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相互作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热带MJO和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研究综述

热带MJO和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研究综述

摘要
对 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 旋 的 活 动 规 律 作 了综 合 评 述 , 单 回 顾 了 热 带 季 节 内 振 荡 ( O) 征 和 厄 尔 尼 诺 / 简 MJ 特 南
方 涛 动 ( NS 特 征 以 及 两 者 间 关 系 , 系统 地 总 结 了 近 年 来 国内 外 学 者 关 于 MJ 和 E O对 西北 太平 洋 海 域 热 E O) 较 O NS
气旋 活动 也具有 和 E O循 环 相 近 的 3 NS ~4年周 期 的年际 变化 。此 外 , 国是 受 台 风危 害最 为 严 重 的 我
低 南方涛动指 数 特征 , 包括 赤道 东 太平 洋 暖水 ( l 又 E
Nio 和冷水 事 件 ( aNia , 这 些 事 件 发 生 都 有 n) L n )且
间尺度 介于月 、 季之 问 , 因而与 长期 天气 变化 和短期
旋 , 中 8 %发 展成 热带 风暴 或 台风 。热 带 气旋 生 其 O 成 存 在显 著季 节变 化 , 秋 两 季 集 中 了全 年 热带 气 夏 旋 频 数 的 8 。热 带 气 旋 生 成 时 间 也 呈 活 跃 期 及 0
Wa e 环 流 , 致 赤 道 西太 平 洋对 流 活 跃 区东 移 到 l r k 导 中太平洋 , 雨 区东移 l 。同 时 , 1 n 年 西太平 洋 多 _ 7 ] E o Ni
3 年 的准周期 。因此 , ~7 近年来又将 E O事件称 为 NS
E S N O循 环 , 暖 状 态 和 冷 状 态 的 循 环 出 现l 。 即 | 5 ]
E O NS 是全球海洋 和 大气 相互作 用 最强 的信 号 , 其爆
发结束 时间 、 发展 阶段 和强 度及类型 的不 同都 会对全 球气候带来 明显影 响 , 对热 带太平洋 地 区影 响最为直 接和强烈 , 与赤道 中、 太平 洋 的增 暖 和信 风减 弱密 东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 相应的高度场、湿度场及温度平流场等物理量场,结 合红外云图TBB等值线,对比AMSU资料反演的温度 距平垂直剖面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PPT文档演模板
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分析
•Chaba台风的路径及气压变化
•30日18时前后,气 旋原闭合的环流已演 变成为西风波动, Chaba进入西风环流 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 气旋发生变性,31日 00时在北海道附近演 变为成熟的温带气旋, 最低气压仍达 984hPa
• TC变性是一个复杂的四维演变过程,因观测资料缺乏, 相对成熟TC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变性TC的许多问 题至今仍是认识不清 。
• 微波温度探测(AMSU-A)资料应用于TC强度估算和 热力结构特征分析,更好地揭示TC内部暖异常的变化 。
• 运用AMSU-A探测反演的温度场资料,揭示TC发生变
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结论
揭示出TC变性前后的热力结构及TC变性 发展过程的一些特征: 变性前TC暖核结构呈对称分布,在高空 存在一强暖心;变性后气旋暖核整体下沉, TC暖心的原对称结构破坏,呈现出倾斜的非 对称分布,在高、低层各形成一弱暖心,锋面 的斜压特性显著。
PPT文档演模板
•GMS-5红外云图的TBB等值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AMSU-A探测资料反演的温度距平剖面图(a)、NCEP资料计算的相对湿度剖面图(b) • (2004年8月31日07UTC)
•中心位置(43.7 ºN、143.4ºE),强度明显减弱,中心气压为988hPa,最大风速减弱为25m/s
用AMSU-A资料分析西 北太平洋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摘要为减小气象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文章中建立了预测模型对热带气旋的数目进行预测,利用SPSS软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基础信息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重新调整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以更好的对热带气旋等级进行划分。

针对问题一,利用SPSS软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基础信息要素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由得到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平均速度”与“移动距离”、“寿命”、“维度幅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95、-0.326、0.332,为弱相关关系,而“平均速度”与其余七个信息要素都不具有相关性;“维度幅度”与“经度幅度”也不具有相关性;其他信息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或等于0.8,因此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针对问题二,利用MATLAB绘制热带气旋发生频率的散点图,根据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微扰动法,天气系统具有波动性,因此利用多个正弦函数之和来对散点图进行拟合,由拟合所得的曲线预测得到近年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频率在升高,根据拟合所得的函数计算得2014年西北太平洋上会发生29个热带气旋。

针对问题三,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中各等级的气旋数目随时间波动变化,符合天气系统的发展规律,不做改正,根据2008、2009、2010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均大于或等于59.11米每秒,比往年超强台风都大,所以当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59.1米每秒时,划分出一个新等级,叫做甚强台风,当台风到达这个等级时,政府部门应发布更高级别的台风预警,以减小经济损失。

关键字:热带气旋相关性分析函数拟合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一、问题的重述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发展最快的世纪,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数值天气预报的成功也重要展现了社会和科技的进步。

但是,经济越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大,21世纪人类仍将面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威胁,热带气旋是世界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热带气旋潜在生成指数的对比分析及其在西北太平洋的改进

