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完整版
读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有感[1]
参考文献: [1][2][3][4][5][6]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 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和合理的程度。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就有可能取
代以前的制度权威。总之此处的制度是开放的,谁能
在此制度内胜出,就有可能成为新的权威。当然权威
取代的过程必然是痛苦和漫长的,一个新的权威要取
代旧的权威很有可能会带来社会的阵痛。我们可以
允许制度化的权威的改变,但绝不允许制度本身随便
改变,此处的制度适应当代的形势的最好方式是不断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不同组成部分必须要
依次进行。过早的扩展政治参与——包括先行选举
等事——会撼动新兴国家脆弱的政治体制。这样亨
氏提出独特的‘权威主义转型’的发展战略,此战略是
新兴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过渡战略。据此战略,现代
化中的专制提供政治秩序、法制,以及成功的经济、社
会发展的逐项条件。一旦这些构筑板块到位,现代性
责任编辑 赵武
96
亨廷顿权威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他 发现“许多新兴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上确 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却并未取得 与经济同步的发展。而且有许多经济增长较快,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新兴国家,反倒在政治上更 加动荡不安,暴力频繁,政权迭起,险象环生。而那些 经济起步落后或停滞不前的新独立国家,却能安享相 当程度的政治太平。”[1]亨廷顿提出的这个现象很耐人 寻味。为什么有些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或腾飞不仅 没有带来政治上的稳定,反而激化了社会中各阶层的 矛盾,给社会造成了动荡呢?他认为新兴国家动荡的 根源不是国家的贫穷和落后,反而是由于它们过渡追 求致富和发展的欲望。过渡追求财富和发展的欲望 必然导致经济急速片面的发展,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 很有可能会打破以前的政治生态平衡从而带来集团 的分化、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民众积聚膨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在这个变化迅速的社会中,政治秩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政治秩序的变化已经成为了必然
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政治秩序的本质和未
来发展方向。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影响,政治秩序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内部。
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政治秩序也成为了影响国家发展的
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已经不再适用,
国际合作和国际治理成为了必然趋势。
政治秩序已经不再是国家内
部的事务,而是全球范围内的事务。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政治秩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
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广泛,政治秩序
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政治决
策也更加透明和民主化。
政治秩序不再是少数人的事务,而是全体
公民的事务。
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秩序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
传统的政治秩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政治秩序需要不断创新
和改革。
政治秩序的变化需要在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政治秩序的变化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秩序的变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政治秩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也影响着全球的发展。
政治秩序的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只有在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政治秩序的变革和发展。
希望各国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政治秩序的变革和发展,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精选《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初读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略有不易,因此我在大致读完全本的根底上,再细读每一章节,学习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的读书方式,试着给本书的每一章节写读书笔记。
从整本书来看,亨廷顿认为,在国家现代化开展过程中,最重要是稳定的政治秩序,其政治秩序模型的建构逻辑是:社会变迁是根源,稳定政治秩序是目标,权威与制度化是保障。
一.政治差距这一小节,亨廷顿提出,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经济差距,经济开展所和政治不稳定,只是从外表上的因果。
而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政治差距,即一个政府的权威和效能。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向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特别是亚非拉国家纷纷进行了民族独立运动,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这些国家却遭受着动乱与不稳定。
亨廷顿认为造成这些国家动乱的原因不仅仅需要关注这些国家与兴旺国家的经济差距,还需要关注其政治差距。
而一个政府有无效能是区分国家之间的政治差距,仅仅以经济差距来解释这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定或者来判断这些国家的政治开展是不合时宜的。
亨廷顿指出:经济开展和政治开展并不总是正相关的,亚非拉国际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而开展,而是衰朽。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趋势?亨廷顿指出:“在很大的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
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发动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开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p4〕即随着经济的开展,政治参与会不断的扩大,但假设政治趋势制度远远落后于政治参与,其结果必会造成政治社会的不稳定。
为了阻止政治衰朽,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更应注重建立政治权威的重要性,而不是政治自由。
亨廷顿认为,在强大的政治权威建立之前,政治自由例如选举只会造成政治社会的分裂,瓦解公共权威。
二、政治制度在政治社会的开展中,政治制度很重要,在辞海中:“政治制度〞一词解释为“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广义包括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
〞亨廷顿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如何将这些社会团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政治共同体,这就需要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摘要与大纲《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结构、社会规范和组织形式的变迁。
