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构件比例关系
古建筑斗栱计算和描述方法
古建筑斗栱计算和描述方法1、宋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铺作几抄几下昂。
算法:每朵斗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
即n(铺作数)=m(出跳数)+3(常数项)。
常数项可以理解为栌斗、耍头和衬方头。
2、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以“单”、“重”表示一、二)。
算法:清式斗拱每拽架都有横拱,故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拱枋,即每攒的踩数。
即n(踩数)=m(拽架数)×2(常数项,里外的拽架)+1(常数项,一道正心拱枋)。
首先,判断出跳数,出跳的部件只有华栱和昂,一般有几个就出几跳,数呗!注意昂式的耍头不要计入,如上图外跳一个华栱和两个昂,则为出三跳;里跳出两华栱,则为出两跳。
斗栱每增高一层为一铺。
出一跳为四铺作(至下而上层叠为栌斗、华栱、耍头木、衬方头共四铺,故称四铺作)出两跳为五铺作、出三跳为六铺作…以此类推;一般出跳数不超过六跳。
最后描述方式,出几个华栱则为几抄miǎo,出几个昂则为几昂,如上图里跳斗栱出两跳,两个华栱,则里跳斗栱为双抄五铺作;外跳斗栱出三跳,一个华栱两个昂,所以斗栱为单抄双昂六铺作。
如果出跳的华栱上有瓜子栱(横栱),则该跳为计心造;如果出跳的华栱上没有横栱,则该跳为偷心造。
从目前遗存的唐代建筑看,未发现唐代建筑的斗栱使用全计心造的。
这是宋式斗栱的算法,里跳和外跳处理和出跳数多不一致,故里跳、外跳分别计算的。
而清式(包括明代)的斗栱基本从结构件,转为装饰件,且昂多为假昂,里外出跳多一致,故清式的斗栱多用踩来描述,同宋式的一样,出跳的也只有华栱和昂,不过清称华栱为翘,斗栱一般描述为几翘几昂几踩什么科,出几个翘(华栱)称几翘,出几昂为几昂,踩数=2m+1,m为拽架数也就是出跳数即总的出翘和出昂的数目。
出六跳,其中出一翘,出五昂,补间斗栱,故名。
踩数=2x6+1=13这估计是目前发现遗存最多出跳的斗栱,一般斗栱出跳多在六跳之内,如果你发现出跳多余六跳,恭喜你,你发现国宝了。
《中国古代建筑斗拱》课件
斗拱的艺术价值
1 2
美学价值
斗拱的造型和雕刻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其华丽 的曲线、精细的雕刻和独特的色彩搭配使建筑物 显得更加庄重、华丽。
文化价值
斗拱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古代文化 的精髓,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可以了解古 代社会的建筑技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的信息。
斗拱所体现出的结构特点和美学追求对现代建筑设计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建筑可以借鉴斗拱的结构 设计,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加以创新,实现传统与现 代的融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此外,斗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也对现代建 筑设计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借鉴斗拱所代表的文化精 神和价值观念,现代建筑可以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和 社会责任,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06
结论
总结斗拱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 溯到汉代,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住宅等建筑类型,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斗拱在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承重作用,同时还是建筑艺术美学的体现。它的形态、尺 寸、比例、色彩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追求和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 的艺术魅力所在。
材料创新
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斗拱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为现 代建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结构优化
通过对斗拱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建筑的需求。
