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心理学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吉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

吉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

吉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一、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思维、知觉、记忆、学习以及语言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在进行心理学考研复习时,熟悉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以供吉林省考研心理学考生参考。

二、延迟记忆效应实验设计案例延迟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刺激材料记忆的能力在学习结束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为了研究延迟记忆效应,可以设计以下实验:1. 实验目的:探究延迟记忆效应对记忆力的影响。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以是一系列单词、图片或数字等。

3. 实验过程:首先,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需要学习相同的实验材料,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记忆。

然后,在学习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进行不同的处理。

实验组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而对照组继续进行其他任务(如填写问卷)。

最后,通过测试实验对象对实验材料的记忆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记忆效果。

4.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记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延迟记忆效应对记忆力的影响程度。

三、偏见与决策实验设计案例偏见与决策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为了研究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可以设计以下实验:1. 实验目的:探索与决策相关的偏见现象。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以是一系列涉及决策的情景描述或者问题。

3. 实验过程:首先,选择一些常见的决策情景,每个情景中都存在一些可能引发偏见的因素。

然后,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需要根据情景描述或者问题进行决策,而对照组则不需要进行决策,只需要观察实验情景。

最后,通过对实验对象的决策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决策偏见程度。

4.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决策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四、注意力与工作记忆实验设计案例注意力与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1. 引言记忆是人类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记忆的编码过程一直是神秘的研究领域之一。

为了进一步理解记忆的编码,本实验旨在探索记忆编码的不同策略以及其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2.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两个条件组:条件组A和条件组B。

每个条件组中,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接受不同的记忆编码策略。

2.1 实验条件- 条件组A:受试者接受语义编码策略。

- 条件组B:受试者接受视觉编码策略。

2.2 材料- 实验使用的材料为50个单词,这些单词被随机分配到条件组A和条件组B中。

2.3 过程实验包括三个阶段:学习阶段,记忆检测阶段和记忆测试阶段。

1. 学习阶段:受试者在学习阶段被要求阅读一个由25个单词组成的列表。

在条件组A中,受试者需要理解和记忆这些单词的含义。

在条件组B中,受试者需要将这些单词进行形象化处理,例如将它们与图像或场景联系起来。

2. 记忆检测阶段:在学习阶段结束后的短时间记忆检测中,受试者被要求回忆尽可能多的学习阶段中出现的单词。

3. 记忆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的一周后,受试者再次被要求回忆尽可能多的学习阶段中出现的单词。

3. 结果与分析3.1 学习阶段在学习阶段,条件组A和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相似的学习效果。

两组受试者都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他们所接收的信息。

3.2 记忆检测阶段在记忆检测阶段中,条件组A的受试者相对于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

这表明通过语义编码策略编码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可以更好地被召回。

3.3 记忆测试阶段在记忆测试阶段中,条件组A的受试者再次相对于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

这表明通过语义编码策略编码的信息在长期记忆中得到更好的保持。

4. 结论本实验结果支持了通过语义编码策略进行记忆编码的有效性。

相比之下,视觉编码策略在短期记忆中表现出更差的效果,并且在长期记忆中也有所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应用这种基于语义编码的记忆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

心理学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

心理学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则是了解和探索人类记忆过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计的实验,心理学家可以回答关于记忆的种种问题,从而推进对记忆机制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常见手段。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记忆实验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首先,实验变量的独立性是重要的,即要保证所研究的变量只有一个存在差异,其他变量保持一致。

其次,实验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以引导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此外,实验任务的难度、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所需的时间等因素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实验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所研究的记忆现象。

二、常用的记忆实验方法1. 自由回忆法自由回忆法是最常用的记忆实验方法之一。

实验参与者在记忆材料呈现完毕后,需要自主地回忆并呈现所记忆的内容。

通过比较参与者回忆的内容与实际材料的一致性,可以衡量参与者的记忆能力和效果。

2. 识别法识别法是通过参与者判断某个信息是否在之前呈现过来衡量记忆的方法。

在实验中,参与者会被呈现一系列信息,然后需要判断在之前呈现过的信息中是否存在某个特定的目标信息。

3. 串联法串联法是一种要求参与者按照材料的特定顺序将其呈现的方法进行记忆的实验。

通过加入时间序列的要素,串联法试图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记忆过程。

三、数据分析的常见手段针对不同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心理学家使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手段来解析实验结果。