热带气旋潜在生成指数的对比分析及其在西北太平洋的改进

明现阶段使用的大部分 在 F,(A 表征 "'生成的空
间特征 时 比 年 际 变 化 要 好 得 多 % '?L?>B< G0?@8"
!""+'E/?:B G0?@8" !"("' +G:5GAG0?@8" !"(!' T= G0
指出 可以很好地 ?@8"!"('& ( T= G0?@8% !"('& "F,(.%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 + $ %& $ %
相关的几个大尺度环境因子( 与 相比 &F, "F,(.% 主要的变化在于用最大潜在强度代替了海洋热能( #<JG>G0?@8% ())'& 指 出 "在 全 球 变 暖 背 景 下 "海 表 面 温度持续升高 所 "&F, 设置的海表温度阈值可能会 因气候背景的改变而变化"因此不能适用于未来气 候( 而 指 F,(.% 数可以更好地表征北大西洋热带气 旋生 成 频 数 的 空 间 特 征 % '?L?>B< G0?@8" !""+'
()+) !"(+
.#$!(:0G>IL再分析数据对西北太平洋 进 F,( 行了改进 考虑到相对涡度在西北太平
洋对 热 带 气 旋 生 成 的 重 要 作 用 将 绝 对 涡 度 分 离 为 相 对 涡 度 和 地 转 涡 度 5 移 除 相 对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流与降水特征研究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流与降水特征研究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流与降水特征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流与降水特征研究引言西北太平洋地区经常受到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

研究热带气旋的对流和降水特征对于了解其演变和发展规律,提高预报准确性以及采取适当的防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对流与降水特征展开研究。

一、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热带气旋是大气环流系统的一种强大而复杂的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上。

热带气旋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

首先,海洋表面温度必须达到28℃以上,以提供充足的能量。

其次,大气环境要相对稳定,避免强垂直风切变的干扰,以保证对流层有效热量的输送和释放。

形成热带气旋的基本条件满足后,在某一海洋区域上空,通过热对流层和上层风场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封闭环流,且沿着副热带高压脊移动,最后发展成热带气旋。

二、热带气旋的对流特征(一)热带气旋的云团结构热带气旋的对流主要体现在它的云团结构中。

根据卫星云图可以看出,热带气旋内部常常存在着大范围的云层和云簇。

其中,眼部通常是热带气旋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它是一个天空晴朗、风速较低的区域。

眼部周围是风眼墙,那里的风速最大、云团最密集。

离开风眼墙,云团逐渐减少,直到趋于平静的天空。

(二)热带气旋的对流发展热带气旋的对流主要发展在风眼墙和雨眼两个区域。

风眼墙区域是热带气旋中最活跃的地方,云层受到强烈强迫上升,伴随着大范围的雷暴和降水。

在风眼墙区域,垂直上升的气流和旋转气流相互作用,不断加强了对流的发展。

雨眼区域是热带气旋的另一个特征,云层密集,降水强度大。

尤其是在热带气旋的盛行阶段,雨眼区域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降水带。

三、热带气旋的降水特征(一)热带气旋季节降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热带气旋的降水特征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

在夏季,热带气旋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热带气旋路径上。

热带气旋的降水对于我国的江南、华南以及台湾等地区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降水量来源。

21世纪增暖情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预估

21世纪增暖情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预估
3期
何 洁 琳 ,等 :2 世 纪 增 嗳 情 景 下 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 旋 频 数 的预 估 1
ll 9
直 风 切 变 与 T 生 成 和 发 展 有 负 相 关 关 系 ,西 北 C
太 平 洋 区域 上 空 垂直 风 切 变 越 大 , C生 成 个 数 越 T
少 , 。 。
气 局 地球 物 理 流 体 动 力实 验 室 的 GF — M20模 DL C . 式 、法 国皮 埃 尔西蒙 拉普 拉斯 研 究所 的 I S PL

80h a 5 P 的纬 向风 差值 , 代表西 北 太平洋 大尺 度环 流
状 况 的一 个 气候动 力 因子 。
CM 4
2 1 2 世纪增暖情景下 T C活动的预估
检验 。
在热 带 西北太 平洋 (3 。 7 。 5 ~2 。 , 10 ~1 0 E, 。 5 N) 定义 垂直 风切 变指 数 。 为 区域平 均 2 0h a 。 。 0 P 与
()IC 2 P C资料分 发 中心提 供 的参 与 AR 4的 5 个 全 球 气候 模 式预 报产 品 ,分 别是 美 国国家海 洋和 大
率 ,用双 差分 方 法统一 插 值到 25 ×25 。气候 平 .。 .。
均 值 为 17 — 20 91 0 0年平 均 。
利 用 多模式 预报 的集 成结 果 , 2 0 — 2 0 年 对 0 1 10
夏 季 5 0h a 势 高度和 地表温 度距 平场 ( 0 E~ 0 P 位 9。 1 0 W ,1 。 ~4 。 ,以及 8 0h a 6。 0 S 5 N) 5 P 水平 风场距平
排 放情 景 下的 预估 结果 进行 分析 。

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的年代际变化

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的年代际变化

t a t a n LF h n h t i P.Th t o p e i a d o e n c cr u s a c s i HFP e h n e t e e e i o e a m s h rc n c a i ic m t n e n n a c h g n ss f TCs n i
Pe i rod ( HFP)a W e ue y Pe i nd IO Fr q nc rod ( IFP) i iia d fe e e i t e nu b r o .S gn fc nt if r nc s n h m e f TCs be we n t e HFP n a d LFP r ou d.The r s t ho t a he a e fTCs g ne i n HFP xt nd we e f n e ulss w h tt r a o e s s i e e s mor o t e e s et h a t
( s c i i v r t e No t we tPa ii , a a o e ilt p o n n t e n r h s e n Pa i c d rn h TC )a t t o e h r h s cfc d t fs r y h o s i h o t we t r c f u i g t e v y a i
文献标 识码 : A
It d a n er ec dalv i l y oftop c y l n o m a i n arabi t r i alc c o e f r to i
i h or h e tPac fc n t e n t w s i i
H UAN G n . Yo g LI Cho ng— n ’ yi W AN G n Yi g。

