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学案9.2溶解度(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解度[第一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能力目标: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结晶的概念及常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难点: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三、【教学用品】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实验药品:水、氯化钠、硝酸钾四、【教学方法】实验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T六、【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P35-P39,阅读教材)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2.如何判断某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二)学习研讨:【演示实验】9-6硝酸钾的溶解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讨论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前提(1)温度指明(2)溶剂的量指明3、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在不改变温度的前提下,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原溶质,若加入的溶质的质量不减少,则是饱和溶液。

[课堂练习]见PPT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5、浓溶液与稀溶液在同量的溶液中 含溶质量多的——浓溶液 含溶质量少的——稀溶液6、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否是否有关系? 不同溶质的溶液:无必然联系相同溶质的溶液:同温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7、结晶: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物理变化)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的种类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结晶后所得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老师解析]海水晒盐的过程 七、【作业布置】八、【教学反思】加溶质 恒温蒸发溶剂 降温加水 升温加溶质 恒温蒸发溶剂 升温加水 降温。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2 溶解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2 溶解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概括] 四个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单位:g)
学生练习:
1.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这句话如何理解?
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倾听并理解溶解度的四要素。
理解概念并回答问题。
由简单直观的数据,学生比较好理解和接受,能快速寻找到比较溶解能力大小需要什么条件。
阅读,理解,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
讨论
如何增加氧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归纳
小结
学生回答总结学到什么。
比较饱和溶液和固体溶解度的区别。
回答、思考、记忆。
起复习巩固,加深印象的作用。
9.2.2溶解度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来自问题导入小红和小明做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实验,知道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他们想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观察、思考。
利用实验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活动一】 溶解度
[过渡]20 ℃时在100 g食盐水中含有15 g食盐;
看书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关系;理解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练习发现问题,达到理解概念、巩固概念及加深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





【活动二】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生根据教材P36表9-1绘制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 饱和溶液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 饱和溶液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饱和溶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2.掌握饱和溶液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掌握饱和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二、知识回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物质在溶液中的三种状态:溶解、溶液和溶质。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并探讨溶解度与饱和溶液形成条件、温度和物质间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三、新知引入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物质量。

通俗地说,就是指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溶解的最大程度。

2. 饱和溶液当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后,继续搅拌溶液,直到不再溶解任何溶质时,此时溶液被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断溶解,又不断析出,表现出溶解和析出处于动态平衡。

四、学习方法实践探究法今天的学习内容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探究。

请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准备一个宽口玻璃烧瓶,加入适量的水,加热至沸腾;2.将试管放入容器中侧边,用镊子夹住一小块銅片,并将其悬挂于试管中;3.观察实验现象,并描写所观察到的变化;4.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以下问题:–试管中的水是否溶解了铜片?为什么?–试管中的溶解现象是否符合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试管中的水没有溶解铜片。

这是因为铜片的溶解度在室温下非常低,所以在水中无法溶解。

2.试管中的溶解现象不符合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

根据溶解度的定义,铜片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小,因此无法溶解。

六、知识拓展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溶解度不只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越小,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的速度越大。

例如,我们可以用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来观察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来观察盐溶解的情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2.设计一项实验,探究某一固体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并分析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撰写一篇小论文,题目为《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探讨溶解度知识在环保、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4.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
4.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讲解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对溶解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1.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怎样的?为什么?
2.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怎样的?为什么?
3.如何通过溶解度曲线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与溶解性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与溶解度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题可以包括:
1.判断题:判断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以及温度、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
2.计算题:根据溶解度曲线,计算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应用题:分析实际案例,如为什么冬天河水会结冰,而盐水的凝固点会降低等。
(五)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整洁、字迹清晰。
2.实验作业需注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论文和小组作业要注重原创性,严禁抄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创意。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给予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1.针对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差异,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内涵及其与溶解性的关系。
2.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方面的不足,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2《溶解度》学案

9.2《溶解度》学案

课题2 溶解度出题人:韩俊峰审核人:崔鹏课型:新授课出题时间:2012-12-10一、饱和溶液:1.[实验]教材p33-34“活动与探究”。

操作向20mL水中加入5gNaCl,搅拌再加5gNaCl,搅拌加热升温至50℃再加10 mL水,搅拌现象结论用KNO3代替NaCl再进行上述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 KNO3,搅拌再加入5g KNO3,搅拌加热升温至50℃再加入5g KNO3,搅拌,并继续加热升温至50℃冷却[小结]1.在一定_______下,在一定量的_______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___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________________。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般有如下转化规律:2.讨论:教材p35“讨论”。

