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能力课时1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合集下载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3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3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3 (2)斜率的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 速度 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4 ______ _______ 的方向.
2.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速度 随 5 ______ (1) 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 时间 6 _______ □ 变化的规律.
7 (2)斜率的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追及和相遇问题
4.经检测,汽车 A 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 20 m/s 在平 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 40 s 停下来.现 A 在平直公路上以 20 m/s 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 180 m 处有一货车 B 以 6 m/s 的 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解析:如图 1-3-4,汽车 A 以 v0=20 m/s 的初速度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经 40 s 停下来. 据加速度公式可求出 a=-0.5 m/s2.当 A 车减为与 B 车同速时是 A 车逼近 B 车距离最近的时 刻,这时若能超过 B 车则相撞,反之则不能相撞.
【例 1】
如图 1-3-5 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
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 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1-3-5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在 t2 时刻相距最远 D.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思路分析 xt 图象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斜
解析:0~0.5 s 甲、乙运动方向相反,A 错误;在 vt图 象中,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 B 正确; 在 0~ 4 s 内,甲的速度始终为正,即始终向正方向运动,C 错误; 在 vt 图象中,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6 s 时斜 率均为负,所以 D 正确.

能力课1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能力课1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方法二 (函数法)
思路一:先求出在任意时刻 t 两物体间的距离 y=f(t),若 对任何 t 均存在 y=f(t)>0,则这两个物体永远不能相遇; 若存在某个时刻 t 使得 y=f(t)≤0,则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思路二:设两物体在 t 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 关于 t 的方程 f(t)=0,若方程 f(t)=0 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 两物体不能相遇;若方程 f(t)=0 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 个物体能相遇
答案 (1)2 s 6 m (2)12 m/s
-22-
考点一
考点二
规律总结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 (1)解题思路
(2)解题技巧 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 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因为这些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 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被追上前该物体是 否已经停止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关闭
第1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均为正,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第3 s内和第4 s内
图像的斜率相同,故第3 s内和第4 s内加速度相同,故B正确;“面积”表示位
移,A知.第第11 ss内内和和第第43ss内内的的位运移动大方小向相相等、反方向相反,位移不同,故C错误;根
据“B面.第积3”表s内示和位第移4,知s内0~的2 s加内速和0度~4相s内同的位移相同,而所用时间不同,则平 关闭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到vA=vB时,若 xA+x0<xB,则能追上;若xA+x0=xB,则恰好不相撞;若xA+x0>xB,则不能 追上。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C.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18 m
√D.汽车在3.5~5.5 s时间内的位移为10 m 图8
解析 由题图可知,汽车减速前的行驶速度为v0=10 m/s=36 km/h<40 km/h, 未超速,故A错误; 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ΔΔvt =5.58- -23.5 m/s2=3 m/s2,故 B 正确; 由题图可知,汽车减速过程不是做匀减速运动,因此由速度—时间图象不能
例2 (多选)(2018·全国卷Ⅱ·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3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 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3.函数法 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 =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 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4.图象法 (1)若用位移图象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 图象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2)若用速度图象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5.特别提醒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 停止运动.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象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 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和v-t图象分析和解决 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有:x-t图象和v-t图象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 条件的确定,求解极值等数学方法.
避免相撞的条件为x乙-x甲≤x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考点预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a -t 图像、xt -t 图像、v 2-x 图像等2. 追及相遇问题 【方法技巧与总结】 (1)a -t 图像由Δv =aΔt 可知图像中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如图甲所示. (2)xt-t 图像 由x =v 0t +12at 2可得x t =v 0+12at ,截距b 为初速度v 0,图像的斜率k 为12a ,如图乙所示.(3)v 2-x 图像由v 2-v 02=2ax 可知v 2=v 02+2ax ,截距b 为v 02,图像斜率k 为2a ,如图丙所示.(4)追及相遇问题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等量关系和位移等量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 区分x -t 图像和v -t 图像 题型二:用函数思想分析图像 题型三:图像间的相互转化 题型四: 公式法求解追及相遇问题题型五:图像法在追及相遇问题中的应用 【题型一】区分x -t 图像和v -t 图像 【典型例题】例1.(2023·西藏日喀则·统考一模)图(a )所示的医用智能机器人在巡视中沿医院走廊做直线运动,图(b )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后10s 的图线为曲线,其余为直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机器人在0-30s 内的位移大小为7mB .10-30s 内,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35m/sC .0-10s 内,机器人做加速直线运动D .机器人在5s 末的速度与15s 末的速度相同 【方法技巧与总结】1.无论x -t 图像、v -t 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图像的形状反映了x 与t 、v 与t 的函数关系,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2.x -t 图像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v -t 图像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并非相遇.3.位置坐标x -y 图像则能描述曲线运动,图线交点表示物体均经过该位置,但不一定相遇,因为不知道时间关系.练1.(2023·河北邢台·河北巨鹿中学校联考三模)高铁改变生活,地铁改变城市!地铁站距短需要频繁启停,为缩短区间的运行时间需要较大的启动加速度。