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和源地异常的成因分析

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和源地异常的成因分析

平均 的 1.个 。其 中8 89 月生 成 的热 带气旋最 多为7 个 高于多年平均 的59 。剩下月份 除了1月外均低于 . 个 2 多年平均 ,1 、3 月 热带气 旋生成 个数 为0 、2 、4 。可 见 ,2 0 年虽 然生成热带气 旋总体偏少 ,但 是 台风 06
季生成 的热带气旋并不 明显偏少 ,对 于一年 中生成 热带气旋最多的8 ,2 0 年 明显偏多 ,这也就体现 月 06 了2 0 年热带气旋生成时间较为集 中的特点 。 o6
通讯作者: 黄勇, 男,江苏泰州人,博士 ,主要从事热带气旋研究。Em i ha g0g 1 2 @ a0 _ ml . a:u ny n一0 4 yh 0 0 c l c n
6 期
黄勇等 :2 o 年西北太平 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和源地异常 的成 因分析 06
51 9
供 的热带 气旋 路径资料 。文 中所统计 的西北太平洋
西北太 平洋是全球热带 气旋发生频数最 多、分 布范围最广 的海域 。热带气旋对我 国的领 海以及 沿 海地区 的危害性是 十分严重 的,它 的来 临往往伴 随 着狂风 、暴雨 和巨浪 ,常常给人 民的生命 和财产安 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 ,西 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的生
成和活动规律是气象 工作 者十分关注 的问题 。在热 带气旋生成 、运动 与维持方面 ,前人 已经做 了很 多 工作 [ 】 1 。杨桂 山等[的研究指 出西北太平洋海域海 1 8 表温度偏高对 应热带气旋频 数偏多 。c a【的工作 hn 9 认 为局地海表温度变 化不是 热带气旋频数变化 的原
因 ,东太平洋冷舌 区的海 温变化所引起 的季风槽加 强、垂直风切减少和 湿静力 能增加才是造成热带气 旋频数变化 的原 因。 m n el 的工作指出全球海 温 E a ul叫 】 的升高会 引起热带气 旋平均持续时 问、平均强度 和 破坏潜力 的增加 。C a hn等… 认为这是热带气旋 自身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摘要】以美国联合台风中心的热带气旋资料为基础,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1951-2015年65年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活动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对中国所受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结论如下:①1951-2015年热带气旋频数、超强台风频数长期变化趋势并不明显.热带气旋频数在1950年左右发生突变,由1950年以前的偏少期向偏多期转变,但只有在1960年代初期到1970年代初期、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两个阶段增加趋势通过0.05的显著水平检验.②从1950年代初期至1950年代末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均最大强度与年均强度呈现短期加强趋势,之后呈现长期减弱趋势.总体上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均最大强度与年均强度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强度在1972年左右发生突变,说明在1972年以后平均强度减少的趋势显著.最大强度在1968年左右发生突变,说明在1968年以后最大强度减少的趋势显著.③从热带气旋最大强度(成熟)阶段,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线性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线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的位置均向东亚大陆靠近,这也就意味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呈减弱趋势,但是登陆的频次、强度极有可能加强.也就是在整个东亚大陆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威胁会进一步加剧.④产生这样结果极有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加大,从而导致walker环流的加强,正在加强的walker环流能够加强热带西北太平洋风垂直切变与相对涡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时空变化.【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8页(P89-96)【关键词】全球变暖;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时空变化特征;大尺度背景场【作者】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佳木斯大学理学院环境科学系,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X915.5;P444;P461在过去几十年,揭示热带气旋的生成、发展以及影响因素一直是气象学所面临的挑战。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的气候特征研究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的气候特征研究
显 的 区域 分布 不 均 匀 性 ,T C尺 度 出现 最 大 值 的 区域 位 于 2 .~2 .。 86 95N, 1 11 3 .。 的 海 面上 ,而在 1 3E以 东和 1 。 南地 区 ,T 3 .~1 3 E 0 2。 2 N以 C尺度 往 往 都 在2 0 m以下 ;对 于 不 同 强度 的T 0k C,其尺度 与 强度 变幅 有 明显 差异 ,热带 风
在 西 北太 平 洋海 域 ,受 观测 资料 所 限,关 于 热 带气 旋 ( 以下简 称 T C)尺度 特 征 的研 究较 少 , 业 务预报 时可参 考 的客 观 判据 也 不 多 。然 而 ,T C 的尺 度不 仅 是 台风 数值 模 式 中 B g s台风 的主 要 ou
参 数 ,而且 对 路 径 的偏 折 和移 速 的改 变均 有 重 要 影 响【 】 台减灾 工作 中,真正 重要 的预报 是 T l 。防 C
命 史 中 的 T 尺度 。近 年来 ,得益 于 卫星 资 料 的 C 日益 丰 富和 资 料 分析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 C尺度 资 T 料 缺 乏 的状 况 得到 显 著 改善 。 国外 已开始 整 编 T C 的“ 最佳 尺 度”( 类似 于最 佳定 位 ) ,即综 合 利用 各
收稿 日期 :20 —70 080 .1 基金项 目:南京 信息 工程 大 学科研 课题 “ 北太 平洋 热 带气 旋尺 度 的定量 化估 算研 究 ” 西 作者 简介 :胡桂 萍 (9 4 ) 18 一 ,女 ,汉族 ,浙 江缙 云人 ,硕 士研 究 生 ,主要 从 事中 尺度 天气 动 力学 的研 究 。
引言
到 几 百 公里 不等 。B ad rn [,Me l。 过 直接 从 ml 【通 天 气 图 上读 取 T 最 外 围 闭合 等压 线 圈 的半径 的 C 方 法 , 陈联 寿 等 通 过 读 取 《 】 台风 年 鉴 》给 出 的

