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方法的优缺点
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在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这七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膀胱肿瘤患者病例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
A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MMC)进行灌注化疗,B组患者采用塞替哌(TSPa)进行灌注化疗,C组患者采用吡柔比星(THP)进行灌注化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做以记录并进行分析。
结果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明显,A组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症状,复发率为10%;B组有5例患者出现复发症状,复发率为16.7%;C组患者有2例出现复发症状,复发率为6.7%。
三组患者的总体复发率为11.1%,有两例经病理研究结果显示为恶性肿瘤。
结论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膀胱肿瘤灌注化疗疗效分析在泌尿系统肿瘤中最为常见一种就是膀胱肿瘤, 由于生物学等一系列的原因,该类肿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很高、但是死亡率却很低[1]。
膀胱灌注是为了在膀胱肿瘤进行切除后预防肿瘤再次复发以及发生恶化进展, 是使残余肿瘤或原位癌得以消除的惟一有效疗法[2]。
但是传统的膀胱灌注技术大多数会对尿道产生刺激甚至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3]。
随着膀胱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于浅表性的膀胱癌在早期诊断方面己经基本没有问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经尿道进行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两种方式,但治疗以后的膀胱肿瘤的复发率却高达50%以上,且会使一些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
因此,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会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已达到对肿瘤复发和肿瘤恶性程度的抑制作用[4]。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在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这七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膀胱肿瘤患者病例90例,将其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丝裂霉素、塞替哌、吡柔比星进行灌注化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做以记录并进行分析。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三年方案

1.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个人卫生。
2.饮食建议: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3.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4.服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五、法律与伦理
1.保护患者隐私: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规定。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三年方案
第1篇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三年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多样,其中卡介苗(BCG)灌注免疫治疗被认为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本方案旨在为膀胱肿瘤患者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卡介苗灌注三年治疗方案,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二、治疗原则
2.知情同意:治疗前充分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取得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
3.法律责任:本方案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有变更,以最新法律法规为准。
六、结语
本方案为膀胱肿瘤患者提供了一套严谨、详细的卡介苗灌注三年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应积极合作,遵循医嘱,共同努力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安全性: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考虑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等)相结合。
三、治疗方案
1.治疗前评估: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等,明确诊断及病情。
膀胱灌注术

年龄大,体质情况差不能承受手术者。
用于激光治疗、微波凝固治疗、微波温 热治疗。膀胱内加热治疗,肿瘤局部药物注 射等治疗方法后肿瘤消失的病人。
理想的膀胱内灌注治疗的药物:
对肿瘤细胞敏感性高 迅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全身吸收少 副作用小的特点
常用药物
抗癌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表柔比星 (EPI)、多柔比星(ADM)、丝裂霉素(MMC)、吡柔 比星(THP)、塞替派(TSPAP)、顺铂(DDP) 免疫增强剂:卡介苗(BCG)、干扰素 慢性膀胱炎:硝酸银 间质性膀胱炎:硝酸银、二甲亚砜、肝素、多柔比星 慢性前列腺炎:双黄连、活力碘 膀胱大出血:甲醛、孟氏液、铝溶液、垂体后叶素 乳糜尿:硝酸银、12.5%或20%碘钠
环境准备 操作间定期消毒,保持温度适宜,环境隐 蔽,使患者放心接受治疗。灌注前护士应充分 了解患者有无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等 膀胱刺激症状;灌注前2h嘱患者少饮水,以免 影响灌注药物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灌注前排 空膀胱。
药物准备 按医嘱备药,使药物充分溶解,现配现用, 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讨
论
膀胱灌注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治疗手 段,其目的在于消除或控制术后残余病变、原 位癌和癌前病变,防止肿瘤细胞的深层浸润, 降低或延缓术后复发,选择合适的灌注方法和 灌注药物可有效防止灌注后患者的不是症状。 加强灌注前的心理护理及灌注化疗的知识宣教, 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了解定期灌注 的重要性;在灌注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及操作规范,动作轻柔,以避免感染及尿道损 伤;
