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力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力学实验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通过对土壤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土力学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以及对土壤力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土力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土壤的压缩性和剪切性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压缩特性、剪切强度和变形特征等。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掌握土壤的力学行为规律,为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压缩性测试:采用压缩试验仪进行,首先将土样放置在试验仪中,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记录土样的压缩变形和应力变化,最后得出土壤的压缩特性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参数。
2. 剪切性测试:采用剪切试验仪进行,首先将土样放置在试验仪中,施加一定的剪切力,然后记录土样的剪切变形和应力变化,最后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压缩性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的压缩特性曲线,可以得出土壤的压缩指数和压缩模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参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的压缩性质,如是否具有压缩回弹性、压缩变形的速率等。
2. 剪切性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的剪切应力-剪切变形曲线,可以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参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的特征,如剪切破坏的形态、剪切面的切线斜率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土力学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土壤的压缩性是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体积变化,具有压缩回弹性和压缩变形速率等特征。
2. 土壤的剪切性是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破坏,具有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特征等。
3. 土壤的力学性质与土壤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密实度等因素有关,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力学行为规律。
六、实验应用土力学实验的结果和分析对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在土地开发和基础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土壤的压缩性和剪切性参数,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措施和结构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力学实验总结和心得
土力学实验总结和心得
土力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活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实验总结和心得:
1. 实验总结:在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湿度、压力和密度条件下土的物理性质,如含水量、密度、硬度等。
我们还通过实验观察了土的力学性质,如抗剪强度、压缩性等。
实验结果表明,土的性质受到湿度、压力和密度的影响。
例如,当土的湿度增加时,其含水量和密度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土的硬度降低,抗剪强度降低。
2. 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理解了土力学的基本原理。
我学到了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记录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土的性质的变化。
此外,我也认识到,土的性质对于土木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土的力学性质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而土的物理性质则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3. 建议:虽然土力学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土的性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地形、气候等。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时,应该尽量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总的来说,土力学实验是一项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土的性质和行为。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地基承载力的变 化规律,研究地基承载力与土的性质 、基础形式等因素的关系。
土的压缩性数据记录与分析
土的压缩性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不同压力、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土的压缩 性数据。