高低层纬向风异常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关系的研究

高低层纬向风异常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关系的研究

候变化的关 系 ,李英等 对 17 2 0 年西太平洋 9 0~ 0 1
热 带 气 旋 登 陆 我 国 的频 率 、位 置 、维 持 、衰 减 、变 性 、加 强 及 消 亡 等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这 些 工作 提 供 了 热 带 气 旋 活 动 的气 候 背 景 。热 带 气 旋 年 频 数 的 气 候 预 测 研 究 ,大 多侧 重在 厄 尔 尼 诺 事 件 与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 旋 年 频数 的关 系方 面 H 】 。由于 缺 少 具 有 物 理 意 义 的预 测 信 号 和 预报 方 法 ,我 国热 带气 旋 活 动 的
在 西 北 太 平 洋 生 成 和登 陆 中 国 的热 带 气 旋 年 频
数有明显 的年 际和年代 际变化 。热带气旋年 频数 的
多 寡 和 强 弱 会 给 国 民经 济 和 人 民生 命 财 产 造 成 重 大
影响。
在研 究 热 带气 旋 气 候 特征 方 面 ,陈 敏 等¨对
14 ~19 年 的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 旋 气 候 特 征 进 行 99 96 了再 分 析 , 丽 萍 等 【 究 了热 带 气 旋 活 动 与 全 球 气 马 2 研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中 图分 类 号 :P 3 . 4 44
1 引

号, 在上 2 当 月、 月 公 发 热 并 年1月、 年6 8 向 众 布
带 气 旋 活 动 预 报 。 陈 联 寿等 【 西 太 平 洋 台 风 概 论 中 总 结 了 台 风 9 在 形 成 的基 本 条 件 ,这 些 是 预 测 热 带 气 旋 发 生 发 展 必 须 考 虑 的 因 素 。但 在 月 、季 、年 时 间 尺 度 下 ,这 些 因素 如 何 影 响 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 旋 活 动 研 究 得 很 少 ,更 没 有 直 接 在 短 期 气 候 业 务 预 测 中应 用 。为 了 在 热 带 气旋 年 频 数 的 短期 气 候 预 测 中 ,逐 步 引 入 有 物 理 意 义 的 环 流 因子 ,我 们 采 用 相 关 统 计 和合 成 方 法 ,利 用 高 低 层 纬 向风 距 平 差 值 场 ( 0 △ 啪 ) △ 。 一 , 研 究 对 流 层 高 低 层 纬 向 风异 常 与 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

近百年西北太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与ENSO的关系

近百年西北太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与ENSO的关系
维普资讯
第 2 5卷 第 1期
2 0 0 8 年 2月




V O1 25, O.1 . N
M ARI NE FORECAS TS
Fe b.2 0 8 0
近 百 年 西 北 太 洋 热 带 气 旋 频 数 变 化 特 征
严 重 的 , 0 6年夏 秋 季西 北 太平 洋 一系 列严 重 台 风灾 害至今 令 人 记忆 犹 新 。人 们在 反思 20 台风 灾 害时 一直 在想 ,是 否能 找 到有 关 台风变 化 的一 些 客观规 律 。 西北 太 平洋 台风 的 活动 、变 化 及其 影 响 是 国内气 象工 作 者十 分关 注 的问题 ,多 年来 从不 同的角 度进 行 了研 究 ,在 台风 频率 变 化 的研 究 方 面也 有 不少 ” l 2 0 美 国受 。在 05年 到 大 西洋 强 飓风 的异常 严 重 的影 响 ,近 年 来 ,美 国一 些科 学 家进 行 了一 些 关 于 台风 频数 变 化规 律 的研 究 。2 0 0 5年 K r maui ’ 行 的研 究表 明,热 带气 旋 的破 坏 潜 力 在过 er E ne f进 y 5 去的 3 0年 里几 乎增 加 了一 倍 ,并 且 与热 带海 洋 表面 温度 高 度相 关 ,全 球变 暖 似 乎 是唯
收稿 日期:2 0 - ・ l 0 7 62 :修订 日期:2 0 - - 0 0 7l l 20 基金资助:国家 自然科学幕金项目 ( 0 4 6 5 5 ) 国家 9 3 日 ( 0 C 4 3 0 )资助 。 N : 0701和 7项 2 6 B 060 0
作者简介:黄 勇 (9 9) 17 -。男,博士牛.丰要从事热带气旋研究。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异常活动特征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异常活动特征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异常活动特征高建芸;彭云峰;鲍瑞娟;张秀芝【摘要】Based on the typhoon data and NCEP/DOE AMIP-Ⅱ reanalysis data from 1979 to 2005, a study is performed of the behaviors of tropical cyclones generated in the monsoon trough (MTTC)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the monsoon trough intensity on MTTC. Analysis suggests: (1) The total number of tropical cyclones (TCs) is 672 over the SouthChina Sea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during May to October from 1979 to 2005, of which MTTC is 491, making up 73.1% of the total and 79.2% of the onland typhoons. The grasp of the regularity of MTTCs activities means the grasp of the principal regularity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Cs, which are TCs mainly affecting China. (2) During this period, the annual occurrence frequency variation of MTTC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normal (1979 to 1987), more MTTCs (1988 to 1994), and fewer MTTCs (1995 to 2005); there was periodic variation in MTTC with quasi-four-year and quasi-two-year periods, with 1994 being the turning point. (3) In the years of anomalous MTTCs, there was great difference in onset/ending dates and generation positions. In the years of fewer/more MTTC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ean condition, MTCCs started later (earlier) and continued to be in inactive (active) phase from May to October with a smaller (larger) generation area.(4) The monsoon trough intensity and position affect greatly the generation position and annual number of MTTCs.%应用1979--2005年的台风资料和NCEP/DOE AMIP-Ⅱ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生成于南海一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的热带气旋(MTTC)活动特征及季风槽强弱对MTTC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79--2005年5-10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TC)共有672个,年平均24.9个,其中MTTC为491个,占73.1%,占登陆中国TC频数的79.2%.②27年间MTTC年频数经历了正常期(1979--1987年)-多台期(1988--1994年)-少台期(1995--2005年)3个阶段;具有准4年和准2年的变化周期,1994年为MTTC频数由多台向少台转换的转折点.③MTTC频数异常年份,MTTC生成起止日期和生成位置有明显差异:MTTC异常偏少(多)年,MTTC活动起始日期较晚(早),且5-10月皆不活跃(活跃),MTTC生成海区范围较小(大).④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强度和位置异常与MTTC活动异常密切相关.【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1(039)001【总页数】8页(P19-26)【关键词】季风槽;热带气旋;异常活动【作者】高建芸;彭云峰;鲍瑞娟;张秀芝【作者单位】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福建省气象局,福州,350001;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州,350001;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是热带气旋(TC)生成最多的季风区[1],代表季风环流特征的季风槽有着显著的季节变化,为 TC活动提供有利的动力学条件。

