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合集下载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褶皱特征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褶皱特征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

285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褶皱特征 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
施炜1,张忠义1,董树文2,刘刚1,胡建民1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大巴山处于南秦岭造山带与下扬子前陆结合部位,即四川盆地东北缘。其前陆以广济一 襄樊一房县一镇巴断裂带为界与北大巴山相接,由西向东绵延约800 km(图1)。大巴山前陆 西段发育典型的叠加褶皱,清楚地记录了其构造演化历史,为查明其构造体制转换提供了非 常有利的条件。
图1大巴山及其周缘构造纲要图
Fig.1 Structure sketch ofDaba
Mountains and its adjacent
area
前人(田作基,1994;杜思清,等,1997;何建坤,1999)已对大巴山的构造叠加变形 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北大巴山,对大巴山前陆西段的叠加变形的研究较少(董树文,等, 2005),对大巴山叠加变形的形成时代及机理存在很大争议。大巴山前陆西段发育典型的叠 加褶皱,, 本文通过野外褶皱形态分析,结合层面和断层面滑动矢量的观测,获得了大巴山前陆西 段中生代两期主要构造挤压应力场,早期(T。一J。)的构造应力场以近南北向挤压为主,大巴 山发生褶皱变形,形成近东西向展布褶皱带,这期构造变形应与印支运动有关;后期(J。 --K。),大巴山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变,构造应力场由近南北挤压转变为近东西向挤压。这 一挤压作用的控制下,房县一镇巴断裂带强烈向大巴山前陆逆掩,大巴山再次发生强烈变形, 其前陆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延伸的紧闭和倒转褶皱。早期近南北向褶皱遭受强烈改造,大巴 山前陆西段形成一幅典型的叠加褶皱图像,这期构造变形可能是燕山运动早期活动的结果。 大巴山叠加变形的研究表明,大巴山中生代的两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均为薄皮构造,早期 构造变形所形成的近东西向褶皱控制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后期的构造变形又强烈地改造 了早期构造形迹。对这一地区开展研究工作不仅对中国中部地块变形的研究有重要参考意 义,为查明其相邻地块活动特征提供了可靠证据,而且对川北油气勘探起重要指导作用。

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

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
( 国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北 京 中 10 8 ) 0 0 3
摘 要 :利用最新 的地震 和地表地质资料 ,对 四川盆 地北部 大 巴山山前构 造进行 综合解 释 。按 构造样式 差异 ,将 大 巴山
山前 构 造 带 划 分 出 3个 构 造 带 :通 江 一 黄 金 口西 N 向 潜 伏 断 褶 带 、五 宝 场 一 铁 山 坡 N W w— N 向 构 造 交 汇 带 及 温 泉 井 E
adE s utr e f n u nigF n e orso dn l,f n s utr t e a e d ie no3 n W t c e bl o q aj —e ̄i.C r p n igy r t t c es lsc nb i d d it r u t We n e o r u y v
W ANG e c e g, Z AO e —hi Z —h n H W n z ,XU — a,LI De g h An n n — ua,CUIYi g n ( e ac ntu e o u Epoainad R s rhIstt o P t l m xlrt n e i ef re o m r , e o hn et P t C i t r a,Bin 10 8 ,C ia eig 00 3 hn ) j
NE f l s;t e ohe sM i — t n h n t maa a,mo t e e o n o d h t ri d L eYa s a o Hi l y a sl d v lpi g NW hr s a l . M u t—t g ssa k d y t u tf ut s lisa e tc e sr cu e d fr ai n r e y o v o s,a d c n r le y c mb n d p e s r te s i i e e td r ci n . tu t r e o m to sa e v r b iu n o to ld b o i e r s u e sr s n df r n ie to s f Ke y wor s: Da a ha o ea d b sn; sr c u e sy e; sa k d sr cur d b s n fr l n a i tu t r t l tc e tu t e; t r s a le fl h u tf u td—o d

大巴山推覆构造特征的探讨

大巴山推覆构造特征的探讨

向逆 冲断层 上 陡下缓 , 面上平 行 出现 , 面上 以叠 平 剖

图中粗实线 为推覆构造 区划范 围
图 1 大 巴 山 推 覆 构 造 区划 图
收 稿 1期 :0 7— 9一 5 2 0 0 叭 1
维普资讯

4 6・ 9



化探 Biblioteka 3 1卷 的太 平 洋板块 的相 互 推 挤 , 终 在 四川 结 晶地块 的 最
周缘 形成 了逆 冲推 覆 构 造 ( 巴 山推 覆构 造 是其 中 大
之一 ) 。另 一 方 面 , 巴山 推 覆 构 造 多 表 现 出 由逆 大
冲断 层造成 的 推覆现 象 , 地质 构造 特征 分析 , 推 从 该 覆构造 不是 位 于洋 壳 消 亡 的潜 没 带 , 是发 育 于 台 而 缘坳 陷 内 , 期 形 变 较 强 的 台 褶 带 及 其 邻 近地 带 。 后 逆冲 推覆构 造 方 向是 由活 动 带 ( 秦 岭 造 山带 ) 南 指
向稳定 区 ( 子地 台 区) , 就 导致 断 裂 和褶 皱 轴 扬 的 这 面 均 向活 动 区倾 斜 , 构造 样式 呈叠 瓦状 。
2 1 拉 张盆地

