。
实验以测试参与者在阅读颜色名称时,是否受到颜色本身的影响为出发点。
本文将介绍Stroop实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及讨论,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原理:Stroop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因经验积累在认知过程中形成了惯性反应。
在实验中,参与者需要阅读一系列的颜色名称,这些颜色名称的字体颜色却并不一定对应着所阅读的字面意思。
例如,"红色"这个名称可能以绿色的字体呈现。
理论上,参与者会因为字体颜色与字面意思在脑中的冲突而受到干扰,使得完成任务的反应时间延长。
方法:本次实验共招募了40名健康成年人,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各占一半。
实验采用计算机程序完成,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实验。
每组参与者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任务。
第一组参与者被要求快速读出显示在屏幕上的颜色名称,而不考虑字体颜色。
这个条件被称为“字面一致”。
第二组参与者则被要求快速读出显示在屏幕上的字体颜色,而不考虑字面意思。
这个条件被称为“颜色一致”。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字面一致”条件下,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5秒,而在“颜色一致”条件下,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2.3秒。
这一结果表明,在阅读颜色名称时,字体颜色与字面意思的冲突会显著延长反应时间。
讨论:Stroop实验的结果支持了心理学中广泛提到的“冲突干扰”的概念。
实验中,当参与者需要快速识别字体颜色而忽略字面意思时,他们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任务。
这表明,人们在面对认知冲突时,往往受到内在惯性反应的影响。
这种冲突效应与注意力的分配和处理密切相关。
通过对内部冲突的探讨,研究者们扩展了对认知与注意力的理解。
此外,Stroop实验中的任务类型也能帮助研究者们研究注意力的许多方面,例如选择性注意和分散注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Stroop实验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样本规模较小,难以明确代表整个人群的普遍现象。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STROOP效应实验报告引言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dly Stroop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当命名用红墨水写成的有意义刺激(如“绿”)和无意义的刺激词的颜色时,会出现前者的颜色命名时间比后者长的现象。
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红)和词义信息(绿)相互发生干扰的现象就是著名的Stroop效应。
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他们的反应速度是不同的。
J.R.Stroop于1935年设计了一种实验,使用的自于写这个字的颜色相矛盾,要求被试不念字而是念字的颜色,结果发现被试的反应时比说出色字颜色的反应时要长,对10张色纸颜色的反应时为63.3秒,说出与自由矛盾的颜色的反应时为116.3秒。
后续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字色矛盾时,唱色的认知过程受到干扰。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对于念字和唱色的加工过程是不同的。
对于成人,念字可以说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而唱色要克服字义,单独对颜色进行加工,二者产生了冲突,造成念字对读色的干扰。
而对于幼儿,对文字还没有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干扰的作用也不大。
二、实验目的:2.1了解什么是STROOP 效应。
2.2通过使用STROOP效应,了解被试对七种不同的刺激字的反应时,检验念字和唱色(颜色命名)这两个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揭示在念字和唱色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促进效应。
2.3学习和掌握STROOP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3.1 被试一人,女,21岁,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无色盲或色弱。
右利手,从来没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3.2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装有Psy 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的计算机刺激字有5种类型,统一用一号宋体字呈现,根据实验目的与2种任务搭配,共有七个系列,每个系列12个字。
在5种类型的刺激字中,黑色词指用黑色显示的字,字义是各种颜色;纯色指不同颜色的无义字符;字义无关色词指刺激字的字义与颜色无关,而刺激字可以用各种颜色书写;字义干扰色词指刺激字的字义虽然不是颜色,却是一种与颜色相关度较高的事物(例如“草”、“天”、“火”等等),而刺激字用不同的颜色书写;字义干扰色词和字义矛盾色词的字义所指的颜色都与书写所用的颜色不同,但字义矛盾词系列里的颜色都是配对的,写字用的颜色会出现在刺激字的字义里,如有红色的“绿”字,就有绿色的“红”字;而字义干扰词系列里的颜色则不配对,写字所用的颜色不会在刺激字的字义中出现,如红色的“棕”、绿色的“紫”、黄色的“灰”,等等。
stroop效应实验心得
stroop效应实验心得一、实验介绍Stroop效应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旨在探究颜色和文字信息在人类大脑中的处理方式。
该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ley Stroop于1935年首次提出,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
二、实验流程1. 实验前准备:参与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问卷。
2. 实验任务:参与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地读出屏幕上显示的单词或颜色。
实验共分为三个任务:(1)字义一致任务: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单词,该单词所表示的颜色与其本身相符。
(2)字义不一致任务: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单词,但该单词所表示的颜色与其本身不符。
(3)颜色命名任务: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彩色方块,参与者需要快速地说出该方块所表示的颜色。
3. 实验结果分析:记录参与者完成每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心得体会1. 面对字义不一致任务时,自己往往会出现“眼前一黑”的情况,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任务。
2. 在颜色命名任务中,由于大脑需要进行额外的信息处理,所以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时间往往比字义一致任务更长。
3.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在字义不一致任务中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字义一致任务和颜色命名任务。
这表明,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认知效率。
