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用于确定血液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血型匹配情况。
它基于凝集反应的原理,在试剂中加入指定的抗体,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血型是否匹配。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如下:1. 凝集反应原理:凝集反应是指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或沉淀的现象。
在血液中,红细胞表面存在着不同的血型抗原,而血浆中有相应的抗体。
当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亲和力时,它们会相互结合形成凝集物。
如果血液中的抗原和试剂中的抗体匹配,会发生凝集反应。
2. 凝聚胺的选择:凝聚胺交叉配血试剂中的抗体一般选择具有高特异性的抗体,可以与血型抗原结合并引起凝集反应。
常见的凝聚胺试剂包括抗A、抗B和抗Rh(D)。
3. 血型抗原和抗体:人类血液的主要血型系统有ABO和Rh系统。
在ABO系统中,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不同来进行分类。
在Rh系统中,分为Rh(D)阳性和Rh(D)阴性两种。
4. 实验操作:首先取一定量的受捐者的血液样品和供者的红细胞,然后分别与特定的凝聚胺试剂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受捐者的血液样品与凝聚胺试剂发生凝集反应(凝结或沉淀),即表示受捐者的血型抗原存在于供者的红细胞中,血型匹配成功。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工作步骤如下:1. 准备试剂:制备含有特定抗体的凝聚胺试剂。
2. 取样本:取受捐者和供者的血液样本。
3. 混合试剂与血液:将受捐者的血液样本分别与A、B和Rh(D)的凝聚胺试剂混合,同时将供者的红细胞与凝聚胺试剂混合。
4. 观察凝集反应:置于理化条件下,如37C恒温水浴中孵育,观察试管内是否出现红细胞凝结或沉淀的现象。
5. 结果判定:根据血型抗原和试剂的凝集反应结果,分析受捐者和供者的血型匹配情况。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简单明了,操作简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比如,它只能确定ABO和Rh(D)系统的血型匹配情况,而不能确定其他血型系统的匹配情况;另外,由于抗体抗原之间的互作用性,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血型现象,如假性血型,需要进一步的检测和确认。
盐水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1. 原理盐水介质配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 不配合性。
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受血者(献血者)血清(浆)中有无破坏献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如存在相应的抗体,则交叉管中将发生凝集或溶血现象,此即为交叉不合,反之则交叉相合。
2. 操作(单位:滴)混匀,1000~2000rpm×1~2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3.1主、次、混合管均无凝集,无溶血现象,示无配血禁忌,继续下一步进行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
3.2主、次、混合管均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核查,寻找原因。
3.3主、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次、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部分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4.注意事项4.1结果观察时,除肉眼观察外,均需显微镜观察。
4.2要注意真、假凝集的鉴别。
二凝聚胺试验1.原理:凝聚胺(Polybrene)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具有中和肝素作用:又称肝素灵,溶解后产生许多正电荷,能中和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所带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诱发红细胞产生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
在此过程中,若有IgG分子已直接与红细胞搭桥,当非特异性的红细胞凝聚消散后,只有由抗原抗体引起的搭桥的特异性凝集仍存在。
反应分三个步骤:1.1.红细胞致敏阶段:红细胞在低离子培育基中与相应抗体致敏。
1.2.凝聚阶段:聚凝胺使红细胞非特异性地紧密接近,诱发凝聚现象,因而允许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桥连。
1.3.再悬阶段:再悬液具有中和聚凝胺的作用,使聚凝胺诱发的非特异性凝聚散开,留下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特异性凝集不能散开,凝集的强度与抗体的浓度、抗原的浓度及反应的导热特性有关。
2、操作步骤:2.1、在盐水法通过的基础上,在主、次管均加入低离子介质4滴,混合后置于室温1分钟。
2.2、在主、次管均加入聚凝胺溶液2滴,混合后,室温15秒。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验方法,它通过对凝血因子的交叉配血,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了解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凝血功能的基本原理。
人体的凝血功能主要由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凝块,起到止血的作用。
凝血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在血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按照其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顺序,被标记为Ⅰ至ⅩIII。
而纤维蛋白原则是凝血过程的最终产物,它使得凝块形成,并最终形成血栓。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浆进行混合,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交叉作用情况,从而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浆与正常人的血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观察混合血浆的凝血时间。
如果混合血浆的凝血时间正常,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如果凝血时间延长,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的核心在于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
