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MTMD风振控制的参数优化_郑罡
风振控制中的MTMD最优参数
w e r e s t u d i e d . B y t h e s p e c i a l R I =Mi n . Ma x . [ D MF ]e v a l u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s o f t h e o p t i m a l p a -
摘 要: 在 结构发生风振响应时 , 由设 置在 结 构 上 的 双 重 调 频 质 量 阻尼 器 ( MT MD) 控 制 装 置 被 动 地 产 生 一 组 控 制
力, 来减小和抑 制结构的风振响应 。其 中, M T MD 的参数取 值对 MT MD的控制 效果 有很 大的影 响 , 文 中对 MT MD 的频 带宽度 、 调频质量 阻尼 器( T MD) 个数 和阻尼比等基 本参数进 行 了研 究。根据 R I =M i n . Ma x . [ D MF ] 特 定的评
c o n t r o l d e v i c e s e t o n t h e s t uc r t u r e p a s s i v e l y pr o d u c e d a s e t o f c o n t r o l f o r c e, t o r e du c e a n d i n h i b i t t he wi nd — i nd u c e d v i b r a t i o n o f t h e s t uc r t u r e s . Th e p a r a me t e r s e l e c t i o n o f MTMD h a d g r e a t i n lu f e n c e o n i t s c o n - t r o l e f f e c t . Th e r e f o r e, b a s i c pa r a me t e r s, s u c h a s t he b a n d wi d t h, t h e n u mbe r o f TMD a n d t he d a mp i n g r a t i o
高层建筑MTMD风振控制优化研究
,
阻尼 矩阵 C满 足瑞 利阻 尼假设 。 ( ) 入 将 4代
2
0
:
0 ・・ ・
一 21 。 志)u1 1 /9 ( cd
2 1 1
:
是难 以避 免 的 。因 此 , TMD 的有 效 控制 频 带 很窄 。 为 了改 善 TMD 的 性 能 ,g s Iu a和 Xu】 出 利用 多 [提
个 调 谐 质 量 阻 尼 器 ( l petn d masd mp r ) mut l u e s a es i
式 中 , 为频 带 宽度 ,。 为 被控层 固有频率 , 为第 y 个 TMD的 固有频 率 , 为 第 1个 TMD 的 固有 频 率 。高层 建筑 的运 动微 分方 程为
差 数列分 布 , 即
 ̄ - / 3
n
一
FT 一[, ,, ( (由 + M 。 o… 0∑ 五 z 一z) M
J 1 =
( 一 主 ) , , , ] 主 ^ ) 0 … O 对 高层建 筑 的 TMD 控制 系统 进行 振型 分解
一
() 3
∑ D 。
( 4 )
式 中 , 为第 i 型位 移 ; 为 第 i D 振 。 阶正 规化 振型 向
矩阵 ; 研扒五 和 C, 别为 MTMD系统 内各 小 T d分 MD 的质量 、 弹簧 刚度 及阻 尼 ; 为结 构楼 层相 对于 地面
研 究 基 础 上 , 高层 建 筑 在 白噪 声 作 用 下 MT 对 MD
的特 性及 参 数 ( 带 宽 度 y T 频 、 MD 的数 量 和阻 尼 比 ) 的影 响作进 一 步讨论 。
维普资讯
高层建筑风效应及风振控制分析
高层建筑风效应及风振控制分析摘要: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高层建筑被普遍应用,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需要注意风效应对其的影响。
既要满足居住需求,又要满足减少振动的要求,一般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有耗能减振系统、吸振减振系统、锚索控制、主动控制与混合控制系统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效应;风振控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强度材料在高层建筑行业被普遍应用,使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不断出现,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革命,也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新形式。
高层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力多集中于建筑的平面功能布置、外观合理与空间的有效利用上,很少考虑到高层建筑间气流的影响问题。
如果高层建筑群之间的布局不合理,会为业主带来极大的不便。
高层建筑的主要荷载为水平风荷载,相比于地震等振动作用,风力作用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影响力要大得多,为防止高层建筑在风力作用下出现倒塌、结构开裂等问题,必然要对高层建筑的风效应及风振控制进行合理的分析,使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满足实际生活使用需求、安全需求、舒适度需求等。
一、高层建筑风效应的数值分析以高层建筑小区风效应进行分析,常见高层建筑小区的布局有三种形式:行列式、错列式和周边式,针对这三种布局的高层建筑,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数值分析,得出高层建筑群内气流流动速度,并分析其影响度。
数据举例:行列式为4排每排4栋,共计16栋;错列式为五排交错排列,共计18栋;周边式为4排,呈口字形排列,共计12栋。
行列式错列式周边式拟定风向为正北和正西北两种,风速5m/s。
按人在1.8米位置进行计算。
其数值结果对比分析如下:(一)正北风向时:行列式第三、四排的风速达最高;错列式在第一、二列的第四排侧;周边式在第一、三列第四排。
其涡流形式,除错列式中间位置出现涡流外,其他二种不出现或很少出现。
通过对风速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发现:三种布局风速会沿建筑高速而增大,行列式排末高层的高速区可达5.8m/s;错列式高层高速区达7.7m/s;周边区则达6.8m/s。
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研究摘要:高层建筑在风振作用下可能产生显著的振动,引起居住者或使用人员的不舒适感,降低生活质量或生产效率,因此结构抗风设计还必须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文中分析了高层建筑的外部风环境、内部风环,以及风振控制中的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系统,这一研究对于高层建筑安全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风振控制;建筑风环境;控制系统0 引言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正向着日益增高和高强轻质的方向发展,使得结构的刚度和阻尼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正常使用。
建筑在风振作用下可能产生显著的振动,引起居住者或使用人员的不舒适感,降低生活质量或生产效率,因此结构抗风设计还必须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本文基于人员不舒适感分析了高层建筑风振控制,这一研究对于高层建筑安全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1 高层建筑的风环境1.1 外部风环境根据高层建筑物的外形,相互布局情况及风的相对方向,有可能测得的建筑物外部环境的不舒适参数Ψ值,在风振舒适感控制中都是基于下述效应为基础。
(1)压力连通效应:当风垂直吹向错开排列的高层建筑物时,若建筑物间的距离小于建筑物的高度,则有部分压力较高的风流向背面压力较低的区域,形成街道风,在街道上形成不舒适区域。
(2)间隙效应:如图2所示,当风吹过突然变窄的剖面时(如底层拱廊),在该处形成不舒适区域。
图2 间隙效应(3)拐角效应:如图3所示,当风垂直吹向建筑物时,在拐角处由于迎面风的正压与背面风的负压连通形成一个不舒适的拐角区域;有时,当两幢并排建筑物的间距L≤2d(d为建筑物沿风向的长度)时,两幢间也形成不舒适区域。
