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生活化思考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摘要: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通过调查走访,认识生活;通过情景表演,感受生活;通过情感投入,体验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语言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语言。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样,语文教学也应该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的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学生以生活主体的身份参与语文学习,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
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一、通过调查走访,认识生活
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语文课文所反映的生活与学生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认识得不够全面,甚至会出现不少偏差。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要求学生提前查阅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和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找身边的一些老红军讲故事。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有的课文内容虽然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如学习《小露珠》时,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在课堂上,可以让大家把观察的结果说出来,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学习《夕阳真美》时,可以指导学生在放学后欣赏夕阳的美景,仔细观察夕阳的变化;学习《云房子》时,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情景,了解它的形状和变化。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通过情景表演,感受生活
课文的内容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需要在头脑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客观事物,进而获得真切的主观感受。在学习语文时可以根据具体内容构建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把课文编排成短剧,让不同的学生扮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具体人物和中心思想的理解,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较好地锻炼了想象能力。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展示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不畏牺牲、英勇杀敌的场面。在音乐、画面、语言等环境中,学生会顺利地跨越时代的鸿沟,较快地进入当时的情境,领悟王二小的英雄气概。
三、通过情感投入,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学习语文并不是要死记课本知识,关键要学会体验和辨别真、善、美。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流露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加深感悟,体验生活。
例如《碧螺春》一文,作者用细腻而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三五朋友相聚,品茶谈心。但是,如果仅仅凭借语言文字,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这种情感。教师可以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在周末邀请亲朋好友相聚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一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回味无穷。又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在公园内游湖。在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环境里,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当《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齐声欢唱。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一篇课文,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整个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
路洪琼:《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现代教育教学论坛》刘春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吉林教育》
薛忠宏:《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现代阅读(教育版)》