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微观力学成因及孔道选择机理

合集下载

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研究

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研究

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研究在水驱油藏特高含水后期,原油采收都比较困难。

为了提高剩余油采收率,通过试验和计算发现,将剩余油流动形态分成五种类型:分别是为多孔流、膜状流、簇状流、滴状流和柱状流,同时从微观上分析原因,找到了微观剩余油流动特征及变化规律,对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和采收率是一个很有效果的办法。

标签:水驱油藏;特高含水;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挖潜流动的剩余油对原油产量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对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的原油挖潜应该从研究微观剩余油的流动特征及变化规律入手。

特别是特高含水后期,饱和度半对数曲线和油水相对渗透率的纸币的关系不同之前,不再是线性关系,因此,研究動态剩余油变得更有意义。

1 玻璃刻蚀模型可视化实验实验室研究一般都是通过玻璃刻蚀模型可视化实验微观渗流的。

在这个实验中,为了对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流动形态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我们设计了多种概念模型和均质、非均质实际模型,从孔喉半径、孔喉比等特征参数方面,在不同原油黏度和驱替条件下进行了微观水驱油实验。

1.1 进行驱替实验驱替试验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油或水以一定的流量,利用渗透作用,置换水或油的实验。

在特高含水后期,孔隙特征参数、流体性质以及注入条件等因素是否对剩余油流动有影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试验研究的结果要广泛实用,通过设计不同孔隙特征参数,进行不同流体黏度和注入速度的驱替实验。

我们模拟油由不同比例原油与煤油配制而成,黏度分别为二、四、六毫帕每秒;模拟实验用水为地层水;玻璃刻蚀模型尺寸二厘米乘以一点五厘米;实验设备是微观驱替装置和恒压恒速泵。

1.2 驱替实验的步骤第一步,用试验用注射装置缓慢将模拟地层水注入模型中,使模拟水充分饱和在模型孔隙中。

第二步,将一定黏度的模拟油用试验用注射装置缓慢注入饱和水的模型中,使油驱出孔隙中的流动的水,并充分占据模型孔隙,这时模型在束缚水和饱和油的状态。

第三步,将恒压恒速泵设置为一定的驱替速度,利用微观驱替装置水驱模型。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摘要:剩余油表征一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

目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较快,石油资源的地位仍然无法取代。

加强石油油藏等相关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精细油藏;油藏工程1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内容1.1储层中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刻画董冬等研究了河流相储层中的剩余油类型划分和分布规律特征。

窦松江等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为例,研究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配套挖潜措施。

剩余油的类型主要包括宏观剩余油和微观剩余油,其中宏观剩余油主要指油藏规模剩余油的发育特征,而微观剩余油主要指剩余油在孔隙结构中的分布规律。

1.2剩余油形成和分布模式表征及控制因素分析王志高等以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藏为例,进行了稠油剩余油形成分布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该项研究主要综合地质和开发特征,通过剩余油成因和分布位置特征,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描述及预测。

1.3层序地层学划分、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构型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动单元分类等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汪益宁等研究了高精度构造模型在密井网储层预测及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胡望水等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分析了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陈程等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1.4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预测尹太举等以马场油田为例,对复杂断块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

研究认为剩余油预测包括井点剩余油预测和井间剩余油预测2方面。

1.5三次采油措施后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宋考平等分析了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不同水淹程度产生不同特征的剩余油,盲端状剩余油受聚合物驱影响最大;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受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影响,主要以簇状形式存在。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

质砂岩油田。

大庆油田历经60余年的开发,始终以高水平、高效益为目标;以解决“层间、层内、平面”问题为核心,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完善的油田开采理论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开采技术。

特高含水期油田的储采严重失衡,剩余油严重分散,液油比迅速上升,挖潜难度极大。

因此,应以“控含水、控递减、提高采收率、提高难采储量动用程度”作为精细管理的最终目标。

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储层的非均质特点对最终的油田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上世纪末,喇萨杏油田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采用垂直上细分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的方式,构建了大庆长远油田的砂体沉积模式,并创立了“模式绘图法”,得到了大范围的实践应用。

步入21世纪后,无论是三次采油力度还是综合调整的力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调整对象也从层间逐渐转向了层内,厚油层底部的低效、无效循环和顶部的剩余油共存[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认识到河道砂体的非均质特点已经无法满足开采需求,因此开始倾向于河道类型划分、层次划分等河道砂体的非均质性描述的研究。