图3 拐角效应(4)尾流效应:如图4所示,在高层建筑物尾流区里,自气流分离点的下游处,形成不舒适的涡流区。
图4 尾流效应(5)下洗涡流效应:如图5所示,当风吹向高层建筑物时,自驻点向下冲向地面形成涡流。
图5下洗涡流效应2.2内部风环境高层建筑的内部风环境是指,由于风荷载的作用,高层建筑受到脉动风影响而发生振动现象,这种振动会给生活或者工作在高层建筑内部人带来不舒适感,对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风致振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高楼居住者经常会感受到建筑物在强风中的晃动,这不仅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引言在引言中,我们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背景这一部分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挑战,特别是在面对大风时的振动问题。
我们还将简要讨论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风振控制方法。
三、风致振动现象的原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解释高层建筑结构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振动的原理。
这涉及到风荷载的作用机制以及结构的固有频率等基础知识。
四、风振控制方法本部分将介绍目前常用的风振控制方法,包括质量阻尼、刚度控制和主动控制等。
针对每种方法,我们将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并给出实例进行说明。
五、质量阻尼方法质量阻尼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
我们将介绍质量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种类,并分析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六、刚度控制方法刚度控制作为另一种常见的风振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来减小振动幅值。
我们将介绍刚度调整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七、主动控制方法相较于质量阻尼和刚度控制,主动控制是一种更加先进和灵活的振动控制方法。
我们将介绍主动控制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分析其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八、结论在本文的结尾,我们将总结不同风振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我们还将强调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居住者的舒适性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节论述,我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方法。
这些方法旨在减小建筑物在强风作用下的振动幅值,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风振控制。
高层建筑风振问题研究
高层建筑风振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长,其所面临的挑战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之一就是风振问题。
风振问题指的是当高层建筑遭受到大风的作用时,建筑结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振动现象。
这种振动不仅可能引发居民的不适感,还可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因此,对高层建筑的风振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层建筑风振问题的原因。
风振问题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力引起的。
当风吹过高层建筑时,由于风的作用力会产生波动,这种波动会传递到建筑结构上,进而引发振动现象。
建筑结构的振动不仅受到风速的影响,还受到建筑物的形状和材料的刚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高层建筑风振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投入了大量的研究。
他们首先研究了风对于不同形状和材料的建筑所产生的作用力。
他们发现,不同形状的建筑在风作用下所受到的振动程度会有所不同。
例如,圆柱形的建筑会比方形的建筑受到更大的风力作用,从而产生更加明显的振动现象。
此外,科学家们还研究了不同材料对风力作用的响应。
他们发现,使用柔性材料的建筑相对于刚性材料的建筑来说更容易受到风振的影响。
为了解决高层建筑风振问题,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会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风振问题。
他们会根据地区的气候和建筑物的用途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形状和材料,以降低风振的概率。
其次,他们还会在建筑外墙表面安装振动控制装置,如阻尼器和减振器等。
这些控制装置可以吸收和分散部分风力作用力,从而减轻建筑结构的振动现象。
然而,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高层建筑风振问题仍然无法完全消除。
因此,更加深入的研究还是必要的。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振动控制技术和策略,以提高高层建筑的风振抗风能力。
例如,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智能材料和结构来预测和控制风振现象。
这些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感知建筑结构的振动状态,并及时作出调整来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总之,高层建筑的风振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振性能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振性能分析与设计高层建筑抗风振是指建筑物在强风作用下抵抗风振的能力。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和细长形状,容易受风的作用,产生结构的振动。
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必须对其抗风振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
一、风振分析高层建筑抗风振性能的分析是通过计算建筑物在风场中受到的风压力,分析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以及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压力计算:根据建筑物高度、形状和所在地的风速,计算出建筑物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上受到的风压力大小。
这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物的表面积、气动力系数和风压力系数等。
2. 结构振动特性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分析建筑结构在风作用下的振动特性。
包括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模态形式等参数。
