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联合制动研究与仿真
并联式混合动力再生制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通过速 比的连续调节 , 可以提高能量 回收效率 。因此 在混合
.---— —
3 1 -— 6 - - - —
动力汽车中 , 采用 C T是 混合动 力传 动技 术 的一种 发展 趋 V 势 川。从 图中可 以看 出 , 轮 的制 动 力是 由电子 制动 系 前 统产生的再生制动力和机 械 系统 产生 的摩擦 制动 力联合 提
提高再生制动系统的利用效率。 关键 词 : 混合 动力; 再生制 动; 制动强度 ; 附着 系数 中图分类号: P 9 . T 3 19 文献标识码 : B
Re e r h o n r lS r tg o g n r t e s a c n Co t o t a e y f r Re e e a i v Br k n y t m n a P a i g S se i HEV
tiu i n frt e HE w s s d e r t V a t id,a d te b a i gt e r f e t d t n l e il n h e at ft eHEV w r b o o h u n h r n o o a i o a h ce a d t e n w t i o k h y h t r i v r h ee
图 3所示为混合动力实际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曲线图。
Z
福 熏 辑
图 2 两 轴 汽 车 制 动 时 的力 平 衡 图
当汽 车 由速 度 开 始 制 动 , 车将 满 足 以下 平 衡 方 汽
程式 :
=
图3 混合动力汽车实际前后轮制动力分配
(
+
+ )=m d u
() 1
aie b a i g s se t n r a e t e r g n rt e e eg f ce c . t r kn y t m o i c e s h e e e ai n r e in y v v y i KEYW ORDS: b d e e t c v h ce;Re e e aie b a i g Hy r lc r e i l i i g n rt r kn ;De ee ai n e r i d e ie c ef in v c lr t ;T ran a h sv o f ce t o i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介绍ppt课件
2020/5/11
.
14
一汽奔腾B50电动试验车结构:
2020/5/11
.
15
四、制动意图识别
制动意图识别主要是能够正确的识别电动汽车 中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是驾驶意图的一部分, 是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减速操作的一种意图。便 于可以准确的控制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进入和 退出的时间,从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汽车制动 能量回收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汽车制动的 安全性。识别出的不同制动意图要求的不同的 制动性能,不同的制动性能则要求合理的对前 后轴制动力进行分配,作为制动力分配的依据。 在制动强度较大时保证车辆的制动安全性,在 制动强度较小时保证较高的制动能量回收率。
2020/5/11
.
25
2020/5/11
.
26
2、驱动与制动协调控制策略:
2020/5/11
.
27
3、再生制动与ABS协调控制策略:
2020/5/11
.
28
4、多能源系统模糊分配策略:
2020/5/11
.
29
4、多能源系统模糊分配策略:
2020/5/11
.
30
六、制动能量回收评价指标
制动能量回馈率:制动能量回馈过程中电
4、本田汽车公司紧随其后,于 1999 年开发了混合动力 汽车 Insight,提出了采用双制动力分配系数控制再生制 动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实现了高效的制动能量回收。 5、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也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 Escape,该 车型采用了线控再生制动系统,线控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机 械液压制动系统,把驾驶员的制动踏板信号操作转变为电 信号,通过驱动电机实现所需的操作,实验证明该车制动 能量回收率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6、国内的再生制动技术起步比较晚。国内研究机构和高 校都对再生制动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但尚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但是近些年新出的电 动汽车大部分都采用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种重要类型,因其环保节能、零排放以及优异的驾驶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再生制动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
再生制动系统将汽车制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存储,不仅可以增加汽车续航里程,还可以降低刹车片的磨损,延长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二、选题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通过对控制算法的优化与仿真分析,提高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效率和性能,降低系统成本和技术难度,为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三、主要研究内容1. 对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和分析。
2. 分析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电机控制、制动力分配等控制参数。
3.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制动效果和能量回收量。
4. 对优化后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实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详细分析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深入了解再生制动技术的原理;2. 研究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找出不同控制策略的优缺点;3.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4. 对优化后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实车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五、论文结构1.绪论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1.4 论文组织结构2.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分析2.1 再生制动技术原理2.2 再生制动系统组成和控制策略3.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系统建立3.1 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概述3.2 再生制动控制系统建立3.3 电机控制策略研究4.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仿真分析4.1 仿真模型建立和参数设计4.2 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仿真分析4.3 仿真结果分析5.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实车试验5.1 试车平台建立和实验设计5.2 试车数据采集和分析5.3 试车结果分析6.总结与展望6.1 研究成果总结6.2 研究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6.3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未来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王若飞 郭广曾 王世良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省桐乡市 314500摘 要: 整车控制系统是车辆的核心控制部分,其既要对驾驶员的操纵意图进行识别和判断,又要对整车运行时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还要对整车的能量需求进行管理和协调。
在车辆制动工况下,如果进行制动能量的回收控制,可以有效的延长续驶里程,但电动汽车在进行回馈制动时,电制动会和机械制动系统相互耦合,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车辆行使的安全性。
本文阐述了对制动模式下机械制与电机再生制动的协调开展研究,目标是进一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高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
关键词:整车控制器 能量回收 仿真1 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本位重点对再生制动时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
分别对这两个研究内容进行模型分析,设计控制策略,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
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研究对象制动时的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设计再生制动力分配的模糊控制器;2)在matlab软件中,应用粒子群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规则进行优化;3)对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设计不同的制动工况,进行离线仿真验证;4)写控制代码,下载到控制器的工程样机中,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上,对控制算法进行半实物仿真验证。