讨
论
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 养成多饮水,多排尿的习惯,以降低膀胱 内诱癌物质的浓度,减少其与膀胱粘膜接 触的时间;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建立有效 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 证按疗程坚持灌注,以预防或延缓复发,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浅性膀胱肿瘤--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方案及其与化疗效果的比较

Treatment schedule:
a single schedule maintenance therapy
(6+3) double schedule others
“6+3” Regimen :
1.induction period: weekly for 6 weeks
Combination therapy:
Megadose vitamins IL-2 Interferon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MMC et. BCG-CWS (卡介苗细胞壁骨架)
Thank you
2.CIS or high-grade: (6+3)→ 3-week at years 4, 5, 6, 8, 10, and 12
三、与化疗效果比较
常用化疗药物
噻替哌 丝裂霉素C 阿霉素 表阿霉素
Comparison:
instillating time effect mechanism increasing dose maintenance therapy
2.maintenance period: 3 weekly at 3, 6, 12, 18, 24, 30, and 36 months
6+3 vs 6+6 :
regimen
item
6+3
6+6
CR*CIS
87%
63%
tumor-free 83% 43%~67%
Others:
1.w*6→2w*6→m for 2~3 ys
eradicating existing disease, treat carcinoma in situ reducing disease recurrence
膀胱灌注化疗方案

膀胱灌注化疗方案简介膀胱灌注化疗是一种针对膀胱癌的局部治疗方式。
该治疗方案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膀胱内,通过药物的进一步浸润和吸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膀胱癌的综合治疗中,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膀胱灌注化疗方案在治疗膀胱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1.能够增加治疗的局部浓度,提高药物对肿瘤的直接杀伤效果;2.通过直接注入药物到膀胱,减少了全身用药对器官的副作用;3.灌注化疗对早期肿瘤和局限性复发的膀胱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药物选择常用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包括:1.软膏型BCG:“Bacillus Calmette-Guerin”(卡介苗),具有免疫调节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可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2.化疗药物:Mitomycin C (MMC) 和 Epirubicin (EPI)。
MMC是膀胱灌注化疗的常用药物,具有较好的局部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EPI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适合的药物方案。
治疗过程术前准备1.术前评估:包括膀胱镜检查、肿瘤分期和分级、肺功能评估等。
2.术前清洁: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需要对患者进行膀胱及泌尿系统的清洁。
3.全身麻醉: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治疗过程1.膀胱灌注化疗前需膀胱冲洗:通过将生理盐水灌入膀胱并反流出来,将膀胱内的杂质清洗干净,以提高治疗药物的有效性。
2.药物准备:根据医生的处方,将化疗药物稀释后放入灌注器中。
3.灌注过程:将化疗药物通过导尿管插入膀胱内,注入药物后将导尿管封闭,使药物在膀胱内停留一定时间,让药物充分吸收和作用于肿瘤细胞。
4.药物排出:灌注完成后,将膀胱内的药物排出。
5.复查和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应由专业医生指导。
膀胱灌注护理

膀胱灌注题目:膀胱灌注作者姓名:***单位:***医院**科二零二〇年九月二十八日膀胱灌注一、膀胱灌注的概念膀胱灌注概念:膀胱灌注化疗属于腔内化疗的一种,是将导尿管顺尿道插入膀胱,然后将化疗药注入膀胱内,并使化疗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2小时。
常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表柔比星、顺铂、氮芥、羟基喜树碱、吉西他滨。
免疫反调节剂:卡介苗、沙培林。
二、膀胱灌注的目的膀胱灌注技术是借助导管将药物稀释后直接灌注到膀胱、输尿管、尿道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起到治疗与预防疾病的作用。
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病人的常用方法之一,此方法操作简单,在门诊病人多的情况下,未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缩短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而采取捷径。
三、材料准备一次性导尿包 1个、三腔导尿管各型号各1根、注射器20ml、50ml各1具、安尔碘1瓶、换药碗1个或导尿包1个治疗巾1个、无菌手套2双、生理盐水1瓶、石蜡油。
四、常规方法及缺点1、常规方法第一步:操作前嘱咐患者4小时少饮水,排空膀胱,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给予留置导尿,引流残余尿量后夹闭尿管消毒灌注导管接口。
第二步:将装配好灌注液的注射器与冲洗接口相连接,缓慢注入,同时观察病人反应。
第三步:注入完毕拔管观察2小时,并嘱患者采取仰卧、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各30分钟,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2、缺点缺点一:一次性导尿管属于同一型号,对于尿道松弛的老年患者来说,随着药物的注入,膀胱的压力加大。
缺点二:尿管有向外脱出的现象,容易将少量药物顺尿道溢出,因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一般费用较高。
缺点三:对尿道粘膜有损伤,容易造成尿道狭窄,对患者造成痛苦,易引起患者不满。
五、新方法及优点(适应症)1、新方法一:适用对于短期使用此操作的患者。
操作前嘱患者4小时少量饮水,排空膀胱,选择合适患者的三腔导尿管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给予留置导尿,将10ml-15ml生理盐水注入气囊,操作者轻拉导尿管。
确认导管在膀胱内后,引流残余尿量后夹闭尿管(三腔管夹闭冲洗管道),消毒尿管远端(气囊管交叉的下方)。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概述 •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步骤 •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效果和安全性 •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优缺点 • 其他治疗方案对比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是一种治疗膀胱癌的方法,通过将卡介苗(BCG)直接注 入膀胱,刺激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从而达到治疗膀胱癌的目的。
