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苹果酸代谢流分析及高产菌株构建
微生物代谢工程答案整理
1.微生物代谢工程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
定义:通过某些特定生化反应的修饰来定向改善细胞的特性功能,运用重组DNA技术来创造新的化合物。
研究内容:生物合成相关代谢调控和代谢网络理论;代谢流的定量分析;代谢网络的重新设计;中心代谢作用机理及相关代谢分析;基因操作。
研究手段:代谢工程综合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学、生化工程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因此,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主要有下列三大常用手段:(1)检测技术:常规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测手段都可用于代谢工程的研究,如物料平衡、同位素标记示踪法、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法、光谱学法、生物传感器技术。
(2)分析技术:采用化学计量学、分子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并结计算机技术,阐明细胞代谢网络的动态特征与控制机理,如稳态法、扰动法、组合法和代谢网络优化等。
(3) 基因操作技术:在代谢工程中,代谢网络的操作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基因水平上的操作:涉及几乎所有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如基因和基因簇的克隆、表达、调控,DNA 的杂交检测与序列分析,外源DNA的转化,基因的体内同源重组与敲除,整合型重组DNA 在细胞内的稳定维持等。
2. 2.代谢改造思路和代谢设计原理。
代谢改造思路:根据微生物的不同代谢特性,常采用改变代谢流、扩展代谢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三种方法。
(1)改变代谢途径的方法:加速限速反应,增加限速酶的表达量,来提高产物产率。
改变分支代谢途径流向,提高代谢分支点某一分支代谢途径酶活力,使其在与其它的分支代谢途径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提高目的代谢产物的产量。
(2)扩展代谢途径的方法:在宿主菌中克隆和表达特定外源基因,从而延伸代谢途径,以生产新的代谢产物和提高产率。
扩展代谢途径还可使宿主菌能够利用自身的酶或酶系消耗原来不消耗的底物。
(3)转移或构建新的代谢途径:通过转移代谢途径、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等方法来实现。
代谢设计原理:现存代谢途径中改变增加目的产物代谢流:增加限速酶编码基因的拷贝数;强化关键基因的表达系统;提高目标途径激活因子的合成速率;灭活目标途径抑制因子的编码基因;阻断与目标途径相竟争的代谢途径;改变分支代谢途径流向;构建代谢旁路;改变能量代谢途径;在现存途径中改变物流的性质:利用酶对前体库分子结构的宽容性;通过修饰酶分子以拓展底物识别范围;在现存途径基础上扩展代谢途径:在宿主菌中克隆、表达特定外源基因可以延伸代谢途径,从而生产新的代谢产物、提高产率。
TiCl3法快速筛选L-苹果酸高产突变株
wt o g1 r n a . / , h i r s a p t e f -Mi ai y l o t u n w s 5 一 5 . C nl i j h iI e o u i ir lt i w s 17 g L t c ae m l d Ln c c e h m t t a 3 % 5 % 【oc s n e C3 t d l b h r i sa 1 6 a e e i o n u d id f e a uo T T h c d e m o
安徽农业科学 ,ora o A hi g .e.0 83 (8 :28 Junl f nu A n Si20 ,62 )100—10 1 28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况玲
T C 3 快 速 筛 选 L 苹 果 酸 高 产 突 变 株 iI法 - 何皓 , 李霜1 , ,付永前 , 晴 , 和 , 2 徐 黄 2
(. I南京工业大学制药 与生命科学学院 , 江苏南 京 20 ; . 1 O 2 江苏省工业 生物技术创新 中心 , ( 江苏南京 2 11) 186
摘要 [ 目的] 并验证 T 1法 筛选 I苹果酸 高产 突 变株 的可行性 。[ 法] 3 株 米根 霉诱 变株及 出发株 (K 分 别接 种 到含 葡萄 探讨 i3 C 广 方 将 4 C) 糖 的发酵培养 基 中发酵 9 , 6h发酵 液经稀释后加 入 T 1 根 据沉淀发 生情况 , I3 C, 筛选 I苹果酸 高产突 变株 。[ , 结果 ] 当发 酵液 稀释 4 倍 时, 0 有4 株诱 变株 发酵液产 生沉淀 , 出发株 发 酵液 未产生沉 淀。据此 筛选 出 4 发 生显著 正 突变的诱 变株 , I苹 果酸产 量约 为 1 ~ 0 而 株 其 广 6 2 L c其发 酵液经 H L 测 定分析 , 明 4 突变株发酵 液 中 苹果 酸的产量 为 1. — 82 L而 出发株 苹果 酸产量 为 l.6 / , PC 表 株 58 1. 8 6 , 17 L g 突变株 L苹果酸 产量增幅达 3% ~ 5 5 5%。[ ' i1法可有 效应用于 I苹 果酸 高产 突变株 的 筛选 。 结 ̄ ] C T 3 ,
聚苹果酸的微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聚苹果酸;出芽短梗霉;应用
中图分类号:
TQ9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356(
2023)
12
0004
05
聚苹果酸(
Po
l
l
i
ca
c
i
d,
PMLA)又名聚羟基丁
y Ma
二酸酯,是一种 具 有 良 好 生 物 相 容 性 及 生 物 降 解 性 的
进 PMLA 的合成,在添加三氟乙 酸 的 情 况 下 则 有 抑 制
PMLA 时发现在发 酵 过 程 中 随 着 底 物 的 不 断 消 耗,发
酵 72h 时 残 糖 较 低,不 足 以 供 应 发 酵 菌 株 合 成 PM-
作用。相比对照组,添加 20g/L 琥珀酸可以使 PMLA
LA,所以考虑补料培养,通过分批补料的方式,
盐和有机酸,碳 源 和 氮 源 是 微 生 物 生 长 代 谢 的 主 要 营
养物质,低浓度 的 无 机 盐 能 够 促 进 细 胞 的 生 长 和 产 物
合成。常 用 的 碳 源 有 葡 萄 糖、淀 粉、蔗 糖 等,除 此 之 外
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利用生物质作为碳源发酵产生 PM-
LA,以降低发 酵 原 料 的 成 本,从 而 降 低 聚 苹 果 酸 的 生
3
.1 药物载体
野生出芽短梗霉菌 株 TKPM00006 和 诱 变 菌 株 CGM-
生物可降解性,能 够 包 裹 药 物 与 特 性 的 组 织 特 异 性 标
CO2 供体可 以 提 高 PMLA 的 产 量。 乔 长 晟 等
代谢工程改造米曲霉生产L-苹果酸
代谢工程改造米曲霉生产L-苹果酸L-苹果酸作为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来,生物法生产L-苹果酸已经成为了最具前景和高效性的苹果酸生产方法,包括酶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
相较与酶转化法,微生物发酵法具有底物选择性更多、生产成本更低、产酸效率更高等优势。
目前,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食品安全性菌株选择性少、得率或生产强度较低、廉价原料利用不充分、杂酸水平较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以丝状真菌米曲霉作为生产菌株,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分别调控了L-苹果酸的胞质合成和转运途径、玉米淀粉的底物利用途径、L-苹果酸的线粒体合成途径、杂酸的合成和转运途径等,实现了苹果酸的高效合成。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米曲霉NRRL 3488作为出发菌株,以葡萄糖为发酵底物,通过强化L-苹果酸的胞质合成途径,提高了L-苹果酸的生产强度。
通过过表达丙酮酸羧化酶PYC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编码基因,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由26.1 g/L提高至42.3 g/L。
为了平衡rTCA途径,引入细菌中草酰乙酸回补途径,通过共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L-苹果酸的产量提高至58.5 g/L,生产强度为0.65 g/L/h。
(2)通过过表达米曲霉自身的四碳二羧酸转运蛋白C4T318和粟酒裂殖酵母的苹果酸转运子SpMAEI,增强L-苹果酸向胞外的转运,L-苹果酸的产量显著提升至89.5 g/L。
将C4T318分别定位至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细胞干重(DCW)、菌球直径和L-苹果酸的产量均明显下降。
经基因转录水平分析,6-磷酸果糖激酶的编码基因pfk受到了高浓度代谢产物的反馈阻遏。
使用组成型强启动子过表达pfk基因,L-苹果酸的摇瓶产量提高至93.2 g/L,生产强度为1.17 g/L/h。
(3)通过碳氮源优化,米曲霉MT2-P可直接发酵100 g/L玉米淀粉生产56.6 g/L L-苹果酸。
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苹果酸的研究
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苹果酸的研究本研究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为研究对象,通过代谢工程策略构建了高产L-苹果酸菌株,并结合启动子工程策略强化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丙酮酸合成草酰乙酸的羧化途径,进一步提高了L-苹果酸产量。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L-苹果酸生产菌株。
利用质粒pK19mobsacB建立了同源重组法敲除谷氨酸棒状杆菌基因的方法,通过连续敲除磷酸乙酰基转移酶-乙酸激酶编码基因pta-ack,乳酸脱氢酶编码基因ldh,丙酮酸醌氧化还原酶编码基因pqo和苹果酸酶编码基因male,阻断了丙酮酸合成乙酸和乳酸的代谢路径以及L-苹果酸回补丙酮酸路径,成功构建了L-苹果酸生产菌株A04。
菌株A04经过发酵培养后可生产L-苹果酸7.448 g/L、丙酮酸6.704 g/L。
(2)强化羧化途径提高L-苹果酸产量。
通过替换自身强启动子Psod来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ppc和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pyc,强化L-苹果酸合成路径中的羧化途径,提高流向L-苹果酸的碳通量,进一步提高菌株生产L-苹果酸的能力。
最终,在初步优化的发酵实验条件下,L-苹果酸最大产量为14.932 g/L,产率为0.761 mol/mol葡萄糖。
