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
简单介绍宋代的五大名窑及其产品的艺术特点。
简单介绍宋代的五大名窑及其产品
的艺术特点。
宋代五大名窑,包括白瓷、青花、釉里红、官窑和元素窑。
一、白瓷:白瓷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其特点是胎体细腻,釉质温润,釉面微灰或无釉,色泽晶莹剔透,表面光洁无瑕,凝重厚重,古朴典雅,浑然天成。
二、青花:青花是宋代瓷器中最有名气的一种,它的特点是釉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釉色淡绿而不淡,烧制时把蓝色釉料浓稠地涂抹在白胎上,以衬托出画花的生动活泼,使之具有青色的神采,令人难忘。
三、釉里红:釉里红的特点是釉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且呈现出淡红色。
它采用紫红色釉料,在白胎上施展技巧,把釉料整体涂抹在白胎上,形成淡紫红色的釉面,使作品具有古朴、淡雅的风格。
四、官窑:官窑是宋代官府专门烧制瓷器的窑口,它的特点是胎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色泽温润,釉色淡而不淡,烧制时釉料统一浓稠地涂抹在白胎上,处理精细,烧制精致,它的细腻、淡雅的风格使官府的器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五、元素窑:元素窑是宋代烧制青瓷的窑口,它的特点是釉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釉色淡而不淡,烧制时釉料统一浓稠地涂抹在白胎上,处理精细,烧制精致,有一种自然的风格,以及独特的现代感。
五大名窑的内容
五大名窑的内容
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它们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而闻名于世。
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青瓷闻名。
汝窑的青瓷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釉面温润如玉,釉层薄而均匀,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
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宋官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官窑的瓷器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多种,釉面质感细腻,釉层肥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哥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青瓷和黑瓷为主。
哥窑的瓷器釉面有开片纹理,称为“金丝铁线”,釉色有粉青、灰青、米黄等多种。
钧窑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钧瓷而闻名。
钧瓷的釉色以天青色、月白色、紫红色等为主,釉面有蚯蚓走泥纹、蟹爪纹等独特的纹理。
定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
定窑的白瓷釉色洁白如雪,胎质细腻,器型规整,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美誉。
总之,五大名窑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釉色和纹理而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陶瓷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五大名窑名词解释
宋代五大名窑名词解释宋代五大名窑名词解释一、两宋时期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此时期可以划分为南宋和北宋两个时期。
二、名窑名窑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内制作的陶瓷窑口和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文化价值。
在宋代,有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和定窑。
三、汝窑1. 名词解释汝窑是宋代最有名的窑口之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一带。
汝窑以其青瓷和白釉瓷闻名于世,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窑口之一。
汝窑在宋代北方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以制作素雅的青瓷和白瓷为特点。
2. 示例汝窑青瓷:以清新自然的釉色和细腻的施釉技巧著称,器物形态多样,包括如碗、盘、壶、罐等。
例如,汝窑青瓷碗,釉面光滑如玉,胎体洁白,非常精美,是宋代汝窑的代表作品之一。
1. 名词解释官窑是指北宋皇室和官府主办的窑口,主要生产供皇室和官府使用的瓷器。
官窑被视为宋代陶瓷的高峰之一,很多产品在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平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2. 示例官窑瓷器:官窑所制的瓷器,品质精良,工艺复杂,装饰华丽,常常以瓷器刻花为特点。
例如,官窑刻花瓷碗,碗体纤薄,胎体洁白,以莲瓣和卷草纹为主题的刻花装饰精美,充分展示了宋代官窑的工艺水平。
五、钧窑1. 名词解释钧窑是指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一带的窑口,以制作釉色浓艳的青瓷闻名于世。
钧窑的青瓷釉色独特,常常呈现出深蓝色、天蓝色和淡黄色等多种色彩,钧窑的工艺水平非常高。
2. 示例钧窑青瓷盘:钧窑制作的青瓷盘,釉色浓郁,常呈现出深蓝色或天蓝色,表面平整光滑,釉面如镜,十分精美。
例如,钧窑青瓷盘上绘有山水图案,画风清新,色彩协调,给人以高雅的审美享受。
1. 名词解释哥窑是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一带的窑口,以制作白瓷闻名。
哥窑的白瓷制作工艺精细,非常著名。
哥窑的白瓷以其纯白、细腻、温润的质地而受到广泛赞誉。
2. 示例哥窑白瓷碗:哥窑制作的白瓷碗,胎体洁白,通透如玉,釉面细腻光滑,触感温润。
例如,哥窑白瓷碗的碗身曲线优美,通常以窄腰和宽口设计,整体显得非常雅致。
宋代五大名窑
26024/7/4
2 官窑
官窑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 (赵构)时期奉旨设 置的新官窑,窑址
至今没有发现 01
色取粉青为上,淡 白次之,油绿最下
04
官窑瓷器胎体较厚, 天青釉色,开片较
多
02
纹取冰裂、鳝血为 上,梅花片墨纹次 之,细碎纹最下
05
官窑瓷器胎体较厚, 天青釉色,开片较
多
03
