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
轴系组装实验报告
实验者: [姓名]同组者: [姓名]班级: [班级]日期: [日期]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功能及装配关系。
3. 理解轴系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轴系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轴系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其主要由轴、轴承、齿轮等零件组成。
轴系组装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装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轴的结构设计:轴是轴系中的主要零件,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
轴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的直径应满足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要求。
- 轴的长度应满足轴上零件的装配和拆卸要求。
- 轴肩的设计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2. 轴承组合设计:轴承是轴系中的支撑零件,其组合设计主要包括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轴承组合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承类型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条件。
- 轴承尺寸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载荷和转速。
- 轴承的安装方式应保证轴承的可靠性和拆卸方便。
- 轴承的润滑和密封应保证轴承的长期稳定工作。
3. 轴系组装:轴系组装是将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的过程。
轴系组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系组装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 轴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设计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
2. 轴承组合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选择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3. 轴系组装:- 将轴插入轴承座,调整轴承的位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 将齿轮等轴上零件安装在轴上,调整其位置和固定方式。
- 检查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确保轴系组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以及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
轴系结构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名称:轴系结构设计实习实习单位:XX机械设计院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机械设计作为机械制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及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
轴系结构作为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某型减速器的轴系结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并分析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及使用环境;2. 根据减速器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轴承等传动元件;3. 设计轴系结构,包括确定轴的直径、长度、形状以及轴承、齿轮、联轴器等部件的配置;4. 计算轴系结构中的强度、刚度等性能参数,校核设计方案;5. 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6. 编写轴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过程、计算结果及使用注意事项。
三、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1. 实习过程(1)了解减速器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在实习开始阶段,导师向我介绍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及使用环境,使我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
(2)选择传动元件根据减速器的设计要求,我选择了合适的齿轮、轴承等传动元件。
在选择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减速器的使用环境、载荷、速度等因素,确保选用的元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设计轴系结构在设计轴系结构时,我首先确定了轴的直径、长度和形状,然后根据齿轮、轴承、联轴器等部件的配置,确定了轴系结构的具体形式。
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轴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4)计算性能参数根据设计方案,我计算了轴系结构中的强度、刚度等性能参数,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校核。
通过计算和校核,我发现设计方案满足减速器的性能要求,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5)绘制图纸及编写说明书根据设计方案,我绘制了轴系结构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并编写了轴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轴系部件的结构形式、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工业要求装配关系及其
作用;
2)熟悉掌握轴、轴上零件的固定(周向固定、轴向固定)及定位方法;
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密封方式调整方法。
二、实验结果
1)绘制直齿圆柱齿轮轴系结构装配简图(轴系7)
a)该轴系所选择的轴承类型是调心球轴承轴承的润滑方式为油润滑,采用
皮碗密封;适用于重(冲击载荷)(重、中等、轻)载荷高速度的场合。
b)说明齿轮如何实现轴向固定、周向固定;
齿轮9:由于齿轮与轴的径向尺寸相差不大,故采用一体化固接方式。
轴承8:外圈与轴端密封压盖2、内圈与轴肩实现轴向固定;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轴承8:外圈与端盖13、内圈与轴肩实现轴向固定;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结构15:紧定螺钉11联接同时实现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c)该轴系能否承受轴向载荷?如果能在图中标出该轴系能承受的轴向载荷的方向;如果有轴向载荷,该轴向载荷能否很大?
调心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不大的、任意方向的轴向载荷。
轴向载荷会使滚子变成单列,影响轴承寿命,因此轴向载荷不能过大,或应尽量避免轴向载荷。
d)该轴系结构如何对轴上零件进行轴向调整?