4.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类大脑在信息处理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同时也意识到了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认知效率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应该注重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
四、实验启示1. Stroop效应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并为神经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2.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3. 实验还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认知效率,以更好地应对各种信息输入和处理任务。
Stroop实验的实验报告
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程莹、胡莹莹、张护军(安庆师范学院安庆246052)摘要:本实验采用EP2004实验台、EPT801速示仪及测试卡片4套即12张进行STROOP实验,考察念字和命名两个认知过程。
结果发现人们对字的加工快,而对颜色的加工慢。
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到颜色的干扰。
关键词:STROOP实验认知过程念字命名1.引言在经典的STROOP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些由不同颜色书写的颜色词,单词的颜色可能与单词本身的意义相一致(如红色的“红”),也可能不一致(如红色的“绿”)。
另一种任务是命名单词的颜色。
当单词的词义与单词的颜色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会明显长于一致时的反应时,这种效应成为STROOP效应.[1]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即人们在对颜色和字义加工过程中存在语义加工优势现象。
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它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是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用一年级小学生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原因是字义的加工是一种自动加工,速度较快,而颜色的加工是一种需要注意的加工,速度较慢。
至于一年级小学生是由于识字不多,故无这种对字义的自动加工现象,所以才未发现这种现象。
麦克劳德(Mecleod)在1991年总结stroop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发生机制的5种理论或模型。
像早期的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赛马理论)、自动化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的平行加工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
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出现时间的最早,它认为人们对刺激的两个维度(字词和颜色)加工是平行的,而加工速度不同。
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所以字词首先得到加工。
当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
2.研究方法2.1被试本实验选用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16名被试,男性8名,女性8名2.2材料和仪器本实验采用EP2004实验台、Psykey心理实验系统、EPT801速示仪及测试卡片4套即12张进行STROOP实验2.3实验设计本实验的实验设计为2(认知类型:认字;命名)×4(卡片类型:字色一致;字色矛盾;字色无关;色语言无关、音义有关)组内试验设计2.4试验程序2.4.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Srtoop”效应。
stroop效应的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的实验报告Stroop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它描述了当人们尝试识别某些单词的颜色时,会受到单词本身的意义所影响,从而导致反应时间变慢。
在这份实验报告中,我们将探讨Stroop效应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实验设计参与者:我们邀请了20名大学生参加本次实验。
所有参与者都是右利手,并且没有任何阅读或语言障碍。
材料:我们使用了一组颜色和单词列表。
颜色包括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
单词包括“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紫色”。
程序: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向所有参与者解释了Stroop效应的定义,并提供了一个示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然后,我们将参与者分成两组:控制组和实验组。
控制组:在这个组别中,参与者被要求在每个屏幕上快速读出显示的颜色名称。
实验组:在这个组别中,参与者被要求忽略单词本身的意思,并快速说出显示的颜色名称。
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完成两轮测试。
第一轮测试是控制组,第二轮是实验组。
每个测试中,参与者需要在60秒内尽可能多地读出屏幕上的颜色名称。
结果分析我们用平均反应时间来分析实验结果。
以下是我们的发现:控制组:平均反应时间为23.4秒。
实验组:平均反应时间为32.1秒。
这些结果表明,当单词本身的意思和颜色名称不一致时,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会变慢。
这是因为大脑必须处理两种信息:单词本身的意思和颜色名称。
当这两种信息不一致时,大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它们。
结论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证明了Stroop效应存在于人类大脑中。
当单词本身的意思和颜色名称不一致时,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会变慢。
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大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我们希望这个实验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Stroop效应,并进一步研究其在认知心理学中的作用。
stroop实验原理
stroop实验原理Stroop实验原理Stroop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被广泛用于研究人类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该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ley Stroop于1935年设计,被称为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 (SCWT)或Stroop Effect。
Stroop实验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来研究颜色与词语的干扰效应。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一个纸张或计算机屏幕上看到一系列的字母或单词,这些字母或单词的颜色可能与其所表示的词语的颜色不同。
参与者需要按照特定的方式对这些字母或单词进行分类或命名,例如在一个“颜色命名任务”中,参与者需要忽略所表示的词语的含义,只报出它们的颜色。
实验结果表明,当所表示的词语的颜色与其所表示的词义不一致时,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会更长。
这种干扰效应被称为Stroop效应。
