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环境法学试题A卷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A.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珍贵的野生动物C.濒危的野生动物D.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满分:2分2.生态环境的中心是(B)A.人类B.生物界C.植物D.动物满分:2分3..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A.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B.抑制消费C.征收高额排污费D.增加商品的进口满分:2分4.我国渔业生产基本方针规定(A)A.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的方针B.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捕捞为主的方针C.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加工为主的方针D.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保护为主的方针满分:2分5.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D)B.损害结果C.因果关系D.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满分:2分6.在污染控制法中起着支柱作用的制度是(D)A.限期治理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排污收费制度D.许可证制度满分:2分7.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是(A)A.《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B.《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满分:2分8.“世界环境日”是每年(B)A.6月3日B.6月5日C.6月10日D.6月14日满分:2分9.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B)A.开发许可证B.排污许可证C.建设许可证D.生产销售许可证10.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A)条款,开了污染防治立法上的首例A.奖励条款B.处罚条款C.淘汰制度条款D.污染监测制度条款满分:2分11.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A.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B.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C.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D.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满分:2分12.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B)A.必须予以回收B.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不得向海域排放D.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满分:2分13.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B)A.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B.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C.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D.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满分:2分14.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A.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B.抑制消费C.征收高额排污费D.增加商品的进口满分:2分15.环境保护单行法不包括(D)A.污染防治法B.土地利用规划法C.自然资源保护法D.环境标准满分:2分16.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A)A.环境行政处罚B.环境行政执法C.环境行政许可D.环境强制执行满分:2分17.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D)A.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B.排污申报登记制度C.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D.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满分:2分1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国家是(D)A.法国B.日本C.德国D.美国满分:2分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B)A.10dBB.15dBC.20dBD.25dB满分:2分20.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A)A.申诫罚B.能力罚C.财产罚D.人身罚满分:2分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A)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满分:2分22.我国自然保护区实行的管理体制是(C)A.分部门管理B.综合管理C.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D.以上都不对满分:2分23.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定基本程序,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法定程序是指(B)A.简易程序B.一般程序C.听证程序D.执行程序满分:2分24.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C)A.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B.先发展后治理C.可持续发展D.无所作为满分:2分25.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B)A.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B.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C.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D.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满分:2分26.环境损害是(B)的构成要件A.环境刑事责任B.环境民事责任C.环境行政责任D.以上三种责任满分:2分27.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B)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D.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满分:2分2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B.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个人不得拥有土地所有权满分:2分29.《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B)A.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B.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C.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D.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满分:2分30.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A)为其顶峰A.人类环境会议B.环境与发展会议C.纪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会议D.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会议满分:2分二、多选题1.《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使用范围包括(ABCD)A.内水、领海B.毗连区C.大陆架D.专属经济区满分:2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B.鼓励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C.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D.禁止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满分:2分3.危害环境犯罪的行为可以分为(ABD)A.行为犯B.危险犯C.动机犯D.结果犯满分:2分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方式有(AD)A.赔偿损失B.停止侵害C.消除危险D.排除危害满分:2分5.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表现在(ABCD)A.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 A. 预防原则- B. 污染者付费原则- C. 公平原则- D. 经济优先原则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法调整的对象?-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 D. 非政府组织答案:D二、判断题1. 环境法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对/错)2. 环境法的实施完全依赖于公民的自觉遵守。
(对/错)答案:1. 对 2. 错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法的立法目的。
答案: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阐述环境法中“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含义及其意义。
答案:“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个人或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治理费用和赔偿责任。
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促使污染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同时为环境治理提供经济保障,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改善。
四、案例分析题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严重超标,导致附近河流水质恶化,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请根据环境法相关规定,分析该化工厂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答案:根据环境法相关规定,该化工厂首先需要立即停止排放超标废水,并对已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