旋转螺旋结构15使轴移动从而产生轴向运动,从而对轴上零件进行轴向调整。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引言轴系结构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机械装置中的轴、轴承和传动装置等元件。
轴系结构的设计对于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测试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探索轴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轴系结构的设计对于机械装置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不同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掌握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 测试和分析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差异;4. 探索轴系结构的优化方法。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模拟机械装置,包括轴、轴承和传动装置等元件。
实验过程如下:1. 选择不同类型的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并安装在不同的轴上;2. 设计和制造不同类型的轴系结构,包括单支撑轴系、双支撑轴系和悬臂轴系等;3. 测试不同轴系结构的转动摩擦力、刚度和振动等性能指标;4. 分析和比较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差异;5.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轴系结构的优化设计。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讨论:1. 不同类型的轴承对轴系结构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滚动轴承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和较高的刚度,适用于高速和高负荷的工况;而滑动轴承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和较低的刚度,适用于低速和低负荷的工况。
2. 不同类型的轴系结构对机械装置的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单支撑轴系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小的振动,适用于要求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工况;双支撑轴系具有较小的刚度和较大的振动,适用于要求较高速度和动态响应的工况;悬臂轴系则适用于较小负荷和较简单的工况。
3. 轴系结构的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性能指标之间的矛盾和平衡。
例如,在追求较大刚度的同时,需要注意振动的控制和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探索了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差异和优化设计。
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轴承和轴系结构对机械装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工况和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的零件结构
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理解和掌握轴系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准备: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如高
强度钢、铜、铝等。
2、设计:根据轴系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轴的应力、变形、
强度、硬度和耐热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和运作环境等因素。
3、制造: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加工、装配和调试。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加工精
度和表面质量,避免出现裂纹、划痕等不良情况。
4、测试:采用拉伸、弯曲、扭转、抗疲劳等实验方法进行测试,以验证轴系零件结
构设计的性能。
通过数据实验,得出性能和强度曲线等,可以对轴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通过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轴系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提高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操作技能,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培养专业素养
和能力。
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
实验报告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项目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项目类别:指导项目课题类别:工程与技术科学主持单位:负责人: 专业: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导师: 职称:立项时间:开题时间:结题时间:一、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二、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通过组装测绘为正确设计轴系部件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2)轴上零件:(1)大直齿轮:(2)小斜齿轮:(3)圆锥滚子轴承:(4)轴承:(5)轴承座:(6)轴承闷盖:(7)轴承透盖:(8)套筒:(9)圆螺母:(10)轴端挡板:(11)螺栓、螺母:(12)平垫圈、弹簧垫圈:(13)十字沉头螺钉:(14)挡圈、弹簧挡圈:(15)键:(16):石棉密封垫:3)工具:活扳手、游标卡尺、胀钳、钢板尺。
四、实验前准备1)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表33-1、表33-2、表33-3)中选择实验方案号。
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哪些轴上零件。
3)绘出轴系结构装配草图(参考教材有关章节),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
②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
五、实验步骤1)选择fzx.0-30轴2)将键fxz.0-26和键fzx.0-27分别嵌入相应的键槽中,敲紧、固定。
3)将小斜齿轮和大直齿轮的槽孔分别对应轴上的键进行安装,固定。
