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

合集下载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

最后,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学术界的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完成了文艺工作者、作家的组织化。

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历史的伟大开端。

2.1958年“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方法之一,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式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4.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

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会议代表。

第二次文代会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了总结;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

5.百花文学: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

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黄正清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

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应该说,对这两类人物,鲁迅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批评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

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

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可以重新作一番探讨。

(一)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

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

总的说来,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更不用说那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

中国知识分子在后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空间

中国知识分子在后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空间
收稿 日期 :0 6 50 20 - - 0 7
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 然而 面对整个世界走 向 后工业化的趋势 , 这些 “ 精英文化” 的守护者——精 英知识分子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 的角色和姿态 , 既 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 , 也是 中国走 向与世界的融
合, 真正迈入后现代文化的关键 。
的价值追求。然而在现代性 向后现代性 的转型过程 中, 由于对真理 的消解 、 对权威的戏谑 、 中心 的反 对 叛等, 使得传统 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在“ 现代性” 的价 值失落中无所适从 , 另~方面又在 “ 现代性文化 ” 后
的世俗 中寻求支撑 而总是在精神上对其加 以排斥 。
这样, 就必然造成了知识分子的双重分裂 : 既找不到 可以退守的阵地 , 又无法认同既定 的事实。他们越 来越清晰地感受到 自身存在价值 的威胁 , 这种威胁 既来 自于后现代文化的外部刺激 , 同时也来 自于由 这种后工业时代所造成 的商业利益原则对 自身的逼 迫。这种由于价值 的错位而造成 的精神的分裂在 由
所 建 立起来 的一 套 “ 精英 文化 ” 实 在 某 一 个 时 期 确
古典向现代的迈进 中就 已经 出现 了, 只是这两次转 型问隔的时问太短 , 以致我们无法从前一次转型中
获得些许的经验 和教训。在价值 的时空位移 中, 王 国维用西方的悲剧观去解读 中国文学作 品, 陷入 就 了价值错位和思想落差的境地。当西方悲剧精神和 中国悲剧精神形成悖反 的时候 , 王国维的意义就在 于 , 以身试法 , 他 用西方的悲剧精神和中国遗老的身 体实现了他的悲剧观。这种价值和精神支撑的双重
分裂 导致 了 19 9 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 始发 出种种悲怆而略带苍凉的呼喊 : 中国知识分子 已经被边缘化或正逐渐被边缘化。与边缘相对应的 是中心 , 然而当高呼知识分子( 文学 ) 被边缘化的同 时, 我们 是否 想 过 , 识 分 子 ( 学 ) 中 国历 史 上 知 文 在 确曾有过一段纯意义上 的“ 中心化” 经历?如果有 , 那么这种中心化的经历对我们 曾经有过什么样 的影 响, 我们是否有必要再坚持下去。另一方面 , 中国知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和身份焦虑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和身份焦虑

( 二 )中国古代 “ 士 ”的延续 “ 儒 者在 本朝则 美政 ,在下位 则美 俗”,道 出了 “ 士” 的政 治和 社会 文化功 能 。秦汉 以降,在 比较 安定 的时期 , “ 士 ”是 政治秩 序和 文化秩 序 的维持者 ;在 比较黑 暗或混 乱 的时期 , “ 士 ”担 负着政 治批 评或社 会批 评的任 务 。中 国的 “ 士 ”通过 “ 内圣外王 ”之道 , “ 为天地 立心 ,为生 民立命 ” 。


知识分子—— 人类社会 的良心
( 一 )西方 “ 知 识分子 ”理论 “ 知 识分 子 ”概念 滥 觞于 西方 ,一个 是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i a , 另 一个 是 i m e U e c t u a l ,前 者源 自俄 国彼 得 ・ 博 博 雷 金 ,后 者 是法 国一些 学者从 “ 德 雷福斯 ”事件 开始广 泛使 用 。葛 兰 西的大 众知识 分子论将 其划 分 “ 传统 的知识 分子 ” 和“ 有 机 的知识 分子 ”为两 类 。到雅各 比 《 最 后 的知识分 子》 , 知识 分子 的角色 发生 了根本上 的转变 ,即 “ 普 通知识 分子 ” 和“ 特殊 知识分 子 ” 。 当代 知识 分子的 公共角色 转变 为 “ 流 亡者 ”、 “ 边 缘人 ”,则 归功于 萨义德 的 《 知识 分子论 》。 由此 看来 , 西 方语境 中的现代 知识 分子是 这样一 群人 , 他 们从人 文 、社会两 个层面 致力 于社会 责任 与政治 责任 , 但 更致力 于在政 治观 念观 照下履 行其社 会责 任 。他 们关 心 人 类社会 的整 体命运 和人 的普遍 利益 ,远远 胜过对 个人 前 途 与命运 的关 心 。于 是 ,对 社会 责任 的强烈 认同构 成 了西 方现 代知 识分 子精神 世界 的立足 点,故 又称之 为 ‘ 人类社

再论知识分子的身份与使命一种实用主义透视——托尼·贝内特的文化批评观念剖析

再论知识分子的身份与使命一种实用主义透视——托尼·贝内特的文化批评观念剖析

2008.5152再论知识分子的身份与使命:一种实用主义透视——托尼贝内特的文化批评观念剖析[摘要]知识分子的定位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许多中外学者都曾经探讨过,并因此引发了大量的争论。

当代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托尼贝内特的学术研究并不回避这一陈旧的话题,而是从当今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视角来深入地重新审查了“知识分子”问题,发现这一问题不是能够在脱离具体的语境下可以解决,相反,必需认识到超然的处理方式仅仅是个幻梦。

[关键词]知识分子;体制;实用主义诚然,文化研究是作为当代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和复杂问题的分析批判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所探讨的问题是传统学科和种种理论流派力所不及的。

时代需要一种新的、跨学科的、兼收并蓄的以及切合实际的批判话语,既定的学科和以往的理论都无法迎合这一需要,于是这一重任历史地落在文化研究的肩上。

这里仅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点展开分析。

在许多文化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主张:吁求文化研究要成为“一种反学科的实践”,他们主张“文化研究的目标的核心价值指向之一就是创造抵制性的知识分子”。

对此,托尼贝内特(T ony Bennett)[1]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专著《文化:一门改革家的科学》中承认,文化研究展示了一种新的跨学科的对于文化形式与实践之理解,也意识到文化研究对社会学、历史、艺术史、文学研究等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他警示地要求我们必须现实地考虑这一事实:“除了别的东西外,文化研究始终一直是并始终有可能是一种体制化的教育学的形式”。

[2]p19因此,在他看来,文化研究作为批判知识分子的工作领域,它的主要体制性的存在条件是由高等教育这一部门提供的。

贝内特试图纠正这一趋向,更具体、更明确地把文化研究引向提供了最典型的体制环境的基本规范之中,并且认为文化研究将来的规划需要以更彻底地有意识和有策略性的形式去考虑这些条件。

然而,这却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主张。

在我们已有的很多较有影响的对文化研究的看法中,它与各种教育机构和实践的关系,已经被描绘成不如它与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的关系重要。

民族文学创作的身份认同与世界视野

民族文学创作的身份认同与世界视野

民族文学创作的身份认同与世界视野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社会或群体的认同感。

在民族文学创作中,作者往往
以自己所属的民族、地域、文化为出发点,探索自己的身份认同。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
常通过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等进行表达和呈现,以彰显自己的身份认同。

中国古代的诗人在其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体现出自己的中国
人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的强烈表达,使得民族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气息,
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和喜爱。

与身份认同相对应的是世界视野。

世界视野是指一个人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在民族文学创作中,作者不仅要表达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也需要展现对世界的独
特见解和认识。

通过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进行表现,作品展现
了作者对世界的多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

一些民族文学作品通过描写异域风情、跨文化
交流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世界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世界视野的拓展,不仅丰富了
民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也为读者呈现了更加广阔的文化和精神世界。

身份认同和世界视野是民族文学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
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貌。

只有充分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同
时又拓展对世界的丰富认知和理解,民族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特色和影响力,
为世界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未来的民族文学创作能够更加注重身份认同和世界视野
的结合,塑造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的文学精品,为人类文学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更大的
贡献。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

