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热上机
aspen上机练习-全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过程模拟》Aspen Plus上机练习【Mixers/Spliters】【1.1】将1200 m3/hr的低浓甲醇(甲醇20%mol,水80%mol,30︒C,1 bar)与800 m3/hr的高浓甲醇(甲醇95%mol,水5%mol,20︒C,1.5 bar)混合。
求混合后的温度和体积流量。
(Mixer)(物性方法:NRTL) 【1.2】将1500kmol/hr的甲苯溶液(含苯2%mol)等摩尔地分流为两股流体,求每股物流的密度及焓值。
(物性方法:NRTL)【1.3】请建立以下过程的Aspen Plus 仿真模型:(物性方法:NRTL)1) 将1000 m3/hr 的低浓酒精(乙醇30%w,水70%w,30°C,1 bar )与700 m3/hr的高浓酒精(乙醇95%w,水5%w,20°C,1.5 bar)混合;2)3)4)5)【1.4123【2.1度;(3)【2.2。
采用【2.3【2.4】使用Redlich-Kwong状态方程求取56atm和450K时氨气的摩尔体积。
【2.5】设有下列离开甲醇反应器的混合物:CO,100kmol/h;H2,200kmol/h;甲醇,100kmol/h。
该气体处于100atm和300℃,试计算其比容和三组分的K值。
分别采用理想气体定律、Redlich-Kwong状态方程、Redlich-Kwong-Soave状态方程,比较三个结果。
【2.6】选用合适的热力学模型估算两种丁烷异构体和四种丁烯异构体在223.5℉、276.5psia时的平衡常数K值,并将计算值与下列实验测量值(表2.6)进行比较。
假设物料的组成均为等摩尔比组成。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过程模拟》 Aspen Plus 上机练习【2.7模型、L-K-P 【2.8【2.9【2.10T=70 ℃为5%【2.11】流量为 1000 kg/hr 、压力为 0.11 MPa 、含乙醇 30 %w 、正己烷 30%w 、水 40 %w 的饱和蒸汽在蒸汽冷凝器中部分冷凝,冷凝物流的汽/液比(摩尔)=1/9。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7000115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学分:3总学时:48。
其中,讲授48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
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热能与机械能在相互转换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对热能与机械能进行转换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掌握对不同工质和不同种类过程进行分析的思想方法。
树立能量转换效率和转换质量进行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熟练工程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他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
本课程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热工基础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处理热工问题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此外本课程在有关计算技能和实践技能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训练。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热力系统;状态及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热平衡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理想气体特性;对比态状态方程;第二定律的实质;第二定律各种表述的等效性;不可逆过程;混合物的成分表示;湿空气的概念;湿空气过程;绝热流动过程(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特性,喷管计算(设计及校核);有摩擦的流动;定温压缩和绝热压缩;多变压缩;提高压缩机效率的途径;蒸汽卡诺循环。
难点: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准平衡过程;状态量和过程;功和热的异同;热力学能和焓的概念;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可逆与准平衡过程;熵,熵产与熵流量;广延量和强度量;混合物的参数计算;湿空气的参数;湿空气h-d、p-h图及应用;定熵流动的基本方程,定熵流动特性图;滞止参数;多级压缩中间冷却;朗肯循环;复杂循环(回热、再热)的计算;循环分析的一般方法。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48 (理论学时:44 实验学时:4 课外学时:58)学分:2.5适用对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等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100字左右)性质:基础理论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包括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基本理论和热量传递规律两方面的热工理论知识,获得有关热科学的基本分析计算训练和解决有关热工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同时还应为学生对热学科的建模和问题的处理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字左右)热工基础是研究热现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基本理论和热量传递规律,以提高热能利用完善程度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机械学科、材料学科、航空航天和建筑等学科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将来解决热工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第一、第二定律),以解决工程实际中有关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能量分析计算和不可逆分析计算;2.