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预习和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原文预习+知识点梳理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2)课文词语表 (2)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5)课文知识点梳理 (8)同步练习及答案 (17)课后习题答案 (21)优秀教案 (21)课文朗诵下载下载地址: https:///s/18Dmw_hWwYYlbaQmKBaxw-g 提取码: 2tex课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写字表从戎品尝诸位竞赛唯一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生字组词戎:戎马戎装兵戎戎狄投笔从戎尝:未尝尝试何尝品尝尝鲜浅尝诸:诸子诸位诸侯诸多付诸实施竞:竞选竞争竞技竞赛竞相开放唯:唯一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唯诺诺课文原文文字版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知识点生字组词:戎:戎马戎装兵戎戎狄投笔从戎尝:未尝尝试何尝品尝尝鲜浅尝诸:诸子诸位诸侯诸多付诸实施竞:竞选竞争竞技竞赛竞相开放唯:唯一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唯诺诺课文主题:本文写的是年仅七岁的王戎能够根据情况分析出道旁李是苦李的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慧过人,也启发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注解]①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由聪慧。

②尝:曾经。

③折枝:压弯树枝。

④竞走:争着跑过去。

竞,争着,争相。

走,跑,疾行。

⑤唯:只有。

⑥信然:的确如此。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那人)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课内问题:1、文中哪句话解释了王戎“不动”的原因?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答:如果李子甜,早被路人摘光了。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出处】课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谈与逸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王戎,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会认字】戎竞诸【会写字】戎诸尝唯竞【重点词】理解词语: [竞走]争着跑过去。

[尝]曾经。

[信然]的确如此。

[唯]只有。

【重点句】1.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解析:这句话解释了王戎不动的原因,分析了李子为什么必定苦。

通过描述能够看出王戎是一个聪明、心细、善于思考的人。

2. 取之,信然。

解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3.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解析:这句话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强调王戎的年龄,更能体现他有别于常人的成熟和聪明。

4.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李树的繁茂,增加画面感,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李树果实对路人的诱惑,同时也说明王戎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不跟风,不从众,做事善于观察思考。

【主题】这则故事讲述了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判断出路边的李树结的果子是苦的,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要盲从,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课文结构】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不取道旁李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要多观察、勤思考,不要盲从此必苦李【写法】1.语言精练,蕴含哲理。

2.故事情节深刻,人物形象鲜明。

【背诵】背诵课文。

【拓展积累】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部编四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案+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四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案+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案【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课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篇写人的小古文,以具体事例展示了少年王戎的聪慧。

教学本课,旨在通过多层次、多梯度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渗透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

同时多元迁移,以文代文,发展学生朗读、理解、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孩子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注释,读懂文言大意,感知王戎等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

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1.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

【教学难点】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聪明的王戎》。

学生:了解《世说新语》。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策略】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韵律和节奏,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看一看: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代少年的故事,好吗?(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2.讲一讲: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故事?(指名复述故事)3.过渡:你的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

部编四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朗读+知识点

部编四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朗读+知识点

课文朗读音频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二、多音字看:kàn(看见)kān(看护)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三、注释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2〔尝〕曾经。

