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庸_尊德性而道问学_章疏解_韩星 (1)
《答顾东桥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明]王阳明①来书①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
□工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
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②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
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
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
但吾子②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
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
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注]①书:文中指信②吾子:尊称,您22.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 其B. 然C. 以D. 为23. 根据第①段文意,顾东桥来信向王阳明提出的自己对知行关系的看法是()。
A. 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B.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C. 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D. 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24. 对“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知行)相互培育生发,无论内外本末,都是古人的原则。
B. (知行)相互培育生发,无论内外本末,这个原则始终贯通。
C. (知行)交叉培育生发,不分内外本末,都是一个原则贯通。
D. (知行)交叉培育生发,不分内外本末,一个原则始终通行。
25. 王阳明回复顾东桥的书信,语气肯定,推理严谨。
请从用词或句式方面举例分析。
尊德性与道问学
(三)与会人员
• 朱熹、吕祖谦、陆九龄与陆九渊兄弟、刘 子澄、赵景德与赵景昭兄弟、张安国、陈 时中、钱伯同、朱桴、朱太卿、邹斌。
• 尚有参加之可能者: – 朱子的几位大弟子(余正叔、余方叔及 陈克斋)都家居鹅湖附近的上泸城
– 陆氏兄弟在铅山的弟子也不少
(四)鹅湖之会的过程 • 集会的前一天: 陆氏兄弟为为学之道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 第二天清晨(即鹅湖之会的首日),陆九 龄的思想已经统一到陆九渊的思想上了。 – 他作了一首诗赴鹅湖之会。
朱熹:从“性即理”到“道问学”
• 性即理
•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 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 , 心与理,实亦可谓是一体两分。”
• 朱熹主张应当尽可能的穷尽各种自然知识 与书本知识。 • 只要依照这种学风,就可以把学习知识与 思想打通,从“道问学”而升入“尊德 性”。
• 但“尊德性”也要有“道问学”来扶翼, 否则不免流于空疏。
《论语》: • “学”与“思” • “多学”与“一贯” • “博”与“约”
• 儒家潜在着知识与道德的矛盾,因为在儒 家所参照的知识体系中知识总是在为更高 的道德服务。
• 每位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重点开始有所变化。 • 孟子强调“约”多于“博”。 • 荀子强调“学”多于“思”。
陆九渊认为:
过度私密的推理 ↓ 增加思想的负担 ↓ 妨碍恢复本心以及向善的努力 • 应单刀直入地领悟绝对真理
“发明本心”:建立道德主体的修养方法
• 存:摒弃一切外在的干扰与“牵引”,反对一 切不以尊德性为前提的寻章摘句时的考索 功夫(道问学),认定“万物皆备于我” 心。 • 养:就是“廓然、昭然、坦然、广居、正位、 大 道、安宅、正路”之上的践履、涵养、 完 善, 最终使本心与理同一,与天同 一。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作者:李卯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01期摘要: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
《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性。
《中庸》的生命教学思想精辟地表达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从方法和内容层面简练地展现了儒家生命教学思想的精髓。
深入挖掘《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生命教学思想,对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学理论和解决当下我国生命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关键词:《中庸》;尊德性;道问学;生命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52-05一《中庸》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生命教育宗旨下,明确提出了“自诚明”、“尊德性”与“自明诚”、“道问学”的生命教学路径和方法思想。
这一思想成为传统中国人安身立命、做人为学的指导原则。
生命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中西方哲学讨论的主要命题。
生命教学是属于人之生命(属人性,即只有人类才有的活动和行为)、出于人之生命(人为性,即是人的生命有意识从事的活动而不是本能的行为)、为了人之生命(为人性,即以发展、完善和扩充人的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主体和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生命教学不在生命之外而是内在于生命之中 [1 ],是从生命本质出发、依据生命固有特征、顺应生命天性、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发挥生命能动性、激发生命潜能并最后达成生命完满的活动。
