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
儿童美术分级标准
![儿童美术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7da7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d.png)
儿童美术分级标准儿童美术教育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教育领域之一。
通过对儿童美术能力的分级培养,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儿童美术分级标准的建议:一、初级阶段(3-4岁)1. 认知能力:能够初步理解绘画的基本概念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绘画技能: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创造力: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意,如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物品等。
4. 学习态度:对绘画产生兴趣,并愿意尝试自己动手创作。
二、中级阶段(5-6岁)1. 认知能力:能够进一步理解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色彩搭配、空间构图等。
2. 绘画技能: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出较为丰富的细节和形式。
3. 创造力: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意和改进,如对原有的绘画形象进行变形、重组等。
4. 学习态度:对绘画保持热情,并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
三、高级阶段(7-8岁)1. 认知能力:能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原理和技巧,如透视、光影等。
2. 绘画技能: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较为复杂的形象和场景。
3. 创造力: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较大的创意和改进,如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绘画作品。
4. 学习态度:对绘画充满热情,并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
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四、特长阶段(9岁以上)1. 认知能力: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绘画原理和技巧,并对艺术作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2. 绘画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较为复杂的形象和场景,并注重细节表现。
3. 创造力: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创意和改进,形成个性化的绘画风格。
4. 学习态度:对绘画充满热情,并愿意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
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艺术追求和目标。
儿童美术分级标准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能力、绘画技能、创造力和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制定。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54f6b5fcd0d233d4b14e69d3.png)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
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年龄(9~11):理智萌芽的阶段;推理阶段(11~13):拟写实的阶段;青春危机期(13~17):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
一) 涂鸦期(scribbling stage) 2~4岁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罗恩费尔认为幼儿刚开始涂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也无创作的意图。
仅仅是享受肌肉运动的满足感,与笔涂在纸上的快感。
但渐渐地,幼儿能发现纸上线条与自己动作存着某种关联,于是继续涂鸦,便渐渐发展出手眼协调、大小肌肉控制等与身心发展有关的涂鸦过程。
涂鸦其可分三阶段:1. 随意涂鸦(disordedscribbling)年龄:2岁左右。
特征:(1)用整只手握笔,摇动手臂画线,尚无法控制动作。
(2)眼睛未必看着画面,眼与手的动作无关。
2. 纵横线涂鸦或称有控制涂鸦(longitudinal or controlled scribbling)年龄:2岁半左右。
特征:(1)以重复的动作涂鸦,具有手眼协调的控制能力,常出现反复的纵横线。
(2)已能控制手肘关节。
3. 命名涂鸦(naming ofscribbling)年龄:3~4岁左右。
特征:(1)从单纯涂鸦的动作转为具有想象思考的涂鸦,会赋予涂鸦意义,但形象仍难以辨识。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028f3c06a5e9856a561260d4.png)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
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年龄(9~11):理智萌芽的阶段;推理阶段(11~13):拟写实的阶段;青春危机期(13~17):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
一) 涂鸦期(scribbling stage) 2~4岁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罗恩费尔认为幼儿刚开始涂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也无创作的意图。
仅仅是享受肌肉运动的满足感,与笔涂在纸上的快感。
但渐渐地,幼儿能发现纸上线条与自己动作存着某种关联,于是继续涂鸦,便渐渐发展出手眼协调、大小肌肉控制等与身心发展有关的涂鸦过程。
涂鸦其可分三阶段:1. 随意涂鸦(disordedscribbling)年龄:2岁左右。
特征:(1)用整只手握笔,摇动手臂画线,尚无法控制动作。
(2)眼睛未必看着画面,眼与手的动作无关。
2. 纵横线涂鸦或称有控制涂鸦(longitudinal or controlled scribbling)年龄:2岁半左右。
特征:(1)以重复的动作涂鸦,具有手眼协调的控制能力,常出现反复的纵横线。
(2)已能控制手肘关节。
3. 命名涂鸦(naming ofscribbling)年龄:3~4岁左右。
特征:(1)从单纯涂鸦的动作转为具有想象思考的涂鸦,会赋予涂鸦意义,但形象仍难以辨识。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d62f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a.png)
一、垂直涂画阶段(1-2岁)年龄:1-2岁特点: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持握画笔或其他工具进行简单的动作,创作的作品主要以涂抹和擦拭为主。
他们在纸上随意、流动地涂抹颜色,没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通常会将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往往多处在纸上交叉涂抹。
