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183;奥匈帝国军服图册(2)

合集下载

匈牙利军队在二战中的军服

匈牙利军队在二战中的军服

∙其实匈牙利在二战中也算个角色∙∙文章提交者:panzerxj 加贴在历史风云图区铁血论坛/bbs66-0-1.html∙∙奥匈帝国时期皇家匈牙利军队和匈牙利普通军队都穿深蓝色制服,从1908年开始蓝灰色系列(1915年时则是绿灰色系列)的野战服和常服开始使用,并搭配以带匈牙利式绳结的义务兵用细腿裤子以及军官用圆筒平顶军帽、野战用大盖帽和德国的M1917式钢盔。

[ 转自铁血社区/ ]按A26号制服规则,1920年开始采用改进版本的制服,该制度一直被使用到1945年9月。

昂贵的军官用轻骑兵版阿提拉式阅兵服在1931年得到简化。

常服和野战服采用了土黄色,并搭配带有topan装饰(一种倒三角形布面上装饰三条编织绳索,绳索尾端带圆形花饰的装饰)的Bocskai式野战帽;制服上衣采用M1919式领章;宽松的步兵裤子在小腿部收紧。

军官礼服还搭配黑色(职业士官是棕色)圆筒平顶军帽和长筒裤子。

军衔系统、军官的穗带、兵种色(除了步兵和机动部队)、半正式的部队帽徽和三角形的奖章绶带则一直显现着1918年以前的传统。

德国人的影响在战时得到显现,雪地迷彩服、短衣襟的双排扣坦克兵夹克、宽松的步兵裤子、皮质黑色行军靴以及伞兵迷彩工作服都是如此,但是,匈牙利的元素仍是主流。

同样根据A-26号制服规章,1921年河流卫队开始采用深蓝色的军官礼服、上衣带开领和军衔袖章的陆军土黄色常服。

军官戴大盖帽,帽顶配代表军衔的金色环带以及被称为埃里奥特之眼(Elliott Eye)的螺旋形装饰物。

准尉在袖子上配戴蓝色陆军版领章,1940年后又加上了代表军衔的银色编织条。

低级士官和士兵则戴无帽檐的海军帽,上衣带巨大的白色领子和蓝色的袖标,1940年后又开始采用蓝色横条杠表示军衔。

空军军官最初采用一种类似于河流部队款式的浅土黄色常服,并配戴金色或银色的军衔标和肩章上的黑色背景(将官是深红色)V字形军衔章。

带有陆军军衔铭条的雅致的空军制服在1938年8月开始采用,军官戴大盖帽,穿开领上衣,士官和士兵戴无檐海军帽和紧领上衣。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欣赏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欣赏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欣赏二战时期各国军服欣赏Lieutenant in the Royal Australian Navy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Captain, 2/24th Bn. 9th Division AIF澳大利亚武装部队第九区上尉RAAF Flight Lieutenant(DSO & bar, DFC in service dress tunic and forage cap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RAAF Flight Lieutenant (in Tropical Uniform and Slouch Hat)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上尉RAAF Flight Lieutenant (in BDU jacket and visor cap)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Captain in British SAS, (DSO MC GM MM)英国空军特别部队上尉Captain, Lancashire Fusiliers兰开夏(英国西北部的州)步枪团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Flight Lieutenant in the Royal Air Force英国皇家空军上尉Captain British Parachute Regiment (ready for a night mission behind enemy lines. )英国伞兵团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Captain British 9th Battalion 6th Airborne Division, (Denison smock & beret)英国第六空降区第九营上尉Captain, The Calgary Highlanders: Canada加拿大上尉,卡尔加里(加拿大西南不城市)高地[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Sergeant,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 (with WW2 military service)加拿大皇家骑警,军士Captaine, French Foreign Legion[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法国外国志愿军上尉French Air Force Captaine(The Armée de l’Air)法国空军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Captain, Royal New Zealand Artillery (anti-tank), NZEF, 1943 新西兰皇家炮兵上尉Captain, Long Range Desert Group (LRDG) ("The Bearded Brigands")沙漠远程奔袭队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Kapitan Free Polish Infantry(khaki beret)自由波兰步兵团上尉(黄色贝雷帽)瞎翻译的[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Kapitan Free Polish Armour(in "rogatywka" cap)自由波兰装甲部队上尉Kapitan, Polish 303 Squadron (RAF)[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波兰303空军上尉(RAF也是皇家的?)Captain US Army, 3rd Army(in "Eisenhower" jacket)美国第三陆军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Captain U.S. Third Army(wearing "pinks & greens")美国第三陆军上尉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Winter Green Uniform)美国海军陆战队Captain,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Dress Blues" uniform)美国海军陆战队[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Captain in the US Army Air Force美国空军上尉Captain USAAF, A2 dress (8th Army Air Force)美国第八空军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Lieutenant (Pilot) US Navy美国海军上尉(领航员)Captain, US Army 82nd Airborne美国第82空降师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Captain US 101st Airborne, wearing M42 Jump Jacket 美国第101空降师上尉Captain, U.S. Army 101st Airborne Division (garrison cap)[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美国第101空降师上尉Captain 101st Airborne Bastogne (white helmet cover)美国第101空降师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Captain 101st Airborne(Bastogne - Regimental HQ)美国第101空降师上尉Captain US Army(M43 Field Jacket)[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美国陆军上尉Captain USMC(in Combat Gear with B.A.R)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Captain USMC(HBT Fatigues)美国海军陆战队Captain, 2nd Armored "Hell On Wheels" Division, (U.S. II Corps)[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美国第二装甲师上尉Captain, AVG "Flying Tigers"(in leather flight jacket)美国飞虎队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Captain AVG "Flying Tigers"(wearing Chinese Air Force insignia)美国飞虎队上尉Kapitan in the Red Army (USSR)苏联红军上尉[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Kapitan Red Army(wearing "Telogreika" jacket & M40 helmet)苏联红军上尉。

奥匈帝国 军衔

奥匈帝国 军衔

中士(传令兵)
上士(兽医)
准尉(步兵)
少尉(炮兵)
中尉(工兵)
上尉(传令兵)
少校(兽医)
波兰军团 1916-1917
中校(卫生部队)
上校(医生)
上等兵(炮
中士(传令
上尉(传令
中校(卫生
列兵(步兵)
下士(骑兵)
上士(骑兵) 准尉(步兵) 少尉(炮兵) 中尉(工兵)
少校(兽医)
上校(医生)
兵)
兵)
兵)
部队)
奥匈帝国(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
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1867 年至 1918 年)
帝国陆军
列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上士
二级军士长
一级军士长代理少尉少尉 Nhomakorabea二级中尉
一级中尉
上尉
少校
中校
上校
少将
中将
兵种上将(步兵)
上将
元帅
帝国海军 1890-1900
水兵
上等水兵
下士
中士
上士
二级军士长
一级军士长
一年志愿者 志愿者(每三年一拐)
上校
波兰军团 1914-1916 第一军团骑兵
列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上士
少尉
中尉
上尉
波兰军团 1914-1916 第二军团步兵
列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准尉
少尉
中尉
上尉
少校
上校
波兰军团 1914-1916 第二军团骑兵
列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上士
准尉
少尉
中尉
上尉

