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稀土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稀土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稀 土氨 氮废 水 的来源
在 我 国 ,稀 土初级 产 品加工及 稀土 冶炼 主要 在包 头地 区。 其生 产过 程 : 酸与 白云鄂 博稀 土精 矿混 合并在 焙烧 浓硫 窑 中焙烧 使 精矿 分 解 , 后通 过 加碳 酸 氢铵 、 然 水浸 , 产 出 生
研究表明,气液比、H和温度对氨氮去除率都有显著 p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 学院, 内蒙古 包头 摘 0 41 10 0 要 : 绍了稀 土氨 氮废水的来源 , 介 综述 了稀土氨 氮废水的处理方 法, 包括直接蒸发结 晶法 、 吹脱法、 学沉淀法等, 化 并对
各 处理 ;废 水 ;处 理 稀 中 图分 类 号 : 0 . X73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4 2 1 )4 0 9 ~ 2 10 — 0 X(0 2 0 — 00 0
a mmo i n t g n n a i o e wa tw tr r se ae wee e iw d, cu i g i c e a o ai n r r ve e i ld n dr t v p r t me h d, bo (f n e o to lw一1 me h d, c e c l r cp tt n f to h mia p e i i i ao
了综 述 。
定 的经济效 益 。
22 吹脱法 .
吹 脱法 主要基 于气 液传 质 的原 理 ,通过 调节 氨氮 废水 的p H使 N 4转 化为 气态 N , 后通 过大量 曝气 使 水 中 H+ H ,然 N , H 向大气 中转 移 , 以达到去 除氨 氮 的 目的。 吹脱 主要受 氨 气 液 比 、H、 度等 因素影 响。 p 温
的效果 。 最优 吹脱 工艺参 数 为气液 比 3 0 ~ 0 p 2 0 40 ,H 1 , 0 0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
化学沉淀法从 #) 世纪 *) 年代就开始应用于废 水处理, 随着对化学沉淀法的不断研究, 发现化学沉 淀法最好使用 +! ,-% 和 ./-。 其基本பைடு நூலகம்理是向 0+%
#1 !2 1 1
废水中投加 ./ 和 ,-% ,使之和 0+% 生成难溶复 盐 ./0+% ,-% ・*+# - 3 简称 .4, 5 结晶,再通过重力 沉淀使 .4, 从废水中分离。 这样可以避免往废水中 带入其它有害离子,而且 ./- 还起到了一定程度的 中和 + 的作用, 节约了碱的用量。 经化学沉淀后, 若
’%(
景, 但要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尚需解决以下两 ( ( 寻找价廉高效的沉淀剂; 开发 .4, 个问题: ") #) 作为肥料的价值。
!
工业应用
氨氮处理技术的选择与氨氮浓度密切相关。对
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应用较多的方法是空气吹 脱法、离子交换法、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法等,其中 对于无机类氨氮废水的处理,以前两种方法应用较 多;而对于有机类氨氮废水的处理,则以生物硝化 和反硝化法为主。 !$ " 低浓度氨氮废水 !$ "$ " 天然沸石离子交换法 ’ & ( 天然沸石为一种骨架状的铝硅酸盐,具有离子 交换特性,尤其是对 0+% 1 具有特殊的选择性;还具 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酸性, 在高温或强酸条件下, 晶格仍可保持稳定。天然沸石离子交换法处理氨氮 废水具有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投资少等特点, 一般 来说, 对于氨碱厂和一些工艺比较先进、 管理水平较 高的联碱厂,部分高浓度含氨再生液均可返回到生 产系统中去, 这样既能简化整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也能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但对合成氨及其他 氨加工行业不能返回工艺中的高浓度含氨再生液, 必须进行空气吹脱 ( 吹脱气经 +# 8-% 吸收后排空 ) 、 蒸馏等方法处理后使之循环使用。 空气吹脱费用低, 但受到环境制约, 而蒸馏法则不受环境影响, 但费用 较高,硫酸吸收吹脱气中氨所得硫酸铵可作为复合 肥料生产的原料使用,而蒸馏所回收氨则可返回到 生产系统。 !$ "$ # 生物脱氮法 !$ "$ #$ " 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 氨氮是焦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来 说,生物脱氮基本流程为 4— 4—- 工艺