4)在小斜齿轮左边装上轴套fxz.0-24,再装入fzx.0-29轴承定位圈。
5)将轴承隔套装在圆锥滚子轴承上,并将其套在轴承上,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用调整垫隔开。
6)用fzx.0-31圆螺母将两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轴上,防止其松动、分离。
7)在大直齿轮的右边装上轴套fzx.0-25。
8)在轴最右端装上圆柱孔调心球轴承。
轴系结构分析与拼装
轴系结构分析与拼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了解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
1、组合式轴系结构实验箱 2、测量及绘图工具(绘图工具学生自备)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大直齿轮
小斜齿轮
大斜齿轮
小锥齿轮
蜗杆
四、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复习轴的结构设计及轴承组合设 计等内容。 2.观察与分析轴承的结构特点。 3.绘制轴系装配示意图或结构草图。 4.测量轴系主要装配尺寸(如支承跨距)和零件主要结构尺寸 (支座不用测量)。 5.拆卸轴系部件,恢复原状,整理工具,实验结束。 6.根据装配草图和测量数据,绘制轴系部件装配简图。 (这一步可简略,酌情)察不同类型轴承的外形和结构特点,轴承代号的标识; 注意轴承的固定、装拆、间隙调整等问题; 2、注意轴的支承方式(如:两端单向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 3、轴上零件的定位结构或定位零件(如:定位台阶、弹性挡 圈、园螺母、套筒等)
4、注意轴的密封形式和密封件(毡圈、橡胶圈、皮碗、油沟等);
1.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给每组 指定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 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分析)。 2.分析并测绘轴系部件,画出轴 系部件。 3.编写实验报告
已知条件 实验 题号 齿轮类型 载荷 转速 示意图 小直齿轮 轻 中 中 重 轻 中 中 重 轻 中 轻 重 低 高 低 中 中 高 中 低 低 高 低 中
5、注意轴承端盖形式(透盖、闷盖、凸缘式、嵌入式);
6、套杯的结构形式(正装与反装)。
注意结构特点,
注意装配方法。
六、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轴系结构,掌握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了解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轴系结构的计算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1. 轴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轴系结构是由若干个轴承、联接件、传动件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
它主要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2. 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1)确定传递功率和转速(2)选择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3)根据传递功率和转速确定轴承类型和尺寸(4)设计联接件和传动件,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5)进行轴系结构的计算和分析,检查其可靠性。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电机、减速器、联接件、传动件等。
2. 实验步骤:(1)确定传递功率和转速,选择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
(2)根据传递功率和转速确定轴承类型和尺寸。
(3)设计联接件和传动件,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4)进行轴系结构的计算和分析,检查其可靠性。
(5)制作轴系结构样品,进行实验验证。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台轴系结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且能够顺利地传递功率和转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并掌握了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还掌握了相关工具的使用技巧。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这对于以后从事机械制造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轴系结构设计与组装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与组装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二、实验设备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2.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止动垫片、轴端挡圈、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3.工具:活扳手、游标卡尺、胀钳。
三、实验准备1.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中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号;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哪些轴上零件;3.绘出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并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2)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
各项准备工作应在实验室完成。
四、实验步骤1.利用模块化轴段组装阶梯轴,该轴应与装配草图中轴的结构尺寸一致或尽可能相近;2.根据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3.检查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修改。
合理的轴系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1)轴上零件装拆方便,轴的加工工艺性良好;(2)轴上零件固定(轴向,周向)可靠;(3)轴承固定方式应符合给定的设计条件,轴承间隙调整方便;(4)锥齿轮轴系的位置应能作轴向调整。
因实验条件的限制,本实验忽略过盈配合的松紧程度、轴肩过渡圆角及润滑问题。
4. 测绘各零件的实际结构尺寸(底板不测绘,轴承座只测量轴向宽度);5. 将实验零件放回箱内,排列整齐,工具放回原处;6. 按比例完成轴系结构设计装配图(只标出各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即可,公差配合及其余尺寸不注,零件序号、标题栏可省略)五、学时安排完成本实验需2~4学时。