掌握包括理想气体、蒸气和湿空气在内的常用工质的物性特点,能熟练应用常用工质的物性公式和图表进行物性计算;3.掌握不同工质热力过程和循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对工质的热力过程和循环进行计算,具有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热能转换的能量分析和计算能力;4.掌握包括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机理,进而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5.能对较简单的工程传热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具有解决较简单的传热问题,尤其解决是与力学分析有关的传热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0绪论(能源概述)1、内容:能源和热能利用的基本知识:本学科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要求: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概况;了解能源和热能利用的概况,能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节能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理解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232041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s of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课程总学时:32 讲课:24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热工基础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主要讲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理论、热能合理利用和热量传递规律,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解决热工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热力学和传热学两方面的热工理论知识,获得有关热科学的基本计算和解决有关热工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热力系统、平衡和可逆等概念;2.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定律;3.掌握热力循环和热力过程的基本分析方法;4.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和基本定律;5.对典型的传热现象能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平衡状态、可逆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基本理论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实质,建立能量守恒的概念;掌握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并学会对传热过程进行解剖处理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通过对热力循环和热力过程的学习,能够把实际热工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简化,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热力学定律进行分析计算;能对强化传热和减少传热损失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综合分析。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应采用课堂讨论、提问等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深刻的认识。
讲课过程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并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直观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上机考试流程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上机考试流程示例文章篇一:《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上机考试流程》我呀,虽然是个小学生,但是我对这个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上机考试流程可好奇啦,就像对神秘的魔法世界一样好奇。
我有个哥哥,他可厉害啦,正在准备这个考试呢。
我就缠着他给我讲这个考试的事儿,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所知道的。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的上机考试,就像是一场超级特别的冒险之旅。
在这个旅程开始之前呀,考生们就得做好好多准备呢。
首先就是要知道考试的时间和地点呀。
这就好比我们去参加一场超级有趣的游乐园之旅,你得知道游乐园在哪儿,啥时候开门一样重要。
哥哥说,他得提前好几天就把考试地点确认好,是在哪个学校或者哪个专门的考试中心。
而且呀,他还得看清楚考试的具体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可不能弄错了,要是弄错了,那就像你本来要去看早上的马戏表演,结果睡过头,错过了一样糟糕。