Stroop实验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揭示了人类认知和情绪之间的紧密联系。
Stroop效应的解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自动化和选择性注意。
自动化是指人类在经过大量训练后,某些任务已经成为了习惯性的反应,不需要再去控制和调节。
选择性注意则是指人类在处理信息时,会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不必要的信息。
在Stroop实验中,参与者在进行颜色命名任务时,会受到所表示的词语的干扰,因为词语的意义和颜色是相互竞争的,需要选择性地调节注意力才能正确完成任务。
Stroop实验不仅可以用于研究人类认知和情绪,还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例如,Stroop实验被广泛用于治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焦虑症,因为它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注意力和情绪反应。
此外,Stroop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脑损伤、老年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Stroop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力的心理学实验,它揭示了颜色和词语之间的干扰效应和人类认知和情绪之间的紧密联系。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目录1. 研究背景1.1 实验目的1.2 相关研究2. 实验设计2.1 实验材料2.2 参与者2.3 实验步骤3. 实验结果3.1 数据分析4. 结果讨论5. 实验结论6. 参考文献1. 研究背景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参与者在进行stroop任务时的表现,探讨人们在面对干扰性信息时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1.2 相关研究以前的研究表明,stroop效应可有效反映出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 实验设计2.1 实验材料实验所用的材料包括颜色词和色块,颜色词与字体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2 参与者实验参与者为20名成年志愿者,均无色盲和色弱,并在参与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2.3 实验步骤1. 参与者进行stroop任务前接受基本信息采集。
2. 实验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参与者面对屏幕,根据指示进行颜色字体识别。
3. 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3. 实验结果3.1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参与者在stroop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发现参与者在面对颜色与文字信息不一致时,反应时间明显延长,出现stroop效应。
4. 结果讨论实验结果支持之前的研究,即stroop效应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干扰效应,体现了人类在处理信息时的认知控制机制。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stroop效应实验,我们验证了参与者在面对信息干扰时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表现。
这为进一步研究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6. 参考文献- Smith, J. K. (2010). The stroop effect: A dose of cognitive science.- MacLeod, C. M. (1991). Half a century of research on the stroop effect: An integrative review.。
stroop效应实验原理
stroop效应实验原理一、概述stroop效应实验是心理学中经典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通过测量人们在颜色词汇和颜色本身出现不一致时的反应时间,来研究人类对信息处理的认知机制。
该实验被广泛用于研究注意力、自动化过程、抑制控制等方面。
二、实验设计stroop效应实验通常采用以下设计:在屏幕上以不同颜色呈现颜色名称,如“红色”、“蓝色”、“黄色”等,但是文字所表示的颜色与文字本身所呈现的颜色不一致,即“红色”可能以蓝色显示,“蓝色”可能以绿色显示。
参与者需要忽略文字本身所表示的意义,而是根据文字呈现的颜色来进行反应。
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快地回答出文字呈现的颜色。
三、实验结果stroop效应实验发现,参与者在处理相同数量和类型信息时,当信息之间存在冲突时会导致反应时间增加。
具体表现为: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不一致时,参与者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完成任务;而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一致时,则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
四、实验原理1. 自动化过程stroop效应实验中,参与者在进行任务时会出现自动化的过程。
即,当参与者看到一个词时,他们会自动地将该词的意义和颜色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是无意识的,不需要额外的注意力。
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一致时,这种自动化过程可以帮助参与者更快地完成任务;而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不一致时,则需要抑制这种自动化过程。
2. 注意力stroop效应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忽略文字本身所表示的意义,而是根据文字呈现的颜色来进行反应。
因此,在该实验中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
当参与者需要抑制自动化过程时,他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颜色上,以便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抑制控制stroop效应实验还涉及到抑制控制。
即当字面意义和字体颜色不一致时,参与者需要抑制自动化过程,并且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抑制状态。
这种抑制控制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五、应用1. 临床应用stroop效应实验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如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通过训练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快速反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stroop实验报告
stroop实验报告Stroop实验报告简介:Stroop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旨在探究人类的注意力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该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ley Stroop于1935年首次提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成为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介绍Stroop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并探讨其对认知过程的启示。