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个 , 均 每 年 成 频数 的季 节变 化 。 由 图 1 2T 可见 , 北太 平洋 ( 南海 ) 年各 月均 有 T 西 含 全 C发 生 , C主 要 发生季 T 节 为 7 1 , 4 月发 生 的 T 等 级 以上 T —0月 这 个 S C数 占该 等 级 以上 T C总 发 生数 的 6 .%。 1 8 9 - T 4月 C发 生数 较
析 。【 因此 , 2 刮 补充 资料 , 对西 北太平 洋 T C的发 生规律进 行再 分析十 分必要 。 本 文利 用西北太 平洋 15 .0 7 T 9 02 0 年 C资料 , T 对 C发 生频数 、 强度 及其 登 陆频 数和 地点 在季节 、 际 、 年 年 代 际时间尺度 上 的变化 规律进 行 了分析 , 以期 为西 北太平 洋 T C活动 的短期 气候 预测 提供科 学依 据, 也为船
M a .01 r2 0
d i 03 6/i n17一 9 9 .0 00 .1 o: .9 9 .s.6 l 8 1 1.1 1 1 js 2 0
张 霞 , 兴运 刘
( 南通航 运职 业技 术学院 航 海 系, 江苏 南通 261) 20 0

要: 文章利用 15-0 7 西北 太平洋热带 气旋 ( C) 9 02 0 年 T 资料 , 热带 气旋发 生频数 、 对 强度、 陆频数和地 点在 季 登
文中T C频 数 是指一 年 中热带气 旋 生成 的总数 ; 年均 最低气 压 是指 一年 中所有 T C的 中心气压 极值 的算
术平均值; 年均最大风速是指一年中所有 T C的中心最大风速极值的算术平均值 。 2 西北太平 洋 T C生成频 数和强 度 的气候 特征
21 T . C生成频数 f) C生成频 数 的一 般特 征 。 15 .0 7 , 北太 平洋 ( 南海 ) 有 1 6 个 T 1T 9 02 0 年 西 含 共 7 9 c发生 , 均每 年 为 3 平 4