÷
_
锚≯ :
’ 毫


。 搿t “
一 ≯童
_
j一 《 -
拉张 盆地 出现 在 推 覆 构造 后 缘 , 石 泉 、 阴 、 沿 汉 安康 一线 , 串珠 状 , 窄 不 一 , 呈 宽 向西北一 东 南 方 向
维普资讯
第3 1卷第 6期
20 0 7年 1 2月




大巴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及演化——基于DEM数据处理与应用

大巴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及演化——基于DEM数据处理与应用
收 稿 日期 :2 1 一 O — O 01 Z 3
作者 简介 :付明庆 ,男 ,2 8岁,在读硕士 .西北 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
资 助 项 目 :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目编 号 :4 9 24 项 0 7 10和 4 7 2 4 ) 和 中 石 化前 瞻性 项 目资助 . 0710
第 1 期
付 明庆 等 :大 巴 山 地 区 构 造 地 貌 特 征 及 演 化
5 1
图 l 秦 岭 造 山带及 其周 缘简 图,小框 部 分为研 究 区域
( 中 国 中央 造 山系 及 其 临 区构 造 单 元 区划 图 、改 编 ) 据
Fi. A k th ma h wig t eQi l g Or g ncz n g1 s e c p s o n h n i o e i o e n
件 恶劣 或其 他 条件 限制 无 法 实 地 考 察 的地 区 。 由于 干 涉雷 达 卫 星 获 取 全球 高精 度 高 分 辨 率 D M 技术 的 成功 ,利 用 D M 并 结合 地 质 资 料 进行 地 貌 与 新构 造 研 究 ,不 但 可 以突 破 区域 E E
条件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 ,还可 以取 得理 想 的效果 。
1 DE 数 据 及 图像 M
D M 数 据 是具有 特定 空 问 分 辨 率 的栅 格 数据 ,较遥 感 数 据 更 易 于 可 视 化 和统 计 分 析 , E
随 着分 析技 术 的成 熟 与发展 ,D M 在地 质 学上 的 应 用 范 围也 越来 越 广 泛 ,尤 其是 在 地 质 条 E
付 明庆 ,董 云 鹏 ,张 燕 , 陈 青
(西 北 大 学 大 陆 动 力 学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安 7 0 6 西 1 0 9)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接区构造变形时序浅析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接区构造变形时序浅析
析及 其 构造 应 力 场特 征 U 】 . 地质 学报 , 2 0 0 7 , 8 1 ( 1 0 ) : 1 3 1 4 — 1 3 2 7 [ 1 O 】沈 传 波 , 梅廉夫, 汤济广, 等. 大 巴 山逆 冲 推 覆 带 构 造扩 展 变形 的年代 学制 约U 1 . 原 子 能科 学技 术 , 2 0 0 8 , 4 2 ( 6 ) : 5 7 4 — 5 7 6
演化 f M】 . 北 京: 地 质 出版社 , 2 0 0 6 : 1 — 2 4 8
由上述几点 ,笔者认为米仓 山一 大 巴山构造交接区两期褶皱 发 育的时间应为l ( 2 一 E ,从山前到盆 内,隆升时间逐渐变新 ,背
斜 隆 升 时 间 早 于 向 斜 隆 升 时 间 ,米 仓 山 穹 隆 隆 升 时 间 为 中 白垩 世 ( K ),米 仓 山 、大 巴 山前 缘 构 造 带 变 形 时 间 为 晚 白垩 世 始 新世 ( K 一 E ),米 仓 山 变 形 时 间略 早 于 大 巴山变 形 时 间 ,在 晚 喜 山期 的构 造 活 动 中 ,南 大 巴N W 逆 冲推 覆 构 造扩 展 到 通 南 巴构 造带。
缝 消 除 而 直 接 补 焊 会 因为 裂 缝 的存 在 使 得 该 部 位 成 为 应 力 集 中 区 ,在 后 续运 行 中极 易再 次 开焊 。
图1 0大 巴 山地 区K— Ar 年 龄 分 布直 方 图
结 合K — A r 年龄 ( 图l 0)与 E S R 年龄 资料 分析 ,南 大 巴 山 冲
断 褶 皱 带 构 造 活 动 始 于 印 支 期 , 主 要 定 型 于 中 一晚 燕 山 期
( 1 6 0— 7 0 Ma ),喜 山期 4 O~3 0 Ma 又 再 次活 动 。根 据构 造 递 进

秦岭造山带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构造变形

秦岭造山带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构造变形

第16卷第3期2009年5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Earth S cien ce Frontiers (Ch 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6No.3M ay 2009收稿日期:2009-03-25;修回日期:2009-05-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30314,40272097)作者简介:胡健民(1959)),男,研究员,从事构造地质学、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南极地质研究。