功能拓展
在保持斗拱的装饰性和美学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如节能 、环保等方面,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在明清时期,斗拱不仅具备结构和功能性,还融入了更多的装饰元素,形态多样, 制作精细。
古建清代各部件尺寸权衡计算表
1.5
2
翘 拱 * 1 1.24 1 1 2 2 2 2 1.4 翘 拱
用于重翘重昂角科
斜二翘 度之法定 搭交正二翘后带正 心万拱 搭交闹翘后带单才 瓜拱
6.55 4.6 3.55 6.1
斜头昂 斜二翘 前3后2 搭交正头昂后带正 1 心瓜栱或正心万拱 根据不同带斗拱定 1.24 前3后2 搭交闹头昂后带单 才瓜拱或万拱 斜二昂后带菊花头 搭交正二昂后带正 心万拱或带正心枋 角科斗 拱
清式斗拱各件权衡表 工程名称: 斗口=1
构件名称 大斗
表中数据单位:m
(←输入斗口尺寸,单位:m,表中数据自动按规则计算。)
长 宽 3 高 2
厚(或进深)
径
备注
斜昂翘长度;应按 拽架尺寸加斜后再 加自身宽度一份为 实长
3
斜头翘 平身科头翘长度加斜 搭交正头翘后带正 3.55 心瓜栱 3.1
宽 4 2 * * *
高 2 2 2 前3后2 前3后2
厚(或进深)
径
备注 7 13
柱 头 科 斗 拱
3
筒子十八斗 1 1.48 1.4 柱头科斗拱昂翘宽度的确定如下:以桃尖梁头之宽减去柱科斗口之宽,所得之数,除以桃尖梁之下昂翘的层数(单 翘单昂或重昂五踩者除2,单翘重昂七踩者除3,九踩者除4)所得为一份,除头翘(如无头翘即为头昂)按2斗口不 外加外,其上每层递加一份,所得即为各层昂翘宽度尺寸
按对应正昂加斜,具 体方法同前
昂 拱
搭交闹二昂后带单 才瓜拱或单才万拱 角科斗 由昂上带斜撑头木 拱 斜桁碗 搭交正蚂蚱头后带 正心万拱或正心枋 搭交闹蚂蚱头后带 单才万拱或拽架 搭交正撑头木后带 正心枋 搭交闹撑头木后带 拽架 里连头合角单才瓜 拱 里连头合角单才万 拱 里连头合角单才厢 拱 搭交把臂厢拱 盖头板、斜盖头板 、斗槽板(垫拱 板) 正心枋 拽枋、挑檐枋、井 口枋、机枋 宝瓶
斗拱构件比例关系
.
1
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 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 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 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
二者主要区分标志
.
2
大小式区分标志
间架 出廊 屋顶
斗拱 构架细部
大式做法
小式做法
挑檐枋:承挑檐檩 井口枋:承井口式天花板 拽枋:除上述外其他枋
里拽 外拽
三、斗拱的出跳
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 出跳的多少代表等级的大小。 宋称铺作,出跳与铺作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 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 清称跴(踩),跴与出跳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三跴,出两跳—五跴,出三跳—七跴
• 1-4 等:没用过 • 5-6 等:大殿 • 7-8 等:厅堂 • 8-9 等:亭、榭
等:给装修用
单材万栱 正心万拱
厢拱
宋、清时期栱的名称的对应关 系
清
宋
瓜栱—————瓜子栱
正心瓜拱——泥道栱
横栱 万栱—————慢栱
横栱
栱
正心万拱——泥道慢拱
栱
厢拱—————令栱
翘———————————————华栱
4. 昂
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宋代时起杠杆作用, 清代做假昂。
5. 枋
正心枋:落在柱轴线上, 承檐檩
间:5~11开间 架:5~11架,13架
3~5间 3~7架
四种情况均可
无周围廊
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可用各种屋顶形式
不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 檐
可有可无
古建筑比例尺寸解读
古建筑尺寸比解读2018.11.23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明清小式大木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明清大式大木以斗口倍数比例为模数,带斗拱建筑。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斗拱里富含的数学
斗拱里富含的数学斗栱与三角不变形原理杜牧用“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展现阿房宫的巍峨,欧阳修用“有亭翼然临于泉”描绘醉翁亭的飘逸。
但是古建筑的屋面美则美矣,是否有不足之处呢?我们看一下圣母殿的实景图和按材料力学绘制的弯矩图,并用现代数学的方法来做结构力学分析。
从图上可以看到,外挑的屋檐的弯矩,与屋架内部的弯矩不协调,檐椽悬挑尺寸显然过大。
由于檐椽的弯矩M1=qL1²/2, 上架椽的弯矩M2=qL2²/10,L1与L2大体相等(L1甚至更大),那么弯矩比例达到5倍之多。
