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文学语言与文学本质_从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说起
文学语言与文学本质——从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说起曹卫东内容提要 哈贝马斯对于德里达的批判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德里达所立足的理论前提,即对于逻辑学和修辞学之间经典关系的解构提出质疑;其次,通过阐述德里达与塞尔之间隐蔽的争论,阐明了自己对于文学语言的理解;最后,是对于德里达的继承者们所主张的“文类不确定性”的批判。
本文沿着哈贝马斯对于德里达的批判思路,一方面阐明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规范语言)之间的差别,另一方面阐明所谓“文类不确定性”的内在问题,进而阐明文学本质主义(无论是文学中心主义还是文学相对主义)是值得认真检讨的。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德里达 文学语言 文学本质 余虹教授高举起文学本质的大旗,这在当下文化研究似有全面压倒文学研究的大背景下,显然是有其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建设意义的。
余虹教授的这一立场遭到了陶东风教授的坚决反对和尖锐批判,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本文不想直接就他们之间的争论展开论述,而想通过叙述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立场,透过哈贝马斯对文学语言的深入分析,来阐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文学本质。
哈贝马斯对于德里达的批判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德里达所立足的理论前提,即对于逻辑学和修辞学之间经典关系的解构提出质疑;其次,通过阐述德里达与塞尔(John Searle)之间隐蔽的争论,阐明了自己对于文学语言的理解;最后,是对于德里达的继承者们所主张的“文类不确定性”的批判。
笔者也将沿着哈贝马斯的批判思路,逐步阐明我们对于文学本质的理解,并试图由此寻找到一条超越文学在事实与价值之间两难的途径。
一 哈贝马斯把德里达纳入对同一性思想的批判传统中,指出了他与阿多诺之间的一致性,认为无论是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还是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不过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而且,他们都对诸如确定性、总体化以及囊括一切的同一性模式,特别是对艺术作品中的有机结构,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意识与批判意识,他们也都强调寓言先于象征、转喻先于隐喻、浪漫先于古典。
概述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概述德里达的解构理论(1)文字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①德里达1967年出版的《论文字学》被公认为解构主义的经典之作,其目标就是颠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实质的西方理性主义读解传统。
②德里达的“文字学”只针对文字和书写符号的形状进行研究。
他认为传统语言学是刻意用言语来压制文字,从而阻碍了文字作为一门科学的建构。
③德里达认为西方自柏拉图以来声音、言语直接沟通思想而贬低书写文字的传统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的要害在于认定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前就已经存在,语言本身无足轻重只不过是表达意义的一种工具罢了,所以德里达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个别名就是语音中心主义。
④德里达认为由于文字的含混性、距离性和间接性这些文字专有的特征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所以文字其实是语言的本原和原型,并提出了“原型文字”的概念。
它是包括一切文字和言语在内的语言现象的先决条件,是语言的基础而不是后来添加上的附庸,是建构意义的生产模式而不是现已成形的意义的某种载体,在此意义上德里达认为哲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文学也就是一种“原型文学”了。
(2)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①德里达认为把文字和语言二元对立是传统哲学把握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模式,要颠覆传统哲学也就必须要解构这个二元对立,方法则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首先将每一对二元对立概念的主次先后关系颠倒过来再言说其他的方法其实是德里达解构的基本策略。
②德里达运用这一基本策略对文学和哲学的关系进行了解构。
他认为文学与哲学都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学植根于隐喻之中,而哲学虽然同样是植根于隐喻之中是修辞手段的产物,但却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文本的隐喻结构,是在同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直接交往,反而导致了自身的封闭性,这与文学的开放性恰恰相反。
③德里达指出其实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深深植根于隐喻的科学,如果把其中的隐喻或者文学性完全剔除则哲学本身空空如也根本剩不下什么。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对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的解读与分析打上了强烈的解构主义标记,常常以一种边缘读解的方式,强调文学的颠覆性和反行而上学。
“假定有称作文学的这种东西的这种似是而非的结构体,那么,它的开始也就是它的终结,由于与它本身的设置性的某种关系,这就是它的脆弱性,它的缺乏独特性、缺乏客体性。
它的起源问题直接就是它的终结问题。
它的历史的构建就像一个根本未存在过的纪念碑的废墟”,“正是这种乌有的乌有化激发我们对属于文学名义下的一切的兴趣。
本体的经验,不多不少,处于行而上学的边缘。
文学大概就处于一切的边缘,几乎是超越一切,包括其自身。
它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东西,或许比世界更有趣。
而如果说它没有界说,这正是文学所传达与所拒绝的东西无法与其他话语所等同的原因。
它永远不会属于科学的、哲学的、会话的”。
德里达文艺学思想概述-精选资料
徳里达文艺学思想概述二、文学是痕迹在德里达看来,另一种将文学与哲学分立的观点认为:文学与事物的关系是隐喻的,哲学与事物的关系是直接的。
为了使外部世界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文学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来描述外部世界,力求个性、主观;而哲学追求普遍性的真理、力求一般、客观,所用的词语都直接指向事物和意义。
德里达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哲学语言中从来就不缺少隐喻的例子。
他说:“隐喻似乎牵涉到哲学语言在它整个领域中的用法,恰如所谓的自然语言在哲学话语中的用法,即自然语言作为哲学的运用。
”只要使用语言就不可避免要使用隐喻,隐喻不能作为区分文学文本和哲学文本的法则。
德里达引用了法朗士的小说《伊壁鸠鲁的花园》波利裴若对阿利斯托的一段话:“那些一心想摆脱意象世界的形而上学家们到头来仅是让乖张的命运永远束缚在譬喻之中,那些对古代寓言不屑一顾的可悲的诗人们,自己不过就是寓言的搜集者而已。
他们在制造白色的神话。
”哲学和文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墙,德里达结合延异的思想,将他们统称为文本:三、创作主体以我思为基础的西方近代哲学不可避免地将主体看作意义的源头,这种思想对于文学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于作者的重视。
传记批评、经济社会批评还是心理学批评,虽然着眼的角度不同,但是在研究影响创作主体的各种因素这一点上来说,是一致的。