安全性评估
长期安全性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长期安 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评估, 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
卡介苗膀胱灌注可能会与 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适用人群限制
卡介苗膀胱灌注不适用于 所有患者,特别是对于免 疫系统较弱的患者需谨慎 使用。
05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优缺点
优点
预防肿瘤复发
卡介苗膀胱灌注后,部分患者可 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 刺激症状。应对措施包括多饮水、
保持排尿通畅等。
发热和寒战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和寒战等全 身反应。应对措施包括对症治疗, 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等。
过敏反应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 皮疹、呼吸困难等。应对措施包括 立即停止灌注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灌注过程
灌注液配置
根据医生建议的剂量,将卡介 苗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配置 成灌注液。
灌注液灌入
缓慢将灌注液灌入膀胱,注意 观察患者反应,避免过快灌入 导致不适。
排空尿液
在灌注前,确保患者排空膀胱 内的尿液。
导管插入
将导尿管插入膀胱,确保导尿 管位置正确。
留置导尿管
灌完后,留置导尿管一段时间, 以保持膀胱处于舒张状态。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介绍

表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级易复发,总体复发率高达50%-70%,其中10%-20% 的肿瘤复发后恶性程度和浸润深度增加。 孤立性肿瘤复发率约为30%,高分级肿瘤复发率可达90%。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三十多种药物用于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 但仅有少数几种药物较为有效。
Urology,1991,37(suppl 5):21
•
•
膀胱癌的病理类型
•90%以上来源于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
• 5%-10%为鳞癌
• 2%-3%为腺癌 •其它类型(平滑肌肉瘤、小细胞未分化癌等)
膀胱癌的临床分类
临床上常见的膀胱癌: 浅表性膀胱癌SBC(Ta~1及原位癌Tis)
浸润性以及转移性膀胱癌(T2~4)
不同分期和类型膀胱癌的治疗原则
• 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 (Tis Ta T1)
浅表性膀胱肿瘤TUR术后辅助灌注治疗
膀胱癌灌注治疗方式的发展历程 多次灌注治疗---单次---单次、大剂量 多次、低剂量长期灌注 长期、短期灌注
膀胱灌注主要用药种类
烷化剂 — 噻替哌 — 5-氟尿嘧啶 抗肿瘤抗生素类 — 丝裂霉素 C
(蒽环类)
— 多柔比星 — 表柔比星
生物反应调节物
1) Prophylaxis for recurren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Urology 1991,37(suppl5):21 2) Cancer Res,1984,44:5886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原则 —辅助灌注治疗
膀胱灌注的目的
• • 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及原位癌 消除手术“遗漏”的膀胱肿瘤
表柔比星术后单次灌注预防复发
前瞻性比较膀胱内四种灌注方法对肿瘤复发的预防效果 A :延迟滴注( TURBT 术后七天开始滴注)和低剂量(两周一次, 每次 30mg ,共六次); B :早期滴注( TURBT 术后前七天滴注三次)和低剂量; C :延迟和高剂量(每周 30mg , 12 次); D :早期和高剂量滴注。 结果:C 和 D 的无复发生存率比A 和 B更高( P = 0.012 )
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及研究

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及研究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
由于膀胱灌注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副反应,且患者难以接受,因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对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深入研究,其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因此,针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心理、生活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上膀胱灌注化疗患者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灌注化疗;注意事项一、心理护理膀胱灌注化疗的过程中,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如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等[1]。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其介绍膀胱灌注化疗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
对于部分不愿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解释及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及感受[2]。
由于化疗药物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前应向患者详细介绍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其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部分无法配合的患者,应严格掌握灌注化疗药物剂量,避免给药剂量过大导致化疗药物累积量过高而出现毒副作用。
对于部分无法配合治疗或不愿配合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并给予相应处理[3]。
三、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患者在灌注前要尽量减少饮水,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将膀胱排空,然后将灌注的药物注入到膀胱,保持药物在膀胱内停留1/2-2个小时,如果患者在化疗前饮水过多,则会产尿多,一方面会稀释灌注药物的浓度,另一方面患者会因尿液过多急于排尿使药物不能在膀胱内保留足够长的时间,影响治疗效果[4]。