我国当下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舶来品,移植照搬西方色彩较浓,南橘北枳、水土不服现象明显。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生命教学理论面对我国现实生命教学问题时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而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现实中存在的诸多生命教学问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转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待其人而后行。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多么伟大呀,圣人之道!洋洋大观,发育万物,继天立极。
充足富裕,大的方面有三百,小的方面有三千。
都供后人都实践施行。
所以说如果不能拥有一定的品德,是行不了圣人之道的。
从第二十六章以下,子思一面赞颂圣人之道,一面也继续阐述中庸之道的发挥问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
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
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
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
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慧,以保全其身。
」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朱子注曰:尊者,恭敬奉持之意。
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
道,由也。
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
敦,加厚也。
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
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
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
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
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
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
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
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这则是强调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视问学的积累,要求达到最高境界,又要保持中庸的原则。
这里的“致”、“尽”、“极”都是动词,相当于“尽性”之“尽”、“致中和”之“致”。
其实,这里的“道”亦为动词,应理解为“尽由之”。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17页word资料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一、道与学、道德与学问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谈到过对“死而不朽”的看法,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种“不朽”。
在这三种“不朽”中,跟本文所讨论的德性与学问有关的是立德与立言。
孔子对道与学、道德与学问的认识是比较走中道的,是基本兼顾的。
儒家自孔子就非常重视“道”与“学”相辅相成,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
《论语?子张》载,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君子与百工不同,君子之学不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以谋生,而是下学上达,进而至于道的境界。
钱穆《论语新解》:“百工居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之于道亦然。
非学无以明道,亦无以尽道之蕴而通其变化。
学者侈言道而疏于学,则道不自至,又何从明而尽之?致者,使之来而尽之之义。
君子终身于学,犹百工之长日居肆中。
”儒家“学”的范围很广,但这些为学无不以“致道”为指向,所走的无非是一条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
和道与学相联系的是道德与学问的关系。
孔子认为道德是做人的关键与核心,学问为道德修养服务。
《论语?述而》篇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门大纲,不仅强调修道、立德、依仁的形而上追求,更重视游艺的形而下实践。
道、德、仁、艺是不同的层次,其中道、德、仁是形而上的层面,道是做人为学的根本,德者得也,得道也,是通过内在一己修持而获得对道的体悟进而落实为德性。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中庸》),缺德无从体道,无德必定无道,道不远人,就在德中。
“仁”是道和德落实在人伦日常中带有血缘情感和经验理性的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儒家的理想道德境界。
“艺”是形而下的技能层面,虽然是一个字,然在孔子就是以六艺为主,包含其他百工技能在内的实践性技能、技术。
道、德、仁固然重要,但若无艺也是空悬的,固儒门又非常重视游艺,君子也要游于艺,但不能停留于此,还要由艺的形而下层面上升到道、德、仁的形而上层面。
《论语?学而》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孔子说:“这个道路大概不行了!”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李卯【摘要】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性.《中庸》的生命教学思想精辟地表达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从方法和内容层面简练地展现了儒家生命教学思想的精髓.深入挖掘《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生命教学思想,对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学理论和解决当下我国生命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013)001【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中庸》;尊德性;道问学;生命教学【作者】李卯【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一《中庸》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生命教育宗旨下,明确提出了“自诚明”、“尊德性”与“自明诚”、“道问学”的生命教学路径和方法思想。