从《沧浪之水》看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摘要】《沧浪之水》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小说。

作者通过对知识分子的描绘和分析,展现了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导致其身份转变的悲剧性表现。

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涉及到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选择等多方面因素。

在结尾部分,我们将讨论这种身份转变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展望他们的未来。

通过对这一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处境,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关键词:《沧浪之水》、知识分子、身份转变、描绘、自我认同、价值观念、社会变革、困境、悲剧性表现、原因、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介绍《沧浪之水》《沧浪之水》是一部由中国作家沈从文创作的小说,曾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以描写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挣扎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揭示。

小说以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两代人物为背景,通过对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心理和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认知。

《沧浪之水》中饱含着对知识分子角色的深刻剖析和沉重探讨,通过对不同知识分子的家庭、事业、爱情与友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矛盾。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生动鲜明,他们在追求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过程中遭遇种种挫折和困难,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所处的尴尬和迷茫。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生动刻画,作者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身份转变的悲剧性表现,引发了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1.2 论述知识分子身份转变论述知识分子身份转变是《沧浪之水》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品通过描绘不同阶层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变迁,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挣扎。

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影响,他们不断面临着选择、冲突和矛盾。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知识分子往往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和困惑,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受到挑战和颠覆。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目录引言 (2)一、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2)二、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4)三、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5)四、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7)五、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9)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鲁迅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大多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五种不同的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

本文着重分析以下五类知识分子形象及他们的文化意义: 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关键词:鲁迅;知识分子;觉醒;封建卫道士;形象类型;文化意义论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引言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对鲁迅先生小说形象的研究从没间断过,鲁迅先生以其不羁的性格、超人的文笔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以知识分子的形象最为显明。

在本论文中主要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并阐述人物形象的意义。

纵观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型: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一、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一)已经觉醒的“狂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远没有想到“放火”,他的斗争手段是说理,诉诸人们的理性和良知。