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质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相互作用,形成凝块,完成止血过程。
而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时,这些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通过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者使用凝血因子浓缩剂来帮助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
总的来说,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血液检验方法,它通过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输血者的红细胞与另一组供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通过观察混合血后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交叉配血操作主要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a.配置所需试剂,包括输入血浆、配血瓶、试剂盘、标本管、溶血酶溶液、配血盘等。
b.通过测定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确认双方的血型信息,并记录在相关记录表中。
2.标本采集a.采集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入标本管中,避免血样凝固。
b.标本采集的相关操作要符合严格的无菌原则,确保血样的无菌及安全性。
3.标本处理a.将标本管中的静脉血标本置于冰上,在4℃下保存。
b.用溶血酶溶液处理输血者的红细胞,将3滴红细胞加入到每一个配血瓶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
4.试剂配置a.将配血盘中的试剂盘取出,配置新鲜的抗血型血清和已知血型标准红细胞。
5.凝胶装配a.打开凝胶洞口,将配血盘的试剂盘放入凝胶洞中。
b.确保试剂盘的位置正确,使试剂液体触及到凝胶洞的底部。
6.样本混合a.取出保存在冰上的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置于试剂盘的对应位置。
b.轻轻旋转试剂盘,使血样和试剂充分混合起来,注意避免搅拌过于激烈。
7.观察凝聚反应a.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配血盘中是否发生凝聚反应。
b.根据凝聚反应的情况,判断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兼容。
8.结果判读a.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不兼容,不适合进行输血。
b.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没有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兼容,可以进行输血。
9.记录和报告a.记录每次交叉配血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信息、配血的凝聚反应情况等。
b.报告输血者的血型结果和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凝聚反应来判定血型的兼容性,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但需要注意的是,交叉配血结果只能作为指导输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输血指征等因素,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操作。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精心整理交叉配血(凝聚胺法)1.原理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试剂 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精心整理精心整理7.4显微镜:XSZ-H3(中国)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8.1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
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输血科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
• 结果判读 1若凝集散开表示供血者的血适合病人使用。 2若凝集不散开表示供血者的血不适合病人 使用。
• 注意事项 1. 可以用EDTA的血浆代替血清。 2. 当重新悬浮液加入后,应尽快观察结果 (不可超过3分,以免反应消失)。 3. 0.05%凝聚胺溶液若放在玻璃瓶太久会变 弱,所以必须保存在塑料瓶中。 4. 凝聚胺是一种抗肝素药物,所以使用含肝 素的标本,要加多2~4滴的凝聚胺来中和肝 素。
5. 如某些患者血清中可能含有冷凝集素等因 素,而导致假阳性的结果。若有怀疑,建 议在滴入1滴重新悬浮液后,将试管立即置 入37℃水浴箱中轻轻混合,并要1分钟内观 察结果。 6. 配血结果可疑,必须复查ABO血型、Rho (D)血型及不规则抗体,复查仍不能解决 时,及时报告科主任。配血不合(主侧凝 集)不得发血,须送广州市中心血站血型 研究室进一步检查,查找与受血者血型相 适合的血液成分。
• 试剂和材料 1.低离子介质(LiM) 2.凝聚胺(Polybrene) 3.假凝集清除液(Resuspending)
• 操作方法: 1 根据交叉配血的次数,每人次取小试管 二支,标明主次侧,主侧加受检者血清 (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 (洗涤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加供血者 血清2滴, 加受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2 主次侧管各加LIM0.8ml,混合后静置1分 钟。 3 再各加1滴凝聚胺。
检测项目全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重复性好 客观性好 节省样品、试剂、结果易保存 可自动化操作。 不足之处是成品昂贵。
• 5、抗球蛋白介质配血法是检查不完全抗体 最敏感、可靠的方法;但试剂价格较贵, 操作复一级基层 医院血库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推广项目。
• 方法学评价 1、凝聚胺介质配血法反应较盐水法灵敏度 高,能检出几乎所有规则与抗体及不规则 血型抗体,适用于各类输血患者的配血。 2、盐水介质配血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 但只能发现完全抗体。 3、酶介质配血法操作较为简便,试剂便宜, 灵敏度高;但费时,准确性和稳定性差。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1 实验原理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
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