他们的作品缺乏明确的结构和形象,但是能够感受到颜色和线条所带来的乐趣。
二、水平控制阶段(2-4岁)年龄:2-4岁特点: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逐渐掌握笔的握持,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
他们开始在纸上画出形状和轮廓,可以画出简单的图画,如圆圈、直线等。
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但还没有能力很好地进行配色。
此外,他们的作品还缺乏细节和背景,往往只有前景元素。
三、形象绘画阶段(4-7岁)年龄:4-7岁特点: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更加关注绘画的主题和内容,能够画出更为复杂的图形和场景。
他们开始尝试描绘具体的对象,如人物、动物、房屋等,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此外,他们还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透视、投影等,使作品更加立体和生动。
四、写实绘画阶段(7岁以上)年龄:7岁以上特点: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画作开始具备较强的写实性,能够准确地描绘事物的细节和特征。
他们开始有兴趣学习和运用各种绘画技巧,如阴影、颜色渐变等,使作品更加精细和逼真。
此外,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总结: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垂直涂画阶段、水平控制阶段、形象绘画阶段和写实绘画阶段四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儿童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逐步的练习和探索,他们的绘画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和发展。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绘画材料和指导,帮助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绘画能力的发展。
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对照表
![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4a0a533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1.png)
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对照表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增强,对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对于他们的画展现在纸上,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不同的变化。
那么,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的对照表。
一、0-2岁幼儿期此时的儿童画作通常是乱画一片,没有明显的对象或形状,他们只是在尽情享受自己的兴奋,涂鸦画纸。
这是一种基础的创造活动,是孩子的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基本形式。
二、2-4岁幼儿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了更多的表现欲望。
这时,他们的画作开始出现明显的对象,并加以涂色。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把对自己家庭、动物和植物的思考和理解转化为画。
在本阶段,他们通常不忧虑颜色是否有某种规律或美感,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给物体上颜色。
三、4-6岁儿童期随着儿童进入四岁以上,他们的绘画水平得到了更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可以完成相对复杂的物体,并开始画出三维的墨水画等。
除了表现出基本的形状外,他们还可以通过颜色、材质和用线的厚薄、长度等方式,体现出物体的变化、形态和立体感等。
四、7-10岁童年期此时的儿童已经开始学习画画等技能,可以很好地遵循一般的色彩理论,使用各种绘画材料来表示他们想像和感知。
具备了更多的表现能力,可以创造复杂的场景,并且更清楚地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和思维。
五、11-14岁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画作具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感受、趣味和审美进行明确的表述,使画作的主题和形式更加丰富和生动。
此外,他们开始注重表达技巧和美学功底。
从上面的对照表中可以看出,儿童的绘画水平是伴随年龄不断提高的,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重要意义。
绘画对于儿童认识和表达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成长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孩子的个性、性格和生活环境等也会影响他们的绘画风格和表现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观察、指导和理解孩子们的成长和创造过程。
儿童美术教育年龄段有哪些特点总结
![儿童美术教育年龄段有哪些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e3be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0.png)
儿童美术教育是指在儿童早期阶段,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儿童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根据儿童的认知、情感和动手能力的发展特点,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分为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幼儿阶段(3-7岁)1.认知特点:幼儿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较低,对环境和事物的认识主要通过感知和直观经验。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需要注意培养儿童对色彩、形状、纹理、空间等基本美术要素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2.情感特点:幼儿阶段的儿童情感丰富,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美术活动也有较高的参与度。
因此,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3.动手能力:幼儿阶段的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有限,对于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技巧掌握较差。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儿童的手部肌肉发展和精细动作能力,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