同时,可能需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可能面临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等行政处罚。
- 民事责任:需要对因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包括对受影响居民的健康损害赔偿以及对环境损害的修复费用。
- 刑事责任:如果污染行为构成犯罪,相关负责人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五、论述题试论环境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环境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通过立法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和目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环境法通过规范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行为,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此外,环境法还通过经济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促进了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
环境法学考试试题
环境法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A 预防原则B 污染者付费原则C 公众参与原则D 先污染后治理原则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A 规划和建设项目B 新的技术和工艺C 新产品的开发D 新的服务项目3、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A 1 年C 3 年D 4 年4、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标准的分类?()A 环境质量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 环境经济效益标准5、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环境行政违法行为?()A 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 超标排放污染物C 因不可抗力造成环境污染D 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6、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A 淘汰B 限制C 登记7、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A 生态安全B 资源安全C 经济安全D 国家安全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
A 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B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 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D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9、下列关于突发环境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B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无需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C 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D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1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环境管理与法学试题A参考答案
环境管理与法学试题A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大陆法系、普通法系2司法制裁、行政制裁3河川法4占有、使用、收益、处分5合法性、科学性、协调性6地表水、地下水。
7国务院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错选皆不给分)1ABCDE 2D 3 CD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法律中以“但”及“但是”文字形式出现的具有特殊效力或规范性作用的条文,对主文作出例外限制或附加规定。
2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环境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3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当某特别法和某一般法同时调整某一法律关系时,只有当该一般法对这一法律关系中的具体问题没有做出任何规定,或者虽然作了规定,但规定得不明确、不具体,而该特别法对此问题却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时,该特别法才应该优先于该一般法适用;(4’)而当该特别法对这一法律关系中的具体问题没有作出任何规定,或者虽然作了规定,但规定得不明确、不具体,而该一般法对此问题却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时,该一般法就应该优先于该特别法适用(4’)。
2我国《土地管理法》中保护耕地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部分: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2’);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鼓励合理开发未开发利用的土地(1’);提高土地利用率(0.5’);提高耕地质量(0.5’)。
3民用核设施的基本要求:a安全第一的方针。
(2’)b有足够的措施保证质量,保证安全运行,预防核事故,限制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3’)c保障工作人员、群众和环境不致遭受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1.5’),并将辐射照射和污染减至可以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1.5’)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1)这艘船舶污染的虽然是江水,但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条第3款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负责船舶排污的监督和调查处理,以及港区水域的监视,并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海港水域的污染防治则由海洋环境保护法加以调(2’)。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环境法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法律关系的学科,以下哪个选项属于环境法学的研究内容?A. 动物保护法的立法过程B. 水污染控制的技术手段C. 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程序D. 城市垃圾处理的管理模式答案:C2.下列法律法规中,被认为是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律是:A. 国家环境保护条例B. 大气污染防治法C.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法D. 水污染防治法答案:A3.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以下哪个选项属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件?A. 个人因雾霾天气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B. 社会团体状告某公司违法排污行为C. 居民就某小区环境污染问题起诉物业管理方D. 某企业就环境罚款问题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答案:B4.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管理工具,以下哪个选项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A. 征地补偿方案B. 环境风险评估C. 固体废物处理方案D. 自然保护区划定标准答案:B5.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以下哪个选项属于环境标准的主要类型?A. 污染物排放标准B. 自然保护区划定标准C. 生态系统评价指标D. 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答案:A二、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环境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答:环境法学是研究环境与法律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它涉及到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环境规划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法律制度和管理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2.请简要介绍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和作用。
答: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由社会团体或者特定的权益人代表公益进行的环境保护诉讼。
它的特点是诉讼主体为公益性组织或特定权益人,目的是保护环境资源和公众利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环境公益诉讼通过司法手段解决环境争议,推动环境立法和政策的完善,促进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提升公众对环境权益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请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009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文件是( C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C.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D.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D )A.“物物相关”律B.“时空有益”律C.“协调稳定”律D.“负载定额”律⑴“物物相关”律。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⑵“相生相克”律。
美国白蛾、鼠—蛇;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法律。
⑶“能流物复”律。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防止环境污染,尤其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⑷“负载定额”律。
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他物种数量)的规定;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规定和关于限制冲击周期,如禁止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规定。