(3)ppc代谢路径和pyc代谢路径的比较。
通过对菌株改造前后ppc、pyc酶活和有机酸产量、产率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厌氧发酵时,ppc代谢路径和pyc代谢路径能通过合成草酰乙酸,进而合成L-苹果酸,其中ppc代谢路径的碳流量远大于pyc代谢路径的碳流量。
且pyc代谢路径碳流量太小是菌株积累丙酮酸和阻碍菌株高效利用葡萄糖合成L-苹果酸的关键因素之一。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关键技术研究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关键技术研究苹果酸(malate),又名2-&基丁二酸,其粉末呈白色结晶状,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溶剂,其在大自然中以3种形式存在:D-苹果酸、L-苹果酸和其混合物DL-苹果酸。
L-苹果酸是生物体在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三W酸循环中重要的代谢枢纽,在生物体代射过程和生理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目前对于L-苹果酸的生产多采用酶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产品(酶法的1/4)、酸(酶法的1/5)、食用性高等特”,更具应用优势。
南大以状作为生产,用代谢工程L-苹果酸的合成和转:、粉的物利用、L-苹果酸的体合、杂酸的合成和转等,L-苹果酸的高合&中CN201810336991.9种苹果酸合过程中产物的其应用,发在A.oryzae GAA的基础上,过于酵的酸酶、于一霉的丙酮酸W化酶和来源于酿酒酵的琥珀酸-富马酸体转基因,化,浆和线粒体内富马酸和丙酮酸向苹果酸的转化,以及胞浆和线粒体的物质交换。
重 A.oryzae CMPFS102h发酵L-苹果酸的产105.3g/L,酸为3.8g/L,酸0.21g/L,产物质量浓度的和产物得率的高&CN201710036762.0种高米曲霉发酵粉合成L-苹果酸的方法,发在基工程 A.oryzae PN5的基础上,同时过糖酶agdA和淀粉酶编码基因amyB,重 A.oryzae GAA经96h摇瓶发酵,100g/L的粉转化72g/L L-苹果酸、6.4g/L酸和0.18g/L酸,苹果酸相对于淀粉的转化(g/g)为0.72,生产0.75。
CN201610603079.6种高L-苹果酸合过程中用的方法,发以Aspergillus oryzae NRRL3488作为出发菌株,首先通过过细胞酸W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化了从草酰乙酸合成苹果酸的代谢流,L-苹果酸的产高至(50.5±1.06)g/L,高38.4%。
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21135041)。
作者简介盛明俊(2002—),男,安徽安庆人,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
通信作者马龙(1979—),男,安徽蚌埠人,博士,副教授,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2023-11-16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盛明俊詹凯马龙(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L-苹果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作为良好的食品酸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本文介绍了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和生理功能,探究了酶转化或细胞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了L-苹果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对L-苹果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和生产方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L-苹果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L-苹果酸;酶转化;细胞转化法;微生物发酵法;食品工业中图分类号TS201.2;S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1-0082-06苹果酸,又名2-羟基丁二酸,分子式为C 4H 6O 5,相对分子质量为134.09。
苹果酸的分子中存在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有2种异构体,在大自然中以D-苹果酸、DL-苹果酸和L-苹果酸3种形式存在。
D-苹果酸难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经过化学合成法生产出来的DL-苹果酸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而L-苹果酸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1]。
