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古今主要文献研究
施今墨丨外感热病《千金要方》学术特色探讨
施今墨丨外感热病《千金要方》学术特色探讨《千金要方》中的外感热病内容主要见于卷九、卷十。
该书广泛收集了唐以前医家有关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内容包括如伤寒、百合、狐惑、黄疸、温疟等,治疗方法涉及汗法、吐法、下法、针法、灸法及各种外治法等,载方剂250余首,剂型有丸、散、膏、酒、汤等,内容十分丰富。
本文就其外感热感学术特色作一探讨。
博采群经学说《千金要方》广泛收集了唐以前的医学文献,反映了孙氏渊博的学识和认真的治学态度,其中卷九收录了《小品方》、《阴阳大论》及华佗、王叔和等人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
1.《小品方》外感病学说《卷九·伤寒例》引用了陈延之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瘟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
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
”认为外感热病有其不同的分类,因而在《小品方》中将外感热病分为“冬月伤寒”、“春夏温热病”、“秋月中冷”(疟疾)等论治,涉及的病证有伤寒、温病、天行、温疫、暑病、时行、冬温、湿热、热毒、疟疾等。
《千金要方》收集此段论述,记录了南北朝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资料。
2.华佗伤寒学说《卷九·伤寒例》记载了华佗的伤寒学说,曰:“夫伤寒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
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
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
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
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五日在腹。
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
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即烂胃也。
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也。
胃若实热为病,三死一生皆不愈。
胃虚热入烂胃也。
其热微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
剧者黑斑出者,此候十死一生。
”这是华佗对伤寒病发生、发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过程及其治法的归纳总结。
此外,还收载了华佗治疗伤寒病的各种治法及方剂等。
中医外感热病新进展
开展中医外感热病临床研究
针对不同病种和证候,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更加有 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提高中医外感热病的治疗效 果。
探索中医外感热病预防措 施
研究中医外感热病的预防措施,如饮食调理 、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提高人们的健康 水平。
临床应用前景
推广中医外感热病适宜技术
将中医外感热病适宜技术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水 平,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中医外感热病新进展
目录
• 中医外感热病概述 • 中医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 • 中医外感热病的现代研究 • 中医外感热病的预防与保健 • 中医外感热病的未来展望
01 中医外感热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医外感热病是指因外感六淫邪气导 致的发热性疾病,属于中医温病学范 畴。
分类
中医外感热病可分为风温、春温、暑 温、湿温、秋燥、伏暑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 法。
接种疫苗
根据需要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预防 呼吸道疾病。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调养
合理搭配营养
01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实验研究
药理机制研究
通过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医外感热病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 据。
药物筛选与评价
实验研究还用于筛选和评价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中医外感热 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地区、季 节分布、人群分布等,为疾病的预防和 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医对外感热病认知与临床实践
中医对外感热病认知与临床实践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中医对外感热病认知与临床实践的历史回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
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即使是其它外邪也是“六气皆从火化”,既然病理属性是火热,因此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这就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
