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共19页文档
化学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化学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分类和性质化学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分类和性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元素周期表由水平排列的周期和垂直排列的族组成,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编号)和原子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和性质。
一、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元素可以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表示元素的主能级,而族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
1. 周期周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共有7个周期。
每个周期按照原子序数递增,同时代表了电子壳层数的增加。
根据周期可以推测出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
2. 族族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竖列,共有18个族。
族的编号通常位于元素符号的下方,例如,1A族是碱金属,2A族是碱土金属,7A族是卤族。
根据族的不同,可以推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排布有关。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其性质,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半金属性、放射性等特征。
1. 金属性位于左下角和中间区域的元素通常具有金属性。
这些元素往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例如,周期表的左下角是金属元素铜、银和金。
2. 非金属性位于右上角的元素通常具有非金属性。
这些元素往往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而且通常是气体或者是脆性固体。
例如,周期表的右上角是非金属元素氧、氟和氮。
3. 半金属性周期表中半金属性元素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它们具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性质。
这些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独特的性质。
例如,硅和锗是半金属性元素。
4. 放射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元素具有放射性。
这些元素通常位于周期表的下方,右边的位置。
放射性元素不稳定,并且会衰变释放放射线。
例如,铀和钚是放射性元素。
三、元素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和性质不仅是理论上的知识,也有重要的实际应用。
不同性质的元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1. 金属的应用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技领域。
高一短周期元素推断知识点
高一短周期元素推断知识点短周期元素,又称为主族元素,是指位于周期表第2A、3A、4A、5A和6A族的元素。
这些元素在化学特性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存在一些差异。
理解短周期元素的性质和推断其化学行为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从电子结构、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半径和电离能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短周期元素的重要知识点。
一、电子结构短周期元素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其化学行为。
以第2周期的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和氮(N)为例,分析它们的电子结构可得:- 氢元素(1s1)只有一个s轨道上的单电子;- 氦元素(1s2)具有一个s轨道上的双电子;- 锂元素(1s2 2s1)有一个s轨道上的双电子和一个s轨道上的单电子;- 铍元素(1s2 2s2)有两个s轨道上的双电子;- 硼元素(1s2 2s2 2p1)有两个s轨道上的双电子和一个p轨道上的单电子;- 碳元素(1s2 2s2 2p2)有两个s轨道上的双电子和两个p轨道上的单电子;- 氮元素(1s2 2s2 2p3)有两个s轨道上的双电子和三个p轨道上的单电子。
从上述分析可知,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电子结构显著特点是外层电子只存在于s轨道和p轨道上。
这种电子结构决定了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化倾向和化合价。
二、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同一周期不同元素原子的半径大小。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即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着主量子数的增加,电子云几率分布越来越远离原子核,电子层之间相互屏蔽作用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大。
三、电负性电负性是反映原子吸引和获取电子的能力的指标。
在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依次递增,即同一周期内的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
这是由于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相对稳定,但原子核的电荷数增加,吸引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
四、离子半径离子半径是离子的半径大小,离子半径与原子半径有一定的关系。
在短周期元素中,正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负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短周期元素性质归纳