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2 试剂组合低离子介质-凝聚胺溶液:含葡萄糖、凝集胺、氯化钠、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悬浮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试剂由台湾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 交叉配血试验取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与次,主侧加入受(供)血清2滴,加供(受)血者3%~4%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
各管加入低离子介质0.8 ml,混匀静置1 min,加凝聚胺1滴,混匀,以3 500 r/min离心10 s~15 s,倒出上清液(残留0.1 ml),轻摇试管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
再加1滴假凝集清除液,边摇动边观察结果。
如果凝集散开为阴性,即为非特异性凝集,如不能散开为阳性,即为特异性凝集。
如反应可疑应用显微镜观察,上述凝聚胺配血方法见(输血技术学)[1]。
4 注意事项可以用含EDTA血浆代替血清进行交叉配血使用。
若使用血清可把标本放入37 ℃水浴箱,使其纤维蛋白析出后再用,否则,红细胞缠绕在纤维蛋白上造成假凝集现象。
如洗肾患者,血清(浆)中含有肝素,可出现假凝集,此时,须多加2滴~4滴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冬天室温低,某些患者可能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遇此情况,须再滴入2滴悬浮液后37 ℃水浴1 min,再观察,若凝集消失说明为冷凝集。
如盐水试验不凝集,凝集胺试验凝集说明有不完全抗体,必须进一步做抗体鉴定。
5 讨论凝聚胺交叉配血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患者血清(浆)中是否有具有临床意义的红血球异体抗体。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纵规程(凝聚胺法)之蔡仲巾千创作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纵;包管临床用血的平安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资料和设备资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纵步调1.凝聚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识表记标帜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调(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出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出1min可能变成阴性。
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惯例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但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 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成少的试验,首先采取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取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精品)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 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 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 匀并同时观察结果。
❖ 6. 结果判定:如果在30秒内(或按说明书) 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 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 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 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 上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三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
医学检验、方法。
原理:聚凝胺分子是带高价阳离子多聚季铵盐,溶
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 有利于红细胞凝聚,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降低红 细胞的Zeta电位 ,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吸 引力。
当血清中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体时,与红细胞发生 紧密结合,此时加入枸橼酸盐解聚液以消除聚凝胺的正电 荷,使IgM或IgG类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产生的凝集不散开; 如果血清中不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体,加入解聚液可使 非特异性凝集消失。
【注意事项】
❖ 1.可以用含EDTA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 2.若受血者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
须多加4~6滴Po1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 3.试剂使用前请放置至室温平衡后再行操
作。
❖ 4.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进行交叉配血试 验操作,由于某些受血者血清中可能含有寒 冷凝集素等因素,而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 建议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操作时室温保持在 22℃左右,最后滴加Resuspending时,将 试管立即置入37℃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 合,并在30秒内观察结果。
试验分步原理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材料和设备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作步骤1.凝聚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可能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步骤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步骤
凝聚胺法是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相容性。