土的压缩性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土的压缩性变化规律,研究土的压缩性 与土的性质、压力和含水量等因素的关系。
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 成实验任务,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实验建议与改进
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理论指导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力学与地 基基础的知识,建议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土力学与地 基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建议在 实验前加强对相关理论的讲解和指导。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
目
CONTENCT
录
• 实验概述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建议
0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02
01
03
掌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工程分类和工程性质。
掌握土的渗透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基本实验方法 。
100%
加载设备
选择合适的加载设备,如砝码、 千斤顶等,对地基施加压力。
80%
沉降观测
观察地基的沉降情况,记录数据 ,分析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的压缩性测试
压缩试验
在土样上施加压力,观察土样 的压缩变形情况。
数据记录
记录土样的压力和变形数据, 绘制压缩曲线。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土样的压 缩性特征和变形规律。
土力学实验-知识归纳整理
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定土的密度(环刀法)实验器材 环刀、电子天平、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玻璃板实验原理及目的 实验目的:测量土的密度实验原理:环刀法是使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使土样的体积与容积一致,这样环刀的容积即为土的体积;称量后,减去环刀的质量就得土的质量,然后计算得土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测定环刀的质量与体积环刀的体积v已知为60cm3,经过电子天平测量环刀的质量m1。
2.切取土样用修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的土柱;然后将环刀清理干净,内壁涂上凡士林,将环刀刀刃口垂直放到土样上,用竹片垂直向下轻压环刀,直至土样高出环刀为止;先削平环刀一端多余的土,削至与环刀边缘齐平,再将其放置于玻璃片上,然后将环刀另一端多余的土削平至与环刀齐平。
若两面土有脱落,可用切下的碎土将其补平。
3.将环刀外壁擦净,称量环刀和土样的质量m2,准确至0.1克。
4.计算土的密度Vmm12-=ρ注意事项:(1)用环刀取土样时,必须严格按步骤操作; (2)称量前应注意把天平调零,称环刀和土总质量时应把环刀外壁土擦干净。
数据处理 详见附表知识归纳整理实验名称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烘干法) 实验器材 铝盒2个、电子天平、烘箱、干燥器实验原理及目的 实验目的:测量土的天然含水率实验原理:含水率是指土中水分质量与干干质量之比值。
湿土在温度为100-105℃的长时光烘烤下,土中的水分彻底蒸发,土样减轻的质量与彻底干燥后土样的质量之比值,即为湿土的含水率,以百分数表示。
实验步骤 1.测量湿土的质量先将干净铝盒放在电子天平上称的质量m,然后取15克左右的具代表性的土样放入铝盒内,盖紧盒盖,称量铝盒加湿土的质量m1。
2.烘干土样将装有土样的铝盒打开盒盖后放入烘烤箱内烘约6h以上至恒重。
3.测量干土的质量将烘烤箱里的铝盒取出后冷却8h左右,称量干土加铝盒的质量m2,减去铝盒的质量m,即的干土的质量。
4.计算土的含水率 %100221⨯--=mmmmω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土力学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含水率(量)实验 密度实验 液限、塑限实验
实验四
实验五
固结实验
剪切实验
m1 m w0 100 % m2 m
d
1 w0
m1 m2 V
下沉深 度为 10mm所 对应的 含水量 为液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下沉深度为10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下沉深 度为2mm处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透水石
底座
e0
d s 1 w0 w
0
1
ei ei 1 ai Pi 1 Pi
ei e 0
h 1 e
i
h0
0
hi h0 hi
e1 e2 a0 a1 2 P2 P1
1 e0 Es a1 2
e e0 M1
U U
应变控制式
三轴仪:压 力室,量测 系统
抗剪强度包线
分别在不同的周围压力3作用下进行剪切,得到
3~4 个不同的破坏应力圆,绘出各应力圆的公 切线即为土的抗剪强度包线
抗剪强度包线
c
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 围压力下(即小主应力σ3)施加轴向压力 (即主应力差σ1-σ3)进行剪切直至破坏, 然后根据摩尔—库仑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 参数c、φ值。同时,试验过程中若测得了孔 隙水压力还可以得到土体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c′、φ′和孔隙水压力系数等。
CU 和U
试验方法: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
e1
e e1 e2 斜率a = p p2 p1
M2
△e
e2
△p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力学实验报告引言土力学是土壤力学的一门学科,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