传记批评认为创作主体的生平际遇影响了文本的生成,经济社会更是将主体的思想同他的社会地位绑定在一起,心理学干脆进驻到主体的心灵中探究意义的生成。
然而,“当人们不再有能力从力的内部去了解力,即去创造时,就开始着迷于已经被创造出来的形式”。
随着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影响,出现了形式主义的文学理论,它们质疑作者对于文本的决定性意义。
德里达延续并发展了这样的思维传统,他也认为主体不是文本意义的决定因素,但是论证这个命题的方式同形式主义有着天壤之别。
形式主义是通过确立文本的中心地位将主体边缘化的。
而德里达通过延异的力量,怀疑进而消弭了主体在场的可能性,釜底抽薪地打击了作者理论。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共3篇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共3篇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1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与文化评论家之一,他对现代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
其中“文字学”思路是其最为重要的哲学成果之一。
本文将从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入手,探讨其思想内涵及其对当代哲学、文化研究的启示。
一、“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德里达在《语言的衰亡和文明的危机》一文中指出,人们认为语言是真实世界的反映,因而将其视作工具来描述现实。
然而,德里达却提出,语言并不能简单地通过翻译来达到对现实的反映,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在跨越不同社会、不同文化时,其含义会发生变化。
由此引出了他的“符号学”思路:符号是一个“再现”过程,即人们通过将符号连接在一起来表达某种意义。
因此,语言的主体地位消失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语言作为表达现实的工具,而要对“语言/现实”这样二元对立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二、“文本”的概念德里达提出的“文本”概念,是对“原始作品”概念的批判,主要在于文本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却又是不断生成的。
其核心思想是:一切都是文本,包括言辞、符号、图片、物品等等,文本不是一个固定的存在,而是由具体的语言环境所塑造的。
德里达的“文本”既包含了文学、电影等艺术创作的批判,也包含了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这表现出了文本的广泛性和多维度性。
三、“写作”的重要性对于德里达来说,写作是一种对某种事物的批判,是对语言、文本和符号体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德里达强调,每个人都是一个“作家”,因为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在表达了某种意义和价值观。
写作是一种反思,是一种揭示社会、人性真相的力量。
在这个意义上说,写作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种文本形式的艺术表达了。
四、“解构”的理论方法德里达强调,我们不能把事物简单地看成死板的、已经被确定的单位,而应该关注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间隙性和矛盾性。
在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采用“解构”的方法对它们进行批判性分析。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介绍德里达是法国现代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他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和解构策略。
解构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旨在揭示语言和文化中的隐含权力结构和二元对立。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文本,并揭示其中的矛盾和困难,以推翻传统思维方式。
解构的基本原理解构主义的核心原理是否认任何固定的中心或真理。
德里达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例如男性/女性、黑/白、真理/谬误等。
他认为这种二元对立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文化和社会结构中。
解构的目标是揭示这些二元对立的内在矛盾,并推动思维方式的转变。
解构策略的步骤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文本首先,选择一个要进行解构分析的文本。
这个文本可以是一篇文章、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或任何包含较为复杂结构的作品。
2. 定位二元对立在文本中,寻找并确定存在的二元对立。
这些二元对立可以是主题、观点、人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等。
3. 辨析矛盾和困难对于每一组二元对立,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其中的矛盾和困难。
德里达认为,固定的二元对立不仅限制了思维的发展,也掩盖了一些隐含的问题。
4. 揭示第三项在辨析矛盾和困难的基础上,尝试揭示存在于二元对立之外的第三项。
德里达认为,解构的目标是超越二元对立,寻找到隐藏在这些对立之外的可能性。
5. 重构思考方式最后,通过揭示第三项,重构思考方式并提出新的思维模式。
这种新的思考方式超越了固定的二元对立,拓宽了视野,让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
解构策略的意义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对于文化批评和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揭示二元对立的矛盾和困难,人们能够超越传统思维方式,开拓思维的边界。
解构策略也帮助人们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中的权力结构,并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结论德里达的解构策略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旨在揭示语言和文化中的二元对立及其内在矛盾。
通过解构,人们能够超越传统思维模式,拓宽视野,并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化批评和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法国当代哲学家,他以解构主义思想而闻名。
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提出了“差别”理论,该理论是一种“无限反复”的解读方法,即通过对既有文本的拆解来分析文本的内涵,从而使文本具有新的诠释。
此外,德里达还结合了结构主义和超结构主义的思想,推动了当代文学界的发展。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是以“差别”理论为基础的,主张文学文本应该被解构,以便将其中的真理与虚假区分开来。
在德里达的看法下,文学文本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样化的,其内容是由不同的意义和涵义构成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
德里达把解构主义文学观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学结构,二是文学超结构,三是文学概念。
文学结构是指文学文本的结构形式,它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文学手法、创作技巧等,有助于理解和解读文本的内容。
文学超结构是指文学文本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它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历史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文学概念是指文学文本的概念性构成,它体现了作者