清代叶香岩(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病因病机:病因:1.外感六淫由于气候反常,或人体凋摄不慎,风、寒、暑、湿、燥、火乘虚侵袭人体而发为外感热病。
·六淫之中,以火热暑湿致外感发热为主要病邪,风寒燥邪亦能致外感发热,但它们常有一个化热的病理过程。
浅谈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
1.寒温之争
①伤寒学派虽承认温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是认为 它完全可以包涵在伤寒范围之中,并可用六经辨证论治体 系进行治疗,《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承气汤、黄连阿胶 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等等,都是治 疗温病的方剂。 ②温病学派认识则与伤寒学派完全相反。温病学派认 为伤寒与温病完全不同,在病因方面,伤寒为寒邪,温病 为热邪。在传入途径方面,伤寒由肌表入,为横传,所以 伤寒分六经。温病由口鼻入,为竖传,所以温病分三焦。 在治疗上伤寒用辛温,温病用辛凉,两者完全不同,绝对 不能混称。并且认为伤寒论全部内容是为伤寒而立,不能 治温病。
3.致病特点 伤寒:易伤阳气 温病:易耗阴津 都属急性热病,较之内伤杂病起病急骤, 变化迅速。
4.外感热病感受及传变规律
冬春易发呼吸系统疾病,夏秋易发消化系统疾病。 南方气候温暖多雨,病易兼热杂湿;北方气候寒冷多风, 病易兼寒杂燥。 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 者,易伤人体阴液而显火热之象;阴浊之邪或阴浊之邪与 阳热之邪相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阳气而 显寒湿之象。 邪从皮毛而入者,易涉经络、关节;邪从鼻入者,易涉 清窍与肺,并旁及心营;邪从口入者,易涉肠胃与脾,并 旁及肝胆;邪从其他途径而入者,病多迁延缠绵。 无伏邪、旧疾者,为新感病轻,多首先袭表;有伏邪、 旧疾者,为外邪引发而病重,多表里同病或以里证为主。 总之,其基本上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 由实致虚。
《诸病源候论》外感热病析
的 内 容 虽 然 所 占 的 篇 幅 不 多 ( 9病 3 8候 ) 但 其 约 1 ,
病 者 , 寒 之类 也 。冬 伤 于寒 , 春 变 为 温 病 。 夏 变 伤 至
学 术 价 值 却 不 可 忽 视 。 以 下 就 该 书 中 外 感 热 病 的 内
容进行探讨 。
分 类 与 临 床 表 现
眠 ” 三 日, 阳受 病 , “ 胁 热 而 耳 聋 ” 四 日 , 阴 ; 少 见 胸 ; 太 受 病 , “ 满 而 嗌 干 ” 五 日, 阴受 病 , “ 见 腹 ; 少 见 口热 , 舌 干 , 而 引 饮 ” 六 日 , 阴受 病 , “ 满 而 囊 缩 ” 如 渴 ; 厥 见 烦 。
隋 ・巢 元 方 《 病 源 候 论 》 是 中 医 学 史 上 第 一 诸 , 部 病 因 、 理 、 候 学 专 著 。全 书 五 十 卷 , 十七 门 , 病 证 六
一
而 反 寒 , 时 应 热 而 反 冷 , 时 应 凉 而 反 热 , 时 应 夏 秋 冬 寒 而反 温 。 非其 时 而 有 其 气 , 以一 岁 之 中 , 无 长 是 病 少 , 相 似 者 , 则 时 行 之 气 也 。 又 认 为 从 春 分 后 至 率 此 ” 秋 分 前 , 有 暴 寒 者 , 为 时 行 寒 疫 ( 名 时 行 伤 天 皆 一
杀 厉 之气 也 , 病 者 , 伤 寒 。 在 “ 病 之法 ” 也 指 即 为 ” 相 中
病 。此 外 “ 冬 复 有 非 节 之 暖 , 为 冬 温 之 毒 ” 亦 为 其 名 ,
温 病 。还 阐述 了《 问 ・ 热 病 论 》 素 评 的阴 阳交 n 等 。
《 病 源候 论 》 论 述 了疫 疠 病 的 内容 , 出 “ 诸 还 指 其 病 与 时 气 、 、 等 病 相 类 , 由 一 岁 之 内 , 气 不 温 热 皆 节 和 , 暑 乖 候 , 有 暴 风 疾 雨 , 露 不 散 , 民 多 疾 寒 或 雾 则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中医外感热病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与中国医学的起源有关。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外感病的论述。
《黄帝内经》认为,外感
病产生的原因在于天气变化、环境的变化等外部因素引起人体的疾病。
该经书提出了预防外感病的方法和治疗外感病的方案。
在隋唐时期,医学发展飞速,外感病学的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
完善。
唐代医家韩元吉等人提出了“风证”和“热病”的概念,对外
感病的分类和诊断提出了更加系统和完备的方法。
而明代的张景岳,
提出了“四气五味”,即“热、寒、盛、虚”和“酸、苦、甘、辛、咸”的概念,将中药的性味和疾病的特性联系起来,为外感病的治疗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到了清代,外感病学更是达到了顶峰。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的
《伤寒杂病论》是外感病学的代表性著作,对外感病的分类、诊断和
治疗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成为了中医疾病分类和治疗的重要参
考资料。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外感热病学的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现代中医学提出了“外感志”、“辨证论治”等概念,强调中医外感病学的要素和方法。
由此可见,中医外感热病学是中国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预防、诊治和调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医外感热病学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特的学科,其中蕴含了许多治疗疾病的珍贵经验和知识。
中医外感病学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医学的发展轨迹,对今后的中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正邪为纲统一外感热病辨证.