中国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历年书目2000年1月份目录◇性别诗学:意会与构想◇《许名扬文集》隆重出版发行◇奇崛冷艳与淡雅俗白之美--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吴梅村"诗史"论略◇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宋元讲史话本的通俗化特征初探◇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象与器"简论◇儒家的生死观◇孔子学说中的民本主义精华◇浅议孔子的隐退思想◇冯友兰先生的《老子》意义论◇先秦庄学接受论◇彩笔纵横写史著——评吴功正著《唐代美学史》◇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澳门与近代中国革命◇从魏晋之际官僚贵族世袭特权的法律化制度化看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科教兴国千年大计◇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文化至上”和文化责任◇由野蛮到文明,由厮杀到和平,由原始公社到“地球村”◇缺乏预见惟有企盼◇研究二十世纪学术文化的一些意见◇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发展◇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世纪?◇在新千年的曙光之下◇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陈立夫空中访谈录◇否定“殉清”说着实不易——与邓云乡先生再论王国维的死因◇澳门中西文化的接受与过滤◇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2000年2月份目录◇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上篇)◇性灵派诗歌的艺术特征◇论明中期文权的外移——弘治朝文学振兴活动考略◇关于钱钟书的《百合心》◇古代通俗文学中侠女盗妹择夫的性别文化阐释◇对立与和谐——论铁凝的短篇小说◇相反而相成的艺术——试论易与中国山水画的构成◇试探王翬等“四王”的新貌◇丁绍光重彩画的民族审美意识特征◇明清时期东南商人的神灵崇拜◇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陈季同其人其书◇先秦道家之礼观◇试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先秦时期道家政治学说略论◇数字文化中的美学智慧——简评《数里乾坤》◇儒商精神的实质及其现代价值——“儒商精神与21世纪中国及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试论我国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空间与人的文化世界◇周代车的社会功能与文化表现◇魏晋南北朝的自然观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然观2000年3月份目录◇汉魏六朝著书、编集撰人考论◇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下篇)◇诗与禅与模糊思维◇论文学的文化透视◇“百年中国文学”学术座谈会综述◇“在事为诗”申论——对中国早期政治诗学现象的思想文化分析◇论宫词◇《西厢记》艺术成就的多维审视◇“1920-1945”台湾新文学运动与文学发展之概观◇冰心“母爱形象”之探◇“诗”与“史”的逆向——评萧红的《生死场》兼论女性写作◇迎接汉学研究的新发展◇论真武神在宋代的塑造与流传◇儒学的回顾与展望◇21世纪:儒学的地位及儒学研究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中国新儒学热◇女性、女性意识与社会性别◇新书架◇关于稿件的规范化——致作者◇《大教育论坛》杂志稿约◇儒家柔性管理与东亚经济发展◇“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终极理想设定◇深入探讨儒商精神,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也论道安“本无”说的实质◇盛唐经学的窘境——论开、天文化特点与经学发展关系◇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易经》2003年1月份目录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钱中文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温儒敏元白诗体理论探析钱志熙钱钟书《宋诗选注》的文献价值及文献疏失王兆鹏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出路杨维富从《易解》看王安石早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井卦·九三》为中心杨倩描简析洪迈的历史知识张元宋代馆阁之校勘经部书汝企和宋朝政府的图书征集述论丁建军凝晚年心血炼宋学巨制——读漆侠先生遗作《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王晓薇漆侠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宋史研讨会综述周国平“文无隐言”与儒家的形上等级制周裕锴简论“诗亡”与“《春秋》作”之关系——从一个侧面看先秦儒家士人的话语建构工程李春青“国民”与“奴隶”——对清末社会变迁过程中一组中坚概念的历史考察郭双林,龙国存《丧服》用杖制度考论张焕君《丧服》“报服”考述刁小龙《丧服》女子“出嫁不降”考辨陈倩陈独秀晚年的文化见解及逝世后的文化评价胡明侯宝林的相声艺术及其文化史意义田莉2002年香港“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纪要李庆本2003年2月份目录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陈来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罗祎楠诠释三题葛兆光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思想述略张海明超越与回归——从《桃花源记》、《游仙窟》到《仙游记》戴伟华,柏秀娟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黄灵庚“成文”以“尽意”——论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基本思路之一刘方喜李白杜甫诗歌理论主张之比较马守君明代山人群体的生成演变及其文化意义张德建中国古代思想“谓之”话语的价值论底蕴程相占佛像灵验记及其文化意蕴刘亚丁马龙:蚕的化身——中国龙原型试探岳珍忽思慧《饮膳正要》识读札记尚衍斌近年蓬勃发展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耿昇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柳若梅《廿二史札记·元建国号始用文义》辨正——公孙述“大成”国号新解刘建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解张燕婴“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新解彭岁枫荀学研究的新拓展——《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述评汪高鑫关于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反思——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评介赵国华,范正娥从深层次上揭示史学的民族精神——写在《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的宋辽金、元代、明代和清代卷出版之际陈应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简介顾犇2002年“中国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学术讨论会”综述马一虹学术信息2003年3月份目录《中国文化研究》创刊10周年感言韩经太古代的水火崇拜与神话中的珠玉意象——兼论先民长生意识和审美崇尚的关联李炳海中国山水美学发轫考述陈良运前七子乐府诗制作与明中期的民间化运动黄卓越朝鲜时代的礼讼与君统、宗法诸问题彭林钱氏吴越国与日本的交往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王心喜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儒、道生命观詹福瑞儒家道德思想渊源考冯时孔儒之学理解新论林存光宋元时期“婺学”的流变张晶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再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张文勋学海述航——写在《古典文献论丛》之前赵逵夫“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试释黄君良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张西平《巾舞歌辞》研究的历史真相——驳《<公莫舞>剧本定性研究评述》姚小鸥“玉潭照清影”——论渌水亭和它在清初北京出现的文化意义胡慧翼《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书讯论电影《荆轲刺秦王》对历史的哲理反思刘丽文《伟哉中华》书后陈祖武韩国李朝汉诗与诗学的中国文化风习徐江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新增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4月份目录论历史研究的方法漆侠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黄夏年藕益因明的得失例举刚晓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等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著述的流出分期周贵华道德文化的生成与异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反思四题韩经太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陈炎“爱(与)(他)人”——重读孔子的“仁者爱人”伍晓明蔡襄:北宋前期的七绝高手陶文鹏从“物中之道”到“味外之旨”——中国古代的直觉思维对象从哲学向艺术的演化杜道明“味外之旨”说——司空图“诗味”说新论陶礼天西魏北周政治斗争与中央集权之加强杨翠微从磁州窑枕看宋代民间体育徐巍回族语言800年发展史简要回顾——从波斯语到“回族汉语”刘迎胜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刘俐俐文化想象与“重绘”智慧——评杨义学术讲演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黄科安考镜源流与辨章学术的用心之作——评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谢贵安重视文化发展中的地域特性——兼评蔡靖泉教授《楚文化流变史》方铭历史文献学:100年的盛衰升降——读王子今新著《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周苏平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哲学建构——评路文彬的《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雷世文学术信息2004年1月份目录“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笔谈黄卓越晚明社会变迁:研究视角的转换万明晚明社会变迁与农村人口流动林金树“晚明”与“明清之际”赵园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张学智多维视野与心态研究左东岭新名词与新生活——晚明社会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陈宝良构建全方位的晚明社会图景刘勇强晚明民间力量的壮大和活跃高寿仙晚明社会:中心与周边,变化与构造郑炳喆晚明研究中的学科跨越与学科本位张德建清代考据学的分期和派别孙钦善“毛公独标兴体”析论葛晓音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康保成“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钱志熙李贺诗歌的历代接受现象及理论思考陈友冰也谈辛延年《羽林郎》中的“金吾子”阎步克汉代外交使团的组成黎虎曾巩的儒释人才观刘金柱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与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纪德君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麻天祥萨满、羡门与沙门:佛教入华时间新释方汉文从基、儒关系看明清时期基督教的中国化趋向李晟文论20世纪末的“现代主义”群落的先锋创作阎纯德逃禅与脱俗:也谈苏曼殊的“宗教信仰”杨联芬论林语堂对幽默的解读袁济喜六朝书法的文化解释——王元军《六朝书法与文化》读后李秀云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科技——兼评《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周桂钿2004年2月份目录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汤一介面对全球化:给五千年中华文化传统以当代的解读郑敏章学诚的传记写作理论与实践党圣元,陈志杨“苏幕遮”的乐与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与唐代曲子辞的声、词关系探讨李昌集论南朝女性题材辞赋的贵族化郭建勋论宋人词体观念的建构王昊司马光与熙丰时期的洛阳诗坛马东瑶从归庄与朱用纯的关系看明清士风之转变何天杰靺鞨部族分布地域考述马一虹伍子胥和楚国的复仇模式舒大清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新论——兼及对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先生观点的质疑杜寒风明代西樵四书院与南海士大夫集团王元林,林杏容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引论张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张胜冰《红楼梦评论》的现代学术范式——纪念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李庆本《人间词话》诗学趣味浅谈刘宁儒家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的非宗教化王大建《周易》管理思想试探韩德民剑桥汉学管窥傅勇杨涟佚简乔敏十八世纪俄国汉学之创立阎国栋读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有感张德建诗歌意象魅力的探寻——评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方守金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研究方铭东亚中国传统文化暨越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高利华2004年3月份目录论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体归类郭英德论毛、郑《诗》学“正变”说之合理性——兼谈西周中叶文化空间的变化与诗歌功能的转变李春青论《花笺记》的民间风格叶岗欧洲化中国:过去和未来夏瑞春,潘琳明清徽州生存伦理下的多元文化胡中生《不平鸣稿》所见明末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韩秀桃明代徽州的民间诗人朱万曙秦汉时期的女工商业主王子今求实与尊古——晁说之学术思想及其意义张剑“兴”之原始徐文茂从春秋赋《诗》的多种解释看《诗》的实用化轨迹——兼论赋《诗》的历史实质周泉根“诗言志”补辩王以宪桑·桑中·桑女——《诗经》与上古文化研究黄维华出土文献二题高华平《礼记·乐记》非《王禹记》考郝明朝英国循道公会澳门档案中的早期传教士活动汤开建,张照论梁实秋对中西文化的沟通高旭东葡萄牙进驻澳门时中葡两国的形势与澳门的中西文化交流杨翠微发展辩证逻辑和建构文艺美学——读周来祥的《文艺美学》周纪文历史视角的散文流派专论——评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韩晓尊敬传统才能诠释传统——《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的学术价值彭庆生2004年4月份目录儒学正统的重建——王船山思想的特质与定位陈来“人文主义”与“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刘昕岚汉唐皇权与道家方士——阅读陈垣教授编纂《道家金石略》的札记韦庆远16世纪前后中国的“权力经济”形态及其主要路径——中国皇权制度下城市经济形态的典型例证王毅从先秦文献和《算数书》看出入相补原理的早期应用邹大海经典的确认与学科的自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现代展开韩经太先秦“故事俗赋”钩沉伏俊琏论宋玉大小言赋在赋体发展史上的意义王长华,郗文倩论王夫之关于《诗经》中的性爱描写的思想张思齐日本古代的风土记与唐代的图经荆木美行敦煌文学文献与《万叶集》汉文考证王晓平宋朝和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汉文化传播——高丽和日本接受宋朝文化的初步比较陈尚胜论董逌的绘画美学思想张晶中国古典美学的至上追求姚文放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陈太胜《题渊明小像》的作者及其相关问题王人恩从“文学观点”与“文体选目”看《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李金坤清代学术文化研究的新拓展——《清代诸子学研究》序言黄爱平深入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世界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孙海燕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简介2005年1月份目录中国大学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王路江在历史与解释之间——对《谷梁传》定公十年“夹谷之会”记载的诠释史葛兆光楚简《逸诗·交交鸣鸟》补释廖名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墨子传记为残篇说郑杰文《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杨朝明作为生命诗学基础的感悟邵宁宁“感悟”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论基础袁盛勇中国智慧与文体创造——谈感悟思维与随笔创作之关系黄科安感悟:呼唤垦殖的古老田园彭金山前七子文复秦汉说的几个意义向度黄卓越隐逸与济世——陈眉公与晚明的士风吴承学,李斌论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观李铎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兼论对纣王荒淫的认识问题杨琳郑和与满剌加——一个世界文明互动中心的和平崛起万明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周毅《全明词》的缺失订补王兆鹏,吴丽娜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伪校伪注初揭张觉“悠然见南山”确实是在用“商山四皓”的典故吗? 刘刚木简发现、研究之百年大庭脩,徐世虹司马迁与《尚书》之关系考论张强文体宜兼,以成其美——论谢灵运的诗赋互动张佳音对话与重建——评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廖四平,张玉亮从《史记》研究到《史记》学研究——《史记学概论》与《史记》学研究的新起点方铭“中国文论的跨时空对话”学术讨论会会议综述孙海燕2004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李燕2005年2月份目录关于“士风”赵园王夫之《春秋》学中的华夷之辨张学智甲骨文中有关猎首风俗的记载黄天树云梦秦简中的官职名魏德胜从“甚么”、“什么”的使用看《金瓶梅词话》的著录者增野仁,孟子敏“往圣”的一段“绝学”——论孟子“浩然之气”的宗教属性李山,唐巧美公元439年:河陇地域学术发展的转捩点李智君李清照《词论》的再评价张海明论宋代绘画发达的原因邓乔彬《梁书》与《南史》刘勰传异同考辩孙蓉蓉西方人视野中的澳门与广州耿昇利玛窦的《天主教教义》初探张西平“自我”的“超越性”——以萨特解读老庄张文勋孔子“仁”学说的功利特色张燕婴清初学者四书中的经义及典籍考辨举证朱修春李贽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解读刘桂荣性别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李玲一心为学,静观自得——评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李德辉治礼学贵在贯通——《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读后杨华慎终追远继往开来——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宋晓梦2005年3月份目录论道教的文昌帝君张泽洪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廖大珂先秦献捷礼考论景红艳,辛田舞马和马舞刘永连《熹平石经》与汉末的政治、文化规范黄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籍贯刊误述论毛晓阳说“圆照”蒲震元中国山水艺术的生命意识陈良运石涛《画语录》的绘画美学体系张法十七字诗和说诨话于天池,郑秀琴宋代翰林学士撰教坊乐语考论谷曙光试论晁补之的五古——兼论苏门文人的诗体选择张剑《词学筌蹄》考论张仲谋从明清小说看传统家庭生活的阶层性特征段江丽试论B.M.阿列克谢耶夫的汉学研究思想吴泽霖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尝试——《画记》分析川合康三,蒋寅《隋书·经籍志》之“梁有”考释丁延峰“道之”、“齐之”与“矜而不争”新解张诒三北魏献文帝死因考——为文明太后辨诬周思源太极图、《易》与伏羲图腾国光红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吴在庆中日文化交融的艺术之花——《名人》的发生学考察周阅《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序傅璇琮怀旧与文学史写作——评董之林新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路文彬汉学研究的发展、影响与交流——“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综述崔秀霞。