对人生和宇宙的探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德里达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不同的意义和涵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进而得出新的结果。
他强调,只有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反复解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探索作品背后的真实意义。
总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是以“差别”理论为基础的,主张文学文本应该被解构,以便将其中的真理与虚假区分开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在当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文学的理解和解读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哲学界的重要思潮之一,而其中的代表性学派就是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是法国哲学家,被誉为“解构之父”,他的解构主义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透彻的反思和批判。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以及与哲学观念的关系。
首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强调语言的表达和意义的多重性。
他主张语言并非媒介,而是创造真理的主体。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无法准确地传达真实的概念。
每个词汇都有其多重的含义和相互的关系,因此语言的意义是不稳定和流动的。
德里达将这种流动性称为“差异”,并认为差异才是语言的本质。
他的著作《语言的本质》中详细探讨了这一观点。
其次,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对二元对立进行了否定。
他认为,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对立概念如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假等并非互相对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他提出了“边缘”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处于边缘状态,无法脱离对立观念而存在。
他的著作《边缘》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强调理性的局限性与哲学观念的不确定性。
他对哲学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哲学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存在偏见和误解。
他主张超越和抵制这种理性的偏见,通过对辩证法的批判来发现真理的可能性。
他的著作《辩证逻辑》探讨了这一思想。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包含了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批判。
他认为,权力是基于对立和排他性的结构,会导致压迫与剥削,而意识形态则是为了维护权力结构而存在的。
德里达用解构主义来分析和揭示这些结构,以期促使人们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和反省。
他的著作《权力与知识》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总的来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颠覆和批判,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对立的相互依存、理性的局限性以及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剖析。
他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激起了对真理与存在的重思和讨论。
尽管解构主义的观点有时较为晦涩难懂,但其对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与文化批判
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与文化批判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深远。
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深刻地洞察了语言的本质和文化批判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和他对文化批判的看法。
一、语言哲学思想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强调了文字和语言的重要性。
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是形成我们思维模式和文化认同的基础。
德里达认为,语言的作用是让人类相互理解,但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更加突显出来。
另外德里达也关注语言和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变革。
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都是不断变化的,而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社会和政治的变革。
对于这些变革,德里达认为只有通过开放、容纳、接受不同声音和观点的方式才能真正地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在德里达的思想中,语言是一种重建的记号系统,表述出了复杂的条件和规则。
他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语言和记号,如他所说的“差延/封闭的结构” 和“符号被鉴别与解释的流动性”,这些理论表明了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语言符号,而这些符号随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并且存在着各种含义和解释。
二、文化批判德里达批判了现代文化和知识的权威性和固化性。
德里达认为,发展到当代的文化和知识已经被制约,无法更进一步,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的“结束” (la fin de la culture)。
他主张“解构”的思想,这个思想强调了对语言和文化中潜在的固化和不平等的审查。
通过解构,人们才能找到并且批判文化和语言中的固化和不平等的价值观念。
德里达的文化批判思想也关注了权力和异化的问题。
他认为,权力和异化会妨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们可以借助权力和异化来支配和压迫工人。
而在文化和语言的领域中,权力和异化则表现为一些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话语和意义,对不同思想和文化的声音加以威胁和打压。
德里达强调了在文化和语言的领域中开放、容纳、接受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理念,并且批判了那些把文化和语言用作压迫手段的行为。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两大原则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两大原则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有两大原则,分别是反对客观主义或实证主义和继承并批判发展结构主义者的语言学理论。
首先,德里达反对客观主义或实证主义,尤其是在语言学方面。
他反对西方传统社会在语言学方面的“在场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主张存在及其价值就在于它的自我显现,即在场的声音和主体去指涉在场的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德里达认为,事物的在场和非在场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事物存在的内在性质,二者在事物的历史运动中表现为融合的状态,因此很难对它们进行区分。