以正邪为纲统一外感热病辨证【摘要】目的探讨外感热病寒温统一的辨证方法。
方法根据文献学习及中医学基本理论分析邪正盛衰在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伤寒、温病的关系,提出以正邪为纲,脏腑气血、六淫为纬统一外感热病辨证,将外感热病的临床证候分为邪犯卫表证、正邪俱盛证、邪盛正伤证、正气衰竭证、正虚邪恋证5种证候类型。
结果与结论以正邪为纲的辨证方法,基本上切合临床实际,能较全面地概括外感热病辨证的全貌,从理论上较完善地统一了外感热病辨证。
【关键词】外感热病寒温统一正虚邪实辨证中医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六淫、疠气等外邪所致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历代文献记载的伤寒、温病、疫病等均属外感热病范畴。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提出了六经辨证,主要针对外感热病,尤其是寒邪所致的疾病。
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提出了三焦辨证,这两种辨证方法主要针对外感温热邪气所致的疾病,从此,实现了辨证和治疗上的寒温分家。
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均是讨论外感热病的理论,两者一脉相承。
3种辨证方法各有特点,均阐明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侵入人体所引起的机体病理变化,反映了疾病发展的动态观、辨证观,从宏观角度讲具有共性,随着外感热病临床实践的深入,医家们感到论述寒温的3种辨证方法产生时代不同,难以完全适应当前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因此寒温统一逐渐为众多医家所共识,但目前仍未得到统一公认的方案。
无论以六经统温病,还是以卫气营血统六经均容易丢弃原理论体系中的许多精华之处,显现不出原有3种辨证体系的整体观、动态观的优势。
但寒温统一是外感热病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能使人们更为全面地把握整个外感热病的辨证发展规律,目前仍需对其理论从多方努力,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更为满意的认识。
笔者认为邪正盛衰贯穿在外感热病的始终,与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预后转归有密切的关系。
外感热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都是疾病过程中邪正盛衰消长变化的反映,以正邪为纲能比较完善地统一外感热病辨证。
外感热病(流行性感冒)中医临床证候学观察的开题报告
外感热病(流行性感冒)中医临床证候学观察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外感热病是中医学里一种常见病症,其病因大多由外邪入侵人体引起,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高热、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感热病也逐渐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中医临床证候学角度对外感热病进行观察,了解不同证候下该病的特点、病程和治疗中应遵循的原则,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外感热病的治疗效果。
三、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外感热病的相关中医理论资料,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从中医临床证候学的角度出发,对外感热病进行观察,梳理不同证候下的治疗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并通过病例分析的方式,进一步验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
研究内容:
1. 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2. 中医临床证候学理论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3. 不同证候下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
4. 病例分析。
研究重点:
1. 外感热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程分析;
2. 中医证候学理论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3. 从证候出发,分析不同证候下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案;
4. 病例分析,验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预期研究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了解外感热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观察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提高外感热病的治疗效果,对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
4 治 疗
外 感 热 病 是 指感 受 六 淫 之 邪 或 温 热 疫 毒 之 气 而 引 发 的 以 发 热 为 主 证 的一 类 外 感 病 证 总 称 , 临床 常见 病 证 之 一 。2 世 纪 , 是 1 传 染 性 非 典 型肺 炎 及 甲型 H1 1流 感 的 广 泛 传 播 。给 世人 带 来 N 震 惊 与 恐 慌 ,而 中 医 药 在 防 治 这 些 外 感 热 病 方 面作 出 了 卓 越 的 贡 献 , 大 中 医 药 工 作 者 立 足 临 床 实 际 汇新 知 , 富 了 中 医 广 融 丰 外 感 热 病 学 理 论 体 系 。 流 行 性 感 冒是 由流 感 病 毒 引起 的 一 种 急
甲 型 H1 N1流 感 分 为 风 热 犯 卫 、 毒 袭 肺 、 犯 肺 胃 、 营 两 燔 热 毒 气 四 型 , 别 予 银 翘 散 、 杏 石 甘 汤 加 味 、 杏 石 甘 合 葶 苈 大 枣 泻 分 麻 麻
冒 ”属 于 中 医外 感 热 病 的 范 畴 。本 文 对 近 5年来 中 医 药 在 流 感 , 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2 病 机
肺 汤 加 味 、 角 地 黄 汤 加 味 进 行 治 疗 。《 禽 流 感 诊 疗 方 案 》 中 犀 人 .