这些参数能够帮助工程师判断结构的振动情况,进而评估其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3. 结构响应分析:根据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结构响应分析,即模拟建筑物在风场中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结构的应力、位移和变形等参数,为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二、设计原则与方法在高层建筑抗风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抵抗风压力: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上的风压力变化。
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以抵抗风压力的作用,并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减小结构振动:通过合理的结构抗振措施,减小结构在风作用下的振动。
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结构的坚固性、增加阻尼装置、优化结构参数和采用风洞试验等。
3. 考虑风-结构相互作用:在风振设计中,需要考虑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即风场的作用对结构的响应造成的影响,以准确评估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4. 断面设计: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抗振要求,进行断面的设计。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截面形式,以满足结构的抗风要求和使用寿命。
5. 工程实践经验:高层建筑抗风振的设计需考虑到实际工程施工和运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风振监测
高层建筑风振监测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般拔地而起。
然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在面对风的力量时,并非坚如磐石。
风振现象,就像是隐藏在风中的“敌人”,可能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舒适性构成威胁。
为了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风振监测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风振,简单来说,就是风对高层建筑产生的振动效应。
当强风来袭,高层建筑会受到风的冲击和绕流作用,从而产生各种振动。
这些振动可能表现为水平方向的晃动、扭转振动,甚至是竖向的振动。
如果风振过于强烈,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疲劳损伤、构件连接的松动、甚至是整体结构的破坏。
同时,过大的振动也会让居住或工作在其中的人们感到不适,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如何进行高层建筑的风振监测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首先,监测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风速风向传感器等。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建筑在不同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通过对加速度数据的积分和处理,可以得到振动的速度和位移信息。
位移传感器则直接测量建筑结构的位移变化,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建筑的变形情况。
风速风向传感器则用于获取风的相关信息,帮助分析风振的原因和规律。
这些传感器通常会被安装在建筑的关键部位,比如顶部、中部和底部等。
安装位置的选择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能够准确捕捉到建筑的振动特征。
而且,传感器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避免在监测过程中出现松动或失效的情况。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收集和传输。
这些数据采集设备通常具有高精度、高采样率和大容量存储的特点,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采集到的数据会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在数据处理中心,接收到的数据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滤波、去噪、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去除掉无用的噪声和干扰信息,提取出反映风振特性的关键数据。
然后,利用专业的分析软件和算法,对风振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风振控制中的MTMD最优参数
风振控制中的MTMD最优参数陈宇峰;王浩亮;刘伟庆;王曙光【摘要】在结构发生风振响应时,由设置在结构上的双重调频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装置被动地产生一组控制力,来减小和抑制结构的风振响应.其中,MTMD的参数取值对MTMD的控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文中对MTMD的频带宽度、调频质量阻尼器(TMD)个数和阻尼比等基本参数进行了研究.根据RI=Min.Max.[DMF]特定的评判标准来评估MTMD的最优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MTMD系统各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初步给出了MTMD最优基本参数,对以后MTMD的参数选取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5)003【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风振控制;MTMD;最优参数【作者】陈宇峰;王浩亮;刘伟庆;王曙光【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25;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9.2调频质量阻尼器(TMD)即人们所常说的动力吸振器,是一种经典的减振装置,早期被用来减小机器所引起的振动,70年代后逐渐应用于控制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
TMD是由一个质量块、弹簧和阻尼器所组成的振动控制系统。
结构振动引起TMD产生共振时,TMD产生的振动惯性力又反作用于结构本身,起到抑制结构动力响应的目的。
因此,使用TMD进行结构风振响应的控制是有效的,它是目前工程应用的被动控制方法之一。
TMD对频率调谐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误差,是不容忽视的缺点。
因此,在设计TMD的过程中,将TMD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受控结构的自振频率调谐至一个合理的比值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只有满足这一条件TMD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耗能减振效果,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由于理论计算与施工之间的误差、结构自身的非线性特征等因素,很难将TMD的固有频率与结构的自振频率始终调谐到一致。
高层钢结构顺风向风振加速度的MTMD控制
式 () 7 中,s 为关 于风荷 载 的 Ⅳ ×Ⅳ 常量矩 阵 ; , s( )
为 规 格 化 D vn o aep ̄谱 。
引入变 量 : = KIM1 { ∞ / , 1= c/ M1 , I2
+c +K p ) x X: ( +∑ [c + (
m +c + =一 m盱 口
根据 拟 法 设:t)  ̄ 虚 激励 , F £:/ (
=、 e …
一 .
