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 育》教案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2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4.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环保行动计划三、教学重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四、教学难点:1. 环保法律法规的应用2. 环保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重要性、我国环境现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法律法规的应用,以及成功环保行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讨论环保行动计划,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环保活动。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 讲解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二、我国的环境现状1. 分析我国环境现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三、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2. 强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环保国策,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四、环保法律法规简介1. 介绍环保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 分析环保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环保行动计划1. 讲解环保行动计划的制定:目标、措施、时间表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制定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六、环保实践活动1. 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2. 内容:a. 垃圾分类: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
b. 节约用水:分析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2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人类环境。
2. 环境问题的表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保的措施: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表现。
2. 环保的措施。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实例讲解法:通过讲解具体的环保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措施。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准备一些反映环境问题的图片,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实例资料:收集一些成功的环保实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环保的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环保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垃圾分类袋、节水装置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讲解环境概念:介绍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环境的概念。
3. 分析环境问题:讲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分享环保实例:介绍一些成功的环保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措施。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6.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7. 展示环保视频:播放一段关于环保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检查是否达到了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的教学目标。
2.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讲解了环境问题的表现和环保的措施。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存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环境的照片,让学生描述并说出其特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定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第二章: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水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2. 大气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3. 土壤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提出的环保建议的合理性。
第三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义务。
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主要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基本要求、评价流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措施、防治目标。
教学活动:1. 法律法规讲解: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要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义务的情况。
第四章:环保行为与生活方式1.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节能减排: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
2. 垃圾分类: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分类意义。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生活环境2. 环境问题的表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3.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地球家园4. 环保行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噪音、绿色出行等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付诸实践,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提高环保意识。
2. 实例分析法:通过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认识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动植物等。
2. 生活环境:城市、乡村、学校、家庭等。
三、教学重点1. 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概念。
2. 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身边的环境问题。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环境的照片,让学生认识和区分。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问:“你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概念。
3. 实例分析:展示不同环境的照片,让学生区分并谈论各自的特点。
4.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环境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我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3. 环保行动的具体实践: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活等。
七、教学重点1. 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影响。
三年级地方课《环境保护教育》教案5页word文档
新课标三年级地方课《环境保护教育》教案环保连着你我他一、目的: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形式:班会、手抄报、节目、社会实践活动和汇报。
三班会准备:1、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黑板上书写“环保连着你我他”七个大字。
3、确定扮演角色,排练小品。
(准备好小品演出道具:世界地图、拐杖、白大褂、听诊器等)四、班会程序:主持人开幕词: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乙: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甲: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乙: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是啊,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甲乙:同学们,让我们通过《环保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来重新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一篇章:我听、我看、我思甲:嫩绿、翠绿、葱绿、墨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乙: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甲:绿色保佑着山,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乙:绿色保佑着水,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甲:绿色保佑动物,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乙:你听,黄莺在嘎咕嘎咕地叫,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唱。
甲:在这绿色的祖国里,我们忍不住放声歌唱。
请听小合唱《春天在那里?》乙:今天,有几位绿色的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队会,大家想认识它们吗?甲:好,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
苹果树:我是来自华北的一棵苹果树,大家都认识我吧!我不仅能净化大地的空气,还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果实。
柳树:我是来自西湖边上的一棵垂柳。
每当冰雪初融、河水开冻,我就吐出嫩芽,把春来报;每当烈日当头,我就把炎热遮挡,孩子、老人都是我的好伙伴。
松树:我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一棵雪松,无论春夏秋冬,我都贡献出自己的一片绿色,而且还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木料,美化人类的生活。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案
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容:1�1�7�1�7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3、说一说用修正液乱涂乱画好吗?为什么?(修正液是有毒的,这样乱涂乱画不仅会危害身体,还会污染环境,这更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4、做一做实验。想一想修正液对我们人体有哪些危害?(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沾在皮肤上,必然会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1)木杆铅笔的制造需要大量的木材,其他学具制作时需要怎样的材料呢?
(2)看图选学具,同一种学具,你会选择什么质地的?