第一章专题一运动图像与追及、相遇问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一章专题一运动图像与追及、相遇问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1 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0~3 s 内乙物体的位移为 x 乙=2×3×4 m=6 m,C 错误;在 x-t 图像中,根据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可知,2~4 s 内甲的位移为 x 甲=-4 m-4 m=-8 m,即第 2 s 末到第 4 s 末甲的位移大小为 8 m,由 v-t 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可知,第 2 s 末到 第 4 s 末乙的位移大小为零,D 错误.
解析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1页
2.[对 a-t 图像的理解](多选)t=0 时刻,质点 P 从原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 速度 a 随时间 t 按图示的正弦曲线变化,周期为 2t0.在 0~3t0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t0 时,P 回到原点
B.t=2t0 时,P 的运动速度最小
A.4∶3 C.3∶2
B.3∶4 D.2∶3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9页
v2 解析:根据 v2=2ax 得 a=2x,因为初速度相等时,刹车的距离之比为 3∶4,则平均加 速度之比 a 有:a 无=4∶3,故 A 正确.
解析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0页
2.[对 v2-x 图像的理解]a、b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相同方向运动.图甲是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x-t 图像,图乙是 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 x-v2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公式可得 v0a=0,a1=4 m/s2,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 v2-v20=2ax,可得 x
11
1
1
=2av2-2av20,则乙中图像斜率为2a,纵轴的截距为-2av20,由此可得 v0b=8 m/s,a2=-4
m/s2.t=1.25 s 时,va=a1t=5 m/s,vb=v0b+a2t=3 m/s,A 错误;代入公式可得 t=1 s 时,va1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专题1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专题1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 2 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 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 飞机上跳下,在 t0 时刻打开降落伞,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在 3t0 时刻以速度 v2 着地.伞兵运动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4 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小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v1+v2 C.在 t0~3t0 的时间内,平均速度 v > 2 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 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专题: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基础再现· 深度思考
运动的图像 基础导引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追及与相遇问题
基础导引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一、运动的图象
【基础导引】
1.如图 1 所示是 a、b、c、d 四个物体 的 x-t 图象,则: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1)四个物体运动的起始坐标分别为:
1 s时两物体速度大小均 (3)图线 a、c 交点的意义为: 为2 m/s .
【知识梳理 】
1.对 x-t 图象的理解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 时间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的方向 . 2.对 v-t 图象的理解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速度 随 时间 变化的 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深度思考】 追及问题中, “刚好能追上”、 “刚好追不上”以及两物体间 有最大距离或最小距离的条件 是什么?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4讲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4讲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
3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1)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者若追上前者,后者速度必须不小于前 者。 ( ) (2)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zuìjìn)。
() (3)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二者间距时即
相遇。 ( ) (4)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 ) 答案 (1)√ (2)✕ (3)√ (4)√
4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
1.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
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追及相遇问题常见的情况(qíngkuàng)
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 (1)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必有xA-xB=x0,且vA=vB; (3)若使物体肯定不相撞,则由vA=vB时,xA-xB<x0,且之后vA≤vB。
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在此基础上 要掌握好两个基本解题思路: 思路一:先求出在任意时刻t两物体间的距离y=f(t),若对任何t,均存在f (t)>0,则这两个物体永远不能相遇;若存在某个时刻t,使得y=f(t)≤0,则这 两个物体能相遇。 思路二: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 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 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14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说明 (1)表中的Δx是开始追赶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