土力学实验是对土壤力学性质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土力学实验,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探索土壤的力学行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土壤的颗粒分析实验一旨在通过颗粒分析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首先,收集一定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干燥处理。
然后,将干燥土壤样本分级,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
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土壤的颗粒组成,并绘制颗粒分布曲线。
通过分析颗粒分析结果,可以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如孔隙比、孔径分布等。
实验二:土壤的压缩性实验二旨在研究土壤的压缩性质,即土壤的压缩变形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初次固结。
然后,利用压缩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不同的荷载,测量土壤的应力与压缩变形的关系。
通过绘制压缩曲线,可以得到土壤的压缩指数和压缩模量等重要参数,从而评估土壤的压缩性质。
实验三:土壤的剪切强度实验三旨在研究土壤的剪切强度特性,即土壤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固结处理。
然后,利用剪切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不同的剪切应力,测量土壤的剪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关系。
通过绘制剪切曲线,可以得到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如内摩擦角和剪切模量等,从而评估土壤的抗剪切性能。
实验四:土壤的液化特性实验四旨在研究土壤的液化特性,即土壤在地震或振动作用下的液化现象。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固结处理。
然后,利用液化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一定的振动,观察土壤的液化现象。
通过分析液化现象的发生时间和振动强度等参数,可以评估土壤的液化敏感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实验五:土壤的渗透性实验五旨在研究土壤的渗透性特性,即土壤对水分渗透的能力。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固结处理。
然后,利用渗透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一定的水头压力,测量土壤的渗透速度。
土力学四大实验
实验一 土的密度及含水量实验(一)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与含水量。
(二) 土的密度测定 1. 实验内容和原理(1) 实验内容:用“环刀法”测土的天然密度。
(2) 实验原理:土的密度ρ是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V m m /)(21-=ρ 式中m 1——环刀加土的质量(g ); 2m ——环刀的质量(g );V ——土的体积(cm 3)。
2. 实验仪器及材料(环刀法):内径6~8cm ,高2~3cm ,体积为100cm 3和60cm 3两种;天平:感量0.01g ,称量200g ,其他: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
3. 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其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称出环刀的质量,刀口向下放在土壤上。
(2)用切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削成略大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将两端余土削平,取剩余的代表性土样用于测定含水量。
(3)擦净环刀外壁称重(若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一等重环刀)可直接测出湿土重。
准确至0.1g 。
(4)计算土的密度,精确至0.01g/cm 3。
(5)本实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6)操作注意事项:用环刀切取式样,为防止扰动,应切削一个较环刀内径略大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为避免环刀下压时挤压四周土样,应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然后将两端修平用直刀一次刮平,严禁用直刀在环刀土面上来回抹平,如遇石子等其他杂物等要尽量避开,无法避开则视情况酌情补上。
4.成果整理,写出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并填表11. 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用烘干法测土的含水量。
(2)实验原理:土的含水量ω为土中所含水的质量W m ,与土粒质量m s 的比值。
%100/⨯=s W m m ω本实验一烘干法完成,为室内实验的标准方法,烘干法是将一定数量土样称重后放入烘箱中在100~105℃恒温烘至恒重。
土力学实验
土的三个基本物性指标试验第一节土粒比重试验(比重瓶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粒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土的其他物理力学试验(如颗粒分析的密度计法试验、压缩试验等)提供必要的数据。
二、基本原理土粒比重是指土在温度100~105ºC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4ºC时质量的比值。
土粒的质量可用精密天秤测得。
土粒的体积一般应用排出与土粒同体积之液体的体积方法测得,通常用比重瓶法。
此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或者含有少量5mm颗粒的土。
粒径大于5mm的土,则用虹吸筒法。
对于砂土,可用大型的李氏比重瓶法,其原理均与比重瓶法相似。
在用比重瓶法测定土粒体积时,必须注意,所排开的液体体积必须能代表固体颗粒的真实体积。
土中含有气体,试验时必须把它排尽,否则影响测试精度。
可用煮沸法或抽气法排除土内气体。
所用的液体一般为纯水。