[小结]在室温时,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与氯化钠的质量____ ___,但在温度升高时,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比氯化钠_____ __。

3.[视频] 海水晒盐的过程。

[小结]1.改变条件使原来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

2.在以上实验中,使硝酸钾结晶采用的方法是;在海水晒盐中,使氯化钠结晶采用的方法是。

4.[实验]在室温的条件下,将2g食盐和0.2g熟石灰分别放在10mL水中。

[小结]对于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对于不同溶质,浓溶液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是不饱和溶液(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5.[实验]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

[小结]饱和溶液是相对于某种溶质而言的,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其他溶质(选填“能”或“不能”)。

二、溶解度(一)固体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里达到_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1.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多少?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其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小结]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学生活动]教材p37“活动与探究”。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9.2 溶解度1-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9.2 溶解度1-人教版

溶解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及结晶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试管、滴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玻璃棒、石棉网、火柴等药品:NaCl、KNO3、热水、冷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段生活对话引入:孩子:“妈妈,我要喝糖水。

”(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看到杯底有少许糖剩余,然后递给了孩子。

)孩子:“妈妈,再多加点糖呗”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孩子:“为什么呀?”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糖能不能无限度地溶解在水中?问题2:糖在什么情况下能继续溶解?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继续溶解?二、新课传授。

(一)活动与探究师:NaCl能否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改变条件,能否继续溶解?猜想一下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某种溶质呢?生:(组间思考讨论猜想设计方案)依照设计的方案分组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交流观察所得:第一次的氯化钠都溶解了;第二次的氯化钠也都溶解;第三次的氯化钠没有全部溶解,加入5mL水后氯化钠又溶解了。

小结: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但是改变条件,又能继续溶解。

(二)活动与探究师:KNO3能否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改变条件,能否继续溶解?上述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能不能溶解其它物质呢?观察交流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后的现象:加入5克KNO3数次,固体未溶解完;加热所得溶液,固体全部溶解;冷却后的溶液有固体析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互评,并补充,实在不能说全,老师再进行补 充。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热后固体逐渐溶解,再加还溶解,冷却后 有晶体析出。 (2)固体继续溶解,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高锰酸钾继续溶解。 结论:三个要素都不能少。 提问:如何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活动三:这两类溶液之间如何转化? 实施活动,解决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怎样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如何将 饱和氯化钠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 (2)上述实验中,怎样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又如何 将它变成不饱和溶液的?
4.老师提问: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过渡:你能找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吗?


活动二:两个概念中的三要素为何要强调? 实施活动:
教师演示下列三个实验
(1)观看对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热、再冷却的实验。
(2)观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水、振荡,观察固体是否继续溶
解。
(3)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再加高和溶液
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
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 KNO3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 KNO3
B.在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课堂反馈:
1.在
温度下,在
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
的 ;而这种 溶液。
2.对一杯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如果变成饱和溶液,可有多种方法,下
列方法不能实现其转化的是(

九年级化学下册9_2溶解度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9_2溶解度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溶解度【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一、了解饱和溶液何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彼此转化。

2明白得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3、明白得结晶的方式及适用条件。

目标达到:一、了解饱和溶液何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彼此转化。

2明白得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3、明白得结晶的方式及适用条件。

学习流程:【课前展现】1、浓溶液是饱和溶液,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在必然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填“必然”或“不一定”)2、现有一瓶饱和的石灰水,假设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两种方式是:,。

假设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又可采取的方式是,因此只有指明和时,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信的意义。

【创境激趣】在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进程中,什么缘故硝酸钾要采取升高温度的方式,而石灰水却采纳降低温度的方式呢?【自学导航】一、一、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阻碍?二、蔗糖和食盐都是能溶于水的物质,你可否比较蔗糖和食盐哪个更易溶解?如何比较?【合作探讨】一、饱和溶液何不饱和溶液的彼此转化:1、概念:在必然温度下,向必然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溶解时,所取得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二、转化方式:3、结晶:已溶解在溶液中的硝酸钾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进程叫做结晶。

4结晶的方式:②发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转变阻碍不大的固体物质。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转变阻碍较大的固体物质。