画家职业与知识分子身份

画家职业与知识分子身份

理 1 如 果我 把谜 十 胚 拿到 - 的 背 胜米 淡 问题就 会 复 代 》的侏 ・焦 维 i 朐 = 【 ! = 1 , 毗

“ 前 确定 的 希肇 抱 我看 来 . . 这 既是 知
杂樽 彩 片屯 . f 垃觋 t同 人的 许 多史化 慨 念乃 至史 化 为 r 恒n 赞插 延 妊 r 的 声 找『 _ } 永 日 1 身份实 际 l 经 r 都 比如 {识 分 子 . 国 = l J 中 个 底 扣 碎然后 群厦 新组 建的 过程
现 了 他 仃 对 这 剥t 造 身份 的 译 债 认 尉 . 1 剖 价
lc I l l
家跟知 抒子 冉足 个身份 而是赍二 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的独立人格.
维普资讯
专 题 研 究
姒 l 一 是哉 对 两 订知 讣子 厦J r 职 、 的 t ̄ hl 家 } 个简 单 梳 蜘 讽j 卜f的人格 特柑 我 锟 喜敢曾 终 为 ’ 艺 筢兴 ” l 业 撰写 《 当
容易变成
{ I h 蜒 套话 . }太 曾经说过 : 没有殉逋 者 . : 任何 申 } 来 r 一系 列 对 于 闩I 人格 的 知 氓 召 I 删
运动都会蜕变 为廉 价投机者的利 益集 剧 ”我把 这句话转移 多的某雌 闻 . 如 自f 诸 如民主等 等 , 是 诸 n. 就 到道里 : 不把 - 水概念 弄明r 任何道 德l 帮都落 不到 随 着 近 代 知 识 分 子 的 崛 起 而 f 现 的 从这 些 ]. 丈 l i
维普资讯
■ 杨 卫
要谈 家职, l k与知龊分子 身份的话题 . 我们首先要搞清 叶 世纪 , 耶不是近代意 _ I的相l 抒子 . l 仉 殳 识 近 楚什 幺屉 钶 姒分子 , 刚 . 束谈击也 淡不到要点 . I 谈 甚至很 的背景 . 情恰是 I 革命解放 了t 世纪 的蛛 I 1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所引出的思考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所引出的思考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所引出的思考【摘要】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两部涉及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艺术描写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宗璞和张贤亮对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同的刻画和思考,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成长和认同困境。

两位作家在艺术空间的描写上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展现了他们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不同理解。

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作者对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进而反思当代社会对于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关注和理解。

最终,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比较这两部作品,得出对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艺术创作空间的更深刻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艺术描写、空间、宗璞、张贤亮、《我是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思考、总结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代社会,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宗璞的《我是谁?》和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这两位作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探讨这一问题,引发了我们对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艺术空间的思考。

宗璞的《我是谁?》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内心探索的渴望,文字简洁而深刻,引发读者对自身身份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而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则通过小说的形式,描绘了现代男性在社会角色和家庭关系中的复杂困惑,反映了时代变迁下的性别认同和社会压力。

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以及艺术创作如何描绘空间,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过比较和分析宗璞和张贤亮的作品,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

2. 正文2.1 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基本介绍宗璞的《我是谁?》是一部以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人生困惑为主题的小说。

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位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中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展开,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思想碰撞,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大闪蝶尤金尼娅》中的空间隐喻