一
() 8
,
于是 方程 ( ) 6 的解 可表示为 : I= 5 和( ) g y =
一
个 T MD相对 于所在 楼层 的相 对位移 、 相对 速度 和相 对
e , 一 l=
振 型值 ) = ;L
。 (0 不 但 适合 于 M M 式 1) T D中 的
每个 T MD在沿结 构 的不 同高 度设 置 而 且适 用 于所 有 的T MD均 在结 构 的 同一 高 度 设 置 两 种情 况 。本文 主 要 研究 M MD的最 优动力 特性 , T 不失一 般 性 , MT D 设 M 中的所有 T D均设 于结构 的同一高度 , M 则
中 图 分 类 号 :U 1 T 31
0 引 言
高层钢 结 构 建 筑 重 量 轻 , 尼 比小 ( .2 , 对 阻 00 )相 较柔 , 风 荷载 更加 敏感 , 对 而且 风振 能 量 集 中。 因此 , 更易实 现 风 振 控制 。高 层 钢 结 构 的风 振 控 制 主要 目 的是 减小 居住 者的不 舒 适感 和精 密设 备 、 非结 构 构件 的损 伤 。因此 , 高层 钢结 构 建 筑风 振 控制 的 主要 目标 是减 小结 构 的加 速度 响应 而不 是 减 小 结 构 的层 间位 移 。T MD是 目前 高 层 建 筑 风振 控 制 中实 际应 用 最 为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引言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然而,高层建筑在面临强风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风振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人员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1. 高层建筑风振现象高层建筑的结构相比于传统建筑更加灵活,在面对风力时容易产生振动现象。
这主要归因于风作用在建筑物上所产生的涡流及压力变化。
当风速超过一定阈值时,建筑结构开始出现共振现象,振幅逐渐增大,进而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方法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能够模拟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风场,以获取风作用下的建筑振动响应数据。
同时,数值模拟方法如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有限元分析(FEA)也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
3. 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技术为了减轻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技术。
其中一种是主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反馈控制系统,动态地修正结构的响应。
另一种是被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阻尼器、质量调整器等装置,改变结构的固有特性,从而减小振动幅度。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如涂层减振、断层结构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层建筑的风振问题。
4. 实例分析及案例研究以某个高层建筑为例,对其进行风振响应分析和控制研究。
通过在风洞中进行试验,获取了建筑在不同风速下的振动数据。
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主动控制系统,通过调整反馈参数,使建筑的振动响应受到有效控制。
进一步,对比了不同风振控制技术的效果,评估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结论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研究和控制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风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动或被动的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提高其在强风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超高层建筑风振效应的分析与控制
超高层建筑风振效应的分析与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的数量不断增多。
在超高层建筑中,风振效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风振效应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使用寿命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进行分析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是指由于风力作用所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现象。
在一定的风速条件下,建筑物会受到风力的作用,导致建筑物发生振动,并产生相应的结构应力。
建筑物的振动会对其内部和外部的使用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极端情况下,风振效应还可能引起建筑物的倒塌等严重后果。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高度、形状、重量、弹性模量、抗风能力等。
其中,建筑物的高度是决定风振效应大小的关键因素。
当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50米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风振效应。
因此,对于高度超过50米的建筑物,风振效应的分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抗风能力。
其次,需要采用适当的风洞模型进行风洞试验,以验证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风振响应。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建筑物上设置减振器等结构配件,来减小建筑物的风振响应。
减振器是一种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物振动幅度的结构组件。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阻尼器、质量阻尼器、液态阻尼器等。
这些减振器可以通过消耗振动能量、调节建筑物的振动频率等方式来减小风振效应的影响。