将 人 禽 流感 分 为 毒邪 犯肺 型 、 犯 肺 胃 型 、 邪 壅 肺 型 及 内闭 外 毒 毒
脱 型 分 别 加 以治 疗 。 42 病 证 结 合 ( ) 凉 解 表 。邹 旭 等 H 按 中 医理 论 辨 证 论 治 , . 1辛 6 发现 3 5例 流 感 确 诊 病 例 中 的 3 例 以 风 热 袭 表 的 卫 分 证 为 主 l 证, 以银 翘 散 加 减 , 得 了 确 切 的疗 效 。 韩 亚 芳 以 桑 菊 饮 与 炎 取 琥 宁联 合 应 用 , 于 甲型 H1 对 N1流感 , 治 疗 治 愈 率 、 转 率 以 在 好 及缩短治疗时间上 , 比奥 司 他 韦 具 有更 好 的 疗效 。( ) 里 双解 。 2表
黄帝内经中外感热病的六经主证,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禁忌
黄帝内经中外感热病的六经主证,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禁忌黄帝内经中外感热病的六经主证,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禁忌黄帝内经中外感热病的六经主证,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禁忌【原文】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1),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2)目痛而鼻干,不得卧(3)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4),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5)。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6),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7)。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8),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9),少腹微下,大气(10)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11),病日衰已矣。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12)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13),故有所遗也。
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14),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帝曰:善。
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15),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16),此其禁也。
【注释】(1)一日:一日与下文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都是指外感热病传变的次序及发展的阶段,不必理解为具体的日数。
(2)身热:指身体发热,按之烫手,愈按愈热。
(3)不得卧:阳明受邪,经气壅滞,影响到腑,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不得卧。
(4)少阳主胆:胆,《甲乙经》、《太素》均作“骨”。
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表里,而肝主筋,筋会于骨,所以少阳主骨。
《黄帝内经》对外感热病的认识
《 帝 内经 》对 外感热病 的认 识 黄
张 国雄 李 丹 广 东省 中医 院 ( 1 1 0 502 )
关键词 :《 帝 内经》 黄 ;外 感 热病 ; 中医传 染病 学 ; 中医温 病学
《 黄帝 内经 》在 《 热论 》 刺热》 评热病 论》 热病》等 、《 、《 、《 多个章节对外感热病进行 了阐述 。对热病的概念 、病因病机、症
知 人 ,六 日死 ” 。
《 黄帝 内经. 灵枢》第二十三篇 《 热病》 “ : 热病 已得汗而脉 尚 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 ,脉 尚
躁 盛而 不得 汗 者 ,此 阳 脉之 极 也 ,死 ;脉 盛躁 得 汗 静者 ,生 。 ” 《 论 》指 出外 感 热 病 若 营 卫 不 调 和 ,病 及 五 脏 六 腑 ,则 热 预 后 差 ,病 难 治 。尤 其病 及 阳 明经 ,因 其 气 血 最 盛 ,所 以 病人
2 外 感 热 病 的病 因
《 黄帝 内经 . 问》第 九卷第 三十三篇 《 素 评热病论》 “ : 岐伯 日:人所 以汗 出者 ,皆生于谷 ,谷生于精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 而得汗者 ,是邪却而精胜也 。精胜 ,则 当能食而不复热 。复热
者 ,邪 气 也 。汗 者 ,精 气 也 。 今汗 出 而 辄 复 热 者 , 是 邪胜 也 。
《 黄帝 内经. 问》第 九卷第 三十 一篇 《 素 热论》 帝 日:病 :“
热 当 何 禁 之 ?岐 伯 日 :病 热 少 愈 ,食 肉则 复 ,多 食 则 遗 ,此 其
禁 也。 ”
《 黄帝 内经. 素问》第九卷第三十一篇 《 热论 》 岐伯 日: :“ 伤寒 1日,巨阳受之 ,故头项痛 ,腰脊强 。二 日阳明受之 ,阳 明主 肉,其脉挟鼻 ,络于 目,故身热 ,目疼而鼻干 ,不得 卧也。 三 日少 阳受之 , 阳主胆 ,其脉循 胁络于耳 , 少 故胸胁痛而 耳聋 。 四 日太 阴受之 ,太 阴脉布 胃中,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 。五 日
外感热病病因、证治和方药的数据分析研究
近现代外感 热病 医 案 中,化 痰 止 咳 、利水 、解 表 、清
热 、芳香化湿药 物的累积频 率达到 7 0 . 3 6 % ,是本时期 治疗 外感 热病 的主 要药 物 ,起 主要 作 用。清 热 药应 用 最 广泛 , 化痰止咳药和解表药次之 。
对当前外感 热病学 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关键 词】 外感热病 ;医案 ;病因 ; 证 治
f 中图分类 号】R 2 , 5 4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5 )0 5— 0 0 9 2 — 0 2
外感热病是感受外邪 而致 的以发热 为主要 表现 的一 类
重新 审视中 医学对该 病理 、法 、方、药 等的认 识 ,寻求对
外感热病起主要治疗 作用 的方 药配伍 组合 。以此揭 示 中医
学治疗外感热病 的特 点 和有效 治疗手 段 ,为其 临床 研究提 供有价值的方案 ,同 时为 中医药文 献学 习和研 究者 提供科