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了新的治理模式和政治稳定策略。
本文将提炼本书的核心框架及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1. 引言现代化对原有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带来的挑战。
作者试图构建一种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的政治秩序理论。
2. 变革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描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背景,包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
分析这些变革如何重塑人们的观念、行为模式和价值观。
3. 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探讨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阶级冲突、经济波动和社会流动性增加等。
强调制度设计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有效的政府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行政能力,还需要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和利益。
4. 政治参与与民主化讨论了公民意识觉醒、多元化政治力量崛起以及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影响。
提出通过增强公民参与度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5. 结构性变化中的社会整合分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如何利用或构建新的社会联系纽带(如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实现不同群体间的有效合作与协调。
强调法治建设对于维护社会公正秩序的重要性。
6. 经验教训总结现代化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又要吸收外来优秀成果以推动全面发展;政府应建立灵活多样的政策框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在维护基本秩序的同时寻求创新解决方案。
结语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现代社会中政治秩序的本质及其构建原则。
作者强调了在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保持稳定与和谐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经济、文化以及技术等各个层面。
通过借鉴书中提出的经验教训,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0
《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10孟东一、名词解释1.土地改革:不仅仅意味着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而且还意味着从根本上从新分配仅力和地位,重新安排以前存在于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基本社会关系。
(p246)2.大革命:—场大规模的革命包含着摧毁陈旧的政治体制和合法性模式,动员新的集团参政,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认可关于政治合法件的新的政治价值准则和新的概念,由一个新的更富活力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以及建立起新的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p254)3.团体集中制:各个部门之间的冲突必须在党主席及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党的组织内解决。
每个地区内的各种公职根据各部门在地区内相对实力加以分配,而每个部门都必须支持其他部门提名的候选人。
这种在党组织内部通过制度化的磋商和妥协解决争端的办法代替了过去采取公开冲突和暴力行动的古罗马执政育式的政治活动。
这种党内的部门性组织.也有助于通过削弱地方上的头子和地区军事首脑的势力以加强中央领导。
各部门的利益都服从于党的利益,并综合成党的利益。
这种把一个有权威性的政治体制同那种仍带有地中海沿岸政治性质的集团结构相结合,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体系,它或许可用斯科特的话恰当地称之为总体中央集权制。
(p261)二、主要命题1.城市反对派集团凭借本身的力量能够使政府垮台,,但是,他们不可能造成革命。
造成革命需要有农村集团的积极参与。
(p240)2.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革命的,但是,他们不能只靠自己就把革命搞起来。
(p240)3.农村主导集团所起的作用实系决定政府稳定或脆弱的关键因素。
(p241)4.在现代化政治中,农村扮演着关键性的“钟摆”角色。
作为把农民纳入政治制度方式的“绿色起义”,其性质决定着以后政治发展的路线。
(p241)5.城市的作用是一个常数:它永远是反对派的力量根源;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
对政治体制来说,城市内的反对派令人头痛但不致命。
农村的反抗派才是致命的。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姓名:**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导师:***日期:2011-11-7《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一、塞缪尔〃亨廷顿的生平及《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历史地位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他在1978年曾是当时担任卡特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所率访华团的成员,据称是专门负责向我领导人解释卡特政府基本对苏战略的。
亨廷顿早年就学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年在哈佛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曾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
他在国际政治学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的理论奠基之作。
该书就是塞缪尔.亨廷顿在哈佛大学执教时从宏观上论述不同类型的新兴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遇种种问题的专著。
该书的出版实际上标志着美国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变世求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使当时年方4l 岁的作者饮誉学坛。
二、《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该书研究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问题,提出了他的政治秩序论,为战后西方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也据此奠定了他作为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政治学大师的地位。
研究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化过程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战后大批第三世界国家赢得了政治独立,但随之出现了急剧的政治动荡,社会陷于深重的矛盾和纷争之中。
亨廷顿则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这一问题,得出了简明而有说服力的观点:政治动乱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之所以以这本书作为我的重点阅读书目,不仅仅是因为老师曾经推荐的原因,更在于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拜读了作者的《民主的危机》,作者关于民主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解决之道都是让我觉得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民主过剩的思考,更是对民主热潮的一次大泼冷水,所以基于进一步了解的意向,我阅读了这部作品,希望能对作者的思想有更深的入的了解。