专题 运动图像 追击与相遇问题PPT课件

专题  运动图像 追击与相遇问题PPT课件
15
追及与相遇
三.追及与相遇等问题
12.追及与问相题遇的问两题类的情概况述: :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
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离越来 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 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v
2、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图像的截距的物理意义:
O
t
横轴上的截距表示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纵轴上的截距表
示计时起点时,质点的速度值。
4、图像相交的物理意义:
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图线与横轴相交,
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9
2、图 3、图像 4、两图像 5、与运动的
6、图像和坐标包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2
位移时间(S-t)图像
一.s—t图象
1、图象意义:反映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意义:
s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该时刻物体瞬时 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O
t
3、图像截距的物理意义: 横轴上的截距表示该时刻质点的位移为零;纵轴上的截距 表示计时起点时,质点的位置坐标。
思4 考:
位移时间(S-t)图像
想一想: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怎样找
出相遇前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
S/m
0 t1 t2 t3 t/s
例题5讲解
例题讲解
1、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 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 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第一章专题1运动的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第一章专题1运动的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0+Δv= 1 ×6×6 m/s=18 m/s,选项A错误,B正确;因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其v-t图
2 二、 第一个人物——郑伯。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像如图所示,可知平均速度大于9 m/s,位移大于54 m,故选项C、D错误。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像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甲所示)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乙所示) (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 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3.应用运动图像的三点注意 (1)无论是x-t图像还是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t图像和v-t图像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t图像和v-t图像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表示
1 2
a,所以v0=20
m/s,a=-5
m/s2,A、B均错;由v=v0+at得当v=0时,t=4
s,C错;由
x=v0t+
at 2 2
得当t=2时,x=30
m,D对。
解题感悟 1.解题技巧 图像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 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图像的意义。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注意 在物理图象中,只要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乘积恰好是另
一个物理量,那么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就代表这个物理量的大
小。如x=vt,则v-t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即为位移的大小。
第11页,本讲稿共32页
典例1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每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 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 m/s2,则 ( )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5 m/s
B.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 m/s C.小球是从5 m高处自由下落的 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第12页,本讲稿共32页
解析 由v-t图象可知,小球第一次反弹离开地面时速度大小为3 m/s,A项
错误;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Δv=v'-v=-3 m/s-5 m/s=-8 m/s,B项错误;由小球落
②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
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 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典例2 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 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2的加速
(7)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二者之距时即相
遇。 ( )
答案 (1)✕ (2)✕ (3)√ (4)✕ (5)✕ (6)√ (7)√
第6页,本讲稿共32页
2.(多选)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段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 可得 ( ) A.前5 s内汽车的加速度 B.10~25 s内汽车的位移

第一章 第4讲 运动图像和追击相遇问题 第1课时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运动图像和追击相遇问题 第1课时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6.无人机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
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像为反比例曲线。该图像模拟某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的滑动情景,取重力
加速度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D
A.物块在4s后某一时刻静止
B.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0m/s
C.物块运动的位移大小为60m
D.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3

[课时跟踪检测]
4.(多选)甲车和乙车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运
窗外美丽的海景。设列车从高崎站至集美学村站做直线运动,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总位移为x,总时间为t0,最大速度为vm,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加速运动时间大于减速运动时间
B.从高崎站至集美学村站的平均速度为

C.匀速运动时间为 -t0



D.加速运动时间为 -t0
B.a、b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物体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物体c一定做曲线运动
必备基础知识
2.vt图像的信息
类型(二)
速度--时间(v-t)图像
类型(一)
2.vt图像的信息
位移--时间(x-t)图像
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
x-t图像
v-t图像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
线
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3节 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3节 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小明同学的求解过程如下: (1)因为 v 甲>v 乙,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甲、乙两车距离 越来越大,当 v 甲=v 乙时,两车相距最远,对甲车有:v 乙 =v 甲-at. 解得 t=5 s. 1 两车距离最大 Δx=x 甲-x 乙=v 甲 t- at2-v 乙 t=2.5 m. 2
第一章
第3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越大的加速度也越 大,CE 段加速度最大,B 错误. (3)由图像可知,质点在 OD 段一直沿正方向运动, 而 DE 段做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D 点所表示的 状态离出发点最远,C 错误.
【答案】 D
第一章
第3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二、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 规律方法 1.对追及过程的分析 首先要弄清追者和被追者的运动情况,如二者各做 什么性质的运动,二者的速度如何变化的,二者之间的 距离如何变化等.设追者速度 v1、位移 x1,被追者速度 v2、位移 x2.
第一章
第3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1)若 v1<v2 不可能追上,二者间距离越来越大. (2)若 v1>v2,二者间距离越来越小,可能追上. 2.相遇(或追上)的条件 (1)位移关系:x1=x2 或 x1=x0+x2,相对于某参考点 有相同的位移. (2)速度关系:v1≥v2.第一章ຫໍສະໝຸດ 第3节高考调研【解析】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第(1)问小明同学的解法是正确的,第(2)
问小明的解法是不全面的.因为乙车追上甲车有两种可 能:一是甲车先减速到零停止,乙车与已静止的甲车相 遇. 二是甲车还没停下来,乙车就追上甲车. 甲车减速到零需要时间 t1, v甲 t1= a =25 s.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课件(人教版):专题1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共29张PPT)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课件(人教版):专题1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共29张PPT)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 小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关系”。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3.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 xA+x0<xB,则能追上;若vA=vB时,xA+x0=xB,则恰好不 相撞;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
解析:利用 v -t 图象求解,先作 A、B 两车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设经过 t 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 A 车有 vA=v′=v0-2at, 对 B 车有 vB=v′=at,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t=3va0。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识图”能力的考查 考点二 对“用图”能力的考查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识图”能力的考查
1.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 随 时间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的大小 。 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的方向 。 (3)两种特殊的x 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 t图象是 一条倾斜的直线 。 ②若x 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 静止 状态。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
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x甲