考试当天呢,考生们就像即将奔赴战场的小战士一样,要早早地到达考场。
这时候呀,会有监考老师在考场外面等着大家呢。
哥哥说,监考老师可严肃啦,就像学校里最严格的班主任一样。
考生们要把自己的准考证和身份证拿出来给老师检查,这准考证和身份证就像是进入这个冒险之旅的特殊通行证一样,没有它们呀,可就进不去考场这个“神秘城堡”了。
走进考场后,哇,里面摆放着好多电脑呢。
这些电脑就是考生们在这场考试里的“魔法工具”啦。
哥哥说,每台电脑都已经提前设置好了考试需要的环境,就像厨师进厨房发现所有的厨具和食材都已经准备好,就等大展厨艺一样。
考生们要找到自己对应的座位坐下,这个座位就像是自己在这场战斗中的小阵地一样,要牢牢守住呢。
然后呀,考试就正式开始啦。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的上机考试有好多不同类型的题目。
这就像是一场大杂烩的挑战,什么都有。
有编程题呢,哥哥说编程题就像是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去给电脑讲故事,让电脑按照你说的去做。
比如说,你想让电脑算出1到100的所有偶数之和,那你就得用编程语言告诉电脑该怎么做。
热工学实验报告PPT文稿
四、实验方法及实验数据
01
02
03
04
05
06
07
实验公式(即实验原理部分加入知识点)
实验8空气横掠单管强迫对流实验
实验6蒸汽压缩制冷装置性能实验
加入:三、实验原理详细叙述蒸汽压缩制冷原理;调节蒸发压力或冷凝压力对制冷系统的影响;叙述传热过程、平壁的传热方程;换热器的基本概念;换热器的计算;加入:五、实验方法步骤正确写出实验步骤,同时修改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原理部分加入的内容
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单级压气机的理论工作过程
存在余隙容积的理论工作过程
单机压气机的理伦耗功公式的推导
提高排气压力对压气机产生的影响
单级压气机的热力学分析
最后也可以加单级压气机的实际过程的分析
还可以根据常见的四种压缩机的性能比较
实验3二氧化碳气体P-V-T关系的测定有关实际气体的基本概念;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一个压力下的水蒸气发生过程;不同压力下的水蒸汽发生过程;水蒸汽状态图标的应用;也可以再加入目前高校研究、应用二氧化碳的实际意义;实验原理部分加入:
2.曲轴
3.活塞连杆
连杆
筒形活塞组
4.活塞压缩机润滑系统
双缸飞溅式润滑
移动式空压机
单级压气机理论工作过程;存在余隙容积的理论工作工程;调节排气压力对压气机产生的影响;压气机耗功公示的推导过程;
活塞式压气机的理论工作原理
三种理想压缩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三种理想压缩过程的耗功量;源自压气机的热力学分析;实验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2.调节冷凝压力或蒸发压力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翅片管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壳管式换热器
五、实验方法步骤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操上机培训系统方案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操上机培训系统方案一、在线培训系统整体培训流程二、功能概述1、在线培训平台完成理论学习和实操网络学习之后,将学员数据分配到对应培训学校的上机培训系统,预约实地上机培训。
2、达到无需实操老师,由系统录制好的培训视频教学并引导学员完成实操上机培训(第二期制作的内容)3、硬件提供实操上机培训的操作平台及相关工具4、上机培训系统具备身份证刷卡、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功能,防止代学情况5、上机培训系统每半小时需学员做一次指纹验证,保证学员在现场参加培训,避免翘课现象。
6、上机培训系统按大纲要求逐步显示培训内容及课时,安逐步流程引导学员完成培训7、安排学时上机模拟考试,考试内容与实操考试设备提供内容相符。
三、组成部分1、培训主机(包含身份证、摄像头、指纹验证)2、各工种实操培训设备3、培训系统软件4、培训课程录制四、硬件要求一)低压电工上机培训设备要求(以后可以作为标准,规范培训学校的设备要求):1、全部元器件由直流24V以下安全低压驱动2、全部元器件与真实配件一致,不允许用图形、软件、或其他形态物品代替3、其他硬件方案请查阅《低压电工安全技术实操培训系统方案》二)熔化焊与热切割上机培训设备要求(以后可以作为标准,规范培训学校的设备要求):1、可选择模拟仿真设备或真实设备2、模拟仿真设备必须提供二氧化碳焊、氩弧焊、氧切割、电弧焊四类焊接设备的真实焊炬、真实的气瓶阀门仪表,焊机主体必须保留该四类焊接设备需要的仪表、开关旋钮、做到完全实物仿真。
3、其他硬件方案请查阅《熔化焊与热切割安全技术实操培训系统方案》五、软件系统功能1、可以多人为一组,共享一套培训设备,并登陆培训系统参加培训2、培训系统功能分为1)身份验证2)防代学功能3)培训内容按大纲和学时安排引导4)系统视频讲解(代替培训老师)5)学时证明。
《热力发电厂》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热力发电厂Thermal power plant课程代码:02410070学分:2.5学时:40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汽轮机适用专业:热能工程教材:《热力发电厂》郑体宽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热力发电厂》阐述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热经济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国内600MW及以上大型机组以及热力系统。