(3)买学具该注意什么呢?为你的朋友或弟弟、妹妹写一份“小秘密”。
七、课后作业
调查周围买学具的小商店,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吗?然后,给经常去那里购买学具的同学写一份建议书,并要求同学们购买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学具。
5、拓展与思考
修正液是一种化学用品,里面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那么我们平时使用的学习用品中还有哪些也含有对环境、身体有害的物质呢?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有色橡皮、蜡笔、颜料等学习用品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一些特点,并把搜集到的资料做成资料卡。
6、汇报与交流
为了让同学们都知道,我们采用汇报的形式来和大家分享,汇报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把搜集到的知识编成各种节目,如故事会、小剧本表演等。
7、调查与行动
在校园内开展关于修正液、颜料等含有化学品的学习用品的调查,主要的调查问题如下:
究竟有多少同学知道长期使用他们不利于健康?
有多少人正在使用他们?
大家对使用他们的态度如何,是无所谓、一般,还是考虑替代品?
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大脑,想想你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呢?针对调查的结果,你们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呢?
三、作业布置
想一想,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该怎样使用这些学习用品呢?
板书设计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环境安全(地方)备课教案 全册
学年上学期环境学科备课设计人:任教年级:三任教班级:三二第 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课题名称:1、大树的功劳一、教学目标:·1、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2、用简单的文字、图画、拓印等方法记录自己对大树的观察。
·完全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难点: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
三、教学准备:学生:关于大树的有关记录;捡几片该树的树叶;教师:用于学生拓印树皮图案的白纸若干。
四、教学过程: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并作了记录,今天来开个观察成果交流大会吧!·你们觉得我们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比较好?·取得共识:先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内容,再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观察到的成果。
(观察大树时就是按这样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尽量不重复同学说过的话。
过程评价:通过动作告诉别人所观察到的树冠;用手比划观察的那棵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观察的大树有多高;观察树皮的颜色,粗糙程度;展示该树的树叶及果实。
……·小结:图画、打比方、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再去观察一棵大树的话,结果会怎样?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
·刚才有同学说他观察的大树,树干非常粗糙,你们觉得老师所观察那棵树的树皮粗糙吗?展示教师拓印好的树皮画。
·学生观看教师已拓印好的树干画,主要让学生看树干的纹理。
·你们想把自己观察的那棵大树的树皮拓印下来吗?·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所观察的那棵大树下拓印。
·选择校园一角,交流所拓印的树皮画,请拓印清晰的同学介绍方法。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保法律法规4. 环保行动的具体做法5. 环保案例分享三、教学重点1. 环境的概念及重要性2. 环保法律法规3. 环保行动的具体做法四、教学难点1. 环保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2. 环保行动的实施与坚持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重要性、我国环境现状、环保法律法规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环保行动的具体做法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一、教学内容:1. 引入环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分析我国的环境现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教学步骤:1.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
2. 讲解我国的环境现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法律依据。
2. 分析环保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分析环保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介绍环保行动的具体做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讨论身边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2. 讲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做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四、教学内容:1. 分享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环保行动的成果。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步骤:1. 分享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环保行动的成果。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完整版)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完整版)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2.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如节约能源、垃圾分类等。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惯,成为环保小卫士。
二、教学内容1. 模块一: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研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环境保护的目标。
- 调查本地区的环境状况,引导学生发现环境问题。
-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制定环境保护计划。
2. 模块二:节约能源- 研究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使用方式。
- 掌握节约能源的方法,如关闭电源、节水节电等。
- 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3. 模块三:垃圾分类- 研究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
- 了解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
- 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惯。
4. 模块四:环境保护的小措施- 研究环境保护的小措施,如植树种草、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 制作环保手册,介绍环保小常识。
- 参观环保示范点,了解环保工作的成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的环境情境引导学生研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呈现和互动教学。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通过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2. 设计环境保护小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的环保行为,鼓励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环境素材:环境图片、视频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分类垃圾桶、种草小工具等。
六、教学安排本教案共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约需2周时间完成,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第1-2周:模块一- 第3-4周:模块二- 第5-6周:模块三- 第7-8周:模块四七、其他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山科版
体胖,长约 1.5 米,身体像熊,脸像猫,
程
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生活在
2000-4000 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
小动物为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
加之人为破坏,造成了大熊猫越来越
少,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目前只有
1000 只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有活化石之称。
二次备课
22
2.认识白唇鹿,为我国特有动物。简单 介绍外形 生活习性、数量分布区域 等。 3.认识朱鹮,教师展示图片。朱鹮号称 国际保护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 4.认识桫椤,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 是什么植物?对它了解多少? 5.认识银杉,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大 家认识这种植物吗?人们为什么称它 为银杉?银杉叶背面那两条银白色的 带子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全世界仅 存于我国,且只有 2000 多株,被人们 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板书设计
第 4 课:画出秋的绚烂 常绿树 落叶树 保护环境
课后反思或 小结
22
教师姓名 课时进度
教学目标
课 题 第 5 课 嘀嗒嘀嗒下雨了
第 1 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 主备人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水是一种十分有限的重要资源, 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方法。 2. 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 3. 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次备课
一、课程引入(课件演示情景,使学
生入情入景)
A.课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第
一段。提问 : 爱看动物世界吗?认
识哪些动物?