书的主题如题所见,即如何在处于现代化中的社会实现政治秩序。
作者开头先批判了以往的一揽子现代化思想,认为政治的现代化并不能自然而然地随着经济的、文化的。
现代化而实现,甚至前者有可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与后者产生矛盾,期中最大的矛盾是: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一群现代精英集中掌握权威和权力,而要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则必须扩大政治参与、制度化多元的社会势力。
什么是政治秩序?作者认为,不同于依靠血缘等而形成的自然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除开需要共同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利益互惠和道德认同之外,还需要一套有效的政治体制。
此种政治体制由多元化的社会势力制度化的参与政治形成。
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出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在打破自然共同体的同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政治体制,从而产生新的政治共同体,因此使得国家陷入政治混乱中,政变,暴动,革命跌宕。
亨廷顿把此种状况称为政治衰朽。
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现代化经验。
政治现代化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权威的合理化(建立合法的中央权威),结构的分离(政治组织的专业化、科学化)、政治参与的扩大。
西方的政治现代化,留下了两张十分不同的模式、经验: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欧洲由于拥有强大的教会、封建地主等社会势力,所以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步通常是实现中央集权,利用强大而集中的权力扫除教会、封建地主等阻碍现代化的社会势力,最显著的代表当属法国。
在中央集权的同时致力于政治制度、组织的构建。
最后才有序地扩大政治参与。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依靠中央集权来进行现代化的欧洲国家来说,扩大政治参与必定是困难、而长期的。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资料整理
主要观点:新兴国家的现代化没有政治的稳定将很难取得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而政治的稳定需要合理的权威的维持。
普力夺是指一种政治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它不仅军人干政,而且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
在普力夺制度下各种社会势力相互赤裸裸地对抗,没有什么政治制度也没有一批职业政治领袖被公认或接受为调节各团体之间冲突的合法中介。
政治动荡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经济与社会的变革。
经济发展使经济上的不平等越发严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社会动员又在削弱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现代化这两方面的结合,便产生了政治动荡。
任何一个给定政治共同体的稳定,部分地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新兴的社会势力被动员起来参与政治的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持其政治稳定,必须要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其社会政治的制度化程度也必须尽快地随之提高。
所谓政治制度化,就是指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中的政治组织和程序获得公认的价值观内容和稳定性质的一种进程。
其水平可以用四个标准加以衡量:一是适应性。
二是复杂性。
三是自主性。
四是凝聚力。
,政治现代化主要有三个内容:
一是权威的合理化,同时以单一的全国的政治权威取代其他形形色色的政治权威;
二是划分新的政治机能并创制业专化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
三是增加社会化所有集团参政的程度。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通用7篇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通用7篇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篇1读完亨廷顿的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很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是由一个西方学者站在西方国家政治立场上分析所谓“非西方文化”国家对他们的体系所构成的威胁的一次精彩演说。
并且仅仅是演说。
他的一些观点的形成是在意识形态差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偏见下产生的,而不是站在各个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经济体系合作或者冲突的原因。
在全书一开篇,作者就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分别列举了非洲的部族冲突,塞尔维亚及附近的民族争端,两德、两朝及台海等问题,意在说明的就是“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
”我认为这是一种欠成熟的观点。
首先,作者把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做法看作是“由于文化亲缘关系”而造成的,但他却没有看到其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如果就按作者所说,那么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为什么又要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呢?难道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立仅仅是因为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
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
在列举两德、两朝问题时,作者说“社会被意识形态或历史环境统一在一起,却又被文明所分裂”,我认为,造成上述冲突的原因不能只局限为文明的冲突,而是地域、不同意识形态下利益集团的冲突所造成的。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完整版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延顿(美) / Hunti n gton , S. P. 著,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的作者塞缪尔.P.亨延顿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家政治理论家,常被视为持有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该书视角创新,成为继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的之后第三派学说,在全世界反响巨大,成亨氏理论的奠基之作,也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说家之一的崇高声誉。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近现代化历史和现状的观察评估之上,作者着眼于这些国家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秩序问题。
本书以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为理论分析主线,并据此提出了普力夺政体的概念,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时局的普力夺政体以及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苦难并利用独特的条件逐一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然后又对政治秩序的变迁和建设过程中革命和改革里各社会团体所起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剖析,最后附加地阐述了政党和现代化中政治稳定的关系,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