《热力发电厂》是针对电厂热能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发电厂的热经济性及分析方法课程目标2:提高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课程目标3:新型动力循环课程目标4: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及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1……m-n1.毕业要求1-1:2.毕业要求……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第一章热力发电厂的评价(-)教学内容第一节热力发电厂的安全可靠性第二节火力发电厂的环保评价第三节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评价第四节凝汽式发电厂的热经济性指标第五节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第六节我国能源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教学要求讲解热力发电厂评价的相关技术指标。
(三)重点和难点各种专业术语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第二章热力发电厂的蒸汽参数及其循环(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提高蒸汽初参数第二节降低蒸汽终参数第三节给水回热循环第四节蒸汽再热循环第五节热电联产循环(二)教学要求定性分析各种参数变化对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影响。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热处理设备是一种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的设备。
它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例如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为了确保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安全规定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
2. 操作前必须穿上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装等。
3. 操作人员需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相关的安全控制措施。
4. 小心操作,严禁粗暴操作,尽量避免发生事故。
二、操作流程1.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松动。
b. 检查设备是否有漏电的现象,确保安全。
c. 检查热处理介质(如燃料、油、水等)是否足够,并按照规定加入。
d. 检查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2. 开机和操作a. 按照操作顺序打开设备的电源开关。
b. 启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c. 设置和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如温度、时间等。
d. 把待处理的金属材料放入设备中,并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e. 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正常工作。
3. 关机和清洁a. 关闭设备的电源开关。
b. 遵循操作流程,按照规定操作关机。
c. 清理设备内的残留物,避免对下一次操作产生影响。
d. 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和接口,确保设备的质量。
三、操作注意事项1. 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严禁放置易燃和易爆的物品。
2. 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液位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如果发现设备异常,如异常声音、异味等,应及时停机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在应急情况下能迅速处理和处置。
5.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随意更改设备参数,除非得到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批准。
四、设备的日常维护1.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检查,清除设备内的积尘和杂物。
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习题答案.doc
1.设I n 1 x ndx ,0 5 x( 1)由递推公式 I n 5I n 11,从 I 0的几个近似值出发,计算I 20;n解:易得: I 0 ln6-ln5=0.1823, 程序为:I=0.182;for n=1:20I=(-5)*I+1/n;endI输出结果为: I 20= -3.0666e+010( 2)粗糙估计 I 20,用 I n 1 1I n 1 1 ,计算 I 0;5 5n0.0079 1 x 20 1 x 200.0095因为dx I 20dx 6 5所以取 I 20 1(0.0079 0.0095) 0.0087 2程序为: I=0.0087;for n=1:20I=(-1/5)*I+1/(5*n);endII 0= 0.0083( 3)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重点分析原因 )。
首先分析两种递推式的误差;设第一递推式中开始时的误差为E0 I 0 I 0,递推过程的舍入误差不计。
并记 E n I n I n,则有 E n 5E n 1 ( 5) n E0。
因为 E20( 5) 20 E0 I 20,所此递推式不可靠。
而在第二种递推式中E0 1E1 (1)n E n,误差在缩小,5 5所以此递推式是可靠的。
出现以上运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构造递推式过程中,考虑误差是否得到控制,即算法是否数值稳定。
2.求方程e x10x 2 0 的近似根,要求x k 1x k 5 10 4,并比较计算量。