二、小学阶段(7-12岁)1.认知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逐渐进入具体思维阶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情感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于美术作品有自己的喜好和态度。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需要鼓励儿童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术鉴赏能力。
3.动手能力:小学阶段的儿童手部肌肉逐渐发展,手眼协调能力逐步提高。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可以逐渐引导儿童掌握更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初中阶段(12-15岁)1.认知特点:初中阶段的儿童进入抽象思维阶段,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考。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探索和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艺术风格。
2.情感特点:初中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性格和审美追求,对于美术作品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年龄段有哪些特点总结
![儿童美术教育年龄段有哪些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8cca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3.png)
儿童美术教育是指通过绘画、手工、剪纸等艺术活动,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发展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的年龄段划分可以分为学龄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下面是关于这些年龄段特点的总结:学龄前儿童(3-6岁)阶段是儿童美术教育的起始阶段,主要特点如下:1.意象阶段: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主要关注视觉感知,通过模仿和形象思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的画作主要是对周围事物的表象进行描绘,还缺乏对细节和空间的把握。
2.儿童个性表现: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学龄前阶段的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自由表达能力。
老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风格,并通过游戏和绘画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多感官体验: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是通过直接的感官体验来实现的。
他们对色彩、形状和材料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用手触摸、揉捏和涂抹。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和多样的艺术材料。
小学阶段(7-12岁)是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时期,主要特点如下:1.视野拓宽:小学生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开始逐渐形成,他们开始关注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和介绍艺术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2.教学的系统性:小学美术教材已经开始系统化,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步骤性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3.对细节和比例的把握:小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逐渐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细节和比例的关系。
老师可以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比例的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初中阶段(13-15岁)是艺术教育的过渡期,主要特点如下:1.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初中学生在审美上开始注重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但同时也需要关注作品的表现内容和思想深度。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表达自己的同时,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2.多样性的创新: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可以尝试各种艺术形式和材料的创新。
老师可以提供多样的美术活动和项目,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46771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d.png)
1.幼儿期(3-6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尚未掌握绘画的技巧,他们的作品通常是以涂鸦、乱涂乱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他们喜欢用丰富多彩的色彩,随意地涂抹在纸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他们的画作往往是抽象的,形象不够准确。
这个阶段更加注重对色彩和材料的感受和享受,培养兴趣和创造力。
2.小学阶段(7-12岁):在小学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变得更加规范和准确,他们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构图规律。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描绘自然界的景物,如人物、动物、植物等,并能较好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
他们的色彩运用更加自然,画面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青少年阶段(13-18岁):在青少年阶段,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他们开始注重细节和表现技巧,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他们的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多样,除了描绘自然界的物体,还可以尝试描绘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
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并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态度。
4.高中阶段(19-24岁):在高中阶段,儿童的绘画技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