3.在我国现行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大气环境质量标准》4.由我国首创的防止新污染产生的法律制度是( A )A.“三同时”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美国C.排污申报登记制度D.排污收费制度5.依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排污者可以申请减缴或免缴排污费的情形是( C )A.被评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B.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的C.遇有不可抗力和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D.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 E因为国内没有完善的治理技术、国家又急需的产品,或者企业原来工艺设备落后,经过积极治理,仍难达到标准的,经过批准,可以减收、免收或缓收排污费。
6.从狭义上讲,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税是指( A )A.矿产资源税B.土地使用税C.林特产品税D.水产品税7.依照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B )A.浓度控制制度B.总量控制制度C.源头控制制度D.末端控制制度8.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境与资源单行法规中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D )A.具结悔过、消除危险、赔偿损失B.返还财物、恢复原状、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名誉D.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9.向已制定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B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0.在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中,率先规定“达标排放、超标违法”制度的是( C )A.《海洋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1.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确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原则是( A )A.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B.船东和保险人共同承担风险C.保险人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D.保险人和承运人共同承担风险第六十六条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法的核心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预防原则B. 污染者付费原则B. 可持续发展原则D. 报复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优先原则B.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C. 污染者自行治理原则D. 环境权益交换原则3.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法调整的对象?A. 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B.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C.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D.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4. 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A. 促进经济增长B.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C. 维护社会稳定D. 提高公民生活水平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主要依据哪项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A. 信息公开B. 公众参与决策C. 强制性听证D. 环境教育7. 环境法律责任中的行政责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罚款B. 责令停产整顿C. 赔偿损失D. 吊销许可证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哪项行为是被禁止的?A. 直接向水体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B.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C. 合理使用化肥D.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9.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对象是什么?A. 所有企业和个人B.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个人C. 所有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和个人D. 所有使用自然资源的企业和个人10. 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个国际公约中?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 《生物多样性公约》C.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D. 《防止海上污染国际公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法的调整范围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环境污染防治B. 自然资源保护C. 生态环境保护D. 环境监测管理12.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污染者付费C. 环境权益优先D. 公众参与13.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法的法律关系主体?A. 国家B. 企业C. 个人D. 环境保护组织14. 环境法中的行政责任可能包括哪些?A. 罚款B. 责令改正C. 赔偿损失D. 刑事责任15.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公平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预防原则D. 污染者付费原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环境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利用自然资源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学部分习题及答案
环境法学部分习题及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哪八项管理制度?阐述“老三项”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答:(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八项管理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排污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2)“老三项”是指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要求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随后相继在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马来西亚(1974年)、德国(1976年)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经过30年的发展,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过程: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年~1979年)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年~1989年)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年~1998年)提高阶段(1999年~2002年)新拓展阶段(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①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即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以及一切引进项目,包括区域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
②规定了评价的时机,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必须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
③规定了负责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体,即开发建设单位。
④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基本内容。
⑤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包括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筛选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程序。
⑥规定了承担评价工作单位和资格审查制度。
⑦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资金来源和工作费用的收取。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预防原则B. 污染者付费原则C. 公平原则D. 利润最大化原则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环境法的调整对象?A. 环境资源B. 环境行为C. 环境关系D. 经济利益答案:D3. 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D. 保障公民权利答案:C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是为了:A. 提高项目经济效益B. 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C. 促进技术进步D. 加强政府监管答案:B5. 我国环境法规定的环境污染防治主要包括: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固体废物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环境法中的“三同时”制度指的是: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 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 同时设计、同时规划、同时施工D. 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答案:A7. 环境法中的“环境”一词通常指的是: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经济环境D. 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答案:D8. 环境法的适用范围是:A. 仅限于国家层面B. 仅限于地方层面C. 包括国家和地方层面D. 不包括任何层面答案:C9. 环境法的调整手段主要包括:A.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道德手段、文化手段C.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D.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答案:A10.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污染者付费原则”主要是指:A. 污染者必须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B. 污染者必须支付污染治理的费用C. 污染者必须赔偿因污染造成的损失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法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对)2. 环境法只适用于自然环境保护,不涉及社会环境保护。