以下是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步骤:
1. 准备试剂和血液样品:准备好用于配血的抗人类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globulin)、酶处理的红细胞(酶处理可增加凝
集反应的可观性)、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和献血者的红细胞样本。
2. 制备红细胞悬液:将献血者的红细胞样本与生理盐水等溶液混合,制备成红细胞悬液。
3. 凝聚胺法测试:将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与献血者的红细胞悬液混合,使其发生凝集反应。
这种凝集反应是由于血型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引起的。
4. 观察反应:观察混合溶液中是否发生红细胞凝集。
如果发生凝集,说明受试者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献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反应的抗体。
反之,如果没有发生凝集,则表示受试者的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没有血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
5. 阅读和解释结果:根据凝聚胺法反应的结果,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相容性。
对于发生凝集的配对,表示不相容;在没有凝集的配对中,表示相容。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血库人员确定合适的献血者给予血液输血给
受血者,从而减少输血反应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每次输血前都要进行凝聚胺法测试来确保安全有效的输血过程。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东莞常平医院
血库
文件编号:
DGCPH-BK-SOP-10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版序:2005-1
2.2%红细胞悬液: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
根据下表进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
------------------------------------------------------------------
2 1 2ml(40)
5 1 0.8ml(16)
------------------------------------------------------------------
7.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如有凝集反应,表示不合,此供血者的血液不适合病人使用;如无凝集反应,表示供血者的血液适合病人输注。
东莞常平医院
血库
文件编号:
DGCPH-BK-SOP-10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版序:2005-1
页码:第3页,共4页
如果想进一步检测Anti-K抗体,则必须继续做辅助性的抗球蛋白试验,步骤如下:
14.各供血者间需进行交叉配血;已经输注的血液不足24小时的,供血者间也需进行交叉配血。
15.交叉配血后的所标本加盖后,冰箱保存不少于7天。
3.再滴入2滴*2凝聚胺溶液,轻轻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5秒。
4.3400rpm离心1分钟,然后把上清液倒掉,管底保留大约0.1ml的液体。
凝聚胺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21 检 测共发 现 5 . 2例冷凝 集 引起 的假 阳性 。冷凝 集在两 种方法 中都 可 出现 ,解 决此 类假 阳性 的方法
可将试 管置人 3 7℃水 浴 中 ,轻 轻摇 晃 试 管 使冷 凝 集 散开 ,并 在 3 0s内观 察结果 。
2 2 不规则 抗体 :发 现有 l . 5例病 人存 在不 规则 抗 体 ,他们 有 的是 癌症 患者 、有 的是慢 性 肾功能不 全 患 者 、有 的是再 生 障碍性 贫血 的患者 。他们 的共 同
表示无输血禁忌 ,可以输血 ;反之 ,则不 能输 血 。 凝 聚 胺 法 :在 主 侧 管 内 加 受 检 者 的 血 清
0 1m 和献 血员 的 2 红细胞 悬 液 0 1 ,次侧 管 . L % . mL 加 入献 血 员 的血 清 0 1m . L和受 检 者 的 2 红 细胞 %
3 讨论
以上结果 说 明凝聚胺 交叉 配血 法既 可 以检 出完
全抗 体 ,又可 以检 出有 临床意 义 的不 完全 抗体 ,有
效 地避免 了迟 发性溶 血性 输血反 应 的发生 。虽然 存
液 0 1m ;混匀 ,10 mn离心 1rn . L 00r i / i,轻微摇动 n 试 管 ,观察结果 。如果 主侧法 的 比较 见表 1 )
血 型 ,还必 需做 交叉 配血试 验 。凝 聚胺 作为 一种介 质辅 助用 于完全抗 体 、不完 全抗体 的筛 选检 测及辅 助用 于交叉 配血 的检 验 。交叉 配血 试验是 确保 病人
安全输 血必 不可少 的试 验 。现 将两 种交叉 配血 试验 比较结 果介 绍如下 。 1 材 料与方 法 1 1 试剂 :A O血 型试 剂 由上 海华 泰 生物 工程 实 . B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1. 原理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 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 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 试剂:6.1 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6.2 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 试剂组成:试剂1. 低离子介质(LowLonic 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 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 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 8.5%生理盐水。
7. 仪器:7.1 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2 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3 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7.4 显微镜:XSZ-H3(中国)8.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8.1 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