学的方法。
解表 、芳香化湿等 为主要 治法 ,其 中辛 凉解表 、清热 凉血 、
方法 ,并顾护人体 的阳气 ,辨治 以六 经辨证 为 主 ,感邪 初 期以辛温解表 为 主。在 同时 期 ,辛凉 解表 、清 热解 毒方 药
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认为是温病学派兴起 的萌 芽时期。 明清 时期 外 感热 病 医 案 中 ,化痰 止 咳、清热 、补 虚 、 利水 、解表 、五类药物 的累积频率达到 7 0 . 5 0 % ,是 构成治
中医辩证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研究
【 摘 要】 目 的 观 察 中 医辩 证 治疗 外感 发 热 的 临 床 疗 效 。方 法
选取 2 0 1 5年 5 月至2 0 1 6年 5 月 在 北 京 朝 阳
区 左 家 庄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f - I 诊 因外 感 发 热 而 就 诊 的 6 0 例 患者 , 将其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治疗 组和对 照组 , 每 组各 3 O例 。治 疗 组 给予 中 药 汤剂 , 水煎服 , 行 中医 辩 证 治 疗 ; 对 照 组 给 予 缓 解 感 冒症 状 的 西 药 如 白 加 黑 , 口服 对 疗 。两组疗程 均为 5 d , 5 d后 评 价 其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及 退 热疗效 。结果 治 疗 第 5天 , 两组 患者发 热 、 恶寒 、 鼻塞、 流涕 、 咽 痛 和 身 痛 等 中 医 证 候 积 分 较 治 疗 前 均 有 明 显 下 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P< 0 . 0 5 ) ; 治疗 组 总有 效 率 为 9 0 . 0 , 高 于对 照 组 的 6 6 . 7 ,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治 疗 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低 于 对 照 组 , 但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结 论 中 医 辩 证 治 疗 外 感 发 热 安 全
成都 医 学 院 学 报 2 0 1 6年 第 l 1 卷 第 5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2 0 1 6 , Vo 1 . 1 1 , No . 5
・
61 3 ・
网络 出版 地址 : h t t p : / / w 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5 1 . 1 7 0 5 . R. 2 0 1 5 0 8 1 6 . 1 1 2 5 . 0 0 4 . h t ml
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的研究进展
—
8 3 8— —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0 1 7年 5月 第 2 6卷 第 5期 J E T C M. Ma y .2 0 1 7 , V o 1 . 2 6, N o . 5
・
综
述 ・
中医药 治疗 外感 发热 的研 究进展 米
陈天阳 成 扬 陈建 杰 0 ( 1 . 上 海 市浦 东新 区传 染病 医院 , 上海 2 0 1 2 9 9 ; 2 . 上 海 中医药大学 附属 曙光 医院 , 上海 2 0 1 2 0 3 )
用 清官 汤送 服安 宫牛 黄丸 。 中焦 证 属 胃经热盛 者 l 7例
治 以清热 生 津 , 用 白虎汤 加减 治 疗 ; 肠道热结者 1 5例
几次 以病 毒感 染 的呼 吸 道传染 性疾 病 ,如 严重 急性 呼 吸 综 合征 ( S AR S ) 、 H1 N1 、 H 5 N 1 、 H 7 N 9等 , 其 中最 为 严
对 人们 生命 造 成 极大 危 害 [ 3 - 5 ] , 所 以及 时 有效 对 患者 进 行 治疗 、控 制病 情 发展 与传 播对 人们 尤 为重 要 。由于 能 够 引起 外感 发热 的病 原体 种类 繁 多 ,而 针 对病 原体 的特 异性 治疗 难 度较 大 . 目前 西 医对于 急性 发热 治 疗 只限 于解 热镇 痛 和抗 病毒 等 , 不 能 阻止 病情 发展 , 且 副
型 用新 加香 薷饮 加减 治疗 , 对 照组 服用 百服 宁 。 结 果治 疗组症状消失 2 1 5 7例 , 发 热 消退 、 临 床症 状 减 轻 7 6 5 例, 无效 2 3例 , 总有效率为 9 9 . 2 2 %, 与对 照 组 总 有 效 率9 8 . 0 7 %相 比 , 治疗 组 效 果 优 于 对 照 组 ( 尸<0 . 0 1 ) ] 。 樊亚 巍 按三 焦辨 证 合脏 腑辨 证 治疗外 感 发 热 患者 1 0 0 例 ,辨证 上焦 证属 邪袭 肺卫 者 3 4例 治 以辛凉解 表 、 宣
外感热病病因、证治和方药的数据分析研究
外感热病病因、证治和方药的数据分析研究研究背景外感热病是中医常见病之一,其病因、证治及方药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中医学资料被数字化保存,这为外感热病的病因、证治和方药的数据分析研究提供了便利。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医学经典文献中外感热病的相关数据,探究其病因、证治和方药的规律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收集整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文献中有关外感热病的内容,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整理有关外感热病的相关文献资料。
2.将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如病因、证候、治疗方法和方药等。
3.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频数、比例和占比等。
研究结果病因分析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有“风邪、寒邪、暑邪”等。
其中,风邪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大约占到了70.9%;其次是寒邪,占到了21.7%;暑邪则比较少见,只有7.4%。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由风、寒所致。
证候分析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外感热病的证候主要有“汗出、发热、头痛、咳嗽、恶寒”等。
