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word教案之三.doc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精选7篇)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精选7篇)《平均数》数学教案篇一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教学难点:平均数的简化计算。
3、教学疑点:平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
(教师出示幻灯片)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 8 6 8 6 5 9 10 7 4乙9 5 7 8 7 6 8 6 7 7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二)整体感知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三)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了平均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比赛项目?……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1. 尝试统计,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
反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如:反馈:先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反馈:我们再请完成第二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加跳高和长跑比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
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较合适呢?(把它们分开)引导:是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了解什么是平均数;•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运用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一组数据的特征,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举例法: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牵线法:通过所学的平均数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数据(例如:小明一周内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这组数据的特征,发现其中的规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5.2 讲解1.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中间值。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
3.平均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特征。
5.3 练习1.让学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例如:小明一周内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分别为8h,9h,7h,10h,8h,11h,6h。
2.让学生设计一组数据,计算其平均数,并解释其意义。
5.4 运用1.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一个班级内,同学们期中考试的成绩分别为80分,90分,78分,85分,92分,87分,其中的平均数是多少?这个平均数代表了什么意义?如何判断这个班的整体水平?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解决。
5.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并且知道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 作业1.完成书本上“练习”部分的题目;2.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平均数知识解决;3.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和平均数有关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7. 教学反思平均数是一个很常见的数学概念,但它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定义,能说出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自己动手求平均数。
3.了解平均数的应用,知道算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平均数的概念2.求平均数的方法3.平均数的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平均数的概念和定义。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数据:5,6,7,8,9,10,11,12,13,14,15。
(2)教师问:这组数据中有没有一个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使这组数据特征更加明显呢?(3)学生搜寻知识,给出自己的答案。
(4)教师引出平均数。
(5)教师解释平均数的概念,并给出平均数的定义。
(6)教师出示一个图表或图片,让学生能快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教学新知(1)教师用多种方法教授求平均数的方法。
(2)1、直接法 2、借鉴法(3)学生听讲、笔记,积极参与,互相讨论。
3.拓展应用(1)教师通过实际生活情景,将平均数的应用落实到实际生活情况中。
(2)将平均数应用在可视化的例子中,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数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方式:1.探究式教学法。
2.覆盖式教学法。
六、教学手段:1.教学课件。
2.实物,比如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果、小球等。
3.图表、图片。
七、教学评估:1.教师布置一些小题目,让学生用多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答。
2.让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观察并分析不同的意见,最后求平均数,比较公正的得出结论。
3.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后记:1.学生在本节课上表现良好,表达热情,情绪高涨。
2.通过互动、讨论、实际操作,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入,对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更加清晰。
3.下节课将继续教授其他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导学案苏教版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导学案苏教版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导学案苏教版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2. 学生准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
(1)平均数的概念
(2)求平均数的方法
(3)平均数的应用
3. 巩固练习
4. 小结
5. 布置作业
五、教学策略
1.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3.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价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教学大纲,具体内容需要您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进行填充和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苏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摸索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运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 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说明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进展统计观念。
3. 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男生和女生举行了一场趣味投篮竞赛,想明白他们的得分情形吗?课件出示统计图。
(1)看到统计图,你明白了什么?(板书每组每人得分)(2)金灿灿的奖杯在那儿等着呢,请你来当裁判,这金灿灿的奖杯该被哪组捧走呢?学生说出自己的裁判理由,其他同学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够反对他人的观点。
当学生讨论、交流出需要求出每组平均每人得多少分时,师板书出平均。
(3)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用平均数来比较那个对的实力强一些比较公平,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指名学生回答)师:那么什么是平均数呢?下面老师给大伙儿做个小实验。
二、在操作中体验平均数的涵义。
1.课件演示:出示一个玻璃水槽,里面用三块挡水板平均分成四个部分,形成四个水柱高低不同的水柱。
师:四根水柱的高度一样吗?(指名回答)2.师连续演示:假如拿开挡水板,会发生什么?(课件演示)师:现在高度一样了吗?(指名回答)师:那个一样的高度确实是原先四个高度的什么数?(指名回答)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求平均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求平均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平均数;2.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发现数据间的规律;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平均数的概念;2.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平均数”这个概念,对此我们会问学生:你们之前在哪里听说过平均数呢?请举例说明。
2. 概念解释平均数:一组数之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
例如,有一组数:3,5,7,9,11,13。
这组数的平均数为(3+5+7+9+11+13)÷6=8。
3. 求平均数的方法将要求平均数的一组数写出来,再将它们相加,比如:一个班级的成绩是:90,85,95,80,70。
我们要求这5个数的平均数,方法是:将它们加起来,得到总分:90+85+95+80+70=420,再将总分除以这5个学生的人数,平均数为420÷5=84。
在求数的平均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当求平均数的数都为整数时,平均数也可能为小数(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由题目要求或实际情况决定);2.求平均数时,要注意平均数在这个数列中是否有实际意义或价值,比如平均身高、平均得分等。
4. 练习(1)小明上周每天的运动记录如下,请计算出他的平均运动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20 30 40 50 60 70 80答案:平均运动时间为(20+30+40+50+60+70+80)÷7=46.43分钟。
(2)求5, 6, 7, 9, 10的平均数。
答案:平均数为(5+6+7+9+10)÷5=7.4。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其实贯穿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统计一家人的平均餐费、平均身高、平均工资等等。
希望同学们能加强练习,掌握好这一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搜集收集有关平均数的实际应用的例子;•学习使用Excel等软件求平均数。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平均数-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平均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 求平均数的方法:将一组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3. 平均数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可以让学生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a. 让学生收集一些数据,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
b. 将这些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平均数。
c. 让学生讨论,平均数代表了什么意义。
(2)指导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a.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总和。
b.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这组数据的个数。
c. 让学生用计算器将总和除以个数,得到平均数。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成绩、平均速度等。
(2)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分析数据,如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判断哪一组数据更好。
4. 总结延伸(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书写规范等。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017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均数市级公开课教案
预设:平均数比最多的少,比最少的多。在最多和最少之间,和中间的数比较接近。
帮助学生理解比较两种方法,体会求出的数是数据的中间数,他对数据有代表性,因而可以用来进行比
较。
将练习融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总数”和“次数”的对应的变化。
初步感受平均数在最多和最少之间,
代表的是一般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
放
的
导
入
一放:呈现信息
三年级组织了游艺活动——1分钟套圈比赛。下面是4位同学的成绩记录:
姓名
性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小华
男
5
6
7
小兰
女
7
13
4
小红
女
9
3
5
小方
男
生病
8
8
如果要比较它们的比赛情况,根据表中的信息和数据,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呢?