2 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2.1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设计再生制动控制的原则是保证汽车制动稳定性的同时,综合考虑能量回收效率。
针对前轮驱动电动车辆,液压控制单元(ABS)采集到的制动踏板位置、轮速等信息,通过车载网络传递给整车控制器(VCU),VCU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结合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的状态信息,计算出前轮的制动回收扭矩,通过车载网络发送到电机控制器(此时没有考虑驱动扭矩安全监控模块)。
但电动汽车在进行再生制动时,会和车辆的机械制动系统相互耦合,为解决这一机电耦合问题,设计了再生制动扭矩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的输入量为制动踏板深度,电池荷电状态(SOC),车速三个参数,输出量为电机制动的参与程度,即电机制动力矩占最大可用电机制动力矩的比例,推理方法选用Mamdani推理。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设计与仿真
a p p l i e d .Ba s e d o n t h e c a l i b r a t i o n o f t h e b r a k i n g t o r q u e f o r EV e l e c t r i c mo t o r ,t h e r 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A b s t r a c t : Ta k i n g a n e w t y p e o f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 E V)a s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t h e r 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s y s -
关键词 : 电动汽车 ; 再 生制动 ; 标定 ; 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 U4 6 9 . 7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 5 0 6 0 ( 2 0 1 3 ) 1 2 — 1 4 0 9 — 0 5
De s i g n a nd s i mu l a t i o n o f r e g e n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g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o f e l e c t r i c v e hi c l e
第3 6 卷 第1 2 期
2 0 1 3年 1 2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 OURNAL OF HEF EI UNI VERS I TY OF TECHNOLOGY
Vo 1 . 3 6 No . 1 2
De c .2 0 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5 0 6 0 . 2 0 1 3 . 1 2 . 0 0 1
电动车再生制动控制方式
电动车再生制动控制方式摘要:电动汽车是今后汽车的发展趋势,而再生制动技术是电动汽车增加续驶里程的重要手段,这其中再生制动的控制方式又是直接影响续驶里程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控制方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控制方式应与汽车的行驶工况相适应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方式汽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石油价格的高企以及众多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空气污染的日益加剧,汽车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生存的严峻问题。
目前,环保高效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刚公布的电动车发展纲要中,预计十年后我国电动车产量将达到几百万辆,可以说既节能又环保的电动汽车已成为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
现代电动汽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各项标准己经基本达到了人们用车的要求,但是却迟迟不能占据市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如何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这其中电动汽车采用再生制动技术,进行能量回收以增加续驶里程是一个重要手段。
根据日本本田公司研究数据,对电动汽车能量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可使汽车在市区发电工况下增加行驶里程26%左右。
制动是汽车三大基本功能(行驶、转向和制动)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众所周知,传统汽车的制动是通过制动盘与制动钳或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汽车的减速。
在此过程中,整车动能或位能通过摩擦以热量的形式消耗掉了,这就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浪费。
再生制动是指车辆减速或制动时,通过能量转换器将汽车的一部分机械能(动能或位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旋转动能、液压能和化学能等)并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同时产生一部分阻力负荷实现整车减速或制动,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转换器又将储存在储能器中的能量再次转换为车辆行驶所需的动能。
利用再生制动技术,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能量利用率,减少燃油消耗和排放,减小机械和液压等制动方式的磨损,实现更加精确的制动控制,提高整车的行驶安全性和使用经济性。
纯电动汽车ABS制动能量回收讲解
基于自寻优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可行性分析倪兰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课题应从三部分入手,一是汽车建模部分;二是ABS 自寻优控制部分;三是再生制动部分。
一:车辆动力学建模(以单轮模型为例)1.1 单轮车辆模型 车辆运动方程:Fx v M -=•车辆运动方程:Tb Tg Tb rFx I -=-=•ω 车轮纵向摩擦力:=x F μN其中,M:汽车质量,Fx:轮胎和底面间的附着力,I :车轮转动惯量,ω:车轮角速度,r:车轮有效半径,Tg:地面制动力矩,Tb :制动器制动力矩,μ:地面摩擦系数,N :车轮对地面压力 1.2 轮胎模型⑴由于主要研究纵向制动特性,可以选用参数较少并能反映纵向附着系数µb 与滑移率S 关系的Burckhardt 模型。
s c e c s c 31)1(2--=-μ式中c1、c2、c3为参考系数,下表给出了其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取值及该路面最佳滑移率Sopt 和最大附着系数µmax 。
⑵双线性模型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获得一种解析解,用这种双线形模型来简化轮胎模型, 如下图所示:cs sh μμ=cg h chg s ss s -----=11h μμμμμ,其中,c s:最佳滑移率,g μ:滑移率为1时的附着系数:s:车轮滑移率;h μ:峰值附着系数。
1.3 液压制动系统部分液压制动系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液压传动系统;另一部分是制动器。
为进行实时模拟计算,可以建立经验式的l 、2阶模型系统。
为简化系统,忽略了电磁阀弹簧的非线性因素及压力传送的延迟,其传递函数为:)1(+=TS S KG式中:K 为系统的增益,K=100;T 为系统时间常数,T=0.01。
制动器力学模型描述了制动轮缸压力输入及制动力矩输出间的力学特性。
为了简化仿真研究,在进行仿真时假设制动器为理想元件,如果忽略非线性和温度的影响,制动力矩瓦可以看作是制动压力P 的线性函数: Tb=kP式中:Tb 为车轮制动力矩;k 为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通过试验可以得到);P 为液压传动系统输出压力。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题目
1 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动力总成匹配设计2 交通锥回收机械手优化设计3 道路清扫车吸盘设计及优化4 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动力总成匹配设计5 汽油机富氧进气燃烧系统设计及优化6 高速公路绿色智能LED照明系统设计7 交通锥收放车测速与测距系统设计8 轿车制动系设计9 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再生制动系统设计10 基于EDEM和ADAMS联合仿真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11 重型矿用汽车举升系统优化设计及仿真12 基于EDEM和ADAMS联合仿真的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13 基于有限元法的矿用汽车货箱的设计14 ZL50装载机全盘湿式制动器的设计15 基于有限元法的重型矿用汽车三角架的设计16 重型矿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17 基于有限元法的重型矿用驱动桥壳设计18 基于Solidworks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19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性能分析20 某车用四缸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21 汽车门锁闭锁器结构设计与分析22 SUV车用伸缩踏板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分析23 微型电动汽车前悬架设计与分析24 某轻型货车用四缸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设计25 载货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26 