其中,最常见的证候是“发热”,占到了76.6%;其次是“汗出”,占到了67.9%;头痛、咳嗽和恶寒等证候也比较普遍。
这些证候的出现与外感热病的病因有很大关系,其中发热、汗出、恶寒等症状与寒邪有关;头痛、咳嗽则与瘴气有关。
治疗方法和方药分析治疗外感热病的方法主要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等。
其中,清热解毒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占到了80.6%;祛风散寒等方法也较为常见。
而针对不同的证候,中医药也有相应的方药配伍。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外感热病常用的方剂有桂枝汤、麻黄汤、银翘解毒丸等,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研究结论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中外感热病的病因、证候和方药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有风、寒、暑所致,其中风邪最为常见。
2.外感热病的常见证候有发热、汗出、头痛、咳嗽和恶寒等,其中发热、汗出最为普遍。
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古今主要文献研究
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古今主要文献研究
刘兰林;王灿晖;杨进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04(022)001
【摘要】六经辨证形成于前,详寒略温;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继承于后,详温略寒,均是以外感热病为认识对象的辨证理论,为中医学界所公认的外感热病的三种辨证方法.统一外感热病辨证方法,不仅是中医教学及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亦是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中医理论值得探讨的课题.对此历代已有不少医家在中医文献中进行有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统一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的多种见解和措施.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刘兰林;王灿晖;杨进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及辨证标准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 [J], 刘晶;李峰;唐旭东;马捷;白世敬;刘艳阳
2.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在中医外感热病古代文献研究中的应用构想 [J], 李群
3.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论治文献研究 [J], 赵志敏;罗虎;辛奕君;沈丹婷;陈文桂
4.基于文献研究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辨证治疗规律分析 [J], 渠媛雪;赵艳霞;赵协慧;李永平;吴萍
5.中医对SARS的认识及辨证治疗方案——92篇中医药防治SARS文献研究小结[J], 袁长津;葛金文;周慎;肖桂林;郭子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认知热病理论
传统认知热病理论中医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外邪,主要症状为发热,同时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各种其他证候类型的一类疾病群。
中医学基本思想为辨证论治通过文献梳理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作为第一个里程碑奠定了中医外感热病学理论基础。
张仲景《伤寒论》的问世便是第二个里程碑。
明清时期温热病学说的成熟则为第三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为《温病条辨》。
这期间中医对于外感热病诊断和治疗一直在不断完善,从刚开始认为其病因为“伤寒之类也”,到论述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的区别,从六经辨证的出现、完善到提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从《黄帝内经》《伤寒论》时出具系统化的伤寒治疗体系,到明清时期温病独立成科。
中医学基本思想为辨证论治,近年来各种亚型流感频发,中医可以在明确致病因素前采用对症治疗,解决了西医治疗的后发性缺点,在疾病的初起阶段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伤肺则死”,见《素问》卷九第三十三《评热病论篇》。
自篇首至“饮之汤”,见《甲乙》卷七第一中篇,唯编次前后小异。
自“黄帝问曰:劳风为病”至“伤《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②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③夏季伏气所发的暑病。
《医宗必读·伤寒》:“热病者,冬伤于寒,至夏乃发,头疼,身热恶寒,其脉洪盛。
”《温热逢源》:“伏气所发者,名为热病。
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
”④指五脏热病。
见《素问·刺热篇》所论“肝热病”、“心热病”、“脾热病”、“肺热病”、“肾热病”等,指五脏的内伤性疾病。
中医外感热病治疗溯源
中医外感热病治疗溯源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仲景《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三字,历代皆未参透其意,多把其理解为太阳病的提纲证,也就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的总称;也有的认为,太阳病本身就有恶寒,后文云“不恶寒”,显然是自相矛盾,所以“太阳病”应当是“阳明病”的误笔或错简。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仲景此条作注解时云:“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
”所以有人认为温病就是阳明病,比如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就持温病即是阳明病的观点。