若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盐类、有机质、胶粒时,则可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汽油、甲苯和二甲苯,此时必须用抽气法排气。
三、仪器设备1、比重瓶:容量为100cm3或50cm3, 有短颈式与长颈式两种(图2-1);2、分析天秤: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01g;3、恒温水槽;准确度应为±1ºC;4、砂浴:能调节温度;5、真空抽气设备(图2-2);6、温度计:测定范围为0~50ºC,精确至0.5ºC;7、其它:烘箱、纯水、中性液体、小漏斗、干毛巾、小洗瓶、磁钵及研棒、孔径为2mm筛等。
图2-1 比重瓶a-短颈式b-长颈式图2-2 抽气装置示意图1-压力表2-真空缸3-比重瓶接真空泵四、操作步骤1、土样的制备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约100g, 充分研散,并全部过2mm 的筛。
将过筛风干土及洗净的比重瓶在100~105ºC 下烘干;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后备用。
2、测定干土的质量称烘干土15g , 通过漏斗装入已知质量的烘干比重瓶中,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得瓶加土的质量(精确至0.001g ),减去瓶的质量即得土粒质量m s 。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颗粒大小分布的测定目的:通过湿筛法和沉降法,确定土样的颗粒大小分布,了解土的粒度组成。
材料与设备:土样、标准筛具、天平、喷水器、搅拌器、定时器、量筒。
实验步骤:1. 取代表性土样约500克,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2. 将烘干后的土样通过特定尺寸的筛网进行筛分,记录各筛网上的土样质量。
3. 使用喷水器将土样湿润,再次进行筛分,直至所有土粒均能通过最细筛网。
4. 根据各筛网上收集的土样质量,计算土样的颗粒大小分布。
5. 用沉降法测定细颗粒的分布,通过量筒和定时器记录沉降速度和沉积量。
6. 将沉降法得到的数据与筛分结果结合起来,绘制土样的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结果分析:- 颗粒大小分布曲线显示了土样中不同粒径的土粒所占的比例。
- 根据颗粒大小分布,可以判断土的类型(如砂土、粘土等)。
- 分析结果可用于土的工程性质评估,如渗透性、压缩性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土样的颗粒大小分布,为进一步的土力学性质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验二:液限和塑限的测定目的:通过液限和塑限试验,确定土的塑性特性,评估土的工程适用性。
材料与设备:土样、液限仪、塑限仪、天平、研钵、蒸馏水。
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通过研钵研磨至均匀状态。
2. 使用液限仪进行液限试验,逐渐加入蒸馏水,搅拌土样至能形成手滚状,记录此时的含水量。
3. 继续加水,直至土样表面出现一层稀薄的液态水膜,记录此时的含水量,确定液限。
4. 进行塑限试验,将土样置于塑限仪上,通过搓圆法测定土样的塑性。
5. 记录土样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塑性指数,计算土的塑性范围。
结果分析:- 液限和塑限的测定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土的塑性特性。
- 根据塑性指数,可以判断土的工程分类,如低塑性粘土、高塑性粘土等。
- 结果对于土的施工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土的压实、稳定性分析等。
结论:本次实验准确地测定了土样的液限和塑限,为土的工程性质评估和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些土力学试验实验
实验一:密度试验(环刀法)一、概述土的密度ρ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3。
土的密度反映了土体结构的松紧程度,是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干密度、孔隙比、孔隙度等指标的重要依据,也是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土坡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估算以及路基路面施工填土压实度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的密度一般是指土的天然密度。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环刀法就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环刀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1.仪器设备(1)恒质量环刀:内径6. 18cm(面积30cm2)或内径7. 98cm(面积50cm2),高20mm,壁厚1.5mm;(2)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 1g的天平;(3)切土刀、钢丝锯、毛玻璃和圆玻璃片等。
2. 操作步骤(1) 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求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整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 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的刀刃向下放在土样上面,然后用手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根据试样的软硬程度,采用钢丝锯或修土刀将两端余土削去修平,并及时在两端盖上圆玻璃片,以免水分蒸发。
(3)擦净环刀外壁,拿去圆玻璃片,然后称取环刀加土质量,准确至0. 1g。
环刀法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3.,并取其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烘干法)一、概述土的含水率是指土在温度105-110℃下烘到衡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含水率试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炒干法等,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