重型汽车转向系统结构设计及分析27 微型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及分析28 工程车辆的车架减重设计29 某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参数设计30 汽车驱动桥壳的有限元分析和设计31 基于ANSYS的盘式制动器结构分析与设计32 基于ANSYS的鼓式制动器结构分析与设计33 某汽车前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34 某轿车制动系统的设计35 汽车曲轴设计与有限元分析36 农用拖拉机履带底盘的设计37 1/4汽车悬架系统的振动研究38 自卸车改装设计39 汽车保险杠的碰撞分析40 铁路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噪声分析41 汽车传动轴设计与有限元分析42 随车起重机上车设计43 水上球型机器人44 ADAMS/MATLAB 对汽车主动悬架的联合仿真45 基于ARM汽车视觉导航的轨道视觉技术研究46 基于DSP与SVPWM电机调速系统仿真分析47 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滑膜控制研究48 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与设计49 ADAMS/CAE汽车麦弗逊悬架和整车操作稳定性仿真50 基于模糊PID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的仿真与设计51 基于立体视觉和激光侧觉融合的汽车防撞系统设计52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设计53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设计研究54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开发研究55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56 某型汽车变速器设计57 以轻量化为目标的汽车车身优化设计58 轻型商用车变速器设计59 基于ANSYS的某乘用车车身的有限元分析60 基于本田I—VTEC系统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的研究及优化6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62 基于Flexsim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63 微型纯电动汽车车身内部布置64 客车车身骨架设计分析65 基于MATLAB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与优化66 微型纯电动汽车玻璃升降器设计及布置67 基于CRUISE的重型载货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匹配设计68 基于AVL Cruise的四驱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性能仿真69 微型纯电动汽车总布置70 基于CFD的电动汽车外流场数值模拟分析71 基于CFD的越野车车身流场数值模拟分析72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ESP)的基理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73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74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75 基于GPS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76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77 四轮驱动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设计78 拖拉机自动换挡规律研究79 拖拉机AMT电控系统的设计80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仿真81 汽车侧向方庄预警系统的设计82 双电机驱动模式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设计83 双速电机变电压模式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设计84 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85 双速电机变电压模式纯电动汽车电源系统设计86 双速电机变电压模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设计87 双速电机变电压模式电动汽车电耗性能分析88 目双速电机变电压模式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分析89 双速电机变电压模式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分析90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复合冷却系统设计91 城市电动汽车造型设计92 钛合金自冲铆接工艺设计与分析93 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匹配设计与分析94 铝合金车轮的有限元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95 电动汽车驱动桥设计与疲劳寿命分析96 实心铆钉摆碾铆接工艺设计与分析97 电动汽车驱动车桥壳轻量化设计与分析98 行星齿轮式汽车座椅调节器精冲工艺设计与分析99 AGV车辆结构设计与分析100 基于CarSim和MATLAB的智能车超车换道探究101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智能车路径规划102 不同工况下车辆模拟碰撞简化分析103 多功能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与优化104 车辆安全行驶中速度与方向盘转角的关系分析105 车辆巡航控制系统的研究106 某电车的前盘式制动器设计107 驾驶员紧急避撞行为的分析研究108 基于速度障碍法的智能车路径规划。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 控制策略研究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再生制动控制 策略概述
02
纯电动汽车再 生制动控制策 略的优缺点
03
纯电动汽车再 生制动控制策 略的关键技术
04
纯电动汽车再 生制动控制策 略的实验研究
05
纯电动汽车再 生制动控制策 略的未来展望
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电机的选型、参数匹 配和控制算法的设计等方面,需要综合考 虑电机的性能、再生制动的要求和车辆的 动力性能等因素。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机控制技术 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高效化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提升。
电池管理技术
电池状态监测:实 时监测电池的电量、 温度、电压等参数, 确保电池安全运行。
02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 制策略的优缺点
优点
节能:通过能量回收,减少能源浪费
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延长电池寿命:能量回收可以减少电池的负载,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提高行驶稳定性:再生制动可以提供额外的制动力,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缺点
能量回收效率有限
制动性能与传统汽 车相比存在差距
成本较高,且需要 额外添加能量回收 系统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不 断加大,为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发展 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节能的认 识不断提高,纯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将进 一步扩大,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将成为未来 市场竞争的重要优势。
产业链完善:随着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将更加便捷地应用于实际生产 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刘金翠简历
刘金翠,女,汉族,1983年生,硕士研究生,讲师。
2009年毕业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现任汽车技术系教师,长期担任汽车专业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使用》和《汽车电器与电路》等。
参与“十二五”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规划教材《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文化》等书籍的编写。
参与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轻度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设计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新形势下利用中原文化提升河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参与新乡市社科联课题《新乡历史文化资源与新乡市高校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中原文化与新乡市高校道德教育互动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撰写《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联合制动研究与仿真》、《基于超声波技术的车辆制动速度的计算及仿真》、《试论创业教育在高职就业中的重要意义》、《汽车ABS模糊控制方法的研
究与仿真》、《电动汽车现状及未来》等论文在国内著名期刊发表。
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