氨氮废水降解技术进展

氨氮废水降解技术进展
维普资讯
综述 专论
SCI ENCE & TECH NO LOG Y N I CHEM I CAL N DUSTR Y I
化 科 ,2 (:— 工 技0,2 9 2 2 1) 6 0o 5
氨 氮 废 水 降 解 技 术 进 展
钟 理 谭春 伟 胡孙林 ’ , , ,刘 军 徐光 明’ 陈微 明’ 廖 , , ,
面 的最新 进 展 。
微 生物去 除氨 氮 过程 需经 过两 个 阶段 :
NH 一 NOf— Nof— No f— N2
1 - 1 … … l… 一 2 … … l . . ) … ( _ ()
第 一 阶段 为 硝 化过 程 , bce 菌在有 氧 条 件下将 氨 态氮 转 化 为亚 硝 i o atr r 态氮 和 硝态氨 的过 程 , 生 化 反应 可用 如 下 方 程 其
式表示:
NH + 】 8 0 + 1 9 .62 . 8HC Of 一 ( . 1 +0. 0 5) 0 08 02 C H, 2 +】.4 O +0. 8 j ON 0 H2 9 NO/ + 】.8 C03 ¥ HZ () 1
1 氨氮 废 水 的主 要 来 源
氨 氮 污 染 的 来 源 多 , 排 放 量 较 大 。 如 工 业 且
第二 阶段 为 反 硝 化过 程 , 水 中 的 硝 态 氮 和 污 亚硝 态氮 在 无 氧 或 低 氧 条 件 下 , 反 硝 化 菌 ( 被 异 养, 白养微 生 物均有 发现 且种 类很 多 ) 还原 转化 为 氨 气… 。在 此 过 程 中 , 机 物 ( 醇 , 酸 , 萄 有 甲 乙 葡 糖 等 ) 为 电子 供 体 教 氧 化 而 提 供 能 量 。反 硝 化 作
教授 , 士 , 博 主要 研究领域 : 化学工 程与环境工程 。 *中 国石 化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广 州 分 公 司 科 技 开 发 项 目( z D

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环境工程技术,其中氨氮去除技术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并分点列出其相关内容。

一、氨氮的来源及危害1. 氨氮的来源:工业废水、农业面源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非点源废水等。

2. 氨氮的危害:氨氮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水生生物死亡及水环境恶臭等问题,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常见的氨氮去除技术1. 生物法:包括厌氧法和好氧法。

- 厌氧法:利用厌氧菌群将氨氮转化为氮气,常见的反应器有厌氧反应槽和厌氧滤池等。

- 好氧法:利用好氧菌群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常见的处理单元有好氧池、好氧滤池和硝化反硝化池等。

2. 物理法:主要用于氨氮浓度较低的水体。

- 蒸发浓缩法:利用加热蒸发水体,浓缩氨氮浓度,常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 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氨氮分离出来,常见的膜法有超滤、反渗透和离子交换膜等。

3. 化学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 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氨氮生成氮气,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 硝化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加速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常见的药剂有硝酸铵和硫酸铵等。

三、氨氮去除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1. 生物法:- 特点:技术成熟、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

- 应用情况: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2. 物理法:- 特点:适用于氨氮浓度较低的水体、处理效果稳定。

- 应用情况: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

3. 化学法:- 特点:适用性广、处理效果较好。

- 应用情况:常见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四、氨氮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1. 生物法:加强氮素转化功能菌的研究,提高转化效率。

2. 物理法:研发更高效、节能的膜分离技术,开发新型浓缩设备。

3. 化学法:研究更环保、高效的化学药剂,减少药剂使用量。

五、国内外氨氮去除技术研究进展1. 国内研究进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氨氮去除技术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不少成果。

水体中氨氮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中氨氮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第49卷第8期2021年4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8Apr.2021水体中氨氮去除技术研究进展贺琳杰,屈撑囤(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含氨氮废水作为一种难处理污水,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一直是国内外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

由于其组成的复杂性,使传统处理技术难以满足高氨氮废水的处理需要。

本文讨论并总结了硝化反硝化法、化学沉淀法、电渗析法和液膜法等新型氨氮处理技术特点。

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分子在较高温度与较高pH值条件下易于从水中挥发的特点,分析对比了氨氮处理联合装置优势,展望了氨氮废水处理研究方向。

关键词:氨氮;水;硝化;反硝化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8-0017-04Research Progress on Removal Technology of Ammonia Nitrogen in WaterHE Lin-jie,QU Cheng-tu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an Shiyou University,Shaanxi Xi'an710065,China)Abstract:As a common domestic sewage,ammonia-c ontaining wastewater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treat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Its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t home and abroad(effective treatment of it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t home and abroad).Tradi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high ammonia nitrogen wastewater treat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technology,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elective ion exchange,breakpoint chlorination,and chemic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ew ammonia nitroge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precipitation method,blow-off method,catalytic wet oxidation method,electrodialysis method and liquid membrane method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On this basis,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a molecules in high-concentration ammonia-n itrogen wastewater that were easy to volatilize from the wate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igher temperature and higher pH value,the combined device designed for ammonia nitrogen treatment was further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prospected.Key words:ammonia nitrogen;water area;black smell;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treatment technology氨氮废水是生活中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常以游离氨(NH3)和钱离子(NH:)形态存在于水中,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⑴。

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C henm i cal I nt er m edi at e422013年第01期鲁璐祁贵生王焕(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摘 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和折点氯化法对低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两种方法中不同pH 、反应时间、氨氮初始浓度以及反应物投加量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 =10.5,反应时间在30m i n 左右,n(N H 4+):n(M g 2+):n(PO 43-)=1:1.2:1.2;折点氯化法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 =7,反应时间以10~15m i n 为宜,m (C l -):m (N H 4+)在6~7之间均可;在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方面两种方法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但化学沉淀法对中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更具优势,折点氯化法则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关键词:氨氮废水化学沉淀折点氯化中图分类号:X 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 1672-8114(2013)01-042-05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实验研究科研开发氨氮废水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导致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体严重缺氧,而且可滋生有害生物使鱼类中毒,间接危害人类生命健康[1]。