本文介绍了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和生理功能,探究了酶转化或细胞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了L-苹果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对L-苹果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和生产方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L-苹果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由直接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发展到目前的酶转化或细胞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
1.1直接提取法L-苹果酸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未成熟的水果中。
直接提取法的操作原理是先将未成熟的苹果、葡萄和桃的果汁或蔬菜汁煮沸,后加入石灰水,得到钙盐沉淀;随后将钙盐转变为铅盐,并经处理得到游离酸,即可得到L-苹果酸。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生产l-苹果酸工艺过程的优化研究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生产l-苹果酸工艺过程的优化研究摘要:本文选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对l-苹果酸生产工艺过的程优化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和酶用量等关键工艺参数的最佳值。
其次,利用正交试验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6h,反应物浓度为1.0mol/L和酶用量为2.0mL的最佳组合。
最后,采用以上优化条件进行了苹果汁中l-苹果酸的生产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l-苹果酸,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收率。
本研究对于提高l-苹果酸的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反应分离耦合技术;l-苹果酸;生产工艺;正交试验;优化1.引言l-苹果酸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酸味调味剂和医药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
目前,l-苹果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发酵两种方法。
其中,化学合成虽然生产成本低,但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发酵法被广泛应用[1]。
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一般使用苹果汁或苹果渣作为底物,在加入酵母菌和细菌的情况下,通过苹果果胶酶和乳酸杆菌的作用将果胶分解为l-苹果酸[2]。
目前,这种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开采难度大等[3]。
近年来,反应分离耦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工业和农药制造等领域[4]。
该技术采用分层反应反应物和酶在反应器中分层进行反应,分子筛等微孔分离膜可以起到分子大小选择的作用,从而实现反应分离耦合,提高反应效果[5]。
本研究选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优化生产l-苹果酸的工艺过程。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和酶用量等关键工艺参数的最佳值。
其次,利用正交试验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最后,采用以上条件进行了苹果汁中l-苹果酸的生产实验。
2.材料与方法2.1材料苹果汁、乳酸杆菌、果胶酶、酵母菌、分子筛等微孔分离膜。
利用玉米芯水解液产苹果酸的戴尔根霉突变菌株选育及代谢分析
利用玉米芯水解液产苹果酸的戴尔根霉突变菌株选育及代谢分析孙婷;杨英;王华林;汪海涛;吴学凤;张旻;陈小举;潘丽军;姜绍通【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5(036)015【摘要】诱变筛选发酵玉米芯水解液高产苹果酸的根霉属菌株,并对其进行代谢分析,研究其高产苹果酸的机理.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ITS序列鉴定,进一步利用软X 射线辐射对菌种进行诱变筛选、对出发菌株和突变菌株的相关酶活力进行测定及代谢通量分析.利用软X射线辐射结合丙烯醇平板筛选乙醇脱氢酶缺陷型菌株,得到突变株-1,发现其乙醇脱氢酶基因的3处密码子突变为“TAA”,阻断了突变菌株的乙醇代谢途径.进而利用软X射线辐射结合氟乙酸平板筛选乙醛酸循环缺陷型菌株,得到复合突变株-2,降低了副产物富马酸及琥珀酸的产量.复合突变株-2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中几处NADP (H)结合位点发生突变,增加了糖酵解和磷酸戊糖两种途径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其戊糖代谢.经过两步分离筛选,得到的复合突变株-2能发酵玉米芯水解液高产苹果酸,且减少了副产物乙醇、富马酸、琥珀酸的生成.