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

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

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奥匈帝国是⼀个悲情的帝国,她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辉煌了时代-拿破仑时代和⼀战,但奥匈帝国从来不是时代的主导。

奥匈帝国的命运也是坎坷的,她的⾝边也是强国林⽴,从拿破仑的第⼀帝国,再到弗⾥德⾥希⼤帝的德意志帝国。

⽽在那个时代,奥匈帝国永远只能⽣活在其他强国的阴影下,被⼈们所淡忘。

本⽂将从图⽂来介绍⼀战时期奥匈帝国军衔体系,如有⽋缺之处请各位见谅(因为有关兵种⾊的资料没有完全找全,所以在本⽂中暂时不介绍)。

奥匈帝国步兵,猎兵,炮兵佩戴的军衔标识基本⼀致。

军衔标识由军服竖领军衔星和⾐领外侧的饰边领章组成。

在战争爆发后,军官的军衔星⼀般为银制或⾦制,⽽⽩⾊其他材质的军衔星并不是官⽅的版本,只是⼀些特殊情况。

某些军官在⾐领上只佩戴玫瑰花饰⽽不是军衔星。

随着战争的进⾏,因为原料的短缺,导致了领章上军衔星的材质变成了普通⾦属或者布制的。

⽽以前的由⾦属线缝制的饰边也改由黄⾊或者⽩⾊的丝线缝制了。

相似的是,⾐领领章在战争后期逐渐被⼀种表明军衔的狭长竖直条取代了。

将官级:银⾊军衔星和3.3厘⽶宽的⾦⾊饰边组成的领章佩戴在⾐领上。

将军的⾐领⼀般长11.2厘⽶,⾼4厘⽶。

将级和校级⾐领的区别在于校级的饰边后部长于将级2.6厘⽶。

在双排扣的军服上,在袖⼝有⼀条5.3⾥⾯宽的⾦⾊饰边。

总参谋部将官级:总参谋部将官级领章基本样式和将官领章相同,唯⼀不同之处领章顶部多出⼀块5厘⽶长,2.6厘⽶宽⿊边。

这是总参谋部少将领章,请注意饰边上部的⿊⾊部分校官级:领章主体由3.3厘⽶宽的饰边和军衔星组成,⽽根据饰边颜⾊的不同使⽤相对颜⾊的军衔星作为搭配。

校官级⾐领⼀般8.6厘⽶长4⾥⾯宽。

尉官级:领章⽆饰边,直接佩戴不同等级的⾦⾊军衔星。

其中准尉佩戴的领章有窄饰边,饰边组成“L”形。

⼠官长级:与准尉佩戴的窄饰边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军衔星的不同。

⼠官级:领章⽆饰边,直接佩戴⽩⾊军衔星⼠兵:领章⽆任何饰边和军衔星奥匈帝国军队军衔星有两种佩戴⽅式,⼀种是可拆卸的领章(领章式),还有⼀种是直接把饰边绣在⾐领上(⾐领式),相应的军衔星也佩戴在⾐领上。

世界各国军衔、军服、勋奖章

世界各国军衔、军服、勋奖章

世界各国军衔、军服、勋奖章(大全)目录:第1页1楼中国的军衔:清末和北洋时期2楼民国时期陆军3楼新中国陆军的军衔4楼中国军服5楼新中国55式6楼中国的勋章奖章7楼中国台湾的勋奖章8楼亚、非洲最高军衔汇总9楼以色列、澳大利亚、前伊拉克军衔第2页10楼美国部分(军衔)13楼美国部分(勋章奖章)14楼美国部分(技能章和功勋略表)15楼美国部分(军兵种符号和臂章)16楼美国部分:军服(一)17楼美国部分:军服(二)18楼美国部分:新军服的方案之一第3页20楼苏俄系列:国防部长亚佐夫21楼苏俄系列(沙皇俄国)22楼苏俄系列(苏联1917-1923)领章袖章23楼苏俄系列(苏联1935-1940)24楼苏俄系列(苏联1943-1945)25楼苏俄系列(苏联1943-1945续)26楼苏俄系列:苏联冷战初期(一)大元帅27楼苏俄系列:苏联冷战初期(二)元帅星29楼苏俄系列:苏联冷战初期(二)军衔第4页30楼苏俄系列:1959—1973服饰标志31楼苏俄系列:1959—1973领章32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69年)33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73年)34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73年)35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73年)36楼苏俄系列:苏军军兵种色表37楼苏俄系列:俄罗斯38楼苏俄系列:军服39楼苏俄系列:军服1959年第5页40楼苏俄系列:军服(1969年)41楼苏俄系列:军服(1973年)43楼苏俄系列:勃列日涅夫45楼苏俄系列:勋章-列宁勋章46楼苏俄系列:勋章-十月革命勋章47楼苏俄系列:勋章-红旗勋章48楼苏俄系列:勋章-胜利勋章49楼苏俄系列:勋章-苏沃洛夫勋章第6页50楼苏俄系列:勋章-金星奖章51楼苏俄系列:勋章-母亲英雄勋章52楼苏俄系列:勋章-卫国战争勋章53楼苏俄系列:略章54楼苏俄系列:徽章55楼苏俄系列:综合部分56楼英国57楼德国军衔(二战纳粹)(一)59楼德国军衔(二战纳粹)(二)第7页60楼德国军衔(二战纳粹)(三)61楼德国军衔(二战纳粹)(四)62楼德国军衔(二战纳粹)(五)63楼民主德国(东德)64楼朝鲜65楼朝鲜:军衔66楼朝鲜:略章67楼朝鲜:勋章奖章(一)68楼朝鲜:勋章奖章(二)69楼朝鲜:军服和军兵种符号第8页70楼朝鲜:综合71楼古巴72楼越南73楼越南:军服74楼越南:新军装75楼越南:勋章76楼南斯拉夫77楼南斯拉夫:铁托78楼南斯拉夫:军衔79楼南斯拉夫:标志符号第9页80楼南斯拉夫:军服81楼南斯拉夫:勋表83楼南斯拉夫:勋章(一)84楼南斯拉夫:勋章(二)85楼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一)86楼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二)中国的军衔:清末和北洋时期清末和北洋时期民国时期陆军民国时期空军和海军在此略过新中国陆军的军衔新中国陆军的军衔(还有些武警的,07式新军装就没列了)中国军服下面是中国军服新中国55式新中国55式,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代!59年国庆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贺龙、聂荣臻谈笑间,最生动地展现了老元帅们,运筹帷幄,乐观无畏的品质,伟岸而亲切!中国的勋章奖章下面是中国的勋章奖章中国台湾的勋奖章亚、非洲最高军衔汇总亚洲最高军衔汇总非洲最高军衔汇总以色列、澳大利亚、前伊拉克以色列的澳大利亚的。

