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PPT

合集下载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精共32页PPT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精共32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人教版必修)-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精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55张PPT)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55张PPT)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 动也是有规律的
春 日 复 北 翔
冬 季 食 南 稻
举 止 万 余 里
鸿 雁 出 塞 北
自然界中事物运动是有有规律的
保 持 百 分 数
100
80 60
40
20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 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 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③反对两种错误
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 运动 (形而上学错误)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探究 P32页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错误。夸大运动的绝对性,否认相对静止
的存在。是相对主义错误
静止是 暂时的 、有条件的 和 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 与 相对静止 的统一。
反对两种错误
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 运动
(形而上学错误)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名人名言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
荀子
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 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 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
主干知识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方法论要求)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将受规律惩罚。
主干知识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课件(共58张PPT)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课件(共58张PPT)

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 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 殊的运动
静止的两 种 情 形
根本性质-基本不变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
是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绝对运动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
哲学上讲的规律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 特性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价值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5)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 不舍静。(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 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人们 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
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 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 区别。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影,未 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 注意1: 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于事物 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 是上帝创造的。
例:
万有引力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 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
太阳系模式图
大雁南飞北返
青蛙冬眠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社会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精品PPT课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精品PPT课件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_遵__循__规__律_,按规律 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4. (1)人能够_认__识_规__律__,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的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 发现认识规律。 (2)人能够_利__用_规__律__,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根据规律发 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既看到了物质的运动也看到了 物质的静止,河流的性质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改变,所以第一次可 以踏进这条河流,但是第二次踏进的河流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条河 流了;“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看到了物质的运动而否 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河流是不断运动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河 流也是“静止”的,在这段时间,河流的性质没有改变。故A正确。
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任何物质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自终贯 穿着运动。运动是普遍的、_永__恒__的___、无条件的、__绝__对__的__。 (2)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 特__殊__状__态__。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表现在一是说事 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
说物体相对于某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物体在一定时期 或是一定阶段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统一的,物质世界 是绝对运动和_相__对__静__止_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 学 的 _不_ _变_ _论_ _ _ , 只 承 认 运 动 而 否 认 静 止 则 导 致 相 对 主 义 和 __诡__辩__论__。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61张PPT)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61张PPT)

现象
规律(本质联系) 万有引力规律 价值规律 遗传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苹果落地,水往低 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 力发展状况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注意3: 而是必然的联系
• 画面上的事物都是运动的,但只是火车的行使是显著变化, 其他均是不显著变化。

质——基本不变
说明了静止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刘德华还是刘德华,不是梁朝伟, 也不是周杰伦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B、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 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
注意4:
规律不是多变的联系, 而是稳定的联系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
(1)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
被消灭,即它是不可违抗的。(原理)
(2)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 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原理)
解析:“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①;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 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体现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客观 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排除④。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日月星辰按一定轨道运转;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 青蛙冬眠春晓;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的 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这一切共同说明( ) A.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D.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32张PPT)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32张PPT)

(3)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刻 舟 求 剑
仁风 者动 心? 动幡 !动 ?
注意: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离开运动谈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有人说,世界 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 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 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 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 此话错在哪里?
空间位置或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
刘三的运动、静止图
刘三几十年,一刻 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变化 的过程。
绝对运动
几十年内,他是 刘三、不是梁朝 伟,也不是周杰 伦
相对静止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A 、含义不同 区别: B、性质不同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
A、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 殊状态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 律,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发 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原始社会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00 保 持 80 百 60 分 数 40 20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 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 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 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 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 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共15张PPT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共15张PPT

【合作探究】
判断,下列是规律的有: A、万有引力规律 B、遗传规律 C、8与发、4与死 D、阶级斗争规律 G、万有引力 E、有好风水、事业就能成功 判断其中是必然联系的有: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②“价格必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F、地球绕着太阳转,水往低处流
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思考: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月成焉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龚自珍曾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 移易。
这些说明了什么?
一、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3、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 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 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情景探究】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
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长安八中在王曲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
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①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②联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概念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 本质的而不是现象的; 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稳定的而不是多变的;
④“守株待兔”
思考:你跳起来在苹果树上摘果子,当跳起的一刻哪些是你能 确定的,哪些是不能确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
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4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2、水往低处流
3、苹果落地
4、万有引力规律
注意2: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5
静止的含义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 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 生某种运动或者物体地一定条件和范围没 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6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7
运动和静止是什么关 系呢?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B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0
2.思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
D 样,是不可想像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1
四、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2
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3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阶级斗争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注意1: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运动的含义:
_____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 宙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
有没有绝对不运动的事物和现象?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 系呢?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
物质
主 根存
本在

属方 性式
运动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3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则是静止的,或者只是略微有些移
动,在这种情况下,把它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
(1)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子弹?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0
(1)材料中的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运动 是绝对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
(2)静止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 动的特殊状态。材料中“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 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 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而言, 则是静止的,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 弹。
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
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以每秒800米一900米的初
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下来,而在它的射
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只有每秒40米。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
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景: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
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
71%,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可用坐标曲
线 思表维示:领域事物持的和这巩一运固遗所动忘学规是知律识告有,诉必规我须们律趁,热要的打想铁保, 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 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 堂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 时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今日事, 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 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再巩固一 次,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 复习,这样多次重复,看似烦琐, 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
15
现象
苹果落地,水往低 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
规律(本质联系) 万有引力规律
价值规律
遗传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6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守株待兔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注意3: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7
(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 界是不可思议的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A、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和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
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③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思考) P32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只看到绝对运动认,识运而动把握否规律认相对静止
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
极不平常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
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
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一看,大吃
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 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4
• (阅读思考):P32王夫之
• 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 哪?
8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 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 恒的。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 止的一面。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 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 对主义和诡辩论。
意义 造福人类
否则认识受运动把规握规律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
的文字为识记材料,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
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
规律: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
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9
课堂练习
1.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 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 在、生存。”这句话说明( )
A.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其他东 西不一定是运动的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人们眼里、心中 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