研究论文H A I X I A K E X U E年第期(总第期)海峡科学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福建工程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余捷[摘要]根据已在我国多个城市运营的某混合动力客车车型现有的制动系统及其工作模式的介绍,展开再生制动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的研究。
以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为手段,揭示目标车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下的制动安全性能及制动能量回收率的表现,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系统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制动力分配再生制动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汽车均指这类汽车)的重要工作模式,它能在车辆减速或下坡时,在保证车辆制动性能的条件下,将储存于汽车上的动能或位能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于电储能装置中[1]。
该工作模式下,制动系统不仅产生车辆所需全部或部分制动力,实现了车辆的减速和制动,同时可回收一定的制动能量,有效地实现车辆的节能减排,并减少了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
因此,在环保节能安全的汽车技术设计理念的引导下,再生制动的研发已成为新一代节能汽车技术的热点之一。
可见,开展再生制动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不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而国内目前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再生制动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在以下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2]:①再生制动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②再生制动系统建模和车辆制动动力学建模;③基于整车综合制动动力学仿真的综合优化;④再生制动系统的实验模拟、匹配控制和综合评价。
本文根据已在我国多个城市运营的某混合动力客车车型现有的制动系统及其工作模式的介绍,展开再生制动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的研究。
以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为手段,揭示目标车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下的制动安全性能及制动能量回收率的表现,从而为优化混合动力客车制动系统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1目标车型再生制动系统结构与控制策略简介目标车型配备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制动模式下回馈能量路线如图1所示,动力系统由驱动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由AC/DC 转换器、DC/DC 转换器及电机工作模式控制器等组成)、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发动机、永磁发电机、混合动力控制器等组成;而制动工况下离合器分离,永磁发电机关闭,回馈能量流动流动路线为:驱动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储能元件。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联合制动研究与仿真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联合制动研究与仿真摘要:本文根据ABS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制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并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理论,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所得结果符合电动车辆制动的实际情况,对于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动汽车,ABS,再生制动,动力学仿真Research and simulation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andABS on Electric Vehicle(LIU Jin-cui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ABS and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the paper establishment mechanical model, and also set up braking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in Matlab/Simulink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fuzzy logic control theory and PID control theory.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control strategie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verify the superiority of fuzzy logic control,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 vehicles braking, and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design of electric vehicle braking system.Key word: Electric Vehicl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在切断电源之后,不可能立即完全停止旋转,总是在其本身及所带负载的惯性作用下旋转一段时间之后才停止。
高速动车组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速、 惰行等不 同控制方式之间的平滑切换 、 回馈 电网的单位 功率 因数 控制是再 生制动控 制系统 的核心技 术。
本文以 C H R 2型动车组为研究对 象 , 对动车组再生制动关键技术进行 研究 , 研究 成果对高速 动车组牵 引变流 关键技术的消化 、 吸收 、 再创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研究结论 :1 设计出一种基 于双滞环调 节的恒速 控制器 , () 实现动 车组在 0— 5 m h范围 内任 意速度 2 0k /
冲 整 流 器 转 换 为 交 流 电 回馈 给 电 网 , 现 能 量 的 回 实 馈 。本文 重 点 研 究 高 速 动 车 组 再 生 制 动 时 脉 冲 整 流 器 和三 电平 逆 变 器 控 制 策 略 , 计 恒 速 控 制 器 , 设 保 证恒 速控 制在各 控 制模 式切 换 过 程 中平 滑 过 渡 , 控 制算 法 在动 车组再 生制 动仿 真系统 得到验 证 。
0 2年 第2 1 ( 6月 ) 6期 总 1 6 5
铁
道
工
程
学
报
J n 2 1 u 0 2
J URNA F RAI W AY E O LO L NGI EE NG S I T N RI OC E Y
N . ( e.6 ) O 6 Sr15
文章 编 号 :0 6— 1 6 2 1 ) 6— 0 8— 5 1 0 2 0 ( 0 2 0 0 7 0
指 令式 空气制 动相 结合 的方 式 , 中央 监控 装 置 接 收 司 机 制 动控制 器 的制 动 控 制指 令 , 通 过 终 端 监控 装 置 并 将 指令 传送 到动 车组制 动 控制 单 元 ( C ,C B U) B U根 据 列 车 的速度 大小 以及制动级数 进行 电空演算 , 到合适 得
汽车制动系统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研究现状
汽车制动系统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研究现状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是指通过电动汽车的电机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于电池中的一种制动方式。
相比传统汽车的制动方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具有能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等优点。
目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在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关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再生制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包括制动力的控制和再生能量的回收率提高;二是再生制动系统的节能效果评估与分析,即再生制动器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影响。
在再生制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制动力的控制精度和再生能量的回收效率。
制动力的控制精度,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转矩和方向来实现。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优化制动力分配算法,使得电动机在制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响应驾驶者的制动需求,提高制动力的控制精度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再生能量的回收效率也是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通过改进电机的控制算法,提高电机的电流控制精度和频率响应性能,使得再生能量的回收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再生制动系统的节能效果评估与分析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再生制动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