目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法、反渗透法、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择性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氧化法以及折点氯化法等[2,3,4]。

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如徐志高[5]、罗领先[6]、崔树军[7]、U l udag S [8]等。

本文利用化学沉淀法和折点氯化法对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去除进行了实验研究。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理化学沉淀法:利用某些复合铵盐难溶于水的特性,可将废水中的N H 4+转为沉淀去除[9]。

在氨氮废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磷盐和镁盐,在25℃时,若[M g 2+][N H 4+][PO 43–]>2.5×10–13则可生成M g(N H 4)PO 4沉淀。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目前,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等。

以下将对这些技术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生物法是一种常用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氨氮。

生物法可以分为生物吸附、生物脱氮和生物转化等不同方式。

其中,生物脱氮是一种常见的去除氨氮的方法,通过好氧/厌氧反硝化和硝化反硝化过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生物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能有效处理高氨氮废水。

然而,生物法在处理高浓度和难降解的高氨氮废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化学法是高氨氮废水处理的另一种常用技术。

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电化学氧化和化学氧化等方法。

其中,化学沉淀是一种常见的去除氨氮的方法,通过添加化学沉淀剂将氨氮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然后通过沉淀将其去除。

化学法的优点是能有效去除高浓度的氨氮,但存在副产物、易生成淤泥和高成本等问题。

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膜分离和气浮等方法。

吸附法是通过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在介质上,然后用溶液或热解还原方法将其脱附。

膜分离是利用微孔膜或渗透膜对废水进行分离。

气浮是通过注入气体使废水中的氨氮聚集成气泡而脱附。

这些物理方法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设备复杂和操作困难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法的改进: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更高效的微生物和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生物法的降解效率和适用范围。

同时,将生物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生物膜反应器和电化学反应器,以增强氨氮的去除效果。

2.化学法的优化: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的化学沉淀剂和化学氧化剂,以提高化学法的去除效率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此外,绿色化学和循环经济原则也将被应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中。

3.物理法的创新: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新型的吸附材料、膜材料和气浮装置,以提高物理法的废水处理效果和降低能耗。

同时,探索新的物理法处理过程,如电化学和超临界气体技术。

生物炭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进展

生物炭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进展

生物炭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化学合成工业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物质对各类水体的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关注。

许多有机化合物以较低的浓度存在于水体时,就能够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水中的一些抗生素、农药、内分泌干扰物及染料等,这些物质属于持久性难降解有机物。

研究经济、有效及环保地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尤为必要。

生物炭是一种来源丰富、成本较低,吸附能力较强的材料。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利用生物炭吸附水中难降解性有机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生物炭的制备与改性方法、生物炭的特性、吸附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炭吸附法;氨氮废水;处理引言氨氮是氮在水体内存在的方式之一,其主要来源为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与畜牧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尤其是氨氮排放入流动量较小的江河湖泊,极易导致水中藻类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法主要针对浓度较低的氨氮废水。

该方法去除效果好,但对生态环境温度要求严格。

折点加氯法在实际中主要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处理或者是难以处理的低浓度氨氮废水。

膜分离法可回收废水内的氨氮,仍需控制该方法的处理成本。

光催化处理技术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但所需催化剂的稳定性及生产成本存有一定程度的缺陷。

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优点在于易于控制,成本低。

该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对环境离子浓度依赖程度大。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运用吸附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具有吸附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以及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1生物炭的来源及制备方法一些富碳的生物质,如农业废弃物、森林残留物及木本生物质、藻类、动物排泄物及活性污泥等,都可以用来制作生物炭。

根据制备温度和处理时间的不同,将制备生物炭的方法分为慢热解、快热解和气化方法。

热解是一种成本低的有力方法,它导致生物质的热化学分解,将有机物转化为不可冷凝的合成气、可冷凝的生物油和固体残余副产品生物炭。

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研究

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研究

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研究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研究一、引言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进步,水产养殖废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废水中的氨氮含量高是水产养殖废水的主要特点之一,过量的氨氮排放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和鱼类养殖受损等。

因此,探索高效的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技术对于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水产养殖废水氨氮生成机制水产养殖废水中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氨氮:游离态氨氮和氨基酸态氨氮。

其中,游离态氨氮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和利用,但过量的排放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氨基酸态氨氮是由于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残留和鱼体代谢产生的,其生物降解速度较慢,容易在水体中积累,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研究氨氮的转化机制以及水产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三、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技术1. 生物法处理生物法是目前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氨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生物法处理技术包括沼气池法、微生物降解法、人工沉淀池法等。

其中,沼气池法能够同时处理有机物和氨氮,通过沼气池内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有机质的降解和氨氮的转化。

微生物降解法则利用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代谢特性,通过生物膜或者悬浮态微生物的附着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机氮。