E -mail:jianmin hu@秦岭造山带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构造变形胡健民1, 施 炜1, 渠洪杰1, 陈 虹1, 武国利2, 田 蜜1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H u Jianm in 1, Shi W ei 1, Qu H ong jie 1, Chen H ong 1, Wu Guoli 2, Tian M i 111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 inese A cad emy of Ge ological S cience s,Beij ing 100081,China21Institute of Geolog y and Ge op hy sics ,Ch inese A cad emy of S ciences ,Beij ing 100029,Ch inaHu Jianmin,Shi Wei,Qu Hongjie,et al.Mesozoic deformation of Dabashan curvilinear structural belt of Qinling orogen.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9,16(3):049-068Abstract:T he Dabashan str uctural belt is a part of south Q inling M ountains,which has been regar ded as afor eland thr usting belt of the collisional belt of the no rth and so uth China plates.T he results of the r esear chessho w that the curvilinear st ructur al belt,to the south of Cheng kou -Fangx ian thrust fault in the Dabashanmount ains,has under go ne stro ng superim posed defor matio n dur ing the M eso zo ic.T he Dabashan curv ilinearstructur al belt is composed o f linear fo lds w ith cur vilinear fo ld hing es and some curv ilinear t hr ust faults (D2),which w as fo rmed during the major phase o f defo rmatio n o f so ut h Dabashan.In the wester n curv ilinear st ruc -tur al belt,the fo lds o f D2w ith fold ax es o f nearly south to nort h trending superimposed o n the early w ide foldswith axis o f near ly west to east (D1),and for med a typical cross super imposed structure.In the centr al andeast ern par ts,fo ld axes of D2w ere g radually turned to near ly east -west.T he g eo lo gica l mapping show s thatthere ex isted a phase o f defor matio n that the fold ax es wer e of no rth to near ly south to no rth directio n befo rethe for mation of the cur vilinear structur al belt.Based on the defo rmational sequence,defo rmed str ata,and r e -gio nal geo lo gy ,the autho rs believ e that t he time o f D1,both in western and in central and eastern Dabashancur vilinear str uctural belt,is the late T r iassic to the early Jurassic.It is possible that the defor matio n D1wasrelated to the co llision between no rth China block and Yang tze blo ck.On the ot her hand,t he g eolog ical rela -tionship,g eo chr onolog y and A F T data show that the main defo rmatio n time of D2,is about the late Jurassic tothe ear ly Cr etaceo us(160-110M a).So t he Dabashan curv ilinear structur al belt reco rded two phases of deform -at ion w hich w ere fo rmed during dif fer ent tect onic settings.It is of gr eat sig nif icance fo r the under st anding ofthe ev olut ion of Q inling o rog en.Key words:Q inling or og en;Dabashan curvilinear str uctural belt;M esozoic defo rmation;detachment deforma -tion摘 要: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南部,一直被认为是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带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带。

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的磁组构研究

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的磁组构研究

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的磁组构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作为一种研究岩石构造变形的分析方法,由于其椭球体三个主轴与应变椭球体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的构造变形研究。

目前磁组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应力方向下磁组构的特征,而对叠加地区的研究较少,前人已发现叠加应力,在第二方向应力的作用下,磁线理的方向会发生偏转的现象。

而对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北缘的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研究中已有学者发现磁线理也存在偏转现象,并解释其成因在于南大巴山和米仓山的叠加,但对于构造叠加背景下,磁线理的分布与应力的方向关系和规律仍不明确。

因此本文在此开展了磁组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a.探讨了前陆盆地至造山带的应力变化,在研究区内,自镇巴至通江剖面上,连续采样,测试其磁化率各向异性,进而分析出五种不同的磁组构类型:沉积磁组构、初始变形磁组构、铅笔状磁组构、弱劈理磁组构和强劈理磁组构。

自盆地内部向造山带的方向上,K1在层面上杂乱无章的分布,逐渐集中分布,直至垂直层面。

K3首先是垂直层面,过渡为带状分布,最后与层面平行。

在通江附近是未变形的沉积磁组构,向镇巴方向变为初始变形磁组构、铅笔状磁组构,靠近造山带附近变形组构为劈理磁组构。

研究区的变形程度在北东部最大,向盆地内部逐渐减弱。

b.对南大巴山和米仓山构造带的叠加变形区磁组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米仓山山前和南大巴山山前样品的磁线理与对应地层走向一致,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磁线理方向垂直,得出米仓山的最大主压应力的方向约为131.0°-145.0°。

南大巴山的的最大主压应力的方向约为245.0°。

在南大巴山和米仓山共同作用下使得前陆盆地叠加变形区域的磁线理呈近南北向排列。

而在南大巴山与川东高陡带交接部发现了磁线理的排列与两个不同方向应力的合力方向一致。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以准噶尔盆地为例中国中西部广泛发育挤压构造背景下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特提斯构造域(特提斯洋壳的俯冲和印度板块的俯冲碰撞)和印支运动期前已缝合的块体与块体之间的活动(伸展、挤压挠曲和走滑作用以及引起的热体制)有密切的关系[1]。

在这种复杂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盆地类型与界Dickinsion等(1974) 定义的典型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有明显差别.一些学者分别称其为“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刘和甫等,2000) 及“C 型前陆盆地”(罗志立,1982 ;车自成等,1998) 等[2].因此,将此类与传统前陆盆地在成因机制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形成构造背景有所不同的盆地称为“类前陆盆地”。

研究表明,西天山造山带在新生代分别向南、北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逆掩推覆;在博格达山同样可观察到它分别向南、北两侧的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逆掩推覆。

对准噶尔盆地来说,它周边的山体都向盆地方向推覆:东北边的克拉麦里山体向南西方向逆掩;西北缘的扎依尔山体向东南方向逆掩,即哈拉阿拉特和成吉斯汗推覆构造;盆地南缘的依连哈比尔干山和博格达山向北逆掩(图 6)。

前陆盆地位于造山带前缘,是介于造山带及相邻的克拉通(或稳定大陆块)之间的沉积盆地DickinsonWR[1]于1976年按沉积盆地的成因和构造演化将其划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BallyAW和SnelsonS[2]在1980年将这类前陆盆地称为与B和A俯冲作用有关的缝合带周缘盆地中国西北地区晚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与上述前陆盆地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