目的:Stroop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处理冲突信息时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分配。
通过观察被试者在阅读颜色与词义冲突的任务中的表现,研究者可以推断出人类对于颜色和词义的处理优先级,以及注意力对于冲突处理的影响。
方法:在Stroop实验中,被试者被要求在一系列颜色方块中读出方块所示颜色的名称,而不是方块上所印的文字。
实验分为两个条件:一是一致条件,即颜色名称与方块颜色相同;二是不一致条件,即颜色名称与方块颜色不同。
被试者需要尽快准确地读出颜色名称,实验记录下其反应时间和准确率。
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一致条件下,被试者的反应时间相对较短且准确率较高;而在不一致条件下,被试者的反应时间明显延长且准确率下降。
这表明颜色名称和方块颜色之间的冲突会干扰被试者的认知处理,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和准确率下降。
讨论:Stroop实验的结果启示我们注意力对于冲突处理的重要性。
在不一致条件下,被试者需要在颜色名称和方块颜色之间进行选择,这就要求他们在处理冲突时灵活地调整注意力。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在处理冲突时更容易受到颜色名称的干扰,因为词义对于人类的认知具有更强的优先级。
这也说明了人类在处理冲突信息时的认知偏向。
此外,Stroop实验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
例如,心理学家可以利用该实验来研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认知特点,以及老年人在处理冲突信息时的变化。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认知过程的差异和变化规律。
结论:Stroop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被试者在处理冲突信息时的表现,可以揭示人类注意力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最新stroop实验报告
最新stroop实验报告根据最新的实验研究,Stroop效应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主题。
本次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年龄组别在Stroop任务中的表现差异,并考察认知控制机制在其中的作用。
实验参与者共计120名,分为三个年龄组:青年组(20-30岁),中年组(40-50岁),老年组(60-70岁)。
每个年龄组包含40名参与者,确保性别比例均衡。
所有参与者在实验前都通过了视力和认知功能的基本筛查,确保他们适合进行实验。
实验材料包括一系列印有颜色名称的文字,这些文字的颜色与名称可能相符或不符。
例如,“红色”一词可能以绿色墨水打印。
参与者的任务是尽快准确地说出文字的颜色,而非阅读文字内容。
结果显示,青年组在Stroop任务中的反应时间最短,错误率最低,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认知控制能力。
相比之下,老年组的反应时间最长,错误率最高,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控制能力有所下降。
中年组的表现位于两者之间。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当任务难度增加,即文字和颜色不一致时,所有年龄组的反应时间均有所延长,但老年组的增幅最为显著。
这可能意味着在面对冲突信息时,老年人的认知资源调配能力较弱。
此外,实验还采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参与者在进行Stroop任务时的大脑活动。
结果显示,在处理冲突信息时,青年组的前扣带皮层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活动更为活跃,这两块区域与认知控制密切相关。
相比之下,老年组在这些区域的活动较弱,这可能与他们处理Stroop效应的能力下降有关。
本实验的结论是,年龄对Stroop效应的表现有显著影响,老年人在处理冲突信息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即如何通过训练或其他干预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的认知控制能力,以减轻Stroop 效应带来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索文化差异、教育背景等因素对Stroop效应的潜在影响。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Stroop 效应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认知心理学领域,Stroop 效应是一个经典的现象,它揭示了人类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认知冲突和注意力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和测量,深入探究 Stroop 效应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验证 Stroop 效应的存在。
2、考察不同刺激条件(如颜色与文字的一致性)对反应时的影响。
3、分析个体差异在 Stroop 效应中的表现。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本次实验共招募了_____名被试,年龄在_____岁之间,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史。
(二)实验材料1、实验使用了计算机程序呈现刺激材料,包括三种类型的任务:一致任务:文字的颜色与所表示的颜色相同(例如,红色的“红”字用红色显示)。
不一致任务:文字的颜色与所表示的颜色不同(例如,蓝色的“红”字用蓝色显示)。
中性任务:呈现无意义的彩色字符串(例如,“”用红色显示)。
2、每种任务包含_____个刺激,随机排列呈现。
(三)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 3(任务类型:一致、不一致、中性)×_____(重复测量)的混合实验设计。
任务类型为被试内因素,重复测量次数为_____。
(四)实验程序1、被试坐在计算机前,距离屏幕约_____厘米,眼睛平视屏幕中央。
2、实验开始前,屏幕上显示指导语,向被试介绍实验任务和操作方法。
3、每个刺激呈现_____毫秒,被试需要尽快准确地判断文字的颜色,并通过按键反应(例如,红色按“F”键,蓝色按“J”键)。
4、刺激呈现间隔为_____毫秒,以避免被试的预期反应。
5、每种任务完成后,被试有短暂的休息时间,然后进行下一种任务。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被试在每种任务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2、反应时数据进行剔除异常值(超过均值±_____个标准差的数据)处理。
3、使用 SPSS 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任务类型之间的反应时差异。
stroop实验报告
stroop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斯特鲁普效应,即颜色和文字内容冲突时对于反应时间的影响。
实验内容:本实验采用斯特鲁普实验的经典范式,参与者需要在屏幕上显示的一系列文字中选择与文字颜色相符的颜色。
文字可以是颜色的名称(如“红色”)、颜色的字母缩写(如“R”代表红色)或颜色的不相关词语。
研究者会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错误率以及其它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实验参与者:本实验共有30名参与者(15名男性,1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5岁。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被试组设计,实验条件包括颜色词汇条件和颜色方块条件。
每位参与者需要完成两组实验条件,顺序随机排列。
实验步骤:1. 参与者被要求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前面放置着一台电脑。
2. 研究者向参与者解释实验流程和任务,确保他们对实验内容有清楚的理解。
3. 参与者进行熟悉练习,以熟悉实验任务和执行方式。