他们开始注重创作的深度和表达的内涵,通过更加复杂的构图和细致入微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并有可能选择美术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总之,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绘画技巧、表现手法和创作内容上的不断发展和成长。
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美术创作,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样不仅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少儿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
![少儿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b5677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8.png)
少儿美术是指儿童在学龄期内接受专业美术教育的阶段。
以下是少儿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1.幼儿期(3-6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于色彩和形状开始产生兴趣,并开始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的绘画作品通常以简单的形状和明亮的颜色为主,更注重表现和探索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
2.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少儿美术教育的关键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明暗和透视等,并可以用更精确的绘画表达想法。
此外,孩子们还开始学习色彩的混合和运用,并能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3.青少年期(13-18岁):青少年期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对于自己的绘画兴趣可能更加浓厚,并开始探索自己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他们可以在绘画中表达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并开始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如素描、水彩、油画等。
此外,他们还开始学习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等相关知识,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除了以上的年龄阶段特征,少儿美术还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特征:1.想象力丰富:少儿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往往能够通过绘画来创造自己独特的世界,并表达自己的梦想和想法。
2.直观性:少儿美术作品通常具有直观性,孩子们更注重表现事物的外观和形象,而不是深层次的意义。
他们倾向于用鲜艳的颜色和夸张的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喜欢模仿:孩子们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
他们会模仿身边的大师作品,以及其他同龄人的创作,从中吸取灵感和技巧,逐渐发展自己的风格。
4.关注细节:尽管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可能在整体上比较简单,但他们常常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关注作品的细节。
他们对于线条的精确度和颜色的搭配十分关注,并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总的来说,少儿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改变。
在幼儿期,重点放在培养兴趣和表达能力上;小学阶段,注重基础技巧和观察力的培养;而到了青少年期,重点是个性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各年龄段美术领域幼儿发展目标
![各年龄段美术领域幼儿发展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7d87ad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0.png)
幼儿时期是美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幼儿培养了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艺术表达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美术领域的发展目标也有所不同,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各个年龄段的美术发展目标。
1-2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对美术的理解主要是感知和感觉,主要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对颜色、形状、线条等的感知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触摸、观察和感受不同艺术材料的质地和形状,来理解和表达美术的基本元素。
同时,还可以通过绘画和手工活动,培养他们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3-4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用简单的形状、线条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重点,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和启发性的画题,引导他们进行创作。
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观察和模仿,通过模仿别人的作品来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
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对美感和审美有更多的认知。
他们可以通过比较、选择和判断来表达个人的美学偏好。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如印象派、立体主义等。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是关键,可以通过一些观察与描绘的活动来启发他们思考和表达。
此外,可以让他们参观美术展览和艺术工作室,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艺术体验。
7-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的技巧和表达能力,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创作。
他们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来表达不同主题和情感。
培养幼儿的艺术思考和创新能力是关键,可以通过讨论和分析艺术作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美术比赛和展览,提供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对艺术的积极参与。