" 所谓"紫的黑瓷产区,以产黑瓷而著称于世。建窑黑瓷胎质厚 重坚致,胎色呈灰黑或褐色。釉色乌黑如漆,釉面有光泽,釉下气泡 密集。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以兔毫、油滴、鹧鸪 斑等最为多见。建窑黑瓷在宋代非常流行,除了作为饮茶斗茶之用外, 还作为贡品进宫
210424/7/4
6 吉州窑
吉州窑
210624/7/4
7 耀州窑
耀州窑
耀州窑是宋代著名的青瓷产区之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青 瓷的胎质细腻坚致,胎色灰白或灰黄。釉色以青绿色为主,釉面有光泽。 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以刻花最为著名。耀州窑青瓷在 北宋时期为宫廷烧制御用器皿,南宋以后也烧制民间用器
以上是宋代五大名窑和另外三个著名窑口的简介。这些窑口在中国陶瓷史 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产品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发展方向,而且对 后世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
01
汝窑
02
官窑
03
哥窑
04
钧窑
05
定窑
06 吉州窑
07 耀州窑
宋代五大名窑
01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 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 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 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
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
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
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
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
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
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定窑名瓷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古属定州,故名。
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
五大窑
A
19
A
20A21A来自22A23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 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 有开裂或呈冰片状, “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 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 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 色。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 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
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A”。
6
A
7
A
8
A
9
A
10
支钉
A
11
官窑
官府经营的瓷窑,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 瓷器。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北宋官窑在京城汴京(今河南 开封),南宋官窑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凤凰山),故又有 “旧管”和”新官”之分。“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 没有发现。
A
12
A
13
A
14
哥窑
宋五大名窑之一,其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晚期,产 地为浙江龙泉,至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 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全为宫廷用瓷的 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哥窑胎色黑褐,釉层冰裂,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 由于胎色较黑及高温下器物口沿釉汁流泻而隐显胎色, 故有“紫口铁足”之说;釉层开片有粗有细,较细者谓 之“百圾碎”。纹线为黑黄相间,俗称“金丝铁线”。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天青釉莲花碗,北宋时烧制,现已失传。
这件瓷器主要装饰有莲花纹,通体满釉,碗口以下有5道细开片,口沿稍残,底足略残,应为民间用瓷。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盘、碗、碟、洗等多为残器。
因此,我们认为宋代瓷器应该是单色釉为主,无纹饰者极少,而且多为皇室用瓷。
只有汝窑在其产品中具备了“五色”,即天青、粉青、月白、天蓝、淡绿;而官窑也仅在天青一种釉色上达到了高度艺术化。
我国古代对于青瓷的称呼多样,如:青瓷、黑瓷、青白瓷、秘色瓷、哥釉等等。
汝窑、官窑、哥窑都属青瓷系统,但因为宋代“汝、官、哥、钧”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将汝、官、哥、钧并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但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应该是指宋代官办和民办两大瓷窑系统,即所谓的“汝、官、哥、钧、定”,而钧窑则不在其内。
我国古代,通常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工艺品称之为“国粹”。
可以说,宋代的瓷器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其造型来说,不但大量烧制酒具,还广泛烧制各式日用品,不仅如此,宋瓷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比如:将梅瓶改变成执壶,在瓶身加以点缀,使得宋代的梅瓶更加别具一格;又比如:杯托的设计也突破了唐朝的传统,发展为杯形托,别致美观;再比如:在饮食器皿中的创新更加值得一提,宋代出现了成套的茶具,如:茶碾、茶罗、茶匙、茶瓶、茶盏等。
哥窑青瓷在我国南方是较为少见的,仅在广东地区有所发现。
它仿造前代名窑中的产品,既追求它的形式,又追求它的质感,更追求器物表现出的意境,甚至还会在花果、瓜果之类上面做一些文章。
除了哥窑外,北宋另一著名青瓷窑——汝窑也是非常精美。