使用减振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还可以改善建筑物的整体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除了使用减振器外,还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减小建筑物的风振效应。
例如,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板式、改变结构布局等方式来控制振动频率和幅度,达到减小风振效应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物的阻力系数、改变建筑物的外形等方式,来改善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和降低风振效应的影响。
总之,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风振效应进行分析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方法
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方法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高层建筑面临的风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风振是指风力作用下建筑物发生的摆振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建筑物的结构破坏。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安全稳定地运行,各种风振控制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方法。
一、结构抗风设计在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中,最常见和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结构设计增加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结构抗风设计主要包括确定建筑物的基本参数、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以及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等。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抗风性能较好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同时,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到其抗风性能,如使用高强度、轻质材料等,以提高整体抗风性能。
二、调节阻尼器调节阻尼器是一种通过调节结构阻尼系数来减小风振响应的装置。
它通过增加建筑物的阻尼,使得建筑物在受到风力作用时能够减少摆动幅度。
常见的调节阻尼器包括液体阻尼器、摆式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等。
这些阻尼器通过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起到稳定建筑的作用。
由于调节阻尼器的精细调整能力,使用调节阻尼器可以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的风振问题。
三、风洞试验模拟风洞试验模拟是高层建筑风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高层建筑的风洞模型,模拟真实风场中的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可以获取建筑物受风振影响的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工程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洞试验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建筑物结构设计,减小风振响应,提升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四、主动控制方法主动控制方法是指通过电子和机械设备等手段主动干预建筑物的振动状态,以减小风振响应。
主动控制方法主要有主动质量法、主动刚度法和主动阻尼法。
主动质量法通过增加建筑物的质量,改变其固有频率,从而减小风振响应。
主动刚度法则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刚度,来抑制结构的振动。
主动阻尼法则是利用控制力干预结构的振动能量,降低结构响应。
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了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加。
然而,高层建筑面临的风振和地震反应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建筑工程师们不断研发和改进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技术及其应用。
一、风振控制技术1. 草皮屋顶草皮屋顶是一种利用生态环境的风振控制技术。
通过在高层建筑顶部种植草皮,可以有效减缓风的力量,从而降低建筑物的振动。
这种技术不仅具有环保效益,还可以提供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风吹消声器风吹消声器是一种通过结构设计控制风振的技术。
它利用在高层建筑顶部设置特殊形状的消声器,能够减小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这种技术在设计高层建筑时被广泛应用,能有效减少建筑物的振动幅度,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3.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电气和机械设备控制建筑物振动的技术。
该系统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监测和控制建筑物的振动状态。
当风力或地震引起建筑物振动时,控制器会以相反的方式产生振动来抵消原有的振动,从而实现风振的控制。
二、地震反应控制技术1.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震反应控制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更加柔韧,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建造高层建筑时,可以采用钢结构来增强整体抗震能力,并减小地震造成的破坏。
2. 层间剪切墙层间剪切墙是一种地震反应控制技术,它将建筑的水平荷载通过水平板均匀分配到各个层面上,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层间剪切墙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能够有效吸收地震引起的能量,减小地震破坏的范围。