比如,关于曲流河型砂体的研究,分别从复合河道砂体识别、单一河道的识别、单一点坝、点坝内侧积体与侧积夹层识别、内部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加深了对曲流河型砂体平面和层内的非均质性特点的认知。

当油田的采收进入中后期,油水比会越来越高,粘结度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给注水开采带来困难。

该时期的油藏特点决定了无水采油的时间非常短,采收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是成片的油藏。

见水之后,油藏的含水率会迅速上升,然后便会呈现高含水、特高含水现象。

为了提高有产量,往往会采用强注强采的方法,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采收率,而且并不会立刻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但实际情况却是,地下油水的分布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水油比越来越大,给后期开发、开采造成很大阻碍。

如果仍然用早期的油藏来描述这一阶段的油藏特点,显然无法达到开采要求,所以要针对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具体特征来构建剩余油的预测模型,利用精细化系统模型分析剩0 引言我国的油藏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阎存章、杜志敏、张朝琛等学者先后在江苏、胜利、中原等老油田进行了实践调查与研究。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剩余油微观分布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剩余油微观分布
核磁 共振 测 量 的是 H 发 生 核 磁 共 振 后 自由
进 动过程 的衰 减 时 间 和振 幅 。振 幅 信 息 与 H 的 数量 成正 比 , 过 刻 度 可 以获 得 地 层 的孔 隙度 信 通 息 。衰减 时 间又 被 称 为弛 豫 时 间 。核 磁共 振 中有 2种作 用机 制不 同的 弛豫 , 别 为 纵 向弛 豫 和横 向 分
观察分 析剩余 油 分 布形 态 J 。微 观 物 理 模 拟法 是 把 天然 岩心铸 体 薄 片 的孔 隙 系 统精 密 地 光刻 到 平 面玻璃 上 , 成微 观 仿 真模 型 , 制 借助 显 微 镜放 大 在 孔 隙水 平上考 察水 驱油 过程 中油水 分布规 律 , 方 该 法 忽略 了填 隙物 对剩 余 油 分 布 的影 响 J 。数 值 模 拟 法运 用模型 化 的 网络 来 替代 孔 隙介 质 内复 杂 的
克 拉玛 依 油 田六 中区下 克 拉 玛依 组 油藏 为 典
型冲积 扇沉 积砾 岩 储 层 。该 油 藏 于 15 9 7年 发 现 , 经历 了试 采 试 注 、高 产稳 产 、递减 、分 层 系 加 密 调 整 4个 阶 段 。经 过半 个 多 世 纪 开发 ,现 已进 人 中高含 水期 ,采 收率仅 为 2 % 。近期 系 统 密 闭取 9
弛豫 。弛豫速 度 由岩石 物 性 和 流 体特 征 决 定 。对 于 同一种 流体 , 弛豫 速度 只取决 于岩 石物性 。虽然 纵 向弛豫 时 间 和横 向弛 豫 时 间 r 均 反 映 岩石 , 2 物性 和 流体特 征 , 但 弛豫 时 间测量较 费 时间 , 现
心 井 饱 和度 分 析 表 明 ,剩 余 油 饱 和 度 在 5 % 左 0 右 ,储层 二次 开 发 潜力 较 大 ,剩 余 油微 观分 布 特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我国大部分油田均是陆相沉积型油田,而且油田的平面、储层内和储层间的渗透率改变情况均比较大。

由于油田主要是采取注水方式进行开发,随着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油田的开采也会逐步进入高含水期,而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便会增加挖潜油田的难度。

为此,本文首先对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挖潜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油田的开采潜力及效率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标签:高含水;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1)片状剩余油。

片状剩余油是指在注水的过程中,由于水没有驱入,造成剩余油残留于模型的边角位置,进而产生的剩余油。

片状剩余油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簇状剩余油;二是连片剩余油,所谓的簇状剩余油指的是四周环绕着较大孔道的小喉道中的剩余油,事实上簇状剩余油属于水淹区内的小范围剩余油块,是注水绕流于空隙中而产生的。

(2)分散型剩余油。

所谓的分散型剩余油,指孔隙占用较少的剩余油,其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孤岛状剩余油;二是柱状剩余油。