这一思想成为传统中国人安身立命、做人为学的指导原则。
生命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中西方哲学讨论的主要命题。
生命教学是属于人之生命(属人性,即只有人类才有的活动和行为)、出于人之生命(人为性,即是人的生命有意识从事的活动而不是本能的行为)、为了人之生命(为人性,即以发展、完善和扩充人的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主体和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生命教学不在生命之外而是内在于生命之中[1],是从生命本质出发、依据生命固有特征、顺应生命天性、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发挥生命能动性、激发生命潜能并最后达成生命完满的活动。
我国当下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舶来品,移植照搬西方色彩较浓,南橘北枳、水土不服现象明显。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生命教学理论面对我国现实生命教学问题时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而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现实中存在的诸多生命教学问题。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庸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译文: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6.子路问「强」。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
养 服 务 。《 论语 ・ 述而》 篇载 , 子 日: “ 志于 道 , 据 于
德, 依 于仁 , 游 于艺 。” 这 是孔 门大 纲 , 不仅 强调 修
道、 立德 、 依 仁 的形 而 上追 求 , 更 重 视游 艺 的 形 而
达, 进 而 至 于道 的境 界 。钱 穆 《 论 语 新解 》 : “ 百 工 居 肆 中 以成 其 器 物 , 君 子之 于 道 亦然 。非 学 无 以 明道 。 亦 无 以尽 道 之 蕴 而通 其 变 化 。学 者 侈 言 道
本。 也 是 儒 家 的理想 道 德境 界 。“ 艺” 是 形 而 下 的
后人遂对朱陆之争书信往来中批评陆学轻为高论妄生内外精粗主观上给予德性问学的区别此后不断地之别以良心el用为两截朱文公集卷三十六影响了后来的学术史及至清代更由此诱导出从中也看看出他自己其实是努力了汉宋之争这一重要的学术命题形成了性理要做到内外精粗不分良心日用为一体的
《 中庸》 “ 尊德性而道问学" 章疏解
技 能层 面 , 虽然是一个字 . 然在孑 L 子 就 是 以 六 艺
为主 .包 含 其他 百 工 技 能在 内的实 践 性技 能 、 技
而 疏 于学 , 则道 不 自至 , 又 何 从 明而 尽 之 ?致 者 , 使 之来 而尽 之 之 义 。君 子终 身于 学 . 犹 百 工 之 长
日居 肆 中。” 儒家“ 学” 的范 围很 广 , 但这 些 为学 无
停 留于此 , 还要 由艺 的形 而下 层 面上 升 到 道 、 德、
仁 的形 而上 层 面 。《 论语 ・ 学 而》 载, 子 日: “ 弟子 人
作者简介 : 韩星 ( 1 9 6 O 一) , 陕西 蓝 田人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方向 : 中 国 思想 文化 史 、 儒学 、 儒教等 。
“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作者:杨丽娟来源:《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第02期摘要:朱熹和陆九渊虽同为我国历史上的理学大师,但两人却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理学理论。
朱熹强调“尊德性而道问学”,而陆九渊则更重视“尊德性”。
这种理论上的异同性在二人的教育观上也有着鲜明的体现:一方面,不论是在教育本体论、教育方法还是德育观上,两人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二人在教育理想和为学手段上又有着共通之处。
关键词:“尊德性”;“道问学”;理学;教育观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55-06“尊德性”与“道问学”最早出于儒家经典《礼记·中庸》:“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认为道之根本在于中庸或曰“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而君子欲达中庸之道,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为“尊德性”或称为“自诚明,谓之性”;一方面,要坚持对外在于身心之外的道德知识的追求,并以此为基础从而达到对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被称之为的“道问学”或曰“自明诚,谓之教”。
君子只有将这二者联系起来,才能将天赋的道德之性发扬光大,并最终达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重在阐释它们各自的内涵及意义,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明确界定,这也就给后世学者们留下了争鸣的空间。
此间,以南宋时期两大理学巨子——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争辩最为激烈也是影响最广而深远的。
两人同为理学大师,却秉着不同的理学研究思路,在鹅湖交汇,畅辩各自的理学之道,成就了学术史上的一段公案。
这次难得的学术交流与碰撞,可谓是承上启下:承孔子以来儒家学术发展之精华,启后世儒学前进之方向。
文传学院尊德性而道问学
贰 著名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作为北宋有明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在诗文方面有突出成就,具有较高的文 学修养。另外,其与苏轼因政见上的不 和,经常针锋相对,但在苏轼遭遇迫害 时能积极施以援手,私下也经常往来, 切磋诗文,体现出了高风亮节。
“致广大”与“尽精微”的兼容:
-“诗圣”杜甫被称为诗歌之集大成者
思考:
“尊德性”与“道问学”、“致 广大”和“尽精微”两两关系在 历史及生活中的表现?