我们可以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
此书共七章,笔者以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下:第一部分即行文的第一章,提出概念,构建强大政府理论枝干。
作者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初版于1968年,是20世纪政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是一本研究二战后新兴国家由传统国家走向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专著。
在本书中亨廷顿摒弃了当时流行的自由民主的价值判断,而从“政治秩序”的角度去研究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越来越多的殖民地国家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而建立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在独立后开始了所谓的“现代化”进程。
它们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却发展缓慢、停顿甚至发生了混乱,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引起了亨廷顿的关注。
作者在研究新兴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在政治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而那些经济发展落后或赤贫的国家在政治上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为什么有些经济上腾飞的国家没有带来政治上的稳定,却激化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给社会造成了混乱,这引起了作者的思考。
作者认为新兴国家政治动乱的根源不在于国家的贫穷和落后,而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经济上获得地位的人民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但是政治体制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它依然是传统的,容纳不了过多的参与;越来越多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制度的崩溃,从而引发混乱,于是亨廷顿提出了本书的观点。
二、本书内容1、本书的线索:本书共有七章,第一章作者解释核心概念、阐述主要观点(社会动员,政治制度化,政治秩序,政治衰朽等;现代性孕育稳定,现代化过程却滋生混乱),并建立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作者在本书理论框架下以欧洲和美国为例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给新兴国家做参考(主要是推崇欧洲的现代化道路);第三章到第六章主要是分析不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不同阶段的不同阶段和方式:第三章讲述了传统政体的变迁(传统政体现代化的三个挑战和君主政体现代化的三个可能,并引出普力夺政体);第四章讲述了普力夺政体的现象以及发生原因,描述了普力夺政体的特征,分类,普力夺政体的恶性循环最会导致革命;第五章讲述了革命的内容、种类以及作用(革命中各种势力的作用,特别是中产阶级以及农民的“钟摆”作用);第六章讲述了政治现代化中的改革的分类以及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政治1501 李玉卓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观点一:“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
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
观点二: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动乱。
原因:1、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无法满足人民的期望那么将导致社会颓丧。
在大多数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现代化打倒了旧权威却没有建立新权威,流动机会的缺乏和政治制度化程度的低下导致政治动乱程度的增加。
2、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20世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福利等问题接踵而来,政治组织很难同时处理那么多棘手的问题。
第二章政治现代化:美国和欧洲之比较观点一:政治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
观点二:美国和欧洲的政治体制有重大的区别。
“美国社会天生就是现代化的,因此无需强大政府来实现社会现代化。
”欧洲国家的政体权力集中,而美国的权力是分立的。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欧洲国家的社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势力的反对力量大,因此需要集权来对抗传统势力;而美国反对现代化的力量相对弱小,所以集权程度就不高。
第三章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
观点一:权力如财富既可扩大又可缩小,即可集中又能分散。
一个社会中的权力总量取决于该社会中相互影响关系的数量和强度。
观点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会面临两个困难:一是传统的多元政治抗拒现代化的专制,二是君主集权的改革造就了渴望参政的新团体,但却由于专制而缺乏参政的制度化途径。
观点三:君主制覆灭后国家走向的三种可能:寡头君主制;普力夺政体;全面革命。
第四章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普力夺”指政治的社会化,在这种社会里军队、商人、学生、劳工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
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读后感
1.“在一个完全不存在社会冲突的社会里,政治机构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那么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之后,还需要政府吗?不需要了!马克思说,历史进程的终点,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共同体,到时候政治就会变成多余。
这是一种返祖。
2.政府的作用:维系一个共同体。
有三个要素:道德和谐、互利互惠、政治机构(政府),政治机构起到了了人与集团(社会势力)之间桥梁的作用。
3.国家和社会是一组相对的名词。
国家指的是政治机构(政府)、公共权威和政党;社会指的是社会势力。
20世纪落后国家就是因为国家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的演变。
4.政治机构的力量取决于两点:获得支持的广度和制度化。
适应性越强,制度化越高,但是刻板性也越高。
虽然如此,适应性(让政体从一开始存活下来是最重要的)仍然是越重要的,适应性可以用组织的寿命来衡量(简单寿命、领导层更新换代的稳定性、开发新功能的能力)。
5.适应性要战胜刻板性:适应新功能的能力决定了组织能否在新环境中生存下去。
6.稳定来自于复杂性,最好融民主和寡头于一体。
7.政治机构要有自主性,而不是从属于某个特定的利益团体。
同时,要有自我保护的机制,“最高领导层是政治体系的核心,而次要的官职、边际组织和半政治性组织则形成一个漏斗,意欲进入核心的人必须首先通过它的筛选,这样政治体系便可在不损害一根毫毛的情况下,同化新的从政人士。
在没有这层保护措施的政治体系中,新人员、新观点、新社会势力在体系核心内相互替换的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但是这道漏斗也形成了一道屏障,导致社会流动没有那么便捷了。
8.要有内聚力,组织越大,越损耗内聚力。
9.政府的道德:“道德需要有信赖,信赖包含着预测性,而预测性又要求存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行为方式”。
10.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来自于它对人民意志的体现。
公共意志、公共利益,或是体现在一种最高精神中,或是体现在君主中,或是体现在自由竞争的关系之中,总是需要有所体现。