L1
x甲'

浙江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素养提升课一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浙江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素养提升课一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对点练 4】 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运 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乙两车同时从静止开始出发 B.在 t=2 s 时乙车追上甲车
√C.在 t=4 s 时乙车追上甲车
D.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可能相遇两次
解析:由图象可知,乙车比甲车迟 1 s 出发,故 A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 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 t=2 s 时,甲车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 则知该时刻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故 B 错误;在 0~4 s 内,甲车的位移 x 甲 =12×8×4 m=16 m,乙车的位移 x 乙=12×(1+3)×8 m=16 m,所以 x 甲= x 乙,两者又是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运动的,则在 t=4 s 时乙车追上甲车, 故 C 正确;在 t=4 s 时乙车追上甲车,由于 t=4 s 时刻以后,甲车的速度比 乙车的速度大,两车不可能再相遇,所以两车只相遇一次,故 D 错误。
解析: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速度最大处的加速度为 0, 故 A 错误;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故在 t=6 s 时,其加速度方向发生 变化,故 B 错误;v-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题中可通过数 格子粗略估算位移大小,由题图可知前 6 s 的位移小于后 6 s 的位移,故 C 错误;这里摩托车的速度始终为正值,故其运动方向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故 D 正确。
【对点练 1】 (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t1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 0 到 t1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 t1 到 t2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 t1 到 t2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
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图1
突破一
突破二
解析
在下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
μmgcos θ=ma,故加速度保持不变,所以选项 D 错误;物块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t 图像应为一条倾斜直线,故选项 C 1 2 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x=v0t+ at ,所以 s-t 2 图像应为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项 B 正确;下降的 高度 h=ssin θ,故 h-t 图像与 s-t 图像相似,所以选项 A 错误。 答案 B
突破一
突破二
类型二
图像信息类问题
(1)一般在解答题中,对某一物理情景给出某一物理量的具体 变化图像,由图像提取相关信息从而对问题做出分析解答。 (2)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根据物理情景中遵循的规律,由图像提 取信息和有关数据,根据对应的规律公式对问题做出正确的 解答。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一
C.v1、v2、v3和v4中v3最大
D.在 ac 段一定存在一个时刻,此时刻 的瞬时速度等于v4
图3
突破一
突破二
解析
x-t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速度,Oa段和cd段的加
速度均为 0,选项 A错误;连接 ac ,ac段斜率小于 Od 段斜率,
则 v2 不 可 能 等 于 v4 , 选 项 B 错 误 ; 由 图 像 斜 率 可 知
突破一
突破二
[变式训练] 2.[对x-t图像的考查](多选)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其位移随 时间 t的变化关系如图 3 所示, Oa段和 cd段为直线、 ac段为
曲线, Oa段的平均速度为 v1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v2 ,cd段
的平均速度为v3,Od段平均速度为v4,则( A.Oa段的加速度小于cd段的加速度 B.v2可能等于v4 )
突破一
突破二
应用运动图像解题“六看”
x-t图像纵轴表示位移 (1)看“轴” v-t图像纵轴表示速度 x-t图像上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看“线” v-t图像上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x-t图像上斜率表示速度 (3)看“斜率” v-t图像上斜率表示加速度
突破一
突破二
[变式训练] 5.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 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 x,从着陆到 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 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 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x A.v= t 2x C.v> t 2x B.v= t x 2x D. t <v< t )
出的加速度-时间 (a - t) 图像和位移-时
间(x-t)图像中正确的是( )
图6
突破一
突破二
解析
由题图可知,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继续向前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2~3 s内做反方向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3~5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0.5 m/s2,选项A正确,B错误;0~5 s内,v-t图像
突破一 突破二
解析
乙在t=0到t=0.5 s之间沿x轴负方向运动,在t=0.5 s到t
=1 s之间沿x轴正方向运动,而甲在t=0到t=1 s之间沿x轴正 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v-t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
示位移可知,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选项B正确;
甲在 t = 0 到 t = 4 s 之间一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 C 错误; 甲、乙在 t = 6 s 时的加速度均为负值,方向相同,选项 D 正 确。 答案 BD
v-t 图像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