第 二 章
壹 宋代文坛执牛耳者:欧阳修 欧阳修一方面作为北宋文坛首领,在文人士大 夫间具备权威性,在文学方面也是各体兼备, 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也是胸襟开阔, 积极提携后生,如王安石、曾巩,谦虚向有才 后生如苏轼让路,其身上体现了德性与问学的 双重修养。
目录
鹅湖之会: “尊德性”与 “道问学”的学术纷争
“尊德性”与“道问 学”、“致广大”与
“尽精微”之关系
第 一 章
鹅湖之会: “尊德性”与“道问学” 的学术纷争。
朱熹:重“道问学”,主张“即物穷理”“格物致 知”,认为只有先“格物”,强调循序渐进地提升 道德修养,由小到大,最后达到圣人的境界。
陆九渊:重视“尊德性”,主张“发明本心”“心 即理”,认为治学首先应该立志,即孟子所说的 “先立乎其大者”,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先 从道德境界上站立,然后由上而下,自然会一切贯 通。
从朱陆之争中可以看出:
对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孰重孰轻 的问题,双方持论不一,但双方都很重 视“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致
德广
性大而而文 Nhomakorabeaxxx 20xx 4
xx
道尽
学 与
校 训
问精 学微
年 月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释义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释义学)专著。
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中一篇。
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由“尊德性”而“道问学”
由“尊德性”而“道问学”【摘要】: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近代化历程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内在自生因素,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种种际遇都无法与中国传统社会和学术思想撇清干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存在的“近代”因子是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果说清代社会承载着传统中国向近代转变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动因,那么深入探讨清代学术无疑是研究传统学术近代转型的重要路径。
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承袭着明末悄然兴起的理学清算运动,其学风出现了深刻变化。
如果说学风转变是社会转型在学术思想上的集中体现。
那么,探讨清初学风转轨就成为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自发”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清代学风大异于宋明,宋明理学侧重“尊德性”,清学则趋向于“道问学”。
由宋明而清的学风转轨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意义极为重大,而两种学风之间的转变当以清初为“时代枢纽”。
“道问学”学风的确立反映了传统学术由理学到清学转轨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宋明而清的学风转轨的再梳理,洞晓其间由“尊德性”而“道问学”演化之因缘,从而窥及近三百年来学风整体走向的内在原因便具有了些许现实意义。
清代学术的一大特色是诸子学的兴起,其中又以孟、荀思想研究所蕴含的时代内涵最为丰富。
但是,关于清初诸子学尤其是孟、荀思想研究与学风转轨之间丰富而复杂的联系却尚未得到充分论述。
孟子主“尊德性”,荀子则重“道问学”,清初学界隐然存在着荀子的“升格”与孟子的“降格”运动,清代孟学与荀学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模式正暗合着清初学风转轨的内在逻辑。
同时,由于孟子在经子之间的地位变化,以及清儒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致使清初孟学中的诸多问题和表现正可解释学风由“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转变过程。
思想史研究一般注重对思想家及其著作本身的考察和分析。
随之就产生一个问题:无论是对思想家还是其著作的研究常以孤立的个案出现,缺乏对同一时代环境下思想家.群体的共性以及这些共性所反映的深层次因素的研究。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原文】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
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何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尽,复保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译文】来信写道:“近代的学者,只重视外在的知识和学问,往往忽略了内在的道德修养,虽广博却不得要领。
因此,你着重提倡‘诚意’,借以针砭病入膏肓的学子,其价值不可估量!”你能如此洞察时弊,又准备如何去拯治呢?当然,我的思想你已一语道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关于诚意的主张,原本为圣学教人用功的首要大事,但近代学者却把它看成低下的事情,所以,我才把诚意表现出来,并不是我个人独自倡明的。
【原文】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无足怪。
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译文】来信写道:“但恐立论过高,用功过捷,后学门生递相师传,因而产生谬误,未免堕入佛教明心见性、定慧见悟的机关,您的主张难怪被世人怀疑。
”我的格物、致知、诚意、正身的观点,是针对学者的本心与日常处事中,体会研究、躬身力行、实地用功,这需要经历多少阶段,包含多少积累呀!这正好与空虚、顿悟的观点相反。
听到此说的人,有的根本就没有想成圣人的志向,又没有仔细考察其中的详情,所以才产生怀疑,也不足为怪。
像你这样聪明之人,本当一说即明,却也认为立论过高,而功过捷,是怎么回事呢?【原文】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
“尊德性”还是“道问学”?