附表3-1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类型 序号方案号设计条件轴系布置简图轴承固定方式轴承代号 l=(mm)传动件齿轮 带轮 联轴器 单级齿轮减速 器输 入轴011-1两端各单向固定 6206 95AA02 1-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7206C 95 A B031-3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30206 95 A B二级 齿轮减速 器输 入轴042-1两端各单向固定 6206 145 B A05 2-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7206C 145 B B062-3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30206 145 B B蜗杆减速器输入轴073-1一端固定、另一端游动 30206 6206 C A08 3-2一端固定、另一端游动 7206 6206 C A09 3-3一端固定、另一端30206C B附表3-2 传动件结构及相关尺寸齿轮带轮联轴器 ABCABABC游动 N206二级 齿轮 减速 器中间轴 10 4-1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7206 135 B.C114-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30206 135 B.C高速 级圆 锥齿 轮传动 12 5-1两端各单向固定 6204 80 D A13 5-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 7204 80 E A145-3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 30204 80 D A15 5-4两端各单向固定 轴承反装30204 80 D AΦ223938Φ27.71:10Φ2238Φ24.5281:10Φ3442Φ3445Φ3250 Φ2028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模型编号:三、实验结果1. 轴系装配图(另附)2. 轴系结构分析(简要说明轴上零件定位固定,滚动轴承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等问题)实验三轴系实验(二)轴系组装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2. 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3. 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与分析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一、实验预习:阅读《机械设计》教材中有关轴与滚动轴承设计的内容。
二、实验目的:1、熟悉轴的结构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典型结构;2、了解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作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3、了解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4、培养分析与测绘能力。
三、实验设备:1、分析、测绘对象:1/4剖开的轴系典型结构部件模型14种;(见所附照片)2、测绘工具:300mm钢尺、游标卡尺、内、外卡尺;3、学生自备:铅笔、三角板、绘图仪器、A3白纸若干。
四、实验原理: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可靠并达到预期寿命以及整个轴系的正常工作,除了应正确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尺寸外,还应正确设计轴承组合。
轴承组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正确解决轴承的布置、安装、拆卸、配合、定位、紧固、调整、润滑和密封等问题。
通过拆装,了解传动装置中各轴承部件的组合设计特点、固定方法与调整过程,进一步掌握轴的结构设计的一般原理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合理拆装方法与顺序。
培养分析、判断和正确设计轴系部件的能力。
根据教具,仔细观察、分析轴上零、部件结构特点,按合理的拆装顺序逐一拆卸和安装,并绘出草图。
五、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轴上的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装配关系;2、用手转动轴,通过分析,确定轴承组合设计中轴承轴向固定方式;3、判断所测绘的轴系部件模型中滚动轴承的类型;4、在了解所测绘的轴系部件的结构特点后,进行测量,对照实物,先画出装配草图,再绘出轴系结构的正式装配图(可以CAD图);5、装配轴系部件,使其恢复原状;6、针对所测绘轴系结构进行分析。
六、实验要求:1、一人一组;2、先绘出装配草图,然后绘制正式装配图一张(大约按1:1绘图)。
草图和正式装配图均要交;3、正式装配图要求:图样画法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可不标尺寸,但相互有配合的零件表面之间注上配合尺寸线;给出个零件序号,写出标题栏和明细表;4、对于难以测量的有关尺寸,允许根据实物相对大小和结构关系估算出来,或利用标准查出来;5、分析报告:不少于150字,书写在A4打印纸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参考):a)你所测绘的轴系部件中,轴上有哪几个零件,作用各是什么;b)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式;c)轴承的选择与配置情况(轴承的类型、型号、支承方式等);d)轴承润滑方式;e)轴系的密封方法;f)你所测绘的轴系部件,原设计在结构上有无错误或不足之处,若有应如何改进。
轴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场合。
2.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初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3.通过模块化轴系搭接实践,进一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中工艺性、标准化、轴系的润滑和密封等知识。
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蜗杆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方案编号:3-6三、实验结果1.轴系结构分析1)分析轴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与轴的强度,刚度,加工,装配的关系。
蜗杆和轴一体,且蜗杆位于两轴承(支点)之间,因此蜗杆处弯矩最大。
而轴呈中间大两头小的阶梯状,中间部分即蜗杆处的承载能力最强,因而有利于提高轴的强度。
同时中间大两头小便于轴上零件的拆装;另外也能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
2)分析轴上的零件的定位及固定方式。
●固定端轴承:轴承座凸肩和轴环定位;套筒、端盖固定外圈,圆螺母(止动垫圈)固定内圈;●游动端轴承:轴环定位,弹性挡圈固定内圈,外圈由孔用弹性挡圈定位,由套筒和端盖固定。
●联轴器:轴肩轴向定位,键切向定位。
