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教案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及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2. 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凸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3. 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背景、原因和过程。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对清朝政权、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 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②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③了解南昌起义;④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教学难点】:五四精神;长征精神【教学方法】:内外迁移教学法、类比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互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结合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近代以来中国都经历了那些艰难屈辱的历程?请列举其中的主要事件。
二、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主要内容。
1、五四爱国运动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简单经过:a.1919年5月4日- 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力b.1919年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在上海,以工人阶级为主力c.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d.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等③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在: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意义:a.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⑤五四精神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又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2、中共“一大”的召开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中考复习教案备课:历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史一、【基础知识】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
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图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危害性)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六七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七单元复习教案[主要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张謇兴办的实业;②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③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④了解魏源、严复等的主要思想;⑤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⑥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教学难点】: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教学方法】:内外迁移教学法、类比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互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结合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中国近代历史开始于何时?截止于何时?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史的事件是什么?标着着中国近代史结束的事件是什么?二、根据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下列内容:1、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民国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3、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詹天佑是我国著名铁路工程师。
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在京张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出色地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隧道工程和为确保行车安全,设计出“人”字形路轨。
4、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
他研制出的制碱新工艺被称为“侯氏制碱法”。
他还著有《制碱》一书。
5、魏源和《海国图志》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
高中历史主题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主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至今3. 世界史- 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欧洲- 近现代欧洲- 美洲历史- 日本历史三、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体部分:- 对于每个历史时期,梳理关键事件、重要人物、历史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史鉴能力。
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组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通过历史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历史教材2. 参考资料:历史书籍、论文、纪录片等3. 网络资源:历史网站、论坛、博客等七、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效果。
八、教学计划1.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史复习(2周)2. 第二阶段:中国近现代史复习(2周)3. 第三阶段:世界史复习(2周)4. 第四阶段:模拟测试与讲解(1周)5. 第五阶段:考前冲刺(1周)。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教案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教案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011年考纲要求】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删除三元里人民抗英)(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原表述为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6)国共政权对峙: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原表述为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增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8)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原表述为挺进大别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增加林则徐与魏源的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增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原表述为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点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代史3.中国现代史4.世界历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点知识。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历史规律的认识、历史观点的提炼。
四、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采用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
3.采用图表教学法,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形象记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古代史有什么印象?能举个例子吗?2.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分析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大一统、唐朝的繁荣等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中国近代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有什么了解?能谈谈你们的看法吗?2.课堂讲解讲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分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什么影响?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中国现代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现代史有什么看法?能谈谈你们的认识吗?2.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分析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等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现代史的发展有什么意义?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世界历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世界历史有什么了解?能谈谈你们的看法吗?2.课堂讲解讲解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人物、制度等。
中国近代史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果,全面加强教师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稳步提升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教研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扎实进行校本教研,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规范教学常规,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打造我校的语文教学品牌。
继续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以学校工作为主线,以县局教学工作大检查为契机,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目标一致,方法灵活,张扬个性”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职业要求。
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作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学期相关工作,全力确保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渗透德育”新课改理念为基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积极贯彻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习
旧
课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讲
课
提
纲
︵
纲
目
·
教
学
方
式
等
︶
教学纲目: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1。1.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2.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认识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复
习
旧
课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讲
课
提
纲
︵
纲
目
·
教
学
方
式
等
︶
教学纲目: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8.2.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重 难
点 点
在辩论中,在实践中如何把握红色文化的方向
布 作
置 业
收集、演唱红色歌曲
课
后
记
要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 第13次
授课日期
1月1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1。3.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1。3。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 难
初中历史教案 中国的近代史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初中历史教案中国的近代史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初中历史教案中国的近代史 -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一、引言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其中一些事件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历史时期。
二、开展活动1.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能够:-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并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2. 活动步骤a) 导入:复习中国近代史的背景知识,例如中国在这一时期面临的内外压力和社会变革;b)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至5人;c) 分配任务: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介绍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d) 研究和准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资料搜集和讨论,撰写介绍自己事件的笔记,并准备相关的展示材料;e) 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按照事先约定的顺序依次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互动;f) 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个事件的共同点和区别,并结合课堂讨论进行适当的拓展。