其中,孤岛状剩余油属于一种亲水孔隙结构的石油,其主要是通过水驱油而逐步形成的,注水顺着亲水岩壁表面的水膜进入,在没有彻底驱完之前,注水已蔓延至喉道,阻止了油的流动,随着孔隙中油滴的不断增多、孔隙不断增大,从而逐步形成了孤岛状剩余油。

而柱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喉道位置,且喉道大部分是由孔隙相连而形成的,且较为细长。

1.2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1)地质因素。

砂岩的空间分布、碎屑岩的沉积韵律特点、储层的非均质性、沉积层理种类、薄夹层分布以及沉积微相展布等地质因素均取决于沉积条件。

其中,小断层、沉积微上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等是影响剩余油的主要原因。

同时,随着构造运动的不断进行,其所形成的裂缝、断层及不整合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水的运动,进而对剩余油的分布产生影响。

①断层构造与油层微构造给剩余油分布造成的影响。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摘要:目前我国多数油田都已进入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为85%以上,一些老区块含水更是高达90%以上。

本文概括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理论帮助,并对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剩余油高含水挖潜方法前言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油田都已经处于高含水期。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其难度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要大得多。

重要难点之一就是确定剩余油分布及其饱和度变化规律,这是因为我国注水油田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与调整,地下油、气、水分布十分复杂,但这是一项必须解决的、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一、国内外剩余油研究状况现在国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3大项: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

前两者是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描述,而饱和度的研究是针对剩余油的定量表征。

1、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这一部分是在宏、大、小规模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1)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计算一般在油藏、油田、油区甚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求出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平均值,以提供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为挖潜方向的决策提供依据。

(2)三维地震方法在油田开发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在高含水期油田或老油区中寻找有利的原油富集地区。

利用三维地震等综合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改善了开发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②监测油田开发过程。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两个方面:利用动态拟合的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接指导生产,这已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普遍使用;进行不同地质条件、不同驱动方式油层内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

(4)动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是利用油田生产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来研究剩余油分布,是一种直接而方便的方法。

水驱油藏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以大芦湖油田樊107块为例

水驱油藏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以大芦湖油田樊107块为例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34期/12月(上)—283水驱油藏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以大芦湖油田樊107块为例田子朋(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摘要本文以大芦湖油田樊107块为例,由点到面、动静结合、多学科协调,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储层地质因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建立了多因素综合控制的油藏储层模式,为樊107块油藏剩余油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水驱油藏剩余油控制因素大芦湖油田中图分类号:TE341文献标识码:A 油藏水驱开采后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其控制因素也极为复杂。

目前从水驱采收率的角度来看,搞清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的控制因素也就基本上搞清了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驱油效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储层孔隙结构、润湿性、油水黏度比以及注入倍数等;体积波及系数为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波及系数之积,其主要控制因素有储层非均质性及开发方式等。

对于大芦湖油田樊107块而言,研究剩余油的富集规律,要从其油藏特点出发,从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开发特征三方面入手,分析各个因素的配置关系及其对剩余油富集的影响。

控制剩余油富集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即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而油藏地质因素又可分为储层非均质和流体非均质因素。

1油藏地质因素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水驱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它包括储层物性非均质和非渗透性夹层对剩余油的影响。

1.1储层物性非均质它包括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层内非均质性三方面。

(1)平面非均质性。

从樊107块主要含油层系渗透率平面分布图可以看出,砂体主体部位渗透率较高,向砂体边缘部位渗透率逐渐降低,砂体边缘部位渗透率较低,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2)层间非均质性。

樊107块沙三段各小层渗透率最大值9.1×10-3m 2,最小值1.9×10-3m 2,渗透率级差4.8、渗透率突进系数1.7、渗透率变异系数0.4,层间非均质性较弱。

油藏开发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模式探讨

油藏开发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模式探讨

280油藏开发后期,油田通常处于高含水阶段,此时剩余油分布比较分散,常常认为剩余油分布规律性不强,而实际上是存在一定规律的。

A油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剩余油表现出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开展剩余油研究,对油田下步挖潜有重要作用。

1 A油田地质特征A油田主要为滨浅湖滩坝和三角洲前缘沉积。

总体表现为下部沉积时水体较深,物源充沛,呈现“砂包泥”的特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主要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间湾,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坝砂构成了最主要的储集体,砂层厚,储层物性好,砂体呈NW-SE向展布。