短周期元素性质详细归纳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田万福1号元素H1、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周期序数(Be,Al)2、原子半径最小,最轻的气体单质3、单质常做还原剂N2+H2 ⇋NH3(工业合成氨,放热反应)H2+F2=2HF(黑暗处就能反应)H2+Cl2=2HCl(光照爆炸,点燃苍白色火焰)CuO+H2=Cu+H2O(吸热反应)4、制备实验室:Zn+H2SO4=ZnSO4+H2工业制法:C(s)+H2O(g)=CO+H25、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数H D T2号元素He单质无化学键(稀有气体都无化学键,单原子分子)3号元素Li1、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P)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Na)2、密度最小的金属,保存在石蜡油中,防止氧化3、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与O2不能生成过氧化物4号元素Be1、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2、氧化物为BeO;价态+2价;两性元素,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两性5号元素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一个;氢化物B2H6;硼酸(H3BO3)可用于洗涤不小心溅在皮肤上的碱液6号元素C1、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Si)2、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有机物)3、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C60(氧气与臭氧,红磷与白磷,正交硫和单斜硫)4、氧化物AB AB2型CO:有毒,可燃(淡蓝色火焰,S、H2、CH4、C2H5OH),还原性气体CO2:电子式温室效应,固态称为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还有AgI)检验方法: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与SO2区别鉴定)5、氢化物:10电子体,正四面体结构6、连续氧化:C C(CH4)——CO——CO2——H2CO37、Na2CO3与NaHCO3鉴别当两者为固体时,加热的方法方程式当两者为溶液时,用CaCl2溶液(为什么不能用Ca(OH)2溶液)7号元素N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是活泼的非金属,但N2性质稳定,做保护气2、氧化物AB AB2型为主(还有N2O,NO,N2O3,NO2,N2O5)污染空气,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NO:无色有毒气体,中毒原理与CO一样,遇氧气马上变为红棕色NO2:红棕色气体(红棕色固体Fe2O3,红棕色液体Br2)2 NO2 (g)⇋ N2O4(g)放热反应3、氢化物H N HH10电子体,三角锥形,分子中有氢键,氮族中氢化物沸点最高,水溶液惟一呈碱性检验方法: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遇HCl(g)产生大量白烟4、连续氧化N2(NH3)——NO——NO2——HNO38号元素O1、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也是电子层数的2倍2、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O,Si,Al,Fe);有同素异形现象3、2种氢化物都为液体,AB、A2B型H2O 电子式:10电子体,分子晶体,有氢键,氧族中沸点最高的氢化物H2O2 电子式:18电子体,强氧化性,消毒杀菌4、制备实验室制法:2H2O2=2H2O+O22KClO3=2KCl+3O29号元素F1、非金属性最强,氧化性最强,单质有颜色(淡绿色),HF是最稳定的氢化物2、 HF弱酸,其水溶液用于雕刻玻璃,方程式4HF+SiO2=SiF4+2H2O10号元素Ne11号元素Na1、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2、银白色光泽,易被氧化变暗,保存在煤油中,钠钾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材料,常温小呈液态3、氧化物有两种,A2B2A2BNa2O2的电子式:淡黄色固体(还有S,AgBr),强氧化剂,常做供氧来源Na2O的电子式: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固体溶于水放热Na2O2 + H2O = Na2O2 + CO2=4、焰色反应,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观察方法)5、与水剧烈反应,浮、游、响、熔、红Na+H2O=6、连续氧化Na——Na2O——Na2O2——NaOH12号元素Mg1、最外层电子数-最内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2、单质在N2,O2,CO2,Cl2中燃烧3、 Mg(OH)2为难溶性中强碱;Mg遇冷水难反应,遇热水能放H2;MgCl2溶液又称苦卤;MgSO4为泻盐。
化学周期表及其中元素性质分析
化学周期表及其中元素性质分析化学周期表是一种按照元素原子序数、原子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的表格。
元素的周期性和性质分析是理解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基础。
下面将根据任务需求,对周期表中的元素进行性质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由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
按照原子序数的升序排列,周期表将元素分为一到七周期。
每个周期中包含了一系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这是由于它们在原子构造和化学性质上的相似。
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金属loid。
金属元素占据了周期表的绝大部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通常为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典型的金属元素包括钠(Na)、铝(Al)、铜(Cu)等。
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的右上角,它们在常温常压下大多为气体或液体,只有少数为固体。
非金属元素具有不良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多数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包括氧(O)、氮(N)、碳(C)等。
金属loid(或半金属)是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一类元素。
金属loid元素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性质,例如硅(Si)、磷(P)等。
它们通常具有较好的半导体性质,在电子器件的制造中有重要应用。
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负性也是其重要的性质之一。
原子半径是指原子的外层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皮克米(pm)表示。
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逐渐增加。
原子半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例如原子半径较小的元素更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电负性是描述原子结合能力的量,它用于衡量原子在共有键或离子键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从左到右和从下到上递增。
电负性较高的元素通常具有更强的吸电子能力,能够与电负性较低的元素形成离子键或共有键。
周期表中的元素还具有各种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贵金属元素如铂(Pt)、金(Au)等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珠宝、电子器件等领域。