三、重要事件的介绍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介绍其中一个事件:1. 鸦片战争:介绍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2. 太平天国运动:介绍太平天国的起义、规模和影响,讨论其失败原因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动摇;3. 戊戌变法:介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改革思想,探讨变法的目标和局限性;4. 辛亥革命:介绍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和过程,分析这次革命对中国的影响;5. 五四运动: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主要诉求和影响,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6.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前身和创建过程,讨论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7. 南京大屠杀:介绍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呼吁保护历史记忆和珍惜和平;8. 抗日战争: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和人民抗战的精神,弘扬民族团结和勇敢抗争的精神。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史(8)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总复习教学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史(8)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总复习教学案[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②知道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③知道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实;④了解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史实;⑤知道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⑥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⑦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⑧了解“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⑨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⑩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知道《义勇军》的词曲作者。
2、理解层次:以人们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考点导学]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与印度代表就中印在西藏地区关系问题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这一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基本原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①周恩来与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②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作用和影响。
③中美建交a.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b.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化的起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知道洋务派为的口号、代表人物;②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④知道武昌起义;⑤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⑥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教学难点】: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内外迁移教学法、类比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互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结合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近代以来中国都经历了那些艰难屈辱的历程?请列举其中的主要事件。
二、学生自主学习:1、洋务运动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②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③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④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⑤主要内容:a.创办一批军事工业。
主要有: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b.创办一批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c.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
代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⑥评价:a.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九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备考指要1.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
2.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4.学习本专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
如比较古代服饰与近现代服饰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服饰变革的认识;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
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
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学主体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1.第一次大变迁:(1)时间:鸦片战争以后(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殖民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
(3)主要表现: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_吃西餐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第二次大变迁:(1)时间:辛亥革命以后(2)历史背景: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高一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最新
第三节、九一八事变及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高潮一、复习目标:1、识记目标: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各阶层的表现及其特点;2、能力目标:(1)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世界形势和中日两国的国情,分析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2)理解分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根源。
(3)面对日本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二、重点、难点分析:1、简析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结果、影响。
1)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
(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社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
这是日本加快侵华步骤的重要原因。
(3)当时蒋介石政府正忙于剿灭南方中共的力量,无暇顾及东北。
这给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提供了有利条件。
(4)日美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也是其原因的一方面。
(1)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2)国联对中日冲突的态度是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
(3)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是日本蓄意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
(2)东北陷于敌手,进一步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助长了侵略气焰。
加速了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开始上升,团结抗日成为民族和时代的最高利益。
中共坚持抗战,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生的拥护。
(4)蒋介石集团坚持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全国各阶层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5)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局部抗战拉开了序幕。
(6)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日本同英美的矛盾。
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不抵抗的原因:①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不可能也绝对不会发动全国人民实行抗战。
初中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初中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
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近代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组活动
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人物。
2.讲授
讲授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
变法等。
3.讨论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就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讨论一段近代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汇报。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6.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近代史事件,并写下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教材等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
程和影响力。
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案
标题: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明确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段历史的特点。
2.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与斗争的历史,理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相关学科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近代史的定义:时间范围、社会性质。
2. 鸦片战争: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 洋务运动: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 戊戌变法:背景、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6. 辛亥革命:背景、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7. 北洋政府时期:主要政治事件、军阀割据局面。
8. 国民政府时期: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分析重要历史事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中国近代史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4.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中国近代史上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和社会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分析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分析运动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 讲解洋务运动:分析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 讲解戊戌变法:分析变法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6. 讲解辛亥革命:分析革命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系统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规律、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的复习。
2.难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规律的理解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史复习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复习中考历史,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史。
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古代史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复习内容(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周朝的建立和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孔子和老子、战国七雄。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秦朝的暴政和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