再生制动过程中,电动汽车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电池中。
然而,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再生制动过程会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产生一定影响。
研究者通过模拟和实验方法,评估了不同驾驶条件下再生制动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策略和优化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应用也得到了扩展。
目前,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新款电动汽车中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再生制动系统,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同时,一些研究机构也正在进行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创新研究,开展了新材料、新结构和新算法等方面的探索,以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总而言之,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作为一种节能的制动方式,在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
2021年2月第49卷第4期机床与液压MACHINETOOL&HYDRAULICSFeb 2021Vol 49No 4DOI:10.3969/j issn 1001-3881 2021 04 019本文引用格式:刘芳,贾晨光,陈勇,等.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J].机床与液压,2021,49(4):94-101.LIUFang,JIAChenguang,CHENYong,etal.Designandsimulationofelectro⁃hydrauliccompositebrakingsystemforelectricvehicle[J].MachineTool&Hydraulics,2021,49(4):94-101.收稿日期:2019-10-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605134)作者简介:刘芳(1979 ),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设计和创新设计㊂E-mail:liufangzzh@si⁃na com㊂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刘芳1,2,贾晨光1,2,陈勇1,3,郭立书1,3(1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132;2 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401;3 河北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天津300132)摘要: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耗能高㊁能量回收率低等问题,设计电液复合制动系统㊂基于并行控制策略的思想,提出与之匹配的制动系统控制策略㊂在Carsim中搭建整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制动系统及控制策略模型,进而建立联合仿真模型,并在NEDC循环工况和紧急制动工况下分别进行仿真㊂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能够良好运行,制动系统控制策略符合要求,且能量回收率高㊂关键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控制策略;联合仿真中图分类号:TP391 9DesignandSimulationofElectro⁃hydraulicCompositeBrakingSystemforElectricVehicleLIUFang1,2,JIAChenguang1,2,CHENYong1,3,GUOLishu1,3(1 He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132,China;2 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TechnologicalInnovationMethodandTool,Tianjin300401,China;3 NewEnergyAutomotiveResearchCenter,He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132,China)Abstract:Aimingattheproblemsofhighenergyconsumptionandlowenergyrecoveryofbrakingsystemofnewenergyelectricvehicle,anelectro⁃hydrauliccompositebrakingsystemwasdesigned.Basedontheideaofparallelcontrolstrategy,amatchingcon⁃trolstrategyofbrakingsystemwasproposed.ThewholevehiclemodelwasbuiltinCarsim,thebrakingsystemandcontrolstrategymodelwerebuiltinMATLAB/Simulink,andthenthejointsimulationmodelwasbuilt,andthesimulationswerecarriedoutunderNEDCcycleandtheemergencybrakingconditionrespectively.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designedelectro⁃hydraulicbrakingsystemofthenewenergyelectricvehiclecanworkwell,thecontrolstrategyofthebrakingsystemmeetstherequirements,andtheen⁃ergyrecoveryrateishigh.Keywords:Newenergyelectricvehicle;Electro⁃hydrauliccompositebrakesystem;Controlstrategy;Jointsimulation0㊀前言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可以分为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和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两类[1]㊂EMB需要解决车载42V电源㊁可靠性㊁抗干扰性等关键问题[2],因此一直得不到广泛应用㊂而EHB将传统制动系统中的部分机械部件用电子元件代替,保留了原有成熟可靠的液压制动系统,保证了制动系统的稳定性[3]㊂新能源电动汽车将EHB与电机再生制动系统集成,该集成系统称为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是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㊂国内外学者对于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思路以及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制动系统方案设计㊁制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㊁制动系统仿真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等方面[4-9]㊂丰田公司在混动汽车Prius中[4]建立了一套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利用制动踏板模拟器实现踏板力解耦,包含了ABS以及安全制动模式,但是该系统复杂㊁成本较高;博世公司开发的复合制动系统[5]采用制动驱动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系统代替传统真空助力结构,其可靠性在市场上已经得到基本证实;GUANG等[6]提出了一种电机减速机构为主的EHB系统,可以实现制动踏板与制动力的解耦,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但是未考虑ABS的介入情况;刘曦东[7]使用并行再生控制算法有效地控制了液压制动力,完成了对制动力的正确分配,并进行了半实物仿真,但所设计的比例溢流阀制动系统难以实现;李玉芳和吴炎花[8]考虑到制动法规㊁电机特性㊁制动稳定性及制动舒适性,提出理想制动力分配策略,并进行城市循环工况仿真,但该策略中未考虑电池电量较高时的过充保护;王权[9]利用AMESim仿真平台搭建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整车模型,对串联和并联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进行纯制动工况的仿真,探究能量回收率的影响因素,但是没有模拟模型在城市循环工况下的运行情况㊂本文作者基于现有研究,设计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并提出相应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建立整车与制动系统模型,并在循环和紧急制动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以验证该电液复合制动系统与策略的有效性㊂1㊀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方案设计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一般采用高压蓄能器㊁电动真空泵㊁电动真空罐等作为液压制动力来源,但存在耗能大㊁回收效率低㊁难以实现制动踏板与制动力解耦等缺点[10]㊂本文作者设计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选择电机作为液压制动力来源,利用电机的旋转力来为踏板力助力,通过现有成熟的踏板力模拟器来实现踏板力与制动力解耦,并且能够保证驾驶员良好的制动反馈感觉[11]㊂1 1㊀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整个制动系统主要由踏板力形成模块㊁压力产生模块和压力调节模块组成[12]㊂图1㊀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㊀㊀踏板力形成模块中踏板位置传感器㊁踏板工作缸压力传感器负责收集踏板开度信息和制动需求信息,踏板模拟器负责为驾驶人反馈制动感受㊂制动系统失效时,踏板力形成模块还负责将踏板力引入到压力产生模块中,实现人力制动,保证制动安全㊂压力产生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制动压力信号,通过助力电机及其他机构,在制动主缸内生成相应的制动压力,实现踏板力与制动力的解耦㊂压力调节模块主要负责将主缸中传递的制动压力分配给4个轮缸,并通过切换电磁阀在紧急制动时调节各轮缸压力㊂1 