而政府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具体来讲,白宫的利益、国会的利益和最高法院的利益的近似值就是美国人民的利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形势与政策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书是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所著,这是⼀本政治学专著,从宏观上论述了不同类型的第三世界新兴国家在⾛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凝聚了亨廷顿关于社会发展与冲突的重要学术见解。
在第⼆次世界⼤战之后,在欧美少数⼤国⽀配和争霸全球的形势下,其他的民族开始觉醒和独⽴,它们被称作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
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上的⾛向,不仅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也将影响到主要发达国家的地位和政策。
正因为如此,西⽅学者开始对第三世界新兴国家推⾏现代化趋势和进程关注和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崭新⽽独⽴的所谓“现代化学”,并先后构造出了若⼲不同的理论模式或框架。
⾯对这种前所未有⽽⼜带有挑战性的世界政治新格局,西⽅学者先后提出了两种理论,⼀是正统现代化论,学者们把世界各国分为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两⼤类。
早期实现了⼯业化的以英、美为代表的西⽅国家是现代化国家,新独⽴的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仍属传统国家,传统国家经过发展和阵痛,逐步引进和采纳现代性的全部价值标准,摒弃并排除传统社会的历史积累,从⽽过渡到现代化社会;⼆是现代化修正论,认为传统性和现代性并⾮此消彼长的两个对⽴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的,传统性不但具有顽固性,⽽且会吸收现代化的某些成分或层⾯,从⽽获得新的⽣命⼒,譬如,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家庭因袭、裙带关系和门阀政治等就是如此,这些传统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相当多数新兴国家的特定国情,问题不是去消灭它们,⼆是借助它们来实现社会动员和整合,从⽽最终导致现代化。
这两种理论都把⼈类各民族政治⽂化的发展预设为只有⼀条道路,⼀样的过程和类似的结果,现在存在于西⽅发达国家的民主社会是世界其余各国的可靠样板。
⽽亨廷顿⽴⾜于发⽣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舞台上的现状,针对上述的两种理论,提出了第三派学说,即强⼤政府论,或者说是政治秩序论。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政治现代化之路马佳斌2014402008一. 现代化不可阻挡贪婪是人类无法磨灭的本性,几乎所有人都是以相对的眼光认识世界,虽然不能排除有些境界高远的,彻底摆脱贪婪的束缚,但是就人类整体而言,贪婪与生俱来挥之不去。
当然贪婪也并不总是贬义,比如当它指向的是知识或者更现代的政治制度时。
在一个原始社会里,物质水平普遍较低,人们的知识相对匮乏。
没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与更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吸引,很少有人会想到要改变什么。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外来思想的流入,人们开始感觉“不幸福”,在几位有识之士的指引下,现代化成为民众的普遍诉求。
这种趋势无法阻挡,正如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本性无法改变,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历史总在不经意间重演。
也正因为此我认定共产主义无法实现,因为它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力高度发展以至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无法实现,人的需求是一个变量,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限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疑是有限的。
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问过《善恶经济学》的作者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赛德拉切克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的经济为什么要增长?”捷克的人口并没有增加,与此同时民众却要求经济不断增长,唯一能回答这一疑问的就是人的贪婪,人类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
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是填满一个无底洞。
老子似乎对人的这一本性早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在他看来所有的贪婪对于治理国家来说都是有害的,所以他开出的药方是:“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简而言之,即斩断所有能引发人们贪欲的根源。
这是偏激的,却也是唯一有效的,当然也是永远无法真正施行的。
所以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贪婪带来的后果--------这个停不下发展脚步的世界(在老子(zǐ)眼里是不断退步的世界)。
二. 现代化意味着动乱变化中的事物总是脆弱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成书背景早期的政治发展研究(1954-1964)主要是由阿尔蒙德以及他领导的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的比较政治委员会来推动的。
这个委员会的建立也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政治学界的乐观主义,认为政治科学可以以行为主义的方法大行其道。
由于美国对外援助战略的需要,在很多基金会的赞助下,美国的政治发展开始兴起。
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文献主要是在更广泛的现代化理论的一部分。
这种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分法之上的,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基本上是一种技术问题,而且这种过渡是单线的和朝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的。
仅仅根据一些模式变量来划分社会的做法很快遭到了质疑。
亨廷顿早期的作品《政治发展和政治衰朽》(1965年)就指出,政治发展并不一定是“所有的好事都一起来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往往会导致政治的衰朽,比如军人执政、政治动荡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亨廷顿在1968年发表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批判了以往的政治发展研究,提出了新的政治发展观,即强调新兴发展国家的政治稳定,以政治制度化为目标的稳定。
在本书中,亨廷顿试图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立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寻找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二、《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简要内容本书分为七章。
从内在理路上看,在前言中,亨廷顿提出了其理论架构:政治秩序部分的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新兴社会势力被动员起来参与政治的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从理论上对其理论架构进行分析。
本章首先指出各国之间政治上的最大分野是政府的有效程度。
发展中国家出现政治衰朽的原因就在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之间的失调。
亨廷顿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两个角度来分析。
他提出了政治制度的涵义及其四个标准,并从公共利益角度讨论了政治制度。
而现代化则促进了政治意识的多元化,如果政治制度不够发达,就会导致暴力和腐化。