3.互动环节4.答案解析(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汤灭夏和周朝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秦朝的暴政导致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趋势。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末期。
第二课时:中国近现代史复习1.导入上一课时我们复习了中国古代史,这一课时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近现代史。
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部分(一)1949
第十章中国现代史高考复习(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956)◆考纲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建设的特色。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6.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总结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6.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学习进度:3课时◆授课提纲:1.特征:处于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2.政治: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复习教案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2.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抗美援朝、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意义等。
2.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比较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历史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
4.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history learning outes.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每个时期约2-3课时,共计约40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顺序进行教学,每周安排2课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
2. 辅助资料:历史地图、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八年级中国历史复习教案
八年级中国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八年级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民族精神,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2.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抗美援朝、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原因、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对现实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行梳理历史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史料分析:运用历史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梳理:让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历史知识,教师进行讲解和补充。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分享探讨成果。
4. 史料分析:分析历史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840—1901年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比较表启示:1、落后就会挨打,强大无人敢欺;弱国无外交2、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刻苦学习,立志报国。
一、单线选择题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右图的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3、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原料,倾销工业品;B、清朝统治腐朽C、林则徐的虎门销烟D、道光帝昏庸无能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
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6、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哪一款内容对我国民族经济发展危害最大()A、割地B、赔款C、通商D、设厂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7、鸦片战争是_____________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农民运动是___________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勇抗击列强侵略的农民运动是____________运动。
9、《马关条约》签订的双方代表,中国是__________;日本是________;10、沙俄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_____多万平方千米。
三、连线题(请用直线把相关内容连接起来,每线1分,共10分。
)11.请将下列战争与相关条约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连起来。
⑴中英鸦片战争①《马关条约》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甲午中日战争②《南京条约》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辛丑条约》 C.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四、材料解析题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侵占中国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铜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在这场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3)写出近代为反抗外来侵略,涌现出的民族英雄两位。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二、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一波三折,急速发展)近代化探索的启示:1、没有民族独立,就没有国家富强;2、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改变自身命运;3、单纯的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行不通;4、先贤们的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巩固练习】1.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这个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_______摘编自《历史。
政治文明历程》请回答:(1)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些?这些战争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这些探索有何积极作用? (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2、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发展近代工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过程。
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请概括指出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分)(2)中国近代前期,在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要的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分)(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Array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右边表格。
(3分)(4)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你认为其根源是什么?(1分)3、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4分)(2)在近代列强浸华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撅。
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和制造的一次屠杀中国人达30万之多的惨案名称。
(4分)(3)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
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4分)(4)在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斗争中,中国社会性质又先后发生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转变。
请写出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
(2分)(5)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请举2例说明。
(2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启示: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经验和模式;3、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武装斗争,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4、学习五四运动青年学生忧国忧民,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爱国精神,赵登禹佟麟阁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巩固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练习题1、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2、“五一”假期,张红从北京乘火车去包头,在沿线某站台看到一尊詹天佑的铜像。
她经过的这条铁路是()A.京张铁路B.淞沪铁路C.唐胥铁路D.滇越铁路3、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的最突出贡献是()A.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改革封建制度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猛烈抨击封建思想D.颁布一系列法令制度,促进社会习俗的进步4、200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5、下列四组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孙中山——戊戌变法B.张謇——实业救国C.邓世昌——甲午战争D.张学良——西安事变6、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最准确的是()A.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C.变法受到开明地主的欢迎D.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7、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8、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主要是因为这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A、彻底否定儒家学说B、高扬民主和科学大旗C、提倡白话文写作D、反对传统道德束缚9、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局、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你知道中国人启动的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0、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11、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A.发起了洋务运动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C.领导了辛亥革命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12、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组建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③①②④13、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同盟会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C.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4、今年是辛亥革命95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A.上海B.北京C.天津D.武昌15、下列哪一刊物或作品对北洋军阀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16. 中国开始剪辫、易服、废止缠足以及废除跪拜礼是在A.甲午战争之后B.洋务运动之后C.辛亥革命之后D.五四运动之后17.“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五四”传单“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以上材料反映的“‘五四’精神”不包含:()A.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B.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C.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D.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18.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D、无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1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B.打倒封建军阀统治C.宣传马克思主义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20.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对“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B、有了新的理论作指导C、有了新的革命目标D、有了新的革命任务21.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