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接叉配血(凝结胺法)之阳早格格创做1. 本理凝结胺(polymatching)法最先利用矮离子介量落矮溶液的离子强度,缩小白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浑(浆)中的抗体与白细胞相映抗本分散,再加进戴亚电荷的下价阳离子多散物-凝结胺溶液,中战白细胞表面的背电荷,支缩细胞间距,产死可顺的非特同性汇集,并使IgG型抗体间接凝集白细胞.加进中战液后,仅由凝结胺引起的非特同性汇集,会果电荷中战而分别,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同性凝集则没有会分别.2. 标本支集:2.1 标本种类:抽与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散血浑,将细胞配成5%盐火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共样要领分散血浑(浆)战白细胞悬液.2.2 标本央供:抗凝战搞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弛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齐.3. 标本储藏:慢诊标本30分钟内完毕支配,标本应至4℃冰箱死存7天.4. 标本输送:室温输送.5. 标本拒支尺度:细菌传染.溶血标本,标签没有齐齐没有克没有及做测定.6. 试剂:6.1 试剂称呼:凝结胺试剂(polymatching)6.2 试剂死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死物技能有限公司.6.3 试剂组成:试剂 1. 矮离子介量(LowLonic Medium,LIM).试剂挨启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已启启者2-25度贮存,灵验期为2年.试剂2. 凝结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灵验期共上.试剂 3. 沉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灵验期共上.试剂4. 8.5%死理盐火.7. 仪器:7.1 血型血浑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天里自动仪器厂7.2 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天里自动仪器厂7.3 电热恒温火箱:江苏金坛市调理器械厂7.4 隐微镜:XSZ-H3(华夏)8. 支配步调及截行推断:8.1 供受者白细胞用死理盐火配成3-5%的细胞悬液.加样量均为:血浑2滴,白细胞悬液1滴.主管:受血者血浑+供者白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白细胞悬液+供者血浑;(阳阳对于照管另设).5ml混匀置室温1分钟.加凝结胺溶液2滴,混匀,置室温15秒.8.3 1000g(3400rpm),离心10秒,弃上浑液,管底死存约液体.沉摇试管,目测白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沉搞前里考查.8.4 加进2滴沉悬液,沉沉混同,肉眼或者隐微镜下瞅察截行.8.5 凝块正在1分钟内分别,考查截行为阳性,供受者血液协共;反之,如依照为分歧强度的凝块,考查截行判为阳性,供受者血液没有协共.真验截行必须正在3分钟内判读.9. 支配本能:赶快烦琐,特同性强,敏捷度较下,沉复性佳.10. 超出范畴截行处理:10.1 细胞自凝:正在冬天气温较矮时,某些病人血浑中含有热凝集素而引导接叉配血假阳性;逢此局里可用37℃-40℃死理盐火洗涤白细胞并置37℃火溶中沉沉摇动,瞅察截行.10.2 若病人血浑(血浆)含有肝素,如洗肾患者能做用配血,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战肝素.10.3 白细胞悬液为5%为宜,过浓或者过浓可使抗本抗体比率没有适合,反应没有明隐易误判.10.4 百般本果引起的白细胞溶解,误判为没有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量中战了相映的抗体.11. 要领限制性:11.1 试管,滴管吸头战玻片必须浑净搞燥,预防溶血.11.2 支配要领应按确定,先加血浑,而后再加白细胞悬液,以便简单核真是可漏加血浑.11.3 离心时间没有宜过少或者过短,速度没有宜过快或者过缓,以防假阳性或者假阳性截行.11.4 瞅察时应注意白细胞呈特同性凝集,继收性凝固及线状排列的辨别.。
凝聚铵介质交叉配血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
【注意事项】 1、临床输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应当首先 进行盐水介质的交叉配血试验,排除完全性 (IgM型)红细胞抗体的存在后,再进行凝聚 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2、溶血标本不能用于交叉配血试验; 3、当重悬液加入后,应尽快观察结果(不超 过3min),以免反应减弱或消失; 4、凝聚胺是一种抗肝素试剂,所以如果使用 含肝素的标本,要加较多的凝聚胺中和肝素。
【操作步骤】 1、取4支洁净小试管,表明主、次侧管; 2、在主侧管中加入受血者血清2滴和献血 者红细胞悬液1滴;在次侧管中加入献血者血 清2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3、每管各加入LIM溶液0.6ml,并加入2 滴凝聚胺溶液,混匀; 4、1300×g离心15s,倒去上清液;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
【操作步骤】 5、轻轻摇动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集, 若无凝集,必须重做; 6、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肉眼 观察结果; 7、取载玻片一张,用滴管分别从主次侧 内各吸1滴细胞悬液均匀涂于玻片上,显微镜 观察,最后得出试验结果。
谢谢!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
【结果判断】 先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再进一步用显 微镜观察有无凝集。如主侧管和次侧管内红细 胞凝集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 表示受血者和献血者两血在凝聚胺介质配血相 容,献血者血液可以输注。
【结果判断】 如果主侧管和次侧管或单一侧试管内 红细胞凝集不散开,则表示为抗原抗体 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两血不相容,献血 者血液不可输注。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
【标本、试剂与器材】 1、标本 ABO全血标本(2ml)患者1人 份,供者2人份(红细胞制备成2%~5%红细 胞悬液); 2、试剂 凝聚胺试剂盒(包括低离子介质、 凝聚胺试剂和重悬液); 3、器材 记号笔、试管、试管架、滴管、载 玻片、离心机、显微镜。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1简介在人类医学中,血液配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血型的不同可能会引起血液凝固,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进行输血或器官移植等操作前,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血清学测试。
其中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就是凝聚胺交叉配血。
2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什么?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血液配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抗凝集素和抗凝血酶将被检测血浆和红细胞进行配对,从而检测出患者血型和是否存在不和合现象。