西方军装发展沿革

西方军装发展沿革

西方军装发展沿革古代希腊(BC3000年-BC196年)斯巴达重装步兵的甲胄分为盔、胸甲和胫甲三部分,没有铠甲保护的部分用大型圆盾来辅助。

钟型胸甲由前后二部分构成,表面打铸成胸肌型,左侧以铰链相连,右侧用皮带扣住。

胫甲也采用腿肌造型。

头盔上用黑白马鬃制成翎饰。

上身是短袖束腰长衣,脚下是皮凉鞋。

(右)雅典重装步兵的铠甲是由多层亚麻布重叠成5毫米厚而制成的布甲,其中包括胸甲和甲裙。

以后吸收了亚述人制作铠甲的方式,在胸甲的前后编缀青铜甲片来增加防御力。

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双矛头长矛,宽刃剑和以木材为芯、内衬皮革、外包铜皮的圆盾。

(左)中世欧洲骑士(4世纪-17世纪)欧洲的骑士时代始于公元900年前后,持续至中世纪结束的1500年左右。

蛮族动乱结束后,法兰克人、凯尔特人、汪达尔人纷纷建立各自的国家。

其中势力最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查理继承父位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期,开始了大规模地扩张领土战争。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庞大的军队,于是他将征服的土地划成小块,赐给众多的追随者。

这些封地的小领主形成了欧洲最早的骑士阶层。

公元11世纪,菲利蒲1世的军队基本上以重装骑兵为主攻力。

法兰克骑兵的铠甲是用几层皮革重叠缝制成的短袖造型,表面缀有铁环。

头上是带护鼻的圆锥形铜盔。

下身是绑腿和带马刺的皮靴。

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十字军东征标志着骑士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

当时十字军被认为是完美的骑士。

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保护无助的朝圣者,被看成是骑士的最高天职。

骑士的铠甲多为锁子甲。

锁子甲最早在公元前6世纪,由凯尔特人发明,之后被罗马人采用。

十字军东征时,骑士们几乎全部披挂锁子甲。

其重量大约13公斤。

另外,由于长时间被太阳照射,铠甲发热易灼伤皮肤。

为此,骑士们都在外面罩上缝有红十字纹样的白色长袍,头上的圆筒状铁盔上开着横条视孔和用来呼吸的小圆孔。

14世纪以后,为了提高锁子甲的防御力,在胸、臂和腿等容易受到攻击的部分,增加了钢铁板金护甲。

工业革命到战前的男装变化

工业革命到战前的男装变化

巴斯尔时代服饰(1870——1890) 1870年的普法战争, 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欧仁妮皇后逃往英国。 9月4日 巴黎爆发革命,人民群众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 国,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沃斯闭店,时装界一度消沉。 19世纪70年代初取掉了克里诺林,出现了合体的普林 塞斯· 多莱斯,为把长裙整理好堆在后臀部,17世纪末 和18世纪末两次出现过的臀垫一巴斯尔又一次复活, 流行于70年代~80年代,因而此历史时期称为巴斯尔 时代。
浪漫主义时代的男装 在波旁王朝复辟期间,法 国上流社会的绅士们的生活注重典雅和严谨的贵族风 格。受同期女装影响,男装时兴收腰、耸肩,造型装
腔作势、神气十足

1)绅士男装---仍是夫拉克、庞塔龙和基莱的组合。
,也呈细腰、大下 摆的外形,色彩有蓝、紫红、浅黄等,领 用天鹅绒,钮扣用珍珠、铜等制成,轻便 大衣为灰色和浅黄色,而蓝色和青铜色最 时髦。
德国浪漫主义服饰
外披大衣
3)衬衣---从1840年起流行无装饰的实用的简练造型, 竖起的领子翻折下来,形成了现在衬衫领的造型特 点。
4)鞋---此时流行轻骑兵靴和陆军卫兵长靴,高约15 英寸(相当于 38.1cm )。 1820年未出现男女均穿 的低跟高帮鞋,鞋帮高出踝关节约3英寸 ( 7.62cm )。鞋面用本色布和皮革制成,在脚内侧 用带子系结、鞋尖细长, 40年代中期出现有松紧带 的便鞋。
工业革命到战前的男装变化
——西洋服装史(1789-1914)

西洋服装史所指的近代,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为止。这一历 史时期,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宣告了封建专政统治的 结束,法国从此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其中,经过了 1795年~1799年的督政府执政的第一共和制,1799 年~1804年的三执政官政府时代,1804年~1814年 的拿破仑第一帝政时代,1814年~1848年波旁王朝 复辟,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第二共和制,1852 年~1870年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政时代,1871年巴 黎公社革命至1914年是法国的第三共和制。政治上拉 锯式的反复变革,使作为社会镜子的服装文化也发生 着系列变化。男服的合理化、规范化和女子服装的多 元化和格调化是该时代的特征。

世 界 军 服 发 展 图 鉴

世 界 军 服 发 展 图 鉴

世界军服发展图鉴欧洲古代希腊(BC3000年-BC196年)斯巴达重装步兵的甲胄分为盔、胸甲和胫甲三部分,没有铠甲保护的部分用大型圆盾来辅助。

钟型胸甲由前后二部分构成,表面打铸成胸肌型,左侧以铰链相连,右侧用皮带扣住。

胫甲也采用腿肌造型。

头盔上用黑白马鬃制成翎饰。

上身是短袖束腰长衣,脚下是皮凉鞋。

(右)雅典重装步兵的铠甲是由多层亚麻布重叠成5毫米厚而制成的布甲,其中包括胸甲和甲裙。

以后吸收了亚述人制作铠甲的方式,在胸甲的前后编缀青铜甲片来增加防御力。

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双矛头长矛,宽刃剑和以木材为芯、内衬皮革、外包铜皮的圆盾。

(左)中世欧洲骑士(4世纪-17世纪)欧洲的骑士时代始于公元900年前后,持续至中世纪结束的1500年左右。

蛮族动乱结束后,法兰克人、凯尔特人、汪达尔人纷纷建立各自的国家。

其中势力最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查理继承父位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期,开始了大规模地扩张领土战争。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庞大的军队,于是他将征服的土地划成小块,赐给众多的追随者。