亨廷顿又从社会阶层即城乡差距的视角论述了政治衰朽,并列表分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城市和农村阶层的作用。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目录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结构2. 政治秩序的定义2.1 政治秩序的概念2.2 政治秩序的重要性3. 变化社会对政治秩序的影响3.1 技术发展引起的变化3.2 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3.3 全球化对政治秩序的冲击4. 政治秩序调整的必要性4.1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4.2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4.3 民众参与的必然趋势5. 变革的策略与方法5.1 法律制度的完善5.2 政治体制的发展5.3 社会文明的推动6. 案例分析6.1 政治秩序变革的成功案例6.2 政治秩序调整的困难与挑战7. 结论7.1 总结述评7.2 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政治秩序的变革和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变化社会中政治秩序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政治秩序调整的必要性和策略方法,以期能够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
1.3 结构接下来将从政治秩序的定义、变化社会对政治秩序的影响、政治秩序调整的必要性、变革的策略与方法、案例分析以及最终的结论等方面展开论述。
2. 政治秩序的定义2.1 政治秩序的概念政治秩序指的是一个社会、国家内部在政治领域中形成的有序结构和稳定状态,包括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
2.2 政治秩序的重要性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是一个社会、国家长期稳定与繁荣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的秩序与规范。
3. 变化社会对政治秩序的影响3.1 技术发展引起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政治决策、舆论传播等环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政治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
3.2 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人群结构的调整,对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3.3 全球化对政治秩序的冲击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这给政治秩序的维护和调整带来了新的挑战。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完整版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延顿(美) / Huntington, S. P. 著,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的作者塞缪尔.P.亨延顿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家政治理论家,常被视为持有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该书视角创新,成为继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的之后第三派学说,在全世界反响巨大,成亨氏理论的奠基之作,也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说家之一的崇高声誉。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近现代化历史和现状的观察评估之上,作者着眼于这些国家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秩序问题。
本书以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为理论分析主线,并据此提出了普力夺政体的概念,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时局的普力夺政体以及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苦难并利用独特的条件逐一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然后又对政治秩序的变迁和建设过程中革命和改革里各社会团体所起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剖析,最后附加地阐述了政党和现代化中政治稳定的关系,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
我们可以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
此书共七章,笔者以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下:第一部分即行文的第一章,提出概念,构建强大政府理论枝干。
作者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
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
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
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SHANGHAI UNIVERSITY读书报告课程:权力与笼子书名: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编号:0400J517学院通信学院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一.作者介绍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英文名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
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23岁时即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长达58年,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
曾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
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
塞缪尔·亨廷顿出生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
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其在学术方面的才华,他16岁进入耶鲁大学,两年半后就提前毕业。
服完兵役后,他又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1950年,年仅23岁的亨廷顿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留校任教直到2007年退休。
亨廷顿在哈佛的那班同学精英荟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著名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均是其同班同学。
而他最知名的学生包括创造了“历史的终结”这一日常词汇的著名学者福山,现为《新闻周刊》著名评论家的扎卡里亚等。
亨廷顿经常是一个政治立场受争议的人物。
在美国这个政治重心偏右的国度里,他是一个具有浓重现实政治原则持保守倾向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家:虽然是相对靠左的民主党终身党员,但他却常被视为一个右翼思想家。
他既推崇自由主义,矢志研究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浪潮,同时却又反对美国主动干预和加快这些民主进程。
在其1968年发表的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他警告说“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在此他甚至坦率地承认:对处于现代化过渡阶段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民主与否,要紧的倒是建立能保证社会稳定的政治组织;换言之,关键不在限制权威,倒是建立权威。
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摘要: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研究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问题,提出了他的政治秩序论,为战后西方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增添了新内容。