复合突变株-2的苹果酸产量占代谢物总产量的比例由出发菌株的71%增加到91%,苹果酸产量增大1倍,研究成果对工业化利用突变菌株生产苹果酸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8页(P90-97)【作者】孙婷;杨英;王华林;汪海涛;吴学凤;张旻;陈小举;潘丽军;姜绍通【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相关文献】1.米根霉发酵产L-苹果酸的工艺优化 [J], 刘亚;杨英;孙婷;汪海涛;张旻;潘丽军;姜绍通;李兴江2.豆粕水解液为原料根霉产纤溶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J], 李树文;咸洪泉;刘晓兰3.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HDYXHT-01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产乙醇的研究 [J], 李娜;任焱鑫;田甜;杨晓峰;葛菁萍4.放线菌酮对米根霉积累L-苹果酸代谢途径的调控作用 [J], 何皓;李霜;徐晴;张凯;黄和5.半纤维素水解液中抑制物对少根根霉发酵产富马酸的影响 [J], 刘宁;李霜;严立石;黄和;嵇松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步糖化淀粉质原料高产L-苹果酸菌株的选育
0H82#-/2X7 ;2066;>=U;2<6;O/07 5T!"#$%&'(()"*%+,-$ F-'(' Y/664O<<7<= ZU.>;/8<7<606Y0;2 # )=<5[U81>456<# )JK"AU 45.9/O078;2<81>45/.U1/6</4;0W0;U/7= .<;/Z510442/O/4;<O06;0465T;2<5O0807/16;O/07 /7= ;2<.>;/8<7<6066;O/07 /6;/Z1< 81>45/.U1/6<9O5=>40786;O/07 MM' Y/65Z;/07<="I2<59;0./1457=0;0576Y<O</6T5115Y6T<O.<7;<= /;'( N T5O!*( OP.07 T5O +% 2;2<81>45/.U1/6<625Y<= 2082 /4;0W0;U"I2</4;0W0;U5T;2<<7\U.<Y/6074O</6<= ZU,*",*R 45.9/O<= Y0;2 ;2<5O0807/1 6;O/07"I2<60.>1;/7<5>66/442/O0T04/;057 /7= T<O.<7;/;057 5T!"*%+,-$MM' Y<O<9O5=>4<= ,!"'+ 8PL)./104/40= /;!+! 2 /T;<O T<O.<7;/;057/7= ''"+$ 8PL45.9/O<= Y0;2 ;2<5O0807/16;O/07Y2042 Y/6074O</6<= #!"$(R T5O;2<9O<6<7;O<95O;<= >6<5T 6;/O42UO/Y./;<O0/1ZU!"*%+,-$"I2066;O/07 06/.>;/7;5T!"*%+,-$Y2042 2/= >6<= 4O>=<6;/O42 O/Y./;<O0/16;59O5=>4<./104 /40= .5O<<TT040<7;1U/7= /;/15Y<O456;" I$7 3)#%8L)./104!"#$%&'(()"*%+,-$6;/O42 60.>1;/7<5>66/442/O0T04/;057 T<O.<7;/;057ZO<<=078 @ABCDIM#(!"'EEEEEFGHIGEEEEE J K D!((#)('(%#(!+(+)(!#!)(% =50!(]!''$% P:]0667!((# )('(%]#(!+](+](## LEMN!"#$%&'() "*+,-./01234 L)56789:;< @"=>?@AB#(!+,(+
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流分析的开题报告
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流分析的开题报告标题: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流分析一、研究背景L-丝氨酸和L-谷氨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氨基酸,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包括作为食品和药品添加剂、营养品、兽药、化学品等。
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产生这两种氨基酸的微生物,但其产量较低,需要进行代谢工程改造以提高产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代谢工程改造,优化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途径,提高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
同时,应用代谢流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代谢途径和代谢物流通情况,揭示代谢调控机制。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构建代谢工程菌株将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提高为主要目标,根据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对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筛选关键限速酶和代谢调节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改造。
同时,考虑代谢产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和氮素供应对产量的影响。