3. 减震设备减震设备是一种能够减小地震反应的技术。
常见的减震设备包括橡胶隔震器和液体阻尼器。
这些设备通过调节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引起的能量,从而减小建筑物的震动。
总结: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对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草皮屋顶、风吹消声器和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风振引起的建筑物振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问题及其防护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问题及其防护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数量逐渐增多。
然而,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并非易事,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风振问题。
高层建筑容易受到风的影响,导致结构产生振动,给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威胁。
因此,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问题及其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风振问题的成因。
高层建筑在面对风力时,会受到风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会引起建筑结构的振动,甚至可能发生共振现象。
共振是指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与风力作用频率相吻合,导致振幅不断增大,最终可能引发结构破坏。
因此,准确评估风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防护措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结构设计来减小风对建筑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外形设计阶段,可以采用流线型的外形,减小风的阻力,降低风力作用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的刚度和强度来抵抗风力。
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
同时,在建筑的关键部位,如楼顶和底部,可以增设加强构件,以增加结构的强度。
另一种常见的防护措施是采用风振减震技术。
风振减震技术主要通过引入减震装置来减小结构的振动。
其中,一种常见的减震装置是阻尼器。
阻尼器可以通过消耗结构振动的能量,减小振动幅度。
常见的阻尼器包括液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风振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整结构的振动。
这些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风力情况,调整建筑的结构参数,以减小振动幅度。
除了结构设计和减震技术,还有其他一些风振防护措施也值得关注。
例如,可以采用风洞试验来模拟真实的风力环境,评估建筑结构的风振响应。
风洞试验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风力对建筑的影响,并优化结构设计。
此外,还可以采用风振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建筑的振动情况。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振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
高层建筑风致振动控制的研究
s u p p r e s s i ngwi nd - i n d u c e de x c i t a t i o no f s t mc t t t r e s i s pr o p o s e d . F i r s t , hep t a p e r wi l l o u t l i net he me ho t d so f wi n d — i n d u c e de x c i t a t i o nc o n ro t l o f t a l l
1 前言
近年来 , 高层建 筑的发 展趋 势之一是更高更柔 , 而这一发
到较大 的影响 。文献【 1 】 通过对建筑物在风 力作 用下产 生破 坏
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风振加速度响应是影响人体舒
适度 , 并导致设备和非结构构件损坏 的主要 因素 , 高层及超 高
【 A b s t r a c t ] W i t h h t e s t r u c t u r a l o f t a l l b u i l d i n g s , a s w e l l a s u l t a r - t a l l b u i l d i n g s , c h a n g i n g t o a h i g h e r nd a m o r e l f e x i b l e d i r e c t i o n ,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蒋以武
( 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浙江 台州 3 1 7 0 0 0 )
J I ANG Yi - wu
( T a i z h o u C o n s t r u c i t o n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p a n y , T a i z h o u 3 1 7 0 0 0 , C h i n a )
浅析基于风振性能的高层建筑抗风设计优化研究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21期98高层建筑的设计质量与人们的居住安全有一定的关系,出现风灾天气时,会对高层建筑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抗震性,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对抗震性进行分析,并应用先进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对设计科学性进行分析,达到提高建筑安全性的目的。
另外,为了提高抗振分析的可靠性,需要对照高层建筑风振性能标准。