常见的数据分析手段包括以下几种: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总体特征的描述,例如中心趋势的测度(如平均值、中位数)和变异程度的测度(如标准差、极差)等。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处理组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它可以评估不同处理组在实验结果上的显著差异,从而判断实验中独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心理学实验设计:探究记忆力的实验范例

心理学实验设计:探究记忆力的实验范例

心理学实验设计:探究记忆力的实验范例引言在心理学领域,记忆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了解人类的记忆机制对于认知、学习和应对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研究记忆力,心理学家们设计了许多实验来探索不同因素对于记忆表现的影响。

本文将提供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范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设计和执行一项有关记忆力的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类型信息对于人们短期记忆能力的影响。

通过观察参与者在处理不同类型任务时的表现,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在特定条件下的记忆能力。

该实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并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参与者招募•招募一批健康成年人作为参与者 (300人以上),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和一定规模。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3组不同类型信息:1.文字列表:包含一系列单词或短语,内容可以是抽象的、具体的或有情感色彩的。

2.图像组:选择一些图片,涵盖各种类别和难度级别。

3.音频剪辑:录制包含不同声音或语音的音频片段。

实验过程1.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人):•组A:处理文字列表•组B:观看图像组•组C:听取音频剪辑2.每组参与者都需要进行以下三个任务:a.记忆任务:在30秒内阅读/观看/听取提供的信息。

然后关闭屏幕或停止播放音频。

b.干扰任务:在紧接着的30秒内进行一个干扰性任务,例如解决简单数学问题或回答与实验无关的问题。

c.回忆任务:参与者有60秒时间尽可能多地回忆出刚才阅读/观看/听到的信息,并在指定表格中完成。

3.记录和分析数据:•统计回忆结果,并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分析是否存在特定类型信息对记忆效果影响更大。

结论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 经过测试,文字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可能有较强的表现; - 图像组和声音组的记忆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 在分析更多数据后,我们可以得出更具体的结论,并探讨不同类型信息对于记忆力的影响程度。

结束语该心理学实验范例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如何设计和执行有关记忆力的实验的参考。

心理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

心理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

心理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经常利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心理学理论和假设。

而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有效的数据统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心理学实验的基础,它决定了实验过程中的条件和变量的选择,以及参与者的分组等。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有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可以应用。

首先是随机分组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以降低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记忆力的实验中,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两个条件组,其中一个组接受记忆训练,另一个组不接受训练,通过比较两组的记忆力表现来研究记忆训练的效果。

另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双盲实验。

在双盲实验中,既有参与者分组的随机性,又有实验人员和参与者不知道实验条件的情况。

这样做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的主观干扰和偏见。

例如,在研究药物是否有效的实验中,既有一个接受药物的组,也有一个接受安慰剂的组,而实验人员和参与者都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

此外,重复测量设计也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

它可以通过比较同一组参与者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现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研究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时,可以先让参与者在静音条件下学习,然后再让他们在有音乐的条件下学习,通过比较两次学习的成绩来研究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二、数据统计方法在进行心理学实验后,研究人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统计方法。

首先是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可以用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特征,例如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等。

通过描述性统计,研究人员可以对实验数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发现任何异常值或趋势。

另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是推论统计。

推论统计是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其中,假设检验是最常用的推论统计方法之一。

通过假设检验,研究人员可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能代表总体,并进一步检验实验条件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题

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题

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题引言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大脑如何处理信息、记忆、认知和思维的学科。

通过实验设计,可以深入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设计题,并提供详细步骤和实施方法。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人类对视觉刺激的注意和记忆的认知过程。

通过观察参与者在不同任务条件下的表现,我们希望了解注意和记忆在认知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实验设计受试者选择2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实验参与者。

受试者应具备正常的视力和听力,并没有先前的心理学疾病史。

实验材料1.电脑或平板电脑2.实验软件(可用任意语言编程实现)3.视觉刺激:两组符号,每组10个不同的符号,每个符号呈现500毫秒4.记忆测试:10个由第一组符号组成的随机顺序的刺激序列实验过程1.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

2.介绍实验目的并取得受试者的书面同意。

3.对每组分别进行以下步骤:a.先进行注意力测试。

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组符号,受试者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符号。