相遇 的位置 物体此时刻_______
速度 是相 物体此时刻的_______
同的,不一定相遇 ⑥表示 t1 时刻物体的速度 v1 ⑦与④平行,表示加速度
⑥表示 t1 时刻的位移 x1 ⑦与④平行,表示速度
相同 ______
相同 ______
突破一
突破二
2.对v-t图像的“三点”提醒 (1)v-t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 示加速度的方向。
突破一
突破二
类型三
多种图像间的转换问题
对题目中所给图像进行必要的转化,然后根据转化后的运动 图像分析问题。应对关键是如何从已给图像中分析出物体的 运动特征,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起始时刻的物理状态(初位 置、初速度)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突破一
突破二
[ 例 3]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v-t 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突破二
[例2](2015·广东理综,13)甲、乙两人同
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 前 1 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2 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2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1) 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物理 规律确定所需的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 (2) 根据题意,找出两物理量的制约关系,结合具体的物理过 程和相应的物理规律作出函数图像。 (3) 由所作图像结合题意,运用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和推 理,从而找出相应的变化规律,再结合相应的数学工具 ( 即方 程)求出相应的物理量。
v2<v4<v1<v3,则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突破一
突破二
3.[对v-t图像的考查](多选)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 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4所示。则( )
图4
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t=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和为零,故t=5 s时物体处于位移为零处,
选项C、D错误。 答案 A
突破一
突破二
类型四
v-t 图像的妙用
(1)对于实际问题在无法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的情况下,用图像 法则会使思路豁然开朗。 (2)运用图像法时,要结合具体的物理过程和相应的物理规律 作出函数图像, 再结合相应的数学工具(即方程)求出相应的物 理量。
突破一
突破二
[例1]
(2014·江苏单科,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
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突破一
突破二
解析
由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2 t =2a1x,可知 v-
x 图像应为开口向 x 轴正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项 C、
(2)v-t图像在t轴上方表示速度为正,物体沿正方向运动;
v-t图像在t轴下方表示速度为负,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3)v-t图像与t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 的位移。图像在t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图像在t轴下方, 表示位移为负。若图像与时间轴有交点,则物体在该段时 间内的总位移为上、下“面积”的代数和。
能力课时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一 两种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1.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的区别
x-t 图像 v-t 图像
突破一
突破二
x-t 图像
v-t 图像
匀速直线 ①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 匀加速直线 ①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
速度 运动,斜率表示_______
突破二
3.图像题目的类型及应对策略 类型一 图像选择类问题
(1)依据某一物理过程, 设计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位移、 高度、 速度等 ) 变化的几个图像或此物理过程中某几个物理量随某 一量的变化图像,从中判断其正误。 (2)解决该类问题一般依据物理过程,运用对应规律,确定某 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选项的正确与否。
突破一
突破二
[例4]
(2014·安徽理综,15)如图7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
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 MN 是通过椭圆中心 O 点 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 M 点出发,初速率为 v0 ,沿管道
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
由 M 点以初速率 v0 出发,而沿管道 MQN 运动,到 N 点的速 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A.v1=v2 ,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
突破一
突破二
解析
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绝对值反映速度大小,在 0.2~
0.5小时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甲图像斜 率大于乙图像斜率,说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选项A错
误, B 正确;由位移-时间图像可以看出在 0.6 ~ 0.8 小时内甲
的位移比乙的大,故选项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像看出在t= 0.5小时时,甲在x=10 km处,而乙在x=8 km处,进一步得出 在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选项D错误。 答案 B
图7
)
突破一
突破二
解析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小球两次到达 N 点速率相同,
即 v1=v2=v0,画出小球由 M→P→N 及由 M→Q→N 的速率 -时间图像如图中Ⅰ、Ⅱ所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 表示小球的路程,两次的路程相等,故 t1>t2,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突破一
突破二
运用图像解答物理问题的“三个”步骤
图像转换问题的“三个”关键点 (1)注意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像转换。 (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