1 高层建筑风振性能分析1.1 抗风设计标准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高层建筑风振性能,需要对设计标准进行讨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在对抗振性能进行分析时,需要将舒适度与震动感知等方面进行对比,了解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具体可以通过表1来了解。
表1 高层建筑风振性能标准风灾情况重现期超越概率抗风性能常见1-5年100%感知偶遇10年99%局部破坏罕见50年63%稳定在应用这一图表进行抗风性能对比时,能够了解建筑的稳定性,进而在建筑设计中,为了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可以在设计之后进行抗风实验,并将相关数据与表数据进行对比,能够了解风振性能。
第二,由于发生风灾时,常伴有地震、洪水等灾害,为了提高对风振性能的了解程度,可以应用国际通用的风振舒适度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为高层建筑抗风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抗风设计理论在对高层建筑风振性能分析时,需要了解抗风设计理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高层建筑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适用性与结构科学性,进而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从结构体系、荷载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建筑各部分的风力受力情况,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第二,高层建筑在长期受到风力的影响时,会出现结构摇晃的问题,甚至出现开裂的情况,对居住者、建筑企业等都有影响,进而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抗风设计,能够在设计时了解设计的科学性,并进行优化设计,使建筑提高抗风可靠性。
2 基于风振性能的高层建筑抗风设计优化策略2.1 结构尺寸优化设计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抗风设计优化时,需要对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建筑工程的结构尺寸对建筑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可以对位移、加速度进行整理,并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之后,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的抗风性,可以应用峰值合成加速度计算抗风性,对抗风性能不强的建筑尺寸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发挥风振性的意义。
TMD风振控制参数优化设计
-1-
2. 结构方程的建立
图 1 单自由度结构 TMD 控制模型
考虑系统受到图 1 所示的振动力作用的单自由度结构系统的响应。 则系统的方程可表示 为:
&& + C X & + K X = P (t ) + (C ω & + KTω X S S T && && + C T ω & + KTω = −M T X M Tω M
准则二 0.996 0.993 0.987 0.984
准则三 0.994 0.992 0.976 0.983
准则一 0.020 0.030 0.030 0.050
ξ S = 0.05 ξT opt
准则二 0.036 0.050 0.060 0.070
准则三 0.030 0.041 0.053 0.062
S f (ω ) = 4π x 2 (3ω (1 + x 2 ) ) , 其 中
4
2 x = 2400π V10 。 ( V10 为 10 米处的平均风速,在本文中取 0.50kN / m )
4. 不同优化准则的计算结果比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分别得到三种优化准则的控制目标函数,采取组合结构/TMD 系 统的最大有效阻尼优化准则时,目标函数 ξ e ,采取主结构最小位移优化准则时,目标函数 为 β X ,采取主结构最小加速度优化准则时,目标函数为 β X && ,在计算中编程迭代计算,则 可以求出最优控制参数——最优频率比 α opt 和最优阻尼比 ξ opt 。程序计算框图见图 2: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Parameters of TMD Wind Vibration Contr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但这些分析均只考虑
了单个模态 。 近几年才逐渐对多模态情况有所关注 : 研究了耦合扭转系统中 MTMD 的作
[ 14]
用; Rana 和 Soong 在时域内分析了 MTMD 对控制地 震响应的作用 , 并给出了其设计方法 。 本文对高层 建筑的 MTMD 风振控制作了理 论推 导和数值分析 , 考虑了结构多个模态响应及风荷载的 空间相 关性 。 椐 《香 港风 作用 实施 规范 》( The Hong Kong Code of Practice on Wind Effect , 1983 , 香港建设署) 和香港建设署建议的风廓线确定了脉动风载荷 。 将 安装 MTMD 后高层建筑划分为 MTMD 和高层建筑两 个子系统 , 运用 Laplace 变换导出了各子系统的传递函 数 , 从而得到了频域内系统的风振响应 , 再通过 比较 高层建筑在安装 MTMD 前后的均方响应 , 对 MTMD 的 抗振作用进行了评估 。 最后 , 给出了对某高层建筑进 行 MTMD 参数优化的实例 。
1 2 2
( 1.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 重庆 400067 ; 2. 香 港理工大学 土木及结构工程系 , 香港) 多调质阻尼器) 风振控制 的参数优化 进行了研究 。 在保证模态 参数基本 不变的 前 摘 要 对高层建筑 MTMD( 提下 , 将高层建筑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简化为一维多层剪切模型 。 推导了在高层建筑任意一层或多层 上安装 TMD 后 , 其 频域空间传递函数的显示表达 , 获得了高层 建筑在 风载荷 作用 下的随 机响 应 , 并采用 遗传 算法 对 MTMD 进行 参数 优 化 。 最后 , 给出了对香港某高层建筑进行 MTMD 参数优化的算例 。 关键词 : MTMD , 振动控制 , 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 : P315 . 9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 言
世界各地 已有许 多高层 建筑安 装了 TMD 。 在时域或频域对高层建筑进行理论和数值分析时 , 通 常都采用剪切模型 。 当高层建筑仅安装单个 TMD 并 只计及单个模态时 , 其分析较为简单 , 这方面已 有较 完整的研究成果[ 5 , 6] 。 单个 TMD 的控制效果对其频率较为敏感 , 当频率 只略微偏离设计值时 , 控制效果即会极大地下降 。 因 此许多研究者对 MTMD( 多调质阻尼器) 在高层建筑抗 振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Jangid 和 Datta