然后,通过计算正确记录的符号数量来评估受试者的注意力水平。

b.接下来,进行记忆测试。

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第一组符号,受试者被要求记住这些符号的顺序。

在一个固定的延迟后(例如30秒),再次呈现一组符号,要求受试者按照他们记忆的顺序选择符号。

通过计算正确记录的符号数量来评估受试者的记忆能力。

c.最后,进行记忆和注意力的联合测试。

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第二组符号,受试者被要求同时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符号,并记住这些符号的顺序。

在一个固定的延迟后,再次呈现一组符号,要求受试者按照他们记忆的顺序选择符号。

通过计算正确记录的符号数量来评估受试者在注意力和记忆任务中的表现。

4.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设计,我们可以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注意力和记忆表现。

通过计算每个组的平均分数、标准差、相关性等指标,可以进一步了解注意和记忆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实验短时记忆影响因素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短时记忆影响因素实验设计

短时记忆影响因素实验设计试验方法:双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写法和发音是否相同的两个字母,三个水平分别是:写法相同发音相同、写法相同发音不同、写法不同发音相同;字母呈现的时间间隔。

因变量:按照任务的要求做出正确反应的时间。

被试:随机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20名,均为男生,并且对实验情况事前不知情,要求全部做完实验前不准互相通告。

主试对实验要求熟悉,操作熟练,与被试不认识,实验时操作严谨。

仪器和材料:仪器:计算机和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实验材料:英文字母大写A、B和小写a、b 的不同组合,其中AA(6次)、BB (6次)。

Aa (6次)、Bb (6次)、AB(3次)、BA(3次),Ab(3次)、Ba (3次)共36次,参数设计选择72次即重复呈现2遍。

施测过程:第一阶段:向被试们说明这是一个比较字母异同的实验,实验时屏幕会呈现多组不同的字母,使用一号反应盒对呈现的每组字母进行判断:1、形状相同或形状不同读音相同,按“+”键;2、如果形状和读音都不同,则按“-”号键。

在判断准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打开软件后先进行练习。

登陆并打开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设置为72次,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

先进行练习实验。

第二阶段: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实验开始后屏幕每次呈现两个字母,两个字母呈现间隔有0秒,0.5秒,2秒。

三种时间间隔随机出现。

被试要判断出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且做出反应,系统记录反应时间。

第三阶段:实验结束,测试数据自动保存。

在软件的主页面可以查看实验“数据”。

统计方法:计算:运用SPSS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不同的实验材料对被试反应时间的显著性差异。

:表2:三种实验材料、不同时间间隔对反应时影响的差异检验利用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对比发现实验材料的不同对被试反应时是否有显著影响参考文献[1]. 梁凤华,曹立人.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进展[J]. 人类工效学. 2004(02)[2]. 邓铸. 时间记忆中注意机制的研究[J]. 心理学动态. 1997(01)[3]. 杨志新. 系列范畴词表时序记忆和项目记忆研究[J]. 心理学报. 1998(01)[4]. 韩璨璨.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神经机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0 (005): 18-22.[5].赵合庆. 科学仪器给脑科学带来的飞跃——ERP起源、特性及前景展望[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992(10)[6]. Levin I P, Hinrichs J V.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ntemporary methods &applications[M]. Brown & Benchmark Publishers, 1995.[7]. BaddeleyA.Themagicalnumberseven :Stillmagicafteralltheseyears. Psychological Review.1994[8]. MillerGA.Themagicalnumberseven ,plusorminustwo :Somelimitsonourcapacityforprocessinginformation. Psycho logical Review. 1956。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一:情绪和记忆的相关性研究
实验目的:研究受试者的情绪对记忆能力的影响
实验方法:实验将由20名受试者组成,他们将被要求观看20张图片,每张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例如开心,伤心,害怕,厌恶等等。

每个受试者将被分配到两个组,一个组接受情绪暗示,另一个组没有
接受情绪暗示。

再次检查受试者时,如果有任何受试者表现出明显的情绪
反应,则将被移出试验组。

实验步骤:
1.首先,受试者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他们自身的抑郁情况的问卷,以
便对受试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初步评估。

2.其次,受试者将按照实验条件观看20张图片,每张图片将展示不
同的情绪,受试者可以选择是否受到情绪暗示,如果受试者选择了被情绪
暗示,则受试者将被要求观看暗示的图片;如果受试者不受情绪暗示,则
受试者将被要求观看每个图片一次。