这些封地的小领主形成了欧洲最早的骑士阶层。

公元11世纪,菲利蒲1世的军队基本上以重装骑兵为主攻力。

法兰克骑兵的铠甲是用几层皮革重叠缝制成的短袖造型,表面缀有铁环。

头上是带护鼻的圆锥形铜盔。

下身是绑腿和带马刺的皮靴。

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十字军东征标志着骑士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

当时十字军被认为是完美的骑士。

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保护无助的朝圣者,被看成是骑士的最高天职。

骑士的铠甲多为锁子甲。

锁子甲最早在公元前6世纪,由凯尔特人发明,之后被罗马人采用。

十字军东征时,骑士们几乎全部披挂锁子甲。

其重量大约13公斤。

另外,由于长时间被太阳照射,铠甲发热易灼伤皮肤。

为此,骑士们都在外面罩上缝有红十字纹样的白色长袍,头上的圆筒状铁盔上开着横条视孔和用来呼吸的小圆孔。

14世纪以后,为了提高锁子甲的防御力,在胸、臂和腿等容易受到攻击的部分,增加了钢铁板金护甲。

二战·意大利军队军服图册(2)非洲战场

二战·意大利军队军服图册(2)非洲战场

二战·意大利军队军服图册(2)非洲战场Osprey出版公司Men-at-Arms(MAA)系列第349号:意大利军队1940-45(2)非洲战场(1940-43)-The Italian Army 1940-45(2)Africa(1940-43)。

原作者Philip S Jowett,绘图Stephen Andrew,以下是该书的封面:A:入侵英属索马里兰,1940年A1:中士,第17殖民旅第66(厄立特里亚)殖民营1935年-3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这名老兵穿者典型的殖民地士兵制服——浅棕色亚麻布的M1929式上衣、马裤、绑腿和棕色皮凉鞋。

他的红色高筒毡帽帽顶垂着代表他所在营颜色的深浅红色穗带(和军旗以及腰带的颜色一样)。

这种帽子的帽顶往往是浅棕色的,脖带则经常被甩在脑后,帽子前方有神枪手的银色步枪帽徽,而三颗银星代表军人的中士军衔。

他的军衔也通过缝在袖子上臂上的硬质V 字型棉臂章得到显示。

作为营里的军旗手他手持营旗,旗子上有缝制上去的罗马数字“LXVI”(66),这代表了营的番号。

图中的步枪是标准的6.5毫米口径Carcano M1891式步枪,这在殖民军中已经是幸运的了,很多殖民地的士兵使用更老旧的武器。

A2:“杜巴特”酋长指挥官所谓的“白色穆斯林头巾”让那些从索马里边境的部落中招募的轻步兵们格外显眼,而他们身上则穿着被染成黄褐色的被称作tuta的服装。

这些人的军衔是通过他们哨子绳的不同颜色来体现的,图中这种绿色的代表“酋长指挥官”,如果是红色则代表“酋长”,而黑色则代表“副酋长”。

殖民地部队和个别的非正规部队往往使用老式的或者缴获的武器和装备。

这名武士就是使用来自奥地利的战利品——Mannlicher M95步枪以及与之对应的弹药包。

而这些步枪的枪托上经常被火钳印上“AOI”字样,这代表了意属东非(Africa Orientale Italiana)。

A3:士兵,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兵第11黑衬衫兵团作为入侵部队一员的这名黑衬衫部队士兵头戴义务兵们戴的热带头盔,帽徽则是东非黑衬衫殖民军的黄铜徽章。

《服饰的历史》版画集(共500张图片)67-88

《服饰的历史》版画集(共500张图片)67-88

《服饰的历史》版画集(共500张图片)67-8867、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土耳其服饰土耳其妇女的出门服饰(左)、苏丹女眷(中左)、苏丹(中右)和舞女(右)土耳其士兵土耳其耶尼沙亲兵土耳其士兵68、十八世纪早期的军服1704-1730年间的法国元帅(右)和副职军官(左)1704-1730年间的法王路易十五和他的将军1704-1710年间的奥地利骑兵:轻骑兵(左)、骠骑兵(中)和龙骑兵(右)1704-1710年间的奥地利步兵:掷弹兵(左)和燧发枪手69、十八世纪早期瑞士苏黎世人的服饰学生(左)、市民(中左)、市议员(中右)和贵族(右)穿正式礼服的妇女(左)、服丧的妇女(中左)、穿家居服的少女(中右)和戴着“玫瑰帽”的少女(右)女式骑马装,也在婚礼上穿着(左)、中产阶级妇女的节日礼服(中左)、少女(中右)和妇女的访客服(右)穿着“匈斯根”礼拜服(Hussegken)的农民70、十八世纪早期的欧洲服饰法国神父和贵妇路易十四宫廷中的绅士和淑女德国绅士和淑女法国绅士和淑女71、十八世纪上半叶德国和奥地利军队服装1730年符登堡军队:掷弹兵(左)、胸甲骑兵(中)和将军(右)1724-1738年的符腾堡军队,从左到右为:列兵、军官、鼓手、军士1738年康斯坦斯大主教的军队,从左到右:掷弹兵军官、掷弹兵、龙骑兵、步兵1728年奥地利军队:步兵(作)、胸甲骑兵(中)和骠骑兵(右)72、十八世纪上半叶德国和奥地利军队服装(2)1760-1775年间奥地利军队的将军(左)和军官(右)1760-1775年间的奥地利骠骑兵(左)和步兵(右)1760年的普鲁士近卫营军官(左)和掷弹兵(右)1760年的普鲁士骠骑兵军官(左)、赛德利兹将军麾下的胸甲骑兵(中)和掷弹骑兵列兵(右)73、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服饰1780年前人们的服饰穿着紧箍装的淑女神父和穿着“孔塔奇”(Contouche)松女袍的女仆1780年间的绅士和淑女74、1770-1790年间德国中产阶级的服饰曼海姆市的妇女(左)和右侧分别穿着法国式服装和德国式服装的两位斯特拉斯堡妇女。

老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

老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

老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那些珍贵老照片东方战线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俄罗斯帝国(后来为苏联)之间的战事。