人工沉淀池法则通过氧化反应和沉淀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沉淀下来,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2. 物理化学法处理物理化学法也是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氨氮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物理化学法处理技术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氨氮,将其转移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离子交换法则利用树脂材料的特殊结构和性质,以离子交换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氨氮与树脂上的其他离子进行置换,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氧化还原法通过改变废水中的溶氧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然后通过滤网或沉淀的方式将其去除。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氨氮废水的危害严重,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关乎着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处理氨氮废水,一直是人类及社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1、化学方法化学氧化是最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臭氧氧化、臭氧/复合氧化、氯氧化及氯化氢氧化等。

目前,这些技术已被实际应用于氨氮废水处理,具有较高的氨氮去除效率及处理成本比较优势。

2、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氨氮废水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主要包括溶解性吸附、膜分离、沉淀、析出、过滤、催化及超声等。

它们能够有效降低氨氮水体的污染程度,但仍需优化工艺参数及研究催化剂的性质,以提高处理效果。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氨氮废水处理中广泛采用的技术,主要通过污泥过程、滞留池及流化床等处理手段,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经过研究发现,较理想的氨氮去除效果,可通过调节污泥处理池内污泥及废水浓度,和合理设计池容及污泥流去量等,以达到最优化管理的目的。

二、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氨氮废水的性质及复杂的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环保行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人员们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及创新理念,以实现对氨氮废水处理的更有效率和可持续性管理。

1、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是新一代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它旨在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处理工艺,实现对氨氮废水的无害化,最终达到回用、吸收甚至再利用的目的。

2、混凝处理混凝处理已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它能够有效的去除氨氮及其他悬浮物质。

其去除效果极佳,而且具有易操作、低成本、再来源化利用等特点。

3、膜技术膜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通道将氨氮进行过滤及分离,以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它具有高效、低成本、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有效的处理氨氮废水,提高废水的回用水质。

三、结论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从过去的化学及物理方法,到现在的生物方法,再到未来发展中的无害处理、混凝处理及膜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氨氮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氨氮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氮过程 出现 了一 些 超 出 人 们 传统 认 识 的新 发 现 , 如
硝 化过程 不 仅 由 自养 菌 完成 , 些 异 养 菌 也 可 以参 某 与 硝化 作用 ; 些 微 生 物 在好 氧条 件 下 也 可 以进 行 某
反 硝化 作用 ; 氧化 也 可 以在 厌 氧 条 件 下发 生 。这 氨 些现 象 的发现 为水 处 理工作 者设 计处 理工 艺提 供 了
N 2一 N , 能完 全地 被除 去 , 际上 由脱 氮原 理 可 O- 2才 实
知, 氨氧化为硝酸是 由两类独立的细菌完成的, 中 其 从氨向亚硝酸盐 的转化是 硝化 过程的速度控制 步
作者简介 : 李宜娟 (9 一)女 , 1 , 山东省烟台市人 , 山东轻工业 学院在读研 究生 , 主要从 事皮革废水处理 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期
李宜娟 , : 等 氨氮废水生 物处 理新 工艺的研究进展
3 1
骤 , 对 于反硝 化 菌 ,O-、 O-均 可 以作 为 最 终 受 而 N3N2 氢体 。如果 氨 氮硝 化 成 亚 硝 酸 盐后 , 再 继 续 进行 不
U i nn L a —cul Y —ja , I n Y hr
(col f i t hm syadE vom n ni ei ,hnogI t t o L h I ut ,nn205 ,hn) Sho o L h C e ir n ni n et g erg Sadn st e f i tn sy J a 33 C i g t r E n n ni g d r i u 5 a
K yw rs a m na ioe ; io c ete tnw t h o g e od :m oi —nt gn bo g a t a n;e cnl y r l l r m i e o

《氨氮废水处理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氨氮废水处理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氨氮废水处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内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对于氨氮废水的处理已引起全球环保领域的重视,近10多年来,国内外在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很多的研究,并且涌现出了许多的新技术。

对于我国而言现在已有的氨氮处理工艺有:(1)物理化学法,具体有:反渗透、吹脱法、折点氯化法、电渗析除氨氮法、沸石脱氨法、膜分离技术、MAP沉淀法和化学氧化法;⑵生物脱氮法,包括了:A/O工艺、两段活性污泥法、强氧化好氧生物处理(粉末活性法)、短程硝化反硝化,这类方法可去除多类含氮化合物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4]。

(3)生化联合法:如果是选择单一的物化方法在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时即使不会因为氨氮浓度过高而受到限制,但也不能将氨氮浓度降到足够低(如100mg/L以下)。

而生物脱氮会因为高浓度游离氨或者亚硝酸盐氮而受到抑制。

因此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生化联合的方法,在生物处理前先对含高浓度氨氮的废水进行物化处理。

例如:生物活性炭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法,等。

比如常见的MBR技术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利用膜的组件来取代二沉池,可以达到在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浓度较高,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有利于大大提高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及其利用率[5]。