油层呈“油帽子”发育在顶部,油藏模式表现为块状底水油藏。

油藏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物性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沉积相带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2 剩余油分布模式2.1 平面剩余油由于平面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微构造、储层隔夹层、沉积相带以及开发方式、特征等影响,导致平面上呈现分布较分散、局部较集中的特征,一般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沉积相边缘相带区域、构造的上倾方向、砂体的尖灭线周围、井网较稀、控制较弱等区域。

2.1.1 边缘相带储层物性差砂体的展布规律对水侵方向有决定作用,储层物性对注水水线推进速度有重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驱油时水线往物性好的区域优先推进(沿坝砂、水下分流河道砂等),而后往物性相对较差的其他部位扩展(滩砂、坝砂侧缘、水下分流河道砂边部等),因此,容易产生在低渗带边缘水驱程度偏低,剩余油集中分布。

2.1.2 平面相变导致死油区构造-岩性油藏在相变区容易形成剩余油富集。

但受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的影响,该区域水线波及不到,为死油区,同时储层零散,物性较差,该区域的剩余油为“滞留型”剩余油,无法被动用。

2.1.3 构造上倾方向水淹程度低构造特征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明显,除控制油气生、运、聚、保等,也会对剩余油的分布、油藏水淹等产生影响。

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较高部位,特别是在水淹初期和中期更是如此。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摘要: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稳油控水”目标的重要手段。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极其复杂,可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宏观因素总的可归结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

其中地质因素是客观的、内在的主要矛盾;开发因素是主观的、外在的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作用导致剩余油分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地质因素的构造条件、沉积微相类型及储层非均质差异,开发因素方面的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布井、生产动态等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

通过对剩余油控制因素的详尽分析,指出其宏观和微观分布特征和区域,对进一步提高剩余油研究水平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剩余油微构造非均质井网前言:剩余油一般是指油藏开发中后期任何时刻未采出的石油。

即二次采油末油田处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的原油。

油藏一经投入开发,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因素便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石油采收率平均为33%左右,67%的石油储量仍然剩余在地下油藏中,也就是说,能够采出的石油只占总储量的极小部分。

这种现状客观上是由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决定的,它是影响剩余油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开发条件,除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质。

这种主观性表现在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上。

油田开发中后期可供勘探的领域已非常有限,因此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剩余油的研究,应从地质和开发两方面人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1宏观控制因素1.1地质条件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1.1.1构造条件构造条件分为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条件。

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对剩余油形成天然屏障。

(1)所谓油层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均很小。

胡状集油田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水驱技术

胡状集油田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水驱技术
layersinteractingwitheachother,interlainsuchreservoirs,thispaperproposedanidentificationmethodfor declinedinterlayers.Itdetailedthewaterfloodingmodeofvariousrhythmiclayerswithcertaindeclination, studiedthedistributionoftheresidualoil,andformulatedrelevantdevelopmentstrategies.Inaddition,the calculation methodformicrowaterinjectionindex wasobtained,andtheinterlayerinteractionissuecould besolvedbyusingtheresultsoftheanalyticstochangewaterfloodingdirections,soastoincreasethewaG terfloodingvolumeandcollecttheplaneresidualoil.ApplyingthisnewtechniqueachievedgoodperformG anceinthe HuzhuangjiOilfield,provingthedeclinedinterlayers’existenceinthefanGdeltadeposits.Such declinedinterlayerssignificantlycontrolformationanddistributionofresidualoil.ThewaterfloodingcalcuG lationresultscouldreflecttherangeandintensity of waterfloodingfrom a micro perspective.Results showedthatresidualoilinthedeclinedrhythmicandcycliclayersaremostlydistributedintheupperpart ofbothinterlayers,andthesweepcoefficientandrecoveryefficiencyofreversewaterinjectionisslightover thoseofthenormalwaterinjection.ThewaterfloodingindexisanimportantfactoronoildisplacementefG ficiencyandrecoveryefficiency,whereahigherwaterfloodingindex willproduceabetterwaterdisplaceG menteffect.Theresearchontheresidualoilintheinclinedinterlayerandderivationofthewaterflooding indexwouldprovideanewtechnicalmethodinultraGhighwatercutoilreservoirsdevelopment.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研究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研究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研究【摘要】注水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的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了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