这必然会导致两种可能:要么檐椽不安全,要么上架椽断面尺寸过大造成无谓的浪费。
从尺寸比例的协调性来说,减少檐口外挑尺度是削足适履,不可行。
那么工匠们是如何来处理这个矛盾的?从材料性能和营造技术出发,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斗栱(或写作斗拱)。
斗栱最初是作为檐椽下面的斜三角支撑,可以减少檐椽的外挑尺寸,从而减小弯矩,达到与上架椽基本协调的目的。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遗存的实物,斗栱端庄质朴,以实用为要务,充分体现了作为结构受力构件的内涵,实现了力与美的统一。
从数学上说,斗栱的整体形象类似三角形,符合三角不变形的几何原理。
下图为梁思成先生的手绘图以及佛光寺东大殿现状斗栱照片。
斗栱起到出跳承檐的作用,支撑位置约在檐出的0.6~0.7倍,檐椽的根部弯矩减少为原来的1/5左右,与上架椽弯矩的比例达到完美的1:1,并且斗栱造型奇特、制作精巧,结构与装饰合二为一,给建筑增添了风采。
这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第三个数学密码:不变形三角的斗栱支撑作用和1:1弯矩。
可惜唐代以降,斗栱在结构上起的作用越来越少,式样上却越来越繁复浮夸,几乎沦为了奢侈的雕饰。
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清式营造则例》中,除了柱头铺作,更有补间铺作之类浪费材料的累赘,实属画蛇添足。
古建筑比例尺寸解读
古建筑尺寸比解读2018.11.23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明清小式大木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明清大式大木以斗口倍数比例为模数,带斗拱建筑。
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斗拱的构造
建筑史的解释: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说明(一)本章包括:一斗三升、一斗二升麻叶斗拱制作、安装,昂翘斗拱制作、安装,平座斗拱制作、安装,溜金斗拱制作、安装,品字斗拱制作、安装,牌楼斗拱制作、安装及其它斗拱制作、安装等7 节共60 个子目。
(二)各种斗拱除牌楼斗拱外,斗口均以二寸五分(8cm )为准;牌楼斗拱以一寸六分(5 .12cm )为准。
如设计斗口尺寸与定额规定不同时,按下表调整。
(三)各种斗拱制作、安装均包括附件。
其中:1 .昂翘、平座斗拱外拽附件包括正心枋、外拽枋、挑檐枋及外拽斜盖斗板;里拽附件包括里拽枋、井口枋及里拽斜盖斗板、垫拱板。
其中昂翘斗拱里拽不论使用单材拱、麻叶拱、三幅云拱定额均不调整。
2 .品字斗拱附件包括正心枋、拽枋、井口枋及垫拱板。
3 .牌楼斗拱附件包括正心枋、拽枋、挑檐枋、斜盖斗板。
4 .垫拱板锼雕金钱眼、牌楼斗拱雕做如意昂嘴及斗拱的各层安装,定额是综合编制的,执行时不得调整。
(四)各种斗拱角科带枋的分部件,以科中为界,外拽的工料包括在角科斗拱之内。
(五)昂翘、品字斗拱室内无天花的按以下调整。
1 .昂翘斗拱人工乘0.974 系数,材料乘0.870 系数。
2 .品字斗拱人工乘0.928 系数,材料乘0.520 系数。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各种斗拱以攒计算。
(二)斗拱保护网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第4楼sxj20289558 发表回复于2008-9-29 11:35:00顺便看看宋式斗拱与清式斗拱的区别联系:宋式形制和构造《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
宋代斗拱层与柱子的比例
宋代斗拱层与柱子的比例
宋代斗拱层与柱子的比例为1:2。
宋代斗拱巨硕,与柱高比可达到1:2,加上直昂的作用,常使出檐达三四米,铺间一般1、2朵。
〖华栱〗:在斗栱上向内、外挑出的栱,称“华栱”。
〖计心造与偷心造〗:在斗栱(华栱、昂)的跳头上有与之垂直的横栱和枋为“计心造”,没有的是“偷心造”。
〖令栱〗:与华栱垂直的栱称横栱,最外一挑华栱(或昂)头上的横栱称“令栱”。
〖抄〗:华栱出挑称“抄”;有“单抄”、“双抄”的说法。
〖昂〗:斗栱中斜向设置(与屋面平行)的杆件为“昂”,是杠杆作用的斜挑梁。
分类:
依其具体位置分别称作:柱头铺作(位于平柱的柱头上)、转角铺作(位于转角柱头上)、补间铺作(位于両柱间的枋上)。
各部名称:
斗拱名称:
“X抄X下昂”是度量铺作单位之一
在宋《营造法式》的“总铺作次序”条中规定:“出一跳为之四铺作,出两跳为之五铺作,出三跳为之六铺作,出四跳为之七铺作,出五跳为之八铺作”;一朵最小的斗栱应挑出四层、一跳的四层是固定的层,即栌斗、栱、耍头、衬方头。
斗拱的计数单位是“铺作”,如一朵单抄(或单昂)斗栱有:一的栌斗,一个华拱(或昂),一个耍头,一个衬方头,计四铺作。
每增加一个构件,即加一铺作,以此类推。
双抄双下昂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为八铺作,等等。
单杪四铺作(一:栌斗、二:栱、三:耍头、四:衬方头):
单杪单昂五铺作:
单抄双下昂六铺作里转五铺作
双抄双下昂七铺作里转六铺作
独乐寺上层柱头(双抄双下昂七铺作)、补间
佛光寺转角铺作(双抄三下昂八铺作):。