稀土元素是具有特殊磁性、光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在磁性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18 短周期元素性质归纳
1-18 短周期元素性质归纳短周期元素性质详细归纳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田万福 1号元素 H1、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周期序数(Be,Al)2、原子半径最小,最轻的气体单质3、单质常做还原剂N+3H? 2NH(工业合成氨,放热反应) 322H+F=2HF(黑暗处就能反应) 22H+Cl=2HCl(光照爆炸,点燃苍白色火焰) 22CuO+H=Cu+HO(吸热反应) 224、制备实验室:Zn+HSO= ZnSO+H 24 42工业制法:C(s)+HO(g)= CO + H 225、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H D T (氕氘氚) 2号元素 He单质无化学键(稀有气体都无化学键,单原子分子)3号元素 Li1、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P) 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Na)2、密度最小的金属,保存在石蜡油中,防止氧化3、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与O不能生成过氧化物 24号元素 Be1、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2、氧化物为BeO;价态+,价;两性元素,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两性 5号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一个;氢化物BH;硼酸(HBO)可用于洗涤不小心溅在皮肤上的碱液 26336号元素 C1、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Si)2、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有机物)3、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C (氧气与臭氧,红磷与白磷,正交硫和单斜硫) 604、氧化物 AB AB型 2CO:有毒,可燃(淡蓝色火焰,S、H、CH、CHOH),还原性气体 2425CO:电子式温室效应,固态称为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还有AgI) 2检验方法: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与SO区别鉴定) 25、氢化物: 10电子体,正四面体结构6、连续氧化:C C(CH)——CO——CO——HCO 42237、NaCO与NaHCO鉴别 233当两者为固体时,加热的方法方程式当两者为溶液时,用CaCl溶液(为什么不能用Ca(OH)溶液) 227号元素 N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是活泼的非金属,但N性质稳定,做保护气22、氧化物 AB AB型为主(还有NO,NO,NO,NO,NO)污染空气,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 2223225NO:无色有毒气体,中毒原理与CO一样,遇氧气马上变为红棕色NO:红棕色气体(红棕色固体FeO,红棕色液体Br) 22322 NO(g)? NO (g) 放热反应 2 243、氢化物 10电子体,三角锥形,分子中有氢键,氮族中氢化物沸点最高,水溶液惟一呈碱性检验方法: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遇HCl(g)产生大量白烟 4、连续氧化制HNO N(NH)NO——NO——HNO 3 23——2393,HNO因溶入NO而呈黄至棕黄色,开盖则逸出棕色浓雾,叫发烟硝酸。
短周期元素特点
1—18号元素的结构性质特点(1)H ①原子半径最小;②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③电子总数=电子层数;④第ⅠA族中唯一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元素;⑤在化合物中该原子的数目虽有改变,但该元素原子质量分数改变不大;⑥原子序数最小;⑦原子核内没有中子;⑧成酸、碱必需的元素;⑨单质密度最小,最轻的气体;⑩与氧可生成两种液体:H2O、H2O2;单质是电解水产物之一;单质可由金属与酸反应得到。
(2)He:①最外层属饱和结构,但唯一个不是8电子;②电子总数是电子层数的二倍。
(3)Li: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②碱金属中不能形成过氧化物;③热核反应原料之一;④密度最小的轻金属;⑤保存于石蜡中。
(4)Be:①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②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③价态为+2价(5)B 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一个;②BF3属非极性分子(本章后边将学到);③氢化物为B2H6(了解就可以);④硼酸(H3BO3)可洗涤皮肤上的碱液;⑤硼砂(Na2B4O7、10H2O)是硼酸盐玻璃材料。
(6)C;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二倍;②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③有石墨、金刚石、足球碳(C60)等几种同素异形体,(第六章后边将学到);④氧化物有CO、CO2;⑤氢化物有多种最简单的是CH4;⑥最高价含氧酸是H2CO3。
(7)N:①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多3个;②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③除稀有气体外难与其它物质反应;④化肥三元素之一(N、P、K);⑤氢化物为NH3;⑥氧化物形式最多(6种:N2O、NO、N2O3、NO2、N2O5);⑦含氧酸有HNO3、HNO2;⑧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唯一呈碱性。
(8)O: ①最外层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的三倍;②地壳中含量最多;③占空气体积的21%;④能形成H2O2、H2O、Na2O2、Na2O等价态氯化物;⑤单质助燃(9)F;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5个;②除H后前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③无正价;④不能被任何物质氧化;⑤能与水反应置换水中的氧;⑥CaF2难溶、AgF溶于水;⑦无含氧酸;⑧HF为弱酸。
短周期化学元素规律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13 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 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4
15 浓硝酸的特性 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
16 王水的成分及特性 浓硝酸与浓盐酸1: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特征现象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或FeS2