9-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创意和主题,能够进行较为独立和系统的创作。
培养他们的艺术批评和分析能力是关键,可以通过学习与欣赏名家的作品来提升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此外,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艺术交流活动和社区艺术项目,与其他艺术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人际关系。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55d6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7.png)
1.涂鸦阶段(2-4岁)
涂鸦阶段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经常使用简单而随意的、没有规律的线条和色彩进行涂鸦。
他们通常不关心绘画的对象,而只是享受涂鸦的过程。
特点如下:
-线条随意且没有明确的形状,形成了涂鸦图案
-不考虑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表现,是非常随性的涂抹
-绘画对象较为简单,通常是人、动物或日常物品
-使用线条和颜色的技巧仍然非常初级
2.形象表现阶段(4-7岁)
在形象表现阶段,孩子开始尝试用绘画来表达具体的事物和情感。
他们开始注意到细节和比例的问题,并且在绘画中加入了更多的细节。
特点如下:
-图像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形状和比例
-绘画对象更加具体,如树、房子、动物等
-开始使用更多的色彩,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情感
-绘画逐渐显示出对空间关系和位置的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图形表现阶段(7-9岁)
图形表现阶段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孩子们开始探索形状和线条背后的几何规则,并尝试用几何图形来表达事物。
特点如下:
-使用几何形状来构造对象,例如使用圆形来描绘头部、矩形来描绘身体等
-对绘画对象的形状、比例和细节有更好的把握
-使用透视法来表达深度和远近关系
-开始注意光线和阴影的表现,给绘画增加更多的立体感
4.透视表现阶段(9-12岁)
透视表现阶段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孩子们开始尝试运用透视原理来表达视觉深度。
特点如下:
-运用透视原理描绘更复杂的景象
-绘画对象呈现出更真实的形状和比例
-使用更多的阴影和光线效果来增强立体感
-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_20240709174419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_20240709174419](https://img.taocdn.com/s3/m/af1fd2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6.png)
1.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儿童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经验和感受来完成的。
他们对色彩、形状和纹理等美感元素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可以模仿简单的线条和形状。
他们的作品通常是随意涂抹和搭积木等,但也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龄前期(3-6岁)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开始使用符号和简单的图像来代表具体对象,比如用圆圈代表太阳,用线条代表人物等。
他们还喜欢画小动物和家庭成员的图画,形象逼真度逐步增强。
此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小学阶段(6-12岁)在小学阶段,儿童开始系统学习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
他们逐渐学习到构图、色彩运用、透视等绘画技巧,并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更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作品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丰富,个性逐渐显现。
此时,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4.青少年期(12-18岁)在青少年期,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思维逐渐成熟。
他们开始有独立的审美观点和偏好,并开始尝试更复杂和抽象的创作形式。
他们对自我和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表达需求,并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观点。
此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提供更高级的艺术技法和理论知识,激发他们的艺术潜力。
总的来说,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主要包括儿童的认知发展、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美术教学,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想象力,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对照表
![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6d8ab5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a.png)
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对照表1. 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绘画是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达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绘画水平也会有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根据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 涂鸦阶段(2-3岁)在涂鸦阶段,儿童通常会拿起蜡笔或彩色笔随意乱涂,没有明确的绘画目的和主题。
他们只是通过手的动作来感受颜色和纸张的纹理,这种涂鸦行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探索和游戏的方式。
1.2 颜色阶段(3-4岁)在颜色阶段,儿童开始关注绘画工具和颜色的搭配运用。
他们对于颜色的选择更加有意识,能够辨别出一些基本的颜色,并尝试将它们应用于绘画作品中。
儿童还开始尝试用直线、曲线等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和物体的轮廓。
1.3 图形阶段(4-6岁)图形阶段是儿童绘画发展的重要阶段。
他们开始尝试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学习绘画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他们可以画出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如房屋、树木、动物等。