3(诸)众多4(游)嬉戏玩耍5〔子〕李子。

6(折枝)压弯树枝7〔竞〕争相地跑过去。

竞:争逐。

8〔走〕跑。

9〔唯〕:只有。

10〔信然〕确实这样。

四、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五、启示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六、理解诗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组词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二、多音字看:kàn(看见)kān(看护)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三、理解诗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四、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课文主题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前预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前预习课件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 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他们常 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下,肆意畅饮、 纵歌,世谓“七贤” ,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王戎已经有了初步 的了解,在文章中,王戎做了什么事呢?现在, 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王戎与其他孩子的表现有哪些不同?
“诸”说明当时一起游玩的小孩很多,不是一两个, 联系下文就知道当时其他孩子都去摘李子了,从侧 面表现出王戎的善于观察,具有独立和思考的能力。
王戎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游玩。
拓 展:
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 翅膀,尝试着说一说!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请你写一写,注意借助故事情节
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一定要突出 人物形象!
下午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没带雨伞,只好在学校等爸爸妈
妈来接。天色越来越暗,爸爸妈妈还是没来。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班主
任拿着雨伞走过来,微笑着说:“别着急,我送你回家吧!”说着,拉起我
就走。
回家的路上,老师一手搂着我的肩膀,一手举着雨伞。过了好一会儿,
勤于思考 王戎能从“树在道边而多子”推测 出“此必苦李”,这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 考,推理准确的孩子呀!我们遇到事情,也要学 会细心观察,冷静思考,不要盲从别人。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王戎为什么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因为王戎观察到李树在“道边”却“多子折枝”,所以 他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观察事物 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 确的结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和诚实,教育学生要注重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意深刻的故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言文的翻译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学生对于诚信、聪明等道德品质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通过故事来进一步强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和诚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和诚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王戎的聪明和诚实。

4.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戎的聪明和诚实。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王戎不取道旁李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王戎不取道旁李》 知识清单

《王戎不取道旁李》 知识清单

《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清单一、原文及译文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二、重点字词解释1、尝:曾经。

2、诸:众多。

3、游:嬉戏玩耍。

4、子:果实。

5、折枝:压弯树枝。

6、竞走:争相跑过去。

7、唯:只有。

8、信然:的确如此。

三、文章主旨这篇文章通过讲述王戎在看到道旁李树多子时,能够冷静判断李子是苦的而不去摘取的故事,赞扬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盲目跟从的品质。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时,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人物形象分析1、王戎聪明机智: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判断出道旁的李子是苦的。

善于思考: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冷静沉着:在其他孩子都争相去摘李子时,他能保持冷静,不动声色。

2、诸小儿盲目从众:看到李树多子就争相去摘取,没有自己的思考。

五、写作手法1、对比通过王戎与其他孩子的不同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王戎的聪明和冷静。

其他孩子“竞走取之”,而王戎“唯戎不动”,更加凸显了王戎的独特之处。

2、以小见大文章通过一件小事——王戎不取道旁李,反映出了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大道理。

六、启示1、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我们在生活中要像王戎一样,多观察周围的事物,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思考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2、不盲目跟风不要随大流,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

在面对各种诱惑和选择时,要冷静分析,不盲目跟从他人。

3、学会推理和判断运用逻辑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七、相关拓展1、历史上的王戎王戎是魏晋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的课堂笔记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的课堂笔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笔记一、课后生字组词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二、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看:kàn(看见)kān(看护)三、反义词多——少苦——甜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答: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答: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答: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理解诗意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3、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4、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六、主旨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份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 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笔记: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悟王戎善于观察、分析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历史上聪明机智的人物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呈现:
-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和内容。

- 讲解文言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 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4.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笔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笔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笔记一、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二、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看:kàn(看见)kān(看护)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三、反义词多——少苦——甜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答: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答: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答: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理解诗意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3、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4、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六、课文主题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译文 课文分析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译文 课文分析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词语解释】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尝:曾经。

诸:许多,众。

游:玩耍。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着跑过去。

走:跑。

唯:只有。

曰: 说。

此:这。

必:一定。

信然:的确如此。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的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弯树枝,小朋友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这人)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课后问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为什么?
答:因为李子树在路边很容易被人看到,如果李子好吃,早就被人摘走了,现在留有这么多果实,肯定是苦的。

●王戎的品质:仔细观察、善于动脑、聪明机智。

●课文结构
起因:王戎与小朋友们玩,看到路边李树果实累累。

经过:小朋友们争着去摘李子,但王戎没去。

结果:李子是苦的。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本文讲了王戎与小朋友们玩,看到路边李树果实累累,小朋友们争着去摘,但王戎没去而断定李子是苦的事。

启发:我们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根据有关现象去判断。

●成语“道边苦李”出自本文,现在用来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学霸课堂笔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原创连载)

【学霸课堂笔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原创连载)

