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7

合集下载

考研生态学-7_真题-无答案

考研生态学-7_真题-无答案

考研生态学-7(总分128,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1. 生态寿命2. 物质循环3. 适应组合4. 生活型谱5. 生态金字塔二、选择题1. 植物群落分类中采用双轨制分类系统的是。

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体系 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2. 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4. 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B.E.P.OdumC.A.G.TansleyD.Darwin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臭氧 B.水蒸气 C.氧化亚氮 D.二氧化硫6. 下列实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条件的是。

A.梨北橘南 B.仙人掌的叶刺 C.蛾类的趋光性 D.人参在林下才能生长好7. 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8. 超顶极也叫。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9. 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

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A.种群大发生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D.种群大爆发10. 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多样性 B.生物量 C.初级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11. 下表是不同群落中高位芽植物生态型的比例,下列数据正确的一组是。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一、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1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2 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3 各类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保护的措施和技术研究4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人为干扰方式及强度的识别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3、搜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技术研究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8、生态预测三、环境因子的定义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它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四、生命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五、生物多样性:1、遗传(基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4、景观多样性六、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物种生物量2、物种属性3、物种库4、输入环境的总能量5、纬度、栖息地异质性和生产力6、生物地化循环7、系统稳定性七、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八、环境的类型按主体分:以人为主体以生物为主体按性质分: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按大小分: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九、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十、光饱和点的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强成正比,但是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合速率不会再增加,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此点成为光饱和点。

十一、光合作用补偿点:光合作用(实线)和呼吸作用(虚线)两条线的交叉点,在此处的光照强度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强度。

十二、光质(波长的组成状况)的变化规律随纬度增加,短波长减少,随海拔升高,短波光增加。

十三、有效积温法则K=N(t-t零)K代表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个常数。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一章绪论P28思考题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

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P16)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第二章生物与环境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维持平衡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一、环境生态学基本概念
1.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和目标
2.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生物群落、生境、生物种群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等
3.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链与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能量流动关系
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中的水、碳、氮、磷等元素循环
2.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和关键要素
3.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
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评估方法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
六、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
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生物适应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3.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八、环境生态学的实践与应用
1.环境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和方法
2.环境评价和环境监测
3.环境修复和恢复生态
九、现代环境问题与环境生态学的挑战
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2.生物入侵和生态系统退化
3.环境保护的全球合作和挑战
以上是环境生态学导论的复习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环境生态学实验报告

环境生态学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环境生态学实验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五个主要方面的探索,对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和关键领域进行详细讨论。

我们将介绍环境生态学的背景和概念;我们将探讨物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然后,我们将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研究环境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恢复中的应用;我们将总结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内容:1.环境生态学的背景和概念1.1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研究对象和范围1.3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物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1物种的适应性和生态位2.2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间相互作用2.3环境因素对物种分布和繁殖的影响2.4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策2.5物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1开发和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2土地利用和碎片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3气候变化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4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5捕猎和捕捉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影响4.环境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恢复中的应用4.1值得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物种4.2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管理4.3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技术4.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措施4.5战略环境评估和可持续发展5.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5.1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和价值5.2科学技术对环境生态学的影响5.3环境生态学的挑战和机遇5.4新兴领域和研究前沿5.5环境生态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结:通过对环境生态学的介绍和探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在保护和恢复环境中的重要性。

物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环境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恢复中的应用,都是关键领域。

环境生态学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

未来,环境生态学将继续深入研究物种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环境生态学课程设计

环境生态学课程设计

环境生态学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退化、物种灭绝等。

而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能够提供诸如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支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探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环境保护和恢复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原理、生态平衡与破坏因素、以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环保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感。

2. 课程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组成原理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生态平衡与破坏因素;•掌握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与责任感。

3. 课程内容3.1 生态系统组成原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位和生态能量流动•群落生态和生态演替3.2 生态平衡与破坏因素•生态平衡的定义和维持机制•水体、土地和空气的污染形式和危害•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和遗传的变化3.3 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定义、目标和实施方法•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设计与实际应用•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其实现方法4. 课程设计4.1 课程组成•上课讲授:40学时;•实验课:6学时;•实习课:8学时;•个人研究项目:10学时;•期末论文:1篇。

4.2 实验课•实验一: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量;•实验二:测定土壤的 pH 值;•实验三:观察光合作用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实验四:肥料的种类和用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3 实习课•实习一:野外调查:野生动物和植物的调查;•实习二:野外调查:水质和土地的调查;•实习三:本地环境问题调查:调查本地社区的环境问题;•实习四:远程调查:通过网络调查其他城市或国家的环境问题。