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4、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5、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化学之元素周期表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性质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叫周期。
第1到第3周期被称为短周期,第4到第6周期被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被称为不完全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列,叫族。
其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1个0族。
周期序素=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3、主族元素化合价:最高正价=最外层电数,最低负价=-(8-最高正价),金属元素最低正价为0。
4、前20号元素: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1 H He2 Li Be B C N O F Ne3 Na Mg Al Si P S Cl Ar4 K Ca5、第三周期元素化合物性质比较: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元素Na Mg Al Si P S Cl最高价氧化物Na2O MgO Al2O3SiO2P2O5SO3Cl2O7NaOH Mg(OH)2Al(OH)3H2SiO3H3PO4H2SO4HClO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强碱中强碱两性弱酸中弱酸强酸最强酸气态氢化物SiO4PH3H2S HCl不稳定较稳定稳定热稳定性比较很不稳定6、元素性质: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碱性同一横行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同一列增大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减小2011.11.12。
元素周期表短周期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元素周期表短周期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短周期金属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至第12组的元素,它们是主要的金属元素。
这些元素具有以下共同性质:1.电子配置:短周期金属元素的电子配置特点是外层电子数为1至10个。
这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地失去这些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2.反应性:短周期金属元素通常是活泼的金属,易与非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
这是因为它们的外层电子相对较少,带正电荷的核吸引力能够使它们更容易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
3.物理性质:短周期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熔点,以及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们大多数是固体,而且对光泽和延展性有较好的特点。
主要的短周期金属元素有钠(Na)、镁(Mg)、铝(Al)、钾(K)、钙(Ca)、锌(Zn)、铁(Fe)等。
非金属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位于主族元素区的一类元素,它们的性质与短周期金属元素存在明显的区别。
1.电子配置:非金属元素的外层电子通常较多,一般为5至8个。
这使得它们更倾向于接受电子,形成阴离子,具有良好的复合力和价键。
2.反应性: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不同于金属的反应性。
例如,非金属元素通常容易与金属元素或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或共价键。
此外,非金属元素也会与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例如,氧气与金属的反应可以生成金属氧化物。
3.物理性质:非金属元素常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低的密度。
它们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很差,通常是均匀地组织在晶体结构中。
此外,非金属元素的主要物态是气体,例如,氧气(O2)和氮气(N2)。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包括氧(O)、氮(N)、碳(C)、硫(S)等。
关于短周期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可以说是元素周期表中从镁(Mg)到锌(Zn)这一段的元素所在位置。
在这个区域内,化学元素的性质从金属向非金属逐渐转变,从而形成了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
总结起来,元素周期表短周期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在第3至第12组的元素位置,也就是从镁(Mg)到锌(Zn)的区域。
高考短周期元素知识点
高考短周期元素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涉及众多的理论和知识点。
其中,元素是化学研究的基础,而短周期元素则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知识对于高考化学考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高考短周期元素的知识点。
短周期元素是指位于化学周期表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的元素。
它们有着独特的性质和特点,需要我们详细了解和记忆。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短周期元素的共同特点。
1.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原子核中质子数的增加,使得电子云向核心收缩,从而导致原子半径减小。
2. 电负性逐渐增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电负性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是逐渐增强的。
3. 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短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通常随着周期增加而增大。
这是因为原子半径减小,核电荷增加,电子与核之间的引力增强,需要克服更大的能量才能将电子从原子中移除。
通过了解短周期元素的共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接下来,我们将依次讨论短周期元素的各个特点。
1. 化合价和氧化态: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态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从左至右的元素的普通氧化态分别为+1、+2、+3和+4。
这是因为较小的原子半径和较大的电负性使得这些元素更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2. 价电子层的填充规律:在短周期元素中,电子的填充规律也有着一定的规律。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它们的4s和3d层是相关的。