其相同点是它们均邻近造山带,属于在其活动前缘受到挤压挠曲作用形成的沉积盆地。

不同点则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晚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在时间上不是发生在紧接洋壳消亡,陆—陆(或弧—陆)碰撞形成的造山带之后,而是在碰撞后又间隔了较长时间由造山带再活动产生的;在空间上位于远离喜马拉雅期缝合带的大陆内部。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大巴山是NWW-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生陆内俯冲作用,大巴山是侏罗纪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大巴山西侧为典型的叠加褶皱变形样式,三叠纪近东西向褶皱叠加上近南北向褶皱构成横跨型干涉变形图像.由此,确立了侏罗纪复合前陆的存在,证明中国东部甚至亚洲东部侏罗纪陆内造山的广泛性,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是波及亚洲中东部的重要构造事件.本文由中石化南方公司项目资助.
作者:董树文胡健民施炜张忠义刘刚DONG Shuwen HU Jianmin SHI Wei ZHANG Zhongyi LIU Gang 作者单位:董树文,DONG Shuwen(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胡健民,施炜,张忠义,刘刚,HU Jianmin,SHI Wei,ZHANG Zhongyi,LIU Gang(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6) 刊名:地球学报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SCIENTIA SINICA 年,卷(期):2006 27(5) 分类号:P5 关键词:叠加褶皱古应力场侏罗纪前陆大巴山。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
尹显娅;罗旭刚;牟成通;陈斌;张焕新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生物礁滩碳酸盐岩沉积相、推覆褶皱构造等典型的地质遗迹为主。

公园内良好的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沉积,加上后期的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及崩塌等作用,形成了类型丰富,瑰丽梦幻喀斯特地貌景观,如绝壁、孤峰、溶洞、石芽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总页数】5页(P311-314,320)
【作者】尹显娅;罗旭刚;牟成通;陈斌;张焕新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059;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四川达州 635000;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四川达州 63500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059;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62;P642.25
【相关文献】
1.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特征、成因分析及景观综合评价 [J], 张晓荔;何政伟;薛东剑;殷继成
2.四川安县国家地质公园震后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蒋芩;殷继成;朱创

3.凤凰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李强[1];赵杰[1];赵景玉[2]
4.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因及演化历史分析 [J], 魏玉燕;张雄;胡峰;贺赤城;何昌成;罗旭;李长超
5.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吴柏清;何政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

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

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董树文;武国利;李海龙;施炜;张岳桥;胡健民;张忠义;李建华;武红岭;田蜜;陈虹【摘要】位于中上扬子板块北缘的大巴山造山带,平面上表现为一大尺度向南西显著突出的弧形带,无论在变形样式和形成时间上都明显与秦岭造山带不同.在大巴山构造格架划分和野外构造变形观测的基础上.通过构造解析,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重建了大巴山晚中生代独特的构造应力场,指出大巴山属陆内造山,形成于J2末,并持续到K1末期.其构造应力场特征,以城口一房县断裂为界,大巴山逆冲推覆带与其前陆冲断褶皱带的特征显著不同.大巴山逆冲推覆带主要表现为NE-SW向构造挤压,而在大巴山弧形前陆带从西向东,由近E-W向挤压,转变为NE-SW向挤压,最后转变为近S-N向挤压,构成一向其外缘扩散的放射状构造应力场.总体上,大巴山造山带由推覆体向前陆,构造挤压作用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扩散.这期构造挤压作用控制了大巴山造山带陆内变形,导致大巴山由北东向南西的显著缩短,同时受到其东西两侧基底隆起--神农架一黄陵地块与汉南地块的强烈阻挡,造就了现今的大巴山前陆弧型构造.其动力学背景可归因于晚中生代东亚板块多向汇聚.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对探讨秦岭造山带动力学特征具有科学意义,为研究川东北油气运聚规律提供了构造地质学依据.【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0(031)006【总页数】13页(P769-780,封4)【关键词】大巴山造山带;晚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弧形构造;陆内造山;多向汇聚【作者】董树文;武国利;李海龙;施炜;张岳桥;胡健民;张忠义;李建华;武红岭;田蜜;陈虹【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8;P553大巴山造山带位于中上扬子板块北缘,秦岭构造带南缘,表现为一系列NNW-NW-EW走向紧密排列的向南西显著突出的弧形褶皱冲断带,显著不同于秦岭-大别造山带线形构造(图1;张二朋,1993;张国伟等,2001;董树文等,2006)。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中 、下 三 大 构 造 层 :上 构 造 层 指 中 三 叠 统 雷 口 坡 组 及 以上地层,岩性主 要 为 紫 红 色 砂 泥 岩,河 流 相 沉 积; 中构造层指下二叠统梁山组至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 层,岩性主要为灰 色 泥 晶 灰 岩,浅 海 相 沉 积;下 构 造 层指中寒武统高台 组 至 上 奥 陶 统 五 峰 组 地 层,下 部 发 育 灰 色 白 云 岩 ,上 部 发 育 深 灰 色 灰 岩 夹 薄 层 页 岩 , 沉积环境由局限海台地相沉积逐渐过渡为广海陆棚 相沉积。
2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所 利 用 的 资 料 主 要 包 括:① 区 内 6 口 预 探 井 (五 科 1 井 、门 南 1 井 、云 安 15 井 、马 槽 2 井 、马 槽 1井和楼1井)的完井报告和 测井 曲 线 等 资 料;② 约 350个野外观 测 点 露 头 描 述 及 其 地 层 产 状 数 据;③ 区内数十条近南北走向的二维地震剖面资料。根据 以 上 资 料 ,在 区 内 设 计 选 取 多 条 长 地 震 剖 面 ,以 断 层 相关褶皱理论为基 础,结 合 各 井 合 成 地 震 记 录 和 实 测产状数据的约束,精 细 解 析 研 究 区 的 构 造 几 何 学 特征,并 运 用 多 滑 脱 层 面 积—深 度 关 系 理 论 对 剖 面 几何学特征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使用平衡剖面技术 对各剖面作平衡恢 复,定 量 计 算 其 构 造 缩 短 量 和 构 造 缩 短 率 ,从 而 分 析 研 究 区 运 动 学 特 征 。
区内 发 育 三 套 主 要 滑 脱 层:一 是 下 三 叠 统 嘉 陵 江组 浅 灰 色 膏 盐 层 夹 薄 层 白 云 岩,厚 度 约 900~ 1600m,由西到东呈现逐渐减薄的趋 势,其 埋 深 由 南 到北差异较 大,最 大 埋 深 可 达 4000m 左 右;二 是 志 留系灰绿色泥页 岩 层,厚 度 约 800~1200m,由 西 到 东 具 有 略 微 增 厚 的 特 点 ,其 埋 深 在 区 内 变 化 较 大 ,最 大埋深可达6000m 左右;三是下寒武统筇 竹 寺 组 和 沧浪铺组灰黑色 泥 页 岩 层,厚 度 约 900~1600m,最 大埋深可达8000m 左右。根据构造 变 形 的 差 异,以 上 述 三 套 滑 脱 层 为 界 ,可 将 区 内 显 生 宙 地 层 分 为 上 、