(错)3. 环境法的立法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在项目实施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法学试题
环境法学试题一、选择题(多选)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有哪些(ABCD)A、广泛性B、综合性C、公益性D、科学技术性2.、以下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内容的是(ABD )。
A、土地利用规划法B、环境污染防治法C、环境标准D、自然保护法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哪些(ABCD)A、协调发展的原则B、预防为主的原则C、环境责任原则D、环境民主原则4、以下哪些是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BC)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受体5、在以下情况下,根据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环境污染侵权人能免责的是(BCD)A、受害人无过失引起B、不可抗力因素C、第三者的过失引起D、受害人自身引起6、环境犯罪的特点有哪些(ABCD)A、犯罪行为是直接针对环境资源进行的;B、犯罪后果严重;C、犯罪主体大多为法人;D、环境犯罪大多带有民事责任。
7、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构成要件(ABC)A、行为人的违法行为。
B、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C、行为的危害后果D、受害人与事故具有因果关系8、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危害后果和主观因素,会有以下哪几种的法律制裁(ABC)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安全责任9、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ABCD)A、放宽起诉资格B、实行因果关系推定C、举证责任倒置D、延长诉讼时效。
10、以下有关法律效力大小的说明中哪些是正确的(ACD)A、国家环境法效力高于地方性环境法B、我国参加和批准的国际环境法效力低于国内环境法效力。
C、特别法效力高于普通法效力D、新法的效力高于旧法效力。
11、下面属于法律的特点:(ABCD)A行为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B普遍的约束力C权利和义务D国家的强制力保证12、下面属于生态基本规律:(ABCD)A物物相关率B相生相克率C能流物复率D协调稳定率13、下列属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有:(AB )A、土地管理法B、水法C、水土保持法D、野生动物保护法14、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ABCD)A协调发展,B预防为主,C环境责任,D环境民主15、下列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相比一般国际法的特有特征:(AB)A、可持续发展B、共同但又差别的责任C、综合性D、技术性16、下列哪些是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特征(AC)A强制性B义务性C补偿性D公平性17、公务员承担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有(BCD)A警告处分B通报批评C行政处罚D刑事责任18、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ABCD)A声誉罚B行为罚C人身自由罚D财产罚19、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不包括哪些(B)A不可抗力B自首C因受害者自身引起的D是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20、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BCD)A责任停业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行政赔偿21、清洁生产的“清洁”主要表现是(BCD)A清洁的技术过程B清洁的能源C清洁的生产过程D清洁的产品22、国家对环境进行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综合性B区域性原则C预测性原则D规划与协调性原则E科学性原则23、我国线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构成是(ABCD)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D环境标准2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是(ABD)A法律手段的综合性B法律规范的技术性C法本质的阶级性D法职能的社会性25、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有(ABC)A“三同时”制度B土地利用规划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谁污染谁治理制度2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ABD)A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C开发者治理、污染者惩罚的原则D公众参与的原则27、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ABCD)A行为的违法性B行为人的过错C行为的危害后果D法律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的因果关系28、下列属于威胁废物产生者的义务有哪些:(BCD)A、转移义务B、申报义务C、处置义务D、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义务29、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民事法律的承担方式(ABCD)A停止侵害B排除危害C消除危险D赔偿损失30、“三同时制度“是指工厂建设和三废利用工程要(ABC)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生产D同时上市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总则,可知制定本法的目的是(ABCD)A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B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C保护人体健康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发展32、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ABC)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B、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C、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D、烟尘控制区3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意见的对象有(ABC)A、有关单位B、专家C、公众D、政府机构34、下列哪些被称为原生环境问题(ABC)A、火山爆发B、洪水泛滥C、地震D、C利用nxEI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35、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BCD)A、再生化B、无害化C、减量化D、资源化36、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
环境法学试题和答案
环境资源法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1 环境:《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矿藏、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 无过错责任: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3排污收费制度: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4清洁生产: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在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下进行清洁产品的生产。
5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异议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体术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理解错误是(C )A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C 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定义。
D环境与自然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C )A 物B 精神财富C 物和行为D 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C )A 1945年宪法规定B 1975年宪法C 1978宪法D 1982年宪法。
4.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D 排污许可制度。
5.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许可证是(D )A 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 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
人大环境法专业02—09年真题