其次,德里达继承了海德格尔用“在场——不在场”的差异取代“在场——不在场”二元对立的思想原则,并批判地发展了结构主义者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约定俗成原则和差异原则。
为了达到“解构”的目的,德里达还自撰了一个词——“延异”。
最后,德里达的核心概念是“解构”,而不是否定或摧毁。
解构不是对存在的某种否定性破坏,而是一种对存在的思考,对形而上学的思考。
它表现为对存在的权威或本质的权威的讨论,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以其独特的“文字学”思路影响了当代哲学界。
他对语言和文字的研究,不仅扩展了我们对文字的理解,也深化了对语言和思维的认识。
本文将初步探讨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并探究其对我们对文字和语言的认知所带来的启示。
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首先强调了文字的多义性和无穷性。
他认为,一段文字所能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读者和阅读环境所决定的。
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是开放的,随着不同的阅读者和不同的阅读背景,其解读也会发生变化。
德里达将这种多义性称为“漂移”,并强调了读者在解读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其次,德里达对语言和文字的结构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他认为,语言并非是透明的工具,而是存在着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
文字背后的结构和规则,决定了一种特定的意义和权力结构。
德里达通过对文字和语言的解构,试图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隐含的偏见,以达到对现有结构的批判和反思。
最后,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还关注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但同时也限制了思维的表达和理解。
文字和语言所携带的意义,并非完全可靠和准确的,而是存在着欠缺和不确定性。
德里达通过对语言的批判和解构,试图打破固有的语言框架,以开启更多思维的可能性。
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在当代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思想挑战了传统的语言和文字观念,开拓了对文字的多义性和无穷性的认知。
通过对文字的解构和批判,德里达试图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隐含的意识形态,以促使对现有结构的反思和改变。
他的思想也提醒我们,语言的限制并非不可逾越,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解构和创新,开启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总之,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视角。
通过对文字和语言的多义性、结构和与思维的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字,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语言和思维的本质。
这一思路的初步探索,为我们开启了对文字学领域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
悖论中的希望:德里达解构范式下的文学观解析
悖论中的希望:德里达解构范式下的文学观解析冯 洋内容摘要:在被引入文学批评领域后,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快速衍变成为炙手可热的解构主义流派,但在被广泛应用在文本分析的同时,解构也因被过度挪用而失去了它应有的独特性和吊诡性。
只有回顾并细致分析德里达自身的文学批评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在解构范式下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即文学不具有文学性本质,而是一种淹没建制的建制。
这一文学观体现在文学所蕴含的诸多相互矛盾的特性中:文学与“法”之间的相互僭越与束缚;文学文本的民主性与秘密性,独特性与重复性;以及读者对文本的签名与反签名。
然而,文学所具有的悖论属性非但没使文学陷入绝境,反而拓宽了文学的疆界,拉大了文学的张力,给予文学以希望和未来。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文学;悖论;希望作者简介:冯洋,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里达思想研究。
Title: Promise in Paradoxes: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Abstract: Jacques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quickly evolved into the popular “Deconstructionism” when it came into the academic field of literary criticism. Deconstruction has been largely applied to the textual analysis. But meanwhile, it also lost its singularity and paradoxicality due to this over-appropriation. However, when we go back to examine Derrida’s own literary criticism,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his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under the paradigm of deconstruction. That is, literature doesn’t possess an essence as literality. Instead, Derrida considers literature as an institution which tends to overflow the institution. This can be reflected in four pairs of paradoxical features embedded in literature: the arrogation and bondag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 “Law”, the democracy and secrecy, as well as the singularity and repeatability rooted in the literary text, and the signature and countersignature on the literary text. However, all these paradoxical features expand the horizon of literature, enlarge its tension, and provide a promising future to literature rather than dragging it into an impasse.Key words: Jacques Derrida; deconstruction; literature; paradox; promiseAuthor: Feng Yang is a Ph.D. candidate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Her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thought of Jacques Derrida. E-mail: feng006501@解构主义作为文学批评流派中的重要分支如今已经成为被过度挪用的陈词滥调,它似乎衍变为一个实用的文学批评语料库,充斥着如“消解二元对立”“去中心化”“意42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4(2018)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第4期义的不确定”“语言的不可靠”“文本意图的不可知”等术语。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对文学本质的消解_吴琳