(1)在 [0, 1]上用二分法;程序: a=0;b=1.0;while abs(b-a)>5*1e-4c=(b+a)/2;if exp(c)+10*c-2>0b=c;else a=c;endendc结果: c =0.0903( 2)取初值x0 0,并用迭代 x k 1 2 e x ;10程序: x=0;a=1;while abs(x-a)>5*1e-4a=x;x=(2-exp(x))/10;endx结果: x =0.0905(3)加速迭代的结果;程序: x=0;a=0;b=1;while abs(b-a)>5*1e-4a=x;y=exp(x)+10*x-2;z=exp(y)+10*y-2;x=x-(y-x)^2/(z-2*y+x);b=x;endx结果: x =0.0995( 4)取初值x00 ,并用牛顿迭代法;程序: x=0;a=0;b=1;while abs(b-a)>5*1e-4a=x;x=x-(exp(x)+10*x-2)/(exp(x)+10); b=x;end x 结果: x =0.0905( 5) 分析绝对误差。
工热大作业
燃料—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分析报告摘要提高电厂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是每个电站运行人员的目标,而性能监测可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可以精确的、动态的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
实时以及历史数据计算的分析也为电厂人员进行检修等提供有力的数据以及分析手段的支持。
性能监测还是节能降耗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手段,而发电厂的热力系统及设备地节能给电厂运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福建晋江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分析,对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分别建立了针对性的理论分析模型,而且对联合循环整体建立了不补燃型余热锅炉的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的整体分析模型。
对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各部分的性能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根据目标燃气电厂针对每一部分每一性能指标确定了具体的实施算法。
依托计算平台与实时数据库的连接,把总结归纳的具体算法通过模型化组态的方法转化成为计算平台语言,最后绘制具体的实时画面使实时计算结果得以显示出来,最终形成完整的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实时计算分析软件。
研究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线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厂级实时生产过程的监测,主要目的就是对生成过程中提供实时的分析和指导,从而提高电r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并为电厂决策进行服务。
关键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计算与分析。
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展状况我国很早就开始发展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对世界燃气轮机的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
但是由于我国政策、经济、能源、国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7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更凸显其重要的地位,并且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得到快速发展。
上世纪末,在沿海以及部分油气田地区建立了一批以中小机组为主的燃气轮机电厂经过长期的研究表明,燃气轮机电厂具有一系列明显的优点:启动快、建设周期短、耗水少、调峰性能好、占地面积小、发电效率高以及环境污染少等。
《工程热力学》课程简介
1、课程代码
0800793
2、课程名称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
Basic Principle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3、授课对象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学生
4、学分
2.0
5、修读期
第三学年上学期
6、课程组负责人
于波教授博士;肖惠民讲师博士
7、课程简介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
9、课程考核
考试
10、指定教材
《火电厂专业英语》、《水能动力工程专业英语》、《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英语》
11、参考书目
本专业领域相关英文书刊
12、网上资源
《流体机械原理》课程简介
1、课程代码
0800789
2、课程名称
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Mechanism of Fluid Machinery
《工程热力学》课程简介
1、课程代码
0800874
2、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3、授课对象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
4、学分
3.0
5、修读期
第五学期
6、课程组负责人
杨俊副教授;樊天竟讲师
7、课程简介
工程热力学是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和如何科学地,有效地利用能源,以及实现将热能高效地转变成机械能的方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工质热力性质,热力过程豚势和循环的分析方法,能量转的技术等。
12、网上资源
《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课程简介
安徽助学自考热力资源管理专业上机考试科目