4.4 个人研究项目•研究一个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撰写一份调查和研究报告。

5. 课程评估•平时表现(包括上课积极性和实验、实习表现):30%;•个人研究项目:30%;•期末论文:40%。

6. 总结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课、实习课和个人研究项目等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目的。

生态学-第7章-2 种间关系2013(专业知识模板)

生态学-第7章-2 种间关系2013(专业知识模板)

3. 竞争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1) 竞争类型
资源利用性竞争: 两种生物之间没有直接干涉,只有因资源总量减少而 产生的对竞争对手存活、生理和生长的间接影响
干扰性竞争:狮子、杂拟谷盗和锯谷盗;他感作用
在干扰性相互作用中,“失败者”适合度的降低可能由 于受伤,可能由于死亡,也可能由于缺乏可获资源。
(2)竞争的特征
不对称性:竞争的结果对双方有不对称性, 有不同的影响
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另一种资源的竞争 的结果
粉苞苣 车轴草
干重
实线-直接作用;虚线-间接作用
4. Lotka-Volterra模型
dN = rN (1− N )
dt
K
知识点回顾
K/2
Lotka-Volterra模型 (1)模型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
(2)生态位与栖息地:栖息地是指有机体所处的 物理环境。栖息地一般包括许多生态位并支持 许多不同的物种。
(3) 生态位不同的概念
a. 1917 Grinell 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植 物生态学家-小生境)。
b. 1927 Elton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 中的地位和角色(动物生态学家-生态 灶)。 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食草动物-食叶、食种子、采蜜
dN1 /dt = r1N1(1-N1/K1) dN2 /dt = r1N2(1-N2/K2)
• Nl和N2-两物种的种群数量
• K1、K2-两物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r1和r2-两物种种群的种群增长率
N1=αN2 (当量)
α为物种N2对物种N1的竞争系数,它表示每个N2
个体所占的空间相当于α个N1个体。即可以表 示每个N2对于N1所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
• 动物的整理行为、迁移:行为反应 鸡整理羽毛,去除虱子。 • 植物:提高抵抗力;局部细胞死亡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合计43题)一、填空题1.人类对自然的适应环境污染5.《寂静的春天》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7.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8.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产生9.《增长的极限》10. Haeckel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前苏联学派12.生物圈生命支持系统13. 大气圈微观二、选择题1. A2. B3. D4. D5.A B C D6. A7. A B8. B9. A 10. C三、判断题1. (√)2. (×)3.(√)4.(×)5.(×)6.(√)四、名词解释——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的反馈效应。

或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应用生态学的原理,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和指导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确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是由众多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总称。

——是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

五、简答题1.生态圈运行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答:特点:生态圈的物质是封闭循环的;生态圈是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自持系统;生态圈具有优化演进的能力。

启示以自己的理解围绕要怎么善待生态圈来作答。

2.简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答:研究内容包括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学科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措施。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物与环境)模拟试卷7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物与环境)模拟试卷7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物与环境)模拟试卷7(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钙质土植物(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钙质土植物(calcium-type plant):指适宜在富含碳酸钙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 解析:2.高温胁迫(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温胁迫(high ternperatLire stress):温度升高到植物适应范围最高点产生的对植物的能量代谢、生长发育胁迫现象。

高温主要引起生物膜的物理化学状态和蛋白质分子构型的可逆变化,因为类囊体膜对热特别敏感,光合作用失调是热胁迫的最初指标。

高温造成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最后导致细胞和个体的死亡。

)解析:3.光合适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光合适应(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植物在长期高CO 2适应后,植物的光合作用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高浓度CO 2对作物光合速率的最初促进会随时间延长而渐渐消失。

人们将这种因长期生活在高浓度CO 2下导致作物光合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对CO 2的光合适应。

)解析:4.主导因子(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导因子(leading factor):在一定的场合下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生态因子,不能同等地看待,因为各种生态因子在一定的场合中按着一定的配合方式结合,结果不同;其中总会有某种生态因子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生态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生态学课件第7章 群落特征

生态学课件第7章 群落特征

3)盖度coverage I) 概念: 盖度:植物体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土地面积之 比,叫投影盖度,简称盖度。 基部盖度:植物基部面积与样地面积之比,又 叫显著度、优势度。 草本植物2.5cm高处草丛断面积,乔木取 1.37m高处断面积(胸高断面积DBH)。 II)盖度—多度关系 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灌木; 多度大,盖度小草本; 多度小,盖度大乔木
3、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 • 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 生物空间异质性
异质性是多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
4、岛屿与群落结构