当4s层填满后,电子开始填充3d层。
这个规律在正负电离电位和键能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3. 化学反应活性:短周期元素的化学反应活性也有规律可循。
比如,从左到右,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这是因为原子半径减小和电负性增大,使得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容易,而非金属元素更感觉到了这种需要。
以上是短周期元素的一些重要特点和规律。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考化学中与短周期元素相关的题目。
化学短周期知识点总结
化学短周期知识点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在化学学科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需要我们掌握和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化学中一些重要的短周期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对元素进行系统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元素名称、主族和周期等重要信息。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的增加呈周期性排列。
它分为水平周期和垂直周期,水平周期也称为周期,垂直周期也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性排列,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成为周期律。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能够看出元素之间的一些相似性质和规律性,这为我们对元素和化学性质的认识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两个或更多原子间由电子形成的持续的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在化学反应和化合物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化学键形成的方式和特点不同,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间由它们的价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达到稳定的化学结构。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使原子相互靠近,共享的电子形成一个共同的电子云,从而形成分子。
共价键的强弱取决于原子核的吸引作用和价电子的排斥作用。
共价键在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离子键是指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作用力所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键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是许多无机盐类化合物的基础。
离子与共价键相比,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和熔点,且在溶液中能够导电。
在化学反应中,许多反应都涉及到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因此对于化学键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
接上
• 11. 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是锂(Li)、钠 (Na)、氟(F)。 • 12. 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有碳(C)、磷(P)、氧(O)、硫(S), 其中一种同素异形体易着火的元素是磷(P)。 • 13. (高中阶段)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无正价的非金属元素、无含氧酸的非 金属元素、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阴离子的还 原性最弱,其氢化物能腐蚀玻璃的元素的元素是氟(F)。 • 14.单质为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是硅(Si)。 • 15.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是氧(O)。 • 16.常温下,单质是有色气体的是氟(F),氯(Cl)。
短周期元素
2.短周期元素
• • • • • • • • • •
元素周期表
H:H2 无色无味气体, H2O 无色无味液体 ,H2O2 无色无味液体。 He:He 无色无味气体, 无氧化物。 Li:Li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固体 ,Li2O白色固体, Li2O2白色固体。 Be:Be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固体, BeO白色固体。 B:B灰黑色固体 B2O3无色固体。 C:C(金刚石)无色晶体 C(石墨),黑色有金属光泽固体 C60,(富勒烯)黄色固体 CO, 无色无味气体, CO2无色无味气体。 N:N2无色无味气体, N2O 无色有甜味气体, NO无色无味气体 ,N2O3蓝色液体(大于3℃分 解),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N2O4无色气体, N2O5无色晶体。 O:O2无色无味气体, O3蓝色有腥臭味气体。 F:F2 淡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OF2无色无味气体。 Ne:Ne 无色无味气体。
• • • •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⑴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⑵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⑶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⑷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 ⑸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 ⑹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⑺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⑻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⑼短周期中其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S ⑽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O、F
短周期元素特点(严选优质)
1—18号元素的结构性质特点(1)H ①原子半径最小;②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③电子总数=电子层数;④第ⅠA族中唯一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元素;⑤在化合物中该原子的数目虽有改变,但该元素原子质量分数改变不大;⑥原子序数最小;⑦原子核内没有中子;⑧成酸、碱必需的元素;⑨单质密度最小,最轻的气体;⑩与氧可生成两种液体:H2O、H2O2;单质是电解水产物之一;单质可由金属与酸反应得到。