围绕如何实现政治稳定,文中从加强政治制度化,建立强有力的政党,组织好农民政治参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最后以中国的党政制度如何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字:第三世界;政治参与;政治稳定;政治秩序论;政治参与;和谐社会正文: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是一代又一代善良人士的理想,但是,在以往时代,特别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前,和平理想大多是百姓的朴素愿望或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渗透了自己价值观的道德说教,而鲜见进行实证性分析的科学著作。
从马基亚弗里、卢梭等近世学者开始,社会稳定或冲突问题进入了科学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开始对社会发展产生真正的影响。
二战以后,在政治学领域,亨廷顿关于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颇受人们关注,并特别对中国学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部著作凝聚了他关于社会发展与冲突的重要学术见解,读来让人颇受启示。
亨廷顿在一九六八年出版了他的成名巨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探讨了当时流行的现代化理论。
亨廷顿反对认为在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改造具有优先地位的观点,他立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际发生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舞台上的现状,提出了强大政府的观点,他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故而,欲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看法,是他否认了西方政界和媒体一直坚持以所谓“自由世界”和“民主社会”的意识形态来划分世界各个国家和国家集团的观点,十分尖锐地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不论何种政体,只要它有效地行使职能,维持稳定促进向现代化的平稳过渡,就是有效的政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延顿(美) / Huntington, S. P. 著,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的作者塞缪尔.P.亨延顿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家政治理论家,常被视为持有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该书视角创新,成为继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的之后第三派学说,在全世界反响巨大,成亨氏理论的奠基之作,也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说家之一的崇高声誉。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近现代化历史和现状的观察评估之上,作者着眼于这些国家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秩序问题。
本书以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为理论分析主线,并据此提出了普力夺政体的概念,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时局的普力夺政体以及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苦难并利用独特的条件逐一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然后又对政治秩序的变迁和建设过程中革命和改革里各社会团体所起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剖析,最后附加地阐述了政党和现代化中政治稳定的关系,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
我们可以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
此书共七章,笔者以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下:第一部分即行文的第一章,提出概念,构建强大政府理论枝干。
作者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
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
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
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
并得出三组社会稳乱的公式如下: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废;社会颓废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因此作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政府组织制度化创造和带来的东西。
第二部分即行文的第二章,运用其强大政府理论对比分析了美国和西欧现代化的路径。
作者首先指出政治现代化涉及三个方面即: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
根据这三个方面在政治现实中产生的不同顺序,政治现代化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欧陆型即先权威合理化,继而结构分离,最后扩大政治参与;英国型即先结构分离,继而权威合理化,最后扩大政治参与;美国型:带有浓厚的英国色彩,即都铎制度的继承者。
但美国得天独厚的国内外条件,使其在发展现代化过程中的阻力相比西欧大为减小,因而美国美利坚民族无需强大的政府来实现现代化,所以美国走的是先扩大政治参与、继而权威合理化最后结构分离的道路。
而作者总结道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前身多为传统国家,他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多学习欧洲而不是美国的经验。
第三部分即行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该部分剖析了传统政治共同体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不同历史阶段和方式。
作者首先指出政治体制的两个基本功能:政策创制和同化新的社会势力。
对处在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权力越集中越有利于政策创制和新社会势力的动员。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的三个先后阶段,即I首先集中必要的权力在传统政治、经济、社会中造成变革;II扩大权力,吸收新近动员起来的团体参政,创立一套现代体制;III最后在各参政团体进一步分散权力的诉求下确立团体和机构间相互制衡的机制。
同时作者由此提出了君主制灭亡后国家走向的三种可能:寡头君主制、普力夺政体和全面革命。
随后,作者详尽地介绍了普力夺政体理论,即政治参与水平非常高,军队、学生、劳工、商人等各社会共同体参与政治。
随后用大量有力史料说明了其产生的根源的普力夺社会的几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根据和过渡。
还特别地介绍了军方势力在这几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最后分别从改革和革命两个方面论述和政治秩序发展演变的点点滴滴的关系。
第四部分即行文的第七章,谈论政党与政治稳定的问题。
实际上,亨廷顿在该部分给出了第三世界国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变迁时面对挑战时的方法,即强有力的政党,认为政党能有效地带来社会稳定。
而在党制选择时,亨氏偏向于两党制,既不同于一党制的政党,主宰社会势力也无需多建立政党,两党制能有限地使政治两极化成为制度并使之得以缓和。
本书不愧为政治学领域政治现代化部分的鸿篇巨制、经典之作。
视野宏大,思想独到,论证有力,亮点着实不少。
本书初稿于1968年,处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尖锐交锋的时刻,尤其是正处于越南战争期间,更是将冲突不断升级。
而作者以自己独到的思想挑战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现代化理论的教条权威,同时也是二战结束后20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济和社会进步会给刚刚脱离殖民主义统治的独立国家带来政治稳定。
援助项目和贷款项目、世界银行和地区银行、联合国和经济与发展组织、财团和联营公司、计划人员和政治家,都一窝蜂地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大做文章,忽视了政治差距。