5.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展现提升】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一、 一、在必然的 下,在必然量的 里,溶质 时,取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 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能够彼此转化,如以下图示,写出采取的方式:KNO 3饱和溶液 BA KNO 3不饱和溶液 KNO 3饱和溶液转化为KNO 3不饱和溶液的方式:① ,② .KNO 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 3饱和溶液的方式:① ,② ,③ .3、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 的形式析出,这一进程叫做结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解度[第二课时]溶解度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能力目标: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情感目标: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三、【教学用品】无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T六、【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2.如何判断某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若不饱和,有几种方法使之转化为饱和溶液?(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5-P39,了解下列重点知识)1.物质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2.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S)(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溶解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单位:g(3) 注意:讨论固体溶解度的三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一般指水)状态:饱和讨论: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这句话的含义:200C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00C时,100g水里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课堂练习]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室温 200C)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外因:温度温度:溶解度与溶剂(水)的量无关2、气体溶解度(1)定义: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单位:无(3)注意:讨论气体溶解度的三个前提条件:101KPa 和一定温度标准:1体积水状态:饱和[讨论]在00C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的含义:氮气压强为101KPa 和温度为00C 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

(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外因):温度和压强温度 ↑ S ↓ 压强 ↑ S ↑ (反比) (正比)结论:有利于气体溶液的条件是:低温高压七、【作业布置】八、【教学反思】 温度温度 ↓ S ↑压强 ↓ S ↓ 压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课题2 溶解度教学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练习、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学生活动][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学生发言]1.能2.不能[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投影]活动与探究1.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

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能。

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

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熔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

[学生发言][投影板书]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讨论][学生发言][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氧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2溶解度

溶解度【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活动与探究1】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NaCl与 KN03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归纳总结】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大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溶质的质量。

【提出问题】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课件展示】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课件展示】教材P36表9-1【分析小结】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活动与探究2】请同学按教材P36~P37要求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2 溶解度(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情境导入一杯白糖水,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甜,我应该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自主探究:一、饱和溶液【自主学习】【活动探究 I】:阅读 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 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确定操作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再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再加入 5ml 水,搅拌现象结论【结论】:操作现象结论加入 5g 硝酸钾再加入 5g 硝酸钾……【结论】:操作现象结论加热再加入 5g 硝酸钾,搅拌冷却【形成概念】:1、叫做饱和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结晶和结晶。

【分析归纳】:饱和溶液二要素:、。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小结】:饱和溶液通过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自我检测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10 g 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 10 g 水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在一瓶NaCl 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 晶体,则()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6.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法。

拓展提升1、右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对阴影 B、D 的分析,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2)。

课题 2 溶解度(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情境导入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自主探究:二、溶解度为了准确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大小,定量地描述 KNO3与NaCl 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36 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①;②;③;④。

【交流讨论】“在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小结】1.。

2.。

【巩固练习】查表 9-1,完成下列练习。

1.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6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下列有关NaCl 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18.0 g NaCl 溶解在 5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18.0 g。

B.36.0 g NaCl 溶解在 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C.20 ℃时,36.0 g NaCl 溶解在 100 g 水中,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D.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6.0 g NaCl,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1、20℃时,100 g 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 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2、30℃时,100 g 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 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自主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根据表 9-1 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讨论交流】:教材中图 9-121.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2.从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10℃、65℃时的溶解度?3.从图 9-12 中,你能比较出50℃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结】:通过溶解度曲线,(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①;②;③。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时溶解度的大小;(3)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交流讨论】课本 P381、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3、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 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归纳总结】气体的溶解度受和的影响。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压强减小,溶解度;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38“气体的溶解度”及 P39“资料”,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我检测1.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到20℃时,溶液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浓度D.溶剂的质量2.20℃时,50 g 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8 g,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时 100 g 水中溶解了 10 g A,则 A 在0℃时溶解度为 10 g B.20℃时,100 g A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20 g A,则 A 在20℃时的溶解度为 20 g C.30℃时,100 g 水中溶解了 40 g A 恰好饱和,则30℃时A 的溶解度为 40D.40℃时,A 的溶解度为 60 g,说明40℃时,100 g 水中溶解 60 g A 时溶液即达到饱和4.20℃时50 克水中最多可溶解A 物质10 克,20℃时100 克水中最多可溶解B 物质15 克.则在该温度下A、B 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A.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小B.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大C.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无法比较5. 下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P 点的含义是,Q 点含义是.(2)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若使接近饱和的A 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拓展提升【必做题】1.如右图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A、aB、bC、cD、ab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 t℃的硝酸钾溶液蒸发 2.5 克水析出 2 克晶体,再蒸发 5 克水析出 5 克晶体,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A.80 克B.100 克C.75 克D.90.3 克【选做题】3.20℃时,在w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ng 水,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A.100(w-n)/ngB.100(w-n)/(w-n)gC.100(w-n)/wgD.100(n-w)/ng“”“”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