2009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刑事责任2、森林植被补偿费3、需养物质水污染4、流行病学因果关系5、可再生能源二、简答1、协调发展原则2、环境法宪法性规定3、环境噪声污染特点4、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机制三、论述如何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法制2008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社会法2、规划环评3、全球气候变化问题4、盖然性因果关系5、病原体水污染6、人文生态环境二、简答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2、简述排污费的管理和使用3、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联系与区别4、我国森林用途分类的法律意义三、论述1、论述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与国家干预的关系?2、如何理解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2007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国家环境责任2、可持续发展能力3、清洁生产4、环境要素5、水土保持6、自然保护区二、简答1、简述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作用2、简述我国环境标准分类3、简述生态环境体系三、论述1、试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效力2、试述环境侵权的特征2006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报告书2、草原3、乡村环境4、清洁生产5、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二、简答1、环境与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的内容2、有毒有害物质的概念和特征3、我国宪法环境保护的宪法性规定4、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三、论述1、环境行政法方式2、科学发展观与环境法制度建设2005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结合定义方式2、野生动物3、防止污染转移4、环境要素污染5、环境行政执法二、简答1、可持续发展对环境法的影响;2、法国法体系模式;3、自然保护区建设条件;4、排污收费管理与使用三、论述1、国际环境问题2、民法与环境法的关系2004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意义上的环境定义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刑事责任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5、国际环境合作原则二、简答1、简述第一环境问题与第二环境问题2、环境管理许可证的种类3、简述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的内容4、1999年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三、论述1、论环境法的特征2、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法律保护2003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2、预防为主原则3、水土流失4、有毒化学品5、森林功能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二、简答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程序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3、大气污染的概念和大气污染源的种类三、论述1、论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2、论环境保护与深化企业改革2002年环境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标准2、环境事故报告制度3、清洁生产4、酸雨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二、简答1、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2、建设用地管理3、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三、论述1、论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素25分2、论环境法与中国入世20分。
环境的法学试题.(DOC)
《环境法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2、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既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有包括人与人的关系。
()4、预防为主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所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律。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美国。
()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性制度。
()7、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基础。
()8、各国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适用的对象和范围规定不同,我国现行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环评制度适用的对象是建设项目。
()9、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均可申请减半缴纳或者免缴排污费。
()10、危害后果不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11、在我国对于因环境侵权所导致的精神损害可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解决赔偿。
()12、我国《水法》确立了水资源的单一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
()13、只要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无论其是否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都要实行限期治理,并处罚款。
()14、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15、《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自然界所有的野生动物。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
A.环境民主原则B.环境责任原则C.预防为主原则D.协调发展原则2、“三同时”制度是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B.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C.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使用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作为现代环境保护的灵魂,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环境法基本原则是()。
A.协调发展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C.污染者付费原则D.公众参与原则4、对人类而言,很多自然资源如土壤、阳光、水、森林等具有两重性:它们()。
《环境法规》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
2005-2006年《环境法规》 (A)答案一、名词解释:1、环境权:指法律规定的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某种权利或利益,它表现为权利主体做出或不做出一定的行为。
2、环境责任原则:又称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指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环境质量的责任。
3、排污收费制度: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4、环境纠纷:指环境法主体之间就其环境权利和义务而产生的争议。
5、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指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简答题:1、答:环境法的基础直接目的:是为协调人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最终发展目的:为保障人群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答:环境行政处罚是环境监督管理机关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而破坏或污染环境,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单位或个人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特点:(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依照法律、法规授权,享有环境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2)行政处罚对象是行政相对人中的违法者;(3)行政处罚以惩戒而不以实现义务为目的,而且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单方面强制性行为,不以相对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类:精神罚、行为罚、财产罚3、答:显失公正指有权处罚的行政机关、对被处罚相对人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虽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但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中,呈现出量罚上的明显不合理、不公正、违背了法律上基本的公正原则,从而侵害被处罚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其两个最明显特征:(1)显失公正行为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2)显失公正行为具有明显不适当性。
4、答:法律特征:(1)环境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侵权的民事责任;(2)其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责任;(3)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责任,既包括行为人因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应承担的责任,又包括行为人因破坏环境致人损害而应承担的责任。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真题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 )。
A.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B.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C.地方性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D.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政府规章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该行为的法律责任主体是( )。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各级人民政府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当发生生产事故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的部门或单位是( )。