1949—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1949—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活动特征 。并利用相 关分 析方法对热带气 旋生成频 数与大尺度 环境场 的关 系进 行了分析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资 料 。
旋, 水平尺度儿百公里 。强 的热带气旋是世界上最强
本文 使用 的资 料包括 : 1 巾国气象局 上海 台风 ()
所 ( M — T ) 编 的 14 - 2 1 西 北 太 平 洋 ( C A S I整 9 9 0 0年 含
方 法 对 14 - 2 1 9 9 0 0年 发 生 在 西 北 太 平 洋 上 的 热 带
小 波分析是一种 时间一 尺度 ( 即时间~ 频率 ) 信
号分析方 法 . 它具有 多分 辨率 的特点 , 在时频域 两 且 方 面都具有 表征 信号局部 特征 的能 力 , 一种 窗 口 是 大 小 同定 不变 但其 形 状 可 以改变 的 时频 局部 化 分 析方法【 3 】 。小波分 析的定 义如下 : 设 g 为满足下列条 件的任意 函数 (
洋 副 高对 热 带 气旋 的 产生 起很 大的 作用 。
关键词 : 热带气旋 ; 小波分析; 突变检验
中图 分 类号 :P 4 44
文献 标 识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引 言
热 带 气 旋 ( oia cc n , 称 T ) 生 成 于热 t pcl yl e 简 r o C是 带 洋 面 上 的 一 种 天气 尺 度 系统 ,是 具 有 有 组 织 的对 流 和 确 定 的气 旋 性 环 流 以及 暖 心 结 构 的非 锋 面 性 涡
7 1 — 0月 。整个 时域 上 1 ~ 5 0 1 a的波 动 明显 , 经 历 了一 次 突变 过程 。 2 并 6 a问强 热带 风暴 生 成最 多 . 风 次之 , 带 台 热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尺度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尺度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尺度 特征分析
鲁小琴, 余晖 上海台风研究所
主要内容
背景 资料介绍 西北太平洋TC尺度特征 TC非对称特征
背景:尺度定义/意义
TC尺度定义为有关破坏性风力的范围或整个 气旋的大小,常以外围8级风圈半径或是地面 天气图上最外面的闭合等压线的半径来表示。 TC尺度特征信息对进行TC近海或登陆前后的 防灾减灾等研究中都非常重要。如: TC非对称结构、走向和强度变化、大风暴雨 影响范围。2)不同移速情况下Fra bibliotekTC的尺度特征
250 200 半径(km) 150 100 50 0 <10 10-20 20-30 移速(km/h) 8级大风圈平均半径 最大风速半径 30-50 >50 55 59 57 53 49 162 185 209 232 237
分析不同移速情形下TC的尺度特征,发现移速快的TC尺度 大,而慢的尺度小 。
0709
转向前后不对称特征有差异
谢谢大家!
TC尺度的季节特征 8级 大 风 平 均 半 径 (km) 250 200 150 100 50 0 东北象限 东南象限 1-6月 7-8月 西南象限 9-10月 11-12月 西北象限
5)TC尺度的区域分布特征
分析50°N-0°,100°E-180°E范围内 5°*5°格点中TC尺度的区域平均分布 情况:在25°N附近,125°E-160°E 范围内比较大;在低纬度区域,自东向 西,TC尺度有增大趋势;TC尺度最大 值出现在韩国、日本及其南侧5°的区 域内;南海TC平均尺度小。
10级风半径
无论是TC外围还是近中心区,大风分布多呈一 波非对称结构,并且在TC移动方向的右侧大风 半径大于其左侧,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但是,不同区域大风的非对称程度却有显著差 异,10级风圈的非对称性显著强于6和8级风圈。 其中,6、8级风圈半径在TC移动方向的右侧约 为左侧的1.3-1.4倍,10级风圈半径在TC移动方 向的右侧则有左侧的近2倍。

近6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和路径的变化特征

近6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和路径的变化特征

大平均风速 l.~ . m s 08 l 1 /,风力6 7 ,以下简称 左右 ;西太平洋西源地 ( 7 ~级 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
6 2 1年 O2 总第19 9期
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规律研究 , 对于船舶驾驶员正 转向是指在南海海面或台湾海峡转向,登陆转向是指 确预测热带气旋 以及制定正确 的防御措施具有重要 在 我 国登 陆后 转 向 。
意义 。
三 、西北太 平洋 热带气 旋 源地 及路径 的气 候
特征
1 热带 气旋 源地 .
在 热 带 气 旋 活 动 的气 候 规 律 方 面 ,已有 不 少 研 究 1 。这些 研 究 基本 上 描述 了西北 太 平洋 热 带气 旋
的时空特征 ,但是 由于资料不完备及年代久远 ,对
14 年 以来 西北太 平洋 热带气 旋气候 特征 的研究 还缺 99 乏全 面分 析 。因此 ,补充资料 对西北 太平 洋热带 气旋
的生成规 律进 行再一般特 征
热 带气旋 生成 频数 的空 间分 布很不 均匀 。在4 N 。 以南 与3。N以北 、10 以西与 10 以东很 少有热 0 。E 1 7 。E 带 气 旋 生 成 。热 带 气 旋 高 生成 区分 布 在 以下 个海 域 :我 国的南 海 中北 部偏 东 洋 面 ( 4 一 1 。N, 1。N 8 14 一 10 E)、菲律宾 以东至加 罗林 群 岛之 间洋 。E 2 。 l

带 ( 。 一1。 8 N 2 N,10 E 4 。 。热带气旋生 4 。 —l5 E)
方便 ,本文统一采用18年后的国际热带气旋分类标 成数 以这三个区域为中心向各个方向呈辐射状减少。 99 在 以上 i个热带气旋高发源地 中 ,两太平洋东源地 ( 加罗林群岛一带 ) 位置最偏南 ,高发纬度为l。 0N 小 ,将热带气旋分为4 个等级 :热带低压 ( 中心最 近

大尺度环流系统对西北太平洋变性TC频数影响的气候诊断分析

大尺度环流系统对西北太平洋变性TC频数影响的气候诊断分析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3期
20 0 7年 6月