部编版四语上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25 王戎不取道旁李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喜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类字:戎r ón ɡ尝ch án ɡ诸zh ū竞j ìn ɡ唯w éi二类字:戎r ón ɡ 诸zh ū 竞j ìn ɡ易错音:王戎(l óng r óng ) 诸小儿(z ū zh ū) 竞走(j ìn j ìng ) 答案:r óng zh ū j ìng多音字:看:k àn 看见 k ān 看护 折:zh ē 折腾、折跟头 zh é 打折、折服、不折不扣 sh é 折本、折耗 巧记: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 é)出售,严重折(sh 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zh ē)腾了。

生字组词:戎:r óng (戎机、戎装、戎马) 尝:ch áng (未尝、何尝、尝试)诸:zh ū(诸位、诸君、诸侯) 竞:j ìng (竞争、竞赛、竞技)唯:w éi (唯一、唯恐、唯独)易错字: 戎:这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和“戒”区分开。

竞:这是“竞走”的“竞”,不要把中间写成了“日”,变成“竟然”的“竟”。

音近字: w éi :唯一、唯有、维护、思维、惟妙惟肖、违背、韦编三绝j ìng :竟然、毕竟、竞走、竞赛、直径、疾风知劲草形近字:戎(戎马) 戒 (戒烟) 竟( 竟然 ) 竞( 竞赛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解读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解读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含答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点一:识字与写字知识点解读: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文中每个字的读音。

本课是一篇古文,它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

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2.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知识点训练:给加点字注音王戎.( ) 尝.( )与诸.( )小儿游多子折.( )枝竞.( )走唯.( ) 戎不动知识点二:词语训练知识点解读: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虽与现代文在用词造句、朗读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从小学开始,在学生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的积累基础上,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很有好处。

选编本文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二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训练:1、古今异义。

(1)尝.与诸小儿游。

尝:古义( ) 今义 ( )。

(2)那诸儿竞走.取之。

走:古义( ) 今义( )2、解释加点字词:尝与诸.( )小儿游.( )多子.( )折枝..( )竞走..取之( )唯.( )戎不动取之,信然..( )知识点三:语用训练知识点解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强化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知识点训练: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文字解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文字解读

戎róng【部首】戈【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宇由“戈”、“甲”(近似“十”字,实为“甲”字)构成。

“戈”是古代的武器,“甲”是防护衣,所以“戎”是兵器的总称。

《诗经》:“以修我戎”。

引申为“军队”、“战争”等义。

【常用词组】戎亭、戎储、戎事【课文原句】王戎不取道旁李25.王戎不取道旁李·生字详解尝cháng【部首】小【结构】上下【文字源流】形声字。

旨表意,其形像用匕(汤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尚(shang)表声,尚有添加义,表示食物加在舌上才能辨别滋味。

简体字从云,云指说,表示说用口尝也用口,并用口说出品尝的感觉,尚省声。

本义是辨别滋味。

【常用词组】尝尝、尝药、尝受【课文原句】尝与诸小儿游。

诸zhū【部首】讠【结构】左右【文字源流】会意字。

从言(讠),其形像张口说话,表示用语言辩说;从者,者为代词,指人,表示众人在一起辩说。

諸简化为诸。

本义是辩说。

常用义是众。

【常用词组】诸书、诸下、诸亲六眷【课文原句】尝与诸小儿游。

竞jìng【部首】立【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本义是“争逐”。

古代责族常强迫奴隶们角斗,以此取乐。

甲骨文“竞”字像两个头上有“辛”(刑刀,参见“辛”字条)标志的奴隶在搏斗的情景。

【常用词组】竞争、竞技、竞买【课文原句】诸儿竞走取之。

唯wéi,wěi【部首】口【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形声字。

口表意,像张开的口形,表示应答声从口中发出;佳(zhui)表声。

本义是答应的声音。

假借指单单、只有。

【常用词组】唯一、唯喏、唯利是图【课文原句】唯戎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中小学金牌教师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知识点
01生字组词
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
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
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
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
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
02多音字
看:kàn(看见)kān(看护)
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
03理解诗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04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05课文主题
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06课文翻译
[注解]
①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由聪慧。

②尝:曾经。

③折枝:压弯树枝。

④竞走:争着跑过去。

竞,争着,争相。

走,跑,疾行。

⑤唯:只有。

⑥信然:的确如此。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那人)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07课后习题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

只有王戎不动。

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

”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答: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

课文原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