亨氏从美国的起源讲起,美利坚民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济充裕、社会安康和政治稳定。
托克维尔说,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
第三世界国家情况则截然不同,其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
在这一问题上,亨廷顿肯定了共产党的保持政治秩序定心丸的作用。
但从这一点看,本书的出发点令人叹服。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书中令笔者佩服之处不胜枚举,笔者着实难以一一研讨,唯有择其一论之。
亨氏对社会势力变化与政治秩序稳定的问题令我印象深刻。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国家和集体垄断了几乎所有社会资源,并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和单位等固定标准,直接分配资源及权利和义务,从而形成了“两阶级一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形成的传统利益结构。
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十多年的迅猛的发展,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必然存在利益上的不均衡,这样将会激发各单位、个人追求利益的积极性。
人类社会产生伊始,就面临一个基本矛盾,这就是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即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由于个体主客体方面的差异,如能力、社会关系、机遇,使得我们社会会因所占据的资源差异而自觉地区分出不同的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利益势力或集团,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
例如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统计,江苏是49,110,27亿元,而青海只有1,670,44亿元。
根据亨氏的社会理论,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各利益群体存在的利益矛盾不断地促使利益群体谋求政治权力,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他们会主动去争取政治利益,带来新的政治结构体系的分化,这样必然会对政治秩序的稳定造成不小的影响。
根据亨氏等政治学派的理论,保持政治秩序稳定的手段有很多,暴力、专制的方式虽可以实现政治秩序的稳定,但是显然这种稳定的合法性基础不牢固,权威性不能达到最佳值状态。
那么我国政府如何正确应对利益群体多元化政治参与扩大带来的挑战?亨氏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书里我们能找到不少理论基础甚至是答案。
亨廷顿在分析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时指出,“扩大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标志”。
事实证明,公众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它的社会也越稳定,社会氛围也越和谐。
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的通畅、完善和政治参与的理性化、有序化是中央政府吸纳、疏导、整合社会力量,确保安定团结、维护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
根据亨廷顿的理论,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
改革开放30年中形成的新兴社会势力以及接受新思想的原有社会阶层都有政治参与的诉求。
如果现有政治体制对这些诉求视而不见,那么新兴团体可能会用动乱和暴力来“表达意见”。
因此,政府要创造条件扩大各利益群体的参与程度,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健全他们的利益表达机制,保障不同利益群体及其成员的权利和利益。
第一,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的公众利益诉求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听证制度、对公职人员的评议制度、协商谈判制度等,使多元化社会中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正当、规范的渠道输入政治决策系统中,使政府能在决策中综合考虑、整合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从而制定群众普遍认可的政策。
第二,建立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激励机制。
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可以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让公民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责任感,提高政治参与的意识。
第三、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利益表达渠道的功能,也要根据利益群体的发展和变化来创造新的表达渠道,增进各群体、政府、政党之间的利益沟通,缓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形成全社会的利益共识。
人大和政协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主要载体,应切实发挥它们民意表达的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政协则承担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
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利益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市民社会正在形成,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却没有很好的沟通和良性的互动。
稳定农村,缩小城乡差距。
这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城市化,即减少农民。
二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方面,通过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和提高农民工待遇来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后顾之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是缩小城乡差距的良策。
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数量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二代。
亨廷顿指出随着对农村传统价值观念的抛弃和新价值观念的形成,农民工二代和二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父母革命性大大增强。
如果不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注意保护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使其中勤劳能干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上升为中产阶级,那中国的未来将不容乐观。
亨廷顿的书令我折服,但这本书也存在些我观点上的差异。
笔者我不太同意他对组织化程度这一变量的现实解释。
按他的说法,现代化进程中,组织化程度主要依赖于现代化综合性政党的建立。
美国的两党是典型的综合性政党,而欧洲的某些国家中林立的小党则因为代表面狭窄、纲领的目标单一性和缺乏弹性而不符合条件综合性规定,他指出,正是由于政党对政治参与的整合度低导致这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定。
但评价一个社会政治组织化的要素中,政党只是其中相对次要的一个,最重要的是社会的多层次自治能力。
一个社会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其各组成部分是否有能力维持其自身稳定。
检验一个社会维持其自身稳定的能力,最好的机会是看其在上级结构瓦解时,能否继续维持自身的存在。
一个长期稳定的大社会的建立,因而依赖于其各部分由小到大、自下而上、在自治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连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