烘干法是将试样放在温度能保持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是室内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
《土力学》试验五击实试验
试验五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
小试筒适用于测定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大试筒适用于测定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
二.仪器设备1.标准击实仪、轻、重型试验方法和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击实试验方法类型试验方法类别锤底直径(cm)锤质量(kg)落高(cm)试筒尺寸层数每层击数击实功(kJ/m3)最大粒径(mm)内径(cm)高(cm)容积(cm3)轻型Ⅰ法Ⅰ.1Ⅰ.2552.52.530301015.212.7129972177332759598.2598.22040重型Ⅱ法Ⅱ.1Ⅱ.2554.54.545451015.212.71299721775327982687.02687.220402.烘箱及干燥器。
3.天平:感量0.01g。
4.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5.圆孔筛:孔径38mm、25mm、19mm、5mm各一个。
6.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7.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三.试样本试验的试样制备分干土法和湿土法两种。
对一般土,干法制样和湿法制样所得击实结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具体试验应根据工程性质选择制备方法。
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表2试样用量使用方法类别试筒内径(cm)最大粒径(mm)试料用量(kg)干土法试样不重复使用b1015.22040至少5个试样,每个3至少5个试样,每个6湿土法试样不重复使用c1015.22040至少5个试样,每个3至少5个试样,每个61.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制样: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2.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制样: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土壤样本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质测试,从而掌握土壤的力学特性,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受力及变形规律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获取土壤的强度、变形特性等参数。
本实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壤的抗剪强度,二是土壤的压缩特性,三是土壤的渗透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土壤样本为黏土和砂土。
2. 实验设备,包括直剪仪、压缩仪、渗透仪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土壤抗剪强度测试,首先,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放入直剪仪中,施加不同的剪切荷载,记录土壤的抗剪强度参数。
2. 土壤压缩特性测试,将土壤样本放入压缩仪中,施加垂直荷载,观察土壤的压缩变形规律,获取土壤的压缩特性参数。
3. 土壤渗透特性测试,利用渗透仪对土壤进行渗透试验,测定土壤的渗透系数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土壤样本的抗剪强度、压缩特性和渗透特性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可以得出土壤的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六、实验结论。
1. 土壤抗剪强度与剪切荷载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抗剪强度。
2. 土壤的压缩特性与垂直荷载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的压缩系数与土壤类型、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3. 土壤的渗透特性与渗透试验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土壤的渗透系数存在差异。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土壤抗剪强度测试时,要保证土壤样本的充分密实,避免空隙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在进行土壤压缩特性测试时,要注意控制压缩速率,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测试结果的失真。
3. 在进行土壤渗透特性测试时,要保证渗透试验装置的密封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八、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土力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壤的力学性质,掌握了土壤力学参数的测试方法和分析技巧,这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本次土力学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力学实验
相应抗剪强度的 5%),可用三角形法求得近似直线代替。作法 是:连接三点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此三角形三中线交点(三角 形重心)作平行于最长边的平行线,则此线为所求的近似直线。
注意事项: (1)仪器应定期校正检查,保证加荷准确; (2)每组几个试样应是同一层土,密度值不应超过允许误差; (3)同一组试验应在同一台仪器中进行,以消除仪器误差; (4)应力式直剪仪加砝码时应稳妥,避免振动。
实验目的:测量土的液限含水率 实验原理:理论上讲,液限时土出现一定的流动阻力,即有最小 实 验 原 理 及 目 可量度的抗剪强度。 国内外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土的液限, 锥式仪 的 法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一种经过多次验证证实的当锥角为 30º, 重 0.76N 的圆锥体,沉入土体的深度为 10mm 时的含水率就是液 限。