青岛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山东的自然美景。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山东省的哪些地方?请说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
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
二、说说家乡美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济南美景介绍的视频短片。
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分成六组,每组介绍一个景点:一组五岳之尊——泰山;二组:人间仙境——蓬莱;三组荣成天尽头——海驴岛;四组济南泉水——趵突泉;五组潍坊石门坊;六组临沂溶洞。
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
2.让家乡更美师:有什么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的想法吗?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们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录下来。
第二课齐鲁风情教学目标:1.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欣赏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了解齐鲁大地的民俗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当地民俗齐鲁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的风筝节让风筝这项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潍坊、认识了齐鲁之邦。
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篇
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三年级有三个班,,这些学生因初步接触英语,对它有些陌生也有些好奇。
学生中大部分的人都积极主动的英语交朋友,大胆的去说去练,因而这些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中英语上有一定的进步。
但也有少数学生不重视和怕学英语,而使英语成绩不好。
在新学期里我会主动接近并了解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兴趣,去认真的了解和学习,从而能在新学期里取得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的设计体现了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
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的宗旨,现将教材具体分析如下:1、按功能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早渗透重积累早渗透重积累”,是指把已学过的词语或语法与教授内容结合起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不断积累。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1、能按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三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五、教学措施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保护动植物,爱护公共设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讲解环境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3. 环境保护的方法:教授学生具体的环保方法,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4. 环保法律法规:简要介绍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法律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环保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表现、环保法律法规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教授学生环保方法,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环保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教学活动计划。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环保的动画短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环保方法学习:教授学生具体的环保方法,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5. 法律法规讲解:简要介绍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法律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环保的,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三年级环境教学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2. 环保的基本原则3. 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三、教学重点1. 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2. 环保的基本原则3. 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四、教学难点1. 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2. 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环保的基本原则。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环保行动的实践,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二、讲解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环境的概念,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强调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空气、水、土壤等资源的供给。
三、讲解环保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教师讲解环保的基本原则,如节约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
2. 引导学生理解环保原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四、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环保行动。
五、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2. 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环保的基本原则,以及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2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和分类: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学校环境等。
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空气、水、土壤的质量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1.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环境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
制作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环境保护海报,展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呼吁。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制作海报时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环境保护原则的回答和海报内容来评估学生对环境教育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节约资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
2.2 教学内容: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方法:节水、节能、减少废物等。