《大闪蝶尤金尼娅》中的空间隐喻

第37卷第2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7,N o .22021年3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M a r .2021ʌ收稿日期ɔ2020G11G12ʌ作者简介ɔ崔舒敏(1996 ),女,河南鹿邑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大闪蝶尤金尼娅»中的空间隐喻崔舒敏(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㊀730000)ʌ摘要ɔ«大闪蝶尤金尼娅»中叙事结构具有空间性,空间是凸显主题的重要手段,空间意象和方位设置有着重要的隐喻作用.通过对小说中一些典型空间意象的分析,以及对空间方位设置的整体性关照,探寻了这篇小说中空间的隐喻.首先,庄园具有垂直性特征的空间结构隐喻了它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区域的分隔同时也是阶级的分隔.其次,空间映射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塑造了主体的性格气质和趣味.最后,空间的闪回㊁回溯和位移隐喻了主体的身份危机,同时参与建构主体的身份认同.ʌ关键词ɔ拜厄特,空间隐喻,权力,身份认同ʌ中图分类号ɔI 106.4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1)02G0043G04T h e S p a t i a lM e t a ph o r s i n A n g e l s a n dI n s e c t s C U I S h u Gm i n(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30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n a r r 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A n g e l sa n dI n s e c t s i ss p a t i a l .S p a c e i sa n i m p o r t a n tm e a n s t oh i g h l i g h t t h e t h e m e .T h e s p a c e i m a g e a n do r i e n t a t i o n p l a y a n i m p o r t a n tm e t a p h o r i c a l r o l e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l o r e s t h em e t a p h o ro f s pa c e i nt h e n o v e lb y a n a l y z i n g s o m e t y p ic a l s p a c e a nd t a k i n g i n t oa c c o u n t t h eo ve r a l l s e t t i n g of o r i e n t a t i o n .F i r s t o f a l l ,t h ev e r t i c a l s p a t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m a n o r i s am e t a p h o r f o r i t s s o c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p o w e r r e l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d i v i s i o n o f r e gi o n s i s a l s o t h e d i v i s i o no f c l a s s e s .S e c o n d l y ,s p a c e r e f l e c t s t h e s p i r i t u a lw o r l do f p e o p l e a n d s h a p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t e m pe r a m e n t a n d i n t e r e s t of t h e s u b j e c t .F i n a l l y ,t h e f l a s h b a c k ,b a c k t r a c ka n dd i s p l a c e m e n t o f s p a c e i m p l y t h e i d e n t i t y c r i s i so f t h e s u b Gj e c t ,a n d p a r t i c i p a t e i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i d e n t i t y o f t h e s u b j e c t .K e y wo r d s :B y a t t ;s p a t i a lm e t a p h o r ;p o w e r ;i d e n t i t y ㊀㊀«大闪蝶尤金尼娅»是拜厄特«天使与昆虫»中的第一篇小说.拜厄特以写作 新维多利亚小说 著称,这篇小说的叙事背景亦是设置在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从主人公威廉 亚当森的视角出发对英国庄园的面貌进行了呈现.拜厄特的 新维多利亚小说 创作中,遮蔽与解蔽是重要主题.她所要重构的不仅仅是达尔文主义㊁宗教知识分子和女性,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形式本身也是她重构的一部分,维多利亚时期的叙事传统㊁对时间顺序的沿用都在她的文本里被重构.拜厄特试图通过空间书写打破时间对空间的遮蔽,探索时间的空间化本质,遵循生命体验而不是线性时间框架,书写一种 空间历史 ,展现了被遮蔽的历史和 时间历史 中的 失语者 .这种探索体现在她对小说的空间意象设置和空间布局方面.一㊁垂直空间与功能性庄园社会福柯从观念史角度对空间作出过考察,空间图式经历了从中世纪层级模式的定位空间,到伽利略建构的以延伸取代地方化的无限空间,再到后来被基地化了的空间这样一个变化过程[1]21.可以看到,空间观念处于流变之中.到了现代,空间不再只是孤立的㊁自然的和纯然客观的存在,而是非本质的,社会的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和建构的痕迹.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映照.小说中的布雷德利庄园作为一个贵族家庭社会的典型,它的空间布局同样映射了它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大闪蝶尤金尼娅»中,主人公威廉将布雷德34利庄园的社会结构与蚁巢和蜂巢相类比,将庄园里的权力关系和政治模式投射到对昆虫世界的观察分析之中,发现了两种社会共同具有的功能性特征.布雷德利庄园是一个封闭的家庭空间,空间结构具有垂直性,这种上下层分明的层级结构空间,以空间隔离的方式达成阶级分隔.上下之分有其隐喻涵义, 上 方位总是与向上的力量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光明和正义, 下 方位则意味着堕落,是阴沉㊁黑暗和罪恶的象征.那么在一个社会里,不同的空间方位就不是纯然客观的,人物所处的空间领域对应了他们在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在庄园里客厅㊁舞厅㊁卧室等外现的㊁宽敞明亮的空间单位,位于庄园空间的上方位.客厅是一个封闭空间里的公共空间,既是家庭与外界的联系,也是交待家庭事务并且进行决策的主要场所,是家庭空间的权力中心,掌握着客厅和舞厅场所的话语权的个体同时也就是整个权力结构中的核心人物.在布雷德利庄园里,客厅和舞厅的中心人物都是奥兰巴斯特夫人, 进进出出的女管家听候她的指示,米德小姐带着小姑娘们来背诵诗歌和乘法口诀,男管家拿来有关文件,厨师穿梭来去,园丁擦净靴子,带来鳞茎罐㊁小花束和新的栽培图样 [2]29.她终日待在小客厅,无疑是庄园的真正掌控者.马房和吸烟室是布雷德利庄园里典型的娱乐空间,为埃德加等贵族子弟所掌控占有,他们深谙英国贵族社会所推崇的马术,成为其贵族身份的象征.阁楼和地窖这样狭小的空间 围场 是底层人群的聚居地.小说里威廉一开始作为寄居者也被安置在阁楼,与尤金尼娅成婚后,居住的卧室才从阁楼换到了宽敞的新房间.地窖位于垂直空间的下方位,相对于阁楼要更加阴森隐秘,不见天日,是一栋建筑里被隐藏起来的密闭空间,处于被庞大庄园遮蔽的阴影里.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总是互相照应的, 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有空间区隔的倾向,在社会空间中互相接近的人,不论是出于选择或必要,常会发现他们在地理空间中也紧邻一起 [1]296.家庭空间被切割成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它所对应的行为者.在这个社会等级关系中,居于上层的人同时占据垂直空间的上方位,他们的声音可以被听到,行动可见.而居于社会结构下层的人蜷缩于垂直空间的下方,他们是沉默的一个群体,在黑暗中活动,在庄园社会中,他们的存在被遮蔽,处于失声状态.小说中威廉只有在比日常作息更早的时间起床时才会偶遇他们,这是与他白天所接触的人群不同的㊁完全陌生的另一个群体,他们 总是那么忙碌,多半时候都沉默不语.他们常常从自己房间跑出来,走进威廉从来不曾深入过的神秘区域 [2]80.他们行动不可见,默默劳作.家庭空间是对社会空间的一个隐喻, 家庭空间和社会空间在相互地再生产,社会空间将其权力结构投射到家庭空间中来 [3]165.人们在各自的空间区域里被规训㊁塑造,这样一来,庄园就通过空间分隔完成了社会的权力分配.然而,布雷德利庄园又不纯然是彰显阶级分隔的空间,作为英国贵族社会的代表,它强调血统的纯正和传承,社会分层明晰,人们各安其位,共同建构并维持这一空间政治模式的运转.这与蚁穴以繁衍为目的㊁分工协作的社会结构相似.人们以各自承担的功能为存在意义,情感被遮蔽,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性被消除.在这个空间里,承担生育繁殖功能的女人是权力中心,如同蚁穴社会中的大母蚁.仆人则在庄园的阴影处终日劳作,承担着蚁穴社会里的工蚁一样的功能.每个个体都处于整体权力结构之中,即使是处于社会空间较上层位置的人,也只是整个结构中的一个环节.看似女性是整个庄园空间的掌控者,然而实际上她们自身也在被空间规训㊁生产,在权力结构中发挥自己的功能,禁锢于自身的性别空间或者社会空间.二、私人空间对主观精神的建构空间生产主体,参与建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位于同一社会空间的人,他们的趣味㊁习性会更加接近.同时,主观精神也会作用于他们对物理空间的布局和选择.小说中书房是属于哈罗德的私人空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度过.小说中对书房布局的描写是 天花板中央装着一盏样式独特的顶灯,让人想起伊利大教堂的灯笼,灯下摆放着一张气派的哥特式书桌,整个房间的外观像是牧师会的礼堂 [2]16.这种书房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而且,小说中交代了书房紧临着小教堂,哈罗德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祷告,而大多的标本被堆放在外屋.值得注意的是拜厄特还描写了书房内其他的空间意象,并特别聚焦了六角形独立展柜以及其中存放的蝴蝶标本.柜子既是隐秘又是理智的展物,它并不是一个随时向来访者开放敞开的空间,柜子是隐喻内心空间的一种形象.也就是说,在书房这样一种充满了宗教意味的空间里,他仍然为昆虫标本留出了一个位置.哈罗德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宗教知识分44子,他的主观精神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信仰宗教和上帝创世,但另一方面,时代又裹挟着科学和新的知识向他袭来,对科学的强烈兴趣与他的宗教意识相冲突.进化论和自然科学剥除了人的独特性,灵魂的存在遭到质疑, 达尔文将自然界的无序规律延伸至人类社会,将人类置于一个由物质规律所主宰㊁充满偶然性和无目的性的系统中 [4]8,像哈罗德这样的宗教知识分子也随之陷入了巨大的信仰危机.对于哈罗德来说,宗教始终是生命的底色.他始终保留着属于自己的 神圣空间 ,教堂被赋予了 圣 的特质,这是他寻求人生意义的基点, 对于一个宗教徒来说,教堂和它所处的街道分属于不同的空间.那通往教堂内部的门理所当然地代表着一种空间连续性的中断,把此处空间一分为二的门槛,也表示着世俗的和宗教的两种存在方式的距离 [5]67.在这个水平层级空间中,以书房为原点,教堂所处的是内层空间,两者距离最近,存放标本的外屋被置于层级空间结构的外层,地理距离较远.内㊁外空间与心理空间相贴合,内层是心理更加趋近㊁认同的空间,外层则相对疏远㊁差异.这也就隐喻了哈罗德在科学与神学矛盾中内心的倾向,有对科学的趣味,但在精神上他无法真正摆脱宗教,他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只是为了印证上帝对世界的精心设计.然而,他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达尔文主义的影响,精神陷入矛盾状态,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世界的不稳定性动摇了他的信仰,使他焦虑,这种焦虑和矛盾都体现在了他对书房这一个人私密空间的布局上.小说中尤金尼娅和马蒂是两位对照出现的女性,她们各自的行动空间也富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表面看来,尤金尼娅是典型的贵族小姐,她婚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卧室里,很少外出.她的卧室是宽敞舒适的套房,放置着丝绸睡衣㊁象牙木梳和装饰华美的椅子.她在这里完成了受孕㊁生育等事情,与埃德加的乱伦行迹也是通过卧室显露出来的.而马蒂则截然相反,她经常在野外观察昆虫,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她的卧室在狭窄的小阁楼上,堆满了书,简单素朴,与尤金尼娅奢华精致的卧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金尼娅相对马蒂来说更加符合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对女性 家庭天使 形象的期待,性格温顺,熟悉社交礼仪.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活动的空间区域被规定在家庭之内,不能像男性一般参与公共生活.在封闭的庄园里, 家庭天使 式的女性似乎是权力结构的中心,实际上,她们的真实处境却是如尤金尼娅一般被牢牢禁锢于家庭空间.社会对 家庭天使 温顺性格的赞扬,隐含的是对女性弃绝自身㊁压抑自我意识的要求.卧室是尤金尼娅被禁锢的精神世界的隐喻,她只能作为被圈养的 大母蚁 ,以生育为存在意义,缺乏逃脱既有状态和生活环境的魄力,也缺乏反抗现状的自我意识.与之相对,马蒂的身上缺少社会建构的 女性气质 ,终日奔跑于田野,而不是安守家庭.她打破了自身的性别空间,积极运用自主意识,以写作的方式突破被遮蔽的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本身就是对男性话语霸权的反抗.在男权社会的审视下, 写作行为必然意味着以自我为中心,这使写作成为特别危险的事业;它要求投入情感之中,培植自我,而不是否定自我 [6]18.马蒂卧室里的书籍使她得以从失语状态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女性被生育㊁繁衍功能所限制的空间围场,向更广阔的空间去追寻自身的生命意义,并同时建构了自身空间的无限性.三、空间闪回与主体的身份确认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是在历史文化语境中不断变迁的, 把身份看成是流动的㊁建构的㊁不断形成的,重视差异㊁杂交㊁迁移和流离,挑战和解构本质论㊁普遍化的身份观,已经成了当代文化研究的主潮 [7]284.地理空间的位移伴随着主体身份认同的转换.威廉对于身份的不确认与他在家庭空间里所处位置的游离是相同的.通篇来看,主体的空间位移是从原点出发又最终回归原点的环形结构.威廉是 像华莱士㊁贝茨和斯普鲁斯那样的中低阶级亚马逊冒险家 [8]160,在船难中死里逃生从亚马逊来到布雷德利庄园,作为客人被安置在阁楼上居住,通过与尤金尼娅的结合,他的所属空间转换到了客厅㊁吸烟室㊁卧室和马场.然而,此时他却产生了一种空间焦虑感,除了教室㊁野外,他在庄园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因而他感到孤独,这是对他所面临的身份危机的隐喻,人找不到自身的所属空间也就意味着对身份的迷茫.后来威廉又在马蒂的带领下回到阁楼,两人一同回归亚马逊丛林,这时就象征着两人建构起了自身的身份认同.另外,这篇小说在文本空间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多次使用闪回㊁回溯的叙事手法,小说的主干部分是威廉 亚当森在离开亚马逊来到布雷德利庄园以后发生的事情,却经常用闪回的方式穿插威廉在亚马逊的生活经历.在亚马逊时,威廉又时常想起英国的美丽风景.这样一来,叙述的时间顺序就被打54断了,叙事结构具有空间性特征.空间是主体建构身份认同的基础.一方面,威廉依靠岳父哈罗德的供养,自己没有财产;另一方面,在重视血缘联系的传统贵族家庭里,他没有传承于庄园的贵族血脉,是靠后天建立的婚姻契约得以立足,而纯正的血统正是贵族社会所看重的.因此,他觉得在庄园里 如果有什么地方称得上是他的,那就是介于家里放着软垫的温柔之地和那群封闭而卑躬屈膝的仆人住的阁楼㊁地窖和后屋之间的那些 [2]82.他以女婿的身份存在于庄园里,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客人,更不是仆人.因此,虽然婚后他从阁楼转换到了卧室㊁吸烟室等空间区域,却仍然无法真正获得空间归属感.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地理空间的发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科学的进步更新了人们的知识结构.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加强,如威廉既看到了英国传统贵族社会的生活,又见识过亚马逊丛林的野性和自然,两种文明冲突之下自然会产生一种身份焦虑.在亚马逊丛林里,威廉时常想起英国的草地,对于亚马逊而言,威廉这个白种人无疑是 外乡人 ,在那里他所想象的是理想的英国,是相对于原始丛林的文明社会,彼时想象中的英国是他的存在空间,是承载他的成长记忆的地方,也是他生命的原点.他彼时是带着 白种人 不自觉的优越眼光行走在丛林中,他看到的是 咖啡色的尤物 ,而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然而,当他回归英国庄园后,意识又不停地闪回丛林空间.他一开始将自己和尤金尼娅的床铺看做是栖息的 鸟巢 ,渴望获得归属感, 在家宅里,家里的房间里,梦想庇护的人梦想着小屋,鸟巢,角落这些他可以像在洞里的动物一样蜷缩起来的地方 [9]30.然而,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 雄蜂 一般的功能性身份,只能在尤金尼娅两次怀孕的间隙与她短暂同床,孩子出生后,他愈发成为庄园里的边缘人.威廉没有获得他所期待的身份认同,丛林归来的他在贵族庄园里仍然是 异乡人 .这种不同空间的闪回交叉,是对威廉作为一个英国人在异国他乡和作为一个达尔文主义者㊁一个科学家在英国传统贵族家庭中所面临的身份危机的隐喻.英国庄园与亚马逊丛林是彼此的一面 镜子 , 两个世界相互映照,两种视界相互融合 [10].威廉正是借助布雷德利庄园这面镜子使不可见者变得可见,站在一定距离外重新审视这一他者空间.反之也是一样,刚到庄园的他被白皙所象征的纯洁所遮蔽,看不清事物真实的样子,而后在对亚马逊丛林的回溯中,当他的视角置于丛林时,才能真正看清庄园,看到英国贵族纯正血统的骄傲背后是有悖进化论的近亲繁殖,认清自己在一个功能性庄园社会里的存在价值,反抗 雄蚁 一般的身份.他重新建构了自己作为科学家的身份认同,回归亚马逊丛林,这是一个象征着大自然和未知世界的空间,向丛林的回归隐喻着他重新找回了自身作为科学家的生命意义.四㊁结语在«大闪蝶尤金尼娅»中,拜厄特打破了时间顺序,以人物的心理感受为线索,在空间转换中展开叙事,建构了一种新的历史书写的话语模式.同时,拜厄特通过这种空间书写也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结构和人的精神状态进行了展现,消解二元对立模式和中心主义,重现了边缘化的群体和被传统话语模式遮蔽的声音.因此,拜厄特作品中的空间书写也就具有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价值.ʌ参考文献ɔ[1]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A.S.拜厄特.天使与昆虫[M].杨向荣,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3]汪民安.身体㊁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4]梁西萍.新维多利亚小说«婚姻天使»中的女性灵媒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5]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6]伊莱恩 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M].韩敏中,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7]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A.S.拜厄特.论历史与故事[M].黄少婷,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6.[9]加斯东 巴拉什.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0]金冰.英国庄园与亚马逊丛林 A.S.拜厄特对 英国性 的双重建构[J].外国文学,2009,(6):69G76,127.[责任编辑:王作华]64。