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的成因_来自砂箱实验的认识

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的成因_来自砂箱实验的认识

第85卷 第9期2011年9月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V ol.85 N o.9Sept . 2011注:本文为国土资源部地壳探测计划项目(编号S inoProbe -08-01)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0-03-01;改回日期:2010-11-20;责任编辑:郝梓国,黄敏。

作者简介:王瑞瑞,男,1984年生。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研究。

Em ail:w an gruiruiw rr@ 。

DOI:CNKI:11-1951/P.20110907.1101.009 网络出版时间:2011-9-711:01网络出版地址:h ttp://w w ki.n et/kcms/detail/11.1951.P.20110907.1101.009.h tm l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的成因:来自砂箱实验的认识王瑞瑞1,2),张岳桥3),解国爱2),许怀智4)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4)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湛江,524057内容提要:基于砂箱实验方法,本文对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大巴山弧形构造的形成,这些要素包括:早期伸展背景下形成的弧形边界、两侧基底地块的砥柱作用、底部滑脱层等。

此外,北大巴山早期的伸展构造对随后挤压背景下的构造组合可能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结合前人研究,大巴山弧形构造的演化可分为五个阶段: 晋宁期,汉南、神龙架和黄陵地块快速隆升,形成 砥柱 ; 古生代伸展环境形成了初始的弧形边界; 中晚三叠世大陆碰撞造山使得构造反转,可能形成了大巴弧的雏形; 在中晚侏罗世陆内造山作用及先成弧成边界、前缘两地块的阻挡、底部滑脱层等因素的控制下形成了大巴弧形构造; 白垩纪后,大巴山弧形构造受晚期走滑断层改造。

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前陆构造中--新生代构造隆升史

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前陆构造中--新生代构造隆升史

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前陆构造中--新生代构造隆升史张艳妮;李荣西;刘海青;朱瑞静;朱德明;王宁;赵帮胜【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4(36)1【摘要】大巴山前陆构造的抬升剥蚀与保存条件对其矿床和油气藏勘探潜力评价极为重要。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通过研究大巴山前陆构造热演化史,恢复构造隆升过程,确定其中-新生代构造抬升剥蚀量,探讨大巴山前陆晚期构造隆升对矿床和油气资源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巴山前陆构造在152 Ma以前快速沉降,沉降速率平均高达150 m·Ma-1,此后便长期处于隆升过程;136~152 Ma时期为快速隆升阶段,隆升速率平均为56.3 m·Ma-1,隆升量约为900 m,是燕山运动导致秦岭造山期后的一次陆内挤压;70~136 Ma时期为较缓慢隆升阶段,隆升速率平均为39.4 m·Ma-1,隆升量约为2600 m,是秦岭造山晚期挤压的结果;0~70 Ma时期的隆升速率为42.8 m·Ma-1,持续时间较长,隆升幅度约3000 m,是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结果。

中生代构造隆升对本区低温热液矿体和油气保存极为不利;上新统以来(8 Ma或5 Ma),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向东扩展的远程效应对大巴山前陆构造的影响不明显。