折点氯化一般应用于饮用水消毒,具有不受盐含量干扰,有机物含量越少氨氮处理效果越好,不产生污泥,处理效率高等优点[6.7]但是在处理过程中应对反应器内的膜进行定期的清理,因为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一些有机物大分子和颗粒悬浮物会沉积在其表面或膜孔内部,使的系统出水量大大降低直至停止出水[8]。

总体而言通过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的膜分离设备来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以及大分子固体物质,可使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提升至10,000mg/L,污泥龄(SRT)可延长30天以上[9]。

故在膜制造技术不断提升支援下,MBR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并吸引着全世界环境保护工业的目光,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10]。

氨氮废水处理现状研究

氨氮废水处理现状研究

区域治理DETECTION氨氮废水处理现状研究济南万安检测评价技术有限公司 陈庆鸽摘要:对于氨氮废水的处理,企业一般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来处理,也就是改变氨氮废水的浓度,促使浓度降低,以便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

本文对传统氨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新型氨氮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到相关人士。

关键词:离子交换法;吹脱法;膜吸收法;微波辅助法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077-0001氨氮废水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中施用氮肥所形成的废水,另一方面是源于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

大量排放氨氮废水,极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进而造成赤潮现象的发生。

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水生物的生长,进而可影响生态链的平衡,最终对人类发展造成影响。

一、传统氨氮处理技术(一)离子交换法对于离子交换法而言,主要基于离子吸附差异,在废水中含有一定的氨氮,为有效去除氨氮,需选择吸附能力较强的材料,借助于这些材料的作用,能有效吸附氨离子,一般而言,可供选择的吸附剂较多,比如活性炭。

选取沸石的吸附剂,使用该方法来去除氨氮,来研究沸石和氨氮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两者呈现线性关系,也就是当增加沸石用量的同时,氨氮浓度随之增加。

针对不同种类的树脂,罗圣熙等采用该方法来对氨氮吸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知,在酸碱度小于7的情况下,铵根离子的吸附率与多种参数呈正比例关系,比如温度以及树脂量等。

采用该方法来对氨氮进行处理,较为容易进行,可循环使用多种吸附剂,比如树脂,值得一提的是,若选取树脂为吸附剂,在废水浓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使用,若废水中的氨氮浓度较高,会对树脂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会提高操作成本。

(二)吹脱法当酸碱度大于7时,废水中的氨氮往往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在向废水中鼓入水蒸气之后,亦可鼓入空气,可促使氨气浓度发生变化,该氨气源于空气,在此情况下,可促使游离氨被转移,最终转移至空气。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近年来,氨氮废水的排放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稳定性。

氨氮是废水中的一种常见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的废水处理技术对于氨氮废水的治理至关重要。

微生物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催化活性产生电流来驱动废水处理过程的技术。

它将微生物与电极结合在一起,通过微生物代谢和电极催化作用实现氨氮的高效去除。

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微生物电化学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在不需要外部电源输入的情况下实现废水的处理,节约能源并减少运营成本。

其次,该技术可通过调整电极表面的电位和微生物群落的选择以适应不同氨氮浓度的废水。

此外,微生物电化学法还可成功应用于多种废水处理领域,如城市污水处理、饮用水资源回收等。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关键步骤包括微生物界面的形成、废水的微生物附壁和电荷转移过程。

首先,在废水中引入合适的载体,如膜、纤维和颗粒等,以增强微生物在附壁过程中的吸附效果。

其次,通过适宜的环境调节控制微生物的附壁和生物膜形成。

最后,通过调整电极电位和外部电流密度等参数,实现电子的传输和氨氮的还原。

在微生物电化学治理氨氮废水方面,研究人员们提出了多种策略和改进方法。

例如,采用电子中转介导物质如质子、硫酸根离子等来加速电子传输的速率;改良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提高其与微生物之间的电极附着能力和反应效率;利用外源电子中转介导物质或直接给予外部电势,提高氨氮的还原速率。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电化学合成特殊的电极材料或微生物纳米合成器件能够增强废水的处理效率。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研究发现,通过调整电极电位和外部电流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氨氮去除率和去除效率。

此外,在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添加适当浓度的微量元素和辅助电极,也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性能。

但是,微生物电化学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微生物群落稳定性、电极附着性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现状袁景冬袁景冬贵州水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市政项目设计工作,后进入水务集团担任副总工程师。

摘要氨氮是导致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形态,通过自然和人为作用进入水体。

其在废水中的不同形态主要取决于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及废水处理程度。

本文旨在介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以便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

概要的介绍了各类方法的应用原理和适用范围,同时分析了各类处理技术可能存在的优点与缺点,为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较为直接的参考。

关键词氨氮废水;氨氮浓度;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21.064氮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一般形式为NO3-,水体污染后则形成了氨氮,一部分以游离氨的形态存在,一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主要取决于溶液的pH。

氨氮废水会导致水中溶解氧下降有害物质增多,危害水生动物的生命安全,并且间接通过食物链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去除水中氨氮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生命健康的有效办法。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氨氮去除主要方法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

化学沉淀法药剂成本高,使用量大,容易发生二次污染,但处理时间短,效率高。

生物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产生高污泥量,但是生物法污染小,符合环境保护理念。

吸附法因成本低,可有效资源回收,近年来备受关注[1]。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斜发废石、Na-改性沸石、膨润土、树脂等。