3)分析轴承类型,布置和轴承的固定,调整方式。
●轴承类型:固定端轴承为深沟球轴承6026,游动端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内径均为30mm,外径均为62mm,宽度均为16mm;●布置: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游动端和固定端分别位于蜗杆两端,联轴器置于固定端外;●固定:见上文;●调整方式:调整固定端调整垫片。
4)分析轴系的装配与拆卸过程。
●装配过程:a)安装游动端孔用弹性挡圈,再装入圆柱滚子轴承外圈至其与弹性挡圈接触;b)套入游动端轴承内圈,至其与轴环接触,安装孔用弹性挡圈;c)从游动端将轴装进轴承座。
从固定端套入轴承至内圈和轴环接触,拧紧圆螺母,并用止动垫圈卡紧;d)调整轴的位置,使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凸肩接触;e)从固定端装入套筒;f)固定端套上调整垫片和带孔端盖,拧上螺钉;g)转动蜗杆,根据松紧程度调整调整垫片的厚度,调整完成后拧紧螺钉;h)游动端依次安装上套筒、调整垫片、端盖,并拧紧螺钉;i)安装平键和半联轴器。
轴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一、实验目得ﻩ1。
ﻩ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得基本类型与应用场合.2。
ﻩ根据各种不同得工作条件,初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设计得基本方法。
3. 通过模块化轴系搭接实践,进一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中工艺性、标准化、轴系得润滑与密封等知识。
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蜗杆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方案编号:3—6三、实验结果1.轴系结构分析1)分析轴得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与轴得强度,刚度,加工,装配得关系。
蜗杆与轴一体,且蜗杆位于两轴承(支点)之间,因此蜗杆处弯矩最大.而轴呈中间大两头小得阶梯状,中间部分即蜗杆处得承载能力最强,因而有利于提高轴得强度。
同时中间大两头小便于轴上零件得拆装;另外也能起到定位安装得作用.2)分析轴上得零件得定位及固定方式.●固定端轴承:轴承座凸肩与轴环定位;套筒、端盖固定外圈,圆螺母(止动垫圈)固定内圈;●游动端轴承:轴环定位,弹性挡圈固定内圈,外圈由孔用弹性挡圈定位,由套筒与端盖固定。
●联轴器:轴肩轴向定位,键切向定位。
3)分析轴承类型,布置与轴承得固定,调整方式。
●轴承类型:固定端轴承为深沟球轴承6026,游动端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内径均为30mm,外径均为62mm,宽度均为16mm;●布置: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游动端与固定端分别位于蜗杆两端,联轴器置于固定端外;●固定:见上文;●调整方式:调整固定端调整垫片。
4)分析轴系得装配与拆卸过程。
●装配过程:a)安装游动端孔用弹性挡圈,再装入圆柱滚子轴承外圈至其与弹性挡圈接触;b)套入游动端轴承内圈,至其与轴环接触,安装孔用弹性挡圈;c)从游动端将轴装进轴承座。
从固定端套入轴承至内圈与轴环接触,拧紧圆螺母,并用止动垫圈卡紧;d)调整轴得位置,使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凸肩接触;e)从固定端装入套筒;f)固定端套上调整垫片与带孔端盖,拧上螺钉;g)转动蜗杆,根据松紧程度调整调整垫片得厚度,调整完成后拧紧螺钉;h)游动端依次安装上套筒、调整垫片、端盖,并拧紧螺钉;i)安装平键与半联轴器。
轴系结构测绘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测绘实验报告摘要:轴系结构测绘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轴系结构测绘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并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掌握轴系结构测绘的基本技术,并应用于实际测绘工作中。
一、引言轴系结构测绘是一项重要的测绘实验,用于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该实验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程测量、机械设计和建筑规划。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轴系结构测绘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并展示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轴系结构测绘的原理和概念。
2. 学习使用测绘仪器和工具进行轴系结构测量。
3. 掌握测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
三、实验原理轴系结构测绘的原理基于坐标轴的确定和位置关系的测量。
常用的测绘方法包括:1. 方位角和倾斜角法:通过测量方位角和倾斜角来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方向。
2. 垂直测量法:通过测量垂直线的长度和角度来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位置关系。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测绘仪器和工具,如测角仪、测距仪、经纬仪等。
2. 设置测量基准点,并确定参考方向。
3.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方位角和倾斜角法或垂直测量法。
4. 进行实际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并标记测点。
5.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坐标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
6. 绘制测绘图纸或报告,展示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绘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目标物体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了测绘图纸或报告,并说明了各个坐标轴的方向和相对位置。
六、实验总结轴系结构测绘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测绘技术,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结构测绘的原理和步骤。
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成功确定了目标物体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轴系结构测绘方法在确定物体或系统坐标轴的方向和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的成功得益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仪器的正确使用。
轴系结构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装配关系。
