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改变人的思想行为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下一代的一种社会实践。

(二)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自然与社会科学,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的本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高教与普教的区别◆教育任务不同:高教专业教育,普教基础知识教育。

◆教育对象不同:高教大学生,普教中小学生。

◆社会职能不同:高教有三个职能: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和本专业的理论研究两方面);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普教一般不具备这些社会职能。

◆培养方式不同:高教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普教一般是传授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讲授的一般都是已成定论的东西。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高与专)的教育心理学。

研究的对象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

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三、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

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高等教育心理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自然真实,主观性大、数量有限、代表性差。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选择题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A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C )。

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3.( B)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B.兴趣C.意志D.认知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

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A)。

A.意志过程B.行动过程C.认知过程D.情绪过程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由于人具有意识,因而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和自身能动的改造。

B.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

C.人在清醒的时候,不存在无意识的心理现象。

D.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7.( B)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B.构造主义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D)。

A.意识B.理智C.感觉D.思维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D)。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二、填空题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总结

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3.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5.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6.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包括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和活动。

7.★学习——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

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8.强化——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

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强化物。

9.★正强化——是指由于某一刺激的出现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10.★负强化——是指由于某个刺激的消除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11.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12.同化——即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13.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14.★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其提取线索是有意识的,因而是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一般通过记忆获得,也叫记忆性知识。

学习陈述性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语义。

15.★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指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其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3、科学心理学在英国的建立
英国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主要受达尔文(1809~1882)进化论的影响。 达尔文相信在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着多种连续性,他比较了人和大猩猩面部 表情的相似性,并于1872年出版了《人与动物的表情》一书,导致了动物 心理学的诞生。 受达尔文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表弟高尔顿(1822~1911)。高尔顿为 了考察心理遗传的作用,采用谱系调查法调查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许多名 流,得出名人的后代也是名人的研究结论。1869年,他的《遗传的天才》 一书出版。高尔顿的研究导致了相关统计方法的研究和运用。高尔顿首先提 出“相关指数”(即高尔顿函数),后称“相关系数”。高尔顿对心理学的 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首创了心理测量研究、心理量化研究、首创智力理 论,还是优生学的创始人。所以,皮尔逊称他为英国的冯特。
进原则和自主性原则。
一次,阿尔德堡发生了火灾,裴斯泰洛齐把儿童们集中起来问:阿 尔德堡失火了,一定有成百的儿童无家可归,让我们向政府请求拨20个 左右的人到我们这里来吧!”儿童们很感动,一齐答道;“赞成!赞成!就这 么办!”他接着说:“但是,各位小朋友,我要你们考虑一下,我们没有 那么多的钱,如果你们要这些孩子进来,你们必须努力工作,也许你们 不得不缩衣节食。如果你们不是真正为这些儿童忍受一切痛苦的话,最 好不要随便答应他们进来。”儿童们的决心非常坚定,纷纷回答道:“ 食物差些也好、工作增加也好,少得一件衣服也好,只要那些可怜的孩 子能够进来,我们什么也可以忍受。”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8至19世纪瑞士的著名教 育实践家和理论家,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的设想。 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和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 上,使教育和教学符合人类智慧的发展规律。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只有使教学过程与儿童心理的自然 发展相一致,才能使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和谐地发展。反 之,如果不和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亲身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一 切教学活动都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他反对机械灌输的旧式 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之相 适应的正确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直观性原则、循序渐

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

(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着重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它不同于纯自然学科,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往,但也强调数量所反映的规律。

它既关注与教育教学过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事情,但也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反映了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讨不同类型学习的过程和有效教学的条件;也要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探讨教学设计及教学考评等,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首要任务就是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条件和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育心理学也可以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一)高等教育及其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任务不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级专业教育。

2.教育对象不同:对象是大学生。

3.社会职能不同: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

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4.地位作用不同: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5.培养的方式不同: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定义应当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5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5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5篇)第一篇:《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学点心理学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虽然已经从事教学20年,但由于本人学的是理工科,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也没有参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所以虽然在专业方面的讲授没有任何的问题,平时也会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但总觉得应该学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生活的年代与我们以前的年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所以生理和心理肯定也是和我们以前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能掌握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肯定可以更好地来了解和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选择了《高等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利用暑假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学完以后,受益匪浅。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及学习动机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高校教育中,大学教师往往表现为社会代言人,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输出者,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学生大多都会以教师的言行为榜样。

因此,教师在教育中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怎样的道德修为,直接熏陶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社会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情绪、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

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是敏感的,他们刚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外出求学。

我们老师要注重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当师生关系成为一种良好的朋友关系,你的教学工作也将取得一半的成功。

今后工作中,我们老师可以经常换位思考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要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想和任何的虚构和猜测,要从某一心理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内部的生理过程变化的事实中揭示心理变化规律。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加以考察。3.教育性原则。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具有教育意义。
(论述)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记忆能力?1.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2.识记材料的数量要适当。3.加强对识记材料的理解。4.掌握正确的识记方法。(1)形象记忆法。(2)谐音记忆法。(3)逻辑记忆法。(4)口诀记忆法。5.利用遗忘规律正确组织复习。(1)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及时。(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一般来讲分散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3)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多种感受器官协同活动。6.合理用脑。(1)学会休息。(2)摸索自己大脑的工作规律。(3)加强身体运动。
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W.Wund 1832-1920)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冯特此举对心理学发展起着划时代的作用,它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2)人的意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要素。3)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法研究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主要观点:1)意识是一种川流不息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心理原色的集合,因此不能分解2)强调意识的机能和功用3)重视心理学在教育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研究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则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教师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则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包括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到自觉、敏感性逐渐增强和迁移性逐渐提高。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技能、自信心等特征。