与长期呈现胶着状态的西线战事相比,东线战事的战局变化速度要快得多。

德国奥匈两国军队在对俄作战中,长期处在优势状态。

最后以双方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苏联割让大片领土告终。

1914年,当地农民掩埋阵亡士兵,乌克兰卢茨克附近。

1914年,暴尸荒野的受害者,他们基本是平民,死于刺刀下。

1914年,躺在简易雪橇上的伤兵。

1914年,东线战场德军野战面包房的面包师。

1914年,德皇视察东线战场。

1914年,德国士兵架设临时浮桥。

1915年,德国野战医院的帐篷。

1915年,东线的奥地利军队朝喀尔巴阡山脉杜克拉山口方向运动,士兵们在田野上短暂休息。

1915年,波兰,德军野战邮局。

1915年,手持长枪的俄国骑兵队。

1915年,德国兵站在石砌街道上。

1915年,德军占领华沙次日,一群军官们的合影。

1915年,波兰,群众去用沙包强化华沙附近维斯瓦河沿线的俄军战壕。

1915年,波兰,俄军的要塞被德军攻占后彻底摧毁,住房和教堂只剩残垣断壁。

1915年,波兰,节节败退的俄军沿路焚烧村舍,希望能够阻止德军前进的步伐。

1915年,波兰,这座教堂被用来整理德国士兵的大量信件和包裹。

1914年,被击伤的军用卡车停在泥泞湿滑的乡间土路上。

1915年,波兰,匈牙利骠骑兵骑着马在皮尔兹诺到特尔诺沃的路上列队前进1914年,波兰城市卡利什的火车站台被德军彻底摧毁。

1915年,奥地利步兵翻越白雪皑皑的喀尔巴阡山脉。

1915年,军官站在几辆俄军撤退时抛弃并破坏的汽车旁。

1915年,俄军遗弃的受损重炮。

1915年,大口径炮弹躺在地上,俄军的弹药库爆炸后这些炮弹依然完好无损。

1915年,士兵们打算推着马拉货车在加利西亚东部的坑洼路面上前进。

1915年,波兰华沙,德国人在维斯瓦河上运送木材准备建桥。

1915年,大木筏载着德国蒸汽火车头过河。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2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2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2德国非洲军二等兵,穿卡其色非洲作战服(由40型陆军野战服改制)。

非洲军士兵肩章底色、鹰徽底色、领章内色为褐色。

内穿42型热带衬衫,很容易和纳粹党褐衫混淆。

腰带和背带都是帆布制。

野战服纽扣分前期(铝)、中期(锌)、后期(铁),衬衫纽扣是树脂制戴40型钢盔,涂成砂黄色但已开始掉漆。

长靴为帆布制,绑腿为40年8月8*制式,战争前期多为补给部队用。

持毛瑟98K步枪、长柄手榴弹,戴防风护目镜。

右腕袖章为橘红、白双边黑底,内写“AFRIKA CORPS”,这是在北非服役2个月以上得到。

刚入伍时袖章为银边黄底,字样“AFRIKA”,文字两边各有一棵椰子树图案。

左臂佩二等兵臂章,底色为褐色;左胸衣袋佩步兵突击章(1939年9月20*制定,最初发给步兵、山地兵,后也发给机械化部队所属步兵),步兵突击章有金、银2种,这里是银质。

39~40年初期型编织战斗包囊。

非洲缺水,所以携带2个中期型水壶(外装吊带)。

刺刀可做白刃战用。

铲子是一战的老式样,但从35年后以焊接代替老式的铆接工艺,白刃战中铲子可作斧头用。

手拿40型热带帽,每边2个透气孔。

德国山地兵40型制服,佩36型肩章(军士长),兵种色暗绿。

身份牌为德军特有的单个椭圆形,美军为2个。

单个“雪绒花”佩于山地帽/军帽左侧和大檐帽的鹰徽与国徽之间。

刺绣的有橡叶环“雪绒花”佩于野战服右臂袖根16厘米处,按底色配用各型野战服:墨绿-35/36型,田野灰-40~43型,老鼠灰-44型,黑-SS山地野战服全型。

窄长的褐色边肩章配用茶色防风夹克,黄边田野灰底肩章为40、42、43型野战服(侦察兵)用。

德国陆军宪兵。

兵种色血红。

35型钢盔,钢盔徽于43年11月1*取消。

山地兵个人装备:31型山地包囊,35型钢盔,A框型(A-frame)编织战斗包,中期型狭盖水壶和31型饭盒(早期,铝制)。

穿41型野战服(田野灰)和36型军裤(铁灰色),注意41型为6扣,40型为5扣。

拿破仑时期参战各国部队图谱

拿破仑时期参战各国部队图谱

拿破仑时期参战各国部队图谱法兰西法国军队军服多为蓝,白,红三色组成,象征国旗.法国军队分为近卫军和普通部队.近卫军掷弹兵, 狙击兵, 轻步兵, 乐队指挥, 乘骑炮兵, 轻步兵, 海军陆战队士兵, 新兵, 龙骑兵, 炮兵。

法国军队的禁卫军掷弹骑兵, 龙骑兵, 骠骑兵, 猎骑兵(第1团), 枪骑兵(第2团), KELAIREUR(不知何译), 治安官, 马穆鲁克骑兵, 猎骑兵(第2团), 龙骑兵俄罗斯俄国军服多为深绿.从左至右:哥萨克士兵, 哥萨克士兵, 炮兵士兵, 步兵士兵, 步兵军官, 龙骑兵, 胸甲骑兵, 乘骑炮兵, 骠骑兵, 枪骑兵。

奥地利白色军服是奥地利步兵一大特征.奥军主要由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组成,在军服上也有区分.德意志部队裤子为白色,匈牙利部队裤子为浅蓝色.从左至右:胸甲骑兵, 第2龙骑兵团士兵, 第4龙骑兵团士兵, 第5龙骑兵团士兵, 第4骠骑兵团士兵, 第6骠骑兵团士兵, 第5骠骑兵团士兵, 第1骠骑兵团士兵, 炮兵, 枪骑兵第9步兵团士兵(德意志人), 第2步兵团士兵(匈牙利人), 禁卫军士兵(匈牙利团), 禁卫军士兵(德意志团), 第19步兵团(阿尔文齐团,匈牙利人)军官, 第1步兵团圣乔治营士兵, 狙击兵。

普鲁士普鲁士军队特征是军服以深蓝色为基调,正规军帽徽为白色圆环,后备军为白色十字.禁卫军帽子上有白色环绕线条,领子和袖口有白色装饰物.。

从左至右:炮兵士兵, Ostpreu?后备军士兵, Westpreu?后备军士兵, 炮兵军官, Schles后备军士兵, Pomm后备军士兵, Ostpreu?后备军军官, 后备军骑兵, 后备军号手, 狙击兵。

从左至右:Schles胸甲骑兵团士兵(未着胸甲), 布兰登堡龙骑兵团士兵, Westpreu?第1龙骑兵团士兵, Lith龙骑兵团士兵, Schles第2骠骑兵团士兵, Leib第1骠骑兵团士兵, 布兰登堡骠骑兵团士兵, Pomm 骠骑兵团士兵, Schles枪骑兵团士兵, 布兰登堡枪骑兵团士兵。