活性炭吸附不容易再生,沸石比表面积小,不适合处理大量废水。

而螯合树脂,比表面积大,易于再生并锌离子有特殊吸附功能[2],利用过渡金属和氨的配位作用,将水中的氨氮去除掉,以载锌亚胺基二乙酸基螯合树脂(简称锌基树脂)。

反应可以表示为:R-M(OH-Na+)x+xNH4+→R-M(OH-NH4+)x+xNa+R-M(NH3)x+xH2O+xNa+(1)R-M+xNH3R-M(NH3)x(2)M为金属元素,一般包括Cu、Zn和Ni。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

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氨氮废水排放量大幅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农业废水、化工废水和家庭生活污水等。

氨氮的高浓度废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寻找高效、经济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生物电化学法是一种结合了微生物学和电化学的新兴废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氨氮废水处理领域。

它利用微生物的电化学活性,通过微生物与电极表面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电子转移,实现了氨氮的高效降解和去除。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处理流程包括阳极和阴极两个电极系统。

阳极中的微生物通过氧化底物产生电子并将其传递给阳极,同时释放氢离子。

通过阴极中的电子供应,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或以还原态形式存在。

微生物电化学方法还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微生物电解池(MEC)等不同的系统。

氨氮废水通过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的优势之一是在低温下可以有效降解。

相比传统降解技术,微生物电化学法不受温度限制,适用于大部分氨氮废水的处理。

此外,微生物电化学法的反应过程是相对温和的,避免了高温环境下可能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等问题。

在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还应用了不同类型的电极材料和微生物种类。

阳极常使用碳材料,如石墨、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和催化活性,能够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和氨氮废水的去除率。

阴极可以使用不同的电极材料,如铜、铁、银和铳等。

同时,选择适应性强的微生物菌株也对提高废水处理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微生物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一些特定的电子中介物质也能够增强微生物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效果,进一步提高氨氮废水的降解效率。

此外,微生物电化学法在处理氨氮废水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过程常常受到阻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提高传输效率。

其次,当前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产氢效率还有待提高。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摘要】氨氮是我国水体污染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来源广泛,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针对不同的氨氮处理方法及其适用的氨氮废水类型进行探讨,形成综述,以供今后氨氮废水处理应用为参考。

【关键词】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应用氨氮是我国地表水水质和地下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水中氨氮过高会严重影响水质,抑制水中生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我国将氨氮列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控制指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要求对氨氮等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把氨氮列为控制排放总量的主要污染物,要求在“十三五”期间的排放总量减少10%,为约束性指标。

为有序达到2035年美丽中国和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长期战略目标,我国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依旧会持续削减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不同类型的氨氮废水特性不同,其适用的处理方法也存在区别,只有保证氨氮废水中氨氮外排达到最佳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削减水体污染和消除人们健康安全的隐患。

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氨氮废水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氨氮废水简述氨氮指的是水体中的氨态氮,存在形式包括游离态氨和铵离子,通常情况下采用NH3-N表示,水中游离态氨和铵离子之比受pH值和温度影响,含有NH3-N的废水称为氨氮废水。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主要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农业的氨氮废水主要来源养殖业的含氮排泄物以及农作物施用氮肥后冲刷到附近的地表水,生活中的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和排泄物产生的废水,工业上的氨氮废水来源于金属冶炼、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排放废水[1]。

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水中氨氮过高时会导致一些有害水体的生物繁殖,影响鱼类和植物的生长,且游离态氨的毒性高于铵离子。

周金波等[2]研究表明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4种耐污能力的沉水植物分别在氨氮为6、6、4和2mg/L以上的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而分别在氨氮为16、16、8和6mg/L的水体中全部死亡;王志飞等[3]研究表明金沙江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为81.92mg/L,而游离态氨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为2.20mg/L和0.22mg/L。

氨氮废水治理技术探讨与展望研究

氨氮废水治理技术探讨与展望研究

16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氨氮废水治理技术探讨与展望研究姜 太(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学分公司,陕西 渭南 714000)摘 要:氨氮废水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氮元素,会对水体造成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氨氮废水治理是我国现阶段工业废水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治理技术,提高治理效果。

为此,本文对氨氮废水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氨氮废水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氨氮废水;废水治理;治理技术;展望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8-0161-2收稿日期:2020-04作者简介:姜太,男,生于1980年,陕西渭南人,本科,化工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企业安全环保。

现如今,随着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多,给废水治理和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外,社会环保意识的觉醒使得我国工业废水治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家也在不断寻找有效的治理途径,积极应用与创新废水治理技术。

氨氮废水作为最常见的工业废水之一,我国拥有多种先进的治理技术,治理工艺较为成熟,治理效果良好。

1 氨氮废水治理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制药、食品以及石化企业等,氨氮废水被大量排入水体中不但会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而且会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导致水体治理难度加大,治理成本增加。

目前,我国针对氨氮废水的治理主要有吹脱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法以及生物脱氮法等,治理技术多样且效果良好,基本可以满足氨氮废水治理的要求。