1.4 视觉阶段(6-8岁)视觉阶段是儿童绘画水平的重要提升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关注细节和透视效果。
他们会在画中加入更多的细节,如窗户、花朵等。
儿童的绘画作品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立体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物体真实外貌的理解。
1.5 创作阶段(8岁以上)创作阶段是儿童绘画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能够自主选择主题并加以创作。
他们可以用绘画来表达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创造出更具个性和想象力的作品。
2. 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的对照表下面是根据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所整理的儿童绘画水平与年龄的对照表:年龄绘画水平2-3岁乱涂、涂鸦3-4岁涂色、简单线条4-6岁画简单图形、简单代表性物体6-8岁加入细节、有一定的立体感8岁以上自主创作、表达个性、丰富的绘画作品3. 激发和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的方法要提高儿童的绘画水平,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9b642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e.png)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绘画是儿童最自然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是儿童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绘画可以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促进儿童的感性认识和思维发展。
儿童的绘画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下面我们将介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和特点。
一、涂鸦阶段涂鸦阶段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通常出现在1岁至3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具备绘画的技巧和知识,他们只是通过手的运动,随意涂鸦和涂抹,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因此,他们的画作难以识别,没有明显的主题和形状。
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进行涂鸦,提供大量的画纸和颜料,让孩子自由发挥。
二、图像阶段图像阶段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第二阶段,通常出现在3岁至4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有意识地画出一些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但是他们的画作还是很简单,缺乏细节和维度感。
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画出更多的形状,引导他们用颜色来表达形状的不同,让他们感受到画画的乐趣。
三、形象阶段形象阶段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第三阶段,通常出现在5岁至7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能够画出一些具有明确形象的画作,如树、花、动物等。
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画出更多的形象,让他们学习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习色彩搭配和构图的基本知识。
四、写实阶段写实阶段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最后一阶段,通常出现在8岁至10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知识,能够画出比较写实的画作,如人物、景物等。
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进一步学习画画的技巧和知识,如透视、光影等,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总之,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才能让孩子的绘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孩子的感性认识和思维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画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1d32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3.png)
孩子的艺术创作能力是按照其年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画的特点。
1.幼儿期(2-3岁)幼儿期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简单的图形,如直线、圆圈和斜线等,几乎没有逼真的图像。
这是因为他们的运动控制能力和笔触精度尚未发展完全,需要通过大肌肉群来操作。
他们喜欢用快速、大胆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基本形状,颜色通常是鲜艳的,反映了他们对色彩的喜爱和好奇。
2.学龄前期(4-6岁)学龄前期的孩子开始注意到周围环境的细节,并努力将其表现出来。
此时,他们的图画通常含有一些故事性的元素,因为他们开始能够运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孩子们经常画一些人、房子、树和动物等,但形状通常还是很简单的,往往只有头和四肢的图型。
他们对色彩的运用趋向更加多样化,开始探索混色和色彩搭配。
3.小学阶段(7-1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的图画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表现出更多的细节和表情。
孩子们逐渐学会遵循透视原则和比例关系,使他们的图画更加逼真和立体感。
此时,他们开始使用阴影、纹理和色彩过渡来增加绘画的细腻度。
孩子们开始借助外部参考物来绘制作品,并表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4.青少年期(13-18岁)青少年期是孩子艺术创作能力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
他们的图画更加独特和个性化,具有方向性和深入性。
此时,他们开始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并试图通过绘画来表达自我,这也是他们探索身份和意义的过程。
青少年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包括写实主义、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等。
他们开始对线条、色彩和构图等要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运用。