斗拱结构详解
C斗 拱
起源与发展
明、清建筑
斗拱变小,只有柱高几分之一; 数量多,柱间多达4—8朵。
屋顶出檐较短,大约一米。
色彩繁复华丽,风格富丽堂皇。
明
湖北武当山紫宵宫紫宵殿
斗拱 湖北武当山紫宵宫紫宵殿
北京故宫建极殿(保和殿)
斗拱 北京故宫建极殿(保和殿)
北京故宫角楼
斗拱
清
山东曲阜孔庙
山东曲阜孔庙
宋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斗拱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斗拱
斗拱(左) 翼角(右)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元
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
斗拱
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
翼角
唐(上) 宋(中) 元(下)
C斗 拱
起源与发展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 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 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 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 宋式大为缩小。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和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 间过渡部份。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 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 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故 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北京颐和园佛香阁
斗拱
宋斗拱
宋代清代斗拱比较
清斗拱
C斗 拱
作用
斗拱在建筑物的柱 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 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 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 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 接的先纳至额枋(fāng) 上再转到柱上。起着承 上启下、传递重量的作 用。
斗拱的模数构成
斗拱的模数构成是基于“材分制”的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的规定。
在宋代,建筑物的长、宽、高以及各种构件的截面,房屋的进深、高度,门窗的高宽,柱子的直径等,都使用“份”作为计算单位。
具体来说,《营造法式》把建筑物的长、宽、高各种构件,包括斗拱的宽和广(高),都用“份数”订出标准,称为“材份(宋写作‘分’)制”。
这种模数制的基本单位为‘分’。
规定1材=15分。
另以“契”和“足材”作为辅助单位。
一契=2/5材=6分;一足材=1材+1契=21分。
矩形构件均为高15分度,宽10分度,即高:宽=3:2。
上下拱之间的距离为契,高6分度,宽4分度。
单材拱断面也是高15分度,宽10分度;足材拱高21分度,宽仍为10分度。
这种模数制在古代中国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不仅用于房屋建造,也用于园林、桥梁等各类土木工程中。
这种模数制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预先定义的标准化尺寸,可以简化设计和施工过程,同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施工效率。
唐朝斗栱结构尺寸
唐朝斗栱结构尺寸
唐朝斗栱结构尺寸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特色。
斗栱是指建筑物中支撑屋顶的结构,一般由斗拱和栱梁组成。
唐朝时期,斗栱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达到了高度的技术水平。
唐代斗栱结构的尺寸有一定的规律,主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美观度。
斗拱的高度一般是整个建筑物高度的1/3到1/4,宽度则根据跨度大小和建筑物整体风格来决定。
栱梁的宽度和高度一般相等,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唐代斗栱结构的尺寸和比例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一。
在现代建筑中,也可以看到唐代斗栱结构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斗拱构件比例关系课件.ppt