“塾师老汪”小说阅读探究案

“塾师老汪”小说阅读探究案

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从“塾师老汪”的经历中,探讨了知 识分子在面对社会变革时如何坚守自 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如何重新定 义自己的身份认同。
通过对“塾师老汪”内心的描写,展 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人 们在面对道德抉择时的无奈与挣扎。
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小说中“塾师老汪”对于传统文化的 坚守与对现代思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 ,反映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融 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小说情节分析
情节概述
总结词
简述小说主要情节
详细描述
小说《塾师老汪》主要讲述了一个乡村塾师老汪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故事 以老汪为中心,通过展现他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和互动,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的 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情节发展与转折点
主题的现实意义
01 02
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启示
小说中的“塾师老汪”作为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其经历和心路历程对当 代知识分子仍有启示意义,提醒他们在面对社会变革时要保持独立思考 和坚守信念。
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再思考
小说引发了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再思考,促使人们审视自己在面对不 同价值观时的态度和选择。
老汪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关心学生的成长,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 中的问题。
与家长的关系
老汪与家长之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他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家长教育孩 子的建议。
与其他塾师的关系
在与其他塾师的交往中,老汪展现出了谦逊和好学的品质,他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并从其他塾师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道德伦理
小说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促使读者思考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提 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创作风格

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创作风格

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创作风格
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创作风格可以多样化,取决于作品的目的和受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创作风格:
1. 理性与思辨:知识分子形象常与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联系在一起。

创作风格可以注重描述知识分子的思维过程和用词严谨的表达方式,通过引用知识和学术观点来表达思想。

2. 写实与真实:知识分子形象也可以通过真实的描写来体现。

创作风格可以注重细致入微的描述,展现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姿态、行为和语言,以及他们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3. 反思与批判:知识分子常常以批判思维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著称。