安徽助学自考热力资源管理专业上机考试科目示例文章篇一:《安徽助学自考热力资源管理专业上机考试科目:我的探索之旅》我呀,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的小学生。
虽然我离上大学还早得很呢,但我有个哥哥,他正在参加安徽助学自考热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
这个热力资源管理专业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我老缠着哥哥给我讲这个专业的事儿呢。
哥哥说,这个专业的上机考试科目可有意思了。
有一门叫工程热力学的科目,这就像是一个魔法世界里的能量探秘之旅。
想象一下,热量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各种机器和设备里跑来跑去。
这门课的上机考试啊,就像是一场捕捉小精灵的游戏。
在电脑上,他要去计算热量是怎么在不同的状态下转换的。
有时候,那些数字就像一群乱蹦跶的小兔子,让人眼花缭乱。
我就问哥哥:“哥,这数字这么难搞,你咋整的呀?”哥哥笑着说:“小笨蛋,这就得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啦,就像你搭积木,一块一块搭好了,最后才能搭出一个大房子。
”还有一门科目是传热学。
这传热学啊,我觉得就像是一场热量的接力赛。
热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就像接力棒在运动员手中传递一样。
哥哥在上机考试的时候,要在电脑上模拟不同的传热场景。
他得算出热量在各种材料里是怎么传递的,是快快地跑过去,还是慢慢地挪过去。
我好奇地问哥哥:“哥,那热量要是在冰块里传,是不是就像乌龟爬一样慢呀?”哥哥说:“哈哈,差不多呢,冰块导热比较慢,就像乌龟走路慢吞吞的。
”这时候,哥哥的同学小王也在旁边说:“哎呀,这传热学的上机考试可不能掉以轻心,就像走钢丝一样,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算错了。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觉得他们可真厉害。
再说说流体力学这门上机考试科目吧。
流体就像是一群自由自在的小水流,在管道里穿梭。
哥哥说,在考试的时候,他要在电脑上弄清楚这些小水流的脾气。
它们有时候会安安静静地流,有时候又会像调皮的孩子一样横冲直撞。
我问哥哥:“哥,那你怎么让这些调皮的水流听话呢?”哥哥挠挠头说:“这就得用公式和计算啦,就像你要让小狗听话就得用对方法一样。
西安交大工程热力学上机实验报告参考
工热上机实验题目:容积为0.425m^3的容器内充满氮气,压力为16.21MPa,温度为189K,计算容器中氮气的质量。
利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范德瓦尔方程;(3)通用压缩因子图;(4)R-K方程。
程序源代码:#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math>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double V=0.425;double p=16210000,T=189;double const R=8.314,M=0.028;double Rg,v,m;Rg=R/M,v=Rg*T/p;m=V/v;cout<<"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Rg*T解得:"<<endl<<"m="<<m<<"kg"<<endl;double a=173.5,b=0.001375;cout<<"查“临界参数和范德瓦尔斯常数表”知对于氮气”"<<endl<<"a="<<a<<","<<"b="<<b<<endl;double v0=0.0001,f,g;dof=(p+a/(v*v))*(v-b)-Rg*T;g=2*a*b/(v*v*v)-a/(v*v)+p;double v0=v-f/g;v=v0;}while(abs(f)<0.00001&&abs(v-v0)<0.00001);m=V/v;cout<<"由范德瓦尔斯方程解得:"<<endl<<"m="<<m<<"kg"<<endl;double Tcr=126.2,pcr=3390000;cout<<"查“临界参数和范德瓦尔斯常数表”知对于氮气”"<<endl<<"Tcr="<<Tcr<<","<<"pcr="<<pcr<<endl;double Tr,pr,Z;Tr=T/Tcr,pr=p/pcr,Z=0.83;v=Z*Rg*T/p,m=V/v;cout<<"根据“压缩因子图”得:"<<endl<<"m="<<m<<"kg"<<endl;a=0.427480*R*R*sqrt(Tcr*Tcr*Tcr*Tcr*Tcr)/pcr;b=0.08664*R*Tcr/pcr;cout<<"在R-K方程中,根据题中的已知量,求得:"<<endl<<"a="<<a<<","<<"b="<<b<<endl;double v1,h,l,Vm=0.00008;doh=p+a/(sqrt(T)*Vm*(Vm+b))-R*T/(Vm-b);l=R*T/((Vm-b)*(Vm-b))-a*(2*Vm+b)/(sqrt(T)*Vm*Vm*(Vm+b)*(Vm+ b));v1=Vm-h/l;Vm=v1;}while(abs(h)>0.00001&&abs(Vm-v1)>0.00001);cout<<"解得:"<<endl<<"m="<<m<<"kg"<<endl;return 0;}程序运行结果:。
工热简答题
画出工质满足(1)既升压、(2)又升温及(3)又放热的理想气体多变过程表示在p-v图或T-s图上。
试在p-v图及T-s上表示工质既膨胀、又降温、又放热的过程。
什么是可逆过程?请在p-v图上表示绝热可逆过程1-2和定温可逆过程1-3。
一个热力过程进行完了以后,如能使热力系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至原态,且相互作用中所涉及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试证明在p-v图上,一条定熵线和一条定温线最多只能有一个交点。
试证明在p—v图上2条等熵线不可能相交。
试在p-v图或T-s图标出水蒸汽定压发生过程的一点、两线、三区、五态。
写出可逆过程膨胀功、技术功的表达式,并在p-v图上表示膨胀功和技术功。
(1)膨胀功:w=∫p×dv(2)技术功:wt=ws+(△c^2)/2+g△z=-∫v×dp画出朗肯循环的p-v图或T-s图,并进行能量分析,分别写出吸热量、放热量、汽轮机作功、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锅炉:吸收热量 q1= h1-h4汽轮机:对外做功 w t= h1-h2冷凝器:放出热量 q2= h2-h3(取绝对值)ηt= w0/q1= (h1-h2)/(h1-h3)试在p-v图画出汽油机理想循环(定容加热循环)或柴油机理想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并注明组成循环的各过程特点。