4. 实验正式开始。
参与者一个接一个地处理实验材料,并通过按键选择与文字颜色相符的选项。
5. 研究者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
实验结果: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了以下结果:1. 颜色词汇条件下,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较长,而颜色方块条件下,反应时间较短。
2. 参与者在颜色词汇条件下的错误率较高,在颜色方块条件下的错误率较低。
讨论:斯特鲁普效应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即当颜色和文字内容冲突时,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会受到影响。
这可能是因为颜色信息和文字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方式不同,而斯特鲁普效应揭示了这种差异。
同时,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因素如干扰抑制能力、注意力分配等对斯特鲁普效应的影响。
结论:本实验通过斯特鲁普实验范式,验证了斯特鲁普效应的存在。
颜色和文字内容冲突对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产生了显著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认知和注意力的交互作用,并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领域提供了基础。
Stroop实验中颜色与文字的干扰效应研究
Stroop实验中颜色与文字的干扰效应研究Stroop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用于研究颜色和文字之间的干扰效应。
本文将探讨Stroop实验的背景、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干扰效应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讨论。
一、背景介绍Stroop实验是由心理学家John Ridley Stroop在1935年首次提出的。
该实验旨在研究颜色命名和字义解读之间的干扰效应。
实验参与者面对一系列的颜色方块,每个方块上都印有一个单词,要求参与者忽略单词的意义,仅根据颜色命名方块上的字体。
该实验主要探索参与者在颜色和字义冲突时的处理能力。
二、实验过程Stroop实验通常分为两个条件:一是颜色名称一致条件,即方块上的颜色名称与方块颜色相同;二是颜色名称不一致条件,即方块上的颜色名称与方块颜色不同。
实验过程如下:1. 参与者将会看到一系列的颜色方块,每个方块上都印有一个单词。
2. 在颜色名称一致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快速准确地读出方块上的颜色名称。
3. 在颜色名称不一致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方块的实际颜色,并忽略方块上的单词。
三、实验结果根据Stroop实验的结果,参与者在颜色名称一致条件下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反应速度。
然而,在颜色名称不一致条件下,参与者的准确率明显下降,并且反应时间也变慢。
这种由于字义和颜色冲突而导致的干扰效应被称为Stroop效应。
四、干扰效应的原因Stroop效应的出现可以归因于认知加工的特性。
当方块上的颜色和字义不一致时,参与者的大脑会发生冲突。
颜色加工和字义加工是并行进行的,但颜色加工通常更快。
在颜色名称不一致条件下,字义加工提供了干扰信号,使得参与者在决策时产生混乱,从而降低了处理效率。
五、实验意义和应用Stroop实验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认知加工和干扰效应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实验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神经科学和注意力研究等领域。
例如,Stroop实验被用于检测注意力不足多动症(ADHD)患者的注意力水平,以及帮助理解与情绪调节和焦虑症状有关的注意力偏差。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Stroop效应实验报告引言:Stroop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一种冲突的任务时,会出现反应时间延长和错误率增加的现象。
该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R·斯特鲁普于1935年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验证Stroop效应的存在。
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共有30名大学生参与。
实验分为两个条件:颜色条件和文字条件。
在颜色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忽略文字的含义,只关注文字的颜色,并尽快说出文字所示颜色。
在文字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忽略颜色,只关注文字的含义,并尽快说出文字的意思。
每个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完成三轮实验。
实验过程中,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颜色条件下,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平均为2.5秒,错误率平均为5%。
而在文字条件下,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平均为4.2秒,错误率平均为15%。
通过t检验,发现参与者在颜色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文字条件下的反应时间(t = -3.76, p < 0.001),错误率显著低于文字条件下的错误率(t = -2.84,p < 0.01)。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Stroop效应存在。
在颜色条件下,参与者能够更快地识别颜色,而在文字条件下,参与者受到文字的干扰,反应时间延长且错误率增加。
这一结果与Stroop效应的理论一致。
Stroop效应的产生可以归因于两种认知过程的冲突:自动处理和控制处理。
自动处理是指对于熟悉的信息,大脑会自动进行处理,而控制处理则需要额外的认知资源。
在颜色条件下,参与者能够自动地识别颜色,因为颜色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熟悉的信息,所以反应时间较短且错误率较低。
而在文字条件下,文字的含义会干扰参与者对颜色的识别,需要额外的认知资源进行控制处理,因此反应时间延长且错误率增加。
Stroop效应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stroop实验报告
stroop实验报告Stroop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ley Stroop于1935年所发明的一种实验方法。
该实验通过反应时间测定方式,研究人们在处理冲突信息时的认知和注意机制。
该实验的基础是Stroop效应,即指在进行语义处理与颜色信息处理时,由于它们所占用的认知资源不同,因此可能会发生干扰效应,导致反应时间延长或错误的发生。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不同干扰条件下对参与者的影响以及验证Stroop效应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1.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材料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0个红色字体呈现在黑色背景上,包括20个单词与30个随机字母;第二部分是50个不同颜色的方块背景与20个颜色名称呈现。
颜色的顺序和颜色名称不一定相对应。
本实验随机选择了60名参与者,其中30名男性,30名女性。
所有参与者均为来自于大学的学生,年龄分布在18-25岁之间。
参与者在此之前并未接受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也未曾参与过类似的实验。
实验设备为一台笔记本电脑,参与者在实验前被告知整个实验过程,并被要求认真仔细阅读实验指导说明。