创作风格可以表现出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深度思考,通过讽刺、批评和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来展现知识分子的思想态度。

4. 多元与开放:知识分子应当追求多元性和开放思维,避免狭隘的思想框架。

创作风格可以包括多种文化元素,引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以期展现知识分子的广度和开放性。

5. 雄辩与表达:知识分子的形象也常常与辩论和言辞技巧相关。

创作风格可以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的准确性,通过精心构思的对话或独白来展示知识分子的
智慧和口才。

总之,创作风格的选择应当符合作品的主题、目的和受众的需求,同时也要注重创作者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理解和表达。

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认同与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认同与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认同与审美追求中国古代文人是指那些具有高度文化修养,擅长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士,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审美追求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身份认同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份的认同是十分重要的。

文人身份的确立有赖于家庭背景、学历水平、政治地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然而,不管他们的出身如何,文人都认为自己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身份,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文人认为自己是一种社会角色,要负责传承文化、开拓思想、引导风尚等责任。

文人身份的认同还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和言论上。

文人追求自由、独立、品味高雅的生活方式,拒绝庸俗的寻欢作乐,强调个性和思想的独立性。

他们重视人际关系,注重交际,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人脉关系。

文人身份的认同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紧密相关。

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文人强调诚信、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

这一认同意识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独特的标志,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二、审美追求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括文艺创作的风格特点,同时涉及到艺术理念、价值观、知识体系等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文人强调艺术的“意境”。

他们追求“神韵美”,即追求一种内心感受到的美感,超越了表面的形式美。

因此,他们强调灵感、气质、氛围等因素,渴求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或人生感悟。

其次,中国古代文人注重“形式美”。

在艺术创作中,他们追求形式的精致、工艺的完美,对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种追求形式美的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艺术的高度成就。

再次,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还包括文化价值的体现。

他们重视艺术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文学性、精神内涵等方面的价值,追求文化的精神深度和思想内涵,更为脍炙人口的如唐代诗歌“千古名篇”。

最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还涉及到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

在古代封建社会,文人创作的作品往往带有反对封建约束的思想和追求人性自由的态度,因此,文人的艺术作品常常被人看作社会变革或思想启迪的重要标志,例如鲁迅的《阿Q 正传》。

现当代文学的标准特征

现当代文学的标准特征

现当代文学的标准特征
现当代文学的标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从一般的文字文章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独立的,同时又是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

2. 创作主体强化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全新的文学表述方式。

3. 文学语言成为变革的突破口,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和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新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新的体裁,如散文诗、报告文学和电影文学等。

4. 现代意义集中表现在对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上,现代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潮成为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

5. 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从二十年代中期起,大量作品着眼于宣传鼓动。

6. 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痛苦、抗争、解放和武装斗争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

历史人物和事件得到了新的描绘,外国题材也较多地进入中国文学作品。

7. 作家和读者之间有更为广泛和亲切的交流,文学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广泛和深刻,并在现实生活(主要是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 现当代文学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也是广泛接受了世界文学新潮滋养的产物。

它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创造了新的民族文学,并且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

总的来说,现当代文学在形式、内容、主题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同时又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了世界文学的影响,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场艰难的“身份认同”之旅

一场艰难的“身份认同”之旅

一场艰难的“身份认同”之旅作者:刘玉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2年第07期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故乡》,经常被选编入初中语文教材,展现了极大的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为此,通过对《故乡》重要地位和教学价值的分析以及《故乡》主题的深化解读,探究鲁迅先生这场关于故乡的艰难“身份认同”之旅。

一、《故乡》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一)《故乡》的写作背景《故乡》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小说中的“我”其实就是鲁迅先生自身的影射和写照。

《故乡》创作于1921年,同年发表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该杂志是五四运动的主要文学阵地。

小说的故事是以鲁迅先生在1919年回到家乡卖掉祖宅接母亲到身边生活的经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看,小说中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作者的家乡浙江绍兴鲁镇。

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但革命果实却被军阀官僚和其背后支持者的帝国主义势力所窃取。

在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封建士绅等多个统治阶级的层层盘剥之下,中国的农村衰败不堪,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在层层压迫和生活的贫穷困难中,中国农民看不到美好安定生活的希望,逐渐变得麻木不仁。

作者通过故乡环境前后的对比描写和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刻画,将辛亥革命后军阀当政期间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进行了深刻揭露,批判了帝国主义势力、军阀势力、封建士绅势力对农民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摧残。

小说中“我”离开家乡时对于“希望”与“路”的思考,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和对新理想的追求。

小说中“我”与“闰土”的隔阂已经无法消除,身份认同艰难重重,闰土儿子水生和“我”的侄子宏儿则代表着未来与希望。

(二)《故乡》的主要内容《故乡》这篇小说以“我”为写作角度,讲述了代表知识分子形象的“我”因为处理故乡祖宅的出卖事宜而重返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在故乡时的所见所闻,和离开故乡后心里的感触,小说通过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等三个要素进行了全景式刻画,展现出我回故乡“身份”的艰难认同。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提要:本文在"宏隐喻"的视野中,分析了宗璞小说《我是谁?》中的"大雁"和"虫子"意象,揭示了其中所蕴涵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局限。

并且在"互文性"的思维中,与晚于《我是谁?》7年之后的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章永磷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作了比较,提出超越于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互渗中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可以开拓出更加开阔的艺术描写空间。

关键词:隐喻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艺术描写空间宗璞的短篇小说《我是谁?》中所突显的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形象,是应该认真地加以反思了。

经过二十余年时光的淘洗,随着现代修辞学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化研究所提供给我们的宏阔视野及研究方法,我们将会看到当年宗璞在这个文本中对知识分子书写的局限,尤其在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性阅读中,会发现不同的知识分子认同所开拓出的艺术描写空间是不同的。

一、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路径看《我是谁?》从最直接的意义来看,《我是谁?》是在追问"我"的身份。

文化身份的命题是在后殖民理论平台上被提出并被移用到文学研究中来的。

文化身份研究,从文艺美学来说,是肯定主体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存在合理性的,从文学研究的外延来说,是语境式研究和文本研究相结合的。

文化身份,在一个相当漫长的身份意识淡化的时段里,对于中国人说来是极为陌生的,陌生不是不存在,不过是潜隐在意识的底层而已,在每每遇到巨大的变故,个体的处境有所改变时,在不自觉中身份意识会以或者失落或者痛苦的复杂感受表达出来。

《我是谁?》虽然是用第三人称叙事,但是"我是谁"的询问还是来自主人公的第一人称。

从时间来看,是属于故事层的询问,那么,就证明了这样的身份意识是主人公以痛苦失落,并且希望得到认同的呼唤形式表达的,是值得我们分析的主要蕴涵。

当代知识分子身份地位

当代知识分子身份地位

公共政策的建言者
知识分子关心社会问题,积极 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性建议, 推动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
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知识分子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民 族文化的责任,推动文化创新
与发展。
02
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学术身份认同
专业知识储备
知识分子首先应具备深厚的学术 背景和专业知识,这是其学术身
份认同的基础。
创新驱动
知识分子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 他们在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不断 推动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 的动力。
传承文明
知识分子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 的重任,通过教育、研究、创作等途 径,将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传递给后 世。
知识分子在公众舆论中的影响力
引领舆论:知识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文 化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的言论和
学术研究能力
知识分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 能力,能够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推动学术进步。
学术道德规范
知识分子应恪守学术道德,尊重知 识产权,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 端行为。
社会身份认同
社会责任感
知识分子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为社会
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公共利益倡导
知识分子应积极倡导公共利益, 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弱势
是坚守学术道德的困境。
知识创新与技术变革为知识分子带来的机遇
跨学科研究与合作
知识创新鼓励跨学科交流,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和合作机会。
技术运用与成果转化
技术变革为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更高效的传播和应用途径 ,促进了成果的转化。
在线教育与知识普及
网络技术为知识分子参与在线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供了便利, 扩大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本文在"宏隐喻"的视野中,分析了宗璞小说《我是谁?》中的"大雁"和"虫子"意象,揭示了其中所蕴涵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局限。

并且在"互文性"的思维中,与晚于《我是谁?》7年之后的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章永磷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作了比较,提出超越于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互渗中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可以开拓出更加开阔的艺术描写空间。

