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知名客家围屋
客家围龙屋的介绍
目录
• 客家围龙屋的历史背景 • 客家围龙屋的建筑特色 • 客家围龙屋的生活方式 • 客家围龙屋的保护与传承 • 客家围龙屋的文化意义
01
客家围龙屋的历史背景
起源与演变
起源
客家围龙屋起源于汉代,是中原汉族 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产物,也是客 家人南迁至粤东、赣南、闽西等地后 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特色建筑。
在客家文化中,围龙屋不仅仅是一种居住建筑, 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客家围龙屋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和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具有 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倡导的团结互助、崇文重教 等品质,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 的和谐、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 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客家围龙屋的设计理念和建筑 技艺,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城市 规划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 高客家围龙屋的保护与
传承水平。
05
客家围龙屋的文化意义
在客家文化中的地位
客家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客家人传 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它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客家 人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等优秀品质的象征。
客家围龙屋的生活方式
家族与居住模式
家族聚居
01
客家围龙屋是家族聚居的典型代表,一个屋内通常住着一个大
家族,甚至几代人。
,层级分
明,体现了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
团结互助
03
在围龙屋内,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关心、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
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围龙屋在建筑 形式、材料和功能上不断演变,逐渐 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 。
关西新围 赣南客家方围的经典
关西新围赣南客家方围的经典关西新围堪称客家方围的经典,不仅规模宏伟、布局讲究、功能齐全,而且具有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于天灾人祸有着极其周密的应对之道。
围屋总共花费百万银两,历时29年方才建成,在这项巨大的工程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而围屋的建造者徐老四,更是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
如今,围屋中的年轻一代大多在外工作、读书,围屋寄托着他们浓浓的乡愁。
而对于海内外的客家人而言,这座古老的围屋则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大约在1600年前,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原故土,开始了艰难的南迁之路。
追溯客家人南迁的历史,太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回望这条曲折、漫长的迁徙之路,有一个地方不能不说,那就是江西赣州,因为这里是他们南迁途中最早的落脚之处――他们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印记,其中的围屋就是最好的见证。
赣州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县,共有370多座,以“方围屋”为主。
在这些围屋中,最著名的要数关西新围,它是迄今国内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结构和功能最齐全的赣南客家围屋,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古堡”。
走进其间,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客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还能从主人传奇的人生中去感知客家人的精神与情怀。
客家方围的经典规模宏大、布局讲究、防御性强关西新围坐落在龙南县关西镇环抱的群山中,这座围屋建于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由赣南名商徐名均所建。
围屋呈长方形,长约94.6米,宽约83.3米,为三层土木结构,占地总面积约0.8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宏伟,堪称客家方围的经典。
从高处俯瞰,整座建筑的结构像一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就是围屋的祠堂。
祠堂是围屋的中心,也是整座建筑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犹如“圣殿”一般。
祠堂分为上、中、下三厅,即客家民居讲究的“三进”。
以祠堂为中轴线,围内建筑对称布局,主房结构由“三进三开”扩大为“三进六开”,所以形成了九幢十八厅的建筑布局,共有14个天井,124间主房,是一座豪华大宅。
客家围屋建筑---江西龙南关西新围
客家围屋建筑---江西龙南关西新围
江西赣州龙南市关西镇新围村,位于桃江支流关西河上游的小盆地中。
关西村有不少形制不同的围屋,大部分始建于清代。
其中关西新围是赣南最大的砖砌方形围屋,结构牢固,外观宏大。
与赣南大多数金包银的围屋不同,关西新围是砖石结构建筑,围屋外围三分之二用的砌石。
金包银是指围屋墙体的建筑材料,其外围墙体厚度的三分之一用砖和土石夯体来修筑,余下三分之二为夯土墙体,即谓“金”。
“银”则指围内的砖砌墙。
离龙南三百多公里的开平,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它们绝非孤立存在。
不难看出开平碉楼有客家围屋建筑的四角碉楼在地域上的延展和变化。
龙南县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
龙南县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
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
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
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
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
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
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
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
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