A.当地县级人民政府B.当地公安行政主管部门C.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D.当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4.经批准建设的某新建项目,其污染防治设施没有达到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规定的要求,主体工程就投入正式生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此违法行为有权做出责令停止生产决定的单位是( )。
A.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B.项目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开工报告的主管部门D.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5.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 )。
A.社会正常发展B.经济发展C.环境质量提高D.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下列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 )。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某下设两个区的城市在制定种植业发展规划时,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环境法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环境为和。
2、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
分为和两大类。
3、环境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有:、
、、。
4、是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唯一选
择。
5、我国的《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家探矿权、采矿权实行
制度。
6、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包括三类:、
、。
7、《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在执行地方标准时,对于地方标准
中未涉及,而国家标准中已有的项目,应
当。
8、《环境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的五类标准是
指:、、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9、我国自然资源的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一是。
10、对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称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
2、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制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试行)》是年颁布的。
()
A、1972
B、1979
C、1989
D、1992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防治固体废物污染规定的管理原则
包括()
A、“三化”原则
B、全过程管理原则
C、综合管理原则
D、分类管理原则
4、我国的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A人均占地少B总体质量差
C资源匹配失衡D后备资源不足
5、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适用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 )。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D、责令停业关闭
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噪声污染”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 )。
A、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
B、有些远离居住点的工厂产生的超标噪声
C、该噪声对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干扰
D、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7、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是()。
A多数地区是煤烟型污染
B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酸雨危害严重
C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高
8、《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9、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内水、领海
B、专属经济区
C、毗连区
D、大陆架
10、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A国际条约B国际惯例
C一般法律原则D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环境问题:
2、环境法律关系:
3、“三同时”制度:
4、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5、“协调发展”原则: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 分)
1、公众参与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有哪些体现?(6分)
2、《刑法》中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有哪些?(6分)
3、《矿产资源法》关于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有哪些?(6分)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哪三类?(6分)
五、论述题(共16 分)
什么是无错失责任制?在环境民事法律责任中为什么要实行无过错责任制?无过错责任制的免责条件有哪些?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
3、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共同性。
4、可持续发展
5、有偿取得
6、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
7、同时执行
8、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
方法标准、
9、自然资源所有权,一是自然资源使用权
10、风险评估。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B)
3、(ABD)
4、(ABCD)
5、(ABCD)
6、(AC)
7、(ABCD)8(C)、9、(ABCD)10、(ABC)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
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2分)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1分)给人类带来灾害,(1分)这就是环境问题。
2、环境法律关系:是指环境法主体之间(1分),
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1分)由环境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和社会关系(2分)。
3、“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
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它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措施,(2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2分)。
4、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
复、整治和养护。
(2分)
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
行治理。
(2分)
5、“协调发展”原则: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
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2分),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2分)。
四、简答题(每题 6分,共 24 分)
1、公众参与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有哪些
体现?(6分)
(1)公民的环境权(2分)
(2)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2分)
(3)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2分)
2、《刑法》中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有哪些?(6
分)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分)
(2)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2分)(3)破坏自然资源罪(2分)
3、《矿产资源法》关于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有哪
些?(6分)
(一)对特定矿区和矿种实行计划开采(2分)(二)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查与综合开采。
(2分)
(三)要求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工艺。
(2分)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分为哪三类?(6分)
一类区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地区(2分)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2分)三类区位特定工业区(2分)
五、论述题(共16 分)
什么是无错失责任制?在环境民事法律责任中为什么要实行无过错责任制?无过错责任
制的免责条件有哪些?
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
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
任。
(4分)
实行无过错责任制的原因:(1)绝大多数污染损害都不是出于污染者的故意或过失,且其危
害范围相当广泛。
在这种情况下,最主要的
是保护环境和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考
虑污染者主观上有无故意或过失。
(3分)(2)其次,污染企业的经营和获利,在一定程度
上是建立在污染环境和给他人造成损害的
基础上的。
因此,不论加害者有无过错,由
加害企业的收益中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才符
合公平原则。
(3分)
实行无过错责任制的条件:
一、不可抗拒力(2分)二、是因受害人自身
引起的(2分)
三、是有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