实验采用单因素混合设计,即考虑不同的干扰情况。
每个参与者将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种实验序列中:实验1:单词读色块被试者根据屏幕上的颜色名称,并快速说出对应的颜色,这个实验中,被试者读出呈现在屏幕上的50个颜色方块。
实验2:颜色命名每个实验会在屏幕中央呈现,参与者需要快速反应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实验的结果记录了反应时间和实验精度。
1.4 数据处理2. 实验结果在单词读颜色块实验过程中,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力度为436.98 ms,标准差为59.76 ms。
参与者在这个实验中的错误率为5.7%。
2.3 不同实验之间的比较比较实验1和实验2之间的结果可以看出,单词读颜色块反应时间明显低于颜色命名,t(59) = -13.40, p < 0.001, effect size = 1.71。
此外,实验精度也明显优于颜色命名,t(59) = 11.34, p < 0.001, effect size = -1.53。
实验报告-Stroop效应.doc
实验报告-Stroop效应.doc
Stroop效应是指在一个词汇与其字体颜色不同的任务中,当被试要求报告字体颜色时,会发生反应时间延长和错误增多的现象。
本实验将通过测量反应时和错误率来探究Stroop 效应的影响。
方法
参与者为20名本科生(10男性,10女性),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
实验在计算机
上运行。
每位参与者执行2个任务,探究名称条件和颜色条件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在名称
条件任务中,参与者需要报告每个单词的颜色,字体为黑色,在颜色条件任务中,参与者
需要报告文字的颜色,而不是单词的名称。
通过分析反应时间和错误率,比较名称条件和颜色条件下的表现。
结果
在名称条件任务中,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783.60毫秒,错误率为2.75%;在颜色条件下,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031.15毫秒,错误率为14.85%。
t检验表明,在名称条件下,参与者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的均值明显低于颜色条件(反应时间:t(19)=9.31,p = 0.00;错误率:t(19)=9.57,p =0.00)。
讨论
结果显示,在Stroop任务中,参与者在名称条件下的表现优于颜色条件。
这表明Stroop效应确实存在,即单词的名称对字体颜色所产生的掩盖作用会导致参与者对于字体颜色的处理时间延长和错误率增加。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反应时间和错误率不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这表明Stroop效应可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总的来说,本实验提供了证据证明Stroop效应存在,同时展示了Stroop任务可用于
探究注意、认知和语言等领域的基础问题。
stroop实验报告
stroop实验报告概述Stroop实验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用于测试人类对于不同刺激的反应速度。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本次报告将介绍Stroop实验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背景Stroop实验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R. Stroop在1935年提出。
实验中,被试需要快速地识别出显示在屏幕上的文字的颜色,而这些文字与其描述的颜色并不相同。
例如,单词“红色”可能会显示成蓝色的字体。
这项任务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它需要被试抑制掉他们对单词的意义的干扰,只注意文字的颜色,从而更快地做出正确反应。
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类型的干扰对于反应时间的影响。
我们猜测,当出现颜色与文字的意义冲突时,被试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完成任务,因此反应时间会变长。
方法被试:本实验共招募了3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被试,年龄在20-30岁之间,男女比例1: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材料为包括颜色和文字在内的干扰因素。
实验共分为三组:组一为颜色与意义相同组,如“红色”显示成红色字体;组二为颜色与意义不同组,如“红色”显示成蓝色字体;组三为意义与颜色相同,但有干扰项的组,如“红色”显示成红色字体,但字体周围有绿色点缀。
实验设计:每个被试将随机出现三组材料,每组材料重复10次。
每个材料随机呈现2.5秒,并要求被试尽快按下相应的键盘上的颜色键。
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组一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889ms,标准差为207ms;组二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982ms,标准差为243ms;组三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067ms,标准差为281ms。
结论本次Stroop实验的结果表明,当文字意义与颜色不符时,被试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来完成任务,从而导致反应时间的增长。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注意力和认知机制的可塑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路和指导。
实验12-1Stroop效应,无觉察知觉和盲视实验
实验 处理
1
2
3
45
6
7
8
......
1读数 字
12
14
54
75
81
19
48
.....
2读颜 色
12
• 实验材料:选取一组广告(20个),每个时间为30秒左右,内容较为 抽象(广告语和图片中不含有关广告产品的图片或词语,消费者不易 识别出广告产品是什么)。对各广告分别以5秒,10秒的间隔插入相 应阈下刺激,图片或文字。
• 下面举其中一个广告为例:
• 材料制作:原广告的画面是一组世界名胜的风景,凯旋门一艾菲尔铁 塔一金字塔一长城等,以连贯的方式依次呈现,如同在汽车中一路浏 览窗外的景色一样。最后从画面中跳出产品一轮胎,并出现一行广告 语“×××轮胎,让你畅行天下”,原来刚才的画面都是轮胎一路滚动 看到的风景。
• 实验材料截去原广告的最后部分,即整个广告既不呈现产品的画面, 也不呈现有关产品的任何文字信息。阈下刺激的内容为:其一,图片, 即该产品一轮胎的画面,轮胎大小约占屏幕的三分之一,居中,背景 用白色,整个图片清晰明了。其二,文字“轮胎”(100号黑体字), 位置居中、背景为白色。具体呈现方式分别为:A、B、C三组呈现图 片,插入图片分别在播放5s、10s、15s时呈现;D、E、F三组呈现文 字,插入文字分别在播放5s、10s、15s时呈现。插入图片和文字呈现 的时间均为30ms。G组为控制组,不插入任何图片或文字。
ABC三组呈现图片,DEF三组呈现数字,插入图片 和文字呈现的时间均为30毫秒,G组为控制组,不 插入任何图片和文字。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1.引言stroop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又译作斯特普效应。
是指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
念字与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其反应速度是不同的。
这一现象由J.R.Stroop在1935年首先提出,所以称为Stroop效应。
他使用刺激字与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
例如用蓝颜色写成“红”字,让被试说出这个字是用什么颜色写的。
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大大增加了。
这说明字色矛盾时认知过程受到了干扰,即说字的颜色时受到了字的意义的干扰。