3~5间 3~7架
四种情况均可
无周围廊
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可用各种屋顶形式
不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 檐
可有可无
无斗栱
有飞椽、随梁枋、角背 无飞椽、随梁枋、角背、扶脊
、扶脊木
木
节点构造比较复杂
节点构造比较简单
一、斗栱的作用 二、斗栱的组成 三、斗栱的出跳 四、斗栱的类别 五、斗拱中的模数
单材万栱 正心万拱
厢拱
宋、清时期栱的名称的对应关 系
清
宋
瓜栱—————瓜子栱
正心瓜拱——泥道栱
横栱 万栱—————慢栱
横栱
栱
正心万拱——泥道慢拱
栱
厢拱—————令栱
翘———————————————华栱
4. 昂
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宋代时起杠杆作用, 清代做假昂。
5. 枋
正心枋:落在柱轴线上, 承檐檩
一、斗栱的作用
1.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2. 支承挑檐檩 3. 联结柱网 4.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5. 抗震 6. 装饰作用 7. 等级标志 8. 模数作用
1.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2. 支承挑檐檩
3. 联结柱网
4.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二、斗拱的组成(清代)
1. 斗 2. 升 3. 栱 4. 昂 5. 枋
斗拱
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 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 、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 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
二者主要区分标志
大小式区分标志
间架 出廊 屋顶
斗拱 构架细部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
古建筑斗拱尺寸表是指古代建筑中斗拱的尺寸规格表。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尺寸大小的确定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结构形式、功能需求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建筑斗拱尺寸表:
1. 五间式大殿斗拱尺寸表:
-外斗拱:高1.2米,宽1.5米
-中斗拱:高1.1米,宽1.4米
-内斗拱:高1.0米,宽1.3米
2. 四合院斗拱尺寸表:
-外斗拱:高1.0米,宽1.2米
-中斗拱:高0.9米,宽1.1米
-内斗拱:高0.8米,宽1.0米
3. 四柱三楼斗拱尺寸表:
-外斗拱:高1.5米,宽1.8米
-中斗拱:高1.4米,宽1.7米
-内斗拱:高1.3米,宽1.6米
需要注意的是,古建筑斗拱尺寸表并非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建筑风格、地域、时代等都会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古建筑尺寸比例(1)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2、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
(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
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建筑工程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唐代建筑比例关系
唐代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屋顶低沉深远,屋顶坡度通常为1:4.77,接近于1:5的比例关系。
平面一般为矩形,面阔与进深的比例为2:1。
在立面上,当心间与柱高之比为1:1;柱高与中平槫距地高度之比为1:2,这与南禅寺确定建筑高度的方法一致。
此外,斗拱高度与柱高之比为1:2;举高与柱高之比为1:1。
从这些比例关系可以看出,唐代建筑的比例经过精密设计,建筑整体比例优美、雍容大度、雄伟壮阔。
如需更多唐代建筑比例关系相关的知识,可以查阅古籍或咨询古建筑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根据做法(清式) 1) 一斗二升交麻叶与一斗三升斗栱。用于外檐和隔架 2) 翘昂斗拱。常用于外檐 3) 品字斗拱。用于楼房和城楼平座之下或天花藻井四围 4) 隔架科斗拱。用于室内梁、枋空档之间 5) 镏金斗拱。用于外檐。等级最高
宋代
清 代 角科 平身科 柱头科
三、斗拱的出跳