总的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图形形状、细节表达、色彩运用和绘画目的等方面。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逐渐增长和绘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绘画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罗恩菲尔德儿童美术教育思想
![罗恩菲尔德儿童美术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fd5489314791711cd791748.png)
罗恩菲尔德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罗恩菲尔德(V,Lowenfeld)是美国美术教育家,其代表作是1962年出版的《创造性与心理成长》(cre ative And Mental Grouch)。
他认为儿童美术发展经历以下阶段。
1、涂鸦期(2—4岁)是基于肌肉运动的最早的图画,随后成为心理活动的表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要经历一个从乱线涂鸦、有控制涂鸦到命名涂鸦的过程。
乱线涂鸦是一种无控制的涂抹,各种各样的涂鸦包括无序乱涂、纵向乱涂和画圈;儿童在涂抹的过程中获得动觉经验;有控制的涂鸦表现为重复性画线或涂抹;命名涂鸦则是将涂鸦所获的图形与某个事物联系起来,并用该事物的名称来给自己的涂鸦之作命名。
2、前图式期(4—7岁)。
此阶段,儿童观察事物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并开始对事物进行象征性描绘,例如用圆圈代表人的头。
儿童所画的图形没有表现出远近、立体感,而且将自己看不到却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
3、图式期(7-9岁)。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绘画表现为用几何线条的图式来表现视觉对象,图画的内容受个人经验和兴趣的影响。
儿童所画图画有以下特点:突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位;符号和图式的运用经常发生变动;表现出空间感。
4、写实萌芽阶段(9—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脱离图式,转向对事物进行写实。
图画中具有一定的空间感,表现出一定的透视关系,出现重叠形式,开始运用色彩来进行表现。
5、拟写实阶段(11、12-14、15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从自发的活动过渡到理性的活动。
儿童在绘画时,力图逼真地表现事物,但并不十分逼真和完整。
图画中出现明暗透视,且能根据远近和心境来运用色彩。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审视成人或者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并且临摹一些艺术晶,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中,已经包括对艺术风格的感受。
6、青少年艺术阶段(15—17岁)。
这一阶段儿童对艺术审美的敏感性和批判性都有所增强,多数学生丧失了对美术的兴趣,少数人能摆脱这一困境,向艺术性绘画发展。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896ae7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3.png)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幼儿阶段是儿童美术发展的起点,通常从3岁开始,到6岁左右结束。
在这个阶段,儿童还处于感知和认知的初级阶段,对色彩、形状、线条等美术元素的理解和表现尚不成熟。
但是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喜欢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幼儿阶段,应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同的绘画方法,例如涂抹、握笔、粘贴等,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小学阶段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关键阶段,通常从6岁开始,到12岁左右结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开始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规则,如画线条、填充颜色、透视等。
此外,儿童在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作,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反馈。
总体来说,儿童美术发展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1.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过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观察,逐渐形成对艺术元素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实现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过渡。
2.从模仿到创造的过渡。
在初级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逐渐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创造能力和表达方式。
3.从个性化表达到审美意识的培养。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积累,儿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在艺术创作中能够体现个性化的表达。
4.从基础技能到风格和语言的研究。
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不仅要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规则,还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语言,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语言。
综上所述,儿童美术发展阶段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从模仿到创造,从个性化表达到审美意识培养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培养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和综合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
孩子的美术活动,划分为这样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涂鸦期,也叫抽象象征期,在1----3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各项能力如行走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地拿起我们所给的绘画工具来涂抹,画面是完全抽象的,在他们眼中,这似乎是和其他游戏不同的一个新“游戏”。
而在我们的眼里,涂鸦中线条色彩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却反映了多种层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被反映出的问题在不同孩子的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妈妈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情形,是否还有我没有谈到的特别情况。