%The uplift-denudation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 in Dabashan foreland structure are very importantto evaluate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deposit and hydrocarbon reservoirs.Based on the thermal chronology method of apatite fission-track,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y in Dabashan foreland structure,the tectonic uplift process was restored,the tectonic uplift-denudation in Mesozoic-Cenozoic was calculated,and the effects of latetectonic uplift of Dabashan foreland on deposit and hydrocarbon resources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Dabashan foreland structure subsides rapidly before 152 Ma with the average subsidence rate of 150 m·Ma-1 ,and since then,the structure is still in uplift process;the structure uplifts rapidly in 136-152 Ma with the average uplift rate of 56.3 m·Ma-1 ,and the amount of uplift is about 900 m,so that it is a intracontinental extrusion after Qinling orogenic period caused by Yanshan movement;the structure uplifts slowly in 70-136 Ma with the average uplift rate of 39.4 m·Ma-1 ,and the amount of uplift is about 2 600 m,so that it is caused by the extrusion in Qinling late-orogenic period;the structure uplifts continuously in 0-70 Ma with the uplift rate of 42.8 m·Ma-1 ,and the amount of uplift is about 3 000 m,so that it is caused by the Qinling tectonic movement.Tectonic uplift in Mesozoic is unfavourable for epithermal deposit and hydrocarbon reservoir preservation in Dabashan foreland structure;the effect of rapid uplift with extension eastward in Tibetan Plateau on Dabashan foreland structure is not obvious since Pliocene (8 Ma or 5 Ma).【总页数】9页(P230-238)【作者】张艳妮;李荣西;刘海青;朱瑞静;朱德明;王宁;赵帮胜【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1【相关文献】1.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对周缘山体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历史的响应 [J], 马丽芳;鲍晶;应红;胡春华;钟思锐;杨淑芬;宋春晖;孟庆泉2.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J], 施炜;董树文;胡健民;张忠义;刘刚3.四川盆地西北部新生代构造变形模式讨论——对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机制的意义 [J], 罗良;贾东;李海滨;邓飞;李一泉;武龙4.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 [J], 汪泽成;赵文智;徐安娜;李登华;崔瑛5.四川盆地东南缘中新生代构造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李双建;李建明;周雁;沃玉进;汪新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分析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分析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分析李智武;刘树根;罗玉宏;刘顺;徐国强【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06(30)3【摘要】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按照构造变形样式及其组合特征,从北东向南西可依次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又包括叠瓦断层带、断层-褶皱带和滑脱褶皱带等3个亚带)和四川盆地东北部低缓构造区等3个构造带(区).南大巴山冲断带地表构造以类侏罗山式褶皱为显著特征,主要发育叠瓦断层系、断层相关褶皱、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反冲断层系和冲起构造等变形样式.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和滑脱层是控制南大巴山及其前缘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建立了南大巴山及其前缘地区依次从震旦系-下寒武统-志留系-中下三叠统逐渐抬高的多层次滑脱前展模式.【总页数】11页(P294-304)【作者】李智武;刘树根;罗玉宏;刘顺;徐国强【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相关文献】1.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 [J], 杜坤;曾强2.南大巴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几何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徐扬;王存智;程万强;杨坤光3.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和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J], 黄光明;王岳军;赵勇刚;皇甫鹏鹏4.大巴山与雪峰山逆冲构造带J3-K1复合过程的响应--鄂西秭归褶皱带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J], 宋庆伟;颜丹平;焦守涛;吴钪;董周宾5.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 [J], 汪泽成;赵文智;徐安娜;李登华;崔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

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

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董云鹏;查显峰;付明庆;张茜;杨钊;张燕【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08(27)9【摘要】秦岭造山带南缘的大巴山巨型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是在秦岭造山带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与中、新生代以来陆内造山过程中长期复合作用形成的.详细的室内外构造研究表明,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可以巴山弧形断裂带为界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和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北大巴山自北而南依次由安康-武当推覆体、紫阳-平利推覆体、高桥-镇坪推覆体和高潍推覆体逆冲叠置而成.南大巴山则以镇巴-阳日断裂为界,分为北部的前陆冲断褶皱带和南部的前陆褶皱带.北大巴山主要是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和燕山期陆内逆冲推覆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南大巴山则主要是燕山期递进变形过程中的产物.构造变形北强南弱,北以冲断褶皱变形为特征,南以皱褶作用为主;北部褶皱紧闭复杂,向南渐变为宽缓的薄皮构造.逆冲作用在时序上具有由北向南扩展传递的特点.【总页数】16页(P1493-1508)【作者】董云鹏;查显峰;付明庆;张茜;杨钊;张燕【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2;P542+.3【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西缘龙门山冲断推覆构造带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J], 吕志洲;赵锡奎2.南大巴山前陆冲断褶皱带断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保存研究 [J], 周业鑫;丁俊;余谦;王剑;熊国庆;门玉澎;熊小辉;邓奇3.华北陆块东南缘徐淮推覆-褶皱带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J], 彭凌日;舒良树;张育炜4.华北地块南缘向北的薄皮推覆构造及北秦岭加里东造山作用 [J], 马志和;李海平;计文化5.大巴山推覆构造特征的探讨 [J], 李占奎;丁燕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地构造学报告

大地构造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地构造学》课程论文报告主题:秦岭古生代早期-新生代末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姓名: xx - 学院: xx学院班级: xxxxxx二○一x年x月目录摘要 (3)第一章秦岭构造带地理位置及地质特征 (3)第二章秦岭三阶段造山模式 (5)2-1陆-陆碰撞造山阶段 (6)2-2后碰撞单指向叠覆造山阶段 (6)2-3后碰撞双指向叠覆造山阶段 (7)2-4显生宙构造迁移 (9)第三章几种不同的观念 (10)3-1 Sengor的印支期板块碰撞观念[8] (10)3-1-1 对于加里东期陆内俯冲作用的解释 (10)3-1-2秦岭造山带与阿尔卑斯造山带的比较 (11)3-1-3不同于Sengor和Mattauer的观点 (13)参考文献 (14)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末期秦岭造山带三个阶段的造山运动过程及对应时期的迁移方向,包括晚加里东-早华力西期陆-陆碰撞造山,印支-燕山期后碰撞单指向叠覆造山,以及晚燕山-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后碰撞双指向叠覆造山。