[ 13] [ 6 ~ 11 ] [1~ 5 ]
了脉动风载荷的空间相关性 , 用 Laplace 变换求解了结 构的控制方程 , 这样结构响应即可由传递函数方便地 求出 。 1. 1 风廓线 、 风速谱和脉动风载荷谱 可用对数或幂函数来表示风廓线 , 如采用幂函数 z α ( 1) δ 据香港建设署对风洞试验的规定 , 在一般区域幂指数 V( z )= Vg α 取为 0 . 19 。 风压可由风速换算得到 1 2 P = ρ V ( 2) 2 根据《香港风作用实施规范 》 , 在一般区域 250m 或以 上的风压为 4 . 3kN/m2 , 代入式( 2) 可反算出该高度上 的平均风速 , 再将此平均风速代入式( 1) 可算出任一 高度处的平均风速 。 即 : V250 = 81 . 96 m/ s Vz = V250( z/ 250)
由于模态空间的正交性 , [ M] 、 [ C] 、 [ K] 均为对角阵 。 1. 3 高层建筑安装 MTMD 后的控制方程 当高层建筑安装 MTMD 后 , 系统可划分为高层建 筑和 MTMD 两个子系统 , 如图 1 所示 。 其中 , 高层建 筑子系统除受到风载作用外 , 还受到 MTMD 子系统的 作用力 ; 而 MTMD 仅受到高层建筑子系统对其的作用
1 理论推导
本节推导了脉动风载荷谱 、安装 MTMD 前后的控 制方程及高层建筑响应互谱 。 脉动风载荷谱中 考虑
收稿日期 : 2003 -04 -20 第一作者 郑 罡 男 , 博士后 , 副研究员 , 1972 年 9 月生
118 振 动 与 冲 击 2004 年第 23 卷
( 3) ( 4) ( 5)
10m 处平均风速为 : V 10 = 44 . 46 m/ s Davenport( 1967) 建议脉动风速谱为 W( f)= 4kV10 x = Lv*f/ V10
2
x 2 4/ 3 f( 1 +x )
2
( 6) ( 7)
*
其中 , k 是地面不平度系数 , 在开阔海面取为 0 . 02 ; Lv 是积分尺度 , 一般取为 1200 ; f 是频率 , 以 Hz 为单位 。 Davenport 对脉动风速 在高度上的相 关关系提出 以下公式 Czf ■ z ( 8) V10 其中 Cz 通常取为 10 ; ■ z 是高度方向上 两点间的距 coh ( f)=exp 离。 这样 , 在两点 i 、j 间的脉动风速互谱为
( 14) ( 15) ( 16)
-ω
2
2 + 2 iξ ω 1ω 1ω 2
2 -ω +
响应在模态空间的互谱为 * SM ω ) S MFHT( ω ) r =H ( 响应在物理空间的互谱为
T Sr = Υ SM r Υ
2 2 2 iξ … ω 2 iξ ] 2ω 2ω n -ω + nω nω
DO I : 10 . 13465 / j. cnki . jvs . 2004 . 03 . 033
振 动 与 冲 击 第 23 卷第 3 期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Vol . 23 No . 3 2004
高层建筑 MTMD 风振控制的参数优化
郑 罡 高赞明 倪一清
2 ω [ Md] { x( iω ) }
物理空间中 j 处的均方加速度响应为
2 σ j =
∫ ωS d ω
2 0 jj
+∞
( 17)
( 29) ( 30) ( 31) ( 32) ( 30 Nhomakorabea ( 34)
1. 2 未安装 MTMD 时的控制方程 有 N 层的高层建筑 , 其控制方程为 M¨ x( t)+C﹒ x( t)+Kx( t)= F ( t) ( 18) 其中 , M 、C 、 K 分别是质量阵 、 阻尼阵和刚度阵 。因系 统位移可表示为模态的线性组合 x =R1{ φ 1}+R 2{ φ 2}+ … +R N { φ N }= [ Υ ] N ×N [ R ] N ×1 ( 19) 将式( 19) 代入式 ( 18) , 左乘 [ Υ ] , 则可得到系统在模 态空间的控制方程 [ Υ ] T[ M] [ Υ ]{ R ¨ }+[ Υ ] T[ C] [ Υ ]{ R ﹒ }+ [ Υ ] [ K] [ Υ ]{ R }=[ Υ ] { F} 即 [ M] { R ¨ }+[ C] { R ﹒ }+[ K ] { R}={ F} 其中 [ M] =[ Υ ] T[ M ] [ Υ ] =[ I ] T [ C] =[ Υ ] [ C] [ Υ ] [ K ] =[ Υ ] T[ K ] [ Υ ]
2 2 …, ω )+ iDiag( 2ζ , … , 2ζ ) ] -1 n -ω 1ω 1ω nω nω
其中 [ d ] = diag [ k d 1 + icd 1 ω k d 2 + icd 2 ω … k dn + icdn ω ] [ H( ω ) ]
1
( 26) = diag [
2 ω 1
T T T
这样就有 [ x d( iω ) ] =[ Hd ] { x( iω ) } 其中 : [ Hd ] = diag[ hd 1 h d 2 … hdn ] ω , j = 1 , 2 , …, n 2 2 ω dj -ω +2 iξ dj ω dj ω 经 Laplace 变换 , 式( 19) 的距阵形式为 Hdj = { x( iω ) }=[ φ ] T{ R( iω ) } 于是得 { xd ( iω ) }=[ Hd ] [ φ ] { R( iω ) }
T 2
按如下推导得安装 MTMD 后系统的响 应谱 。 将 式( 34) 代入式( 25) ,得
T { R( ω ) }= H ( iω ) { φ } { F( ω ) }
( 35)
( 20) ( 21) ( 22) ( 23) ( 24)
其中 1 H( ω )={ [ H( iω ) ] -1 -[ φ ] T[ d ] [ Hd ] [ φ ] T} ( 36) 由式( 35) 可得模态空间的响应谱为 [ SR( ω ) ] =[ H ( ω ) ][ φ ] T[ S F ( ω ) ][ φ ] [ H *( ω ) ] ( 37) 于是有 [ S x( ω ) ] =[ φ ] [ SR( ω ) ][ φ ] T[ φ ] [ H( ω ) ] · [ φ ] T[ S F( ω ) ][ φ ] [ H *( ω ) ][ φ ]T 物理空间中 , 任一自由度 j 上的响应谱为 T S Xij( ω )={ [φ ] j} [ SR( ω ) ]{ [φ ] j} ( 38) ( 39)
Wij = coh ( f ) WiiWjj 式( 8) 代入上式得 10 f ■ z Wij = exp WiiWjj 44 . 46 于是可得到脉动风载荷的互谱为 2 Swij = ρ CDiCDjAiAjViVjWij
3
( 9)
力。
( 10) ( 11)
ρ 取值为 1 . 28kg/ m , CDi 、CDj 取值为 1 . 2; Ai 、Aj 为 i 、j 两点在顺风方向的等效投影面积 , 当高层建筑截面不 发生改变 , 竖直方向上简化模型划分均匀时 , Ai 、Aj 值 可取为 1 。 于是得 S Wij = 2 . 359 3 VziVzj exp -10 f ■z W( f) ( 12) 44 . 46 其中 Davenport 脉动风谱 W( f)是频率 f 、平均风速 V 的函数 。 W( f)可由式( 6) 求出 。 于是 , 模态空间的脉动 风载荷互谱为 T S MF = Υ SW Υ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