汝窑的胎体薄,而且非常均匀,不会出现大的器物上厚下薄的情况,而且大多数汝窑瓷器都是经过二次烧制而成的。
由于汝窑每一次出土的文物都只有几件或十几件,在宋代文献中也很难查到相关的记载,因此对汝窑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考古学的阶段。
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1、龙泉官窑窑址在今龙泉市大窑、溪口一带。
龙泉官窑是与杭州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并驾齐驱的南宋三大官窑之一,且龙泉官窑是南宋宫廷首设的第一座官窑。
龙泉官窑建造在先,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建造在后。
后者是在吸收了龙泉官窑先进的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2、哥窑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龙泉市境内。
开片是哥窑的重要特征,哥窑瓷化腐朽为神奇,有意识地控制并强调开片,造成一种缺陷美,打破了单色釉瓷的平衡与单调。
哥窑器的纹片大的如冰裂纹,小的如鱼子状,以大器小片和小器大片为贵。
传世哥窑器以小片纹居多。
片纹除黑色以外还有黄色红色等几种。
釉色以灰青、月白,还有粉青、米色、青黄等。
3、宋汝窑瓷专为北宋宫廷烧制,传世品不足百枚,在明、清时代就相当珍贵。
据近年查实,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一带,曾有完整的器物及碎片出土。
胎土陶练得很干净,胎质细密而坚致。
胎色带深浅不同的灰褐色,近似香灰,故俗称“香灰胎”,与北宋官窑的胎色接近。
釉质有透明与不透明的两种,以透明为多,釉面一半无光泽。
釉面基本都有开片,釉色以粉青为主,另有天青和卵青等色。
4、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一带。
宋时曲阳县属定州,故称定窑。
胎骨细腻洁白又轻盈秀美,是定窑白瓷的重要特点。
定窑白瓷之白色不像南方景德镇青瓷的白种含青。
而是带暖色调的白种含黄。
这种白色与东方女性的肤色有相似之处,被称为女性美的颜色。
在北宋中期,定窑白瓷因其精美而一度选为宫廷用瓷,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定窑的发展。
5、均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神垕镇。
宋钧窑瓷的胎骨厚重,色泽浓郁,因而不宜做餐具,传世品中多为各类陈设瓷,器物中以各种花盆和盆托为多。
器物中另有三足炉、鼓式洗、葵花式单把洗、单把圆洗、蟠桃核笔洗、莲花式大碗、海棠式盘、圆盘、如意枕、长方枕等。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一、官窑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在琳琅眩目的中国瓷器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朴人眉于,被视为瑰宝。
官瓷是官办瓷窑制器,专供皇家使用,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的宫廷御瓷,权臣贵胄也只能望瓷兴叹,可见而不可及。
因而高贵、难得便成为人们对北宋官瓷的第一印象。
相传官窑造出以后,宫里的太监便来检查,发现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
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宫里,供皇室使用。
正因为这个,所以,官窑存世量极少。
特点:1、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2、官府经营的瓷窑。
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瓷器。
元代景德镇官窑称“枢府窑”。
明清景德镇官窑,近代常以帝王年号分别命名,如;“宣德窑”、“成化窑”、“康熙窑”等。
明清官窑亦称“御窑”,存世量极少。
3、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二、汝窑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
窑址在河南汝州神垕镇(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中国五大名窑六大窑系
中国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一、钧窑1、时间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钧瓷始烧于唐代,在宋代成就了第一个瓷器烧制的艺术高峰。
2、地点钧窑的故乡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以市辖的神垕镇一带的窑厂最为集中和著名,目前禹州市境内发现古钧窑址147处,经专家认定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窑炉就有260多座.3、产品特点钧瓷造型古朴端庄,器型规整,胎壁厚薄匀称。
钧瓷的窑变花釉,色彩丰富,釉层晶莹,釉中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争艳,辉映竞芳.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因釉层厚和烧成温度等原因,出现多种流纹,进一步增强了釉面装饰的效果,比较常见且为人们欣赏的是蚯蚓走泥纹、冰片纹、莬丝纹等。
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特殊美感和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二、汝窑1、时间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
2、地点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3、产品特点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
三、官窑1、时间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官瓷是北宋末年宫廷官窑烧制的御用瓷器。
2、地点3、产品特点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五 大 名 窑
官窑简介:
►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据文献记载, 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 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 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 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 窑。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定窑简介:
►定
瓷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 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 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 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 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 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 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 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五大名窑
中国五大名窑简介
宋代五大名窑 分别为:钧窑 、汝窑 、 官窑、 定窑、 哥窑。中国五大名窑是正式开 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 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实用 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不同 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 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歌窑简介:
►
哥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 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 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 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 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 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南宋人叶寘的 《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 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 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 《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 宋代修内司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高峰,名窑辈出,品类繁多,当时最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它们各有特点,争奇斗艳,为祖国的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官窑官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官窑是由官府置窑烧造瓷器而得名,宋代有北宋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浙江杭州官窑之别,一般指南宋官窑器。
南宋官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优良传统,结合宋代艺术饮茶风行的现状,产品由原来的薄釉青瓷发展成为厚釉青瓷。
在装饰上创造性地运用“开片”、“紫口铁足”等艺术手段,独创了碎纹艺术釉。
北宋官窑迄今尚未发现窑址。
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满足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用瓷需要,先后建立了修内司官和郊坛官窑。
历代对官窑评价很高,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有识之者。
”南宋官窑制品造型端庄,线条挺健,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多种,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冰。
其釉面上布满纹片,这种釉面裂纹原是瓷器上的一种缺陷,后却成为别具一格的装饰方法,因而名噪一时。
纹片形状有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以冰裂鳝血纹为上,梅花片,墨纹片次之。
这种瓷器的底足部为铁褐色,口部隐呈紫色,称为“紫口铁足”。
典型的官窑器,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
釉层中还攒聚着的重要特征之一。
官窑器物除了碗、盘、瓶、洗、沪外,仿商、周、秦、汉铜器及玉器者甚多,这是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复古风气的影响。
这类仿古器物是宫廷的陈设和观赏品。
由于修内司官窑迄今尚未发现窑址,有的古陶瓷学家认为,传世哥窑就是南宋修内司官窑产品,这一论断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定窑定窑是继邢窑之后的著名的白瓷窑场,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
始于唐朝晚期,终烧于元。
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兼烧绿釉、黑釉、褐釉。
首创覆烧法。
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于下白。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是指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和定窑。
钧窑,因窑变时釉色为红、紫二色,故名“钧”。
其釉色为一绝,浓淡兼备,有似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县,宋代属钧州,故名。
始于唐,盛于北宋,金元明清仍有制作,以元代品质最好,其中以宋代八卦纹片称绝。
汝窑,宋代属汝州,故名。
因临近汝河而得名。
它创烧于北宋晚期,是继定窑之后,北方地区的另一个著名瓷场。
官窑,宋代属官府所设之窑,又称“修内司官窑”。
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故名。
创烧于隋,兴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早期以烧青瓷为主,宋代创覆烧法,盘、碗、瓶、洗等各式器皿无所不备,其中的茶叶末釉色调清亮而美如碧玉,为宫廷垄断,多作为供器。
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因此地盛产汝瓷而得名。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胎呈灰色,深灰色,俗称香灰胎,釉为天青色,多数为豆绿色,釉面滋润细腻,有明显酥油感觉。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盘、碗、洗、尊等为主。