一战·法军军服图册

一战·法军军服图册

一战·法军军服图册一战法军军服图册标签:一战法国军服军事分类:一战各国军服图册 2010-12-26 18:56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286号:法军(1914-1918)-French Army 1914-1918。

原作者Ian Sumner,绘图Gerry Embleton,以下是该书的封面:A1:中将,法国,1914年他穿着对于法国高级军官来说相当简单的常服,常服上装饰金色纽扣和金色刺绣的肩章,与上衣搭配的还有带皮护腿的马裤以及短靴。

他的军衔通过袖子上的星星和他的将官用平顶军帽来展示,后者带有银色编织线织成的传统线条装饰,这指示他是一名指挥一个军团的少将。

一些将军首选穿着骑兵式短上衣,绕在胸前的七条黑色带子以及袖子上的黑色编织体窄带子的奥地利式绳结为其特色。

骑兵师的将官头戴适合他们身份的头盔。

骑兵斗篷则是大多数将军首选的大衣类服装,袖子上的将星则被移到了领子上。

A2:下士,第50步兵团,法国,1914年可能只有这支部队像图中军人这样戴平顶军帽,军服没有肩章而呈现出1870年以来的步兵风貌。

另外,下士在左臂上佩戴神射手徽章。

理论上,军官穿着与士兵大衣同样材质的上衣,以使自己尽量不太显眼。

但实际上并不有效,因为真正情况下很多军官穿着近黑色上衣,上衣上还带有金色刺绣装饰。

那种朴实的服装从未普遍流行过,以至于很多军官穿黑上衣或士兵的大衣。

军官戴类似于士兵用黑色平顶圆筒军帽的帽子,但是帽墙上的带子由黑色变为蓝色,上面带有金线绣成的数字,深蓝色的丝线滚边则代替了原来的金色编花样式。

平顶军帽的帽套也有使用,但在帽子前方开洞让滚边装饰显露出来。

常服马裤是首选穿着的裤子,一条宽45毫米的黑色带子装饰在外面,裤腿则掖在皮护腿和短靴里。

许多殖民地军官在1911年装备了上述那种上衣,但他们出于显示自己威望的目的而很少穿着。

第14和第15陆军军区的某些战列步兵团(第97、157、158、159和军团预备团)装备了不同于其他部队风格的更接近于山地部队的瘦版制服。

一战巴尔干战场

一战巴尔干战场

一战巴尔干战场一战巴尔干战场标签:一战巴尔干马其顿塞尔维亚门得内哥罗分类:一战各国军服图册 2012-07-25 09:52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356号:巴尔干的军队(1914-18)-Armies in the Balkans 1914-18。

原作者Nigel Thomas和Dusan Babac,绘图Darko Pavlovic。

以下是该书的封面:我的相关日志:二战东欧游击战二战德军山地部队和滑雪部队军服图册南斯拉夫内战军服图册(下)南斯拉夫内战军服图册(上)一战奥匈帝国军服图册(2)一战奥匈帝国军服图册(1)一战意大利军服图册一战土耳其军队军服图册一战俄军军服图册A:奥匈帝国的军队A1:上等兵,第42步兵师第25步兵团,西塞尔维亚Ruma,1914年8月1945年3月至1980年5月先后作为南斯拉夫总理和总统的约瑟普·“铁托”·布罗茨在1913年9月至1917年6月之间在匈牙利的步兵(Honcedseg)中服役。

当时他穿着质量粗糙的普通士兵的“鱼灰色”M1908式夏季制服,这种制服是1908年10月7日开始采用的。

带有未加硬化处理的帽舌的野战帽带有匈牙利人的“IFJ”字母组合(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缩写)徽章。

上衣上带有步兵的“石头蓝色”领章,下部的领子上则带有军衔星徽。

匈牙利的腰带扣、匈牙利人的带有“石头蓝色”绳结装饰的马裤、M1909式棕牛皮装备和8毫米口径的Mannlicher M1895式栓操步枪也出现在图中。

A2:上尉,第47步兵师第7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步兵团第3营,中阿尔巴尼亚,1918年8月1915年9月13日,“鱼灰色”制服被德国人的野地灰色制服所取代,而后者又在1918年被棕灰色的版本正式替代。

图中这名上尉戴标准的穆斯林用圆筒野战毡帽(其实基督徒们也在广泛使用),帽子上装饰半正式的作战徽章。

他的野战上衣带有高立翻领,领子上展示着军衔星徽,红色兵种色领章在1917年的时候已经被简化为一条竖条。

历代国家以及军队军服一览

历代国家以及军队军服一览

军人着用的制式服装。

亦称军装。

有统一规定的式样、颜色、用料和穿着方式。

主要包括军上衣、军裤、衬衣、军帽、大衣、军鞋、标志符号等。

按着装场合的不同,军服分为常服、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

按军种分,有陆军服、海军服、空军服等。

按穿着季节分,有夏服和冬服。

军服有防护、识别和象征三大功能。

军服的式样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式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

简史中国古代军队出征作战时,穿着具有防御和识别作用的盔甲。

西周以前的铠甲,有皮甲,西周出现青铜甲,战国后期出现铁甲。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用短衣袍窄袖,代替宽松博大的中原服装。

秦汉时期,军队除用甲胄外,还有赤黄色絮衣及红色裤子。

南北朝时期,步兵着锦缎或野兽皮制作的裤褶,紧而窄小,长与膝齐。

唐代有将帅用袍、军士用袄之分。

宋朝军服有步军服装和马军服装之分,春衣、冬衣也有不同。

如步军春衣有皂绸衫、白绢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白绢衬衣、麻鞋;步军冬衣有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白绢绵袜头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麻鞋。

马军用绯绢勒帛取代蓝黄搭膊,冬衣增加白绢夹袜头裤,其余与步军同。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和1909年(宣统元年),分别制定了陆军和禁卫军的军服式样。

陆军服装分礼服和常服,礼服上衣为蓝色,裤子是黑色。

冬夏常服均为青灰色,对襟,军官四个口袋,士兵两个口袋,同样颜色的大檐帽。

禁卫军军服,夏季为土黄布料,冬季为瓦灰呢料。

古罗马军队的军人主要是着用白色衣服和盔甲,并在头盔上带有不同颜色的羽毛,以识别各军团。

1670~1672年,法军推行制式服装。

18~19世纪军服式样、颜色不断变化,其中有过单纯注重式样,而实际使用很不方便的情况。

如欧洲不少国家的军队戴熊皮圆筒帽,穿燕尾服,扎白十字带,穿高腰长筒靴。

这种华丽的军服到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

随着火器的改进,这些国家的军队不得不改变那些对实战没有任何益处的军服。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各国所发之各类纪念勋章一组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各国所发之各类纪念勋章一组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各国所发之各类纪念勋章一组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各国所发之各类纪念勋章一组15枚(部分带原盒),尺寸不一。