该技术的名称源于其涉及到的凝聚胺,这些物质会促使红细胞沉积并凝聚在一起。
3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比较简单。
在这个技术中,医生将待检测的红细胞和血浆混合起来,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凝集素和抗凝血酶。
如果红细胞和血浆之间血型不兼容,那么加入抗凝集素和抗凝血酶后,红细胞和血浆就会发生凝聚和沉积。
而如果红细胞和血浆之间血型兼容,那么它们就不会发生凝聚和沉积。
4优点与缺点相对于其它血型鉴定方法,凝聚胺交叉配血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
首先,这种方法可以便宜地大规模生产。
其次,检测结果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其不足之处是,它只适用于ABO 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对于其他的血型系统则无法进行鉴定。
此外,这种方法也不够快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凝聚胺交叉配血检测需要约半个小时,所以不适合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应用。
5结论总之,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血型鉴定技术,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虽然有一些限制,但却是血型鉴定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和改进这种技术,使其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可靠,更好地为临床医学服务。
盐水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1. 原理盐水介质配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 不配合性。
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受血者(献血者)血清(浆)中有无破坏献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如存在相应的抗体,则交叉管中将发生凝集或溶血现象,此即为交叉不合,反之则交叉相合。
2. 操作(单位:滴)混匀,1000~2000rpm×1~2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主、次、混合管均无凝集,无溶血现象,示无配血禁忌,继续下一步进行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
主、次、混合管均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核查,寻找原因。
主、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次、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部分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4.注意事项结果观察时,除肉眼观察外,均需显微镜观察。
要注意真、假凝集的鉴别。
二凝聚胺试验1.原理:凝聚胺(Polybrene)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具有中和肝素作用:又称肝素灵,溶解后产生许多正电荷,能中和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所带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诱发红细胞产生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
在此过程中,若有IgG分子已直接与红细胞搭桥,当非特异性的红细胞凝聚消散后,只有由抗原抗体引起的搭桥的特异性凝集仍存在。
反应分三个步骤:.红细胞致敏阶段:红细胞在低离子培育基中与相应抗体致敏。
.凝聚阶段:聚凝胺使红细胞非特异性地紧密接近,诱发凝聚现象,因而允许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桥连。
.再悬阶段:再悬液具有中和聚凝胺的作用,使聚凝胺诱发的非特异性凝聚散开,留下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特异性凝集不能散开,凝集的强度与抗体的浓度、抗原的浓度及反应的导热特性有关。
2、操作步骤:、在盐水法通过的基础上,在主、次管均加入低离子介质4滴,混合后置于室温1分钟。
、在主、次管均加入聚凝胺溶液2滴,混合后,室温15秒。
、3500转/分,离心10秒,彻底弃上清液。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
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也承担着排除废物和维持体内平衡的重要功能。
在医学领域中,血液的配型和输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一种基于凝集反应的血型鉴定方法,它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凝聚胺抗原和凝聚胺抗体来确定血型。
凝聚胺抗原是一种存在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而凝聚胺抗体则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
当凝聚胺抗原和凝聚胺抗体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确定血型。
在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中,血型分为A、B、AB和O四种类型。
A 型血液中含有A型凝聚胺抗原,同时也含有B型凝聚胺抗体;B型血液中含有B型凝聚胺抗原,同时也含有A型凝聚胺抗体;AB型血液中同时含有A型和B型凝聚胺抗原,但不含有凝聚胺抗体;O 型血液中不含有A型和B型凝聚胺抗原,但同时含有A型和B型凝聚胺抗体。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在临床应用中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血型鉴定、输血配型和器官移植等方面。
在进行输血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型和血液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血,以避免出现输血反应
等不良反应。
而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也可以用于确定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血型匹配情况,从而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血型鉴定方法,它可以用于临床医学中的多个方面。