汽油机循环有四个过程,两个定熵过程,两个定容过程。
请在p-v图或T-s图上表示循环过程,并写出循环热效率的表达式。
汽油机压缩⽐比:ε= v1/v2 吸热量:q1= c v(T3-T2)放热量:q2= c v(T4-T1) 这⾥里都取绝对值热效率:ηt=1- q2/q1 = 1- (T1/ T2) = 1- 1/εk-1柴油机压缩⽐比ε= v1/v2预胀⽐比ρ= v3/v2(这⼀一段已经在输出功了。
)吸热量:q1= c p(T3-T2)放热量:q2= c v(T4-T1) 这⾥里都取绝对值循环净功:w0= q1-q2= c p(T3-T2)- c v(T4-T1)热效率:ηt=1- q2/q1 =1- [ρk -1]/[k (ρ-1)εk-1]为什么要采用多级压缩,多级压缩过程中中间冷却有什么意义?降低升压比,提高效率。
传热上机大作业上传
contains subroutine shuchu ( m , n , o , p ) integer m,n,o,p do j = 1, (n-P+1) do i =1,m write(*,'(f5.1)',advance = "no" ) a(i,j) end do
print(' ') end do do j = (n-p+2), n do i =1,(m-o+1) write(*,'(f5.1)',advance = "no" ) a(i,j) end do print(' ') print(' ') end do end subroutine
real:: x(50,50)=0 integer i , j , k,nn real xx,yy xx=0; yy=0 nn=0 m=16 b=12 c=11 d=7
call wendu(t3,t4) do i = 1 , m a(i,1) = t3 end do do j = 1 , b a(1,j) = t3 end do do i = (m-c+1),m a(i,(b-d+1)) = t4 end do do j= (b-d+1),b a((m-c+1),j) = t4 end do do k = 1,1000 10 x = a do i = 2 , m-1 do j = 2, b-d a(i,j) = 0.25* ( a(i-1,j) + a(i+1,j) + a(i,j-1) + a(i,j+1)) !内部点 a(m,j) = 0.25* ( a(i-1,j)*2 + a(i,j-1)+ a(i,j+1)) end do end do do j = (b-d+1) ,b-1 do i= 2 , m-c a(i,j) = 0.25* ( a(i-1,j) + a(i+1,j) + a(i,j-1) + a(i,j+1)) !内部点 a(i,b) = 0.25* ( a(i-1,j) + a(i+1,j) + a(i,j-1) *2) end d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郎肯循环#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void main(){ double p1,p2,t1,t2,h1,h2,s1,s2,h3,sy,sx,hy,hx,nt,x,nex;printf("Input nex,p1(Mpa),p2(Mpa)和t1(oC):\n");scanf("%lf%lf%lf%lf",&nex,&p1,&p2,&t1);t1=t1+273;p1=p1*10;h1=2018.24+1.693*t1+0.0002721*t1*t1+(3.643-594.5*p1)*pow(t1/100,-3.1)+(0.6156-2.696*pow (10,6)*pow(p1,3))*pow(t1/100,-13.5);s1=1.693*log(t1)-0.4795*log(p1)-2.9347+0.0005442*t1+(0.02747-4.495*p1)*pow(t1/100,-4.1)+(0 .005731-2.51*10000*pow(p1,3))*pow(t1/100,-14.5);sy=0.2776*log(p2)+1.9308;sx=-0.3445*log(p2)+6.5627;hy=94.298*log(p2)+627.9;hx=38.619*log(p2)+2762.3;t2=22.502*log(p2)+149.88;s2=s1;h3=hy;if(s2>sx){x=1;h2=2018.24+1.693*t2+0.0002721*t2*t2+(3.643-594.5*p2)*pow(t2/100,-3.1)+(0.6156-2.696*pow (10,6)*pow(p2,3))*pow(t2/100,-13.5);}else if(s2<sx){x=(s2-sy)/(sx-sy);h2=(1-x)*hy+x*hx;}nt=nex*(h1-h2)/(h1-h3);printf("\n朗肯循环热效率为%lf 。
\n",nt);}第一题:n=0.390885第二题:见截图第三题:n=0.332252再热循环#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math.h>float s(float p,float t){float sx;sx=1.693*log(t)-0.4795*log(p)-2.9347+0.0005442*t+(0.02747-4.495*p)*pow((t/100),-4.1)+( 0.005731-2.51*pow(10,4)*pow(p,3))*pow((t/100),-14.5);return (sx);}float h(float p,float t){float hx;hx=2018.24+1.693*t+0.0002721*pow(t,2)+(3.634-594.5*p)*pow((t/100),-3.1)+(0.6156-2.69 6*pow(10,6)*pow(p,3))*pow((t/100),-13.5);return (hx);}float t(float p,float sm){float t=273.149,s;do{t=t+0.001;s=1.693*log(t)-0.4795*log(p)-2.9347+0.0005442*t+(0.02747-4.495*p)*pow((t/100),-4.1)+(0. 