有研究表明,这是因为所呈现的刺激包含着两种信息,对这两种信息加工是不同的。
如蓝色写的“红”字,既包含该字所表述的颜色,又包含写该字所用的颜色。
因为对字的加工快,所以先形成对字用语言反应的准备,但实验又不允许作这种反应。
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要受到字义的干扰。
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
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到字的颜色的干扰。
Stroop效应提出后,心理学家对它表现出浓厚兴趣,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如:研究催眠状态对Stroop效应是否有影响;研究不同的语言种类(如汉字、日文、英文等)产生的Stroop效应;另外,作为一种手段与方法,可利用Stroop效应研究注意的机制,探讨正常人大脑两半球言语功能一侧化等。
2 方法2.1 被试某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1名,无色盲或色弱。
年龄均为21岁。
2.2 仪器计算机,Psykey实验心理学测试软件。
2.3 实验程序本实验验证色词STROOP现象。
每次实验要求被试完成七项任务(见附录)。
有时念字,有时唱色(即说出字的书写颜色),并记录所用时间。
为了避免可能的练习与疲劳影响,实验采用拉丁方设计。
被试组号任务顺序1 123456 72 7 1 2345 63 6 7 1 2 34 54 5 6 7 1 2 3 45 4 567 1 2 36 3 4 5 67 1 27 2 3 4 5 6 7 1(1)让被试坐在计算机屏幕前,进入实验“Stroop效应”。
数字stroop效应
数字stroop效应
数字Stroop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它涉及到人们在处理数字和颜色时的反应时间和准确性。
该效应得名于心理学家John Ridley Stroop,他在1935年的一项研究中首次发现了这种现象。
数字Stroop效应的实验通常涉及到将数字和颜色的信息呈现在同一屏幕上,参与者需要根据指示快速做出反应。
例如,屏幕上可能会出现红色的数字“2”,参与者需要快速回答“2”这个数字的颜色是红色。
但是,当数字和颜色的信息不一致时,例如屏幕上出现蓝色的数字“2”,参与者需要快速回答数字“2”,而不是它的颜色。
实验结果表明,当数字和颜色的信息不一致时,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和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大脑需要处理两种不同的信息,而这种冲突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和错误率增加。
这种现象被称为“干扰效应”。
数字Stroop效应的研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
它不仅可以用于研究人类的注意力和认知控制机制,还可以用于研究神经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和决策制定过程。
此外,数字Stroop效应还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例如帮助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评估认知训练的效果。
总的来说,数字Stroop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现象,它揭示了人类认知和神
经系统的复杂性,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ROOP效应10教科1 第9小组余华、黄文静、吴芸、王红娥、钟健友摘要该实验通过测定和比较被试对七类不同刺激子的反应时,检验念字和唱色(颜色命名)这两个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揭示在念字和唱色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表明了对字义的加工过程要明显快于对颜色的加工过程,由此验证Stroop效应。
关键字Stoop效应念字唱色自动加工1引言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其反应速度是不同的。
这一现象由J.R.Stroop于1935年首次提出。
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在用一年级小学生做实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
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说颜色的干扰。
麦克劳德(Mecleod)在1991年总结stroop 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发生机制的5种理论或模型。
像早期的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赛马理论)、自动化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 的平行加工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
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出现时间的最早,它认为人们对刺激的两个维度(字词和颜色)加工是平行的,而加工速度不同。
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所以字词首先得到加工。
当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
自动化理论受到高度认同的原因,在于它强调区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概念,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的参与,控制加工则需要有意的控制。
在stroop 任务中读词是自动加工,颜色命名是控制加工,所以读词能对颜色命名产生促进或干扰,反之则不会。
知觉编码理论强调stroop 的干扰仅发生在知觉编码阶段,加工阶段则不发生。
有证据说明stroop的干扰不仅发生在知觉编码阶段,还发生在加工阶段。
Logan 的平行加工模型改变过去那种强调加工的系列性,而把stroop 效应看作是收集证据进行决策的过程。
刺激的每个维度的加工速度是由其权重决定的,权重影响每一维度对决策的贡献大小。
如果来自某一维度的证据和要求的维度一致,就会降低阈限,从而加快要求维度的加工时间,反之则减慢要求维度的加工速度。
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PDP)又称为联结主义和神经网络模型,是对以上几种理论的升华,能解释Stroop 效应中的许多结果。
它认为PDP 系统包含很多相互联结的模块,每个模块由许多简单的相互联结的加工单元,每个加工单元负责接收来自其他单元的输入并提供输出。
几组模块可以组成通路,每条通路包括一组相互联结的模块。
当6D6 系统进行任务操作的时候,就会选择一条通路,通路中的联结组确定了这条通路的强度,从而通路的选择也确定了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
而2003 年Robert等提出较新的stroop效应的建构理论。
stroop效应的建构理论认为在选择性注意中,基于记忆的两个结构—维度的不平衡性和维度的不确定性引导注意选择那些在刺激维度内或者附近的那些显眼的、奇怪的、或者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
本实验通过测定和比较被试对七类不同刺激字的反应时,检验念字和唱色这两个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揭示在念字和唱色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
根据自动加工理论,预期字的颜色不会干扰念字过程,而颜色命名会受到字义的干扰。
还可以预期,字义与颜色相关程度越高,干扰越大。
基于W.Brown和J.R.Stroop的实验结果,预测念出黑色词所用的反应时要短于为纯颜色刺激作颜色命名所需的反应时,当刺激字字义所指颜色与写字用的颜色相矛盾时,念字的反应时要短于唱色的反应时。
2方法与程序2.1被试上饶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学生男女各一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年龄在19-20岁之间,之前无相关实验经验。