2㊀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工作过程本文作者设计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常规制动模式共有3种,即机械液压制动模式㊁再生制动模式和电液复合制动模式㊂此外,为了保证制动安全与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了ABS紧急制动模式和备份制动模式㊂当系统处于常规制动模式时,切换电磁阀通电并处于右位,此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踏板力形成模块获得制动需求信息并传送至整车控制器内,控制器进行制动模式判断㊂当判断为机械液压制动模式时,由助力电机单独提供机械液压制动力;当判断为再生制动模式时,由驱动电机单独提供再生制动力;当判断为电液复合制动模式时,汽车制动力由机械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共同提供㊂当系统处于ABS紧急制动模式时,通过快速电磁阀的不断开闭动作和助力电机增减作用力相配合,防止各个车轮进入抱死拖滑的危险状态㊂当电机㊁减速机构㊁旋转变直线机构㊁制动主缸推杆等机构失效时,进入备份制动模式,切换电磁阀断电并处于左位,踏板工作缸作用于辅助工作缸,辅助工作缸推动制动主缸从而产生制动压力,此时汽车制动力由人力提供,保证制动安全㊂2㊀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现有的电动汽车制动力控制策略主要有3种,分别为最佳制动效果控制策略㊁最优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以及并行制动控制策略[13]㊂并行制动控制策略是只在前轴加入再生制动力来满足总体的制动力分配要求,应用成本较低,稳定性与安全性都有所保证㊂本文作者以并行制动控制策略为设计思想,分配电液复㊃59㊃第4期刘芳等: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㊀㊀㊀合制动系统制动力,如图2所示,具体控制策略为:(1)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发出制动指令,传感器会收集当前的行驶车速与制动踏板信号传送给整车控制器,作为判断驾驶员制动意图的重要信息㊂(2)信号经过计算得到制动强度z,并由此将制动强度分为高强度㊁中强度和低强度3种,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㊂(3)考虑到紧急制动时所需制动强度较大,仅凭借电机再生制动无法满足,为保证制动安全性,在紧急制动时使电机再生制动全部退出㊂根据道路实测情况,将z=0 7定为电液复合制动与ABS制动模式切换判断点㊂当z>0 7时,控制策略判定为高强度制动,汽车直接进入包括ABS紧急制动在内的纯机械液压制动模式;当z<0 7时,控制策略监测电池SOC值进行电池保护策略判断㊂为防止电池因过充电而造成的寿命缩减,该策略设定SOC值在0 8以上时,汽车不进行再生制动来回收能量,同样进入纯机械液压制动模式;SOC值低于0 8时,制动系统控制策略会判定当前制动为中低强度制动㊂(4)根据ECE法规,当汽车制动强度大于0 1时,前㊁后轴都必须有制动力来参与制动[12]㊂该策略把z=0 1定为电机再生制动与电液复合制动模式切换判断点㊂当z<0 1时,进入再生制动模式,前轮制动力由电机再生制动单独提供,后轮仅在即将停车或驻车时参与制动㊂当z在0 1 0 7之间时,基于并行控制策略的思想,后轮进行机械液压制动,微控制单元则计算出前轮所需的制动力,若再生制动力能满足前轮制动力要求,前轮就进行单独的再生制动;如果再生制动力不能满足前轮制动力要求,机械液压制动系统进行补足,前轮液压制动系统与再生制动系统共同工作,汽车进入电液复合制动模式㊂图2㊀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3 仿真模型搭建基于Car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本文作者搭建了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包含了整车㊁电机㊁电池㊁变速器㊁驾驶员㊁微控制单元(MCU)以及制动力控制策略模型㊂其中,整车模型为验证制动系统性能的载体,在Carsim中建立;其他与制动性能密切相关的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㊂图3㊀联合仿真模型㊀㊀驾驶员模型按照指定的工况发出驾驶指令,驾驶指令经MCU处理,分别向电机模型发出驱动扭矩与制动扭矩信号,向制动系统发出制动压力信号㊂当电机作为电动机驱动时,电机模型接收指令后向变速器模型发出输出功率信号,同时与电池模型相连的接口消耗电池存储的电量;当电机作为发电机制动时,电机的制动扭矩会输入到电池模型中,电池模型中的阻容模型会根据输入的制动扭矩进行换算,将它转换为电量存储起来㊂变速器模型接收到电机传递的功率后进行换挡逻辑的识别并最终输入到整车模型㊂制动系统同样在接收到制动压力指令后进行制动模式的判断与制动压力的分配,并输入到整车模型中㊂下面介绍各主要模型的建模㊂(1)整车模型㊃69㊃机床与液压第49卷在Carsim中采用参数化建模方式,建立带有悬架及车轮的车身模型㊂针对本文作者所研究的某型电动汽车,将整车的相关物理系数输入到车身模型中,选择Hatch系列悬架以及205/55R16规格的轮胎㊂此外,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不可忽略,故输入汽车正面㊁侧面㊁垂直方向风阻参数,建立整车的风阻模型㊂车身模型搭建如图4所示,轮胎参数设置如图5所示㊂图4㊀车身模型搭建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图5㊀轮胎参数设置㊀㊀(2)电机模型本文作者选择质量小㊁可靠性和工作效率高的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㊂电机接收驾驶员发出的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的开度信号,与当前车速比对后,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对输出转矩进行修正,将输出转矩传递到变速箱上㊂输出转矩为Ts=[1/(1+K1s)]TM(1)式中:Ts为实际输出转矩;1/(1+K1s)为1阶惯性环节对输出转矩进行动态调整的比例因子;s为拉普拉斯算子;K1为时间常数;TM为输出峰值转矩㊂当电机处于发电模式时,电机的输出电流为Is=(Tsnmηm)/(9550UM)(2)式中:nm为当前实际转速;ηm为发电状态与电动状态相互切换效率;UM为两端电压㊂建立的汽车电机模型如图6所示,输入接口主要负责接收从整车控制器传递来的期望车速信号,输出接口一个输出传递到变速箱的实际转矩信息,另一个输出再生制动产生的传送给电池模型的电流信息㊂图6㊀电机模型㊀㊀(3)电池模型电池选择阻容模型进行建模,将电池组转换为由电容与电阻组合起来的2阶等效电路模型㊂在阻容模型等效电路中,SOC值计算公式为SOC=SOC1-KT(Q1/Q2)(3)式中:SOC1为电动汽车初始SOC值;KT为温度补偿系数;Q1为电池的当前已使用电量;Q2为电池的总电量㊂由于电动汽车实际运行工况下温度无法精准预测,故忽略温度影响,令温度补偿系数KT为定值1,其中,电池消耗的电量可按下式计算:Q1=ʏIdtηf㊀㊀㊀I>0ηcʏIdtI<0ìîíïïïïï(4)式中:I为电流;ηf为电池放电效率;ηc为电池充电效率㊂本文作者建立的带有SOC监测模块的电动汽车电池组模型如图7所示㊂㊃79㊃第4期刘芳等: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㊀㊀㊀图7㊀电池组模型㊀㊀(4)变速器模型为能够适应电机的输出特性,同时提升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率,建立跟随车速与油门开度变化进行挡位切换的两级电动汽车变速器模型,如图8所示㊂图8㊀两级变速器模型(5)驾驶员模型驾驶员模型[14]使用离散数表方式将道路与车速转化为位置信息输入到驾驶员模型中㊂当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驾驶员模型发出的速度指令有滞后效应㊂为了消除这部分滞后效应,减少车辆纵向行驶中出现的横向偏差位移,可以通过建立 预瞄 补充模型来修正这部分偏差位移,令汽车的偏差位移是以加速度a为自变量的函数,则位移可表示为yt+T()=y+vyT+1/2aT2(5)式中:t为当前行驶时间;y为车轮在t时刻的偏差位移;vy为偏差速度;T为预瞄时间;a为理想的偏差加速度㊂应用补充模型后的驾驶员指令调整模型如图9所示㊂整车接收指令调整信号后与实际车辆行驶情况对比,再由驾驶员模型通过PID模块对车辆行驶情况进行负反馈调节,建立的驾驶员模型如图10所示㊂(6)MCU模型MCU模型负责对驾驶员模型输入预定的期望车速,同时处理从驾驶员模型中传递来的速度信息与制动信息,选择对应的制动模式㊂其输入数据包括电池SOC值㊁当前车速㊁当前制动扭矩等参数,MCU模型如图11所示㊂图9㊀驾驶员指令调整模型㊃89㊃机床与液压第49卷图10㊀驾驶员模型图11㊀MCU模型(7)制动系统控制策略模型基于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策略,设置当汽车行驶速度低于3km/h时退出ABS系统控制,且保证ABS系统介入后前轮滑移率控制在15% 20%之间㊂搭建的控制策略模型如图12所示㊂图12㊀制动力分配模型4 联合仿真分析基于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选取NEDC汽车循环测试工况[15]进行仿真㊂由于该工况没有包含紧急制动,故文中增加紧急制动工况仿真,以验证ABS制动系统在紧急制动下的介入情况㊂为验证整个模型建模是否合理㊁制动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制动能量回收情况,本文作者将整车行驶车速㊁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压力㊁制动跑偏值㊁电池SOC值㊁滑移率等作为联合仿真模型的评价指标㊂4 1㊀NEDC循环工况仿真分析(1)行驶车速图13为整车速度变化曲线㊂可知:整车实际车速基本上跟踪了预定的期望车速,最大速度差值为3 8km/h,最小速度差值为0,说明所建立的驾驶员模型可以按照指定的路径发出相应的驾驶指令,并且电机㊁变速器㊁车速调控环节等模型工作正常㊂图13㊀NEDC工况超车速度变化(2)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压力图14为制动主缸压力曲线,此时汽车处于NEDC循环中的停车阶段,驾驶员模型被设置为发出最大强度的制动强度,而ABS系统退出值设置为3km/h,所以此时ABS系统没有介入,制动压力最大且不出现快速波动㊂可知:制动主缸的最大压力峰值㊃99㊃第4期刘芳等: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㊀㊀㊀大约为6 96MPa,能满足地面制动力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液压缸压力㊂前㊁后轮制动轮缸压力分别如图15㊁图16所示,可知:前轮制动轮缸峰值压力为2 90MPa,后轮制动轮缸峰值压力为1 75MPa,由此可知前㊁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基本符合良好路面条件下的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制动力分配策略工作正常㊂图14㊀制动主缸压力图15㊀前轮制动轮缸压力图16㊀后轮制动轮缸压力(3)制动跑偏值图17为车辆在NEDC循环工况中的跑偏值㊂汽车制动系统随着车速的提高制动跑偏会有所增大,但整体跑偏值均小于0 