利用该方法对注水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

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挖潜油气藏高含水期油砂体剩余油油藏具有断层多,构造复杂,含油面积小等特点;沉积类型复杂、砂体横向分布稳定性差;纵向油层埋深差异大,分布井段长;油水关系复杂,以多套油水系统为主;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严重。

受地质、开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水油田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时间较早。

注水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剩余油分布十分零散和复杂,挖潜难度大。

目前,针对注水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部分都是针对油田、区块、层系或井组进行的剩余油整体分析和整体挖潜。

难以适应高度分散的剩余油挖潜的需要,且工作量大。

通过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提高了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节约了开发成本。

1 剩余油精细挖潜技术注水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存在储量动用不均衡,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更加突出、措施效果差、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等问题。

对进入高含水期的注水油田,研究纵向和横向上的剩余油分布特点和规律,准确确定剩余油储量和相对富集部位,是油田进行开发调整、挖潜增产、稳油控水及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基础。

为准确确定剩余油分布,从油砂体出发,提出了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精细描述和精细挖潜方法。

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发布时间:2021-04-16T14:43:54.6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5月作者:刘异一[导读] 经过多年注水开发,我国很多油田先后进入特高含水期,即,含水达90%以上,尤其是大庆、胜利、大港、中原、河南、江汉等地。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鲁胜公司山东东营刘异一 257000摘要:经过多年注水开发,我国很多油田先后进入特高含水期,即,含水达90%以上,尤其是大庆、胜利、大港、中原、河南、江汉等地。

特高含水期油藏,采油速度很低、耗水量比较大、剩余油尤其分散、井况逐渐恶化、开发效益降低等特点,所以,特高含水油田采收率,是制约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特高含水期油藏基本特点、分析了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然后系统、全面概括了特高含水油田,继续水驱、聚合物驱、氮驱、注凝胶驱、CO2驱等五种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做了一个全面系统地整合。

关键词:特高含水;聚合物驱;氮驱;注凝胶驱;CO2驱;采收率;引言:目前,我国很多油田逐渐进入了特高含水期,虽然,采油速度很低、耗水量比较多、剩余油也很分散等等特点,但是,从己开采储量和年产量看,特高含水油田依旧是油田开发的主体,它的剩余可采储量占着很大比例。

所以,特高含水油田采收率直接制约着国家的持续发展,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特高含水率油田采收率的提高具有很大潜力。

一、特高含水期油藏特点主要依据含水率变化,一般说来,开发阶段分为以下四个开发阶段:Sw: 0%^'20%,低含水期; 其开发阶段开发特征注水见效快、主力油层发挥充分作用、产量高、液量上升快,含水上升慢。

Sw: 20%^'60%,中含水期; 其开发阶段开是发特征含水加快,液量上升急促,油水分布复杂,各种矛盾明显,产能受到限制。

Sw: 60%^"90%,高含水期; 其开发阶段开是发特征快速提液,油水运动、分布复杂,剩余油分散,开采效果下降,油井状况变差,开采难度变大,产油量进入到了递减期。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人们对剩余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关注。

剩余油是指原油经过初步开采后,无法通过常规开采手段获取的油藏中的遗留油。

这种油通常存在于油层的细小孔隙中,由于其粘度较高,无法通过自然排采或者常规开采方式获取。

然而,这部分被遗留的剩余油量可观,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与开发潜力。

因此,剩余油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剩余油的研究主要包括剩余油性质、剩余油形成机制、剩余油开发技术等方面。

首先,了解剩余油的性质对于针对其开发工艺的选择十分关键。

剩余油的粘度高,含有较高的蜡质和沥青质,导致其流动性和采收率较低。

因此,剩余油的流变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其与油藏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

其次,剩余油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与分布特征。

剩余油大多数是由于初期开采工艺的限制或者油藏地质条件造成的。

油藏的孔隙流体相互作用、裂缝网络以及油气平衡等因素都会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与积累。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剩余油的开发潜力,提高采收率。

最后,剩余油开发技术的研究是剩余油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目前,常规开采技术对于剩余油的开发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其中,化学驱油技术被广泛研究与应用。

通过注入特定的化学药剂,可以改变剩余油的流变性质以及与孔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热采技术也是剩余油开发的重要手段,例如蒸汽吞吐、微波辐射和电加热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提高剩余油的温度,降低其粘度,从而增加剩余油的可采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水压裂、水驱、拗斜井等非常规开采技术来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