3.接下来,受试者将被要求在观看过这些图片后对这些图片的细节进
行回忆。

4.最后,受试者的记忆细节将被记录,以便与初步评估的情绪和暗示
的情绪进行比较,以及他们的记忆能力是否受到情绪影响。

实验预期:
预期结果:在本次实验中。

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

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

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它不仅关注人的思维、情感以及个体差异,还涉及到社会心理、发展心理等各个方面。

在高中心理学课堂,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并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个适合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

实验一:短期记忆容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试学生的短期记忆容量,了解记忆的限制和记忆效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段数字串(例如:1 2 3 4 5 6 7 8 9 10)。

2. 按照阅读速度,将数字串展示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用纸和笔记录下来。

3. 让学生回忆他们刚刚看到的数字串,并写下来。

4. 根据学生回忆的准确率,计算他们的短期记忆容量。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的记忆容量有所差异。

2. 分析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模式,如数字串的顺序错误、遗漏、替换等。

实验二:暗示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暗示实验,观察学生对于外界暗示的反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系列与学习能力有关的暗示词语,如“聪明”、“天才”、“愚蠢”等。

2. 将这些词语逐个展示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心里自我评价。

3. 让学生写下他们在每个词语出现后的自我评价。

4. 统计学生在不同暗示词语下的自我评价反应。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学生在面对外界暗示时的心理反应和自我评价。

2. 分析学生对于正面暗示和负面暗示的不同反应,了解暗示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实验三:社交压力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社交场景,观察学生在社交压力下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实验步骤:1. 设计一个社交场景,如模拟面对陌生人的自我介绍情境。

2. 随机选取一部分学生作为被试,让他们参与到社交场景中。

3. 观察学生在社交场景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感受。

4.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获取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反馈。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学生在社交压力下的不同反应和应对策略。

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

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

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干扰对人类短期记忆的影响
实验组:20名参与者
操作变量:干扰
控制变量:孪生数列
结果变量:记忆能力
实验程序:
1.给参与者两组四位数数列
2.要求参与者先默记A组数列,在短暂的干扰后,再默记B 组数列
3.干扰可以是听力干扰(播放一段音乐),视觉干扰(在屏幕上闪烁一个字母),或其他类型的干扰
4.参与者必须在听到干扰后,尽可能迅速地在规定时间内默记B组数列
5.实验员需要记录参与者在两组数列中正确记忆的数字数量
数据分析:
1.将每个参与者的结果与干扰类型相对应
2.统计每个干扰类型的参与者平均数
3.使用比较统计方法,如T检验,来确定不同干扰类型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讨论:
1.分析结果并与以前的研究进行比较
2.探讨干扰对记忆能力的影响
3.将结果与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联系起来。

对照方面案例

对照方面案例

对照方面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对照实验的案例,这是一个在心理学领域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学习方式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实验过程:
1. 选择两组被试,每组20人,年龄、性别、智力水平相当。

2. 对第一组被试进行传统的学习方式,即通过阅读和听讲来学习。

3. 对第二组被试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即通过观看视频和参与互动讨论来学习。

4. 两组学习的内容相同,学习时间均为2小时。

5. 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估被试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
1. 第一组被试的平均记忆分数为70分(满分100分)。

2. 第二组被试的平均记忆分数为85分(满分100分)。

结论:与传统的阅读和听讲学习方式相比,新的学习方式(观看视频和参与互动讨论)对记忆效果有更好的影响。

这个实验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照实验,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学习方式的效果,得出结论。

在这个案例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被试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他们的记忆分数,可以得出新的学习方式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

记忆障碍评定实验报告

记忆障碍评定实验报告

记忆障碍评定实验报告引言记忆是人类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的生活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它会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评定记忆障碍的程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记忆障碍评定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评定被试在不同记忆任务中的记忆表现,来评估其记忆障碍的程度。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记忆障碍评分,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单盲实验设计,共招募了30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被试参与。

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和相关记忆测试软件。

实验过程中,被试需完成一系列与记忆任务相关的测试。

实验分为两个测试阶段:学习阶段和回忆阶段。

在学习阶段,被试需要记忆一系列与图像相关的信息。

在回忆阶段,被试需要根据之前学习到的信息尽力回忆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实验中使用的测试工具包括词语记忆测试、图像记忆测试和数字记忆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对被试在不同记忆任务中的表现进行准确评定。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每位被试的记忆得分。

根据得分情况,我们可以对记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定。

在词语记忆测试中,平均得分为70分,最高分为90分,最低分为55分。

根据得分范围,我们将记忆障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14名被试表现出轻度记忆障碍,7名被试表现出中度记忆障碍,9名被试表现出重度记忆障碍。