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
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
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
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
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
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
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
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
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
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
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
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
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
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
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
龙南客家围屋观后感
龙南客家围屋观后感
龙南客家围屋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古老的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龙南客家围屋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
围屋是客家人的传统住宅,由四合院式的建筑组成,四周围着高墙,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隐私和安全性,还能够有效地抵御外界的恶劣天气和敌人的入侵。
在围屋内部,我看到了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这些雕刻艺术品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勤劳。
其次,龙南客家围屋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丰富。
这座围屋建于明代,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在围屋内部,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家具和器物,这些物品展示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我还了解到,客家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他们勤劳、坚韧,对于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参观龙南客家围屋,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客家人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龙南客家围屋给我带来了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围屋内部有一个美丽的庭院,庭院中有一棵古树,树下有一张石桌和几把石凳。
我坐在石凳上,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这里没有喧嚣和拥挤,只有静谧和平和。
在这个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来到龙南客家围屋,我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总的来说,参观龙南客家围屋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这座古老的建筑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勤劳,传承了客家人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宁静和放松,也更加了解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龙南客家围屋,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龙南客家围屋观后感作文
龙南客家围屋观后感作文你知道龙南的客家围屋吗?如果不知道,那可就亏大了,我这就跟你唠唠我去看了之后的感受。
刚到龙南客家围屋跟前,我就被它那庞大的身姿给镇住了。
这围屋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堡垒,稳稳地坐在那儿,感觉已经在那儿守了好几百年,就等着给我们这些后人讲讲过去的故事呢。
走进围屋,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里面的房子一间挨着一间,布局那叫一个讲究。
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似的在里面乱窜,一会儿看看这个小巷子,一会儿又好奇地瞅瞅那些老房子的门和窗。
我想啊,以前住在这里的客家人,每天在这些小巷子里穿梭,邻里之间肯定特别热闹。
说不定哪家做饭香了,满围屋都能闻到呢。
这些围屋的建筑风格也特别有趣。
那墙又厚又结实,我用手敲了敲,感觉像在敲一座小山似的,心里想着,这墙要是会说话,肯定能给我讲好多以前打仗防御外敌的英勇事迹。
还有那些屋顶,弯弯的,像月牙儿一样,看着就觉得特别有韵味。
我发现围屋里还有好多小细节。
比如说那些精美的木雕和石雕,雕的都是一些花啊、鸟啊、人物啊之类的,栩栩如生的。
我当时就在想,以前的工匠可真是厉害啊,没有那些高科技的工具,就靠着一双手,就能把这些东西雕琢得这么好看。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就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场无声的电影,这些雕刻就是电影里的画面,在给我展示着客家先辈们的生活场景和美好愿望。
围屋里的人们看起来都特别淳朴。
我在里面逛的时候,碰到几个当地的老人,他们就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我就笑眯眯的。
那笑容特别温暖,就像这围屋一样,让人感觉很踏实。
我跟他们聊了几句,虽然他们说的有些客家话我听不太懂,但是那种热情的感觉我可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
从围屋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在里面看到的景象。
这龙南客家围屋可不仅仅是一堆老房子啊,它更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记录着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它就像一个老人,默默地守护着客家人的传统,等着我们这些后人去发现它的魅力,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我觉得这一趟来的可太值了,就像挖到了一个宝藏,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宝藏的地方。
龙南关西客家围屋作文
龙南关西客家围屋作文
嘿,大伙儿们好啊!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关于龙南县关西镇那些独具特色的客家围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后代,我对这些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可是有着挚爱之情呐!