虽然剩余油的开发困难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开采剩余油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将放在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上,以及完善剩余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对剩余油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剩余油资源的开发效果,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埕东油田东区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埕东油田东区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3555
井数
饱和度均值 %
Ng 3 N ”
N g3 “
从取 心井埕7 检9 一 井资料分析 ( ),单井相为辫状河亚相 ,主 表1 要发 育河 心砂坝和辫状河道微相 。N 2 l g g J 3各层均见 水 ,由于各层  ̄N 注 采 关 系不 同 ,不 同层位 水 淹状 况存 在差 异 ,主 力厚 油层 N 2 、 g
大量的油 田开发 实践证明 , 油田进入特高含 水期 ,地下仍有 可观 的可动剩余油 ,呈 “ 整体高度分散 、 局部相 对富集” 的状 态。笔者 根据 东区开发特 点 , 合应用密闭取心 、动态监测 、数模 技术定量描 综 述 了剩余油 分布规律 ,以指导东 区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
1 密闭取心技术
效厚度 、孔隙度等参数 。综 合地质 、 井和油藏工程分析资料 ,计算 测 的储量与原始地质储量相对误差为+ . 7 O 0 %,拟合精度较 高。 0 开发历史拟合过程采 用分阶段拟和 ,考虑了开发过程 中岩石和流 体参数的变化 ,采用分阶段 动态模 型 ,采用段间分产 ,按渗透率 、 压 力 、粘度 自动批产的办法进行含水及压力 的拟合 。 本文对生产 时间较长 或产量较大的井作了单井含水率历史拟合 , 趋势一致且误 差较 小的井有8 %以上 ,重点井含 水率拟合均在误差 允 7
线 上 ,2 0 年 5 0 0 5 月2 日碳氧 比测井 N 3 含 油饱和 度1 . g 9 %,埕 1— 井 9 83 组 中埕l— 1 g 8 3 井N 3 层处于非主流线 ,2 0 年6 1 日 0 7 月 9 进行S P J , N  ̄井 N 3 含油饱和度 5 . g 1 %。②注采强度对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据相 关研 5 究 实践 , 入倍数对波及 系数 的影响在 平面 上 ,当注入倍 数较高时 , 注 水驱 前缘可 以越过 井组 范围 , 至越过 井距 一倍以上 ; 纵向上 ,当 甚 在 注入倍数较高时 ,能改善纵向波及程度 ,但是也会造成窜层 、窜槽及 大孔道现象加剧 。根据东区测井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油井累积采液强 度越大 ,井组采出程度越高 ,注入倍 数越高 ,水洗程度就越高 ,剩余 油饱和度就 越低 , 相反剩余油饱和度就越高 。

高含水后CO_2驱油机理的探讨

高含水后CO_2驱油机理的探讨

p rs u id t em e h n s o u e c iia O2micb e f o i g e t d e h c a im f s p r rt lC s i l l d n ,mi r t n c a a t rs is o i fl a d t e ma s t a se r c s c o g ai h rceit fol i o c m n h s r n f r p o e s
Q I ih n N Js u Z ANG H Ke CH EN Xig o g n ln
( .Sa eKe b r tr f En a cd Oi Reo e y,PerCh n r lr to n v lp n sarh I siue 1 tt y La o a o y o h n e l c v r to iaE ̄p o a ina d De eo me tRee  ̄ ntt t ,Bejn iig 10 8 0 3.Ch n 0 ia:2 n ttt f Poo sFlw & Fl i c a is,C n s a my o ce cs a g a g 0 5 0 .I siueo r u o ud Meh n c hiee Ac de J S in e ,L n f n 6 0 7,Ch n ) ia
b t e n CO2 nd l y ew e a oi b usn a gh s e d, a a e a v s lz d a e a m ir — i ulton ig hi — p e dv nc d nd iua ie c m r c o sm a i m o l by w hih he iplc m e de , c t d s a e nt
Ab t a t sr c :A i ig a r blm s o ow o efce c t rfo i g i gh w a e utr s r oisors a a on s,t r s ntp — m n tp o e fl orn fi in y ofwa e lod n n hi t rc e e v r t gn ntz e he p e e a