• •
种-面积关系 S=cAz MacArthur平衡假说: 迁入迁出 绝灭速率 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生境岛屿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5、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6、平衡说与非平衡说
3、个体学派、有机体学派 不同群落有时有明显的差异,有时却彼此 混合,以至于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有机体学派:沿着环境梯度或连续环境的群落 组成是一种不连续的变化,生物群落是鲜明而 间断分开的,群落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整 体。 个体学派:连续环境下,群落组成是逐渐变化 的,群落并不是一个个分离的有边界的实体, 多数情况下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一个系列。
2、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 干扰disturbance 定义:相对离散的,对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造成 破坏性影响的事件。分自然干扰、人为干扰等。 (2) 干扰与层盖度
(3) 干扰与林窗、群落缺口 对缺口的抽彩式竞争:优势者取决于随机因 素。条件:1、存在许多入侵缺口及生存力相 等的物种;2、其中任何一种在其生活史过程 中能阻止其他物种再入侵。 (4) 中等干扰假说 干扰频率/干扰强度中等程度时生物多样性最大. (5) 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 利用干扰管理生物群落,如利用火进行干扰管 理. --小火不止,大火不至

环境生态学(复习重点)

环境生态学(复习重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由07环科班委整理第一章绪论环境生态学内容结构图环绪论生物与环境境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生态系统服务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态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系统管理学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破坏: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原始文明(渔猎文明)时期对自然的开发、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和生活的漂泊是原始社会的特征。

人类把自然视为神秘的主宰,他们无力与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和饥饿、疾病及野兽的侵扰、危害抗争,此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人类属于“自然界中的人”。

⏹农业文明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文明出现了若干个文明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对粮食、燃料和建材的需求也随之大增。

为满足这种需求,不得不砍伐森林,开垦更多的草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或退化,甚至造成了某些物种的灭绝,许多文明中心也随着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而走向衰落。

这时的人已成为有能力“与自然对抗的人”。

此时,社会、经济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的问题已经开始,但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

这一时期被视为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一次重大冲击。

⏹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二次重大冲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后,小规模的手工业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替代,以畜力、风能、水能为主的能源动力被以化石燃料为能源动力的机械所取代,这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时代)进入蒸汽机时代,推动了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非城市区域的环境退化、资源耗竭、景观破坏,工业污染成为新问题,人类社会开始面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存的格局,但从全球来看,这时的环境问题还是区域性的。

环境生态学导论知识总结

环境生态学导论知识总结

环境生态学导论知识总结环境生态学导论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文将从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过程。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首先,它研究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环境生态学还研究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研究物种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规律、演化历史以及生物地理学现象。

第三,环境生态学关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综合体系。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从而采取合适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多样。

其中,野外调查和实验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收集到丰富的现场数据,帮助研究者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时空变化规律。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环境因素,研究其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揭示生态过程的机制。

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也是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

计算机模拟可以模拟复杂的生态系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生态过程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响应。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环境生态学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指导。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BY 周晓杰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它包括4 个层次的内容;1)生物在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2)种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3)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的形成与发展规律: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为什么说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的主流?20 世纪60 年代后,由于出现全球人[ ]。

环境、资源等威胁人类生存问题出现,生态系统研究成为生态学研究主流论述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书上,有)讨论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书上有)第二章:个体1。

环境:是指某- 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 一切事物的总和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 一种或少数儿种因予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于最小量的那种营养物质5.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 -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外延为耐性定律:对于具体的生物,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 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又称阈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其中包括最适区,适宜区和高低死亡限(见耐受曲线)。

6.限制因子定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7.适应:是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organism)及环境(environment)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分支情况是怎样的?按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和种群动态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能流、食物网和营养循环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的科学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3、环境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念: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等,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第二章生态系统1、什么叫系统?系统有哪些性质?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有哪些性质:(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2、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类型分别有哪些?生态系统:是指生境(habitat)和占据该生境并联结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⑴气候因子;⑵无机物质;⑶有机物质;生物群落,包括:⑴生产者;⑵消费者;⑶还原者。

(完整版)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怎样划分的?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对象?定义: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3.环境生态学产生与发展过程。

4.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5.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积化;政治化。

6.名词及术语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生态学,环境危机,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空洞,酸雨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反馈。

生态破坏: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环境危机: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地球温暖化:臭气层空洞: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酸雨:PH值小于5.65的降水。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什么是生物的协同进化?举例说明。