“尊德性”还是“道问学”? “尊德性”和“道问学”是中国传统⽂化中⼀对影响深远的概念。
⽆论是“道问学”还是“尊德性”,从中都可以发展出⼀整套“治学”的理念。
因此,就学风建设⽽⾔,传统学术中最要者莫过于“尊德性”和“道问学”。
⽽历史上有关“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也⽆不与其治学理念息息相关。
这⼀对概念事关治学之根本,对它们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为繁赜,构成了中国学术史上⼀道独特的景观。
往哲先贤对这⼀对概念的艰苦思考,既给我们留下了⼀笔巨⼤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使得这⼀对概念成为⼀种“历史的存在”,它们对于“现实世界”⾄今仍然发挥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厘清这⼀对概念的现实意义不⾔⽽喻。
⼀、“尊德性”、“道问学” 原始义的再理解 “尊德性”、“道问学”的提法源于《礼记·中庸》: ⼤哉圣⼈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然后⾏。
故⽈苟不⾄德,⾄道不凝焉。
故君⼦尊德性⽽道问学,致⼴⼤⽽尽精微,极⾼明⽽道中庸,温故⽽知新,敦厚以崇礼。
郑⽞的《礼记注》(以下简称“郑注”)最早对上段话中的“尊德性”和“道问学”作了解释: 德性,谓性之⾄诚者;道,犹由也;问学,学诚者也。
意思是说,“德性”的本质是“⾄诚”;“道”是取径、道路;“道问学”即是指⼈通过⾃⾝修养的途径达到“诚”的境界。
何谓“诚”?《孟⼦·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
”《中庸》解“诚”也说:“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之道也。
诚者,不勉⽽中,不思⽽得,从容中道,圣⼈也。
”“诚”既然是“天之道”,是“性之德”,那也就是说,“诚”是⼈的天赋之“德”。
因此,所谓的“德性”即是指⼈不学⽽能、⽆须“外求”、与⽣俱来的“本能”和“天性”。
郑注系针对“学习”⽽发,“尊德性”就是尊重、遵从⼈在“学习”过程中与⽣俱来的本能和天性。
郑注强调“德性”是⼈的“天性”,这⼀点很重要,因为郑注不仅开启了后世“德性之知”说的先河①,⽽且提出对于“⾄诚”的“德性”应当“尊”,这就昭⽰了尊重、遵从每⼀个⼈的本能和天性的必要性。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一章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
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南宋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在孝宗年问的鹅湖之会上就如何认识事物及治学的问题展开了辩论。
其辩沦焦点可归结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陆九渊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以“心即理”为其思想核心,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强调心学的主旨是明理、立心、做人。
其著作有《象山先生全集》。
孝宗淳熙二年(1175),陆九渊应吕祖谦的约请,与朱熹相会于江西信州铅山鹅湖寺,就如何认识事物及治学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尊德性”与“道学问”,即是朱、陆在鹅湖之会辩论后形成的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陆九渊从发挥儒学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点的途径,提出“心即理”,得出主观唯心主义的结论:万物皆自心发。
由此出发,他认为治学用不着去读很多的书,去“格很多的物”。
只要人人都有颗善良的“心”,“道”(“天理”)便在心中。
因为“心即理”,所以要“发明本心”,即以本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等为根本。
他认为朱熹的方法“教人为支离”,太繁琐,应“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熹则从吸收佛家“体用合一”观点的途径,提出“性即理”,认为人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得出客观唯心主义的结论:万物皆是理的体现,人心只是其一。
由此出发,他认为治学应多读书,多格物,从万物各具之“理”中推出与“天理同出一源”之“理”,认识和掌握“天理”。
即格物、读书,然后达到对“理”的体认。
因为“性即理”,所以要“格物穷理”,“格物致知”。
他认为陆九渊的方法太简约,应“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朱熹和陆九渊在其上的分歧和争论,向来被视为朱、陆二学在学术上的差异的标志,由此也可以发现他们分歧的根源在于本体论的差异上。
正是因为他们在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才导致了认识方法上的分歧:朱熹谈“穷理”(“道问学”),陆九渊谈“明心”(“尊德性”)。
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对这场争论的评价为:陆九渊以尊德性为宗,朱熹则以道问学为主。
尊德性与道问学
(五)讨论的内容 • 陆氏兄弟的两首诗: – 反映了朱陆两派哲学的差别。
• 所讨论的内容包括: – 简易与支离 → 博与约 – 九卦之序 – 解经 – 子寿新篇 – 称曹立之 – 简易之辩
• 陆氏兄弟的诗基本上都是阐述了他们的本心之学。 • 陆九龄的诗源自于孟子之学。 – “此心”=孟子的“仁义”之“本心”(一切 的基本和本源,任何意识、行为、视听都是由此 出发,才能发扬光大,否则不能不能发扬光大。) – 求本心的方法: 不留情于纷纭繁杂的传注,亦不着意于字句解上 的辨析精微,只有超脱于榛塞和陆沉,才能直指 “本心”。 • 陆九渊的诗: 易简朴直达本心的为学之道才是永恒的大事业,而 旁求他索不着的支离 之学就只能浮沉定。