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模式

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模式

2-45
3-5
2-51
0 100 200m 30
2-5
2-410
2-420 2-4
3X58
2-53
2-41
2N41
2-412
6
30
2-42
3X63 3X601
7 4 - 5 4
4-605 4-64 4-640
2-442 2-44 2-444
3X57
30 2 x4 29
3X 69 40
5
4-65
4-6
3-109
(2).21砂层顶面小鼻状构造
-2050
-2050
-2045 -2-2004035
2X618 2-6-11995-2000-200-25-02-12-00202-0215305020 1-82
1-8 1-88
(5).44砂层顶面小阶地构造
-1940 -1930 -1-19-901109020 -1890 2-31-1880 -1870
剩余油研究及评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年10月
剩余油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 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 在地下。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 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 于找到新的油田。据估计,只要石油采收率上 升到50%,就可使地球上的石油生产至少延续 到22世纪。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 %,相当于增加2~3年的石油消费量。因此, 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 奋斗的头等目标。
30
4-612
2-408
202-4 40
2-48 2-400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0.前言油藏在开发之前呈现动态平衡系统。

投入开发后,由于钻井、采油、注水以及注汽等开发措施,使得油藏变为动态的非平衡系统。

在这一非平衡系统中,部分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高、油汽采出程度高,而另外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低、油汽采出程度低,从而形成剩余油的分布。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成为了油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1.剩余油的概念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发方式或者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者直流在油藏的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广义上的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通过对油藏的再认识或者改善油田的开发工艺措施、进行方案的调整而被开发出来,这部分称为可动剩余油;另一部分是当前的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层中的原油,这部分称为残余油。

故广义的剩余油包括可动剩余油和残余剩余油两部分。

2.剩余油形成的控制因素剩余油的形成可以从油藏的内部原因以及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来分析。

2.1油藏内部控制原因2.1.1 地质构造(1)构造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在油藏的不同开发阶段,构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和控制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油田的开发早期,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块构造的控制。

油田开发中后期,背斜构造虽然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

(2)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断层分为封闭性和开启性两类,封闭性断层附近往往是剩余油较富集区,开启性断层附近的剩余油相对贫乏。

原因是断层封堵致使采油井注水受效差,或者采油井单一方向受效,有利于剩余油富集。

由于断层的封闭程度不同,往往造成在封闭性好的断层附近有较多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

剩余油在封闭性断层附近及砂岩尖灭线附近相对富集,这些部位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高出同层位平均剩余油饱和度5个百分点以上。

2.1.2 油藏储层(1)层间干扰造成的剩余油区。

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由于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多油层间会出现层间干扰问题。

残余油滴微观机理说明1

残余油滴微观机理说明1

残余油的形成原因及对策残余油是指在驱油过程中驱油剂波及区域内残留在孔隙中的那部分原油,其分布一般是离散的。

残余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油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原油和水之间的界面张力等。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是指砂体的孔隙、喉道大小及均匀程度,孔隙喉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直接影响着注入水的微观驱替效率,从而控制着孔隙中残余油的微观分布。

大量的微观水驱油实验发现, 微观孔隙中的水驱油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即活塞式和非活塞式。

所谓活塞式水驱油就是指注入水在孔道中驱油时, 驱替水的前缘. 油水接触面# 以较均匀的速度向前推进。

注入水就象活塞一样将油驱走, 驱油效率较高。

在注入水驱过的孔隙中,残余油较少。

非活塞式水驱油就是指注入水在孔道中驱油时, 驱替水的前缘。

油水接触面以不均匀的速度向前推进, 注入水沿着孔道边缘的细小夹缝向前突进。

往往观察不到注入水象活塞式的整体推进过程, 水驱之后的孔隙中部, 滞留了大量的油。

在微观水驱油过程中, 孔道中发生何种水驱油方式, 受多种因素控制。

影响微观水驱油方式的主要因素有:1、润湿性2、孔隙形态与孔隙尺寸3、水驱油的速度4、水驱油流度比。

不同的水驱油方式, 残余油的形成过程是不相同的。

亲水润湿条件的孔隙模型, 在进行水驱油实验时, 由于孔道两侧夹缝的自吸水作用, 注入水极易进入到夹缝中, 并迅速向前突进, 形成非活塞式水驱油。

实际孔隙模型或实际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是由无数个大小孔道组成的。

因此, 当大孔道中的非活塞式水驱油过程推进到小孔道或喉道处时, 由于孔径的变小, 沿孔道两边夹缝向前突进的注入水极易向孔道中部侧向迁移(原因可能是由于孔径的变小, 两边夹缝中的自吸水作用相对减弱), 将孔道中部的油相“卡断”形成残余油, 小孔道或喉道处形成活塞式水驱油。