2.代谢流分析应用代谢流分析技术,揭示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在代谢过程中的代谢底物、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和代谢通量信息,分析代谢调控机制和产物分配情况。
3.代谢工程和代谢流的结合在代谢工程和代谢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关键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调节代谢产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优化培养条件等手段,综合提高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提高L-丝氨酸和L-谷氨酸的产量,推广应用生物合成方法生产氨基酸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同时,对代谢工程和代谢流分析技术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并为实现微生物代谢工程可控化提供基础和参考。
黄曲霉积累L-苹果酸代谢机制初探
黄曲霉积累L-苹果酸代谢机制初探
郝夕祥;刘建军;赵祥颖;田延军;张家祥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L-苹果酸是生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的成员之一,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文中从限氧发酵、碳酸钙的添加量、乙醛酸循环和TCA循环相应酶的抑制剂几个方面初步探讨黄曲霉积累L-苹果酸的代谢机制,得出CO2固定途径是积累L-苹果酸的主要途径.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郝夕祥;刘建军;赵祥颖;田延军;张家祥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5
【相关文献】
1.L-苹果酸产生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H-98发酵特性的研究 [J], 胡纯铿
2.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MG1655积累L-苹果酸 [J], 何彬;周志东;曹阳;黄皓;周卫;陈俊
3.放线菌酮对米根霉积累L-苹果酸代谢途径的调控作用 [J], 何皓;李霜;徐晴;张凯;黄和
4.积累L-苹果酸菌株R_(30)的选育 [J], 包永明;严复
5.CO_2固定途径在L-苹果酸积累中的作用 [J], 郝夕祥;赵祥颖;田延军;刘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株生产L-苹果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说明书(10)申请公布号CN106434772B(43)申请公布日 2019.05.21(21)申请号CN201610812454.8(22)申请日2016.09.09(71)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地址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72)发明人李正军;洪鹏辉;刘笑杰;陈静;李良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关畅(51)Int.CI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一株生产L-苹果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利用木糖发酵生产苹果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该重组菌中过表达了磷酸戊糖异构酶、墨角藻糖激酶、墨角藻糖‑1‑磷酸醛缩酶、醛脱氢酶、乙醇酸氧化酶、苹果酸合酶,同时敲除了木酮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延胡索酸水合酶,从而获得了苹果酸合成途径。
本发明的重组菌在摇瓶和发酵罐培养中的苹果酸的产量和木糖转化率能达到较理想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法律状态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2017-02-22公开公开2017-02-22公开公开2017-03-22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17-03-22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5-21授权授权权利要求说明书一株生产L-苹果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说明书一株生产L-苹果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述 山东食品发酵
L-苹果酸代谢流分析及高产菌株构建
黄艳红1 田延军3 郝夕祥2 赵祥颖3 刘建军1,2,3 张家祥3 韩延磊3
(1.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济南 250014)1 (2.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泰安 271018)2 (3.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 济南 250013)3