• 朱熹为学的最终目的乃是以培养心性的涵 养、获得自身德性的觉醒为主。
陆九渊:从“心即理”到“尊德性”
• 心即理 • “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 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 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 即理也。”
• 他认为学问的方向应该向内 体察,而不是向外寻求。 • 就算没有朱熹所强调的学术 研究与道德训练,心中的 “四端”也已足以自立自足。
• 但“尊德性”也要有“道问学”来扶翼, 否则不免流于空疏。
《论语》: • “学”与“思” • “多学”与“一贯” • “博”与“约”
• 儒家潜在着知识与道德的矛盾,因为在儒 家所参照的知识体系中知识总是在为更高 的道德服务。
• 每位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重点开始有所变化。 • 孟子强调“约”多于“博”。 • 荀子强调“学”多于“思”。
题目:尊德性与道问学 视角:鹅湖之会的意义:宋儒与清儒知 识主义的渊源
前言
“尊德性”与“道问学”源出于《中庸》: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答顾东桥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明]王阳明①来书①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
□工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
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②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
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
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
但吾子②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
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
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注]①书:文中指信②吾子:尊称,您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其B.然C.以D.为23.根据第①段文意,顾东桥来信向王阳明提出的自己对知行关系的看法是()。
A.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C.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B.《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D.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24.对“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知行)相互培育生发,无论内外本末,都是古人的原则。
B.(知行)相互培育生发,无论内外本末,这个原则始终贯通。
C.(知行)交叉培育生发,不分内外本末,都是一个原则贯通。
D.(知行)交叉培育生发,不分内外本末,一个原则始终通行。
25.王阳明回复顾东桥的书信,语气肯定,推理严谨。
请从用词或句式方面举例分析。
【答案】22. B 23. C 24. B25.“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韩星*《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正式形成了儒家内部德性与学问的二元张力,延续至今。
“尊德性”与“道问学”原本是统一的,可是后儒在不同时代的诠释中各有创建,也各有偏向,到南宋鹅湖之会达到了高峰,后来一分为二。
宋代“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明代以“尊德性”为主导,清代是“道问学”为主流,百余年来“尊德性”与“道问学”断裂,时至今日,中国学界总体上仍是偏于“道问学”。
笔者认为,应该以中和之道来化解“尊德性”与“道问学”间的张力,寻求二者的整合,为解决今天一些歧异提供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哲学智慧。
一、道与学、道德与学问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就谈到过对“死而不朽”的看法。
他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①这里,叔孙豹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种“不朽”。
据注家解释,立德的典范为黄帝、尧、舜,立功的典范为禹和稷,立言的典范则是鲁国臧文仲这样的史官。
在这三种“不朽”中,跟本文所讨论的德性与学问有关的是立德与立言。
孔子对道与学、道德与学问的认识是比较走中道的,是基本兼顾的。
儒家自孔子就非常重视“道”与“学”相辅相成,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
《论语·子张》载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肆”,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官府制造器物的地方;另一解释说,肆是市场中陈列器物之所。