德里达是对当今世界学术界影响最广,同时也最具争议的20世纪法国思想家之一。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它肆无忌惮、所向披靡的洗劫了人类思想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承袭千年的思考习惯和思维模式突然间分崩离析。
但是,解构理论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是否适用,究竟对文学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德里达提醒我们:“……如果要我给‘解构’下个定义的话,我可能会说‘一种语言以上’。
哪里有‘一种语言以上’的体验,哪里就存在着解构。
世界上存在着一种以上的语言,而一种语言内部也存在着一种以上的语言。
这种语言的多样性正是解构所专注与关切的东西。
”[1]“解构”是德里达创造的一个词,他甚至提醒我们,解构本质上是个可有可无的术语,更无一个确切的概念可言。
德里达的解构源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拆解”概念,先是强调在说话的本体之上已经有了制约这种方式的潜台词,然后瓦解文本的意义解构书写中心论。
所以,德里达的结构论也就是从语言系统下手,实现文学中的本质说的颠覆。
德里达认为,解构不是简单的对某种结构进行分解,更不是取消和消灭那种 结构。
它触及根基与构成根基的各种因素的关系,触及结构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用在《论文字学》中,“解构”一词一开始便于“拆解”和“清淤”一同出现,它开始拆毁所有源于逻各斯的意义的意义,但不是毁坏,而是清淤和解 构”。
[2]他开始拆解所有源于逻各斯的意义的意义,德里达认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一个概念或者词语的意义通过各种隐喻和非隐喻的方式不断演变和丰富并被文化累计起来,所以显示出来的读者获得的最中心的意义或许恰恰不是最核心。
他认为解构策略的将所有的意义暴露和展示,是解放思想的姿势。
它触及根基与构成根基的各种因素的关系,触及结构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用他自己的话说,“解构首先与系统相关。
这并不意味着解构击垮了系统,而是敞开了排列和集合的可能性,如果你喜欢,也可以说是凝聚起来的可能性”。
[3]然而解构作为策略是针对文本的,作者在产生作品的过程中,是倾入了作者的人生观及形成了文本的主要意义,但在解构文本中不免把文本本身的深层意义分散,其他掩盖着的意义滋生,这样与作者在文本的主要价值观及主要思想性或许会相悖。
解构与差异德里达的哲学思辨
解构与差异德里达的哲学思辨雅克·德里达是一位重要的法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20世纪哲学、文学批评以及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里达以其解构主义理论而闻名,挑战传统的哲学观念,并提出了“差异”(différance)这一核心概念。
本文将深入解读德里达的解构与差异,解析其哲学思辨的内涵,以及对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解构主义的基本概念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一种分析文本意义和结构的方法。
德里达强调,任何文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意义是流动和多重的。
解构主义旨在揭示文本内部的矛盾和张力,从而展现出表面意义背后的复杂性。
通过对传统概念的质疑,德里达破除了二元对立(如理性与感性、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等)的局限,指出它们之间并非绝然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彼此交织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德里达不仅仅是在抨击传统形而上学,更是在重新审视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语言本身是一种差异性的结构,而不是一种直接指向真实事物的工具。
在这种观念下,语言意味着一种缺失,一种永恒的追寻。
差异(différance)概念解析“差异”是德里达提出的重要概念,带有双重含义。
一方面,“différance”指的是“差异”,即某个词或概念与其他词或概念之间的不同;另一方面,它也包含“延迟”的意思,这意味着一个概念的真正意义总是处于延迟之中,无法立即获得。
在经典哲学中,意义通常被视为一种稳定的实体,通过确定性的定义进行传达。
而德里达则认为,这种追求固定意义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每一个词汇或符号只有在其相对比照中才能显现出其意义,但这种比照是不断变化和演进的。
因此,真理与意义并不存在于某个明确无误的中心,而是在一个开放且多层次的网络中不断流动。
解构过程中的反思解构不仅仅是一种分析文本的方法,更是一种反思过程。
通过解构,我们能够看到语言和权力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德里达借用一些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以展示语言如何掩盖和扭曲潜在的含义。
德里达解构主义阅读观研究
德里达解构主义阅读观研究德里达解构主义阅读观研究一、引言在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阅读观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德里达的学说对于传统阅读方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其解构主义阅读观的出现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全新的理论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德里达解构主义阅读观的主要观点和对阅读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二、德里达解构主义阅读观的主要观点1. 意义的不稳定性德里达认为意义是不稳定的,并且批判了二元对立的概念。
他认为语言和文本中的意义是无限推移的,没有稳定固定的本质。
在阅读中,读者应该关注文本内部的矛盾和间隙,从而揭示出其中包含的多重意义。
2. 文本的边际性德里达将文本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意义不仅仅取决于文本内部的语言结构,还受到外部语境和读者的影响。
他强调文本的边际性,即文本可以被无限解读和阐释,不存在一个确定的解释。
3. 二义性和欧里庇得斯复杂性德里达引用了希腊神话中的欧里庇得斯故事来解释二义性和复杂性。
他认为文本中的每一个意义都是相对的,同时也会在解读过程中产生新的意义。
通过不断解构文本,读者可以发现其中的隐含意义和复杂性。
4. 解构与重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并不是毁灭性的,而是通过解构来揭示文本的多重意义和内在矛盾后,再进行重建。
解构只是一个方法,目的是为了挑战传统阅读的权威性,使读者能够更加开放地面对文本。
三、德里达解构主义阅读观对阅读的影响1. 超越二元对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阅读观拒绝了固定和稳定的意义,对传统的主观与客观、真实与虚构等二元对立进行了超越。
他认为意义的产生是一种相对的过程,不应被限制在二元对立的框架内。
这一观点使得阅读者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来理解文本。
2. 强调读者的主动性德里达认为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个主动的解构和再建构的过程。
读者通过与文本的互动,发现其中的矛盾和间隙,进而产生无数的潜在意义。
解构主义阅读观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理解文本的表面意义,而是探索其中隐藏的多层次意义。
论德里达传播哲学的方法论启示
论德里达传播哲学的方法论启示德里达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西方世界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他的思想在文学理论、社会学、政治理论、宗教哲学等领域中都有深刻的应用。