在进行膀胱灌注之后,要保证膀胱中的药物浓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排尿过程中,手部等身体其他部位不要接触尿液。
膀胱癌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分析

膀胱癌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实施术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本文中病例筛选我医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所有病例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后两组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提升,康复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均较少,最终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两者数据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在膀胱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膀胱癌;术后化疗膀胱灌注;护理干预;生活质量;效果分析手术和术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当前临床针对膀胱癌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性过大,会对患者的形体造成一定破坏;加之术后化疗药物所产生的副反应以及病痛折磨,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负担,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加之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因此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存质量[1]。
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此文中对其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了优质护理干预,并将其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筛选我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膀胱癌手术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17例,平均年龄值为(58.5±2.3)岁,观察组患者男女人数为24/16例,年龄均值为(48.0±2.2)岁。
两组资料对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开展优质护理干预,(1)灌注前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详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家庭情况以及身体状况,并分析掌握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总结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同时要耐心对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手术相关知识、术后化疗膀胱灌注必要性、相关注意事项、保持良好心态和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以及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推广疾病健康教育知识,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认知度,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在灌注前4小时要合理控制患者的饮水量,灌注前要告知患者及时排空膀胱。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膀胱癌属于泌尿科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据统计,我国泌尿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就是膀胱癌。
膀胱癌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以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大多数膀胱癌属于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临床中一般会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诊断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准确了解。
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但是术后的复发率较高,大约有45%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出现复发情况,说明单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无法有效控制膀胱癌的复发率,所以,膀胱肿瘤复发预防措施的研究十分急迫。
膀胱肿瘤复发预防措施:①膀胱免疫灌注治疗:卡介苗被公认为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的主要灌注治疗药物,卡介苗属于牛型结核杆菌减毒株,但是,该药物的抗肿瘤机制还没有明确,临床认为卡介苗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可能是抗肿瘤的主要原因。
卡介苗一般会运用在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中,诱导灌注一般会在手术14d后开始实施,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中提出,卡介苗的维持灌注时间至少要维持一年。
目前,卡介苗的最佳灌注药物、灌注剂量以及灌注方案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卡介苗的肿瘤复发预防效果、肿瘤进展风险的降低效果是临床中已经得到证实的,所以,卡介苗被推荐为中危、高危膀胱癌的主要灌注治疗药物。
卡介苗的灌注治疗疗效确切,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全身系统性不良反应。
局部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是尿路刺激症状,全身系统性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是流感样症状、膀胱挛缩以及结合败血症等情况。
如果部分患者通过卡介苗进行灌注治疗后,无法有效对其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则可以使用其他灌注药物,或者联合灌注治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肿瘤复发率。
卡介苗已经广泛应用在国内预防膀胱肿瘤复发中。
膀胱免疫灌注药物除了卡介苗,还包括干扰素等药物,干扰素的灌注治疗效果不及卡介苗,而卡介苗联合干扰素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确切,值得注意的是,干扰素可以用于卡介苗灌注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治疗。
膀胱灌注

膀胱大出血
• • • • • 甲醛 孟氏液——碱式硫酸亚铁剂 铝溶液 垂体后叶素 其它
乳糜尿
• 硝酸银 • 12.5%或20%的碘钠
谢谢!