不论哪种解释,我们都认为“肆”是百工学习制作器物的地方,百工在这里面观察、学*①作者简介: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与儒教等。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习、揣摩,最后制作器物,而君子与百工不同,君子之学不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以谋生,而是下学上达,进而至于道的境界。
钱穆《论语新解》:“百工居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之于道亦然。
非学无以明道,亦无以尽道之蕴而通其变化。
学者侈言道而疏于学,则道不自至,又何从明而尽之?致者,使之来而尽之之义。
君子终身于学,犹百工之长日居肆中。
”儒家“学”的范围很广,但这些为学无不以“致道”为指向,所走的无非是一条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
和道与学相联系的是道德与学问的关系,孔子认为道德是做人的关键与核心,学问为道德修养服务。
《论语·述而》篇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门大纲,不仅强调修道、立德、依仁的形而上的追求,更重视游艺的形而下的实践。
道、德、仁、艺是不同的层次,其中道、德、仁是形而上的层面,道是做人为学的根本,德者得也,得道也,是通过内在一己修持而获得对道的体悟进而落实为德性。
《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缺德无从体道,无德必定无道,道不远人,就在德中。
“仁”是道和德落实在人伦日常中带有血缘情感和经验理性的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儒家的理想道德境界。
“艺”是形而下的技能层面,虽然是一个字,然在孔子就是以六艺为主,包含其他百工技能在内的实践性技能、技术。
道、德、仁固然重要,但若无艺也是空悬的,故儒门又非常重视游艺,君子也要游于艺,但不能停留于此,还要由艺的形而下的层面上升到道、德、仁的形而上的层面。
《论语·学而》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清楚地表明了道德实践与文化知识的轻重次序。
《学而》篇紧接着又载子夏云:“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本章讲了一个人应该怎么处理四种基本人伦关系:即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就是四伦。
朱熹《集注》:“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
”如果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修行好这四伦,虽然没有学什么,也是真的有学问了。
应该注意到,与前章比较,子夏此论甚至有以德行代替学问的意思,有走向极端的倾向。
《论语·阳货》载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仁、智、信、直、勇、刚这六个方面的道德如果不通过学习来培养就可能产生弊端,这就肯定了学问在人的道德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概括起来,道德修养是人生的根本,学问知识是实现道德的基本途径。
从逻辑上说,道德重于学问;从事实上说,学问先于道德。
这就为后来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二元张力埋下了伏笔。
二、《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明确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是《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从《中庸》文本来看,“尊德性”的“性”就是其首章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性”,是指上天赋予人的本性。
而“道问学”就是对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概括。
就这五句来看,应视为一体,其中后四句的内容是对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内涵的具体展开,“致广大”“极高明”“温故”“敦厚”都可以视为“尊德性”的内容,“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则可以视为“道问学”的要求。
龚自珍曾云:“孔门之道,尊德性,道问学,二大端而已矣。
”①这是儒家正式形成了儒家内部德性与学问的二元张力的体现,相应地还有诸如“博学”与“一贯”、博与约、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居敬与穷理等。
正如张舜徽先生概括的,“像战国时期的儒家孟子,便偏重在尊德性方面;荀子偏重在道问学方面。
汉代学者多半是走荀子的路,宋代学者多半是走孟子的路。
而宋代学者之中,朱熹偏重在道问学方面,陆九渊偏重在尊德性方面。
于是两千年间所谓‘孟笱是非’‘汉宋门户’‘朱陆异同’,成了长期封建社会中学术界思想斗争的一个主要内容。
”②张先生讲“尊德性”与“道问学”“成了长期封建社会中学术界思想斗争的一个主要内容”一句反映了曾经政治意识形态影响的痕迹,但他的基本判断还是大致不错。
三、汉唐对“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诠释郑玄的《礼记注》(以下简称“郑注”)最早对上段话中的“尊德性”和“道问学”作了解释:“德性,谓性至诚者;问学,学诚者也;道,犹由也;广大,犹博厚也;温,读如燖温之温,谓故学之孰矣,后时习之谓之温。
”意思是说,“德性”是“至诚”之性;“道”是取径、道路;实现此“至诚”之性的途径是“道问学”,修习“诚”的境界。