德里达最出名的理论是“解构”。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主要是针对语言的本质进行研究。
他认为,语言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无法被确认其绝对意义和真实性。
换句话说,所有的信息都是不可避免地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解释上的争议相伴随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哲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因为他的理论可以用来强调知识的重构和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差异和斗争。
由于德里达谈到的是语言,因此如何传播他的思想也成为了他的哲学中的一个问题。
那么德里达传播哲学的方法论启示是什么呢?首先,德里达的文章非常难懂,因为他使用大量的新词汇和专业术语,而且他的风格也非常抽象。
因此,传播他的思想需要将其翻译为更易于理解的语言,使得其他人可以理解他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当我们尝试传递某些复杂的理论和概念时,我们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使他人能够理解其重点。
其次,德里达通过创造性地解释和批判其他哲学家的观点来推广自己的观点。
他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和分析形成了他的解构理论。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传递思想和理论时,我们可以通过批判和分析其他人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其他人能够更好地理解。
再次,德里达通过与其他哲学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辩论来推广他的观点。
他经常和其他哲学家讨论他们的理论,这些讨论为他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洞察力。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传递思想和理论时,我们需要与其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以便我们可以获得新的启示和洞察力。
最后,德里达以具体的研究对象为例来说明他的理论。
通过对许多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他展示了其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传递思想和理论时,我们需要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我们的观点,并说明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吴晶琦吴晶琦,沈阳110003 )(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内容提要] 法国当代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
德里达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表现了他一贯的学术关怀:并不是去摧毁结构,而是对传统、对理性、对观念等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努力去达到那个最纯粹的本源,寻求那个最初的意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对文学的概念、文学的本质赋予了全新的阐释。
德里达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没有本质,文学是一种历史性建制。
[关键词] 德里达解构文学本质今天,不言自明的是,一切有关艺术的事都不再是不言自明的了,更有甚者,不再是不思自明的了。
有关艺术的一切都变得成问题了: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
…… 换言之,在脱离其早期的膜拜功能和其他衍生功能之后,艺术所获得的自律性有赖于人性的观念。
随着社会越来越不人性,艺术遂变得越来越缺乏自律性。
这些充满了人性理性的艺术构成要素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阿多诺《美学理论》一、颠覆传统解构主义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风靡整个欧美,到了八十年代,这一反传统、反形而上学的思潮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
解构主义实现了哲性诗学话语的转型,刷新了人们对语言与表达、语言与文化、文学与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影响和重塑了文学评论的品格,并开拓了文学作品阐释和文学批评领域。
其创始人是当代法国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德里达。
也许我们未曾读过德里达的皇皇巨著,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已经注入了历史传统,他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往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也动摇了我们的思想习惯。
解构主义宗师德里达认为,解构不是摧毁、不是批判,解构是一种“思想”,它划定了所谓文学结构的根本。
解构是一种思想的工作,正在进行的、通过来临的东西进行的工作。
解构完全不是一种达到一个“建筑”后再建立一个“新”的运动。
文学是什么_释德里达的_文学_观
外国文学研究 2000年第1期文 学 是 什 么——释德里达的“文学”观徐 珂内容提要:本文分为三部分,旨在阐释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文学”观:一、何以追问文学。
德里达认为全部科学文化都是在语言中形成的,由语言生成的哲学和文学都是隐喻的。
他从反形而上学出发,认为生生不息的文学摆脱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束缚,“文学”的意义变动不居。
二、文学本身。
文学只能是文学本身,它是人们以任何方式讲述任何事情的建制。
三、什么是文学。
德里达就文学批评、写作、文学批评与写作中间的“独特性”及共同的内在组成上反对同一性“文学”的虚妄性,不断地拷问着“文学”的意义,这种不断找寻的意义重叠就是对文学本身的答案。
关键词:德里达 文学 解构主义对文学本身的追问,就像哲学、历史或其他学问必须把握住自己一样,是其自身存在和呈现之本,因为一旦你不知道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成了一种不在场的“××”,那么,你如何谈论文学问题呢?然而,文学到底是什么呢?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文学仅是文学本身而不是别的。
这种回答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这似乎必须承认“文学”这个语词的先验性,并看来像是一种文字游戏。
但是,既然当初人们把文学这种东西叫“文学”,文学家就只能在探讨“文学”时追问“文学是什么”。
法国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Jacques D errida)也不例外。
不过,德里达之所以重视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时时刻刻地在向同一性挑战并加以批判,像“文学是什么”这样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文学本身的同一性问题就自然受到他的重视和质疑。
德里达一方面试图把文学与非文学区分开来,站在反形而上学的立场上,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就文学本质问题作出的思考进行解构和解答;另一方面,又从“文学是什么”这个关于本质、真理和同一性的命题出发,认为对此类问题作哲学思考没有价值可言。
因为人们可以阅读大量的文学文本,提出若干假设,但作品的产生永不止息,对文学预设的回答只能是徒劳的。
雅克·德里达语录