01m,说明制动系统的跑偏值控制较好,车辆没有出现严重的制动跑偏问题,制动力分配合理,制动系统工作正常㊂图17㊀车辆跑偏值(4)电池SOC值图18和图19分别为屏蔽再生制动系统的仿真和再生制动系统正常工作的仿真(仿真开始时电池SOC值均为0 7)结果㊂屏蔽再生制动时,整个循环工况电池SOC值下降了12%;而引入再生制动时,电池SOC值下降了7 5%,与无再生制动的系统相比,回收了37 5%的能量㊂由此可知电池保护策略工作良好,制动能量回收率较高,再生制动模块工作正常㊂图18㊀屏蔽再生制动㊀㊀㊀图19㊀再生制动系统系统的电池正常运行的电SOC值变化池SOC值变化4 2㊀紧急制动工况仿真分析紧急制动工况仿真环境定义为:汽车在附着系数为0 9的平直路面以初始车速为120km/h的运行情况进行制动强度最大的紧急制动㊂其结果如下:(1)行驶车速图20为整车速度变化曲线,可知:汽车在t=3 4s左右时速度下降到ABS系统退出制动系统时的限值3km/h,并随之停车,说明整车紧急制动力符合技术要求,ABS系统介入制动后可以成功退出㊂图20㊀紧急制动工况整车速度变化(2)前后轮缸压力图21㊁图22分别为前㊁后轮缸压力变化曲线,可知:后轮先于前轮进行制动压力的调整,防止了后轮先于前轮抱死,同时前轮制动压力高于后轮,前后轮制动压力比符合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的要求,ABS工作正常㊂图21㊀紧急制动时前轮制动轮缸压力变化图22㊀紧急制动时后轮制动轮缸压力变化(3)滑移率图23㊁图24分别为前㊁后轮滑移率变化曲线,前轮滑移率被控制在15% 20%之间,后轮滑移率始终低于前轮,维持在5% 10%之间,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地面附着系数,又能有效防止车轮的抱死,保证㊃001㊃机床与液压第49卷了整车的制动安全㊂图23㊀紧急制动时前轮滑移率变化图24㊀紧急制动时后轮滑移率变化5㊀结论本文作者设计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方案及制动力控制策略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通过软件对整车㊁驾驶员㊁MCU㊁电机㊁电池㊁变速器以及制动力控制策略等进行建模并选择NEDC和紧急制动工况进行仿真,通过监测整车行驶车速㊁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压力㊁制动跑偏值㊁电池SOC值㊁滑移率等几项指标,验证了该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能够保证制动安全性,制动力分配策略符合要求,且在文中设定工况下能够回收37 5%的能量㊂本文作者在以安全性为首要目标的情况下,建立制动系统时选择了较为简单可靠的方案,例如在紧急制动时,为保证制动安全,电机没有进行再生制动,若想要回收这一部分的制动能量必须对原来的ABS控制系统等进行适当修改,因此进一步提高能量回收率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㊂参考文献:[1]董雪梅.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9(5):123-125.DONGXM.Researchandanalysisofvehiclebrakebywiretechnology[J].AutomobileTechnology,2019(5):123-125.[2]汪洋,翁建生,张斌.车辆EMB制动系统发展简介[J].轻型汽车技术,2006(3):27-30.[3]余卓平,韩伟,徐松云,等.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发展现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7,53(14):1-15.YUZP,HANW,XUSY,etal.Reviewonhydraulicpres⁃surecontrolofelectro⁃hydraulicbrakesystem[J].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2017,53(14):1-15.[4]DUOBAM,BOHNT,LOHSE-BUSCHH.Investigatingpos⁃siblefueleconomybiasduetoregenerativebrakingintes⁃tingHEVson2WDand4WDchassisdynamometers[C]//ProceedingsofSAETechnicalPaperSeries.Warrendale:SAEInternational,2005.[5]SUNAOH,MOTOMUH.Newchallengesforbrakeandmodulationsystemshybridelectricvehicles(HEVs)andelectricvehicles(EVs)[C]//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electricVehicleTechnologyConference.Yokohama:BoschCorporation,2011.[6]GUANGX,XIONGL,XUS,etal.Designandexperimentofelectro⁃hydraulicbrakesystem[C]//ProceedingsofTransportationElectrificationAsia-Pacific.IEEE,2014.[7]刘曦东.新能源汽车电液并行制动系统控制策略及匹配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8]李玉芳,吴炎花.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多目标优化[J].计算机仿真,2013,30(1):232-236.LIYF,WUYH.OptimizationdesignofcontrolstrategywithElectro+EHBbrakingsystem[J].ComputerSimula⁃tion,2013,30(1):232-236.[9]王权.基于AMESim的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仿真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WANGQ.SimulationonthecompoundbrakingsystemforanEVbasedonAMESim[D].Xi an:Chang anUniversity,2014.[10]任国军,祝凤金.液压混合动力车辆中蓄能器的参数设计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0(8):12-14.RENGJ,ZHUFJ.Researchofaccumulatorparametersdesignforthehydraulichybridvehicle[J].ChineseHy⁃draulics&Pneumatics,2010(8):12-14.[11]刘杨,孙泽昌,冀文斌.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踏板感觉及其影响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45(4):1049-1055.LIUY,SUNZC,JIWB.Brakepedalfeelinganditsinflu⁃encingfactorsforelectro⁃hydraulicbrakesystem[J].Jour⁃nalofJilinUniversity(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i⁃tion),2015,45(4):1049-1055.[12]郭恬,郭立书.一种具有能量回馈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CN106143163A[P].2016-11-23.[13]叶永贞,柳江,周乃涛.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3,51(9):31-34.YEYZ,LIUJ,ZHOUNT.Studyandsimulationonbra⁃kingenergyrecoverycontrolstrategyforEV[J].Agricultur⁃alEquipment&VehicleEngineering,2013,51(9):31-34.[14]黄伟.基于CVT的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控制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HUANGW.Astudyondrivelinecontrolstrategyofthefour⁃wheeldrivehybridelectricvehiclebasedonCVT[D].Changsha:HunanUniversity,2008.[15]陈国辉,任平,夏广飞,等.NEDC工况下车辆百公里油耗计算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8(15):235-236.CHENGH,RENP,XIAGF,etal.Vehicleeconomycal⁃culationmethodresearchbasedonthedualfunctioninter⁃polation[J].AutomobileAppliedTechnology,2018(15):235-236.(责任编辑:张楠)㊃101㊃第4期刘芳等: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㊀㊀㊀。
基于舒适性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
基于舒适性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谢文科;严世榕【摘要】利用液压制动相较于电机制动响应更慢、制动更平顺的特性,基于模糊控制,提出了在一定制动强度范围内并保证制动舒适性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的控制策略.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仿真模型,并通过Advisor仿真平台选取不同循环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策略在改善制动舒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期刊名称】《系统仿真技术》【年(卷),期】2018(014)001【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电机制动;液压制动;协调性;舒适性;能量回收【作者】谢文科;严世榕【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3纯电动汽车的复合制动系统由再生制动系统和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两部分组成。
纯电动汽车在进行再生制动时,利用电机可作为发电机的特性,将汽车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入储能装置中,产生的制动力与液压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共同作用于车轮,使汽车减速。