2 氨氮废水治理技术探讨与应用2.1 吹脱法吹脱法在氨氮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治理原理是先将氨氮废水调节至碱性,然后在吹脱汽提塔中通入蒸汽,最后通过气液接触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相中,氨氮废水中的游离氨吹脱到大气环境中,氨氮废水的pH >9时,氨氮组分主要以游离氨的形式存在,并在废水中达到平衡:NH 4++OH -=NH 3+H 2O。

《2024年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氨氮废水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污染源,其治理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氨氮废水的有效处理对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深入研究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不断提高其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二、氨氮废水概述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制药、农药、印染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

氨氮废水的特点是氮含量高,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死亡等生态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氨氮废水已成为当前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

三、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是氨氮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吹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吹脱法是通过调节pH值,使氨氮以气态形式从废水中逸出,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则利用吸附剂或离子交换剂对氨氮进行吸附或交换,从而达到去除效果。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但存在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包括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两个过程。

生物法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近年来,生物法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高效菌种的选育、反应器的优化以及工艺参数的调整等方面。

3. 新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膜分离法利用膜技术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分离和回收;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为无害物质等。

这些新型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等优点,为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展望未来,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技术的工艺参数和设备结构,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概括了氨氮废水的生物法、吹脱法、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氧化法等常用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根据实际工程要求系统分析了各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对了解和掌握高低不同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氨氮;废水处理;研究进展1氨氮的来源及其危害氨氮是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氮。

水中的氨氮来源有很多,除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外,还来源于钢铁、炼油、化肥、鞣革、石油化工、玻璃制造、饲料生产等工业废水的排放。

氨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会引起水体中的藻类及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的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缺氧死亡,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氨氮在水体中经过硝化作用会产生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长期饮用这类水会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过高时,能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过量的氨氮对废水的处理及回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寻求经济高效的去除氨氮方法对人类生活及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2 常用氨氮废水处理方法2.1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各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通过氨化、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使废水中的氨氮最终转化为氮气排放从而去除氨氮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工艺。

高浓度的氨氮对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因此生物法常用来处理含有机物较多但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的废水,对采用生物法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研究较少。

生物法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不产生二次污染且比较经济;但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对运行管理要求较高。

有些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对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有抑制作用,工业运用中应给予考虑。

此外,废水中高浓度的氨氮本身对硝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所以采用生物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初始浓度<300 mg/L 时,效果好。

2.1.1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再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菌的作用,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pH 值、温度、溶解氧、有机碳源等。

该技术在工业化中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

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法中,一般采用的A/O法、A2/O 法、SBR 序批处理法、接触氧化法等对脱氮具有一定效果,是生物脱氮工业应用中较为成熟的方法。

该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必须补充相应的碳源来配合实现氨氮的脱除,使运行费用增加;碳氮比(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碳源和氮源之比)较小时,需要进行硝化液回流,增加了反应池容积和动力消耗;硝化细菌浓度低、系统投碱量大等。

2.1.2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在一个反应器中当好氧环境与缺氧环境同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同时进行时则称为同时硝化反硝化。

该现象的机理为:由于氧扩散的限制,在微生物絮体或者生物膜内产生溶解氧梯度,微生物絮体或生物膜的外表面溶解氧较高,以好氧硝化菌及氨化菌为主;深入絮体内部,氧传递受阻及外部氧的大量消耗,产生缺氧区,反硝化菌占优势。

从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微环境。

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溶解氧、温度、碱度、有机碳源、pH 值及污泥龄。

因为该法具有能耗低、投资省、反应器容积小、容易保持稳定的pH值、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等优点,国内外很多水处理工作者对此项技术进行了应用性研究。

Hyungseok等人运用间歇曝气-排出工艺成功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其循环周期的设置采用72 min 曝气,48 min 沉淀,24 min 排水,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

朱晓君等人对上海市松江污水厂原有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低氧曝气,已达到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该厂在运行中将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控制在0.5~1.0mg/L 低氧水平,COD 的去除率可达95% 左右,总氮去除率可达80% 左右,且电耗较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低10%左右。

还有研究表明,在溶解氧含量为 1.0 mg/L 时,氨氮去除可分为快速和慢速 2 个阶段;在溶解氧含量为0.5mg/L 时,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最佳。

目前,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其作用机理及动力学模型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其工业化运用尚难实现。

2.1.3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先在有氧的条件下,利用氨氧化细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后在缺氧的条件下,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将亚硝酸盐反硝化,生成氮气。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关键是如何控制硝化过程中影响HNO2积累的因素,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游离氨、pH 值、溶解氧、有害物质和污泥龄等。

在进水中投加氯酸根离子能够使污泥中硝酸细菌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但其数量却增加了。

马军等人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脱氮过程中的亚硝酸盐积累现象。

曝气生物滤池在滤速1~2m/h、气水体积比3:1、水温20.5~26.5℃的条件下,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能力分别为0.15~0.52 kg/(m3.d)和0.18~0.42 kg/(m3.d)。