在图像记忆测试中,平均得分为65分,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50分。

根据得分情况,我们仍将记忆障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根据分析结果,轻度记忆障碍的被试有10人,中度记忆障碍的被试有6人,重度记忆障碍的被试有14人。

在数字记忆测试中,平均得分为75分,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60分。

同样按照得分进行分类,我们发现8名被试表现出轻度记忆障碍,5名被试表现出中度记忆障碍,17名被试表现出重度记忆障碍。

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评定每位被试的记忆障碍程度及其分类。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实验实训报告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实验实训报告

实验名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掌握一些测量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我们设计和评估记忆发展实验的能力。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的对象是10名年龄在4-5岁之间的学前儿童。

我们首先给每个孩子展示一组由五个物品组成的序列,例如:红球、蓝球、黄球、绿球和白球。

然后,我们向他们询问这些物品的顺序,以测试他们的记忆能力。

我们记录下每个孩子正确记住的物品数量,并检查他们是否正确记住了序列中的每个物品。

接下来,我们设计了一些游戏来测试孩子的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第一个游戏是流行的“记忆游戏”,我们在桌子上放置了一些相同的卡片,然后让孩子翻转卡片,试图找到匹配的卡片。

第二个游戏是“隐藏物品游戏”,我们在房间里放置了几个物品,然后让孩子离开房间,再回来找到藏在哪里的物品。

实验结果: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能够正确地记住序列中的四个或五个
物品。

然而,在“记忆游戏”和“隐藏物品游戏”中,孩子们的表现却不一样。

一些孩子表现出良好的工作记忆能力,能够迅速地记住和匹配相同的卡片,另外一些孩子则表现出较弱的工作记忆,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匹配的卡片。

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掌握了一些测量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不同的测试方法。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范本模板】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范本模板】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题目:人类在背诵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的长度和被试背诵的时间是否影响背诵者的记忆效果1假设1。

1选用短的英语单词背诵时,背诵者的记忆效果比选用长的英语单词好;1.2背诵英语单词的时间长的比背诵时间短的记忆效果好2变量及额外变量的操纵方法2.1自变量:单词的长度,背诵时间2.2因变量:背诵者的记忆效果(在分析中,选取单词默写正确个数为2。

3额外变量:被试的性别、智商水平,疲劳效应等2。

3.1额外变量的操控方法:2.3。

1。

1选择性别数量上相等的被试(男10女10)2。

3.1。

2选择在同一智商水平(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被试2。

3.1.3让被试在实验中休息3被试的选择及分组选取男女被试各10名,每位被试接受四种水平(长单词—长时间、长单词—短时间、短单词-长时间、短单词—短时间)的实验处理4实验实施过程及方法4.1选择100个英语单词(其中,长短单词各50个)作为实验材料,20名被试把他们随机分配到四个处理水平上,每个处理水平上分配5名被试。

4。

2让每组被试记忆单词,短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5-6个字母的单词,长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9—11个字母的单词;记忆的短时间为5分钟,长时间为10分钟.4.3记忆时间到时,让被试默写自己记忆的单词;批改被试默写的单词二、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入字符.单因素被试间设计1. 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2。

被试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

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

记忆心理教案高中数学

记忆心理教案高中数学

记忆心理教案高中数学
教学重点:记忆心理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记忆心理的方法来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黑板、白板、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目,引入记忆心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借助记忆心理的方法。

二、概念讲解:讲解记忆心理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例如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遗忘规律等,让学生了解记忆的过程和规律。

三、方法指导:介绍一些记忆心理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分块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等,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中。

四、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记忆心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到记忆心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五、练习训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讨论,巩固他们对记忆心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继续进行记忆心理的学习和训练,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记忆心理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记忆心理的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运用记忆心理的方法来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了学习数学需要不断练习和总结,掌握好记忆心理对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加强记忆心理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初中记忆心理课教案模板

初中记忆心理课教案模板

教案名称:初中记忆心理课年级学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内容:1. 了解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2. 了解记忆的心理特征以及各种形态,辨析记忆的差别;3. 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记忆的重要性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2)掌握记忆的心理特征和各种形态;(3)学会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验记忆在学习中的作用;(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究提高记忆力的方法;(3)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记忆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记忆的重视,激发学生提高记忆力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记忆的重要性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2)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记忆的心理特征和各种形态;(2)如何运用方法与技巧提高记忆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记忆场景,让学生意识到记忆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觉得记忆力对学习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记忆力?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记忆的心理特征和各种形态。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记忆的重要性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2. 讲解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如:重复、联想、分类、归纳等。