2.3 教学活动:故事分享:讲述一个节约资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节约资源的思考。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节约资源的方法,分享自己的节约经验。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如节水游戏、节能灯泡制作等。
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节约资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保护生态系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和行为。
3.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人类生活所需资源。
保护生态系统的方法:保护植物、动物、湿地等。
3.3 教学活动:视频观看:观看一段关于生态系统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保护生态系统的方法,分享自己的保护经验。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
1、认识小动物的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三年级教材第1-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动物跟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家园。
2.对于常见的一些动物,能够区分出它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3.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很多动物与植物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着“食物网”。
教学重难点1.了解常见动物的生存的地方。
2.掌握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破坏了其一就会影响整个环境。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关于家的歌曲,让学生感知家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我们每天放学了都会回到我们那个温暖的家。
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小动物们有家吗?生:小动物们也有家。
教师:对!小动物们也是有家的。
它们跟人类一样也是有自己的家,只是它们的家没有我们的家那么大,那么漂亮。
它们的家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等等。
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本第1页的小动物图(1)你知道这些小动物们分别住在哪里吗?把书翻到第1页,请你帮这些小动物找家,将这些小动物添到第2、3页对应的地方。
(2)共同讲解答案。
小结:每个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要爱惜我们身边的小动物。
2讲解动物之间的联系出示课本第4页的图教师:这些图片美丽吗?你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吗?学生分组完成,并说明鲸鱼和金鱼能不能放在一起。
教师:这些小动物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讲解食物网教师:请大家观察课本第5页的这个图,你发现了说明?生:我发现狼吃小兔,小兔又吃草。
生:我发现小鸟吃蚯蚓,也吃蝗虫,还吃昆虫,而这些被它吃的又吃草。
生:猫头鹰吃小兔,也吃老鼠,而老鼠和小兔都吃草。
教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你们通过你们的观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动物与动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小动物与植物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你说的对。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生物都不是以一种生物为食物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成为相互交叉的网,这就是“食物网”。
提问:从这张“食物网”中,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生:我发现“食物网”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少了其一就好像“网”破了一个洞。
最新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课程教案1、学具总动员2、走进学具超市3、书包的故事4、书包的心愿5、“绿色书包”行动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5401、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同答案:B402、隋朝的大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B40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现行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两者的关系是A.互相矛盾B.互相衔接C.互相制约D.互相借鉴答案:B404、下列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宪法规定了国家职能部门的权力C.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D.宪法规定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答案:D405、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思想武器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案:D406、与19世纪中期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最大的变化是()A.革命任务B.领导力量C.革命对象D.斗争方式答案:B407、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因为它A.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D.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革答案:C408、制约法国两次工业革命进程的因素不包括A.工业资本短缺B.国内市场狭窄c.技术力量薄弱D.外来移民较少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1�1�7�1�7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第1--9 课,下学期教学第10--18 课。
第一课大树的功劳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树木与人类的基本关系�1�7�1�7�1�7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认识大树的价值。
3、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关心自然界,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内容分析由六个板块构成。
1、引出大树的功劳。
让学生思考这首儿歌表达了什么意思,重点讨论大树在保护环境中做出的贡献。
2、创设情景设立探究园地,让学生课本中出现的情况,说出自己的做法。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居住的社区乡村或者校园有没有毁坏树木的现象。
3、介绍植树节。
4、号召学生爱护树木,组织一个护绿小组,征集爱护树木的温馨提示语。
5、呼吁学生将对树木的爱落到实处。
教学建议1、教学准备选取有大树的环境优美的图片、大树底下乘凉的图片、描写大树的诗或者儿歌等。
2、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树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树木�1�7�1�7�1�7光合作用,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氧气,就像"绿色工厂"。
当我们吸进氧气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时,树木会把我们吐出的氧气吸进去,然后释放出清新的氧气,让我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 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 公斤氧气,足可供65 个成年人呼吸用。
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是我们休息渡假的首选。
树木还具有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
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 吨~60 吨。
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 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