主要用于装饰,还有为数不少的陈设品和日用品。
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宋时属定州,故名。
唐代已烧制白瓷,至宋代更有进步,胎薄质细,釉色润泽,白中略带粉红,有的器物上还印有“枢府”字样。
除烧白瓷外,还大量生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
官窑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宋代属官府设立的专烧贡瓷的窑场。
前人记载定窑“底有纹章,悉不施釉,足卷而釉露,紫口铁足”,是判断定窑是否为官窑的重要依据。
目前发现的南宋官窑瓷器有碗、盘、洗、盆、壶、瓶等器物,造型典雅秀美,胎薄釉润,质如碧玉,釉色青翠华滋,足底有粉状支钉痕,是南宋修内司官窑器的典型特征。
南宋官窑胎体较薄,釉层较厚,釉色滋润柔和,如同美玉。
釉面上常有少量泪痕,称为“蟹爪纹”。
修内司官窑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珍品,其工艺技术水平很高,与北宋官窑器相比,在胎质、釉色、造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哥窑是产于江西省修水县的一个瓷窑,有人也把它叫做“章窑”,又叫“龙泉窑”,是继北宋官窑后为宫廷烧制的瓷器。
简述宋瓷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
简述宋瓷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
宋瓷五大名窑是中国宋代时期最具代表性和最为著名的五大瓷窑,分别为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和哥窑。
它们在中国瓷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艺术特点和成就如下:1. 汝窑:汝窑以其宏伟壮丽的青瓷而著称,采用高温的烧制技术,呈现出墨绿色的釉面。
汝窑的特点是胎体坚实,釉色莹润,器型优美,简洁朴实,造型大胆,装饰简约典雅。
代表作品有官窑的青瓷盖罐、花瓶等。
2. 官窑:官窑是宋代官方瓷窑,因得到官府的保护而得名。
官窑采用精细的瓷土和特殊的釉料,烧制出细腻的瓷器。
它的特点是釉色鲜亮,釉面光洁如玉,装饰丰富多样,以粉彩、青花等技法为主。
代表作品有汝窑的刻花盖罐、青瓷盘等。
3. 钧窑:钧窑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饰而著名,釉色多变,如蓝紫色、紫红色等。
钧窑的特点是器形端庄雅致,釉底均匀渗透,釉色温润丰富。
代表作品有青瓷碗、瓶等。
4. 定窑:定窑是以白瓷而著称,以其纯净白皙的釉面和纤细的胎体而受到赞誉。
定窑的特点是胎体纤细、薄透,釉色洁白明亮,装饰简约精美。
代表作品有白瓷碗、盘等。
5. 哥窑:哥窑以其独特的斑点装饰而著名,釉面上覆盖着大小不一的斑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哥窑的特点是釉面晶莹剔透,斑点分布自然均匀,造型优美,装饰简单大方。
代表作品有斑点瓶、碗等。
这五大名窑在宋代的瓷器制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后来的瓷器制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艺术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宋代瓷器制作的高度技术和精湛工艺,展现了宋代瓷器的丰富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这些窑口所生产的瓷器,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瓷器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赞赏。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古代五大官窑一般来说,指的是宋代的五大名窑,它们的分别为: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古代五大官窑各自的特点分别如下:1、汝窑:为五大官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
汝窑的艺术特征是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
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
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
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传世代表作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及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等。
2、官窑: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建立,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
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官窑瓷器的艺术特征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传世代表作有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青釉圆洗等。
3、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哥窑的艺术特征为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
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
“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
宋代五大名窑介绍
宋代五大名窑介绍
在宋代,中国陶瓷产业达到了一个高峰。
下面是宋代五大名窑的介绍:
1. 青瓷窑:青瓷窑以河北定州为中心,制造出了许多著名的青瓷作品。
青瓷窑的特点是采用高温烧制技术,制作出颜色深浅相间、釉面光洁的青瓷器物。
它们以简约、素雅而闻名。
2. 官窑:官窑位于河南开封,在宋代时享有皇家供奉之地的特权。
官窑主要生产白瓷和官窑瓷器,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精确的形状和纹饰,釉面晶莹剔透,被誉为“皇家瓷”。
3. 镇窑: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是宋代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窑场之一。
镇窑以制作瓷器而闻名,其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青瓷、黑瓷、青花瓷等。