归纳:怎样求平均数?
只列式不计算。交流想法。
总页数÷总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总千米数÷总时间=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
学生举例。
总数÷份数=平均数
通过教师示范,拓展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感知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抽象出平均数的概念,归纳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丰富内涵。
全课总结
你对平均数有什么认识?
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预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次数之间的比较、男女生之间比较。
预设:比较总数、比较最多数、比较平均数。
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可比每人每次平均套中几个。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平均数(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方法结构 调整补充一、理解平均数1.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2.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3.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4.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
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5.学生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你知道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吗?7.练习: 数学作业本44页第1. 2题。
三、巩固训练1.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班级三(1)三(2)三(3)三(4)踢的次数632 654 668 646四、课堂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一的第1.2.3题.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平均数(2)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江苏省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平均数
江苏省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平均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包括“移多补少”和计算法。
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运用平均数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播放一段篮球比赛的视频,展示两个队的得分情况。
提问:哪个队的表现更好?怎样比较两个队的整体水平?2、探究新知展示两个队队员的得分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队的整体水平。
小组讨论,尝试找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比较总分、比较最高分等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以第一队为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介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总分÷人数=平均数)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求出第二队的平均数。
3、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考试成绩等,让学生计算平均数。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某个班级的平均成绩是否达到学校的要求,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分析和决策。
4、拓展提高出示一组有极端数据(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数,让学生思考平均数是否能准确反映这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平均数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什么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统计量。
5、课堂总结回顾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9294页。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
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
这样的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
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平均数》的教学,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
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米。
看,就是这条线。
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
】、探究新知,自主构建(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保护环境,上个月学校开展争做“环保小队”活动,四年级1班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
他们成立了两个小分队:天使小队、阳光小队。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
教学内容:P92~94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
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使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
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昨天中午我们代伙的同学在教室里举行了一次套圈比赛,他们每人套10了次,想不想知道他们套中了几个?
2、指名汇报,回答问题
陈璇:5个;戴之淳:3个。
问:陈璇套得准一些还是戴之淳套得准一些?
孟子又:3个;陆庭臻4个。
问:是这两位女生套得准一些还是这两位男生套得准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3、谈话:(出示主题图)。
看,图上的同学们也在套圈,他们每人套了15个。
4、指导学生看图,读图(纵、横轴表示的含义;每一格表示的数量)
5、问:你能从图上看出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中标出数量,并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数量的多少的)。
6、问:除了能从图中看每人套中的个数外,你还看出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问:你能不能从图中一眼看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3、说明:有道理。
他们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比较,只有分别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和“女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用这样的数来体现他们套圈成绩的整体水平。
4、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⑴观察男生成绩统计图,想一想,怎样使他们每人套中的个数相等?(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移多补少”并板书。
)
⑵列式计算。
理解算式含义。
(归纳“先合再分”并板书。
)
⑶说明:这里的“7”就是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板书课题)它表示将原先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得到的一个相等的数。
4、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⑴你会求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吗?
⑵学生尝试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⑶评析:*算式每步的含义。
*这里为什么是用女生套中的总数除以5而不是除以4?
*得到的“6”在这里是什么数?表示什么?
*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
5、观察统计图,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这里的平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
再观察女生成绩统计图,平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6、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据都等于这个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P94.2
出示题目,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
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cm——()cm之间?
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
2、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下列辨析题。
⑴小强身高30厘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00厘米,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⑵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3本。
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本书。
⑶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
①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m。
②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cm的队员。
3、出示本班级第一小组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如下)
⑴老师请一位同学帮着算了一下这个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得出的结果是“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6m”。
不用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呢?(后出示正确的计算结果)
⑵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三(3)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吗?
⑶老师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我国三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35cm。
看到这个数据,结合你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四、评价总结
1、刚才同学们都参与得很热烈,你们觉得田老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如果请你给这节课打个分,你会打多少分呢?每个小组商量一下得分情况,然后给出一个分数(10分制)。
问:这么多分数,以谁的分数为准呢?(计算平均分)
2、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