慢性膀胱炎
• 长期口服抗菌药物或静点抗菌素不明显
• 1:1000硝酸银60ml ,保留1小时,2次/日 6-8次/疗程
间质性膀胱炎
• 全肌层纤维化、黏膜下层溃疡 • 40-60岁中年妇女多见 • 硝酸银、二甲亚砜、肝素、多柔吡星
腺性膀胱炎
• 复发有恶变可能,定期复查,及时手术
慢性前列腺炎
• 灌注同时加热——〉 1 促进血液循环——〉WBC吞噬——〉 新陈代谢增强——〉炎症吸收加快 2 直接吸收药物进入前列腺发挥作用 双黄连粉、活力碘
膀胱灌注治疗
• 膀胱灌注治疗在临床上很常见。 • 是借助导管将药物直接灌注到膀胱、输 尿管、尿道、直肠而起到治疗与预防作 用。
治疗对象
• • • • • 膀胱癌 慢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 慢性前列腺炎 膀胱大出血
• 膀胱癌来自尿路上皮,〉90%为移性细胞 癌。 • TNM中Ta、T1型膀胱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 固有层,位置表浅——表浅性膀胱癌。
优点
• 1抗癌药物可以在膀胱内长时间、高浓度、直 接作用于肿瘤 • 2可杀伤膀胱内肿瘤细胞,包括术后残存的肿 瘤细胞——〉防治肿瘤种植——〉防治复发 • 3直接治疗膀胱原位癌 • 4减少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 • 5争取保留膀胱,提高生活质量、保留性功能
适应征
• 1黏膜活检有原位癌
• 2局部肿瘤切除后(表浅性膀胱癌行 TURBt或电灼术后及部分切除术后)
治疗目的
1去除肉眼可见的肿瘤
2防治肿瘤复发 3防止肿瘤向深层浸润肌层或发生局部 淋巴结转移
膀胱癌术后两种膀胱灌注方法的比较

膀胱癌术后两种膀胱灌注方法的比较作者:陆思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作者结合自身从事膀胱治疗多年研究经验,对膀胱癌术后经常使用的两种膀胱灌注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并分析了两种治疗方法所引起的并发症及其原因。
最终选择病人自行排出尿液的方法,并提倡采用。
【关键词】膀胱癌术;膀胱灌注;比较研究1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行业不仅仅需要治愈病人的病痛,而且需要不断对当前治疗方法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善,以期减少患者的病痛。
因此,为了实现膀胱术后病人治疗方法的改善,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膀胱专项治疗的经验,选择了本人所在科室自二零一二年一月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之间所收治的80例患有膀胱癌,并进行了成功术后治疗的患者作为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方法研究的治疗。
基于现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对膀胱进行灌注的方法,作者在本文中分别对研究样本中的病人测试其在进行膀胱灌注之后膀胱对刺激征的反应性,以及与尿道宽度、窄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总结出合适的治疗膀胱癌术后症状的正确灌注方法和建议。
2 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作者以所在科室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能够接受膀胱癌术后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病人为54例,女性病人为26例,年龄为55岁至76岁之间,他们的综合平均年龄为62岁。
对现有研究样本进行简单的分组,共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将随机选取的3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剩余的33例病人作为参照组。
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3例;在参照组中,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13例。
实验组中病人的患病特征主要如下列示:(1)实验组中患有移动细胞的乳头状癌症的患者共计34例;(2)实验组中患有鳞癌的患者共计2例;(3)实验组中患有腺癌的患者共计1例。
经验证,对照组中病人患病的种类与实验组中的病人基本相似。
膀胱灌注后的不良反应

膀胱灌注后的不良反应关于《膀胱灌注后的不良反应》,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膀胱灌注是普遍的一种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膀胱灌注,把放疗的药品引入体中,膀胱灌注的情况下,也会造成一些欠佳的反映,总会造成病人出現恶心想吐,呕吐,胃口降低等多种多样症状表现,还非常容易造成酸类的膀胱炎,非常容易造成血尿的造成,常常会出現尿频尿急,憋不住尿等症状表现。
膀胱灌注后的副作用主要是酸类膀胱炎和血尿;可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憋不住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比较严重水平与膀胱灌注使用量和頻率有关,大部分副作用在终止注浆后可自主改进和消退。