3. 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方法与技巧提高记忆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记忆力。

2.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点评,强调记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提高记忆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忆的重要性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记忆的心理特征和各种形态的掌握程度;3. 学生运用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的实际效果。

brownpeterson方法

brownpeterson方法

BrownPeterson方法概述B r ow n-Pe te rs on方法是一种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记忆测试方法,用于研究记忆的持续时间。

该方法通过在学习一段信息后进行延迟回忆测试,以评估短期记忆的保持能力。

本文将介绍B ro wn-P et er son方法的背景知识、实验设计和分析步骤,以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背景短期记忆,指的是人们在学习信息后的短暂记忆能力。

Br ow n-P e te rs on方法通过研究记忆的持续时间,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记忆的工作原理和限制。

该方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由Br own和P e te rs on提出并命名。

实验设计实验材料1.:使用一套标准化的测试材料,包括一系列无意义的三字母组合作为刺激信息。

实验参与者2.:选择一定数量的健康成年人作为被试者参与实验。

确保他们没有患有任何与记忆相关的疾病。

学习过程3.:被试者被要求学习一个刺激信息序列,例如:"C JG"、"P LT"、"W QK"。

学习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调整。

延迟回忆测试4.:在学习阶段结束后,被试者进行一个干扰任务,例如倒数计时或解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问题。

这个干扰任务的目的是防止被试者靠重复刺激信息来记忆。

回忆测试5.:在干扰任务结束后,被试者被要求回忆之前学习的刺激信息序列。

他们需要以任意顺序逐个回忆刺激信息,同时还需要报出一个干扰数字,例如“6”,来防止使用回忆顺序。

实验次数6.:根据需要,可以重复进行多次学习和回忆测试,以便获得更多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在B ro wn-P et er son方法中,我们通常关注两个主要的数据指标:回忆准确性1.:通过计算被试者正确回忆的刺激信息数量来衡量。

准确性可以用百分比表示。

遗忘曲线2.:计算在学习后不同延迟时间内的回忆准确性。

通过绘制曲线图,可以观察到遗忘的速度和趋势。

应用B r ow n-Pe te rs on方法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短期记忆和遗忘的研究领域。

记忆心理学实验设计.doc

记忆心理学实验设计.doc

不同学业成绩类型的工作记忆研究学生:郝佳、但兵兵,教育科学系指导老师:汤舒俊、郑红涛,教育科学系[摘要]:本研究通过运用数字工作记忆测试语工作记忆测量两种方法对来自十三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的工作记忆发展情况做了一个测定。

被试:来自某市13所中小学学校,根据全市3次统考平均成绩及科任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定,总计320人。

本次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广度与学业成绩有相当高的相关,目的在于考察工作记忆广度与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学习的关系,为教师对不同学业成绩类型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工作记忆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作成绩;学业;记忆广度一、引言工作记忆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

执行功能就是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以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它的本质就是对其它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而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产生协调有序的、具有目的性的行为[1]。

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存储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平台。

它是对信息暂时保持与操作的系统,它在表象、言语、创造、计划、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包括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视觉空间存储器(visuouspatal sketch pad,VSSP)和语音环路(phonological loop)3个部分。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工作记忆中的注意控制,其功能类似于一个能量有限的注意系统,该系统负责指挥各种次级系统的活动。

视觉空间存储器对视觉图象信息进行操作。

语音环路贮存与复述言语信息,在获得语言词汇中其起重要作用。

这3个部分共同决定了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表征、存储形式、提取以及容量等[3]。

目前国内外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工作记忆研究的成果不少,尤其是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工作记忆研究的成果更是层出不穷,所达成的共识是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能力下降有密切关系[4]。

记忆实验设计心云天地

记忆实验设计心云天地

记忆实验设计心云天地心云天地是一项记忆实验,通过特定的设计和操作步骤来观察和测试人类记忆的能力和表现。

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记忆实验则是研究和了解记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心云天地实验中,参与者通常被要求观看或学习一系列的信息或材料,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回忆或识别。

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参与者对学习材料的记忆程度和准确性,并通过实验结果来推断和分析记忆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为了有效设计心云天地实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