3. 学会轴系结构设计的计算和绘图方法。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与计算(1)轴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的受力情况,确定轴的材料、直径、长度和形状。
(2)轴承组合设计:根据轴的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型号和安装方式。
(3)轴上零件的固定:根据轴上零件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2. 实验步骤(1)分析轴的受力情况,确定轴的材料和直径。
(2)根据轴的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型号。
(3)设计轴承组合结构,包括轴承的安装方式、轴向定位和轴向固定。
(4)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并绘制装配图。
三、实验过程1. 分析轴的受力情况(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轴的转速、载荷和转速范围。
(2)根据转速和载荷,选择合适的材料。
(3)计算轴的直径,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2. 选择轴承类型和型号(1)根据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2)根据轴承类型,选择合适的轴承型号。
3. 设计轴承组合结构(1)确定轴承的安装方式,如外圈固定、内圈固定等。
(2)设计轴承的轴向定位和轴向固定,确保轴承在轴向方向的稳定。
4. 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1)根据轴上零件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2)绘制装配图,标注固定方式和尺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的结构设计。
(2)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承组合设计。
(3)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上零件的固定设计。
2. 分析(1)实验过程中,对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和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实验,掌握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五、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轴承型号的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等。
轴系结构组装实验报告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学生姓名
专业年级
指导老师
实验成绩
1、绘制轴系结构设计装配图
2、按下列自检提纲进行自检
(1)轴上各键槽是否在同一母线上
(2)轴上各零件(如齿轮、轴承等)能否装到指定位置
(3)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是否可靠
(4)轴承是否能拆下
(5)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游隙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
(6)轴系位置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
(7)轴系能否实现工作的回转运动,运动是否灵活
(8)轴系沿轴线方向位置是否固定,若未固定原因是什么
3、心得与建议
轴系测绘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轴系结构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掌握测绘仪器的使用技巧,学会测量误差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二、实验背景轴系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轴系测绘是对轴系进行精确测量和绘制的过程,是轴系设计、加工和装配的重要依据。
本次实训以某型号减速器轴系为例,进行测绘实训。
三、实验内容1. 轴系结构分析(1)了解轴系的结构组成,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2)分析轴系的工作原理,掌握轴系传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3)了解轴系的结构特点,如轴的阶梯、键槽、轴承座等。
2. 测量工具及方法(1)测量工具:钢尺、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深度游标卡尺、角度尺等。
(2)测量方法:①直接测量法:利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轴的直径、长度、键槽宽度等尺寸。
②间接测量法:利用测量工具间接测量轴的弯曲、扭曲等形状误差。
3. 轴系测绘(1)绘制轴系结构草图,标注尺寸和配合要求。
(2)根据轴系结构草图,绘制轴系装配图,标注必要的尺寸和配合。
(3)绘制轴系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轴系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工作原理。
2.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对轴系各部件进行测量。
3.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4. 根据轴系结构草图,绘制轴系装配图。
5. 根据轴系装配图,绘制轴系零件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训,成功绘制了某型号减速器轴系的结构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图,达到了实训目的。
2. 分析(1)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轴系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了解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了工程素养。
(3)熟悉了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轴系测绘实训,使我对轴系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绘制轴系结构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图。
轴系结构的分析、拼装与测绘
五、实验步骤
1. 根据装配草图利用模块化轴段组装阶梯轴。 2. 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 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 3. 检查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 的结构进行修改。轴系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1)轴上零件装拆方便,轴的加工工艺性良好。 2)轴上零件固定(轴向 周向)可靠。 4.进行轴系的测绘 1)测绘各轴段的直径、长度及轴上零件的相 关尺寸。 2)查手册确定滚动轴承、螺纹联接件、键、 密封件等有关标准件的尺寸。