2.2实验仪器计算机、键盘、PES系统、STROOP效应实验程序刺激字有5种类型,统一用一号宋体字呈现,根据实验目的与2种任务搭配,共有七个系列,每个系列12个字。
这7个系列的任务分别为:1)黑色词(念字)、2)字色矛盾色词(念字)、3)字色矛盾色词(唱色)、4)纯色(唱色)、5)字义无关色词(唱色)、6)字义干扰色词(唱色)、7)字色干扰色词(唱色)。
具体见附录1的中文色词测验表。
2.3实验过程2.3.1每组实验要求被试完成七项任务。
有时念字,有时唱色(即说出字的书写颜色),并记录所用时间。
被试在完成一组实验后休息数分钟再继续进行其他几组实验,以便消除练习和疲劳效应。
每个被试需要完成7组实验。
同时为了避免可能的练习和疲劳影响,实验采用拉丁方设计。
2.3.2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要强调从头念到尾,再从尾念到头,错了要改正然后再继续。
2.3.3这个实验有两种任务要被试完成:一种是念字,即把屏幕上呈现的一行字从左向右然后从右向左一个一个地大声念出来;另一种是唱色,即把屏幕上呈现的一行字的书写颜色从左向右然后从右向左一个一个地大声说出来。
每个任务开始前屏幕上每次会给出“念字”或“唱色”的指示。
如有错误,被试需改正后再继续。
2.3.4当被试完成一个任务时,主试立即按回车键或用鼠标点击“停止”键停止记时。
然后屏幕上会出现此次任务的反应时间,然后继续下一个任务。
3实验结果3.1两名被试的各项任务反应时经整理如表1所示:表1 被试各项任务反应时(单位:ms)以任务类型为横坐标,被试的平均反应时(ms )为纵坐标,作出柱形图如图1所示:图1 任务类型与反应时各项任务反应时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任务类型反应时3.2 对被试1的实验结果进行t 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 被试1实验结果t 检验由表2可以看出:任务1和任务2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1和任务4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2和任务3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4和任务3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4和任务5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4和任务6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4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3和任务5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3和任务6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3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5和任务6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5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6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3.3对被试2的实验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 被试2实验结果t检验由表3可以看出任务1和任务2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1和任务4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2和任务3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4和任务3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4和任务5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4和任务6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4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3和任务5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3和任务6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3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5和任务6的平均反应时在0.01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任务5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任务6和任务7的平均反应时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4讨论:4.1通过被试1和被试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两个被试在完成任务1所需的平均反应时要显著短于完成任务4所需的平均反应时,即念出黑色词所用的反应时要短于为纯颜色刺激作颜色命名所需的反应时。
此结果与W.Brown和J.R.Stroop的实验结果相符,说明字义加工和颜色加工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4.2通过比较两被试在任务1和任务2的平均反应时对比可以看出,两被试在两个任务的反应时差异不大,说明字的颜色对念字的认知过程没有干扰,这个结果符合自动加工理论。
4.3通过对比5类唱色任务可以发现,同样是唱色任务,被试在完成任务3和任务7所用的反应时平均值要显著大于任务4、任务5和任务6,并且任务3和任务7的反应时平均值之间以及任务4、任务5、任务6之间反应时平均值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说明同样是唱色任务,当字义为颜色并与字色不一致甚至相矛盾时,字义的加工会干扰颜色加工的认知过程;当字义不是颜色时,即使字义是会引起对颜色的联想(如“草”让人联想到“绿”),字义的加工都没有对颜色加工的认知过程起到明显的干扰作用。
说明对字的表明意思的加工要先于对字的颜色的加工,当字的表面意思与字的颜色发生冲突甚至相矛盾时,为正确完成对字的颜色的加工需对字的表面意思的加工过程进行抑制,因此需要更长的反应时;如果字的表面意思与字的颜色无关,虽然字义加工要先于颜色加工,但由于字的表面意思和颜色无关联,因此对颜色的加工没有太大的干扰作用,即使通过字的表面意思可以联想到颜色也不会对颜色加工产生干扰,说明联想的加工过程要后于颜色的加工过程,且联想的加工没有形成自动化,因此颜色联想字并不会对颜色加工产生明显的干扰。
4.4通过对比字色矛盾色词任务,即任务2和任务3可以看出,同样是字色矛盾色词,念字任务所用的时间要显著短于唱色任务所用的时间,与W.Brown和J.R.Stroop的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进一步证明字义的加工要先于字色的加工,字义对颜色的加工有干扰,而颜色对字义的加工基本没用干扰。
5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对字义的加工过程要明显快于对颜色的加工过程,字义的加工不会收到颜色加工的影响。
唱色任务中,如果字义不是颜色,不管通过字义是否能联想到颜色,对字义加工都不会影响到对颜色的加工,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证明颜色的加工要快于联想的加工;如果字义是颜色时,字义的加工会对颜色的加工产生干扰和影响。
不论什么情况下,被试完成念字任务都要快于唱色任务,说明字义加工不受颜色加工的影响。
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355-359页附录1:中文色词测验表1 (念字) 红绿蓝黄蓝绿黄红绿红黄蓝(颜色) 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2 (念字) 绿红黄蓝绿红黄蓝黄红蓝绿(颜色) 蓝绿红黄红黄蓝绿绿蓝红黄3 (唱色) 绿红黄蓝绿红黄蓝黄红蓝绿(颜色) 蓝绿红黄红黄蓝绿绿蓝红黄4(唱色)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颜色) 红绿蓝黄黄红蓝绿蓝红黄绿5 (唱色) 心友上放上有心放友心放上(颜色) 蓝绿红黄绿红蓝红红黄绿蓝6 (唱色) 蛋草花天鹅海墙火竹金菜叶(颜色) 蓝黄绿红黄红绿蓝蓝绿红黄7 (唱色) 棕紫灰黑灰黑紫棕灰棕黑紫(颜色) 红绿黄蓝红黄蓝绿蓝黄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