蒙爱红等人采用6 L 的完全混合式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研究,在温度为35℃,反应器内平均溶解氧浓度为0.5~2.5mg/L,pH 值为7~7.8 的条件下,第26 天实现了短程硝化,从第73 天开始出水中检测不出NO3-;在进水氨氮容积负荷达到1.2kg/(m3·d)时,氨氮去除率仍保持在95% 以上。

短程硝化反硝化能耗低,氨氮负荷大,所需碳、碱量少,去除率高,可减小污泥生成量,缩短反应时间,减小反应器体积。

目前实现亚硝酸反硝化工业化运用实例很少,难点在于如何实现有效抑制硝化菌的活性使得亚硝酸根得到积累的过程;另外,各影响因素的协调运行也有待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2.1.4厌氧氨氧化技术厌氧氨氧化技术是指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微生物以氨氮为电子受体,以亚硝酸盐或硝酸盐为电子供体,将NH4+、NO3-或NO2-转化成氮气的过程。

陈旭良等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味精废水,总氮容积去除负荷可达567mg·L-1·d-1,高于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

朱杰等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对高浓度养殖废水经UASB-短程亚硝化工艺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脱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当进水氨氮负荷处于0.2kg(m3·d)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2d,pH值为7.50左右,温度为30℃,不需投加有机碳源,最终氨氮去除率能达到85%以上,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具有重现性。

2.2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氨氮废水得以净化。

主要包括吹脱法、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法、磷酸铵镁沉淀法等处理技术。

2.2.1 吹脱法吹脱法通常用于脱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

其原理是将载气通入水中,使载气与废水充分接触,导致废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吹脱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pH值、温度、气液比、气体流速、初始浓度等。

目前,吹脱法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较多。

在水温>25℃,气液体积比控制在3500 左右,渗滤液pH 值控制在10.5 左右,对于氨氮浓度高达2000~4000 mg/L 的垃圾渗滤液,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在pH 值为10.5~11.0,水浴温度50~60℃,气液体积比为2800:1~3200:1 和吹脱时间为2 h 的试验条件下,钨冶炼萃取余液废水中的氨氮(1026.76mg/L)吹脱效率可达到98% 以上。

将吹脱法运用到焦化废水去除氨氮的预处理上,在中试中实现了氨氮去除率稳定在68%~85%,使出水中的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基本不构成影响。

吹脱法除氨效率稳定,操作简单,容易控制。

但易使填料层结垢,影响设备的运行;水温低时,吹脱效率低;吹脱完成后还需回调废水pH 值。

另外,吹脱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少量氨,常常不能达标排放,故吹脱法常常用作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如何提高吹脱效率,避免二次污染及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水垢的生成是氨吹脱法在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2.2.2折点氯化法折点氯化法是向废水中通入足量氯气或投加次氯酸钠,将氨氮氧化成无害氮气。

当氯气通入量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的浓度降为零。

若继续通入氯气,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

因此,将该点称之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

黄海明等采用折点氯化法去除稀土冶炼废水中的氨氮,当pH值为7,Cl/NH4为7:1时,反应10~15min,废水中NH4-N去除率达98%。

折点氯化法氨氮去除率高,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但存在加氯量大,处理费用高,副产物氯胺和氯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后续还需要消耗大量碱试剂来中和产生的酸,从而增加了出水中总溶解性固体的含量,因此折点氯化法一般适用于给水或饮用水深度脱氮处理,不适合处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

2.2.3沸石选择性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固相离子交换及功能基团所带的可交换离子,与接触交换剂的溶液中相同电性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以达到离子的置换、分离、去除、浓缩等目的。

沸石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硅铝酸盐,因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和空穴,故具有筛分效应、交换吸附选择性、热稳定性及形稳定性等优良性能。

天然沸石的种类很多,用于去除氨氮的主要为斜发沸石,其对某些阳离子的交换选择性次序为:K+,NH4+>Na+>Ba2+>Ca2+>Mg2+。

利用斜发沸石对NH4+的强选择性,可以采用交换吸附工艺去除水中氨氮。

交换吸附饱和的沸石经再生可重复利用。

影响斜发沸石处理效果的因素有粒径、接触时间、进水氨氮浓度、pH 值、温度、交换剂的物性等。

天然斜发沸石对氨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1mg/g,当氨氮浓度为35 mg/L 时,动态饱和吸附量为22 mg/g,如选择质量比为3:7 的质量浓度为5 g/L 的NaCl+NaOH 混合液作为斜发沸石的再生剂,则可进行3 次重复再生使用,有效寿命可达140 h 以上;小粒径沸石的吸附性能优于大粒径沸石。

当废水pH≈7.5,沸石粒径<76μm,反应时间为60min 时,沸石在水源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

将天然沸石与A/O生化工艺结合,分别对化肥工业和制革工业的废水(氨氮含量300~400mg/L)进行了实验研究,氨氮去除率为88%~92%。

通过用98℃的0.8mol/LNaCl溶液浸泡天然沸石可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增加沸石中的Na+含量,从而增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交换容量。

今后,应把对沸石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吸附速率和交换容量,优化沸石对生物脱氮的强化作用作为研究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