笔者认为,此处的“太阳病”三宇,既不是太阳病的提纲证,也不是阳明病的错简,面是外感热病发病第一天之意,也就是“伤寒一日,巨(太)阳受之”的意思,是外感热病初起第一天的另一种说法。
因为当时“日传一经”的学说人人皆知,而且《伤寒论》中也可以找到受其影响的痕迹。
“恶寒”是太阳病的必备证候,“不恶寒”而发热,则是阳明病的特点,“渴”是入里化热伤津之象,所以仲景对温病的定义,是没有表证的、里热外发型的外感热病。
《伤寒例》对温病的发病情况作了更为细致地描述:“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它是一种里热外发型的伏气温病。
对于温病的治疗,仲景并没有明言,《伤寒论》虽然受《素问?热论》“日传一经”的影响。
但是更重视辨证论治,笔者坚信仲景决不会用麻黄汤、桂枝汤去治疗“不恶寒”的里热外发型的温病;而且仲景见到“发热而渴”或是“壮热为病”的温病,其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黄芩汤、大小柴胡汤等加减使用也势所必然。
温病学说发展至清代,对于温病的概念不再遵仲景的定义,其含义已由伏气变为新感,由仅发于春季变为可泛发于四季,由里热外发变成由表入里,由治当清泄里热变为治当发汗泄表。
此与伏气温病说的学术观点有了明显的区别,故可名为广义温病。
吴鞠通说:“仲景所云(温病)不恶风寒者。
非全不恶风寒也。
其先亦恶风寒,迨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央的同题.亦是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中医理论值得探讨的课题。时此历代已有不少医家在中医文献中进行有了
有益的尝试,提出了统一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的多种见解和措施。
关挺诃: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寒温碗一文献综述
历代文献载述的伤寒、温病、疫病等均属外感热病范畴。 目前公认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古代医家研讨外
行下去。2002年由南京巾医药人学等三所高校联台承担“ffl 医外感热瘸辨证方法学研究”的国家一It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煤题.母新开创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研究的新局面。 此期探讨中医外感热痫辨证片法之文献大致可分心类:
足一个同义语,二种辨证都是对急性热病共性规律的反映,
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统一起来.,【111土氏认为:我们应推陈 出新,化』为一,创讧一种新的辨豇E方法以逝应风枣之邪和 渝热之邪等六泽外邪侵袭人体所弓|起的各种病征。从而实 现祖国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规范化,¨2I 2.统--#l"墙热病辨证方法的见解和措施 探索各种辨证理论的统一.以设计出外感热病统一的辨 hE方法,建讧统一的中医外感热病学辨证论治体系足小少中 医学者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多数学苕主张川一种既有的辨 证方法统一其他方法,综括起来有如下儿种。 (1)眦^经辨征统一,裘氏力倡伤寒温病一体论,认为 可气营lIiL仪仪足A经病中部分瘫候而已,卫气营血及三焦辨 征nT以统辖丁:,、经之中。川郭氏认为统一三种辨证方法,应 “/i经特定的结掏层次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及病理演变为依 姑,提出丹型证候nf在A经主证的基础上、蠲整充实,也可不 受伤寒,、经提纲的局限.而足补充=『]_气营血、三焦体系中主 受证候的措施、“’越几则闸述以/L经机制为主体联结温瘸 两机制”两-正,i犁方案”的观点。”1 (2)以卫气营血辩证统-O姜氏赞成陈亦人教授“六经 辩证是疑难病的辨iif!纲领”的观点,认为六经辨证并非单纯 的外感铂的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证是由衷及里横向层次, 电能从率质上体珊外感病的演变规律,只存卫气骨血辨证最 适合J:外感铂辨iH:。・…1邓托例举2391傍J内科热病使用各种 辩证打法的数字,适于卫气营血辨证青1996洲.占79
感热病的理论概括。但随着外感热病学的建立和发展,历代 治的实践意义。…
2.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方法的建立,出现外感热病辨证方法
的分歧 宋代以后,医家们逐渐认识到用于一切外感热病的六经 辨证,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故而金元刘河间、王安道开
不少医家学者提出了统一外感热病三种辨证方法的见解。 其有关文献内容,主要见于外感热病专著、综合性医籍的专 篇及学术论文中。据初步统计:自《内经》成书以来,外感熟 病专著及专篇有978部,其中秦汉时期至清仍未摆脱伤寒的束缚。 直到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及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
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成为外感热病学中与伤寒六经辨证并 驾齐驱的独立的辨证理论,三者共同构成了外感热病的辨证 方法。但相应地也引起寒温两派的激烈争鸣,伤寒学派主张 用六经辨证指导温病证治,温病学派则强调病因有寒温之
【5]张玉才.等.丁甘仁辩沽外感痛的特点[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8,(3):182. 【6]上海中医学院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性、定量及发展规律定向来确定证型的归属,倡议用“六经系统”
概念做理论框架,统一三种辨证,形成新的“六经系统辩证”方法
出版社.1994,2 [7]王琦,等.辨证论洁近三十年研完概况[J].北京中医学院学拉,
较高,认为外感热病辨证方法有着统一的必要性。(1)从学
术发展的相度来说,寒温统・可以消除伤寒与温病学术上的 对立,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寒温之争,更全面地认1只和掌
从而得山卫气营血辨证更适台J‘外感热jIii的辨治。“’
(3)以八纲辨证统~。万氏认为六经辨证因其彤l阳是落 寅在表里寒热虚蛮上的,实即八纲辨证;三焦和卫气背血辨 证纲却i,仍以《{争i寒论》i阿i=m的八绢为规范,因此.m八
气血为辨,以八纲为用的脏腑气血辨证统一之。l姻】
(5)以六经系统辨证统。有人用现代科学方法论知
[3]彭坚对外感病辩治体系的历史考察[J】.中华医史杂志,1999,
(2):70 [4J钟嘉熙.统一中医外感病学的先行者俞根初[J].北京中医学簏学 报,1984.【2):8