你们说,围屋是什么鬼?哈,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一堆四合院式的老房子凑到一块儿,中间围起一圈墙形成一个大院落。
可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哦!这些围屋可是凝聚了客家祖先无数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啊。
整个院落四面环绕,里三层外三层,设防作用超级给力。
当年祖先们为了防卫外敌,专门在围墙上开设射击孔,一旦受到攻击就可以立即反击,绝对是座小小军事要塞!除了安全考虑,这种布局对通风采光也超级有利,夏天凉快,冬天温暖,舒舒服服的。
可不能小看这些朴实无华的围屋啊,它们蕴含了客家人勤劳、智慧、团结的精神。
走进去你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儿,家家户户门前小花园,家人三五成群在院子里聊天嬉戏,热热闹闹的。
有的屋檐下甚至还挂着风干的腊肉香肠呢!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客家人,就是通过这些围屋传承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我每次回乡都要去那里瞻仰一番,那份亲切的气息就如同故乡的怀抱,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安全。
希望我们能永远保护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江西-赣州·龙南-世界最大的客家围屋群:关西围
江西-赣州·龙南-世界最⼤的客家围屋群:关西围世界最⼤的客家围屋群:关西围——2021年春节之旅(2)赣州,是江西省的南⼤门,也称“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第⼀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的主要聚居地之⼀,客家⼈占赣州总⼈⼝的95%以上,有“客家摇篮”之称。
在赣州这个“客家摇篮”,客家民居是被誉为“东⽅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的客家围屋经典样式。
这次春节之旅,主打就是赣州的客家围屋。
当然,短短⼏⽇我们不可能将赣州境内600多座客家围屋⼀⽹打尽,只能挑选客家围屋集中的龙南、定南、全南等地部分代表性的客家围屋游览。
⾸先前往的就是境内分布着376座各具特⾊的客家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70%以上,有着“世界围屋之都”美誉的龙南,直奔的就是名⽓最⼤的关西围。
关西围,由徐⽒家族开基祖徐有翁带领⼦孙于南宋初年从江西泰和辗转迁⼊关西后所建的客家围屋群,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积约3平⽅公⾥的西昌围、关西新围、⽥⼼围、⼤书房、鹏皋围、圳下围等六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如众星拱⽉般连成⼀⽚,是世界最⼤的客家围屋群。
西昌围,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关西新围创建⼈徐名均(俗称“徐⽼四”)的祖居地,是其祖辈、⽗辈及其兄弟们在徐家风⽔宝地蛤蟆形上逐渐建起来的⼀座占地⾯积约5257.6平⽅⽶的不规则形围屋,为徐⽒祖围,俗称“⽼围”。
因徐⽒家族经营⽊材⽣意时船号和⽊头的烙印标记均为“西昌号”,故名。
由于西昌围是经⼏代⼈逐渐建成的,因此围内建筑没有统⼀规划布局,呈现杂乱⽆章、互不相连、⾃成⼀家的状况。
主体建筑的⽴孝公堂(即徐⽴孝,徐⽒第⼗四世、清代关西名绅徐名均之⽗)18块门页上雕刻有“三字经”典故彩画、天花板上绘有龙凤图案;六⼤伙厅(徐⽴孝⽣六⼦,这⼀组房屋属六个⼉⼦共有房,故名)⼀厅⽐⼀厅⾼,蕴含步步⾼之意。
⾄今依然有村民居住的西昌围,由于年久失修,围内屋⾯漏⾬、梁架腐朽等情况严重,正在维修中。
围内,被维修的建筑材料包围的遒劲⽼梨树欣欣向荣,在春风⾥绽放着千万朵洁⽩的梨花,与西昌围⼀起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围外,墙体上“⼀定要解放台湾”的巨⼤黄底⽩字⼤标语,则遗留下了时代的印记。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参考。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一)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
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
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
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
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
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
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
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
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
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
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
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
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
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
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
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
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
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
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