涉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利比亚”“中国”等七个参战国。

该组勋章系迄今为止,国内拍卖同类收藏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一次,保存较好。

1 一战时期意大利、利比亚战役参战勋章一枚2 法国颁行1914—1915“一战”战争十字勋章一枚3 法国颁行“一战”英勇战功荣誉勋章一枚4 法国颁行“一战”福熙大元帅铜质勋章一枚5 1914年德国颁行“一战”威廉二世大皇帝陛下银质勋章一枚6 比利时颁行“一战”参战纪念奖章一枚7 法国颁行“一战”战功十字勋章一枚8 英国颁行“一战”胜利纪念“3883 SEPOY FARMAN ALI.29 PJBIS”勋章一枚9 意大利颁行“一战”战功纪念勋章一枚10 法国颁行“一战”参战纪念勋章一枚11 法国颁行“一战”军事准备纪念勋章一枚12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颁行“一战”纪念勋章(复制品)一枚13 法国颁行1918“一战”胜利纪念荣誉勋章(大)一枚14 法国颁行1918“一战”胜利纪念荣誉勋章(小)一枚15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皇帝陛下”乔治五世颁发给中国参战劳工银质纪念勋章一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战·奥匈帝国军服图册(2)一战奥匈帝国军服图册(2)标签:一战奥匈帝国军服军事分类:一战各国军服图册2011-01-09 20:03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397号:一战奥匈帝国军队(2)(1914-1916)-Austro-Hungarian Army In WWI(1)1914-16。

原作者Peter Jung,绘图Darko Paviovic,以下是该书的封面:A1:匈牙利君主卡尔一世皇帝,1917年-18年这位君主在视察前线时穿鱼灰色或野地灰色制服(1917年以后,如图所示)。

他戴野地灰色帽顶的参谋军官帽,上衣的款式和元帅的类似,都是隐藏的纽扣设计,胸前和下摆的口袋盖采用三尖头形状,裤子则带有将官用的被称为“Lampassen”的红色裤线条纹。

这位皇帝使用非常简单的棕色皮腰带和皮护腿,他用配金色/黑色穗带式装饰物的将官用匕首代替了马刀。

卡尔一世的脖子上挂着仅能部分看到的金羊毛奖章(Order of the Golden Fleece),而他左胸前佩戴着玛丽亚雷西亚女王大十字奖章(Grosskreuz of the Order of Maria Theresia)的勋章,往下应该有一枚的德国一级铁十字勋章,在他的右胸口袋上应该有一枚所谓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勋章(Franz Joseph-Kreuz)。

这位皇帝喜欢在不同的场合频繁地展示他的各种勋章,在图中他左胸口袋上方的勋章包括了奥地利一级铁冕勋章(Osterreichischen Orden der Eisernen Krone 1.Klasse)、大军功十字与宝剑勋章(Grosses Militarverdienstkreuz mit Schwertern)、一级军功十字章(Militarverdienstkreuz 1.Klasse)和红绶带的铜质军功十字章(Bronzene Militarverdienstrnedaille)以及银禧军事十字章(Military Jubilee Cross),而胸前纽扣上别着德国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

A2:弗兰茨·康德拉·冯·赫岑多夫元帅,提洛尔,1917-18年冬这位前总参谋长现在的工作是提洛尔前线的一支集团军的指挥官。

他戴参谋部军官帽,穿带毛翻领的野地灰色大衣以及引人兴趣的布绑腿和厚重的山地靴。

同样的,根据战争中晚期时的习惯他佩戴代替了军刀的拥有金色/黑色穗带式装饰物(portepee)的军官用匕首。

A3:斯韦托扎尔·博洛埃维奇·冯·博扬上将,伊松佐前线,1917年这名前线指挥官戴野地灰色参谋部军官帽,皮制帽带和帽檐为野地灰色的这种帽子上装饰着磨光的纽扣和金线绕成的军官版圆形花朵型国家帽徽。

野地灰色上衣的标准尺度的领子上装饰着上将的军衔徽章(在1918年2月1日时,他还被提升成为了元帅)。

红色裤边的马裤的裤腿掖在了黑色军官用马靴里面,而作为他的身份所拥有的特权,他的靴子上配了马刺。

这位将军的武器仅限于一把带金色portepee式穗带的M1861式军官马刀,而他脖子上则绕着玛丽亚雷西亚女王军事指挥官十字奖章(Kommandeurskreuz des Militar Maria Theresien Ordens),左胸口袋上佩戴着大军功十字与宝剑勋章(Grosses Militarverdienstkreuz mit Schwertern)(上)和德国一级铁十字勋章(下)。

最后,胸前只佩戴勋章的略章是这位将军的习惯。

B1:上尉,皇家匈牙利军队第7轻骑兵团,1916年1916年开始许多骑兵部队下马改为步行,这名匈牙利轻骑兵上尉戴骑兵的野地灰色无檐军帽,帽子上的军官用圆形帽徽下面是两颗纽扣,帽子左侧则有写着7H(第7轻骑兵团)字样的团章。

军官的上衣领章上展示着三颗金线绣的星星代表上尉军衔。

尽管这个团不再骑马了,他仍然穿着马裤和匈牙利人的黑色马靴。

深棕色腰带的带扣是匈牙利军队军官专用的,装M07 Roth-Steyr半自动手枪的手枪套固定腰带的右腰部,而军官用刺刀和portepee式剑饰则固定在左腰部。

他胸前的奖章略章分别代表三级铁冕勋章、三级军功十字章、铜质军事服役奖章、军官服役奖章和银禧十字军功章。

B2:中士,第1提洛尔人皇帝轻步兵团,1917年在4支提洛尔人皇帝轻步兵团中的持续服役的这名士官戴1916年版野地灰色军帽,军帽的带“FJI”字母组合的老式帽徽下面是两颗塑料纽扣,帽子左侧的布片上写着蓝色的“TJ1”字样。