雅克·德里达语录标题:解构与存在:探索雅克·德里达的思想引言: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最具知名度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当代哲学和文化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里达以其解构主义理论而著名,他对语言、文本和意义的独特分析方式,挑战了传统哲学的观念,并引发了关于存在和真理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探索德里达的思想,以解构与存在为核心,深入研究他的主要观点和对当代思想的重要贡献。
主体:一、解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主张,语言和文本中存在着无限的意义延伸和可能性,而这种延伸和可能性构成了意义的本质。
他认为,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文字和符号的互动关系而产生的。
解构主义的目标是揭示这种意义的多重性和相互关系,以及在文本中隐藏的权力结构和隐含的假设。
二、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德里达对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存在的基础和构建现实的方式。
然而,语言的本质也是不稳定的,因为意义的延伸和多义性使得真理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德里达通过解构语言的二元对立,揭示了意义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进而挑战了传统哲学对于真理和存在的观念。
三、解构主义的社会意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不仅仅限于语言和文本的领域,它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他关注权力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批判了现存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压迫。
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被掩盖的权力结构和隐含的偏见,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公正的实现。
四、批评与争议德里达的思想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他的理论过于复杂和晦涩,难以理解和应用。
同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受到了一些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的质疑,他们认为其过度强调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忽视了真理和存在的重要性。
结论:雅克·德里达的思想对于当代哲学和文化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解构主义理论挑战了传统哲学的观念,揭示了语言和文本中的多义性和流动性,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权力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吴晶琦吴晶琦,沈阳110003 )(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内容提要] 法国当代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
德里达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表现了他一贯的学术关怀:并不是去摧毁结构,而是对传统、对理性、对观念等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努力去达到那个最纯粹的本源,寻求那个最初的意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对文学的概念、文学的本质赋予了全新的阐释。
德里达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没有本质,文学是一种历史性建制。
[关键词] 德里达解构文学本质今天,不言自明的是,一切有关艺术的事都不再是不言自明的了,更有甚者,不再是不思自明的了。
有关艺术的一切都变得成问题了: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
…… 换言之,在脱离其早期的膜拜功能和其他衍生功能之后,艺术所获得的自律性有赖于人性的观念。
随着社会越来越不人性,艺术遂变得越来越缺乏自律性。
这些充满了人性理性的艺术构成要素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阿多诺《美学理论》一、颠覆传统解构主义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风靡整个欧美,到了八十年代,这一反传统、反形而上学的思潮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
解构主义实现了哲性诗学话语的转型,刷新了人们对语言与表达、语言与文化、文学与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影响和重塑了文学评论的品格,并开拓了文学作品阐释和文学批评领域。
其创始人是当代法国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德里达。
也许我们未曾读过德里达的皇皇巨著,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已经注入了历史传统,他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往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也动摇了我们的思想习惯。
解构主义宗师德里达认为,解构不是摧毁、不是批判,解构是一种“思想”,它划定了所谓文学结构的根本。
解构是一种思想的工作,正在进行的、通过来临的东西进行的工作。
解构完全不是一种达到一个“建筑”后再建立一个“新”的运动。
解构不是否定的,而是肯定的。
就是对“不可能”的肯定,对原始的“是”的再确认。
如果一定要确定通过解构人们构建了什么,那就是世界的新面貌,人、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新的面貌,以及通过解构寻求的新的规律和法则。
解构不是什么?什么都是。
解构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解构主义的崛起,表明了二十世纪哲学思维在工具理性化以后,文学理论以全新的颠覆力试图取代哲学的意图。
在英美国家,哲学的主要文化功能已经被文学理论和批评所取代。
在哲学遁入语言分析而抛弃“思”的深度和维度时,在本真之思对“不可说之物保持沉默”时,在言语断道处,思维路绝时,文学理论和批评承担起自己勉为其难的历史重任:对人类精神走向进行描述,从而接通心灵与世界的道路。
二、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这一古老论争一样,迄今为止仍然悬而未决。
柏拉图在给美下了一系列定义之后却断言:“美是难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天也许我们也要说:“文学是难的!”说文学是什么,就等于说文学不是什么。
因为对任何一种事物本质的规定,实际上排除了没有这一特性的其他事物。
文学是什么,即关于文学本质特性的基本观念,给出一种文学定义,以某种形式的文学观给出文学的某种本体论的规定。
古往今来,许多文学研究者都试图界定“文学”这一概念的涵义: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诗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渥斯)、文学是以白日梦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想象的替代物(弗洛伊德)、文学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荣格)等等,不胜枚举。
“文学是什么”自从柏拉图以来,对文学研究者来说一直是个核心问题,然而这也是西方哲学传统中不断提出的一个问题。
因为它要求说明文学的本质,说明究竟是什么把文学与非文学的东西区分开来。
乔纳森·卡勒曾指出,西方的文学写作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但是,界定“文学”的涵义的企图却刚刚出现一个半世纪左右。
“19世纪末以前,文学研究还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人们同时研究古代的诗人和哲学家、演说家——即各类作家,文学作品作为更广阔意义上的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而成为研究对象。