何谓“诚”?《中庸》解“诚”说:“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既然是“天之道”,人效法此天道,是乃人之“德性”,那也就是说,“诚”是人的天赋之“德”。
具有这样一①②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张舜徽:《张舜徽集·清儒学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262页。
种“至诚”德性的就是圣人。
所以,君子要尊重、遵从这样的德性,以修习“诚”为学问之道。
这里用了“问学”,是从人的主动性上强调要成为圣人,就要修习这种“至诚”的德性。
孔颖达《礼记正义》发挥郑玄注解说:“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而道问学者,言贤人行道由于问学,谓勤学乃致至诚也。
致广大而尽精微者,广大谓地也,言贤人由学能致广大,如地之生养之德也。
而尽精微,谓致其生养之德既能致于广大,尽育物之精微,言无微不尽也。
极高明而道中庸者,高明,谓天也,言贤人由学极尽天之高明之德。
道,通也,又能通达于中庸之理也。
温故而知新者,言贤人由学既能温寻故事,又能知新事也。
敦厚以崇礼者,言以敦厚重行于学,故以尊崇三百、三千之礼也。
”是说“德性”就是指人的道德性,具体体现为圣人之性,是君子贤人应当尊敬的,从而进达至诚境界,像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样的境界。
“道问学”则是指君子贤人如何通过(由)问学、求知的途径实现至诚的德性境界。
尊德性其实是尊道,重在道德的坚守;道问学是行道,重在下学上达,实现道德境界,成就圣人人格。
所以人生的根本目标是圣人至诚的道德境界,而实现此道德境界的途径是读书致知。
汉唐儒者的解释显然是以“尊德性”而成圣为目标,以“道问学”而至诚为途径,所讲清晰而朴实。
四、朱熹对“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诠释宋儒对《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注释以朱熹为代表,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云:“尊者,恭敬奉持之意。
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
道,由也。
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
敦,加厚也。
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
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
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
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意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
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
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
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
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呼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朱熹把这五句话代表的五个方面看成是一体的,又以尊德性而道问学为纲分成两列:致广大、极高明、温故、敦厚只是“尊德性”,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只是“道问学”;尊德性、致广大、极高明、温故、敦厚,此是大者五事,道问学、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此是小者五事。
“‘尊德性而道问学’一句是纲领。
此五句,上截皆是大纲功夫,下截皆是细密功夫。
”①。
在《玉山讲义》中朱熹又说:“盖道之为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一物之不在焉。
故君子之学,既能尊德性以全其大;便须道问学,以尽其小。
其曰致广大,极高明,温故而敦厚,则皆尊德性之功也。
其曰尽精微,道中庸,知新而崇礼,则皆道问学之事也。
学者于此固当以尊德性为主,然于道问学亦不可不尽其力。
要当时时有以交相滋益,互相发明,则自然该贯通达,而于道体之全无欠阙处矣。
”②将尊德性解释为“存心”“道体之大”,与《大学》中的“正心诚意”对应;将“道问学”解释为“致知”“道体之细”,与《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对应。
朱注把“德性”诠释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天之正理”,把德性与问学分别界定为道体之大和道体之细,一大一细,一大一小,其实也是一纲一目,要通过修德而凝道来实现人与道体即天理的合一,即他所说的“入德之方”。
这样看来,朱熹认为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完整的道体。
此二者当然也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有先后轻重之别的,因为他又说:“然不先立得大者,不能尽得小者。
”“盖能尊德性,便能道问学,所谓本得而末自顺也。
”③可见,他还认为二者是本末关系。
朱熹的注释显然是理学的进路,以道体即天理为依归,具有哲学的形而上意蕴,比起汉唐来就更为精细,但与汉唐以圣人为目标不同。
朱熹之所以这样诠释,是为了救正当时学界流弊。
他说:“今时学者,心量窄狭不耐持久,故其为学略有些少影响见闻,便自主张,以为至是,不能遍观博考,反复参验,其务为简约者,既荡而为异学之空虚,其急于功利者,又溺而为流俗之卑近,此为今日之大弊,学者尤不可以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