5. 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1) 测量出的各主要零件的尺寸,对照 轴系实物绘出轴系结构装配图。
2)图幅和比例要求适当(一般按1:1),要求 结构清楚合理,装配关系正确,符合机械 制图的规定。 3) 在图上标注必要的尺寸,主要有:两支 承间的跨距,主要零件的配合尺寸等。 4)对各零件进行编号。并填写标题栏及明 细表(标题栏及明细表可参阅配套教材《机 械设计课程设计》)。
( 1 )轴系的固定 为保证轴系能承受轴 向力而不发生轴向窜动,需要合理地设计轴系 的轴向支承、固定结构,常用的轴系支承、固 定形式有: ① 两端固定 ②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③ 两端游动
① 两端固定(又称双支点单向固定)
轴系两端由 两个轴承支承, 每个轴承分别承 受一个方向的轴 向力。
为补偿轴的受热 伸长,在装配时, 轴承应留有约 0.25 ~0.4mm的 轴向间隙。
三、实验内容
1.根据选定的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 画出的装配草图并进行轴系结构拼装。 2.测量轴系各零、部件的结构尺寸, 并绘出轴系结构的装配图(A3), 标注必 要的尺寸及配合,并列出标题栏及明细表。
方案1-1
方案1-2
方案1-3
四、实验设备和用具
1. 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 2. 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 盖、套杯、套筒、圆螺母、轴端挡板、止动垫圈、轴用弹性挡 圈、孔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 3. 工具:活搬手、胀钳、内、外卡钳、钢板尺、游标卡尺等。
轴系部件组装实验
轴系部件结构分析、组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法;
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
1、轴系结构设计及试验箱。
箱内提供可组成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和蜗杆轴系三类轴系结构模型的成套零件。
2、绘图工具。
如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尺等。
三、实验内容
1、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给每组指定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
2、根据轴系部件草图分析并组装轴系部件;
3、绘制轴系部件装配图。
四、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复习轴的结构设计及轴系组合设计等内容。
2、分析给定轴系部件装配草图,明确轴上零件的装配关系,定位及调整等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法;
3、组装轴系部件:根据轴系结构草图,从试验箱中取出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
4、检查所组装轴系部件是否正确;
5、转配轴系部件恢复原状,整理工具,实验结束;
6、根据装配草图,绘制轴系部件装配图;
7、编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构
1、轴系装配图(至少三个,其中圆柱齿轮轴系、小锥齿轮轴系和蜗杆轴系各一个,另附)
2、轴系结构分析(简要说明轴上零件定位、滚动轴承安装、调整、润滑和密封等实现方法)参考草图见附图:
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
项目类别:指导项目
课题类别:工程与技术科学
主持单位:
负责人: 专业: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导师: 职称:
立项时间:
开题时间:
结题时间:
一、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
和方法;
2)通过组装测绘为正确设计轴系部件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
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
2)轴上零件:(1)大直齿轮:
(2)小斜齿轮:
(3)圆锥滚子轴承:
(4)轴承:
(5)轴承座:(6)轴承闷盖:(7)轴承透盖:(8)套筒:
(9)圆螺母:
(10)轴端挡板:(11)螺栓、螺母:(12)平垫圈、弹簧垫圈:(13)十字沉头螺钉:
(14)挡圈、弹簧挡圈:
(15)键:
(16):石棉密封垫:
3)工具:活扳手、游标卡尺、胀钳、钢板尺。
四、实验前准备
1)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表33-1、表33-2、表33-3)中选择实验方案号。
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哪些轴上零件。
3)绘出轴系结构装配草图(参考教材有关章节),并注意以下几
点。
①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
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
②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
五、实验步骤
1)选择fzx.0-30轴
2)将键fxz.0-26和键fzx.0-27分别嵌入相应的键槽中,敲紧、固定。
3)将小斜齿轮和大直齿轮的槽孔分别对应轴上的键进行安装,固定。
4)在小斜齿轮左边装上轴套fxz.0-24,再装入fzx.0-29轴承定位圈。
5)将轴承隔套装在圆锥滚子轴承上,并将其套在轴承上,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用调整垫隔开。
6)用fzx.0-31圆螺母将两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轴上,防止其松动、分离。
7)在大直齿轮的右边装上轴套fzx.0-25。
8)在轴最右端装上圆柱孔调心球轴承。
9)将轴端挡圈放在轴的最右端,并用十字槽头螺钉旋入轴孔内,将轴端挡圈固定在轴上。
10)将要装轴承闷盖的底座固定在轴承座右端。
将要装轴承透盖的底座放置在左端。
11)将轴承闷盖和轴承透盖用六角头螺栓固定在轴承底座上,轴承底座与轴承闷(透)之间加入石棉密封垫(六角头螺栓上分别加平
垫圈、标准性弹簧垫圈)。
12)在右端底座的槽孔中放入弹簧挡圈(因轴承挡圈工艺误差而选用
的替代品)
13)将装有圆柱孔调心球轴承那一端套入轴承闷盖的底座中。
14)以右端为参照面用左端底座将轴承固定在两轴之间使其不松动,再用螺栓将左边底座固定在双轴承座上。
15)将已经安装在轴承上的轴承定位圈放入左端支座的固定槽孔内。
16)转动轴承,看是否正常转动。
如有不正常,做相应调试。
17)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将含有羊毛毡的透盖,固定在左端底座上(固定方式和材料同11步)。
18)将进行转动调试,如果正常转动,将両支座的上底盖用螺母拧紧,否则做相应的调试后再装上底盖。
19)安装完成。
(如图)
六、绘制装配图
七、简要回答下列思考题
1)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有哪些方式?你在本次试验中采用了哪些方式?