摘 要 苹果酸是一种C4二羧酸,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产物。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聚合物、食品、医药工业等行业。为 提高黄曲霉苹果酸产量,应用代谢流通量进行分析,找到微生物代谢途径中主流途径,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黄曲霉 高产菌株,为苹果酸的工业生产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苹果酸 黄曲霉 代谢流分析 发酵
苹果酸又名2-羟基丁二酸,由于分子中有 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有两种立体异构体。大自然 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即D-苹果酸、L-苹果酸和 其混合物DL-苹果酸。L-苹果酸是生物体代谢过 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有机酸。在微生物中,它的产 生与多条重要的代谢途径有关,出现于三羧酸循 环(TCA)及其支路乙醛酸循环中,也是CO2 固 定反应的产物。工业上,苹果酸被用于食品添加 剂及化学化工药品合成材料。苹果酸的生产方法 有很多种,如直接提取法、酶转化法、化学合成 法[1-3]。从果实中直接提取苹果酸是传统的生产 方法,但因为产量低而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也 可用顺丁烯二酸或富马酸合成,延胡索酸酶转化
丙酮酸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物、霉菌和酵母 中,但在植物体和大部分细菌中却不含此酶。在 三羧酸循环中,它是供给草酰乙酸的主要补充反 应。丙酮酸羧化酶属于一类以生物素为辅酶的酶 家族,研究表明,不同种属来源的PC酶蛋白中, 存在着高度保守的区域。在序列的N端,有一段
共同的序列:GGGGRG,这在所有的生物素酶类 中都存在(R可为K),被认为是ATP 的结合位点 [22-23]。在序列的中部,有另一个关键的区域: FLFEDPWDR,Kumer 等人认为[24],这中间的 色氨酸残基(W)参与了转羧基反应中的丙酮酸 结合过程。在序列的C 端,有一个非常保守的部 位:AMKM,被认为是生物素的结合位点[25], 已经证实其中的赖氨酸残基(K)与生物素特异共 价结合;C端另外三个特定位置的甘氨酸残基也参 与了生物素的结合[26]。
-4- Shandong Food Fermentation
2009.3(总第154期)
专题综述 山东食品发酵
几十年来,人们对L-苹果酸在微生物 中的代谢途径进行了研究,尤其对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代谢途径的研究比较 深入。Scrutton[13-14]等从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在细胞中的定位进行研究,发 现与大多数真核生物不同,构巢曲霉(Aspergill us ni dulans)和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 us)的 PC 主要存在于胞质中,并提出这种胞质中的CO2 固定反应是有机酸积累的机制[15]。目前从事这 方面工作的研究者大都认为CO2固定反应是L-苹果 酸生成及积累的重要过程,其证据有3个:
从酶和分子水平的调节深入进行探讨,不但 有助于发酵苹果酸工艺水平的提高,而且由于CO2 固定反应是TCA 循环的C4 羧酸的重要补充回路, 深入了解其中酶反应的本质对柠檬酸发酵、谷氨 酸发酵以及天冬氨酸族的氨基酸发酵(包括天冬 氨酸、赖氨酸、蛋氨酸、高丝氨酸等) 都会具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代谢流分析 为了提高基于生物炼制的工业生物过程的经
法也可用于苹果酸生产[4]。但这些生产方法均需 要很高的成本。用曲霉属和裂褶菌属发酵生产苹 果酸产量也很低,仅为0.1-0.6g/L/h。因此,发展 更有效的苹果酸生产系统是苹果酸生产工艺必须 的。代谢工程[5-6]可以重新构建代谢网络,提高产 物产量。
1 L-苹果酸在微生物中的代谢途径 L-苹果酸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
Shandong Food Fermentation -5-
山东食品发酵 专题综述
2009.3(总第154期)
于生物资源经工业发酵生产重要基础化工原料的 生物炼制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对发酵工程研究 人员来说,应当在认识微生物代谢调控机理的基 础上,通过定向改变和优化微生物细胞的生理功 能以提高目标代谢产物的生产效率。