以非活塞式驱油方式为主的油藏中, 被驱替的油相大多占据在孔道中部, 一旦遇到细孔道或喉道后, 由于“卡断”作用, 使连续的油相被“卡断” , 在大孔道中形成残余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antitativeanalysisresultsshowthatthedrivingforceandtheviscousforcehaveagreatimpactontheminimum boundary
valueofthechannelradiuspassingtheoildroplet.Theresultscanprovidetheoreticalguidanceforanalyzingtheconditionsof
第38卷 第1期 2018 年 2 月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LIAONINGSHIHUA UNIVERSITY
Vol.38 No.1 Feb.2018
������������������������������������������������������������������������������������������������������������������������������������������������������������������������������������������������������������������������������������������������������������������������������������������������������������
TheMicro MechanicalCauseandPoreSelection Mechanismof
RemainingOilatUltra������High WaterCutPeriod
DingShuaiwei1,2,Jiang Hanqiao1,XiYi3,LiJunjian1
(1.KeyLaboratoryforPetroleum EngineeringoftheMinistryofEducation,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 Beijing 102249,China;2.StateKeyLaboratoryforContinentalDynamics,NorthwestUniversity, Xi’anShaanxi710069,China;3.TheResearchCenterofSuligeGasFiled,PetroChina ChangqingOilfieldCompany,Xi’anShaanxi710018,China)
摘 要: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多以非连续相存在,微观作用 力 影 响 明 显。 以 特 高 含 水 期 孤 滴 状 剩 余 油 为 研 究 对
象,对毛细管模型中油滴的微观力学成因进 行 分 析,明 确 毛 管 力 是 孤 滴 状 剩 余 油 形 成 的 主 要 微 观 作 用 力;选 取 双 孔
孔隙结构模型建立油滴运移孔道半径临界 条 件 模 型,研 究 剩 余 油 滴 选 择 毛 细 管 孔 道 的 机 理,定 量 化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驱动力和黏滞力对油滴通过的孔道半径最小界限值的影响较大。该结果可为分析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动用条件及提
高采收率提供指导。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微观剩余油; 力学成因; 孔道选择机理
中 图 分 类 号 :TE53
文 献 标 志 码 :A
doi:10.3969/ji.ssn.1672���6���952.2018.01.008
文 章 编 号 :1672���6���952(2018)01���0���045���0���5
投 稿 网 址 :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微观力学成因及孔道选择机理
丁帅伟1,2,姜汉桥1,席 怡3,李俊键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9;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
remainingoilinultra������highwatercutperiodandenhancingoilrecovery. Keywords: Ultra������highwatercutperiod;Microscopicremainingoil;Mechanicalcause;Poreselectionmechanism
formedbytheresidualoil.Themodeloftwoholeporestructureisselectedtoestablishthecriticalcondition modeloftheoil droplettransfertunnelradius,and the mechanism ofchoosing the remaining oil dropletcapillary channelis studied.
中国陆上老油 田 在 经 过 长 期 的 注 水 开 发 后,水 驱主力油田已经进入或将要进入特高含水期的开发 阶 段 。 进 入 特 高 含 水 期 阶 段 ,由 于 含 水 率 快 速 上 升 , 油田大部分区域遭 遇 严 重 水 淹,剩 余 油 分 布 具 有 高 度分散特性,多以非 连 续 相 油 滴 的 形 式 分 布 于 岩 石 孔 道 和 吼 道 中 ,分 布 特 征 非 常 复 杂 ,微 观 因 素 影 响 明 显 。 [1-3] 研究表明,特高含水期剩余油仍具有 较 高 的
Abstract: Theremainingoilexistsasdiscontinuousphaseintheultra������highwatercutperiod,whichisgreatlyinfluencedby microscopicforce.Takingtheresidualoilinthedropletastheobjectofstudyintheultra������high watercutperiod,the micro mechanicalcauseofoildropletinthecapillary modelisanalyzed,anditisclarifiedthatthecapillaryforceisthe mainfor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