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
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
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
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
关西围屋――关上所有灯心围一座城
关西围屋――关上所有灯心围一座城关西新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 多年的历史。
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 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
【走近古朴围屋,品赏客家历史】客家围屋(也称为围龙屋、围屋、转龙屋、客家围龙屋)是中华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
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
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
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椭圆形状的。
围屋融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够见到围龙屋的踪迹,包括中国大陆南部的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的屏东、云林、台中东势等等。
在这些客家围屋里,住着的许多当地的老人。
数百年来,这里简单的生活方式已经令他们的心情平静如水,不再有所触动。
他们每天都见到许多探寻者,无论你抱着怎样的目的、怀着怎样的渴望来看围屋;无论你现在给这里带来几多喧嚣与热闹或回去花费几多笔墨去大书特书这里的神秘与美丽,这里的人一概淡然处之,不会表现一分的激动。
古老的围屋与客家文化随着岁月流逝而日见珍贵,但对于世居在此的他们,却不爱炫耀,淳朴的民风才是最美的风情。
龙南的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最具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是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的宫廷式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和“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
走进关西新围就像在阅读一本客家史,走出关西新围则感受了岁月的沧桑,而离开关西新围后,也会想那围子里久远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新围忆古,梦回民清】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 。
关西围位于龙南县城东约15 公里的关西圩旁边,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 年),于道光七年(1827 年)完工,历时近30 年,系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
走进龙南客家围作文
走进龙南客家围作文
《走进龙南客家围屋》
嘿,你们知道吗?我前段时间去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龙南客
家围屋。
那天下着点毛毛雨,但完全不影响我的兴致。
当我真正走进围屋的时候,哇,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你们看那围屋的墙,高高的,厚厚的,感觉能挡住千军万马呢!我凑近摸了摸,那粗糙的质感,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走进一间屋子,里面的布置简单却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看到角落里有个旧水缸,哎呀呀,那水缸上面还有一些斑驳的痕迹呢,就好像它见证了无数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喜怒哀乐。
我想象着,过去的人们是不是用这个水缸打水、洗菜、洗衣服啥的。
走着走着,我留意到有一处的地面有点不一样,仔细一瞧,原来是有几块地砖有些松动了。
嘿,我就调皮地踩了踩,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还真有点好玩。
在围屋里绕来绕去,就像走迷宫一样,特别有趣。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藏着小秘密,等着我去发现。
等我逛得差不多了,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看那围屋,心里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好好探索一番。
龙南客家围屋,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走进它,就仿佛走进了一段独特的历史之中。
等你们有机会也一定要来亲自感受感受哦!
这就是我走进龙南客家围屋的体验啦,怎么样,是不是很特别呀!。
龙南关西客家围屋作文
龙南关西客家围屋作文哎呀,你们知道吗?我去了一个超级超级好玩的地方,就像是走进了童话里的城堡一样!对啦,就是那个龙南关西客家围屋,简直是太神奇啦!那天早上,太阳公公刚刚露出笑脸,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妈妈,我们快点出发吧,我好想去看看那个大大的围屋,听说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秘密呢!”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好,好,我们的小探险家,现在就出发!”到了那里,哇,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围屋好大好大,高高的围墙,上面还有尖尖的角,就像是一条巨龙守护着里面的宝藏一样。
我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说:“妈妈,你看,那个围屋好像一个超级大的城堡,我们是不是能找到里面的公主和王子呢?”妈妈笑着摇了摇头,说:“傻孩子,这里不是城堡,是客家人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建造的围屋,不过,里面确实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哦!”我们走进了围屋,里面真的好大啊,还有好多好多的房间。