(2)上下钉梢和升降螺丝是否失灵; (3)将上下盒间接触面及盒内表面涂上薄层凡士林,以减少摩 擦力。 3、安装试样 对准上下盒, 插入固定的螺丝钉, 在盒底如无透水石则要放入一 块透水石, 在其上面铺上滤纸, 然后将装有土样的环刀垂直放置 在盒上,使土样对准盒子,在环刀上面覆盖滤纸及透水石,用活 塞盖住试样,用竹条将土样垂直压入盒内,取出环刀,拧紧上方 固定梢,取出螺丝钉。 4、垂直加荷下水平剪切 分别在 50kpa、100kpa、150kpa、200kpa 各级垂直荷载下,将侧 位表归零,启动剪切仪对土样进行水平剪切,直至剪断,侧微表 指针稳定,记录数据,关掉剪切仪。 5、拆除仪器 将剪切仪开关拨到退回, 直至剪切仪恢复至初始状态, 松开固定 梢,取出土样,进行下一次剪切试样,记录四次剪切强度数据。 6、成果整理 绘制τ f-δ 关系曲线:以抗剪强度τ f 为纵坐标,垂直压力δ 为 横坐标,绘制τ f-δ 关系曲线,根据图上各点连成直线,直线的 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φ ,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土的内聚力 c。 当τ f-δ 曲线中三点不能连成一条直线,且相差不大时(不超过
土力学实验
盒加干土重
盒
重
水
重
干
土
重
流
限
平均
流限
备
注
克
克
克
克
克
%
%
塑限试验
盒
号
盒加湿土重
盒加干土重
盒
重
水
重
干
土
重
塑
限
平均
塑限
砂土 8——12% 亚砂土 9——14%
亚粘土 12——22% 粘土 20——25%
(3)按规定含水量分别制备试样。为此,每取土料的2.5
公斤 (教学试验用700克),干铺在一不吸水的平板上,均匀洒上规定的水量,充分拌和,放置一定时间后,在用于试验。
(4)同一土样应做平行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
3、成果整理
符号同前。
4、注意的问题
(1)土条断裂应在数处伺时发生,如果仅有一处断裂,可能系由于用力不均匀之故,不能认为到达塑限。
(2)在滚搓过程中注意土条出现空心现象,以防影响试验成果。
三、实验成果
流限试验
盒
号
加水量
(克)
盘+风干土重
(克)
盘+湿土重
(克)
实测含水量
结果
最优含水量
最大干容重
最优含水量
最大干容重
实验四 渗透试验
一、概述
水从土孔隙中透过的现象称为渗透。根据砂土的试验,得到如下渗透规律:
(6)注意每次落高应为30厘米,应使锤自由下落。
(7)细心取下击实筒套环,不要让筒内试样断裂,齐简顶将试样画小心削平或稍稍填补,擦净简的外壁,称土和筒的合重,准确到1克。
土力学实验教案(5篇)
土力学实验教案(5篇)第一篇:土力学实验教案实验一液、塑限试验一、目的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确定土的工程分类。
二、试验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三、仪器设备1、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试样杯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1g。
3、其它:烘箱、铝盒、调土刀、刮土刀、凡士林等。
四、试验步骤1、本次试验原则上应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进行,也允许用风干土制备土样,土样过0.5mm筛后,喷洒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然后装入密闭玻璃广口瓶内,润湿一昼夜备用(土样制备工作实验室已预先做好)。
2、将已制备好的土样取出调匀后,密实地装入试样杯中(土中不能有孔洞),高出试样杯口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升降底座上。
3、接通电源,调平底座,吸放安扭调到“吸”的状态,把装有透明光学微分尺的圆锥仪,在锥体上抹以薄层凡士林,使电磁铁吸稳固锥仪。
并使光学微分尺垂直于光轴(可从屏幕上观察,刻度线清晰,并在屏幕居中位置)。
4、调节零点,使读数屏幕上的零线与光学微分尺影像零线重合,按下“手”(即手动)按钮,使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5、转动升降座,待试样杯上升到土面刚好与圆锥仪锥尖接触时,按“放”按钮,圆锥仪自由下落,历时5秒,当音响讯号自动发出声响时,立即从读数屏幕上读出圆锥仪下沉深度,平行两组试验。
6、把升降座降下,细心取出试样杯,剔除锥尖处含有凡士林的土,取出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5-30g放入称量铝盒内,称量得质量m1,并记下盒号,测定含水率。
7、将称量过的铝盒,放入烘箱;在105℃~110℃的温度下烘至恒量,取出土样盒放入玻璃干燥皿内冷却,称干土的质量m2。
8、重复2~7条的步骤,测试另二种含水率土样的圆锥入土深度和含水率9、以含水率为横坐标,以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含水率与相应的圆锥入土深度关系曲线,如图1-2所示。
三点应在一根直线上,如图中A线。
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率的一点与其余两点连两根直线,在圆锥入土深工为2mm处查得相应的两个含水率,用该两含水率的平均值的点与高含水率的测点作直线,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土力学预习实验报告
土力学预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土力学预习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土体的重要力学特性,例如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2. 学习土体试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3. 提前预习,为将来进行土力学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土体的力学性质是指土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性。
本实验主要研究土体的抗剪强度。
土体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在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在实验中,使用直剪试验方法对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测试。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选择一定量的土样,并将其事先干燥,确保土样表面干燥无水分。