镇窑的瓷器注重线条流畅和华丽的装饰,被誉为“瓷器之乡”。
4. 汝窑:汝窑位于河南平顶山市,是宋代最重要的窑场之一。
汝窑以其独特的青灰釉和朴实的造型而著名。
它们的瓷器在形制上注重自然流畅,釉面质朴而典雅。
5. 高台窑:高台窑位于江西临川,以制作青绿釉陶瓷而闻名。
高台窑的瓷器具有独特的釉色和纹饰,通常采用浅底、高圈、薄胚的设计。
这些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艳丽,技术水平相当高。
这些宋代五大名窑给中国陶瓷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对后来的历代瓷器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五大名窑
中国五大名窑中国五大名窑,又称宋代(北宋)五大名窑,是指中国宋代建立的烧制瓷器的五大瓷窑。
它们是定窑、哥窑、官窑、钧窑和汝窑。
# 1.定窑- 窑址位于现在的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燕山村一带。
- 始于唐终于元。
以白瓷闻名,色泽洁白,不太透明。
也有黑、酱、绿釉体。
- 定窑遗址于1934年被北平大学教授叶麟趾先生发现,1941年日本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根据这一个线索,又对涧磁村进行了调查,证明涧磁村就是宋定窑白瓷的主要产地。
- 近几年来河北省投资近千万元对遗址进行保护,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定窑-白釉划花游鹅纹碗# 2.哥窑- 哥窑又名哥哥窑、琉田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之一,为宋代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章生一的弟弟章生二在龙泉也有瓷窑,叫弟窑。
- 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
有开片。
- 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
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
- 哥窑瓷开片(裂纹),有冰裂、梅花片、墨纹、细碎纹等形状。
-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哥窑瓷“以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
纹取冰裂、鳝血、铁足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
哥窑-米色釉黄贯耳壶# 3.官窑- 官窑广义是指朝廷开设的窑场,狭义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开设的瓷窑场。
官窑产品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没落了。
- 宋朝官窑分做两个地方,一为北宋的汴京官窑,一为南宋南迁后高宗在杭州所另立的新窑“杭州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
- 汴京官窑瓷器土脉细润、紫色,体薄,紫口铁足。
大观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大绿三色;政和以后的官窑瓷釉只青带粉红色,但是有不同浓淡。
- 宋朝迁都临安后,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建立新官窑。
修内司郊坛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色,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特点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摘要:一、概述宋代五大名窑二、钧窑特点:釉色独特,五彩斑斓三、汝窑特点:釉色青翠,质地细腻四、官窑特点:端庄大气,皇家风范五、哥窑特点:釉色厚实,纹理清晰六、定窑特点:釉色洁白,工艺精湛七、总结:宋代五大名窑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正文: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宋代五大名窑堪称巅峰之作。
它们分别是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和定窑。
这五大名窑各具特色,共同引领了我国瓷器工艺和审美潮流。
钧窑以其独特的釉色闻名于世。
其釉色丰富多样,五彩斑斓,色彩交融,变化万千。
钧窑瓷器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重又不失灵动的感觉。
汝窑的瓷器以青翠的釉色和细腻的质地著称。
汝窑瓷器选料讲究,制作工艺精湛,堪称巧夺天工。
其器型多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端庄典雅,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官窑作为皇家专用窑,以端庄大气、皇家风范为特点。
官窑瓷器工艺精湛,器型规整,图案精美。
其釉色以青、白为主,展现出高贵、庄重的气质。
哥窑瓷器釉色厚实,纹理清晰。
哥窑的釉色多为青色,釉面伴有细腻的开片纹理,给人一种古朴、庄重之感。
哥窑瓷器的器型多样,有瓶、罐、盘、碗等,皆为实用器。
定窑瓷器以洁白釉色和精湛工艺著称。
定窑瓷器多为白瓷,釉色洁白如玉,质地细腻。
其器型丰富多样,有瓶、罐、盘、碗等,尤以定窑白瓷盘最为著名。
定窑瓷器的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我国瓷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总之,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各具特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它们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瓷器工艺的繁荣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五大名窑
河北曲阳定窑
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以其奔逸典雅的纹饰及“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而闻名世界,主要产地在今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为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
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恰似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
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