我好奇地东张西望,突然看到一个小哥哥在画画,我跑过去问:“哥哥,你在画什么呀?这么好看!”哥哥抬起头,笑眯眯地说:“我在画这个围屋呢,你看,这是大门,这是围墙,还有这些房间,都是我们客家人的家。
”我瞪大了眼睛,说:“哇,哥哥你好厉害,我也想画!”于是,哥哥给了我一张纸和一支笔,我们一起开心地画了起来。
在围屋里,我还看到了好多好多的东西,有古老的家具,有漂亮的窗花,还有客家人穿的衣服。
我拉着妈妈的手,问个不停:“妈妈,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妈妈耐心地一一告诉我,让我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知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下午,我们要回家了。
我依依不舍地看着围屋,说:“妈妈,我们下次还能再来吗?我好喜欢这里!”妈妈笑着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这里是我们客家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根,我们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
”就这样,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南关西客家围屋,但是我知道,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它已经成为了我心中最美丽的童话城堡。
龙南关西围屋简介
龙南关西围屋简介
龙南关西围屋是位于广东揭阳市龙南县古城墙内的一座古堡殿堂式的历史,自清朝嘉
庆年间(1796至1820年)始建,历经百余年的沧桑沉淀,历史文化气息浓郁,被誉为中
国近代史流传下来的瑰丽宝藏。
龙南关西围屋地处南安大河支流邓县河畔,建筑群以六龙
楼(或被称为“山河楼”)为中心,周街四条,陈列着眾多巨型历史建筑,被誉为近代中
国建筑精品。
六龙楼(山河楼)是围屋内最重要的建筑,由四间殿堂状建筑拱衬而成,气势雄伟。
外观设计以古代折柳为蓝本,左右各三条车站的柱子上刻有折柳花纹,两边六条龙形窗户,构成古典的组合格局,上部金属瓦和彩色油漆装饰,犹如闪耀着珍宝:每条窗前都是深浅
不一的绿色,似有层层玉陨在内,肃穆而深邃。
殿前现存原木支撑的庭院,地上覆盖一层
古青砖,小花墙边的格栅则镶嵌着特有的高士驱斗片石拱桥,圆弧形的台阶,蜿蜒着洁净
的小路,湖波荡漾,有如翰墨游龙。
环绕围屋的是一系列的历史建筑。
其中有番禺起义军在嘉庆年间设置的罗屯大型绷带,又指引到一处传说中的“宝武宝殿”,现今被一座以宝剑雕刻而成的十字亭保留,堪称历
史文化遗迹。
五羊碑在此刻显得古朴,丰富的石雕广厦书宇,看起来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
的灿烂,这是一处游人古堡文化的重要积累地。
龙南关西围屋的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堡文化的宝藏,这里穿越历史沧桑,浓厚的古典
气息令人不禁陶醉而为之。
古老的文化让人如痴如咒,穿梭于历史信仰,运用先进的科技
手段改善空气污染和保护景区时,对它们文化 implements 对这个文化环境和周围社会构
成了深远的影响,让它成为在文学艺术上特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遗产。
介绍龙南围屋的作文
介绍龙南围屋的作文
今天爸爸带我去龙南看围屋,真是太神奇了!我走进来,就像步入了一个迷宫,有很多房间,还有一个天井,可以一眼看到蓝蓝的天。
我最喜欢的是围屋的屋顶,像一个巨形的手掌,撑着里面的空间。
听说它们是用木头和石头做的,很古老,很有历史。
爷爷说,以前的人们住在这里,一起生活,一起辛苦劳作,很热闹。
我闭上了眼睛,想象着他们穿着古装,在院子里玩耍,房间内读书,好美好美啊!
我看到一个老爷爷,靠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静静地看着我。
我问他:“爷爷,你会讲童话吗?”他笑笑说:“会,你想听什么故事?”我兴奋地问他关于围屋的故事。
老爷爷的故事让我听得入了迷,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各种画面,有努力勤奋的农民,有坚强的战士,有美丽的姑娘。
龙南围屋,就像一本历史很久远的书,写满了故事,蕴满了文化。
我真想回到古代,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感受那时的美好。
六年级说明文作文: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_550字
三一文库()六年级说明文作文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_550字
大家好,我是来自龙师附小的陈俊宇,大家可以叫我陈导,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预祝大家玩的愉快!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2001年7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外国友人:
欢迎你们到江西龙南来做客。
这就是围屋之王————中国国内目前发现建筑面积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始建于(1978——-1827)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徐名均修建而成,关西新围是最具有客家建筑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围屋。
我县总共有376座围屋,在关西新围的周围就有46座大大小小的围屋,所以龙南是客家围屋第一县,镇是客家围屋第一镇。
20 × 20。
中国传统建筑-客家围屋
中国传统建筑-客家围屋2019-10-15摘要:住在围屋⾥的⼈,都称⾃⼰是“客家⼈” ,过着⼀种聚族⽽居的⽣活。
这种⽣活⽅式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汉族的传统⽣活⽅式。
⼀个⼤围屋⾥常常住着⼏百甚⾄上千⼈,他们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祖先的直系缘后代。
围屋功能齐全,保存完好,溶⽣活、娱乐、防御于⼀体,古朴雄奇,散发着浓郁的客家风情⽓息,科学家称之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迹。