因此,直到专门的文学研究建立之后,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字的特征问题才提出来了。
”[1]德里达对“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同样颇有兴致,但他并没有提出“什么是文学”这一简单问题,因为这是德里达所抵制的本体论的问题。
他认为没有文学的本质,也没有文学的真理。
即文学的本质就是没有本质,文学是一种历史性建制。
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去努力发现何种东西被文学这个术语所表现、所决定以及为什么如此。
其实,德里达思考的是“什么是文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
他说,是否可以说“文学”一词反过来也对“什么是文学”提出质疑和挑战,对后者关于本质、同一性和真理的设想提出质疑和挑战?德里达的声音让我们震惊。
它彻底粉碎了我们曾经关于文学的诸多习惯性看法,逼迫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难题。
:由语言之维走向社会历史之维三、文学问题文学问题:德里达的挑战是针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那么德里达就必须找到颠覆传统文学观念的新的理论框架和解释手段。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废除了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
乔纳森·卡勒在《论解构》著作中指出,“所剩者既非文学,也非哲学,惟是种浑然一体的总体文本性。
”卡勒认为德里达对“文学与哲学间关系的颠倒,亦未产生一种抹杀所有差别的一元论。
我们见到的不是传统的二元对立,一边是认真的哲学话语,一边是边缘性的文学话语,试求假道虚构的迂回曲折以达认真,而是在一个原型文学或总体文本内一种变化无定的实用性分野”,“解构的目的是通过在一个总体的文学性或文本性内部重新刻写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区别”。
卡勒的见解对我们理解德里达的解构文学本质理论至关重要。
德里达的解构并不是要废除一切区分,而是要追问不同区分的基础是否可靠,放弃那种基于幻觉之上的区分,深入考察那些有一定根据的区分之根据如何。
那么,如何在都具有文学性的文本内部重新刻写文学与非文学?照德里达之见,这不是一个语言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历史学问题。
对文本语言性而言不存在文学与非文学的分野。
德里达认同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是诗的观点”这一论断。
无论是我们认为的文学,抑或哲学和日常语言,他们都有诗的特质,都有隐喻等修辞的存在。
因此,从语言学内部不可能区别文学与非文学。
德里达指出这种区别是一种社会行动。
在此,德里达引入了社会历史之维,文学与哪些文化门类在何种环境之中相互衡量?这是历史决定的。
这里的历史包含了种种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以及权利网络,文学必须在这些因素的持续改变之中不断地重新定位。
文学的本体、标准形式以及价值判断没有形而上学的定义,这一切均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
德里达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没有本质,文学是一种历史性建制。
德里达的意图是动摇文学传统本身的话语和机制。
他认为文学文本像签名一样是一种行为。
在《文学行动》一书中,德里达多次谈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文学行动,一种以历史性规约的方式刻写文学印记的行动。
“文学作为一种由历史性规约刻写在某类文本上的印记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只存在可变的文学印记,不存在先于历史印记且永恒在场的文学本体。
文学性不是一种自然本质,不是文本的内在物。
它是对于文本的一种意向关系作为一种成分或意向层面自成一体,是对于传统的或制度的——总之是社会性法则的比较含蓄的意识。
” [2]没有天生的文学,只有将某些文本打上文学印记的历史性规约。
古希腊人并不将荷马史诗看作“文学”作品,它被认作文学作品乃是近代的事情。
可见,“文学”并不是指某种事物固有的本质,而是指使某种事物被认作文学性事物的历史性建制。
一些当代西方美学学者曾从“艺术世界”的视角来来思考艺术本质的问题。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如果艺术有某种本质,那么文学必然也具有这方面特质。
丹托在论文《艺术世界》中首次提到“艺术世界”这个概念。
美学家迪基对这个概念又作了继承和发展,他用“艺术世界”来指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庞大社会制度。
豪泽在《艺术社会学》著作中也涉及过“艺术世界”的相关理论,他提出了“中介体制”的概念,“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之间的中介体制是艺术传播的必经之路,它们可以说是艺术社会学的流动网,这些中介体制包括宫廷、沙龙、同仁俱乐部、艺术家茶话会、艺术家协会、艺术家聚居地、艺术工作房、学校、艺术学院、剧院、音乐会、出版社、博物馆、展览会和各种非官方的艺术团体”。
其实丹托、迪基、豪泽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共同构成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艺术世界”:首先是主体因素,包括艺术家、艺术理论家、美学家等;其次是豪泽提出的“中介体制”,也就是艺术机构;最后是制度因素,他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中艺术品所赖以存在的规则和制度,甚至是惯例。
那么按照“艺术世界”的视角,我们可以说,艺术品就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中作为社会制度的艺术世界所授予特定事物的一种资格。
而文学作为艺术中的一份子,也就是说,文学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中作为社会制度的文学界所授予的特定事物的一种资格。
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大师,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种艺术观,进而阐释文学本质。
在德里达那里,文学是没有本体的,文学只是一种历史性建制,这种建制划定了一个特定空间,凡进入这个特定空间的东西,它就是文学,而在这个空间之外的,它就是非文学。
中西文学史上几乎每一种新的文体和风格问世,都经历了艰难的逐渐被认可的过程。
所以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会发出如此感慨:“荣古陋金,人之大情也。
……(诗人)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其后,然后人贵之。
”这种感慨可谓涵义深刻:一方面,它表明文学制度本身具有某种保守性或惰性,它常常会拒绝新的文学样式及其新风格;另一方面,它又揭示了一个规律,即文学制度本身又是自我调节,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不被授予文学文本资格和地位的作品,将来则有可能被认可。
可见,文学文本的概念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文化的普遍的文学文本概念。
每个时代都有其文学观念,它制约着人们把什么视为文学文本。
将一个文本划定为“文学的”或“非文学的”,依据的规范是什么?谁凭借何种法定权威具备资格做出这种决定?对此,德里达指出,文学被认为是一种历史性建制,它由来于一定的规范,并受这些规范的支配;而归属它名下的文本都具有展示与终止这种建制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的特殊属性。
对于文学文本而言,最重要的是它的外部界限、独特性、作者资格、标题、参照作用;同样重要还有这些特征作为稳定的属性或概念而引起重视的方式。
文学::一种允许讲述一切的历史性建制四、文学德里达认为最为流行的“文学”建制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
在西方现代性语境中,“文学是一种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讲述任何事情的建制。
文学的空间不仅是一种建制的虚构,而且也是一种虚构的建制,它原则上允许人们讲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