通过对血型的准确鉴定和匹配,可以有效地避免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标准交叉配血实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平安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三、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实验。
四、测定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能够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
假设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实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是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那么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可不能散开,实验结果为阳性。
五、试剂及材料(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成份: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保留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利用后可置于室温(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六、标本要求:(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静脉血2-3ml(注意查对病人信息),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留:血液样本必需密封,2~8℃保留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需是2~8℃保留3天之内的标本。
七、操作程序:(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三)取干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
(五) 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
(六) 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那么必需重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时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方法学评价】 1. 凝聚胺介质配血法反应较盐水法灵敏度高,
能检测几乎所有规则与不规则血型抗体,适用 于各类输血患者的配血。
2. 盐水介质配血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但
只能发现完全抗体。
3. 酶介质配血法操作较为简便,试剂便宜,
1.
取试管两支,标明主侧次侧,主侧管加受 血者血清(血浆)1滴,和供血者3~5%红细胞 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受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l滴, 加供血者血清(血浆)1滴。 2. 各加LIM溶液3滴,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溶液1滴,并混合均匀,置室温1分钟或 参照说明书。 3.普通离心机1000g离心15秒,然后把上清液 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注意事项】
1.可以用含EDTA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受血者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
者,须多加4~6滴Po1ybrene溶液以中和肝 素。
3.试剂使用前请放臵至室温平衡后再行操
作。
4.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进行交叉配血试
验操作,由于某些受血者血清中可能含有寒 冷凝集素等因素,而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 建议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操作时室温保持在 22℃左右,最后滴加Resuspending时,将试 管立即臵入37℃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 并在30秒内观察结果。
实验三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
医学检验系 张晨光
目的:掌握凝聚胺交叉配血法的原铵盐,溶
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 有利于红细胞凝聚,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降低红 细胞的Zeta电位 ,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吸 引力。
当血清中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体时,与红细胞发生 紧密结合,此时加入枸橼酸盐解聚液以消除聚凝胺的正电 荷,使IgM或IgG类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产生的凝集不散开; 如果血清中不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体,加入解聚液可使 非特异性凝集消失。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
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 匀并同时观察结果。 6. 结果判定:如果在30秒内(或按说明书) 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 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 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 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 上用显微镜观察。
谢谢大家!
试验分步原理
加 入重悬 液减 弱 了 Polybrene 的作用
加重悬液
试验分步原理
已被血型抗体 致敏的红细胞 不会散开
阳性结果
试验分步原理
未被血型抗体致敏 的红细胞很快散开
阴性结果
试剂:
凝聚胺试剂盒;生理盐水 号笔、显微镜、离心机。
器材:小试管、滴管、试管架、记
标本:静脉血。
操作
灵敏度高;但费时,准确性和稳定性差。
4.卡式配血(微柱凝胶法)已成为国际安
全输血检查的推荐方法,该法具有:①检测 项目全②灵敏度高③特异性强④重复性好⑤ 客观性好⑥节省样品、试剂,结果易保存⑦ 可自动化操作。不足之处是成本昂贵。
5.抗球蛋白介质配血法是检查不完全抗体
最敏感、可靠的方法;但试剂价格较贵,操 作复杂、费时。
试验分步原理
血清 加入LIM
Polybrene 受体
混合液
IgG 抗 体 迅速致敏
红细胞悬液
血型抗原
试验分步原理
Polybrene 分 子 连 接到红细胞上
加入 Polybrene
试验分步原理
Polybrene 拉 近 红 细胞间 的距 离并造成凝集
离心
1 个 IgG 分 子 同时连接两 个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