树还可以降低工业区内发出�1�7�1�7�1�7 噪音,在道路两旁栽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植树造林对人类生活也很重要,我们的课桌、书柜、纸张等,都是用木材制作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
它还能防止水土流失。
在山西、陕西以及边新疆一带,水土流失异常严重! (2)转折: 由于人们对大树的认识不足,或者由于人类的贪婪导致出现很多毁坏大树的情况。
说一说都有哪些你觉得该怎么办(3)过渡:我们能为大树做什么呢第二课找寻珍稀动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植物。
2、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
3、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主�1�7�1�7由五个板块构成。
1、开动脑筋,通过展示让学生多多认识珍稀动植物。
2、沉思默想,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引出一些珍稀动植物正在濒临灭亡或者数量急剧减少。
为什么会成为珍稀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3、畅所欲言,思考保护濒危生物有什么意义。
4、齐心协力,结合图片,学生从身边做起,如何保护珍稀生物。
5、走出校园,了解一种珍稀生物的生存现况,提出保护性建议。
教学实施1、教学准备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动植物。
2、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 A:提问:爱看动物世界吗认识哪些动物 B.课件演示,创设情景我国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遭到破坏的情景。
教师: 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问题(2)开动脑筋。
教师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结合图�1�7�1�7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首先认识大熊猫,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它,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
教师提问: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大熊猫体胖,长约1.5 米, 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
生活在2000-4000 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小动物为食。
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 加之人为破坏,造成了大熊猫越来越少,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 目前只有1000 只左右。
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
1980 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建立了保护区,成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
第二个认识白唇鹿,为我国特有动物。
简单介绍外形生活习性数量分布区域等。
第三个认识朱鹮,教师展示图片。
朱鹮号称国际保护鸟, 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
第四个认识桫�1�7�1�7�1�7,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植物对它了解多少第五个认识银杉,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大家认识这种植物吗人们为什么称它为银杉银杉叶背面那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全世界仅存于我国,且只有2000 多株, 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动植物吗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以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3)沉思默想板块,提问: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分组讲座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和乱砍乱伐。
(4)畅所欲言板块,过渡:生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必须保护他们,提问: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是特别富贵的自然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1�7�1�7�1�7。
(5)齐心协力板块,教师提问:怎样保护珍稀的动植物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记录学生的发言。
颁布相关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从自身做起。
(6)走出校园板块,倡议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重点是提出保护性建议。
第三课纸张的自述�9�7教学内容�9�8 山东省地方教材三年级用书第3 课《纸张的自述》。
�9�7教学目的�9�8 1.了解纸的用途,懂得纸张的重要性; 2.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感知造纸的复杂工序和需用木材、水等大量资源; 3.能初步具备节约用纸与废纸回收的意识,并能自觉付诸实际行动。
�9�7教学重点�9�8 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懂得节约纸张的重要性。
�9�7教学难点�9�8 通过感知造纸大量使用资源和调查身边浪费纸张的现象,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具备节约用纸与废纸回收的意识, 并能自觉付诸实际行动。
�9�7教具准备�9�8 自�1�7�1�7PPT 课件; �9�7学具准备�9�8 1.课前调查身边浪费纸张的现象; 2.制作宣传语所用卡片。
�9�7教学过程�9�8 一、情境导入,感知用途1.情境导入出示谜语,学生解谜(纸张)。
2.揭示主题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纸张的自述(齐读课题) 3.感知作用(1)交流用途师:谁知道纸宝宝有什么作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纸做成的和纸有关学习用品---- 书-本---彩色卡纸家庭用品----一次性杯子,纸巾卫生纸报纸商品------牛奶箱电视---冰箱---洗衣机-过节礼品盒-----过年放的鞭炮学生充分说(2)评价总结师:是啊,纸宝宝他像个会变脸遍布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辛勤地我们大家服务,真是太重要了。
二、了解工序,感受浪费1.创设问题情境师:能为大家服务,纸张宝宝感到可高兴啦,整天乐呵呵的。
可是有一天快乐的纸张宝宝却伤心地哭了�1�7�1�7�1�7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纸宝宝的自述录音。
师:纸宝宝为什么哭谁来说说? 师:纸宝宝出生到底怎样不容易我们快去看看吧。
2.了解生产工序播放造纸生产工序视频材料; 探讨:从纸宝宝--的生产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1)繁琐生产工序(2)大量使用资源3.感受资源浪费(1)树木资源的过度使用师:造纸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毁坏大片的森林, 补充视频资料,师:看到这些,你想说点什么师:如果树木大量的砍伐、森林被大片的毁坏会引发什么后果播放课件,强化感受(2)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师:纸宝宝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水。
补充视频资料; 师:这些有毒黑液都排放到江河湖泊会的怎样后果污染---鱼虾死亡---人喝了中毒-得病播放课件,强化感受4.总结过渡师:纸宝宝的�1�7�1�7�1�7产过程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可是,即使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很多人却没被好好利用她,你说令不令人伤心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浪费纸宝宝的现象太普遍了,课前, 同学们都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下面我们举行一个"纸张浪费现象报告会",一起来交流一下调查结果吧! 三、联系生活,指导行为1.纸张浪费现象报告会,学生展示课前调查情况; 2. 教师小结:浪费越多,砍伐越多,污染越多,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