生物的协同进化主要是由于生物个体的进化过程是在其环境的选择压力下进行的,而环境不公包括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其他生物。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鱼群的合作
小丑鱼与珊瑚的合作
二、共生(Symbiosis)
共生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概念。狭义的是指两种共居一 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 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 地生活。按共居状况分为外共生和内共生。清洁鱼或清洁虾在 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病灶组织和细菌等为生,兼为鱼类治病, 这属于体外共生。鞭毛虫寄居在白蚁或其他动物的消化道里, 消化纤维素供给宿主,宿主则为其提供营养和栖所,这属于体 内共生。另外蚂蚁和蚜虫也可看作是一种共生关系,蚂蚁收集 蚜虫的分泌物,并保护蚜虫,蚜虫的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到 深秋,蚂蚁把蚜虫卵带到蚁穴越冬,第二年春天又把它送到地 面孵化繁殖。共生是一种更加密切的、结合比较牢固的种间合 作关系。也有学者把共生称之为互利。
群落生态学
生活在同一地域内的生物是 多种多样的,大小、形态和生 理特征会有显著的不同,但他 们相互之间并不孤立存在,而 是有组织、有规律、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为松散的集合体,这 就是生物群落
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可以分为:
微生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 又可细分为: 昆虫生态学、鱼类生态学等。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 于1935年首先提上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 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 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 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下列共同特 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 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 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 系统的两大功能。(4)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因生产 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一般不超 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 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17
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standard)

为了防止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保 持水体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必须对排入水体的 污染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因此,需要制 定严格的排水水质标准。
2014-2-17
§2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 污水处理塘——生物塘
2014-2-17
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 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 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 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 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 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 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 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2014-2-17
活性污泥法
机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人工培养和驯化的微 生物群体去分解废水中可供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改变这些有机物的性质,再 把它们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的方法。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 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
2014-2-17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微生物来 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则附着生长在某些固体物的 表面,所以生物膜处理系统又称为附着生长系 统。
2014-2-17
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
菌来降解有机物的,大分子的有机物首先被水 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然后被转化成甲烷和二氧 化碳等。 机理:其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可分为酸性(酸化) 阶段和碱性(甲烷化)阶段 厌氧处理的应用 :主要用于居住房屋和公用建 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
第七章 污染的生态防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 水体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物对策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的污染与防治
2014-2-17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 防治措施
§1 环境污染的概念 §2 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2014-2-17
§1 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污染
2014-2-17


2014-2-17
土壤污染的防治



控制和消除外排污染源 土地处理系统
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 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作用的。 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漫流或溢流、灌溉、 渗流或渗漏等。



土壤污染治理的生态对策
控制农药污染的生态措施 控制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对策

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与降解 化学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
2014-2-17
§2 土壤净化与土壤防治
土壤净化 土壤污染的防治


2014-2-17
土壤净化
广义上是指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经生物和化学降解 变为无毒害物质,以及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和螯合作 用、氧化还原作用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或是为土壤胶 体牢固地吸附,植物难以利用而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 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作用。 狭义的土壤自净,主要是指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质的 降解作用,以及使污染化合物转变为难溶性化合物的 作用。
2014-2-17
污水处理塘——生物塘

污水处理塘是一些适宜的自然池塘、经人工改 造的自然池塘,或是人工修建的池塘。 根据污水处理塘的净化机理,大致可分为好氧 塘、厌氧塘、兼性塘、曝气氧化塘、塘田和鱼 塘等。

2014-2-17
§3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2014-2-17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2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2014-2-17§1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系指大气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的改变。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 气,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2014-2-17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 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 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 件的现象。 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 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 ; 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 ;
§1 土壤的污染与净化

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 土壤中污染物质的来源和种类 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途径 农药和化肥污染土壤的机理
2014-2-17
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 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 超过了土壤容纳的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的现象。 土壤背景值(或本底值) 生物指标
§2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区的划分及执行标准的级别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2014-2-17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破坏为 目标,对大气环境中多种污染物所规定的含量限度。
大气环境质量区的划分及执行标准的级别
2014-2-17
§1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水体污染(water pollation)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standard)
2014-2-17
水体污染(water pollation)
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使水体 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化学性质发 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 称为水体污染。 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极多,按其种类和性质,一 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 有机无毒物和有机有毒物。此外,对水体造成污 染的还有放射性物质、生物污染物质和热污染等。

2014-2-17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 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 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 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2014-2-17
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 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 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 森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作用
2014-2-17
第四节 土壤的污染与防治
§1 土壤的污染与净化 §2 土壤净化与土壤防治
2014-2-17
2014-2-17
土壤中污染物质的来源和种类


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
人为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


土壤污染物的种类
无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生物类

2014-2-17
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途径

大气污染型 水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2014-2-17
农药和化肥污染土壤的机理


2014-2-17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 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 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谓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能力除与水体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有 机污染物的数量和性质有关 。



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 和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 通枢纽、干线等。
2014-2-17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制订合理的环境规划 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 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治理主要污染物
2014-2-17
环境污染的防治主要是解决从污染产生、发展,直至 消除的全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和采取防治的种种措施 , 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本章将重点介绍生物防治法和生化防治法。
§2 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2014-2-17
第二节 水体污染与废水处理的 生物对策
§1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2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3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