由于电机制动力的介入,必然会影响驾驶员制动感觉及刹车舒适性[1]。
因此,只有实现再生制动与机械摩擦制动协调工作,才能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整车制动的舒适性,同时尽可能多地回收能量。
国外研究人员将制动舒适性分为5个等级,并用“不舒适指数”表示。
“1”代表所有乘客都感觉舒适,指数越高,舒适性也越差,如图1所示。
不舒适指数随制动减速度及减速度变化率的增大而增大。
在某些制动工况下可能出现较大减速度及减速度变化率,导致制动舒适性降低,因此有必要对复合制动力进行协调控制[2]。
图1 不舒适指数与舒适性关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mfort index and comfort目前,国内基于制动舒适性复合制动力分配问题的研究较少。
现状如下:①校调液压与电机系统,使之具有同步响应速度[3],但导致制动响应偏慢;②对电动大巴车采用并联控制策略,即保留传统摩擦制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后轴添加电机制动力,通过适当减少电机制动力来提高制动舒适性[4],但该种策略回收的制动能量相对偏少。
电动汽车ABS最优滑移率滑模控制研究
电动汽车ABS最优滑移率滑模控制研究尹安东;李聪聪【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趋近律的ABS最优滑移率滑模控制方法,并使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趋近律中的符号函数.结合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策略,制定基于最优滑移率滑模控制的电动汽车ABS控制策略;然后基于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滑模控制趋近律参数.实例样车制动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最优滑移率处,且遗传算法优化能够改善滑动模态到达过程的动态品质.【期刊名称】《汽车科技》【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7页(P8-14)【关键词】电动汽车;滑移率;制动防抱死系统;滑模控制;遗传算法【作者】尹安东;李聪聪【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合肥230009;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2引言再生制动和制动防抱死是电动汽车的两项重要技术。
再生制动能够回收部分制动能量,延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通过调节车轮的制动力矩,将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路面能提供峰值制动力相对应的最优滑移率附近,从而防止车轮抱死而发生危险。
再生制动的参与改变了汽车的制动特性,在电动汽车ABS控制中,如何协调再生制动与机械制动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1,2]。
目前ABS最优滑移率控制方法主要有逻辑门限值控制、模糊控制、滑模控制、自适应控制等[3-10]。
其中滑模控制具有响应快速、物理实现简单,鲁棒性良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处理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最优滑移率控制,但在现实系统运用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滑模控制在本质上的不连续开关特性会造成系统的抖振。
本文设计了基于等速趋近律与幂次趋近律相结合的混合趋近律的最优滑移率滑模控制方法,为解决抖振问题,使用双曲正切函数tanh(x)代替趋近律中符号函数sign(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ABS联合制动研究与仿真摘要:本文根据abs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制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并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理论,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所得结果符合电动车辆制动的实际情况,对于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动汽车,abs,再生制动,动力学仿真
research and simulation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and abs on electric vehicle
(liu jin-cui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abs and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the paper establishment mechanical model, and also set up braking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in matlab/simulink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fuzzy logic control theory and pid control theory.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control strategie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verify the superiority of fuzzy logic control,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 vehicles braking, and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design of electric vehicle braking system.
key word: electric vehicl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u461.1文献标识码a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在切断电源之后,不可能立即完全停止旋转,总是在其本身及所带负载的惯性作用下旋转一段时间之后才停止。
因而,在能源供应紧张的今天,利用电动机制动过程中的剩余能量(即:再生制动)自然就成了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
一般,再生制动只能起到限制电动机转子的速度过高的作用,即不让转子的速度比同步速度高出很多,但无法使其小于同步转速[1]。
即再生制动仅能起到稳定运行的作用。
因此,电动汽车的制动方式应考虑机械制动和电力制动两种类型的结合,尽可能多的用再生发电方式取代机械式制动。
本文主要研究再生制动与abs联合制动的控制策略。
[]
1再生制动系统建模
一般,再生制动发电系统的发电电压总是低于蓄电池电压,因此为了使再生制动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充入蓄电池,必须采用专门的控制系统,使电动机工作于再生制动模式[2][3]。
图 1为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 1再生制动系统电路示意图
电路由两个igb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元件t1和t2、电动机m、电感、电阻等组成。
再生制动能量再生的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续流阶段。
此时电动汽车开始减速,控制t1、t2断开,
电动机电感中的电能经l—d2—r消耗一部分。
根据克希荷夫定律,电路满足下列方程:
(1)
式中:为回路电流,为电动机电势,并且,为常数(电机转矩系数),为电动机转速,为开始再生制动时回路的电流,为时间。
(2)电流反向阶段。
由于电动汽车的惯性,电动机继续同向运转,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电流方向为gfd,由于igbt元件t2的开关频率较高,可近似认为此时电动机转速不变,则此阶段结束时回路中电流为:
(2)
式中:,为电动机电势,为电机转矩系数,为电动机转速。
为第二阶段开始时回路中的电流,为t2导通时间。
(3)再生充电阶段。
此时,控制开关t2断开,由于的续流作用,电流通过d1向电池充电,此时可得充电电流的计算式:(3)
式中:为蓄电池电压。
设t2的关断时间为,则此阶段向电池的充电电能为:
(4)
此后,电动机反复工作于第二、三阶段,直至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或电动汽车停止行驶为止。
2再生—abs制动系统建模
为简化研究问题,采用单轮车辆模型进行分析,如图 2所示,
忽略空气阻力和车轮滚动阻力[4]。
图 2 单轮车辆受力模型
建立车辆动力学方程:
(5)
(6)
(7)
再生制动力矩:
(8)
其中:为整车质量;为车身速度;为地面制动力;为车轮转动惯量;为车轮角速度;为车轮滚动半径;为abs制动力矩;为再生制动力矩;为地面附着系数;为地面垂直反力;为电动机到驱动轮的传动比,为电动机转矩系数,为电动机电枢电流。
3再生—abs制动仿真模型建立
3.1再生制动与abs联合制动的控制策略
当电动汽车不采用紧急制动时,即制动踏板踩下较小时,电动汽车仅需要再生制动即可满足制动要求。
当紧急制动时,再生制动与abs制动系统同时工作。
再生—abs联合制动系统是电动汽车所独有,为了使驾驶员在制动时有一种平顺感,abs提供的液压制动力矩应根据再生制动力矩的变化进行控制,最终使驾驶员获得所希望的总力矩。
同时,液压制动的控制不应引起制动踏板的冲击,不能给驾驶员一种不正常的感觉。
为此,对再生制动系统采用pid控制方式,对液压制动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以获得最
佳的总制动力。
3.2模糊控制器的建立
选用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其中输入量为:e和ec分别代表滑移率偏差和滑移率偏差变化率,输出量u代表液压制动力控制系数。
选择滑移率偏差;滑移率偏差变化率;液压制动力控制系数,输入输出量的隶属度函数均采用敏感度较高的三角形函数。
e 和ec的模糊状态选择为5个:nl、ns、ze、ps和pl,分别表示“负大”、“负小”、“零”、“正小”和“正大”[5][6]。
模糊推理采用mamdani型模糊推理方法。
模糊规则设定如表 2 所示。
3.3模糊—pid联合控制仿真模型建立
根据公式(1)~(8)建立模糊控制的abs与pid控制的再生制动联合制动仿真模型[7][8],如图3所示,其内部的车辆模块(vehicle model)如图 4所示。
表 2 模糊规则
图 3 再生制动仿真模型
图 4 模糊-pid联合控制仿真车辆模块(vehicle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