北宋晚期器物口缘多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
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
印花图案自然,形态轻巧、构图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河南禹州钧窑
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
始烧于唐,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窑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
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钧窑烧造的瓷器品种较多,以钧瓷最为有名。
钧瓷胎质细腻坚硬,较为沉重,呈灰白、灰黑、灰黄、灰褐等色。
其釉分两种,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
色乳光釉,其他还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梅子青、深紫、米色、天蓝、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以及窑变的各种颜色。
相传以胭脂红为最美。
釉中有兔丝纹与蟹爪纹,华丽雅致,钧瓷釉的调配技法相当独特,致使其釉上纹路与众不同。
早期釉上有显著的牛毛纹;盛期则多为离合状态的条纹和粗如滴露的泪痕,以及蟠曲蜿蜒的蚯蚓走泥纹,这也是钧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钧瓷造型有尊、钵、洗、炉、花盆、盆托、奁等。
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财富。
青花瓷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以烧造瓷器闻名,被誉为中国的[千年瓷都],尤以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青花瓷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秀美,因而广为人所爱。
景德镇青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凋的青花]之称。
1979年景德镇青花瓷曾获国家金质奖章;1985年又连续获得莱比锡、布尔诺、波尔滋南国际博览会三枚金质奖章,景德镇青花瓷自此扬名世界。
它是目前中国陶瓷行业获奖最多、规格最高的名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颜色釉瓷
在釉料加入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
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
只要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
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
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雕塑瓷
景德镇的瓷雕制作可以追溯至一千四百多年前。
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种类齐全,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产品多样,有佛像尊神、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玩具等;造型优美、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皇,色泽艳丽。
河南汝州汝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汝州而得名,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
汝窑釉色特点如下:
青如天:汝官窑以天青釉色为主。
但在不同的光照和不同的色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
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澈的湖水。
面如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
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晨星稀: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这是其他瓷窑少有的。
河北彭城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延续生产时间最悠久的著名民窑,也是河北境内(邢窑、定窑、磁州窑)三大名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
风格独特的磁州窑瓷器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融入本地特色,精细粗广并存,豪放工致兼有,其作品更具浓厚的民间情趣,装饰形神兼备,别开生面,颇具北方特色。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磁州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
器物的手感很重,而民国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坚硬偏厚重。
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印坯等技法。
磁州窑兴于隋,盛于宋。
在明代朝廷御景德镇为官窑,于是彭城镇便成为“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北方磁都之称。
随之,又有了“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美誉,自1981年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四国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第一次举办了《磁州窑国际讨论会》以后,磁州窑文化在世界上才有了影响和地位。
中国龙泉青瓷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龙泉青瓷始于西晋,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系分布最广的一个窑系。
龙泉青瓷传统有“哥窑”与“弟窑”。
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古雅端庄;弟窑胎白釉青,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清丽淳厚。
龙泉青瓷历代行销全国各地及供宫廷御用,并从宋代起远销亚、非、欧三大洲。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