005731-2.51*pow(10,4)*pow(p,3))*pow((t/100),-14.5);}while(abs(10000*(s-sm))/10000.0>0.0001);return (t);}void cal(){float n,x,p1,p2,t1,h1,h2,h3,h5,s1,s2,s3,s5,nex;float pa,pb,ta,tb,t2,ha,hb,sa,s6,s7,h6,h7;printf("nex p1(MPa) t1(℃) p2(MPa) pa(MPa) ta(℃) \n");scanf("%f%f%f%f%f%f",&nex,&p1,&t1,&p2,&pa,&ta);t1=t1+273.15;ta=ta+273.15;p1=p1*10;pa=pa*10;h1=h(p1,t1);ha=h(pa,ta);s1=s(p1,t1);if(pa==30){s6=2.6454;s7=6.1854;h6=1008.2;h7=2803.19;}if(pa==6){s6=1.9315;s7=6.7600;h6=670.67;h7=2756.66;}if(s1>s7){tb=t(pb=pa,s1);hb=h(pb,tb);}else{x=(s1-s6)/(s7-s6);hb=h6+x*(h7-h6);}sa=s(pa,ta);ha=h(pa,ta);h3=h6=151.47;h7=2566.48;s6=0.5208;s7=8.3283;if(sa>s7){t2=t(p2,sa);h2=h(p2,t2);}else{x=(sa-s6)/(s7-s6);h2=h6+x*(h7-h6);}n=nex*((h1-hb)+(ha-h2))/((h1-h3)+(ha-hb));printf("n:%f \n",n);printf("x2=%f \n",x);}void main(){char a;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热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for(;1;){cal();printf("\n空格键=继续,A=清屏,回车键=结束:");flushall();a=getchar();flushall();printf("\n");if((a=='a')+(a=='A')){system("cls");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热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if(a=='\n')break;}}第一题:pa1=3Mpa时n=0.448572 x2=0.821331pa2=0. 6Mpa时n=0.444410 x2=0.924351若不采用再热,n=0.440275结论:不采用再热循环的热效率小于再热循环的热效率。
再热压力Pa越高再热循环效率越高。
第二题:pa1=3Mpa时n=0.381286 x2=0.821331pa2=0. 6Mpa时n=0.377749 x2=0.924351回热循环#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math.h>float s(float p,float t){float sx;sx=1.693*log(t)-0.4795*log(p)-2.9347+0.0005442*t+(0.02747-4.495*p)*pow((t/100),-4.1)+(0.005 731-2.51*pow(10,4)*pow(p,3))*pow((t/100),-14.5);return (sx);}float h(float p,float t){float hx;hx=2018.24+1.693*t+0.0002721*pow(t,2)+(3.634-594.5*p)*pow((t/100),-3.1)+(0.6156-2.696*po w(10,6)*pow(p,3))*pow((t/100),-13.5);return (hx);}float t(float p,float sm){float t=273.149,s;do{t=t+0.001;s=1.693*log(t)-0.4795*log(p)-2.9347+0.0005442*t+(0.02747-4.495*p)*pow((t/100),-4.1)+(0. 005731-2.51*pow(10,4)*pow(p,3))*pow((t/100),-14.5);} while(abs((s-sm)*10000)/10000.0>0.0001);return (t);}void cal(){float n,x,p1,p2,t1,h1,h2,h3,h5,s1,s2,s3,nex,h2act;float pa,ha,s7,h7,a,ta,d;printf("请输入nex p1(MPa) t1('C) pa(MPa) p2(MPa) :\n");printf("nex:"); scanf("%f",&nex);printf("p1(MPa):"); scanf("%f",&p1);printf("t1(MPa):"); scanf("%f",&t1);printf("pa(MPa):"); scanf("%f",&pa);printf("p2(MPa):"); scanf("%f",&p2);p1=p1*10;pa=pa*10;t1=t1+273;h1=h(p1,t1);s1=s(p1,t1);ta=t(pa,s1);ha=h(pa,ta);h5=95.238*log(pa)+631.28;s3=0.2791*log(p2)+1.9364;s7=38476*pow(p2,4)-10680*pow(p2,3)+1081.9*pow(p2,2)-52.214*p2+8.5941;s2=s1;h3=95.238*log(p2)+631.28;h7=38.654*log(p2)+2763.1;if(s2>s7){float t2;p2=p2*10;t2=t(p2,s2);h2=h(p2,t2);}else{x=(s2-s3)/(s7-s3);h2=h3+x*(h5-h3);}h2act=h2+(1-nex)*(h1-h2);a=(h5-h3)/(ha-h3);n=((h1-ha)+(1-a)*(ha-h2act))/(h1-h5);d=(1/((h1-ha)+(1-a)*(ha-h2)))/nex;printf("循环效率n: %f \n",n);printf("耗气率d: %f\n",d);}void main(){char a;printf("-----------------------------------回热循环-------------------------------------");for(;1;){cal();printf("\n空格键=继续,A=清屏,回车键=结束:");flushall();a=getchar();flushall();printf("\n");if((a=='a')+(a=='A')){system("cls");printf("-----------------------------------回热循环-------------------------------------");}if(a=='\n')break;}}第一题:采用回热循环n=0.850203 d=0.000464不采用回热循环n=0.400134第二题:n=0.731279 d=0.00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