第一,孩子首先对这种被他自己看作是游戏的东西充满了好奇,那些纷乱的线条和色彩都是在探求游戏的各种可能性和各种结果的过程,这应该是涂鸦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而传统的涂鸦期界定是2-3岁,我认为不能受常规界定的限制,可以从孩子有基本的抓握能力就开始,如,我的女儿王一个在8个多月时就抓着纸团,蘸着颜料开始了涂鸦,色彩是自己挑选的,而多数孩子在1岁以后会对握着笔“乱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给他各种颜色,还是能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那种,他们会更加兴奋,发明很多奇妙的“玩法”,会把颜料全部挤到水里,搅来搅去,极限时,笔就变成了手和脚,纸变成了地面或墙面,纸上都是小脚印,这时的线条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变换着运行的轨迹,其实,他们想知道,这个东西道底会是什么样子,象小汽车那样还能跑到哪去呢,小脑袋在想,在纸上是这样的,地上呢,身上呢,墙上呢,当孩子弄得哪哪儿都是颜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是在进行着真正的探索,其中潜在的对绘画材料在触觉、知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已经在悄悄地获得和积累了,还都是小人们自己来亲身感受的,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
称之为不可或缺的“亲密接触”。
我觉得,在这一步里,如果能听见妈妈在大叫或是心里在喊:“哇!啊!天哪!”也许是孩子把颜料水全都泼到了纸上;也许是她在往胳臂上画;也许已经在地毯上画,,,,,但一定是孩子在酣畅地游戏状态中正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的方式全身心地接触着体会着绘画的“玩具”所带给她的无穷无尽的快乐呢!
二、儿童美术的灿烂阶段——3-7岁的象征期
当成人艺术家用经验、清晰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在绘画中表达着对世界已经形成的认识,孩子却在绘画中叙述着对世界的直觉感受以及正处于形成和构筑过程中的经验,直接书写着生命成熟的过程。
用艺术来表达对世界的视觉、知觉和直觉的感受上、在绘画等创作形式中的材料选择、色彩判断、自主表达的状态上,除去成年人应有的经验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区别外,孩子与成人在创作这件事儿上并没有本质的分别,更没有高下,特别是3-7岁的孩子。
非常有幸的是,因为身边有两个艺术家,一个是成人的孩子爸,一个是孩子,我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比较两个相距30多岁的生命在创作时的各种状态,就更让我确定这个观点。
而且优秀的艺术家最渴望并追求的就是能突破成人那一套约定俗成的经验,重新回到初始去认识世界和人生,更希望能拥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
或者说,无论成人是真的天真还是装的,他们的内心都在寻求着孩童般的天真,否则,作品充斥了保守的经验、一贯的技法和功名世故,这世界哪里还有如此辉煌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伟大艺术呢?因此,我更增加了对儿童画的尊重,并一直认为3-7岁孩子的绘画是一幅幅用“心”创作的真正作品,我不称其为涂鸦,而只把涂鸦期的作品称为“涂鸦”。
在3-7岁的阶段里,3-4岁是一个小小的过渡期,因为身体与心智发育的差异,有的孩子4岁还处于涂鸦期,有的在3岁就进入了象征阶段,所以,3-4岁可以看作为后涂鸦期,从普
遍范围来说,这是一个从涂鸦到象征的重要转折期。
这时,孩子又通过这样主观自我的认识来自主地表现外部世界中事物,此时的“写实”就不是我们理解的“准确再现客观对象”,这种表现与成人的透视法则和色彩法则等经验技巧无关,而与通过眼睛传达到心灵的感受和最初的生活经验有关。
在这个阶段,脱离了涂鸦期的孩子同样在依靠着视觉、知觉(空间知觉、颜色知觉)和直觉来认识事物,但他们却能更自如和肯定地根据感受和有过的经验来展开想象,能较以前更自主自由地使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主观化的客观,而不会注意画得是否与客观的真实一模一样, 反而具有超越现实的象征意义。
此阶段的作品可以全面反映出儿童自我的视觉审美特征、情感特征、心理特征,呈现出超乎寻常的思维轨迹和艺术表现力,还有着因人而异的独特样式,总之,具有象征性的形状、色彩和线是这时期儿童的画面特征,他们最为重要和灿烂的时期。
在绘画中,他们往往是从最熟悉或感兴趣的人和事开始,只要喜欢,就没有形象表达上的难易问题,都可以用自己认为完美的方式来完成它,或者赋予超越真实的那部分以
特殊的表征意义,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愿意说自己的画,而且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来讲述画中的故事,包括每一个小小的色块、每一根线条都代表着什么,也会惊讶地看到当我们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去看他们的画时,认为是“此”,孩子讲出的却是“彼”,彼与此的巨大不同就是孩子最可贵的地方,那里有对外在事物超越形象的深层认识,更蕴藏着宝贵的想象能力。
所以,当看到孩子们画的夜晚的树有异常鲜艳明亮的色彩时、妈妈有彩虹形状的头、蝴蝶比月亮还大、形状抽象却莫名美丽、以为是花朵却是一家人时,我们应该格外欣喜,欣喜他们拥有属于这一阶段的心灵特征和象征性的表达特性。
而看到他们画出的人比例准确、房屋真实稳定、景物的透视符合成人视觉习惯、色彩凝固、线条小心刻板时,应马上意识到出现了问题,孩子所有的主观感觉已经被灌输的经验代替了,所有自主创作的权利已经被夺走了。
当不理解儿童在此阶段的创作特征时,成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早灌输技法和那些超越了儿童生活经验的知识,如人物比例关系等, 这对于儿童,不仅是刻板的教条,也脱离了他们的形象世界和真实的心灵感受。
在此年龄段的孩子中成为主流的美术教学法,要求儿童用一种模式化的或者完全模仿的方法来表现外界对象,是根本不符合儿童的阶段特征和艺术教育规律的,轻的导致创作兴趣下降,严重的会使得在此阶段本可以通过美术来得到培养、塑造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受到灾难性的压制,以至永远失去它们。
在这个阶段,除了象征性的平面绘画之外,孩子对艺术的体验过程与立体表达的需求会格外强烈,我因此强调,要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各种艺术创造形式的体验中通过想象和动手的过程来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的形态。
这是因为,3-7岁的孩子,在视觉与知觉不断地趋于稳定和丰富时,需要与之对应的更加丰满、立体、变化和多维的观察和体验;手部力量的快速增强也使他们渴望将无序的力量转换为控制能力,当通过有控制能力的动手塑造将心中的想象顺利表达了出来,使左右脑、以及手与脑都得到很好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求新求变和实现自我的内在心理需求,他们的自信心和对世界的理解力都会迅速提高。
比如泥塑,当稚气的小手捏出一个东西,他亲眼看到了自己用不同大小的力量就可以产生与之对应的效果。
所以,通过动手才能实现的立体塑造对3-7岁的孩子尤为合适,对于有些孩子,比平面绘画还要重要。
3至7岁的儿童美术作品,基本处于涂鸦中后期至象征期之间,
三、8----14岁的孩子就进入了形象期,也叫客观写实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对客观世界进行了解,在美术行为中逐步变得深入,努力通过表达来反映实际的客观对象,自我的世界似乎在慢慢地消退,这是的引导也是特别重要的,引导得好,孩子会不失想象的大开大合等率真的宝贵气质,引导得不好,会
走进拘束谨慎的感觉衰弱时期。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