2. 准备设备:将直剪仪、压力计等设备放置在试验台上,并调整好其位置和方向。
3. 安装土样:将土样放置在直剪仪的顶部,调整土样的位置,使其与直剪仪的平面对齐。
4. 施加压力: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施加均匀的剪切压力,观察土样的变形情况。
5. 记录数据:使用压力计测量施加的压力大小,并随时记录土样的变形数据。
6. 终止试验:当土样发生破坏或变形稳定时,终止试验,并记录最后一次测量到的压力和变形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抗剪强度: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土样的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为:抗剪强度= 施加的最大剪切力/ 土样的截面面积。
2. 分析变形数据:根据试验所得的变形数据,分析土样的变形特征,判断土样的变形状态和稳定性。
3. 绘制曲线图: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土样剪切力与变形之间的曲线图,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土样的变形特征和破坏过程。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土样的抗剪强度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样的抗剪强度为XXX,表明土样具有一定的抗剪破坏能力。
2. 土样的变形特征为XXX,说明土样在受到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形。
3. 土样的破坏过程为XXX,可以通过绘制曲线图更直观地观察土样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土力学预习实验,我们对土体的重要力学特性和试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习到了土体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也了解了土样的变形特征和破坏过程。
土力学,土样的准备,土的工程分类,鉴别和描述,实验步骤
土力学,土样的准备,土的工程分类,鉴别和描
述,实验步骤
土力学是研究土的力学性质以及土对结构物的承载和变形性能的学科。
在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土样,进行工程分类和鉴别和描述。
以下是土力学实验的步骤。
一、土样的准备
1.从现场挖取土样。
2.将土样放入干燥容器中,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自然干燥。
3.取出干燥后的土样并将其过筛。
二、土的工程分类
1.根据岩性将土分为岩性土和非岩性土。
2.根据性质将土分为有机质土、粘性土、砂性土、粉土和混合土。
三、土的鉴别和描述
1.外观:颜色、质地、湿度等。
2.触感:粘性、坚硬度、粉状度等。
3.化学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金属离子含量等。
4.物理性质:密度、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
四、实验步骤
1.制备不同密度的土体样品。
2.进行三轴试验,测定土的固结性、强度和变形性。
3.进行压排实验,测定土的稠度和相对密度。
4.进行排水剪切试验,测定剪切强度和压缩模量。
综上所述,土力学实验是对土体力学特性的一项重要研究。
在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土样、进行工程分类和鉴别和描述。
实验步骤包括制备样品、进行三轴试验、压排实验和排水剪切试验。
对于土体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年土力学试验总结范文
2024年土力学试验总结范文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力学行为,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了以下试验方法:1. 压缩试验:通过对土体的压缩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压缩性质和剪切性质。
2. 剪切试验:通过对土体的剪切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特性。
3. 等速排水剪切试验:通过对土体的剪切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在等速排水条件下的变形和剪切强度。
4. 动力三轴试验:通过对土体在动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动力特性和破坏机理。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根据试验所得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的压缩性质与含水率有关: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的压缩性质逐渐增强,压缩模量也逐渐增大。
2. 剪切强度与土壤颗粒间的摩擦力有关:土壤的剪切强度与土壤颗粒间的摩擦力有着密切关系,摩擦角越大,土壤的剪切强度越高。
3. 等速排水剪切试验中土壤的变形主要发生在边坡上部:在等速排水剪切试验中,土壤的变形主要发生在边坡上部,这是由于边坡上部土壤的应力较大,而边坡下部土壤的应力较小所导致。
4. 动力三轴试验中土壤的破坏主要是由震动力引起的:在动力三轴试验中,土壤的破坏主要是由震动力引起的,震动力会使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导致土壤的剪切强度降低。
四、试验总结本次试验通过对土壤的压缩、剪切和动力三轴试验,全面了解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含水率、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应力大小等。
2. 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科学的测量和分析,能够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对于合理选择土壤类型、确定工程土质参数和设计土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适用于地质和港航专业)
一、目的要求:
掌握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的基本原理,了解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仪器设备,熟悉试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液限、塑限和含水量的计算方法和试验成果的整理。