心理发展则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研究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研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研究是狭义的研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人类的研究是广义的研究,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研究的特征则包括计划性、间接性和高效性。

格式塔派研究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

3、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4、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主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5、简述教学效能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6、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1)计划性和准备性(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4)沟通性(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7)职业发展性7、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1)角色改变技术(2)教学反馈技术(3)现场指导技术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1、心理差异—是指心理的个别差异或个体心理的差别性,即一个人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起来的不同与他人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

气质—是指个体内存的、不依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稳定持久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使用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个人独特的色彩。

2、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个体性格特征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3、能力—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

一般能力是指完成某些活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智力)和实践能力。

特殊能力是个人完成特殊活动所要求人具备的能力。

4、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5、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三、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四、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构造主义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认为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

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1. 大学生认知发展-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处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大学生的记忆发展特点:记忆容量增大,记忆的目的性增强,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的敏捷性和持久性提高。

2. 大学生情感发展-大学生情感的特点:丰富性和复杂性、稳定性和波动性、强烈性和文饰性。

-大学生的爱情观:正确认识爱情,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3.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增强。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

三、大学生的学习心理1.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职业定向性。

-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2.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3.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四、高等学校教师心理1. 教师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

-学习的指导者。

-教学的组织者。

-学生的榜样。

2. 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教育机智。

-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3.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与心理学教育过程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既有培养者、教育者,也有被培养者、被教育者,他们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才能完成教与学这一双向活动。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而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提供依据。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第一单元、每一学科的教学目标。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行为目标。

第二,分析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分析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和主要策略。

为此,教师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中的心理万分一一加以分解并显示出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测量工具,评定学生受教育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的水平。

这是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第四,设计课程: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法,以便教授在任务分析中所确定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能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步骤。

第五,实施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

教师要运用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授活动。

一般的模式是:呈现教材、学生反应、强化和校正反馈。

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六,评定学绩:按照教学目标来确定教与学的效果。

心理学可以提供各种常模和测量工具,使评定在效度和信度上得到适当的保证。

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学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

要想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一门着重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它不同于纯自然学科,更为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往,但也强调数量化的客观科学研究,因而属于自然性社会科学;它也不同于纯理论学科,它最为关注的是与教育教学过程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事情,但也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因而属于理论性应用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健康的学科。

在大学教育中,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提供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概述。

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个体从婴幼儿阶段到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

其中,青少年期以及大学时期都是重要的发展阶段。

了解青少年期和大学生期间的心理变化,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制定适当的教育方案。

2. 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策略。

它探讨了认知过程、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以及记忆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从而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导和支持。

3.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一种通过量化和测定来衡量个体心理特征的方法。

在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心理测量常常被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获得的知识,还可以用于评估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等。

心理测量工具包括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心理测试等。

4. 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学业、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大学生常常面临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了解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对于学校和家庭提供相应的支持至关重要。

5. 辅导与咨询:在高等教育心理学中,辅导与咨询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支持和指导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辅导与咨询时,心理专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倾听能力,并了解有效的咨询技巧和理论,以帮助学生发展和解决问题。

6. 多样性与包容: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

了解多样性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创造文化包容的学习环境,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7. 人际关系:大学生时期是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情绪,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意识:一种自觉的,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清醒状态。

3、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有多种心理现象组成,包含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下的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6、观察法:实际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感官或利用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的或生理变化以获取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研究方法。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其中个体心理结构又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10、高等教育心理学任务是什么,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意义何在? 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条件;意义: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1、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第一,人的行为是受其内心心理活动支配的,第二,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的,并且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第三,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人行为的复杂性正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按其研究情境与真实教育情境的相似性,可分为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按是否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可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按照其获得资料的量化程度可分为量化研究和质的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的来源可分为总体研究、抽样研究和个案研究;按照问题来源与假设的种类,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 意识:p103。

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它的重要特点是反映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2. 教学目标:p2。

是教学活动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应考虑并明确的内容。

要详细规定每节课、每个教学单元,甚至一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把教学目的转化为行为目的。

3. 群体:p119。

也称团体,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其成员有一定的共同目标,有组织,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它具有生产性和维持性的功能.4. 最佳激起水平理论:p82.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即任务越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越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二。

简答题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它受制于一些主客观因素:(一)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所谓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

相同或相似的成分与迁移之间是正比例的关系,即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那么就越会发生正迁移。

(二)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已有经验对新内容的学习影响甚大,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其所掌握的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反之,效果就差。

(三)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即由此发生,只有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

学习理解与巩固的程度与迁移呈正比例关系。

(四)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对于学习迁移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当后面的任务与前面的任务同类时,定势就能对后来的任务学习起促进作用,反之,就会起阻碍作用.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学 : 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风格 :指在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3、“皮格马利翁效应” : 即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受到“权威诺言的暗示”,对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效果的达成,把这种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4、教学效能感 :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5、教学监控能力 : 指教师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6、广义的学习 : 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7、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某种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成为惩罚。

8、负强化: 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先行组织者” : 指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 、认知内驱力 : 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事物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11、自我内驱力 :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12、交往内驱力 : 个体为获得长辈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3、自我效能感 : 人们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4、自我强化 :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15、耶克斯-多德森效应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人物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而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提供依据。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旁宗岳在1908年翻译的日本小泉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我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196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 3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4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应用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按照随机性原则和局部控制原则,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调查法;个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