实验材料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材料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视觉、听觉或触觉等不同的形式,以便测试不同感知通道下的记忆表现。

2. 学习和记忆阶段的安排。

在实验中,参与者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学习和记忆材料。

这个学习阶段可以是被动的观看或听取,也可以是主动的学习和整理。

同时,学习材料的数量和复杂度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调整。

3. 记忆测试的形式和方式。

记忆测试可以是自由回忆、提示回忆、识别或重新学习等不同的形式。

通过不同的测试方式,可以观察和比较参与者在不同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和差异。

4.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和收集参与者的记忆表现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正确率、反应时间、遗忘曲线等不同的指标,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记忆过程和机制的结论。

心云天地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需要严谨和合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实验过程中应当尽量排除干扰因素,以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

此外,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和隐私保护也是实验中需要考虑和尊重的因素。

通过心云天地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人类的记忆机制和记忆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教育、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记忆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记忆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心理学实验设计
专业:08级经济统计
学号:I60814030
姓名:王思瑶
实验项目名称:不同学业成绩类型的工作记忆研究
前言:
工作记忆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

执行功能就是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以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它的本质就是对其它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而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产生协调有序的、具有目的性的行为[1]。

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存储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平台。

它是对信息暂时保持与操作的系统,它在表象、言语、创造、计划、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包括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视觉空间存储器(visuouspatal sketch pad,VSSP)和语音环路(phonological loop)3个部分。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工作记忆中的注意控制,其功能类似于一个能量有限的注意系统,该系统负责指挥各种次级系统的活动。

视觉空间存储器对视觉图象信息进行操作。

语音环路贮存与复述言语信息,在获得语言词汇中其起重要作用。

这3个部分共同决定了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表征、存储形式、提取以及容量等[3]。

目前国内外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工作记忆研究的成果不少,尤其是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工作记忆研究的成果更是层出不穷,所达
成的共识是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能力下降有密切关系[4]。

对普通学生的学习认知加工活动和工作记忆关系的大量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业表现与工作记忆存在密切的关系。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学习不良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学习不良的性质、特点和成因,而且对于我们帮助学习不良儿童克服学习困难,制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学习不良儿童工作记忆的特点,以及这种特点的性质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5]。

有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对于学习、思维、语言理解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各种认知加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到目前为止,虽然不同学者对工作记忆的看法存在差异,但毫无疑问,工作记忆可以被看作为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储存的能量有限的系统,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保证信息在有干扰的环境中能被及时提取,即在提取有用信息的同时抑制无关的干扰信息,从而避免有可能出现的不适宜加工[6]。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无疑,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对数学学习有较大影响,那么对语文学习影响怎样?因此试图采用实证方法来考察工作记忆广度与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学习的关系。

以便为教师对不同学业成绩类型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工作记忆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实验目的:考察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的工作记忆广度发展情况。

实验对象:被试来自某市13所中小学学校,根据全市3次统考平均成绩及科任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定,选择小学三年级(80人)、五年级(80人)、初中二年级(80人)、高中二年级(80人)学生
为被试,共320人。

每个年级的80人中,又分别包括4种类型(每种类型20人)。

4种类型的被试为:(1)语文、数学成绩都好(双优生);
(2)语文、数学成绩都差(双差生);(3)语文成绩相对好,数学成绩相对差(偏语文科学生);(4)语文成绩相对差,数学成绩相对好(偏数学科学生)。

实验方法:1。

数字工作记忆测试。

采用阿拉伯数字组成42个加减算式,算式中的加数与被加数、减数与被减数以及答案均为10以内的自然数(如:4+3=7,9 3=6)。

42个算式共分为4套,每一套又分别包括3组(构成3次试验),在第1套中,每组有2个算式,在第2套中,每组有3个算式,在第3套中,每组有4个算式,在第4套中,每组有5个算式。

以上各组分别考察不同的记忆容量水平,如2个、3个、4和5个数字。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计分方法是根据Engle [7]和他的同事们(1990,1992)所设计的测量工作记忆的实验来进行的,要求被试先算出每组算式的结果(和或差),然后按顺序对结果进行回忆。

在数字工作记忆中,记分方法是:每一个算式记1分,总分为42分。

在数字工作记忆中将被试正确回忆的所有数字加起来来计算绝对广度分数。

具体评分方法是:包含2个式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2分;3个式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3分;4个式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4分,5个式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5分,将被试正确回忆的所有试验加起来来计算绝对广度分数,最高的得分是42分。