在文章开头还介绍了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征。

在最后一章介绍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于秦岭造山带形成的不同见解,包括加里东陆内板块俯冲观点和印支期板块碰撞观点,并简要论述了套用阿尔卑斯造山带模式来解释秦岭造山带的局限性。

第一章秦岭构造带地理位置及地质特征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横亘于中国大陆腹心地带,介于华北和扬子两大地台之间, 西起青海东部,以子科滩盆地与东昆仑相隔, 向东经甘肃、陕西、河南、安徽诸省, 在合肥以东为郑庐断裂所截, 东西延长超过1500km, 宽0-250km , 其范围包括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大别山等山脉。

在地理上, 徽成盆地和南阳、襄樊盆地把造山带沿走向分为西秦岭、东秦岭和桐柏-大别山三个区段。

从地质构造上, 秦岭造山带的北界大致从宝鸡开始向东沿渭河至方城, 然后没人南阳盆地。

这条构造线可称为秦岭北缘边界断层, 北接华北地台。

构造驱动大巴山前陆烃类流体排泄: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证据

构造驱动大巴山前陆烃类流体排泄: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证据

构造驱动大巴山前陆烃类流体排泄: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证据李荣西;董树文;丁磊;施炜【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3(031)003【摘要】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被认为是超高压下油气流体形成和排泄的标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一些断裂和下古生界黑色泥岩和泥灰岩烃源岩微裂隙中分布有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成分分析表明其为低镁方解石.纤维状方解石脉δ13CVPDB和δ18OVPDB比围岩碳酸盐岩的明显变轻,前者δ13CVPDB和δ18OVPDB变化范围分别为-1.9%~-4.8‰和-8.4%~-12.8‰,后者分别为-1.7%~+3.1‰和-8.7%~-4.5‰,且δ13C与δ18O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反映出纤维状方解石脉具有成岩有机流体与浅部流体混合的流体特征.纤维状方解石脉含有共生的固体沥青包裹体、含甲烷液相包裹体和气液二相盐水包裹体等多相态包裹体,其中沥青包裹体为油气运移的残余沥青.气液二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位于140℃和196℃之间(峰值为179℃),盐度较高(平均为9.7wt% NaCl).分别应用盐水包裹体和甲烷包裹体等溶线P—T相图确定出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形成的流体压力为150 ~200 MPa,属于异常超高压流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大巴山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不具有泥岩因压实成岩作用而形成的超高压流体特征.结合沉积和构造演化历史分析认为,印支碰撞造山运动和燕山前陆构造作用导致大巴山褶皱隆起并伴随天然气藏破坏和改造,挤压环境下的超高压构造应力驱动天然气流体排泄,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就是超高压构造应力驱动天然气排泄的产物.【总页数】11页(P516-526)【作者】李荣西;董树文;丁磊;施炜【作者单位】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工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4;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陕西延长石油研究院西安 710075;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相关文献】1.陇东地区延长组构造裂缝方解石脉特征及其与烃类流体活动的关系 [J], 郭凯;曾溅辉;李元昊;刘涛涛2.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主断裂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流体的响应 [J], 徐田武;曾溅辉;张永旺;张忠义;刘玉香3.南黄海盆地含烃热液流体活动:流体包裹体证据 [J], 陈勇;周瑶琪;倪培;胡文瑄;任拥军;赵振宇4.南大巴山前陆冲断褶皱带断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保存研究 [J], 周业鑫;丁俊;余谦;王剑;熊国庆;门玉澎;熊小辉;邓奇5.纤维状方解石脉与构造流体研究 [J], 张艳妮;李荣西;刘海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 为近 东西 向线 形 断 裂 系 和 近南 北 向弧 形 断 裂 系 , 其交 切 关 系分析 表 明 , 前者 发 育 早 于 后 者 。两 组 褶
为重 点 解剖 区 , 在 观测 地层 褶皱 形 态及要 素 的 同时 ,
详 细测 量其 层 面和断 层 的滑动 矢量 。这种 构 造变形 观 测方 法实 际上 是 基于一 种特 殊形 式 的断层 相关 褶 皱 。断 层相 关褶 皱是 指在 成 因上与 断层 作用 有关 的 褶 皱构 造 , 主要 应用 于研 究 沉 积 盆 地层 状 岩层 的构 造 几何 学及 其顺 层 滑动机 制 ( S u p p e , 1 9 8 3 ; J a mi s o n , 1 9 8 7 ) 。这里将 岩 层 中 的顺 层 滑 动 作 为 断 层 的一 种 特殊 形 式 , 则 这 种 断 层 作 用 与 褶 皱 作 用 同 时 发 生 ( S u p p e , 1 9 8 5 ; J a mi s o n , 1 9 8 7 ) , 也 就是 褶皱 层 面滑动