烈,对六经的实质进行探讨。肖民从系统论出发,把整个人体 视外感病过程分成六个子系统;根据六经的结椅定位、功能定
1984,(3):5 [8J
和体系。-刚杨氏结合实验医学知识,从血管神经反射学说来探讨
六经本态,描绘出三阳病皮表内脏反射及三阴病内脏内脏反射
发展到现在,十分必要对各种辨证方法进行归纳蝗理,建立 ・个完整、统・的辨证体系,使tf・医辨证规范化。圳
此外.冉人从外感热痫的艏因病机、主证殷证型之间的 内存联系等方面Iif4述厂统・的可行性,例如邓氏认为.辨证 的命名虽然不㈦,但论病机则-T_嚣的・I一心思想是一致的、伤 寒六经,从t阳垒j料是由袭及里的过程.温病的卫气营血 与—焦,也是…表及里的过程..伤寒化热人里,病敷阳明;温 病从袁(上、卜焦)人单,病及气分或小焦,三者的卞证是一致
握圣苣个外感热病的辨试论治规律。故王氏等认为,缱・是小
万方数据
2004年第1期
纲来统一,可眦说是顺理成章的。【17’萧氏也认为,三种辨证 方法都是建立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因此,外感热病统一的 辨证论治纲领也应当建立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J
参考文献
【l】孟庆云.从模型法看伤寒六经【JJ北京申匾学院学报,1985,(1):
学术理论及临i采经验得到总站,出版丁外感热病理论和临睐
等巾医院校教材占乏发表人艟的外感热粕学术论文。,从2(】世 纪50年代起,有学昔对外感热病的辨证理论统一提出了争
traD{,J作阁说明_种辨证的统・性,并从脏腑经络定位、临床
去现及热病1专变等方面阐述统一的口r能性.指出伤寒和温病
鸣.但由于当时的研究不够深人和成熟,故这一工作未能进
材类著作,内容大多融会古今.兼采各家.并结台一些现代I筮
学知i}{,例如各版《伤寒沦讲义》、《温病学》统编救H等,四 尼对伤寒和温病古代文献的重印、较注、汇编、研究类著作,
这类文献数芷较多。内容丰富。限于篇幅.以r仅就建国后
关于外感熟病辨证方法统一问题的专题论文进行讨论。 i统一外感热病辨订F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种辨证方法能否统一?尽管迄今还存在寄分歧,但随 着外感热粕临床实践的深入和“寒温统t”外感热病学的酝 酿,多数医家们感到川儿种辨证理论对外感热精的辨证小能 较好地适啦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主张寒温合一的呼声
2004年第1期
・文献综述・
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古今主要文献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刘兰林指导王灿晖杨进
摘要:六经辨证彤成于前,详寒略温;卫气营血及三焦辩证继承于后,详温略寒,均是以,P感热痛为认识对象的
辩证理论.为中医学界所公认的外感热病的三种辨证方法。统一外感热病辩证方法,不仅是中医教学度临床亟待
国时期(1912~1949年)91部;现代(截至2091年)约344 部。1949年以后公开发表的有关六经、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 的专题论文约1419篇(1949~1977年426篇,1978~2001 年993篇)。本着从理论价值和IJ南床实用的角度出发,笔者 对国内探讨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的主要文献进行研析。 秦汉至清代外感热病辨证方法文献研析
建罾后,l遗着中医事业的繁荣.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发展
进人一个新的所史时期一方面,各地名老中仄的外感热病
擘著々集;另一-:E而,对所代外感热病文献憷理研究、编著高
的.证型之间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只是温病派补充了4i少内
容罢r 可见_种游证方往都是在总结外感病发病规律的 基础卜1.升为理论而加以命名的.它们足nf以统一的。J0,时
2・b,
-是众多的研析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的专题论文.涉骏的范嘲
有:六缝、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探讨.临床应用、动物实 验及建立外感热病统一辨证刑领的学术争鸣.二是名老巾 医关于寒温统一的专著专集,盘n山发生编著的《寒温统一 -仑》.t热病学讲义》、熊魁悟的《巾医热病i仑》、柯胄帆等《中医 外感病诊治》、吴锻揪主编的《中医外感热病学》、孪洪涛等 著的<中医外感病学》等,诸家分别提出已见.如万氏八纲统 一,吴氏分期辨迁、李氏二纲鼎立等,均具特色.各有千秋,为 现代中堰寒瀛统一著作之精华,三足怕球,宴用性著作及教
的基本依据。隋唐医家辨治外感热病,亦多沿用仲景之法。 故在唐朝以前,六经辨证理论成为诊治一切外感热病的纲
领。今人盂氏认为:伤寒六经辨证是外感热病的综合模型, 它以三阴三阳等六个层次表述了热病过程的阶段性,模拟了
病因、病位、正邪消长,包含了病程的传变转归,具有辨证论
52一
万方数据
展的丰“成结果。 近现代外感热病辩证方法文献探讨 鸦片战争之后.我同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孔会特别是 民国时期,外感热病学和中医肚他学科一样.小nr能得到应 有的发展。故此时有影响的专甚:不多.较有造诣的当数《丁 甘仁医案》,其主张寒温统一辨证.对外感热病学体系的建立 艮有积极的意义5I丁师学术思想在外感病方珀i的{辛=现是.把 伤寒和温病的辨征方法互相联系,在治,,外感病的过程中, 把峭种学说融会贯通。闲人制宜.随宜应用,“je他灿何廉疆 的《重订广湍热论》、《争同名医骑案类编》.强调伏气谳病的 j!;fi青.精评外感热病病案,垒令仍有价值,张锡纯所菩《Ⅸ学 衷中参西录》、吴锡璜编撰的《中凹温热串解》,力图以西医理 论阐明中医温病有关病机和证治,具有一定新意。
3,融会寒温辨证专著的问世,统一外感热病辩证体系的尝试 清代的寒温辨证方法的争鸣,使医家们明白了寒温关系
在学术上的一脉相承。此期就有不少医家进行了寒温统一 的有益尝试,诸如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吴坤安《伤寒指掌》、
畅栗山《寒温条辨》及雷少逸的《时病论》等均是寒温融会的 外感热病专著。他们从各自的临床实践出发,将寒温由分而 合.熔于一炉,对外感热病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和发挥, 为形成外感热病学统一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雎。特别是俞 氏,既不属于温病学派医家,也不属于传统的伤寒学派医家, 他以六经气化理论为辨证纲领,熔铸寒温于一炉,初步建立 了一套能较全面地辨治各种外感病的体系o[31其著虽以伤寒 命名,但寒温兼收并蓄,采用六经为纲,明辨卫气营血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