⼀、客家围屋的起源。
⼤约 1600 年前,为避战乱,客家先民⼀步三回头,淌着热泪,恋恋不舍离开了中原故⼟,开始了艰难⽽遥远的南迁之路。
晋末的战乱让世代⽣活在中原的⼈们南逃避祸,以期保全家族的⾹⽕延续;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持续的战⽕离乱,让久居中原的⼈们已经没有了安⼟可依,南迁成为许多⼈不再选择的选择,“靖康之难”后的北宋覆灭,朝廷偏安江本南,中原再次陷⼊灾难与恐慌,南迁⼜成为众多中原⼈的⽆奈。
在漫长的岁⽉中,遭遇了多少次⼤动荡,经历过多少次⼤迁徙,在中国汉民族的谱系中,从此多了⼀个优秀的民系——客家;在向来蛮荒的南⽅⼭地,从此多了⼀批勤劳的拓荒者——客家⼈。
他们在把⾜迹踏遍南⽅⼭地的同时,也把中原先进的⽂化和先进的⽣产⼒,传播到了南⽅的⼭⼭⽔⽔,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化,他们聚族⽽居,繁衍⽣息不断。
建在千⾥赣江源头的赣州城,城墙下,左边章江,右边贡江,两江合流就成赣江。
赣江是南中国惟⼀南北⾛向的长江⽀流,客家祖先就从这通道涌进赣南⼭区,然后深⼊福建、⼴东。
赣南围屋客历史最鲜活的载体,更是客家研究最⽣动的物证。
围屋⼏乎就是客家的象征。
客家⼈可以不住围屋,但住在围屋⾥的,⼀定是客家⼈。
“客家”原是当地⼟著居民对客居的外来户的称呼。
“客”与“主”的⾝份原本就是相对的。
外来⼈住得久了,慢慢变成⽼客。
最后,终于反客为主。
接着,⼜来了新客。
后来的⼈,在先来⼈的眼⾥,⾃然被看作“客”。
⽆论是“⽼客” “新客”,相处时间长了,先是别⼈称他们为“客家”,渐渐地,他们便⾃称“客家”,以区别当地的⼟著⼈群。
龙南市八大景点介绍
龙南市八大景点介绍
龙南市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许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龙南市八大景点的介绍:
1. 龙南市小武当山风景区:小武当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景区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小武当殿、大雄宝殿、南岳庙等。
2. 龙南市关西围景区:关西围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古老围屋,是中国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龙南市虔心小镇:虔心小镇是一座集旅游、休闲、文化、购物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有许多特色建筑和文化景观。
4. 龙南市龙潭景区:龙潭景区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文化古迹、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5. 龙南市九峰山景区:九峰山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峰,景区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如九峰寺、天池、石门等。
6. 龙南市龙潭湖景区:龙潭湖是一座人工湖,湖周围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龙潭湖公园、龙潭湖湿地公园等。
7. 龙南市龙南古城景区:龙南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古城墙、古街巷、古寺庙等。
8. 龙南市龙南石城景区:龙南石城是一座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城,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石城楼、石城寺、石城古街等。
以上就是龙南市八大景点的介绍,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值得游客前往一探究竟。
龙南围屋的简介
龙南围屋的简介
龙南围屋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江西省龙南县一带。
它是一种传统的农民住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龙南围屋的建筑形式独特,它是一种集合式住宅,由多个房间组成,通常呈圆形或方形。
围屋的外墙是用石头或砖头砌成的,墙体厚实,能够抵御风雨和地震。
围屋的屋顶是用木材和茅草搭建而成,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隔热效果。
围屋的内部布局也很特别,通常分为三个区域:中心区、生活区和储藏区。
中心区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用于家庭聚会和娱乐活动。
生活区是用于居住的区域,包括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
储藏区则是用于储存粮食和家庭用品的地方。
龙南围屋的文化内涵也很丰富。
围屋是农民的家园,它代表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围屋的建筑风格和布局都是根据农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而设计的。
围屋的中心区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代表了农民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生活区则是代表了农民的家庭生活和家庭责任。
储藏区则是代表了农民的节俭和储蓄习惯。
围屋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都是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龙南围屋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的生活方式。
围屋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都是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围屋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围屋之都-龙南