答: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方式有:轴肩,轴环,轴伸,套筒,锁紧挡圈,圆锥面,圆螺母,轴端挡圈,轴端挡板,弹性挡圈,紧定螺钉。
本次实验采用了:圆螺母,轴端挡圈,轴端挡板,套筒。
2)轴承间隙是如何调整的?轴向力是通过哪些零件传递到支座上的?
答:轴承间隙依靠垫片、挡圈、套筒来调节。
轴向力通过齿轮,键,轴,轴承盖,传到支座。
3)轴承内外圈采取什么方法固定的?轴承部件采用哪种方法固定?
答:内圈用圆螺母,外圈用端盖。
轴承部件采用锚定的办法固定。
八、心得体会
刚接到这个实验后,我们就根据老师的指导先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具体作用,再根据图中进行初步的组装,最后我们在之前的基础上给各个零件贴上标签。
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实验之前了解零件的相关信息,我们在课余时间上网搜查相关图片,并下载了一些以便和零件进行对照,有些图片与实物不相符,我们便利用老师提供的软件进行搜查和认知,最终我们还是能将所需零件清楚的辨认出来。
对零件熟悉了以后我们便进行了初步的组装,由于有了之前的准备,所以本以为组装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这过程并不那么顺利。
首先是大直齿轮的键槽与键的组装,但键太宽还了好几个怎么装也装不进去,敲也不行,于是我们便将取出来在水泥地上磨了几下,磨几下就试几回生怕给磨小了,几个回合下来最终还是给我们装进去了。
之后遇到的第二个难点便是轴承的组装,也是同样的毛病:轴大孔小。
几个人也想了一些方法比如用热胀冷缩原理,甚至有同学建议到车床上去把轴车细一点,但但这些方法基本无法在现有的条件下操作,所以最终还是靠蛮力敲进去了,但这代价却是崩掉了一粒轴承珠子。
接下来便到了轴右端零件的安装,由于零件的缺失与工艺上的误差,所以我们找了一些替代品来进行组装,比如将轴端挡圈换成弹簧挡圈,当然了这样这样做的代价却是崩掉了一粒轴承珠子。
接下来便到了轴右端的安装,由于零件的缺失与工艺上的误差,所以我们找了一
些替代品来进行组装。
比如轴端挡圈换成弹簧挡圈,当然了这样做的前提是不影响组装后的正常运行以及不改变机件的整体功能。
以上都是组装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起装完后突然发现少装误装了零件要省事的多了。
而我们在这过程中也饭功了好几次,有的是因为定位圈选的太宽从而导致零件转不动,有的则是圆螺母拧的太紧从而整个工件有松动,诸如这些都会让我们不得不将刚做好的工件重新拆了再装一次,虽然麻烦都一次一次的改进使工件更接近于完美。
至于最后的贴标签则容易的多了,因为有了前两个过程的熟悉与了解所以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有失误与难题所带来的沮丧,更有收获与解决困难时所带来的欢快,同时也明白了机械加工要求我们的精密与细心,总之这几天的收获并不仅限于这个实验更多的则是体会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