二、试验原理:
(一)、含水量试验原理:
土样含水量是指土样在105℃至110℃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烘干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为:()%100⨯-=s s m m m ω。
式中,ω——代表土样含水量(%);m 湿土质量(g );m s 烘干土质量(g )。
土样在在105℃至110℃温度下加热,土中自由水会变成气体挥发,土恒重后,即可认为是干土质量m s ,挥发掉的水分质量为水重m s =m-m s 。
(二)、液限、塑限试验原理:
粘性土随着含水量变化,其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重塑土处于液态时在自重作用下不能保持其形状,发生类似于液体的流动;土体处于可塑状态,在重力作用下能保持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外力消失后能保持外力消失前一时刻的形状而不变,有一定的抗剪强度。
通过给予试样一个小的外力,在一定时间内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含水量。
塑限试验利用土体处于可塑时,在外力下产生任意变形而不发生断裂;土体处于半固态时,当变形达到一定值(或受力较大)时发生断裂的特点。
试验时给予一定外力,使试样变形达到规定刚好出现裂缝时所对应底含水量作为塑限含水量。
三、试验方法:
液、塑限测定可以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 四、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仪器设备:
锥式液限仪、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图1)、毛玻璃板、小平铲、土工刀、纯水、恒温烘箱、天平、试样盒、干燥器、小铁筐等。
五、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l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 5mm 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 5mm 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 ;采用风干试样时,0. 5mm 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 ,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
样时不应留有空隙,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
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
图1 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
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 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 ,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6 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匀,重复本条3至5款的步骤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率。
液塑限联合测定应不少于三点。
(注: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4mm ,7~9mm ,15~17mm 。
)
7 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三点应在一直线上如图中A 线。
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其余两点连成二条直线,在下沉为2mm 处查得相应的2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一直线如图中B 线,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应重做试验。
8 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 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0mm 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 所对
应的含水率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0. 1%。
9 塑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p L P w w I -=。
式中,P I ——塑性指数;L w ——液限(%);
P w ——塑限(%)。
液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P
P
L
I w w I -=
0。
式中,P I ——液性指数,计算至0. 01。
六、含水量试验步骤:
1 取代表性试样15~30g ,放入铝盒内,迅速盖好铝盒盖,称量m 1,减去铝盒质量m 0,准确至0.01g 。
2 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一起放入恒温箱烘烤至恒重,温度设定为105~110℃。
粘土约需10小时左右。
3 将烘干后的试样和铝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铝盒加土质量m 2。
干土质量m s =m 2-m 0,减去铝盒质量m 0,准确至0.01g 。
4 按下式计算该土样的含水量:%1000
22
1⨯--=-=
m m m m m m m s s ω。
5 按前面的步骤进行两次平行试验(本实验课由于时间限制,仅做一次,取四个点),当两次测定的含水量差值在含水量低于40%时不大于1%,在含水量高于40%时,不大于2%时,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作为含水量。
图2 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
液塑限联合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试验者
土样说明计算者
试验日期校核者
指导老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