围屋之都——龙南摘要:位于赣州之南的龙南,是一座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客家古城,拥有376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世界围屋之都”,围屋历史悠长,客家风俗浓厚,生态景色优美,山川秀丽多姿,大自然赋予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造就了诸多神奇峻美的生态景观和客家民俗人文风情,是个令中外游人心驰神往的围美之城。
龙南境内拥有的客家围屋376座,占赣南现存客家围屋70%以上,形式各异的围屋,传承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精神。
通过研究客家围屋,我们能够解读出客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关键词:龙南,围屋,客家围屋,客家人,古建筑赣南地处赣江上游,地势周高中低,南高于北,境内海拔200米至500米间的丘陵地形约占赣南总面积的61%,四周主要分布海拔1000至2000米的山地,约占面积的22%,盆地则仅占约17%。
赣南“处江右上游,地大山深,《赣州府志·序》中写到:“疆隅绣错,握闽楚之枢纽,扼百粤之咽喉”,“然山僻俗悍,界四省之交,是以奸宄不测之徒,时时乘间窃发,叠嶂连岭,处地既高,俯视各郡,势若建瓴”。
像“三南”、安远这些盛行围屋的县,县志上均有“地处万山之中”之语或类似意义的概述。
因此,宋元以来,这里就是不安静的骚土。
小乱不断,大乱必有份,所谓“自古以来,江右有事,此兵家之所必争。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源于中原汉族早期文明中心的黄河中下游流域,最早于东晋战乱时就开始向南迁移。
后来又经历多次大的迁移,比如在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中华”、“安史之乱”等社会动乱中。
由于当地的百姓生活无望,四处逃难,其中一部分难民背井离乡逃到南方,长达1500多年的汉族南迁史经过了许多地域站点,迁移人群以家族血缘群体为单位者多。
这些都与定居下来之后客家文化的形式、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明末清初,闽粤大量移民赣南,造成赣南生态失去平衡,人口激增。
另外文化差异与水资源、耕地资源争夺,客家人与当地居民纠纷不断;加上地处四省之交,山深林菁,易于藏奸纳匪明后期,赣闽粤湘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江西古建筑关西新围——赣南传统民居建筑经典之作
江西古建筑关西新围——赣南传统民居建筑经典之作关西新围,位于江西龙南县城东约15千米处的关西圩旁,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于道光七年(1827年)完工,历时近30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
据专家考证,关西新围是迄今中国国内发现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客家方形民居,也是赣南传统民居建筑中所称的“九井(幢)十八厅”的典型代表作。
徐老四传奇故事徐氏家族于南宋理宗帝嘉熙丁酉(1237年)从万安县皂口徙泰和辗转迁入关西。
徐老四,正名徐名钧,字韵彬,号渠园,增贡生,候选布政司理问,诰授奉直大夫,为关西徐姓第14世子孙。
生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十一月,殁于清道光八年(1828)九月,在关西新围建成后一年就去世了。
因兄弟中排行第四,后人俗称之为徐老四。
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
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应,俗称为“新围”。
他一生勤劳俭朴,正直厚道,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成为一代名绅,是赣商的杰出代表,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及客家精神的完美体现。
关西新围的选址关西新围主人徐氏家族出于自我保护而选择的聚族而居也加强了围屋的防御性。
客家人的“聚族而居”不是大家族式的“共财同居”而是一种小家庭式的“异财同居”,虽财产独立,却有许多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如禾坪、水井、厅堂等。
财产独立有利于减少家族矛盾,而拥有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则利于联合宗亲、增强家族凝聚力。
当敌人来袭时,徐氏家族就能很好地抵御外敌。
赣南是风水形势宗的发源地,风水观念的影响无处不在。
作为地方大族的家邸,关西新围的设计尤为注重传统风水。
关西新围在建设之初是由堪舆家选择的基址。
堪舆家通过观察山脉的走向和流水的源头,选择了关西新围所在地这样一个“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的风水宝地。
新围的方位也是有着风水讲究的,选择了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的地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南镇第一小学客家文化知识宣传
龙南知名客家围屋
龙南县位于江西的最南端,有“江西南大门”之称,龙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武当山等等。
龙南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重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被誉为“重稀土之乡”。
客家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筑艺术,不仅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及众多的游客为之陶醉。
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
龙南位于江西省的最南端,毗邻广东和平、连平县,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县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是闽、粤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
赣粤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在此纵横贯通。
全县人口30万,国土面积1641平方公里。