别的罕见副作用包含恶心想吐、呕吐、发热、脱发、泌尿系统感染等。
手术后膀胱灌注卡介苗的常见问题及副作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6rin,BCG)可诱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造成Thl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抗肿瘤特异性,进而减少肿瘤进度及发作风险性。
(1) 在家里清理会阴部,注浆前排尽膀光内的残留尿里,医治前2钟头内不必很多饮用水、打点滴和服食利尿药。
(2) 注浆后,病人取平躺位、孕妇左侧睡、右侧卧、俯卧位各30分钟共2钟头,便于药品分布均匀在病人膀光黏膜(3)可保存尿管或不保存尿管,保存尿管者至卡介苗注浆液排出来后再拔掉。
(4)在注浆后6钟头内,小便后在坐便器内倒进2杯漂白液水溶液,保存15-20分钟后再冲马桶,洗手间要清洗2次。
(5)注浆后1个星期内很多饮用水,以确保有充足的排尿,做到生理性清洗的功效,防止或缓解酸类膀胱炎的产生。
(6) 夫妻生活:BCG医治48 钟头内严禁夫妻生活,别的時间需要使用避孕套。
(7) 在BCG灌注治疗期内,因别的病症需要就医或服药时,应立即告之有关主诊医生。
(8) 药品环境污染后的解决:药品环境污染到皮肤,用很多肥皂液部分清洗,随后用冷水清洗干净。
清理后不能应用润肤霜或护肤剂部分擦抹,不然会提升药品的消化吸收。
如药品环境污染衣服,应快速脱下环境污染的衣服裤子,先解决环境污染的皮肤,环境污染的衣服用热漂白液反复清理。
膀胱灌注的应急预案

膀胱灌注的应急预案背景介绍膀胱灌注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膀胱疾病的方法,特别是在治疗膀胱癌和膀胱炎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但是,虽然这种方法十分有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风险因素,因此在进行膀胱灌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在进行膀胱灌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风险因素:•外伤:在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尿道或者膀胱的外伤,引起出血或者其他并发症。
•感染:因为在进行膀胱灌注时需要穿刺,因此很容易引起感染,特别是对于那些免疫力较弱的患者来说,更容易感染。
•过敏反应:由于膀胱灌注需要使用药物,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
•泌尿系统反应:在一些情况下,膀胱灌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泌尿系统,导致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
•膀胱功能异常:在进行膀胱灌注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膀胱的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膀胱扩张、排尿困难等症状。
应急预案为了应对膀胱灌注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后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保证术前评估的准确性,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膀胱灌注。
•在进行膀胱灌注之前,对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进行充分了解,并进行必要的过敏测试。
•确保导管、刀具等工具的无菌。
•对于需要使用药物的情况,先进行药物测试,以排除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在进行膀胱灌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力,以减少对尿道和膀胱的损伤。
应急处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对于出血等紧急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纱布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止膀胱灌注,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如使用抗过敏药物、使用氧气等。
•如果出现泌尿系统反应或者膀胱功能异常,需要立即停止膀胱灌注,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治疗。
•对于感染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膀胱灌注,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
膀胱灌注

膀胱灌注膀胱灌注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治疗膀胱疾病。
它是通过将药物或治疗液体直接注入膀胱,以达到治疗作用。
膀胱灌注可以用于各种膀胱疾病的治疗,包括膀胱癌、膀胱结石、膀胱炎等。
膀胱灌注的原理是将药物或治疗液体注入膀胱,通过直接作用于膀胱壁来实现治疗效果。