关键词:隐喻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艺术描写空间宗璞的短篇小说《我是谁?》中所突显的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形象,是应该认真地加以反思了。

经过二十余年时光的淘洗,随着现代修辞学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化研究所提供给我们的宏阔视野及研究方法,我们将会看到当年宗璞在这个文本中对知识分子书写的局限,尤其在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性阅读中,会发现不同的知识分子认同所开拓出的艺术描写空间是不同的。

一、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路径看《我是谁?》从最直接的意义来看,《我是谁?》是在追问"我"的身份。

文化身份的命题是在后殖民理论平台上被提出并被移用到文学研究中来的。

文化身份研究,从文艺美学来说,是肯定主体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存在合理性的,从文学研究的外延来说,是语境式研究和文本研究相结合的。

文化身份,在一个相当漫长的身份意识淡化的时段里,对于中国人说来是极为陌生的,陌生不是不存在,不过是潜隐在意识的底层而已,在每每遇到巨大的变故,个体的处境有所改变时,在不自觉中身份意识会以或者失落或者痛苦的复杂感受表达出来。

《我是谁?》虽然是用第三人称叙事,但是"我是谁"的询问还是来自主人公的第一人称。

从时间来看,是属于故事层的询问,那么,就证明了这样的身份意识是主人公以痛苦失落,并且希望得到认同的呼唤形式表达的,是值得我们分析的主要蕴涵。

人是文化造就的动物,而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

对身份的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

在任何人群中的人们,比如说工人、农民、市民,都会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在主要以知识分子生活和体验为艺术表现的文本中,身份认同问题可能会更加突显。

因为知识分子对人生的体验,会有更多的文化因素的渗入,对自身的归属和对文化的认同感更易于被他本人所意识到,在心理空间中更易于留下痕迹。

对于文学描写来说,也是更为丰厚的资源。

同时,身份认同是一个语境式的问题。

由于一个人可以属于不止一个群体,因此,在特定的语境下(也可以说是在主要矛盾的突显下)他会选择认同某一身份,也就是归属于某一群体成为他的主要指向。

换个角度说,就是身份认同可以分为许多种,比如可以有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也可以有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等。

二、知识分子与"大雁""虫子"意象《我是谁?》文本很短,宗璞用第三人称深情地塑造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韦弥的形象,刻画了韦弥在文化大革命中精神受到极大伤害之后的苦闷、绝望,以至最后走向选择死亡的心路历程。

在对这样心路历程描绘中,叙述者刻意描绘了主人公心理突显的两个意象。

一个是大雁,一个是虫子。

下面我们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意象,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心理。

我们所用的隐喻概念是文化学意义上的隐喻。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看成是一种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1这样的修辞学中的"隐喻"我们称为"微隐喻"(micro-metaphor),而我们现在所运用的"隐喻"概念是"宏隐喻"(macro-metaphor),也就是文化学意义上的隐喻。

文化学意义上的隐喻,首先是一种语言行为,从修辞学的角度看,隐喻表现为一种修辞格,它在一种事物的暗示下谈论另一种事物。

同时,更重要的是,隐喻也是一种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它是以彼类事物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这样意义上理解和界定的隐喻,也就成为了外延广阔、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

隐喻的思维方式可能会投射到象征、意象、典故、抒情等各种文学手段。

2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隐喻与意象联系起来思考。

所谓的"意象",3是指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简称意象或文学意象。

它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意象的形成一般借助于隐喻的思维方式。

确立了如此逻辑起点后,我们来品味文本中韦弥心理中产生的两个意象。

第一个是大雁。

在韦弥极度痛苦中,她看到了迷路的大雁,是的,"它们迷了路,不知道应该飞向何方。

韦弥一下子跳了起来,向前奔跑。

她伸出两臂,想去捕捉那迷途的、飘零的鸿雁"。

"她觉得自己也是一只迷途的孤雁,在黑暗的天空中哭泣"。

韦弥这个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她受到的教育来自两个传统,一个是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一个是中国自现代以来共产主义的教育传统。

她将自己喻为离群的飘零的孤雁,就是来自这两个传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

强调的是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雁序":飞雁的行列。

杜甫有诗《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十二-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

"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

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

汉代的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

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

也正是因此,所以,相应地有孤雁、断鸿的形象。

所? ?quot;断鸿",是失群孤雁。

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暮"。

4雁群和大雁已经成为一种华夏民族沉潜在意识底层的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大雁和雁群相应的关系上,可以隐喻出许多不同语境下的丰富意思来。

这就说到了两个传统的第二个传统,即中国革命的传统,那就是将个人和祖国母亲连在一起,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革命的集体中才能得到实现。

对于韦弥来说,大雁的意象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被体验的。

韦弥为什么会把自己喻为孤雁?在韦弥的意识屏幕上有一段闪回式的叙述:韦弥和丈夫孟文起在解放初,从国外回到了祖国怀抱,他们曾经"飞翔在雁群中",而那时,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心里是安然的。

从韦弥的意识或者也包括潜意识,是将自己和像母亲一样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的感受、认同的。

他们的安然在于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

韦弥现如今的失落、不知道自己是谁,皆因为母亲消失了,自己才无所认同、无所归依。

她回忆到自己曾经和丈夫孟文起,努力"把自己炼成干将、莫邪那样两口斩金切玉的宝剑,以披斩科学道路上的荆棘。

剑是献给母亲的。

可是如今剑在哪里?母亲又在哪里?"大雁离开了雁行后的痛苦如泣如诉。

第二个意象是虫子。

韦弥在被人们斥责为大毒虫,回到家里看到丈夫孟文起吊死在厨房后,失魂落魄地冲出家门,摔倒在路旁,又受到冷漠的斥责,在神经质地追问"我是谁"的痛苦中投入湖水。

在这个痛苦的体验过程中,和孤雁的体验联系的,是虫子消极痛苦的自我感知。

或者说,因为如今自己成了虫子,而有了孤雁的断零体验。

在韦弥的意识中,自己是一条大毒虫,何止是自己,"韦弥看见,四面八方,爬来了不少虫子",这些虫子还发出了"咝咝"的声音,韦弥能听懂这"咝咝"的声音,它们说的是:"我--是--谁?" 如果说,大雁由于在过去时态中是与雁群合而为一的,所以即便在韦弥现在时的断零体验中,也依然是肯定性的形象。

而大毒虫,没有与任何有价值的事物相联系,并且因为成为了大毒虫后而失去和雁群联系的可能性,所以是否定性的形象。

韦弥对自己是虫子的想象,根源于中国文化传统里对虫子的认识和理解。

从《辞源》中对"虫豸""虫鱼"溯源性介绍,可见出卑贱低微之义。

"虫豸"除了泛指虫类小动物外,还有"斥骂之词"的意思,比喻下贱者。

《新五代史-卢程传》中有? ?quot;据几决事,视环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虫鱼"一词,喻卑微。

《金史乐志下-大明之曲》中有:"威震遐迩,化渐虫鱼"。

5这些直觉性的理解和体验早已沉潜在韦弥意识深处。

现在,当她已感到自己是离群的孤雁,自然将自己喻为虫子。

大雁是飞翔的,而虫子是爬行的。

失落的形象和现在的存在状态构成极大的反差,更加深了韦弥的"我是谁"的身份询问。

韦弥在心里虚幻出的大雁和虫子的意象,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身份的寻找和呼唤,是具有诗学特质的,我们可以通过艺术直觉感受得到。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韦弥的体验,会发现她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认同,其背后的以自我归依为母体式的思维方式,将自我依附于另一个有价值的实体,"我是谁"是在另一个有价值的实体那里得到回答的。

从这个设想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中国传统中身、家、国的层层被包容、综合为一体的文化底蕴,看到这个文化底蕴对于她的心理生活中对于大雁和虫子意象构筑的缘由。

大雁和雁群这两个连带性的形象组成的意象体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隐喻依据的。

正如高辛勇在《修辞学与文学阅读》中已经发现,许多中国古籍常常有逻辑与修辞的混淆,也就是表面看是修辞,其实是逻辑,特定的意识形态积淀而成的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