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 出跳的多少代表等级的大小。 宋称铺作,出跳与铺作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 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 清称跴(踩),跴与出跳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三跴,出两跳—五跴,出三跳—七跴
四、斗拱的类别
1. 根据部位: 柱头科—柱头铺作
• 1-4 等:没用过 • 5-6 等:大殿 • 7-8 等:厅堂 • 8-9 等:亭、榭
等:给装修用
清式斗拱正面
清式斗拱侧面
1. 斗:双向开口
坐斗: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 最下的构件
十八斗:除了大斗以外的斗全是十八斗
坐斗
十八斗
2. 升:单向开口
槽升子:正心栱两端的升.外侧有槽, 以固定栱垫板.
三才升:除了槽升子,其余的升都是三 才升
槽升子 三才升
宋、清时期斗的名称的对应关系
单材万栱 正心万拱
厢拱
宋、清时期栱的名称的对应关 系
清
宋
瓜栱—————瓜子栱
正心瓜拱——泥道栱
横栱 万栱—————慢栱
横栱
栱
正心万拱——泥道慢拱
栱
厢拱—————令栱
翘———————————————华栱
4. 昂
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宋代时起杠杆作用, 清代做假昂。
5. 枋
正心枋:落在柱轴线上, 承檐檩
五、斗拱中的模数
1. 宋代的材分制 2. 清代的斗口制
1. 宋代的材分制
• 宋代 材分(fèn)制: 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
材 材的高宽比为3∶2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
八等材3寸x4.5寸 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
即42分…45分之间
2. 清代的斗口制
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 一个斗口为10分(比宋计算方便) 材分十一等
斗拱
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 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 、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 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
二者主要区分标志
大小式区分标志
间架 出廊 屋顶
斗拱 构架细部
大式做法
小式做法
间:5~11开间 架:5~11架,13架
3~5间 3~7架
四种情况均可
无周围廊
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可用各种屋顶形式
不可用琉璃瓦和筒瓦
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 檐
可有可无
无斗栱
有飞椽、随梁枋、角背 无飞椽、随梁枋、角背、扶脊
、扶脊木
木
节点构造比较复杂
节点构造比较简单
一、斗栱的作用 二、斗栱的组成 三、斗栱的出跳 四、斗栱的类别 五、斗拱中的模数
一、斗栱的作用
1.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2. 支承挑檐檩 3. 联结柱网 4.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5. 抗震 6. 装饰作用 7. 等级标志 8. 模数作用
1.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2. 支承挑檐檩
3. 联结柱网
4.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二、斗拱的组成(清代)
1. 斗 2. 升 3. 栱 4. 昂 5. 枋
挑檐枋:承挑檐檩 井口枋:承井口式天花板 拽枋:除上述外其他枋
里拽 外拽
三、斗拱的出跳
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 出跳的多少代表等级的大小。 宋称铺作,出跳与铺作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 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 清称跴(踩),跴与出跳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三跴,出两跳—五跴,出三跳—七跴
清
宋
斗 坐斗————————————栌斗
十八斗———————————交互斗 斗
升 槽升子 没有对应关系
齐心斗
三才升
散斗
3. 栱
翘:垂直于立面的栱 横栱:平行于立面的栱称横栱
瓜拱:短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心 瓜拱
万栱:长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心 万拱
厢栱:最里、最外的
翘
单材瓜拱 正心瓜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