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膀胱灌注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它可以使药物或治疗液体直接接触到患病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膀胱灌注可以减少对其他器官的损伤,降低治疗风险。
最后,膀胱灌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中进行。
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检查,并评估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般来说,膀胱灌注适用于一些膀胱疾病患者,例如早期膀胱癌、非浸润性膀胱肉瘤、膀胱结石等。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或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患者,膀胱灌注可能是禁忌的。
膀胱灌注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清洁膀胱和尿道,以确保注入的药物或治疗液体不受污染。
然后,将药物或治疗液体通过导管注入膀胱,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注入的剂量和时间。
在注入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
膀胱灌注的治疗周期和频率因个体差异而异。
一般来说,对于膀胱癌的治疗,膀胱灌注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个疗程。
每个疗程包括多次灌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
治疗的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膀胱灌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膀胱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
然而,膀胱灌注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
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膀胱痉挛、尿频、尿急等不良反应。
此外,由于膀胱灌注需要经过导管插入膀胱,因此还存在感染和损伤尿道等风险。
因此,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
总之,膀胱灌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膀胱疾病治疗方法。
它通过直接注入药物或治疗液体到膀胱,实现对膀胱疾病的治疗。
膀胱灌注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对于患有膀胱疾病的患者来说,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羟喜树碱不同灌注方法的比较

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羟喜树碱不同灌注方法的比较概述膀胱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浸润性膀胱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手术切除是目前该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羟喜树碱(MMC)则常常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使用。
而MMC的不同灌注方法,是否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方法本文以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使用MMC不同灌注方法的治疗效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比较不同灌注方法的优劣势。
灌注方法对比1. 循环注入法循环注入法是将MMC标准剂量(通常为40毫克)溶解在钠氯注射液中,通过膀胱导管插入膀胱内进行注入。
注入后将导管夹住,使MMC在膀胱内停留1小时。
MMC经过局部吸收后,尿液排出膀胱即停止灌注。
这种方法能够使MMC分布均匀,全面覆盖膀胱表面,且无需过多注意MMC液体在膀胱内流动,较为方便。
2. 单次注入法单次注入法将MMC溶液注入膀胱后即停止灌注,这种方法的用药剂量相对较低(10-20毫克),能够有效减少MMC在外周血液中的流动。
这种方法对膀胱肿瘤的消灭效果较好,且相对便捷,但存在注入后立即排空膀胱的需要,对MMC的吸收均匀性、药效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3. 淋巴结扩张法淋巴结扩张法一般用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
MMC溶液经过导管注入膀胱后,可以借助气囊将液体向淋巴结扩张,使MMC滞留时间更长,增加了治疗效果。
结论不同的MMC灌注方法,各自存在优势和劣势。
循环注入法可以全面而均匀地覆盖膀胱表面,适用于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但MMC在膀胱动态环境下的小分子扩散和渗透也会影响其药效。