2.言语工作记忆测量。

言语工作记忆广度的测量是按Daneman
和Carpenter[8](1980)的测量方法进行的。

具体做法如下:给被试呈现几组句子,每组句子由2、3个或更多的句子组成,要求被试大声朗读每组句子中的每个句子,并且尽量理解它的意思,然后要求被试按顺序回忆出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词,回忆后再回答一个有关某一个句子的问题。

如果被试回忆词语和回答问题都答对了,就把此组句子的数目记为被试所得的分。

具体评分方法是:包含2个句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2分;3个句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3分;4个句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4分;5个句子的组中,每个试验记分为5分。

将被试正确回忆的所有试验加起来来计算绝对广度分数,最高的得分是48分。

实验步骤:在2种工作记忆中:
①首先训练主试,让每一个主试熟练掌握了测试方法后才开始测试。

②主试宣读指导语,让被试明白测试所有的要求才正式测试。

②被试完成一组后,主试快速将结果记在记分表上。

实验结果:1不同学业成绩类型的学生数字工作记忆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业成绩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3,304)=49.27,P
2不同学业成绩类型的学生言语工作记忆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言语工作记忆广度学业成绩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3,304)=40.18,P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关于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的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的情况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双优生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显著高于两种偏科学生与双差生,偏数学科学生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显著高于双
差生,偏数学科学生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比偏语文科学生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偏语文科学生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显著高于双差生。

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类似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许多研究发现,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广度缺陷有关。

本研究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即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不仅与数学学业成绩有关系,而且与语文学业成绩也有关系,只是与数学学业成绩关系更密切一些。

王恩国等在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研究中谈到,发音速度和工作记忆任务成绩有显著的相关,这是由语音回路的时间限制(大约2秒)造成的。

语音回路尤其对听觉工作记忆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听觉工作记忆依赖于与记忆项目有关的复述。

回忆项目的数量与发音速度存在线性相关,如果复述项目的数量比语音回路的限制时间长(超过2秒),那么,这个项目在复述之前开始从记忆中消退。

然而,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比正常组儿童的发音速度慢,这样,就造成他们从长时工作记忆中提取知识的困难。

因此,通过不同类型的发音速度测量,对预测数学学习困难是有效的。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发音速度在非数字语言刺激方面没有缺陷,而在数字刺激方面速度较慢,那么,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数字信息加工方面比正常组慢。

本研究中的双差生与偏语文科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可能是发音速度在非数字语言刺激方面没有缺陷,而在数字刺激方面速度较慢的缘故。

关于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的言语工作记忆的情况词语工作记忆既考察被试的贮存能力,又考察被试的加工能力。

在这次实验中,双优生言语工作记忆成绩与其他类型的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双
差生言语工作记忆成绩与偏数学科学生类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偏语文科学生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在偏语文科学生与偏数学科学生之间差异也不显著。

这说明言语工作记忆差同样不仅对数学学习有影响,而且对语文学习也有影响,只是对数学学习影响稍大一些。

此外,为什么双差生与偏科学生词语工作记忆不理想呢?这可能跟言语工作记忆的语音回路也有关,有研究中还发现发音速度和工作记忆任务成绩有显著的相关,这是由于语音回路的时间限制(大约2秒)造成的,语音回路尤其对听觉工作记忆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听觉工作记忆依赖于与记忆项目有关的复述。

回忆项目的数量与发音速度存在线性相关,如果复述项目的数量比语音回路的限制时间长(超过2秒),那么,这个项目在复述之前开始从记忆中消退。

而在这个实验中发现双差生与偏科学生确实读句子的速度比双优生慢,因此他们的词语工作记忆差可能由于项目在复述之前开始从记忆中消退了。

本次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广度与学业成绩有相当高的相关,即(1)双优生无论是言语工作记忆广度成绩,还是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成绩都最好;相反双差生无论是言语工作记忆广度成绩还是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成绩都最差,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2)偏语文科学生与偏数学科学生工作记忆广度成绩处于中等,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偏数学科的学生比偏语文科的学生工作记忆广度成绩稍好。

(3)双优学生与2种偏科生相比无论是言语工作记忆广度成绩还是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成绩差异十分显著,而2种偏科生与双差生相比有差异,但表现在2种工作记忆广度上程度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