(2)He:①最外层属饱和结构,但唯一个不是8电子;②电子总数是电子层数的二倍。
(3)Li: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②碱金属中不能形成过氧化物;③热核反应原料之一;④密度最小的轻金属;⑤保存于石蜡中。
(4)Be:①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②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③价态为+2价(5)B 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一个;②BF3属非极性分子(本章后边将学到);③氢化物为B2H6(了解就可以);④硼酸(H3BO3)可洗涤皮肤上的碱液;⑤硼砂(Na2B4O7、10H2O)是硼酸盐玻璃材料。
(6)C;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二倍;②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③有石墨、金刚石、足球碳(C60)等几种同素异形体,(第六章后边将学到);④氧化物有CO、CO2;⑤氢化物有多种最简单的是CH4;⑥最高价含氧酸是H2CO3。
(7)N:①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多3个;②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③除稀有气体外难与其它物质反应;④化肥三元素之一(N、P、K);⑤氢化物为NH3;⑥氧化物形式最多(6种:N2O、NO、N2O3、NO2、N2O5);⑦含氧酸有HNO3、HNO2;⑧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唯一呈碱性。
(8)O: ①最外层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的三倍;②地壳中含量最多;③占空气体积的21%;④能形成H2O2、H2O、Na2O2、Na2O等价态氯化物;⑤单质助燃(9)F;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5个;②除H后前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③无正价;④不能被任何物质氧化;⑤能与水反应置换水中的氧;⑥CaF2难溶、AgF溶于水;⑦无含氧酸;⑧HF为弱酸。
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2)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3)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6)原子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7)原子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8)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9)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10)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11)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12)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
(13)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
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2)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3)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6)原子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7)原子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8)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9)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10)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11)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12)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
(13)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
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PPT文档共21页
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1
短周期化学知识点高三复习
短周期化学知识点高三复习短周期元素是指位于周期表的第1至2A族元素,也就是周期表中的1至8号元素。
本文将围绕短周期化学知识点展开,为高三学生进行复习提供指导。
1. 第1至2A族元素特点短周期元素包括氢(H)、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和氦(He)。
它们有以下特点:-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电离能逐渐增大;- 电负性逐渐增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短周期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短周期元素的电子排布遵循分层原理。
根据化学元素的电子构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氢元素(H):1s1- 锂元素(Li):1s2 2s1- 铍元素(Be):1s2 2s2- 硼元素(B):1s2 2s2 2p1- 碳元素(C):1s2 2s2 2p2- 氮元素(N):1s2 2s2 2p3- 氧元素(O):1s2 2s2 2p4- 氟元素(F):1s2 2s2 2p5- 氦元素(He):1s23. 短周期元素的物理性质3.1 密度短周期元素的密度随着原子质量的减小而减小。
例如,氢和氦是最轻的元素,它们具有很低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锂、铍和硼的密度逐渐增加,碳、氮、氧和氟的密度则逐渐降低。
3.2 熔点和沸点短周期元素的熔点和沸点变化较为复杂。
一般来说,熔点和沸点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碳和氮之间达到最高点,然后随着原子质量的继续增加而减少。
4. 短周期元素的化学性质4.1 电离能短周期元素的电离能逐渐增大。
电离能是指在气态下通过给定能量将一个电子从原子或离子中移除的过程。
短周期元素的电离能随着核电荷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核吸引力增强导致外层电子更难移除。
4.2 电负性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加。
电负性是描述原子或离子在化学键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是衡量元素亲电性的指标。
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加,这意味着它们更容易吸引其他元素的电子。
4.3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短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