目前对 该 区与油 气运 聚密 切相 关 的前 陆冲断 带
的研究 取得 了很 大进 展 ( 何建坤等 , 1 9 9 7 , 1 9 9 9 ;李 智武等 , 2 0 0 6 ) 。但 是 , 对 大 巴 山前 陆西 段 叠 加 变 形 特征 的 研究 较 少 ( 杜思 清 等 , 1 9 9 7 ; 何建坤 , 1 9 9 9 ; 董 树 文等 , 2 0 0 5 ) , 而 且具体 证 据 尚显不 足 , 使 得对 大 巴 山叠 加 变形 的形成 时代 及机 理仍 然存 在争 议 。本文
维普资讯
l 0 年 第 1 。 o 月 F 地 质 学 报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V o 0 1 c . t 8 1 N o . 1 0
. 2 0 ຫໍສະໝຸດ 7 皱变 形 为 主 , 早 期 近 东 西 向褶 皱遭 受 强 烈 改 造 , 形 成 大 巴 山 前 陆 西 段 较 为 典 型 的 横 跨 叠 加 褶 皱 构 造 。这 期 构 造 变
形是 燕 山 运 动 早 期 活 动 的 结 果 。大 巴 山叠 加 变 形 的研 究 不仅 为 研 究 中 国 盆 一 山系 统 变 形 特 征 提 供 了具 体 例 证 , 而
部位 , 是南方 碳 酸盐 岩 地 区 油气 勘 探 的远 景 区 域 之

重要 方法 之一 , 长期 以来一 直受 地质 学家 的重 视 , 也
取得 了很 大进 展 ( 李 四光 1 9 7 3 ; G h o s h , e t a 1 . , 1 9 6 8 , 1 9 9 2 ; R a ms a y ,1 9 8 7 ; Ka z a k o h ,1 9 8 0 ;贾 精 一 ,
大 巴 山前 陆西 段 叠 加构 造 变 形 分 析及 其 构 造应 力 场 特 征
施 炜 ¨ , 董 树 文 , 胡 健 民 ¨ , 张 忠 义 ¨, 刘 刚 1 )
1 )中国地质 科学 院地 质力 学研 究所 , 北京 , 1 0 0 0 8 1 ;2 )中国地质 科学 院 , 北京 , 1 0 0 0 3 7
万地 质 图进行 初 步分 析 , 结 合 野 外 观 察 表 明大 巴 山
前 陆西段 构造 叠 加 变形 特 征 显 著 , 总体 上 具 有 两 套
断裂 系统 、 两组 褶 皱 体 系 和 两套 区域 性 不 整 合 面 相 互 叠加 干涉 的特 征 ( 图1 ) 。其 中 , 断 裂 系 统 主 要 表
且 对 大 巴 山前 陆 油 气 勘 探 起 重要 指 导 作 用 。 关键词 : 大 巴 山前 陆 ; 叠加变形 ; 构造应力场 ; 印 支 运 动
叠加 变形 研究 是解 析一 个地 区构 造变 形序 列 的
J 底 砾 岩和 J 。 一K 不整合接触面, 指 示 本 区 至少 存 在两 期 较为强 烈构 造运 动 。 大 巴 山前 陆处 于秦 岭造 山带 与 四川盆 地 的结合
1 9 8 3 ; 张 文佑 等 , 1 9 8 5 ; 汤 加 富 等, 1 9 9 1 ; 杜 思 清, 1 9 9 6 ; 黄继钧, 1 9 8 8 ; 乐光禹等, 1 9 9 6 ; 何登发等,
2 0 0 5 ; S u d i p t a S e n g u p t a , e t a 1 . , 2 0 0 5 ; 管 树 巍 等,
选取 了构造叠 加 变形 比较 显著 的大 巴 山前 陆 西段作
2 0 0 6 ) 。位 于 中 国中部 的大 巴 山前 陆 西段 发 育 典 型 的横 跨 叠 加 褶 皱 , 至少存 在 两个褶 皱幕 ( 田作基 ,
1 9 9 4 ; 董树 文等 , 2 0 0 5 , 2 0 0 6 ) 。通 过 对 研 究 区 1: 2 0
内容 提 要 : 大 巴 山 前 陆 西 段 发 育 典 型 的横 跨 叠加 褶 皱 , 清 楚 地 记 录 了 自身 构 造 演 化 历 史 , 为 查 明 大 巴 山 前 陆 构
造 体 制 转 换 提 供 了 非 常 有 利 的 条 件 。本 文 通 过 野 外 褶 皱 形 态 分 析 , 结 合 层 面 和 断层 面 滑 动 矢 量 的 观 测 , 获 得 大 巴 山前 陆 西 段 中生 代 主要 的两 期挤 压 构 造 应 力 场 , 即早期 ( T。 J ) 的构造应 力场 以近南北 向挤压 为主 , 大 巴 山 地 区 受其控制 , 发 生 近 东 西 向展 布 褶 皱 变 形 , 这 期 构 造 变 形 与 印支 运 动有 关 ; 晚期 , 即J 。 K 期间 , 大 巴 山构 造 体 制 发 生 重大 转 变 , 本 区 构 造 应 力 场 由 近南 北 挤 压 转 变 为 近 东 西 向强 烈 挤 压 , 大巴山发生强烈构 造变形 , 大 巴 山 推 覆 构 造 带 以断 裂 活 动 为 主 , 镇巴 城 口~ 房 县 断 裂 带 强 烈 向 大 巴山 前 陆 逆 掩 。而 大 巴 山前 陆则 以强 烈 的 近 南 北 向 延 伸 的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