Vo . 2No. 12 3
J OUR NAL OF C N U HE GD UNI ER I NF V S TY OF I ORMA ON ( N0L Y TI TE : H J
带变性在南北半球几个洋面上都会发生。T C在变性过程中, 它的暖心结构会遭到破坏 , 趋于 向半冷半暖的温带 气旋转变_ , l 移速一般会加快_ 3, J 2 1 — 路径及降水分布都会有很大变化 , 常常伴有大风、 风暴 、 海浪和潮涌等天气现 象, 对中高纬地区的海洋运输等活动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通常在夏季及早秋季节 , 出于选择最佳路径和降低成本 的需要 , 远洋运输的路线多选择在较高纬的范围, 一方面可 以利用风和浪的有利条件 , 另一方面可以缩短航程 , 而 此季 节时期 , TC在 向高纬 移动 时 , 易 发生 温带变 性 , 最 因此 , C的变 性 过程 一 直受 到人 们 的 普遍 关 注 , 究 时间 T 研 已接 近一个 世纪 。 以往对 T C发 生变 性 的研 究工作 , 多关 注 于 个 例 的动 力 学 研 究 。研 究 中 , 现 TC发 生 变性 时 , 大 发 由于 系统 潜热 加热释 放 的能 量超 过 了动 能 , 因此 变性 后系 统 的势能 会 增加 _ 。Maao和 Sko a 先 提 出 , 4 j tn ei 首 k TC向高 纬移 动时 , 与中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后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系统 : 复合型 ( mp x 和混合型(o o n ) _j c l) o e cmpud [ 6 5 。随 后 的研究中, 发现 T C的变性过程远 比一个衰亡的热带气旋涡流和一个正在发展的温带气旋重合要复杂许多 , 两 种类 型很难 恰 当地描 述 复杂 的 T C变 性过 程【 因此 ,rn , B ad和 G ad增加 了第 三种类 型 : ur 消亡 型 【 。 8 1 近年来 , 国对 TC变 性过程 的研究 也逐 渐增多 。朱 佩君 等 _ 通过 对物理 量 的诊断 分析 , 现 对 流层 中高层 我 9 J 发 冷空气 的下 沉入侵 以及 对流层 低 层 的暖平 流是 T C变 性 的原 因 。李英 等 _ _ 湿位 涡 理 论 出 发 , 现 T l从 0 发 C变 性后 加强主要与高层正位涡扰动下传 、 低层锋 区及 T C环流之 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当 T C变性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已 取 得一 些进展 的 同时 , 目前对 于 T C变性 的气候学 研 究 仍 开展 得 十 分 较 少 , 引起 了全球 科 学 界 的 高 度重 视 , 因此 十分有 必要根 据历史 台风年鉴 资料 , 开展关 于变 性 TC的气候 变 化 研 究 。基 于气候 学 观点 , 西 北 太 平 洋 T 对 C发 生变性 的频 数与大 尺度 天气 系统 间关 系进 行 了初 步 的气候 诊 断和 分 析 。

进展 亚洲—太平洋涛动研究进展

进展 亚洲—太平洋涛动研究进展

亚洲—太平洋涛动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11年5月23日;修回日期:2011年8月6日第一作者:赵平(1963—),Email: zhaop@ 资助信息: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半球中高纬度 遥相关型持续性及其对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 的影响研究(GYHY201106015)赵平1 代玮2 肖子牛3(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 100081;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3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100081)摘要:一直以来,夏季北半球(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区域)的遥相关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都是大气科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最近针对亚洲与太平洋之间的大气遥相关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关于亚洲—太平洋涛动(APO,Asian-Pacific Oscillation)的一系列研究,系统地揭示了亚洲—太平洋之间大气的联系以及对大气环流、季风降水和气旋活动的影响,讨论了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

这些研究表明APO是亚太地区大气系统一种独立的基本振荡特征,普遍存在于各个季节,但其结构和性质有所不同,APO起到了联系太平洋和亚洲大陆大气环流的重要作用。

夏季APO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ENSO关系密切,对东亚地区的降水也有重要的影响。

总结了APO研究的最新进展,试图促进对亚洲—太平洋海陆气耦合关系及其气候效应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亚洲—太平洋区域气候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在气候诊断和预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亚洲—太平洋涛动,大气环流,遥相关1 亚洲—太平洋涛动(APO )的基本特征1.1 APO 指示的亚洲—太平洋大气遥相关现象夏季,亚洲和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扰动温度之间存在着“跷跷板”现象,当亚洲大陆中纬度对流层偏冷时,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偏暖,反之亦然;平流层中也存在这种“跷跷板”现象,只是其位相与对流层的相反[1,2]。

这种遥相关现象可以被气候模式所描述[3],并且也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等季节[2,4-6]。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图集(1981-2010)》书评书荐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图集(1981-2010)》书评书荐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图集(1981-2010)》书评书荐雷小途;应明;余晖;鲁小琴;唐曦;赵兵科;顾建峰
【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
【年(卷),期】2018(061)004
【摘要】热带气旋位居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之首,至今造成全球保险损失金额最高的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中有八起与热带气旋有关。

西北太平洋(含南海)是全球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海区,中国是全世界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7~9个热带气旋登陆在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呈日趋加重的态势。