Metabolic Analysis of L-Malic Acid and Confirmation of A Strain Huang Yan-hong, Tian Yan-jun, Hao Xi-xiang, Zhao Xiang-ying, Liu Jian-jun, Zhang Jia-xiang, Han Yan-lei (1.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Jinan 250014;2. 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Tai’an 271018;3. Laboratory of Shandong Food &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bstract:Malic acid is a C4-dicarboxylic acid and an intermediate of tricarboxylic acid(TCA)cycle.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olymer,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Metabolic flux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find a strategy for enhanced malic acid production in Aspergillus flavus.Microbial metabolic pathways in mainstream approach were studied through high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Aflatoxin strain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provide for malic acid effective way. Key words:Malic acid;Aspergillus flavus;Metabolic Flux Analysis;Fermentation
有三条合成途径[7]:一是丙酮酸羧化或磷酸烯醇 式丙酮酸羧化,此涉及到CO2的固定;二是支路乙 醛酸循环;三是延胡索酸由延胡索酸酶转化生成 苹果酸。
Shandong Food Fermentation -3-
山东食品发酵 专题综述
2009.3(总第154期)
图1 苹果酸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
糖质发酵产生苹果酸在细胞内是如何进行的 呢?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是三羧酸循环的底物。但 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 粒体中,丙酮酸脱氢酶系也位于线粒体内,因此丙 酮 酸 必 须 进 入 线 粒体。那么丙 酮 酸 是如 何进 入 线 粒体 的 如图 2[8]所 示,在 细 胞 质 基 质中,由糖 酵 解 产生的丙 酮 酸,经 线 粒体内膜 上的丙 酮 酸 传 递 体 与OH- 进行电中性的交换,进入线粒体基质。也有 可能在酵解中形成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不进 酮 酸 羧 化 酶 的 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再 被还原为苹果 酸,细 胞 质基 质中的 苹果 酸 经内膜 上二 羧 酸 传 递 体 与 P i 2 -进 行电中性的交 换,进 入 线 粒体 基 质。线 粒体基质中苹果酸或直接进入TCA 循环,或在苹 果 酸 酶 的 作用 下脱 羧 形成丙 酮 酸,再进 入 三 羧 酸 循环。苹果酸比丙酮酸更容易进入线粒体[9]。
图2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途径
一旦草酰乙酸浓度下降,势必影响三羧酸循 环的进行。因此这些中间产物必须不断地得到补 充,才能维持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进行。但草酰乙 酸是怎样得到补充的呢?可能有如下的5条途径 : [10-11] 1.1 通过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
酶
丙酮酸+ATP+CO2+H2O <——> 草酰乙酸
+ADP+pi 1.2 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
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GDP→草酰乙酸
+GTP 1.3 通过苹果酸酶的作用
酶
丙酮酸+CO2+NADP+H+→苹果酸+NADP+
三羧酸循环
苹果酸→草酰乙酸 1.4 通过乙醛酸途径
合成
2分子乙酰辅酶A→1分子琥珀酸 琥珀酸 三羧酸循环 草酰乙酸 1.5 氨基酸途径 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转氨作用可形成草酰乙 酸和α-酮戊二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 酸、缬氨酸也会形成琥珀酰辅酶A,此物进入三羧 酸循环后,进一步形成草酰乙酸。 深入的研究发现有三种途径完成CO2 固定[12]: (1)由磷酸烯醇丙酮酸(PEP)羧化(激) 酶(或称草酰乙酸激酶)催化,使PEP 加CO2生成 草酰乙酸再还原为L-苹果酸; (2)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PYA)加 CO2生成草酰乙酸再还原为L-苹果酸;以上两个反 应均需核酸三磷酸作辅酶; (3)由苹果酸酶催化,进行还原羧化作用生成 L-苹果酸,在这里参与反应的辅酶是NAD(P)。 L-苹果酸在微生物中的代谢途径 (C3+C1=C4)与植物光合作用中的C4途径相似。 许多实验说明给正在培养中的微生物一定的光 照及O2等条件,同样能促进L-苹果酸的合成及积 累。此外,可溶性的无机磷,合适的碳、氮源和 某些金属离子等均有利于L-苹果酸的合成。
(1)在糖质原料培养基中,必需有CaCO3 才能使L-苹果酸有效地积累起来。早在1925年, Kostychev等[16]利用酵母发酵蔗糖时,发现只有 在CaCO3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测出L-苹果酸的存 在。 后人的许多实验均证实了这一点[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