M16式野地灰色制服上衣的两个肩章扣上都附着方形蜡贴亚麻布片,上面同样出现“TJ1”字样,而草绿色兵种色的领章条是旧式领章的简化版。

胸前别着银质英勇勋章的他背着浅棕色帆布背包,卷起的毯子和亚光面的饭盒附在背包上方。

士官的棕色腰带使用了不值钱的铁制扣带,右肩斜背的浅棕色亚麻布料的干粮包上还固定着一把刺刀,两条背带和皮制弹药盒也裹在他的身上。

最后,他的武器是一把8毫米口径的Mannlicher M95步枪,步枪的枪带是棕色皮制的。

B3:猎犬训练员,医疗部队,1917年末奥匈帝国的军队相当广泛地使用了军犬,他们被用于搜索战场上的负伤人员和拖曳装载物资和武器的小型车辆。

这幅图描绘了一名戴红十字袖标的医务兵和他的猎犬战友。

义务兵戴战争晚期的布制帽顶野地灰色军帽,塑料帽徽上已经显示了他的新君主卡尔皇帝的缩写——字母“K”。

他穿标准版双排扣野地灰色大衣,身上的皮制装备包括了一只棕色的医疗箱以及装M07 Roth-Steyr手枪的手枪套以及为了安全起见套在手枪上的野地灰色绳索。

最后,他身后背的背包上固定着卷好的毯子。

B4:炮兵一等兵,帝国和皇家山地炮兵山地炮兵实际上只在1917年得到了属于他们兵种的制式制服。

这名一等兵穿全套的野地灰色服装。

在帽子正前方的帽章下方有两颗炮兵用纽扣。

在M16制服上衣上配着代表炮兵的红色领条线,山地部队的象征——Wadenstutzen式袜子和山地靴也穿在他的脚上。

他的大衣和饭盒一起附载在背包上,左胸前悬的水壶用布套包裹。

这名军人的武器是M95 Repetierkarabiner式步枪,而M15式轻工兵马刀则放在被涂成野地灰色的刀鞘中。

C1:牧师,迪松佐(Isonzo)前线,1917年这幅图描绘了帝国和皇家联合陆军中的罗马天主教牧师的形象,它取材自正在照顾一名受伤士兵的牧师的照片。

他的身上混合了战前服装和野战服装:黑色帽舌的野地灰色军帽、老式的黑色牧师大衣、剪裁讲究的黑色长裤以及军官品质的军鞋。

牧师的身份通过袖口的三条黄色袖带得以展示。

他脖子上挂的白色丝绸缎带上带有天主教的象征——金色的流苏加滚边以及刺绣的金色十字架,而他胸前则佩戴着二级优异精神奖章(Geistliches Verdienstkreuz 2.Klasse)的绶带。

C2:牧师,巴尔干战场,1916年-18年战壕战爆发不久传统的牧师服装就被证明与前线的环境极不相称,因此那些随军牧师都承认穿野地灰色制服是他们能追随部队并在野战中幸存下来的关键。

这名罗马天主教牧师穿戴标准宽度翻领的M16式制服上衣,领子上的黑色丝织领章上没有任何军衔标识,但再次出现的三条金黄色袖带则指出了他的身份和军衔。

C3:随军犹太教拉比,东线,1916年-18年随军犹太教教士(拉比)为犹太人部队的军人提供精神上关照。

最初,在野战中他们也穿黑色的牧师用短摆大衣,大衣的袖子上带三条袖带。

但随着战争的延续,他们开始和图中这名教士一样改穿野地灰色制服,这一点和他们的基督教同僚们没什么两样。

图中教师身披的祈祷用披肩(Gebetsmantel)采用白色亚麻布制造并带有蓝色条纹。

C4:随军穆斯林教长,巴尔干战场,1917年随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人的部队出征的穆斯林教长也选择穿野战服装,尤其是大战后半段时的野地灰色布料制服。

这名伊玛目的衣服上有和牧师类似的袖带装饰,但他的带野地灰色穗带的野地灰色毡帽则别具特色。

他的上衣是所谓的“卡尔式上衣”,采用立领和扣子暴露在外的设计,窄领子上条纹的暗红色则是波黑部队的识别色。

D1:海军少将阿尔弗雷德·冯·考德尔卡男爵海军少将考德尔卡男爵是的利雅斯特海军军区的司令官,在那里他赶跑了意大利人。

除了指挥海军部队参加岸防战斗以外,他还指挥了帝国和皇家第187步兵旅参加了战斗。

穿着野战制服的他在奥匈帝国海军军官军帽上展示着他的少将军衔标——野地灰色帽墙上的三条金色环带,此外帽子上还装饰着海军帽徽,帽檐则是黑色的。

将军的野地灰色上衣与其他级别军官的不同在于肩章的样式,而他的裤子则是野地灰色马裤并配以天然棕色的皮靴和皮护腿,腰上则是同样材质的带军官用带扣的腰带。

而他的小型7.65毫米口径手枪则放在手枪套里。

最后他的坐骑是一匹利比扎马(Lipizzaner),它就产自的利雅斯特地区。

D2:一等兵,帝国和皇家的利雅斯特海军营,1917年这些部队的成员大多是现抓来的,他们不是帝国和皇家海军的预备役军人就是其他部队的剩余人员,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沿着从格拉多泻湖到的利雅斯特海湾的海岸线上参加战斗。

图中这名一等兵的制服混合了陆军和海军的特点。

他的标准奥匈帝国水手帽的帽冠是野地灰色的,黑色帽墙上绘着金色的文字“K.u.K. KRIEGSMARINE”(帝国和皇家海军),往上面则可看到黑色的带有FJI字样和黄色金属环的帽章。

带有标准宽度立领的M16式制服上衣与马裤式裤子和绑腿相搭配。

这名穿棕色皮靴的士兵拥有标准的野战装备,武器则是7毫米口径的“墨西哥人式”毛瑟步枪。

D3:舰队中尉,帝国和皇家湖区舰队,1917年秋湖区舰队成立于1917年,它的人员来自于防守的利雅斯特海湾的部队和靠近上亚得里亚海海岸的部队。

在内陆水道执行任务的这支部队的军官和士兵都穿野地灰色制服。

这名中尉的帽子是标准的奥匈帝国海军军官帽,但颜色是野地灰色,并搭配金色帽徽和黑色帽舌(一种非正规的白色帽顶的这类帽子有时也能看到)。

他的“卡尔式”上衣的肩章展示了中尉的军衔,而海军的夏季服装也采用这种军衔表示方式。

军官拥有通常样式的棕色皮制装备,M07 Roth-Steyr式手枪则连着野地灰色系索。

此外,他胸前的奖章略章分别是铜制军事服役奖章、卡尔军队十字章和银禧十字军功章。

D4:海员,帝国和皇家的利雅斯特海军飞行站,1917年夏这名执行站岗任务的海员形象取材自摄于的利雅斯特海军飞行站的照片。

炎热的夏季中他穿着轻便制服。

他的海军蓝色水手帽上的文字和帽徽与图D2相同。

标准的海军版背心深蓝色与白色相间,它与白色亚麻布裤子和黑色军鞋相搭配。

海员的皮制野战装备由带暗色扣的棕色皮腰带和位于左胯部的装11毫米口径Rast & Gasser左轮手枪的手枪套所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