单次注入法和淋巴结扩张法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但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以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因此,在MMC灌注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人:***
时间:2020年7月
目录
CONTENTS
1 膀胱灌注的目的 2 准备的材料 3 常规方法及缺点 4 新方法及优点
目录
CONTENTS
1 膀胱灌注的目的 2 准备的材料 3 常规方法及缺点 4 新方法及优点
1 膀胱灌注的目的
膀胱灌注技术是借助导管 将药物稀释后直接灌注到 膀胱、输尿管、尿道的一 种方法,目的是通过起到 治疗与预防疾病的作用。
新方法二
适用于长时间进 行此操作的患者
新方法三
使用对于膀胱 造瘘的患者
4 新方法及优点-新方法一
操作前嘱患者4小时少量饮水, 排空膀胱,选择合适患者的三腔 导尿管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原则,给予留置导尿,将10ml15ml生理盐水注入气囊,操作者 轻拉导尿管。确认导管在膀胱内 后,引流残余尿量后夹闭尿管 (三腔管夹闭冲洗管道),消毒 尿管远端(气囊管交叉的下方)
将装配好灌注液的 注射器与冲洗接口 相连接,缓慢注入, 同时观察病人反应
第三步
注入完毕拔管观察 2小时,并嘱患者 采取仰卧、左侧卧 位、右侧卧位、俯 卧位各30分钟,无 不适后方可离开
3 常规方法及缺点
缺点1
一次性导尿管属于同 一型号,对于尿道松 弛的老年患者来说, 随着药物的注入,膀 胱的压力加大
确认导管在膀胱内后, 引流残余尿量后夹闭 尿管(三腔管夹闭冲 洗管道),消毒尿管 远端(气囊管交叉的 下方),然后将配置 好的灌注液注射器连 接尿管,缓慢注入, 然后边注入边观察病 人的反应
注入5ml-10ml生理盐 水冲洗导管,给予留 置导尿2-3小时。协助 患者抬高臀部,让患 者采取仰卧、左侧卧
注入5ml-10ml生理盐水冲洗 导管,注入完毕夹闭导管2 小时,嘱患者采取仰卧、左
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 各30分钟,无不适后,方可 离开
4 新方法及优点—三种新方法的优点
新方法一优点
无药液浪费,缩 短平均时间2-3分 钟,运用此方法, 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药液的浪费
新方法二优点
运用此方法,避 免长期进行膀胱 灌注的患者,损 伤尿道粘膜,引 起尿道狭窄。
缺点2
尿管有向外脱出的 现象,容易将少量 药物顺尿道溢出, 因患者使用的化疗 药物一般费用较高
缺点3
对尿道粘膜有损伤, 容易造成尿道狭窄, 对患者造成痛苦, 易引起患者不满
目录
CONTENTS
1 膀胱灌注的目的 2 准备的材料 3 常规方法及缺点 4 新方法及优点
4 新方法及优点
新方法一
适用对于短期使 用此操作的患者
新方法三优点
运用此方法,即缩 短操作时间,又避 免再次下尿管,造 成患者不必要的痛 苦,且无药液浪费, 节约费用
感谢观看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护理
汇报人:***
时间:2020年7月
将配置好的灌注液注射器针头刺 入尿管内,缓慢注入,然后边注 入边观察病人的反应。注入5ml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注入完 毕拔管。协助患者抬高臀部,观 察2小时,让患者采取仰卧、左侧 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各30分 钟,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4 新方法及优点—新方法二
操作前嘱患者4小时 少饮水,排空膀胱, 选择合适患者的三腔 导尿管型号,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给 予留置导尿,将 10ml-15ml生理盐水 注入气囊,操作者轻 拉导尿管
位、右侧卧位、俯卧 位各30分钟,使药物 充分与膀胱壁接触,
粘膜吸收后,再用注 射器抽出膀胱内残余
药物,完毕拔管,无 不适后,方可离开
4 新方法及优点-新方法三
操作前4小时少饮水,先进 行造瘘口护理,重新更换 造瘘管,冲洗膀胱,引流 残余尿量后,协助患者抬 高臀部,然后将配置好的 灌注液注射器连接造瘘管, 缓慢注入,然后边注入边 观察病人的反应
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病人的 常用方法之一,此方法操作 简单,在门诊病人多的情况 下,未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缩 短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而采取 捷径。
目录
CONTENTS
1 膀胱灌注的目的 2 准备的材料 3 常规方法及缺点 4 新方法及优点
2 材料准备
一次性导尿包 1个
三腔导尿管 各型号各1根
注射器
20ml、50ml各1具
安尔碘 1瓶
棉签
无菌手套
生理盐水
治疗
1包
1双
1瓶
1个
目录
CONTENTS
1 膀胱灌注的目的 2 准备的材料 3 常规方法及缺点 4 新方法及优点
3 常规方法及缺点
第一步
操作前嘱咐患者4小 时少饮水,排空膀胱,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给予留置导尿, 引流残余尿量后夹闭 尿管消毒灌注导管接 口
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