【总页数】2页(P1651,中插1)
【作者】雷小途;应明;余晖;鲁小琴;唐曦;赵兵科;顾建峰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区域气候模式在不同分辨率下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气候特征的比较研究[J], 古月;陈葆德;董广涛
2.基于MTCSWA风场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风场结构的气候统计特征研究[J], 陈可鑫;陈光华;向纯怡;李兴良
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及生成位置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吴泽铭;张冬娜;胡春迪;杨崧
4.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及生成位置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吴泽铭;张冬娜;胡春迪;杨崧
5.ENSO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气候变化 [J], 索南巴桑;索南美朵;索南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luence of Scale Interaction on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Number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Mengxiang Xu
College of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但是反能量串级过程在不同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很重要,SSE 可能反向影响平均流和 ISO 活动, 小尺度能量向大尺度能量输送。SSE 和季节平均环流存在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当西北太平洋 SSE 移动到
DOI: 10.12677/ccrl.2019.84057
526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徐梦翔
副热带和中纬度地区,SSE 向季节平均环流输送涡动能[11],同样 SSE 和 ISO 活动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将原始场中 SSE 环流去除之后,沿 SSE 路径的低层涡度的 ISO 方差减少[12]。因此 SSE 还可能 向平均环流和 ISO 活动进行反向能量输送,从而丢失能量,研究三者之间的能量转换及其相互作用过程 是必要的。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由于上述研究尺度相互作用中的动能诊断公式只包含了平均流和 SSE,因此也只描述了二者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为了研究三种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必要在此基 础上分离出季节平均环流(≥90 天)、ISO (10~90 天)和 SSE (≤10),以进一步探究 SSE 与大尺度平均环流、 ISO 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无论 ISO 在哪个位相,SSE 总是从平均流中获得动能[13]。而 SSE 与 ISO 的相互作用过程在不同 ISO 位相有差异,ISO 西风位相时,SSE 从 ISO 中获得动能,ISO 东风位相 时,SSE 丢失动能。而且研究发现影响 SSE 生成的能量转化过程主要是大气正压能转化,在 ISO 东风位 相,SSE 不仅损失正压能,从平均流中获得的正压能也很少,不利于 SSE 生成[13] [14]。上述研究主要 是从气候平均态探究大气中各种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而且从年代际的角度研究发现,SSE 从平均流 和 ISO 中损失的正压能是导致西北太平洋 TC 生成在 1998 年突变减少的重要原因[15]。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9, 8(4), 525-537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ccrl https:///10.12677/ccrl.2019.84057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天气尺度扰动,季节内振荡,大尺度背景环流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1. 引言
开展热带气旋的天气和气候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 生成最活跃的区域,每年大约有 1/3 的热带气旋在该地区生成[1]。其中平均每年在我国登陆的热带气旋 有 6~8 个[2],给我国沿海城市带来大暴雨以及热带气旋深入内陆引发的暴雨洪涝等重大灾害。严重影响 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3]。
但是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尺度相互作用过程对 SSE 活动和 TC 的变化的研究明显不足。最近的研究发 现,南海(5˚N~25˚N,110˚E~120˚E)和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E)两个区域内 TC 的生成频数在 年际变化尺度上是相互独立的,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16]。而前人的研究还缺乏对尺度相互作用影响 TC 的区域性差异的关注。因此,本文选取整个西北太平洋 TC 的盛期(7~10 月),TC 生成频数异常偏多、 偏少年进行合成分析,探究尺度相互作用在 TC 生成中的贡献,以及在不同地区的贡献,为 TC 的预测提 供可能的依据。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热带气旋资料:日本气象厅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东京台风中心(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er, RSMC)热带气旋 6 小时最佳路径数据集。
环境变量资料: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WMF), 中 ERA-interim 月平均资料。时间为 1979~2014 年,分辨率为 2.5˚ × 2.5˚,垂直层为 17 层。其中本文所 用日资料包括纬向风(U)、经向风(V)、垂直速度(ω)、温度(T),月平均资料包括相对湿度(RH)、比湿(Q)、 垂直速度(ω)、相对涡度等(ζ)。月平均海平面温度资料来源于哈德莱环流中心(Met Office Hadely Centre) 中 HadISST1 数据集,分辨率为 1˚ × 1˚,分析时间范围为 1979~2014 年。
摘要
根据日本气象厅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东京台风中心(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er, RSMC)提供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TC)最佳路径数据集,对盛期(7~10月)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的TC 进行了统计,探究了其在年际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研究发现在TC生成频数异常偏高年,南海–菲律 宾(10˚N~20˚N,110˚E~130˚E)和西北太平洋中东部(15˚N~25˚N,140˚E~170˚E) TC生成频数显著增多的 主要原因是大尺度背景低频环流,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和天气尺度涡(Synoptic Scale Eddy, SSE)三者之间的正压能转换造成的。在南海–菲律宾地区,大尺度背景环境因子占主导作用, 大尺度背景低频环流与SSE间的正压能转换导致SSE动能加强。该区对流层低层相对涡度和中层异常上升 运 动 , 为 TC 和 SSE 的 生 成 发 展 提 供 了 有 利 动 力 条 件 。 而 在 西 北 太 平 洋 中 东 部 地 区 , 季 节 内 振 荡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活动加强,伴随有利的动力条件,如低层较大的相对涡度和较小的垂 直风切变,使得SSE从大尺度低频环流中获得正压能,导致该区SSE生成发展,TC生成频数增多。
Keywords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Number, Synoptic Scale Disturbanc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Large Scale Background Circulation
Received: Jun. 27th, 2019; accepted: Jul. 5th, 2019; published: Jul. 12th, 2019
Abstract
Based on the best-track data of tropical cyclone (TC) provided by 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er-Tokyo Typhoon Center o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RSMC),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C genesis number was made and the reason for its difference on inter-annual scale was discuss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uring extreme high years of TC genesis number, t between large-scale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and synoptic scale eddy (SSE) increased more TC over South China Sea-Philippines and eastern part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s for the region of South China Sea-Philippines, large-scale backgrou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layed a dominant role. The barotropic energy conversion between large-scale background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 and SSE leads to the enhancement of SSE kinetic energy. The relative vorticity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the anomalous ascending motion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provided favorable dynamic condi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 and SSE. As for the region of eastern part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ith the strengthened ISO activity and favorable dynamic conditions, such as increased relative vorticity, anomalous ascending motion and decreased vertical wind shear, SSE obtained more barotropic energy from large-scale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 which benefited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SE, and further led to more TC generate over this reg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