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川秀丽、风情醉人。
气势恢弘壮观的小武当山99座丹霞峰林绵延不绝,如十里画卷徐徐展开;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旖旎迷人,珍禽异兽出没其中,享有“南岭翡翠”、“动植物王国”之美誉;玉石仙岩(阳明书院)碑林重现了王阳明等先哲前贤们传学布道的身影;龙头滩瀑布飞流直下,可与庐山三叠泉相媲美;具有浓郁客家风韵的“土围子”令人生发无限遐思……在这一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悠久的人文历史,造就了许多神奇峻美的自然景观和客家文化风情。
走进龙南,你可触摸到客家历史的体温,走进龙南,你可徜徉于绿色海洋……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实物载体,它保存了中原远古风情习惯、生活方式,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
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
砌成,易守难攻,非常坚固。
赣南以方围为主,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龙南为全国之最,并于2007年10月25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立项为“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
一般有三至四层,大的有九栋十八厅,内有粮仓、水井、排污道、草坪、戏台等,最具有代表的有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里仁栗园围、杨村燕翼围以及桃江龙光围等。
关西新围:位于县城东15公里关西镇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
它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迄今有200多年历史,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费时二十九年、占地面积7700多平方米,与围屋配套的附属设施有10000多平方米。
围屋呈长方形,四角布有四个炮楼,外墙高10多米,壁厚1米。
围内曲径通幽,轩廊飞檐,画彩镏金的精致风格与围外格调形成“外刚内柔”的景致。
整体建筑五组排列,前后三进,共十四个天井,正中为祠堂,对称分置十八厅,围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实用功能,而且承载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
杨村燕翼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该县目前历史最长、保存最好、建筑高度最高、最为坚固防御功能最齐的一座客家围屋,其考研价值和观光效果远在其他围屋之上,且当地还保存着比较浓郁的客家风情。
里仁栗园围:始建于弘治辛酉年(1501年),为明代五品大员李清公所建,是龙南县最大的客家围。
其状为八卦围,周长789米,面积68亩,墙厚0.6米,2层,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围内有围中围,围屋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
围内主要建筑布局以“一祠三厅”为核心。
历经507年的纪缙祖祠气势甚为恢宏,堂内雕梁画栋,镂刻抖拱。
大堂顶部清晰可见的历史故事彩画鉴证了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人文历史。
栗园围不仅具有客家围屋普遍具备的防
御功能,而且依风水原理布局建宅,增强了生产、休闲、文教功能。
橘瑞堂门前有鱼塘面积6.6亩,体现了客家人一脉相承的勤生产、重文教、图发展的人文特色。
它是客家围屋中罕见的八卦型围屋,恢宏的建筑规模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使其成为赣南客家围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杨村乌石围典型的前方后圆的围屋,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在此围屋拍摄反映客家人生活的节目,现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到此观光。
客家酒堡(渔仔潭围):龙南“客家酒堡”位于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距县城10公里。
渔仔潭现有李、黎两姓农户28户,人口153人,是一个依山傍水、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落。
渔仔潭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200年历史,是由李姓先人种植淀坊(一种染布原料)发家致富后兴建。
围屋南北长55米,东西宽45米,占地2475平方米,围内建有三层结构民房,共有住房126间,另建有炮楼四座,围墙四周布满枪眼,围内曾常年储藏可供居民3个月生活所需的粮食和米酒,是典型的防御型客家围屋。
从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围内先后有3名李姓族人考取进士功名,据说他们都是文采飞扬、喜好饮酒作赋的酒中豪客,备受族人推崇,酒文化在渔仔潭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至今,家家户户都保存酿酒的传统风俗。
依托渔仔潭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和客家人热情好客的饮酒文化,渔仔潭围绕赏酒、品酒、藏酒三大主题,建成了酒文化展览、酒类品尝、传统酿造工艺演示、游客服务、艺术创作五个功能区,通过发展客家米酒和农家乐产业,增加农民旅游收入,打造成集品尝、收藏、艺术创作展览交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客家酒堡”,争创客家围屋收藏酒类品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
酒堡建成后,通过以酒为媒、以酒会友,活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客家围屋的文化附加值,把渔仔潭建成中国客家围屋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